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项目SOP

项目SOP

一血细胞分析标准操作规程(SOP)

1 检验目的规范血常规检测实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

2 原理

2.1 WBC、NEUT、LYMPH、MONO、EO、BASO:

用半导体激光束的流式细胞测量术。一个血液样品经过吸液和定量稀释至指定的稀释比,并进行染色,然后将样品送入鞘流装置的流动池中,一个半导体激光束通过该流动池照射到血细胞上前向散射光由光电二极管接受,侧面的散射光和侧向荧光有光电信增管(PMT)接受,光信号被转化为电脉冲,从而可以得到有关血细胞的信息。

2.2 RBC、PLT:直流电检测方法

通过直流电阻的变化测定血细胞的大小,并通过射频电阻测定血细胞内的密度,这种检测是以电脉冲的形式进行的,根据脉冲的大小,可得到血细胞大小和内部密度的二维分布(即散点图),通过这些分布的检测,可得到各种测量数据。

2.3 HGB检测方法:

SLS-血红蛋白方法(波长555nm),是一种集合了氰化高血红蛋白测定法和氧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优点的自动检测法。除SHb外,血液中各种Hb均与低浓度十二烷基月桂酰硫酸钠(SLS)作用,生成SLS-Hb棕红色化合物,SLS-Hb最大吸收波峰为538nm,波谷为500nm。

2.4 HCT:累计和高度测量方法

2.5 MCV、MCH、MCHC方法

根据RBC、HGB和HCT计算。

MCV=HCT×1015/RBC (fl)

MCH=HGB×1012/RBC (pg)

MCHC=HGB/HCT (g/L)

2.6 NEUT%、LYMPH%、MONO%、EO%、BASO%、RDW–SD、RDW–CV、PDW、MPV、P–LCR方法:计算方法。

3 标本采集与要求

3.1 静脉采血方法

用真空采血针取静脉血2ml 放入含有抗凝剂(EDTA-2K)的抗凝管中,立即轻轻将试管颠倒混匀5~8 次,以使其充分抗凝,并在试管上做好标识,在2小时内送检。

3.2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3.2.1标本量不足,有凝块、溶血。

3.2.2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3.2.3 其它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3.3 对不合格标本的处理

3.3.1对有凝块、溶血、采血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重新抽血。

3.3.2 对无条码或无标识等不合格的标本,按程序文件《标本采集与管理的控制程序》说明原因拒收.

3.4 标本保存:标本采集或收集后应尽快检测,分析前静脉血血常规标本室温可保存4小时。分析后静脉血血常规标本下午下班前收集,置2~8℃冰箱保存24小时。

4.试剂:试剂由Sysmex公司提供。

4.1试剂保存:5-30℃下保存即可。

4.2试剂种类与开瓶效期

稀释液(CELLPACK)开箱效期:60天。

白细胞分类溶血剂I(FDO)开箱效期:30天。

白细胞分类溶血剂II(FDT)开瓶效期:60天。

嗜碱细胞溶血剂FBA);开箱效期:30天。

血红蛋白溶血剂SLS);开箱效期:90天。

清洁液(CL-50)开瓶效期:12个月。

4.3 试剂更换:在分析过程中,如果某一种试剂耗尽,仪器就自动停止检测并报警,在屏幕上显示某种试剂错误信息,这时应更换相对应的试剂,换上相应试剂后按任意键,机器自动冲洗,冲洗完毕,绿灯亮,进入检测状态。

5 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校准品的名称:使用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校准物或利用定值的新鲜全血作为校准物的校准。

5.2校准品:SCS 1000。

6 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质控品为Sysmex公司提供的质控全血低、中、高值3个不同水平。

6.2 质控物准备

将质控物从冰箱取出,室温放置15分钟后,轻轻颠倒混匀50次(2分钟左右),直至沉积的血细胞完全分散开。

6.3质控品测定:每天测定质控血1次。

6.4 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 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并在确

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检测标本。

7 适用仪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

8 标本的检测程序

8.1 标本的登记与编号

收到标本后,对标本进行编号,在编号过程中,检查标本是否合格。

8.2选择手工模式

如果未显示手工模式,按下手工模式序号键,程选择手工模式

8.3 分析样品每日工作始前进行仪器状态和试剂检查,确认状态正常。

8.3.1颠倒混匀样品管,充分混合全血样品。

8.3.2小心打开盖子,以防血液溅出。

8.3.3 将样品管置于吸样针中,按启动开关。“READY”灯闪烁后,切勿移开样品管,此时正在吸样。

8.3.4“READY”灯熄灭后,移开样品管。

注释:“READY”灯灭后要移开样品管。

8.3.5“READY”灯再次亮后,将显示“样品吸入准备好”信息。准备下一样品,重复步骤8.3.1—8.3.4。样品吸入完成后,开始分析。

8.4.输出分析结果

当仪器分析完成后,结果显示在主机屏幕上的同时,将自动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微机中,由中文信息处理微机将结果打印出来。

9.主要分析参数

彩色LCD屏幕上显示23个分析数据参数:WBC RBC HGB HCT PLT NEUT% YMPH% MONO% EO% BASO% NEUT# LYMPH# BASO#

BASO# HCT MCV MCH MCHC RDW-CV RDW-SD PDW MPV P-LCR

10.结果计算:见本程序原理部分

11 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1.1 血常规标本上机检测完毕后,检验结果直接传输到与仪器联网的中文电脑信息系统。然后,在该系统编辑、录入和签发报告。

11.2 血细胞的显微镜检查

镜检的目的:核实各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对仪器的检测结果进行确认。镜检的条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或原因未明者必须镜检

11.2.1 医生明确要求涂片镜检的。

11.2.2 仪器的图形分析明确异常者。

11.2.3 WBC>30×109/L或WBC<4.0×109/L和首次检查。

11.2.4 PLT>1000×109/L或PLT<100×109/L和首次检查。

11.2.5 中性粒细胞>90%和首次检查

11.2.6 淋巴细胞>60%和首次检查。

11.2.7 中间细胞>15%和首次检查。

11.2.8 单核细胞>15%和首次检查。

11.2.9 嗜酸性粒细胞>10%和首次检查。

11.2.10 嗜碱性粒细胞>5%和首次检查。

11.3 镜检的步骤

11.3.1 血涂片的制备及染色

11.3.2 镜检的要求

11.3.3 将湿片在高倍镜下观察涂片、染色是否良好,否则重新涂片染色。

11.3.4 选择涂片体尾交界、细胞分布均匀不重叠的部分进行镜检

11.3.5 观察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点,同时估计细胞的数量。当在高倍镜下辨认细胞不清楚时,必须待玻片干后用油镜检查。

11.4检验结果的可报告范围

WBC 1.00–99.99×103/μL

RBC 0.30–9.99×106/μL

HGB 0.1–25.0 g/dL

HCT 10.0–60.0 HCT

PLT 10–999×103/μL

12操作性能概要:Sysmex XS-1000i是技术先进,计算机化的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WBC 5分类,白细胞和嗜碱细胞散点图,红细胞和血小板细胞直方图,而且彩色LCD 屏幕上显示23个分析数据参数。

12.1 线性

WBC ±0.30×103/μL或3%范围内,范围(1.00–99.99)×103/μL

RBC ±0.03×106/μL或3%范围内,范围(0.30–9.99)×106/μL

HGB ±0.2g/dL或2%范围内,范围(0.1–25.0 )g/dL

HCT ±1.0HCT%或3%范围内,范围(10.0–60.0)HCT

PLT ±10×103/μL或5%范围内,范围(10–999)×103/μL

12.2精度:使用新鲜正常全血样品连续进行10次分析,得出如下对仪器衡量的精度特征:

WBC CV3.0%(WBC≥4.0×103/μL时)

NEUT% CV8.0%(NEUT%≥30.0%,WBC≥4.0×103/μL时)

LYMPH% CV8.0%(LYMPH%≥15.0%,WBC≥4.0×103/μL时)

MONO% CV20.0%(MONO%≥5.0%,WBC≥4.0×103/μL时)

EO% CV25.0%或±1.5% EO%范围内(WBC≥4.0×103/μL时)

BASO% CV40.0%或±1.0% BASO%范围内(WBC≥4.0×103/μL时)

NEUT# CV8.0%(NEUT#≥1.20×103/μL时)

LYMPH# CV8.0%(LYMPH#≥0.60×103/μL时)

MONO# CV20.0%(MONO#≥0.20×103/μL时)

EO# CV25.0%或在±0.12×1103/μL范围内

BASO# CV40.0%或在±0.06×103/μL范围内

RBC CV1.5%(RBC≥4.0×106/μL时)

HGB CV1.5%

HCT CV1.5%

MCV CV1.5%

MCH CV1.5%

MCHC CV2.0%

PLT CV5.0%(PLT≥100×103/μL时)

RDW-CV CV3.0%

RDW-SD CV3.0%

PDW CV10.0%

MPV CV4.0%

P-LCR CV18.0%

12.3.方法的局限性

12.3.1计数白细胞时:溶血剂(SLS)不能破坏有核红细胞,当外周血中有有核红细胞时,计数结果偏高。

12.3.2 血红蛋白测定:SHb不能与低浓度十二烷基月桂酰硫酸钠(SLS)作用生成SLS-Hb 棕红色化合物。所以,当某些病人的红细胞中含有SHb时,使血红蛋白测

定结果偏低。

12.3.3当测定某些非血液标本时,如果测定值非常低,均满足以下数值:WBC﹤1.00.×103/uL,RBC﹤0.30×106/Ul,HGB﹤1.0g/Dl,PLT﹤20×103/uL,机器会误认为样品为空白,分析结果不存储,也不传输。

13.生物参考区间及医学决定水平见下表

14. 临床意义

14.1 白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14.1.1 中性粒细胞的变化

14.1.1.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4.1.1.1.1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 左右,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6~9 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到2~3 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到4~5 岁二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14.1.1.1.2 日间变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可使白细胞显著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14.1.1.1.3 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常波动于(12~17)×109/L 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

14.1.1.2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4.1.1.2.1 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轻度核象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 以上,且伴有明显的核象左移。

14.1.1.2.2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大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20×109/L 以上,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1~2 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而心绞痛则不增高;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多。

14.1.1.2.3 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14.1.1.2.4 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109/L 或更高.

14.1.1.2.4 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14.1.1.2.5 肿瘤性增多:白细胞呈长期持续增多,最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其次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此时不但总数常达(10~20)×109/L 或更多,且可

有较明显的核象左移现象,而呈所谓类白血病反应。

14.1.1.3 中性粒细胞减少

14.1.1.3.1 某些感染: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伤寒杆菌感染,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可使白细胞数均减少甚至可低到2×109/L 以下。

14.1.1.3.2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现。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9/L 以下,分类时几乎均为淋巴细胞,乃因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所致的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小部分急性白血病其白细胞总数不高反而减低,称非白血性白血病(aleukenic leuemia),其白细胞可<1×109/L,分类时也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只有骨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14.1.1.3.3 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 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

14.1.1.3.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4.1.1.3.5 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门脉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14.1.1.4 中性粒细胞形态变化

14.1.1.4.1 核象左移:指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以上)或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等。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白血病等。

14.1.1.4.2 核象右移:指中性粒细胞5 叶以上超过3%,主要见于巨幼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之后,疾病恢复期的一过性出现。

14.1.2 淋巴细胞的变化

14.1.2.1 淋巴细胞增多

14.1.2.1.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14.1.2.1.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

14.1.2.1.3 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14.1.2.1.4 血液系统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再障、粒缺(淋巴细胞相对增高,白细胞总数减低)。

14.1.2.2 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14.1.2.3 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

14.1.2.3.1 异型淋巴细胞:分为Ⅰ型(空泡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肾病综合征等。

14.1.2.3.2 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核固缩、核碎裂、微核、双核淋

巴细胞等。

14.1.3 单核细胞数量变化

14.1.3.1 单核细胞生理性增多:儿童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

14.1.3.2 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

14.1.3.2.1 某些感染,如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14.1.3.2.2 某些血液病,粒缺恢复期、恶组、淋巴瘤、MDS 等。

14.1.4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变化

14.1.4.1 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晚上较高。在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下,会减少。

14.1.4.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4.1.4.2.1 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性神经水肿、食物过敏、血清病、肠寄生虫病(钩虫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上)。

14.1.4.2.2 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

14.1.4.2.3 某些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14.1.4.3 嗜酸性细粒胞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14.1.5 嗜碱粒细胞数量变化

增多见于:慢粒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黏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14.1.6 大而未染色细胞(LUC)

包括大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和幼稚细胞。

14.1.7 中间细胞

包括大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和幼稚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等。

14.2 红细胞参数与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14.2.1 红细胞增多

14.2.1.1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精神紧张或兴奋、剧烈的体力劳动。

14.2.1.2 相对性增多:因脱水血液浓缩所致。常见于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多尿和水的摄入量显著不足的患者。

14.2.1.3 绝对性增高:与组织缺氧有关。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登山病等。

14.2.1.4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增多、面色砖红、肝脾肿大为特征,红细胞可达(7~10)×1012/L。

14.2.2 红细胞减少

14.2.2.1 生理性贫血:妊娠期因血浆量相对增多,故红细胞相对减少。3 个月的婴儿至15 岁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

少。

14.2.2.2 病理性减少:

14.2.2.2.1 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一是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二是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 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14.2.2.2.2 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4.2.2.2.3 失血: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贫血。

14.2.3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大致与红细胞的增减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更准确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的减少与红细胞的减少程度不一定呈比例。

14.2.3.1 在小红细胞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较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更为明显,如缺铁性贫血、消化性溃疡、肠息肉、痔疮、月经过多、钩虫病等慢性反复出血等。14.2.3.2 是在大红细胞性贫血减少的程度较血红蛋白更为严重,如缺乏维生素B12 或叶酸引起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肝硬化性贫血等。

14.2.3.3 是在大出血时,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基本上与红细胞减少相一致,如消化道、肺部大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4.2.4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意义

14.2.4.1 鉴别诊断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明显大小不均,RDW 明显增高;轻型β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大小较均匀,RDW 不增高。

14.2.4.2 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在缺铁性贫血临床症状出现前,RDW 即明显增高。RDW 只能作为IDA筛选指标,即RDW 升高不应排除其他贫血的可能,但RDW 正常者IDA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4.2.4.3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见下表

14.2.5 MCV、MCH 及MCHC 检测的临床意义见下表

14.3 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14.3.1 生理变化

14.3.1.1午后血小板高于晨间,冬季高于夏季,动脉血高于静脉血,静脉血高于末梢血,约为10%。

14.3.1.2妇女月经早期血小板降低,经期后升高,分娩后1-2 天降低。

14.3.1.3新生儿血小板较少,3 个月后才达到成人水平。

14.3.2 病理变化

14.3.2.1 血小板数减少

14.3.2.1.1 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某些药物性损害等。

14.3.2.1.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睥功能亢进、药物中毒、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X 射线照射等。

14.3.2.1.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14.3.2.2 血小板增多

14.3.2.2.1 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14.3.2.2.2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睥切除术后。

14.3.3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临床意义

MPV 是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一个良好指标。但须与血小板计数联合应用。

14.3.3.1 PLT 低、MPV 增高: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MPV 反应性增高。

14.3.3.2 PLT高、MPV 正常:骨髓增生性疾病。

14.3.3 3 PLT、MPV 均减低:艾滋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占位性病变、再障、骨髓瘤、白血病化疗后、败血症。

14.3.4 PLT、MPV 均增高: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14.3.4.1 PLT 正常、MPV 增高: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

14.3.4.2 提示骨髓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MPV 增加是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恢复的第一征候。在感染病人,局部炎症时MPV 正常,败血症时有半数MPV 减低。如果MPV 随血小板数持续下降,则为骨髓衰竭的征兆,MPV 越小,提示骨髓抑制越严重,MPV 上升后,血小板数才逐步上升。

15危急值及报告处理规定

15.1危急值

白细胞计数:≤1.5×109/L,或≥50×109/L

血红蛋白:≤60g/L,或≥250g/L

血小板计数:≤50×109/L,或≥600×109/L,

15.2危急值报告处理规定:

15.2.1检查当日质控结果

15.2.2核对标本及编号

15.2.3查看该病人的历史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情况。

15.2.4电话联系临床,询问病人的病情,看结果是否符合临床。

15.2.5必要时重新采集样本,复查。

16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更程序

如果本操作规程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存在问题,则应向科室负责人提出,科室负责人则召集所有与本程序有关的人员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变更本程序。

17 引用文件

18.参考文献

18.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18. sysmex公司提供的XS-1000i操作手册。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1检验目的:规范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试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

2试验原理:

CA—510系统使用光学测定的方法进行凝集检测,光学法利用凝固的血浆对光散射或透射产生改变而测定其凝固时间。通过红外线(660nm)照射标本血浆/试剂混合物,由于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浊度增加,CA—510对由此而导致的散射光密度的增加进行检测,凝集曲线是通过以时间和散射光密度的增加分别作为X、Y轴而绘制的。凝集时间由所检测的百分比决定的。

3.标本

3.1常规静脉采血1.8 ml,置于含109mmol/L(即31 .2g/L)枸橼酸钠溶液0.2 ml的专用试管中.或采用专用真空采血管采血,立即颠倒混匀3次以上,使抗凝充分。应将试管刻度的可能误差控制在既定体积的10%以内,按血9份与抗凝剂1份比例混合.比例要准确,所谓血液与抗凝剂按9:l比例混合,实际上是指抗凝剂与正常压积血液的血浆之间的比例而言。但当HCT<20%或>55%时,应纠正细胞与血浆之比例。并根据患者红细胞比容(HCT)结果调整抗凝剂用量。

3.2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准确到“分”。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应予拒收。

3.3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抗凝剂比例不准确、凝固或有凝块产生的全血标本;少于1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5ml的血浆;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3.4标本保存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离心分出乏血小板血浆,离心要充分(3000r/ 15min)。采血后宜在1h内完成检测;标本保存时间:室温2h;00C 24h;-200C 1个月;-700C半年。注意:不能放置4~80C环境(Ⅶ因子易被冷激活)。

5 仪器校准

当定标血浆、凝血活酶或参比液的批号改变时,必须重新定标,其主要目的是检查整个仪器的状况,可以依照定标血浆建立一个需要的定标曲线,在分析过程中,检查和控制试验状况。详见《CA-510全自动血凝仪标准操作规程》。

6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 质控品采用(正常水平和异常水平)质控血浆。

6.2质控液重建方法:质控物为干粉,需用1级纯水将其溶化,20分钟以后备用。

6.3质控品测定:根据系统质控设置的专用样本号,每天随同标本操作,结果自动传 输到与之相连信息质控系统。

6.4 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 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检测标本。 7适用仪器 适用CA —510。 8 标本检测步骤

CA-510全自动血凝仪标准操作规程》 9 主要分析参数 9.1检测方法:光学法。

仪器根据校准曲线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单位以s 表示。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待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浆平均凝血酶时间。 国际校准化比值(INR)= PTR IsI ,ISI 为国际敏感度指数。 10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0.l 结果的报告

10.l.1结果经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0.l.2 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正常对照值、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0.1.3 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0.1.4 报告范围:10~120s 。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是准 确可靠的文字说明,并经上级主管技师审核后报告。 11操作性能概要

11.1精密度:正常血浆批内CV <1.5%;病理血浆批内CV <2%。正常血浆批间CV <3%;病理血浆批间CV <3%。

11.2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纤维蛋白原浓度过低(<0.5g/L)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12 参考范围:

12.1 PT :正常对照值±ls ,超过正常对照3 s 为异常。 12.2 PT 活动度:80%~130%降到〈40%可能有出血倾向。 12.3 PTR :0.85~1.15。

12.4 INR: .8-1.5;服用抗凝药维持范围;2.0-4.0。

13临床意义

13.1 PT 延长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先天性及后天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维生素K不足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纤维蛋白原血症、服用抗凝药物等。

13.2. PT缩短 DIC早期呈高凝状态血栓寒性疾病;口服避孕药;先

性凝血因子缺乏

13.3 监控抗凝治疗监控;口服华法令,预测值约为参考值的2倍

14.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程序

14.1危急值 PT≤ 8 S 或≥20 S INR≤ 0.5或≥2.0(未使用抗凝药)

14.2处理程序

14.2.1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14.2.2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天其它已做标本本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在正常状态中。

14.2.3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它相关项目有无异常。

14.2.4对该标本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危急值是否重现。

14.2.5报告技术质量主管及科主任,立即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14.2.6确认此危急值是可报告的,由审核者立即电话向主管临床医生报告,并做好电话报告记录,包括电话报告时间和对方接听人员的标识。

14.2.7及时签发正式检验结果报告。

15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更程序

如果本操作规程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存在问题,则应向科室负责人提出,

科室负责人则召集所有与本程序有关的人员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变更本程序。

16 引用文件及参考文献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16.1《标本采集手册》

16.2《质量控制程序》

16.3 CA-510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1检验目的:规范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试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

CA-510系统使用光学测定的方法进行凝集检测,光学法利用凝固的血浆对光散射或透射产生改变而测定其凝固时间。通过红外线(660nm)照射标本血浆/试剂混合物,由于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浊度增加,CA-510对由此而导致的散射光密度的增加进行检测,凝集曲线是通过以时间和散射光密度的增加分别作为X、Y轴而绘制的。凝集时间由所检测的百分比决定的。

3.标本

3.1常规静脉采血1.8 ml,置于含109mmol/L(即31 .2g/L)枸橼酸钠溶液0.2 ml的专用试管中.或采用专用真空采血管采血,立即颠倒混匀3次以上,使抗凝充分。应将试管刻度的可能误差控制在既定体积的10%以内,按血9份与抗凝剂1份比例混合.比例要准确,所谓血液与抗凝剂按9:l比例混合,实际上是指抗凝剂与正常压积血液的血浆之间的比例而言。但当HCT<20%或>55%时,应纠正细胞与血浆之比例。并根据患者红细胞比容(HCT)结果调整抗凝剂用量。

3.2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准确到“分”。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应予拒收。

3.3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抗凝剂比例不准确、凝固或有凝块产生的全血标本;少于1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5ml的血浆;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3.4标本保存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离心分出乏血小板血浆,离心要充分(3000r/ 15min)。血后宜在1h内完成检测;标本保存时间:室温2h;00C 24h;-200C 1个月;-700C半年。注意:不能放置4~8℃环境(Ⅶ因子易被冷激活)。

3.标本

3.1常规静脉采血1.8 ml,置于含109mmol/L(即31 .2g/L)枸橼酸钠溶液0.2 ml的专用试管中.或采用专用真空采血管采血,立即颠倒混匀3次以上,使抗凝充分。应将试管刻度的可能误差控制在既定体积的10%以内,按血9份与抗凝剂1份比例混合.比例要准确,所谓血液与抗凝剂按9:l比例混合,实际上是指抗凝剂与正常压积血液的血浆之间的比例而言。但当HCT<20%或>55%时,应纠正细胞与血浆之比例。并根据患者红细胞比容(HCT)结果调整抗凝剂用量。

3.2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准确到“分”。标本采集后与检

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应予拒收。

3.3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抗凝剂比例不准确、凝固或有凝块产生的全血标本;少于1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5ml的血浆;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3.4标本保存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离心分出乏血小板血浆,离心要充分(3000r/ 15min)。血后宜在1h内完成检测;标本保存时间:室温2h;00C 24h;-200C 1个月;-700C半年。注意:不能放置4~8℃环境(Ⅶ因子易被冷激活)。

4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4.1 质控品采用(正常水平和异常水平)质控血浆

5.2质控液重建方法:质控物为干粉,需用1级纯水将其溶化,20分钟以后备用。

4.3质控品测定:根据系统质控设置的专用样本号,每天随同标本操作,结果自动传输到与之相连信息质控系统。

4.4 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4.5 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检测标本。

5适用仪器

适用CA-510。

6 标本检测步骤

CA-510全自动血凝仪标准操作规程》

7主要分析参数

8检测方法:光学法。

仪器根据校准曲线自动给出每个标本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单位以s表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APTTR)=待检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血浆平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9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9.l结果的报告

9.l.1结果经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9.l.2 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正常对照值、报告日期、时间、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