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党校资本论复习题

党校资本论复习题

党校资本论复习题
党校资本论复习题

资本论

名词解释

1、商品性P10 2商品的二因素P103.劳动的二重性P124.等价形式P15

5、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商品物教P198.价值尺度P259.流通手段P2810.贮藏手段P3211.支付手段P3312世界货币P35

1、劳动力P43

2、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不变资本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4、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6、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

7、剩余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以外的部分。

8、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9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10、协作是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11、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12、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

13、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1、再生产即不断反覆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

2、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3、资本技术构成是指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由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所构成的比例

4、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数量比例

5、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6、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7、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8、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

9、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

1、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

2、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

3、商品资本是指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所采取的第三种职能形式,即在出卖阶段采取的形式。

4、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5、产业资本指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

6、生产时间指资本在运用过程中束缚(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

7、流通时间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

8、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主要是用于包装、保管和运输等与商品使用价值相关的费用。

9、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纯粹由商品买卖引起的费用,包括广告、通信、店员工资和商业机构的日常开支等

10、保管费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对商品的储存而产生的费用。

11.运输费用P140

1、资本周转表

2、周转时间是指资本从其出发点开始,经过一次循环再回到出发点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资本通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3、周转次数是指总资本价值在一年中周转的次数。可用公式表示为:n=U/u(式中n表示周转的次数,U 表示一年的时间,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4、固定资本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虽然受到磨损,但仍然长期保持固定的物质形态。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5、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

6、有形磨损又称实物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的过程在所发生的实体上的磨损或损失。

7、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损失,又叫精神损耗。

8、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

9、内含扩大再生产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10、生产时间指资本在运用过程中束缚(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

11、流通时间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

1、社会总资本指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3、生产消费是指人们使用和消耗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物资资料和劳务生产的行为和过程,

4、生活消费是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用,也就是人们消耗生活资料或接受服务以满足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5、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资本价值,实现剩余价值。

6、实物补偿指资本家从社会总产品中能够买到再生产需要的生产要素,工人和资本家能够购买到生活资料,以实现实物替换。

7.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社会生产按其产品用途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统称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统称为第二部类。

1、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获得的经营成果。

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4、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指的是,现有资本由于某些共同的经济情况如原料价格的变化、机器价格的变化等等,在价值上增加了或减少了。

5、资本的游离和束缚:资本的束缚指的是,再生产若按原有规模进行,产品总价值中的一定部分就必须重新转化为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的各种要素。而资本的游离则是指,生产虽然继续按原有规模进行,但在产品总价值中,有一个本来必须转化为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的部分,现在可以自由支配,成为多余的了。

1、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3、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4、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

5、市场价值指生产部门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商品的社会价值。

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2、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主要是用于包装、保管和运输等与商品使用价值相关的费用。

4、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纯粹由商品买卖引起的费用,包括广告、通信、店员工资和商业机构的日常开支等

5、货币经营资本是商业资本的一种形式,指从事由货币职能引起的各种技术性业务(如记帐、出纳、保管、兑换、汇兑等)的商业资本。

1、生息资本是指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放给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

2、借贷资本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来源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大量闲置货币资本。

3、利息从其形态上看,是货币所有者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贷者使用货币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4、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

5、企业主收入是他们无偿占有工人的无酬劳动,而不是他们的“监督工资”。

6、银行资本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

7、商业信用: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8、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9、股份公司是指公司资本为股份所组成的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0、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

11、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

12、虚拟资本是独立于现实的资本运动之外、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能给持有者按期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股票、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

1、地租: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

2、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实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即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3、级差地租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

4、垄断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从具有独特自然条件的土地上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地租。

5、土地价格力P271

6、虚假的社会价值P278

1、“三位一体公式”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如果把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则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资本家的工资,利息表现为资本所固有的独特的产物,这样,三位一体公式可以更确切地归结为资本创造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

2、斯密教条:“斯密教条”是经济学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的一种观点,即:无论是个别商品还是社会总产品,其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错误的观点。由于这一错误观点被后来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奉为教条,所以马克思称它为“斯密教条”。

3、总收益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记为TR=P*Q

4、纯收益指税后利润剔除对股东分配后的余额

5、总收入指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各项收入,包括工程结算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6、纯收入是毛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后剩下的收入。纯收入=收入-成本-费用

思考题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P2

二、《资本论》的体系和方法。P2T和P4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答:基本内容: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现实意义:书37—38页

二、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和商品内在矛盾的关系。

答:

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

答:因为: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四、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答: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商品交换规模的不断扩大,价值的表现形式也不断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从而出现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作为等价形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在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下,由于商品交换是偶然的现象,因此价值的表现是不充分、不完全、不统一的。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或简单价值形式的扩大。相对于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大进步。

(三)一般价值形式

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简单的。第二,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统一的。

在一般价值形式阶段,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形式。它在商品世界中作为价值的代表出现,同时也就是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而存在。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也有不足之处。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常常因时因地而异。这就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价值形式进一步向前发展为货币形式。

(四)货币形式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银)来表现,金(银)便成了货币。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在这两种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都是一般等价物。唯一的进步在于:在货币形式中,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商品金(银)来充当了。金(银)从此成为唯一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般等价物不再因时因地而异,取得了时间上的稳定性和地区上的统一性,适应了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

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表明,货币的起源和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必然结果。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首先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3、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可以由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也可以由货币价值的变动引起。在供求平衡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动,同商品本身的价值变动成正比,而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二)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退出流通过程并贮藏起来。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银制品。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加速了商品流通,另一方面又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这就加深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五)世界货币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只有直接以重量计算的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资本、向国外存款等。

五、简述货币流通规律

答:.(1)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2)决定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因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流通中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

(3)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变化,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变化。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4)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六、试述价值量决定规律

答:第一,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商品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

第四,由于劳动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因此,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一、什么是资本的总公式,他的矛盾是什么?

资本总公式:G—W—G 【G—W—G′(G'=G+m)】公式中,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存在着矛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过程只能使价值形式在商品与货币之间转换,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增值;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所以,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二、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答:(1)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一般地说,价值增殖过程也是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2)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首先,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的关系: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是从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方面考察的;价值形成过程是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和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的过程,是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方面考察的。其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生产过程的整个性质就是由这一点专门规定的。”

(3)商品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关系。“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可见,它们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商品生产过程是一般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的特殊形式。

三、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

答: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四、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而劳动力价值又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只有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使劳动力价值下降,才能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只有社会上一切与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用生活资料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才有可能缩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才有可能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

五、试述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答:第一,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切方面,

都服从于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第三,剩余价值生产,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正是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世界市场代替地区市场,大工业代替小作坊,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确立了资本对劳动的全面统治。为追求剩余价值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越来越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矛盾,使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使生产力遭到浪费和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总之,剩余价值的生产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存在、发展和灭亡。所以,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六、试述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答: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商品,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实质上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转化形式。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却掩盖了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区分;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一假象,工人似乎得到了他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的实质被掩盖起来了。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工资这一假象,科学地揭示了工资的本质,强调“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页)资本主义工资形式尽管名目繁多,但其基本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如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等。计时工资受工资量、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三个因素综合地加以考察,才能揭示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形式对雇佣工人剥削的实际程度。计件工资是根据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七、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答:(一)、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其主要内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基本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各部门、各产业,全社会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社会化、产品社会化,因此,劳动者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占有也应该社会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及其生产的剩余产品,表现为合理的工资收入、利息收入、创业劳动收入、租金收入、风险收入等,以各种形式归全社会劳动者所有。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秘密就在于,资本家要实现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必须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事实证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多元市场主体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产品的丰富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有效利益机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和培育私营企业,引进外资企业,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原有的国营企业;我们大力发展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我们进行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我们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为了激发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意识,发挥剩余价值作为市场机制的动力作用。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申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借鉴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即企业利润分享制、企业价值分享制、企业所有权分享制,让劳动者分享更多的剩余价值;加大医疗保健、教育及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投入;打破经营垄断,对国有垄断部门和行业的收入分配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强化税收调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重视初始分配的公平,正视弱势群体经济诉求,对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将不同地区的工资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完善并有效落实职工工作时间、劳动卫生安全、女职工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依法制止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法律、制度、政策各个方面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我们要践行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劳动者权益,让社会剩余价值生产与劳动者的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保持同步,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点?

答: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对简单再生产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重大特点。(1)可以发现工资的真正来源。资本家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的可变资本,是工人在上一个劳动过程中自己创造的。由此可见,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而是工人自己养活自己。(2)揭示出全部资本的真正来源。资本家的全部资本不管最初是从哪里来的,经过一段时间,是会被资本家消费掉,但现在他的资本仍如数存在。可见这些资本都是由剩余价值积累而成的。所以,在工人夺取政权后,剥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当然合理的。(3)可以看出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为资本家不断地提供剥削对象的条件。可见,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不仅是商品生产,不仅是剩余价值生产,而且是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二、如何理解“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答: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生产者对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权,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占有别人的商品。具体说,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关系中,商品生产者是权利平等的又是互相对立的。在进行商品交换时,双方要互相承认对方的所有权;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就必须让渡自己的产品或货币。既然双方都承认对方具有商品所有权,权利又是平等的,那么在让渡商品时就必须进行等价交换。遵守了等价交换原则,就意味着遵守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却不能占有产品,他们只能保持劳动力以便作为商品继续出卖。这一占有规律,在资本的一次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一次性地占有;在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不断反复地占有;在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不断扩大地占有,其占有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是用已经占有的剩余价值再去购买工人劳动力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占有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深化的过程。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直接对立物。马克思说:“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或私有权规律,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即资本主义占有

规律。最初,资本家和工人在劳动市场上进行劳动力买卖时,是遵循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但是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这个“表现为最初行为的等价物交换,已经变得仅仅在表面上是交换”,即作为商品生产所有权表现的等价交换仅仅是形式,而它的内容完全改变了。因为这时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关系来看,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只是不付等价物而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一个新的剩余价值。这表明,劳动力买卖的等价交换仅仅是形式,其内容则是无偿占有,即“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这是对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深刻揭示。

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产生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应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资本家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完全遵守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后,生产过程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占有,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了。但是,这个转变并没有违反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不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好象同最初的商品生产规律如何矛盾,但这种占有方式的产生决不是由于这些规律遭到违反,相反地,是由于这些规律得到应用。”这是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遵守等价交换原则的,但是生产的结果却是资本主义占有,即产品归他所有,产品中包含了剩余价值。可见,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作用的结果。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结果。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的结合为基础的。在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发生了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分离的结果,是独立生产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从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所以,“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

三、试述马克思关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一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意义

答: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有两种不同的实现形式,分别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上扩大。”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因此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往往以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而资本主义后期,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均有了较大提高,因此往往采取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因此说,一个社会的再生产并不是单纯地采取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或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而往往以其中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两者并存。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马克思指出:由于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代表剩余价值的剩余产品也转化为货币。资本家把这样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在转化为他的生产资本的追加的实物要素。这个增加的资本,在下一个循环内,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只有积累,才能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及追加的可变资本即劳动力的物质和资本条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指导意义:

(一)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社会主义再生产同样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同样是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仍然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仍是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发展和提高,二者是密切相关的。任何社会都不会单纯存在一种再生产方式。具体来说,在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维持,然后再安排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因此,社会主义的再生产,不仅要满足简单再生产,更要满足扩大再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同样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当前我国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开放型转变,社会主义再生产应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并不意味着对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一概否定,为保障就业、稳定社会,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可以适当发展一些外延型扩大企业。但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计划。具体来说,科学技术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资料质量高的地区或部门应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相反,应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

(三)注重社会主义货币资金积累对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作用,它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商品交换,也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资金积累是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起点和前提,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搞计划经济,货币资金的作用还不明显,但实行市场经济后,货币资金积累则成为生产和再生产的首要前提。

(四)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同样需要“积累”。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被称为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而消费则是用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二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综合性比例关系。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更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正确合理地安排好二者的比例关系。

(五)正确处理好社会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及社会经济结构平衡。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具体运用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关系原理,实质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农、轻、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做好规划,统筹资金的分配比例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六)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社会有效需求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两大部类的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而这些条件的实现则离不开社会对所生产的商品的消费,也即社会有效需求的实现,这是实现再生产的前提,为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再生产,必须充分调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资源按市场原则配置,这样不仅能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也可使商品得到很好的流通,从而加快再生产的周转速度。

(七)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与坚持对外开放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归根到底是有人来完成,因为劳动者是生产诸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人的智力状况、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对现代生产的发展,对社会再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提高人口质量,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注重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再生产是扩大的再生产,客观上需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单纯靠本国力量是有限的,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速度较慢,因此必须做好对外开放工作,努力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本国短缺的高级生产设备,扩大对外科技交流,提高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

四、简述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之间的关系

答: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增加。因为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相对地减少,从而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人口。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相对人口过剩规律并不是以简单的机械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随着资本积累运动而周期性地变化,并分布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中。从总体的和发展的趋势上看,工人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使他们成为相对过剩人口,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五、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⒈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不断增多,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一极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一极的贫困积累,形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般规律的作用下,无产阶级贫困化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

⒉无产阶级的贫困总是比较而言的.他们和剥削阶级百万富翁比,总是处于贫困之中,二者的鸿沟是显然可见的.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也可以同前一时期相比也有时下降,这被称之为绝对贫困,但这是有时发生的现象.对于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要具有全局观点和历史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

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与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同无产阶级的失业、贫困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造成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不断增加,从而相对过剩人口与日剧增.

⒋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答: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加深,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起点是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迫使劳动者同劳动条件相分离,使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结果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随着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对私有者的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是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家。这种“剥夺剥夺者”的客观必然性,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等决定的,是以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为条件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表现在:①劳动过程的协作规模不断扩大,协作形式日益发展。②劳动资料日益社会化,日益转化为只能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③社会分工已越出国界,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

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同时,把社会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资本越集中,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这就造成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必要性。同时,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雇佣劳动的人数不断增加,组织性不断增强,无产者的愤怒和反抗也随着他们贫困的加深而增长,迫使他们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这就造成了消灭资本主义的主观条件。马克思指出,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是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又必然造成对它本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这就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刻研究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一、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

答: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和职能

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二、简述生产资本循环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答:生产资本循环的总公式是:P…W'—G'—W…P。生产资本循环公式“表示生产资本职能的周期更新,也就是表示再生产。”

马克思把生产资本循环的总公式同货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加以对比分析,指出下述两点:

第一,货币资本循环以资本流通过程的G—W,W'—G'两个环节为起点和终点,生产过程(P)仅是流通过程的媒介。即就是说,在生产资本循环公式P…W'—G'—W…P中,总流通过程W'—G'—W,是起点的生产资本P和终点的生产资本P之间的媒介。

第二,在生产资本循环的总公式中,总流通阶段的形式也同货币资本循环总公式中两个流通阶段的形式相反。前者是W'—G'—W,即先卖后买,后者是G—W,W'—G',即先买后卖,并以生产过程为买、卖的中介。

三、简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答: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l)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而必须按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只有这样,当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同时,又有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同时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

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

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相继转化的前提,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另一方面,并存性又是由相继转化引起的(是相继转化的结果),没有时间上的继起性,也就没有空间上的并存性。这表明,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不仅要使产业资本同时处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且要同时进行三种形式的循环,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

四、简述资本循环一次所需流通时间和费用,以及节约流通费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答:流通时间是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狭义的流通时间由完成G-W转化的购买时间和完成W′—G′转化的售卖时间两部分构成。购买时间就是货币转化为商品所需要的时间,售卖时间就是商品转化为货币所需要的时间。流通费用是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它由纯粹流通费用、保管费用、运输费用三部分构成,这些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为资本价值转化而支付的纯粹流通费用,另一类是为商品使用价值的保管和运输而支付的生产性流通费用。

节约流通费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书P143。一般来说,商品流通的时间长、空间广、范围大,流通费用的开支必然增多;反之则反。但是,如果由于空间的扩大而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扩大了商品流转额,避免了积压,缩短了储存时间,虽然时间可能会延长,流通费用率水平也会降低。

2、书P143。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必然会经过必要的周转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开支,它与流通费用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因而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3、书P143。

4、书P143

5、书P143

五、资本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答:资本循环原理阐明:为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产业资本家必须把它的资本按照再生产要求的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部分,并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这一循环原理,撇开马克思分析时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也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企业资金只有在不断循环中才能保值和增值。要保证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顺利进行,也必须根据生产规模、技术构成、购销时间的长短等情况,把全部资金合理地按一定比例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形式上,并使它们各自顺利循环。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均衡生产,产品要适销对路,从而加速资金的循环。

资本周转原理阐明:加速资本周转,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而且可以节约预付资本,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这一原理撇开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现实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加速资金周转,才能节省预付资金,增加盈利。

第二,要加速资金周转,必须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其主要途径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储备,减少盲目生产,搞好产销平衡,发展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和信用制度,提高固定资金利用率等。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也必须要努力保证两大部类之间、两大部类内部以及一、二、三产业之间合理发展,保持合理的、协调的比例关系,努力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结构上和总量上保持基本平衡。为此,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本身就是一种劳动生产力

答:

一、试述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答:联系:(1)都是资本的流通形式;

(2)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不同的三种职能;

(3)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区别: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理论考察的是资本运动的阶段、所需采取的职能形式以及连续运动必须具备的条件,资本周转理论考察的是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以及运动速度对m生产的影响。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标准及它们与资本周转的关系

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标准: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价值是分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流动资本价值则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②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时间短。③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固定资本是一次性预付,多次收回,回收期长;流动资本是一次性预

付,一次性收回,回收期短。④物质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在发挥作用的期限内,不需要不断购买或更新;而流动资本,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在实物形式上不断更新。

对资本周转速度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是生产资本的构成比例。按照价值转移、流通形式、周转方式的不同,产业资本循环中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两类。固定资本是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较长期地保持原有的形态,持续不断地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在价值形式上却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上去,直至物质形态不再发挥作用为止,才完成它的一次周转。固定资本的流通形式,不是在使用价值形式上的流通,不是物质形态的转变,而只是价值的转移,并且要把转移来的这部分价值,作为折旧费保存在货币资本的形式上,直到价值全部转移才进行物质更新,即把集中在一起的货币资本再转变为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由表现为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劳动对象和劳动力所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中的不变部分在一次生产过程里即完成它的物质形态变化,价值也同时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中的可变部分即劳动力价值虽然不转移到产品中去,但会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来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部分。可见,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周转的速度是不同的,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中各个部分的周转速度也不一样,普通工具两三年周转一次,机器要五年、八年周转一次,厂房周转的时间更长。固定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大,资本周转就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的比例大,则资本周转就快。

三、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区别与联系

答: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通过革新工艺、改进设备、采用新材料、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只有当外延扩大再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从内涵方面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外延扩大再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出路。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初期,外延扩大再生产具有历史必然性;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经济规模充分扩张,资源约束日益严重,就必须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在现实中,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通常结合在一起,其中某一种方式可以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

四、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

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从大的方面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具体包括:第一,劳动期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工作日时数。劳动期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我国目前许多教材将劳动期间改成劳动时间,这是不准确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计算劳动时间时要包括劳动者人数,而计算劳动期间不考虑劳动者人数。)第二,非

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另一部分。非劳动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正常中断的时间即正常停工时间、自然作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要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不仅要尽可能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距。第三,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应改变运输条件、加强市场信息搜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

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第一,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第二,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加快资本周转的途径1、减少固定资本比重,提高流动资本比重.2、必须尽量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以缩短生产时间;改进运输工具等方法以缩短流通时间.

五、资本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答:资本周转理论主要是分析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二:资本周转时间和生产资本构成。而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和节省预付资本等。现实意义:

1、可以减少预付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等量资本在一定时间的作用程度也不同。这可以从“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额=预付资本总价值额×预付总资本年周转数”的公式中看出。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再生产的规模也会以极不相同的程度扩人或缩小”。资本周转速度越快,等量资本能够经营的生产规模就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等量资本能够经营的生产规模越小.也可以说,维持一定的生产规模,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资本越少;资本周转速度越慢,所需要的资本越多。

2、可以增加年利润量,提高资本利润率。马克思指出:我们把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M)和预付可变资本价值额(V)之比,称为年剩余价值率(M'),即M' =M:V。而年剩余价值量等于可变资本在一个周期内生产的剩余价值率乘以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即:M=M'?V?n从这里可以看出,年剩余价值量和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等量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次数越多,等于更多的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就可以取得更多的年剩余价值量,从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可以加快实现资本积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资本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问之和。”资本在生产时间里生产剩余价值,W...P...W’;在流通时间里实现剩余价值.W’-G'。加快资本周转,能够迅速地实现剩余价值,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因此剩余价值是积累的基础。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不能扩大再生产。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能够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量,另一方面又能实现这个剩余价值量,从而也就能够迅速地实现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六、固定资产周转与危机周期性的关系

答:⑴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摆脱危机、促进繁荣和高涨准备了物质条件。固定资本更新会推动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从而增加社会需求,刺激生产发展。

⑵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前提。固定资本更新会促进社会生产力急剧增长,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其结果又加剧了生产迅速增长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

一、简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

答:1、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

2、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3、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含着预付资本价值的流通,而且包含着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

4、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再生产中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包括物质补偿问题。

二、货币资本在再生产中的作用

答:P171-173

三、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公式

答: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是:I(v+m)=Ⅱc. 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二者在价值上必须相等.这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实现条件.第二个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掉的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和.用公式表示是:I(c+v+m)= Ic+Ⅱc. 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第三个条件是,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 I(v+m)+ Ⅱ(v+m). 这个条件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需求相等

四、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和公式

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①I(V+m)>Ⅱc;②Ⅱ(c+m-m/x)>I(v+m/x)。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通过三方面的交换实现:①I(c+△c)在第一部类内部交换;②Ⅱ(v+△v+m/x)在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③I(V+△v+m/x) 和Ⅱ(c+△c)在两大部类之间交换。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基本实现条件:I(v十△v+m/x)=Ⅱ(c+△c) 。它一方面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客观上要求保持平衡;另一方面表明,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的积累存在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②I(c+v+m)=I(c+△c)+Ⅱ(c+△c) 。它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不仅要补偿两大部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而且要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

③Ⅱ(c+v+m)=I(V+△v+m/x)+Ⅱ(v+△v+m/x) 。它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与原有的和追加的工人以及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关系。总之,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正确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答:主要内容(1)社会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宏观经济即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两者的统一,单个资本即微观经济只是生产消费和交换的过程。(2)社会再生产实现核心问题在于实现两个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这个理论点归根到底就是要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的生产要按照比例进行。

(3)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

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c,v,m。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的前提。

现实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含了许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也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货币作用

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是先完成货币资本积累,然后运用这些资本去购买相应的经济资源,使之变成生产要素,进而组织生产。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资金问题仍然是全国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部门发展经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在发挥作用。另外,完成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还需要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必须运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这才会使货币成为再生产的起点。同时,又要合理安排货币资本的结构,否则就是对货币资本积累的浪费。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积累、消费的比例问题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含了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的分析,在社会再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经济部门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按照比例协调发展。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过分地强调积累就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然而过分强调消费,就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投入生产的货币资本缺乏。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经济结构调整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则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 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的, 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 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得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该协调好三大部类产业结构。

一、试说明成本价格及其价值补偿范畴的实质是如何被掩盖的

答:成本价格掩盖了资本的实质。如前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前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后者则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源泉,体现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是资本的本质。但是,在成本价格范畴的掩盖下,资本的本质看不见了。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工资,可变资本是以工资的形式支出的,所以,它和支出在生产资料形式上的资本一样,都表现为预付资本,区别仅仅在于支付在不同的物质要素上。这样,不仅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上,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之间的区别看不见了,而且在资本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也消失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看不见了。于是,成本价格只是表明:第一,它是商品价值中用来补偿己消耗的资本;第二,它们是在生产之前就已经作为生产要素的预付资本存在了。

二、试述关于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的理论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需重视其经济范畴的现实意义

答: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成本价

格的概念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也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这是因为在利润形式上,利润表现为是资本本身生产出来的,而它的真正来源,即剩余价值的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虽然说这些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掩盖了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商品经济的存在,又需仍然重视这些经济范畴的作用。因为不能把成本仅仅理解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它又是商品生产的范畴。总之,在商品经济中,可以根据经济核算的不同需要,从各个方面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考察,以便更有效地掌握生产中的投入和产出的数量关系,促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利润也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范畴,仍然可以保留利润这个范畴,主要是因为: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剩余劳动,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着商品价值和货币等形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保留这些范畴是客观的必然的,但与资本主义的利润范畴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利润是作为全部预付资本观念的产物,而社会主义市场利润不能作为全部资本的观念的产物,而只能理解为剩余劳动的货币表现。资本主义利润归资本家所有,而社会主义利润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仍然需要重视对这些经济范畴的作用,努力提高利润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

三、试述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答: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一些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愈高,利润率也就愈高。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愈低,利润率就愈高,反之,资本有机构成愈高,利润率就愈低。第三,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越节省,利润率就越高。在这方面,资本家就是靠牺牲工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以节省他在劳动条件方面的资本开支。最后,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愈快,年利润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和它全部垫支资本的比率)就愈高;反之,资本周转愈慢,年利润率就愈低。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润率有一种越来越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这种提高必然要引起利润率的下降。但是,这只不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必须看到有一系列因素在阻碍和延缓着利润率的下降。例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在不断地加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机器、设备、原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在不断地下降。此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外贸易的不等价交换,也可以提高它们的利润率。因此,马克思说:“一般地说我们已经看到,同样一些引起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将会生出相反的作用,阻碍它的下降,缓和它的下降,并且部分地使它变得微弱。……所以,这个规律只是当作倾向来发生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长的期间,方才会明白地显示出来。”由此可以明白,尽管利润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这绝不等于说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量越来越少,更不等于说工人的处境可以越来越得到改善。正是由于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的作用,使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日益加强,并使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日益尖锐。

一、试述关于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形成的基本理论。为什么说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趋势?

答: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特别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使各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利润既然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它在数量上也就要同全部资本相联系。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报酬,这是资本的必然要求。利润平均化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和资本周转

《资本论》习题答案 (2)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样阐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的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给予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规定. 《资本论》全书就是按照这个研究对象的规定进行研究的,是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论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第一,《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产方式,而是其中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从纵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 第二,《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从它产生出来的(或者说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又从横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三,《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第四,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出分配关系,是因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换关系明确表述出来,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它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点.虽然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分配关系,但在《资本论》的实际内容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资篇"分析了工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 同样,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没有提出消费关系,但《资本论》的实际研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分析.消费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消费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总和中的内容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都分析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可见,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研究对象的表述,突出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资本论总复习题含答案

资本论复习题(简答部分) 1、简述《资本论》的根本观点及其实践意义? 答:《资本论》的根本观点:(1)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它是历史的产物,根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还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根本不会永世长存。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正如近代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何等曲折,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2、如何概括商品的含义? 答:可以概括为:(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什么是资本?研究资本有何实践意义? 答: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研究它的实践意义:在于启发我们拓宽认识和具体操作资本。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资本原来是货币,货币投入生产经营实现增殖就变成资本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就已存在资本。事实表明,资本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因为公有制经济同样需要投入货币实现增殖,因而,投资要作为资本来经营。 4、什么是资本循环?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资本循环过程的? 答:企业的投资,在生产经营中离开出发点,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就叫资本循环。 从货币形式出发的资本循环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行使三种职能,从而体现购、产、销的统一。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一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形式,第一种职能是购买职能。在购买阶段上的企业投资,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出现,其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通过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第二种形式是生产资本形式,第二种职能是生产出商品来。在生产阶段上,企业投资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物质内容的生产资本形式出现,其职能是力求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本形式转化为商品资本形式。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第三种形式是商品资本形式,第三种职能是把商品售卖出去,收回成本,获取利润。 5、货币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职能? 答:货币的本质,体现在:(1)货币是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原来的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只是因为这种商品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变成货币,成为价值表现最成熟的形式。(2)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中,货币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各个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才得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本质决定了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6、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答:资本积累,广义地说包括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狭义地说,仅指资本主义积累。(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统治地位以后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称为资本主义积累。这种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资本化。(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统治地位以前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发生发展过程。这一矛盾随资本的不断积累而日益

资本论思考题及答案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各自独立两种劳动。具体劳动是特定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是同质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是长期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货币产生经历了简单、扩大、一般和货币价值形式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价值是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扩大的价值形式指某种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一系列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扩大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性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只是由简单的相对价值表现的总和。一般的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价值通过一种商品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形式上看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颠倒,但处于一般价值形式的商品已发生本质变化,它是作为社会价值的代表存在,但时间和地点不固定。货币形式: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白银上,商品的价值是通过金、银来表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金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金银作为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物,具有双重使用价值,一方面是自然性质决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社会职能决定的使用价值。前两阶段属于买卖同一的直接交换;后两阶段属于以特殊商品为媒介的买卖分开交换。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分析了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源泉,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揭示了剩余价值源泉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为阐明剩余价值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3)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再生产等理论,为其经济理论创造了前提条件。 4.怎样理解“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5.在新时期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把劳动分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他把这种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的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也形成商品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劳动价值论指明人类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正是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才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才使劳动价值理论有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所在。马克思认为,只要承认一切物质财富都必须经过人的劳动才形成,就必然会承认体现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商品的价值,其唯一的源泉是人类的劳动。

资本论复习思考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思考题 第一卷 1867年第一版序言和1872年第二版跋 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2、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3、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从商品开始? 2、什么是劳动生产力?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4、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5、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7、价值形式中两级关系的内容与量的规定性。 8、从价值形式的发展看货币的起源。 9、商品拜物教存在和消亡的条件。 第二章 1、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与商品内在矛盾的关系。 2、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3、货币的职能与货币的基本职能。 4、决定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因素是什么? 5、商品流通为什么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都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第四章 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有何区别? 2、如何理解资本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 3、马克思把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开来的意义。 4、概述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五章 1、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要从一般劳动过程的分析开始? 2、什么是劳动?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4、试述价值增殖的秘密。 5、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6、劳动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关系。 第六章 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这一划分的重大意义。 2、劳动过程三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资本形式,它们在资本价值增殖中的作用如何? 第七章

马克思概论复习题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2.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所有人的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多项选择题 l.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 A.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的实践 D.从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 2.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 )。 A.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 B.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 C.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D.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2.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四、论述题 论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三、简答题 1.无产阶级革命是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2.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答:(1)“生产方式”一词,马克思曾在多种意义中用过,在《资本论》第一卷所提出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雇佣工人才完全变成了机器以致资本的附属物,资本才造成了它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研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论》作为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要研究由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交换关系。 2.“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规律。” 3.“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要看到自然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社会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但是,社会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客观存在。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那样,进行科学的考察,不过方法不同罢了。所以,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 4.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他们只是一般的说劳动创造价值,并不明确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商品的价值只归结为抽象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价值归结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而把剩余价值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劳动规律。 (3)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懂劳动二重性就不可能正确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能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学说。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还为探讨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打下了基础。因为劳动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A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 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资本论复习重点汇总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1、等价形式三特点(P38):①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②具体劳动也就成为其对立面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③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2、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掩盖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对商品占有者,是交换手段。 3、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是商品价值总量。 5、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①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物物交换偶然发生;②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为一种物品的价值可以有其他很多种物品表现出来;③一般价值形式、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物品价值;④货币形式,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 思考题:P57 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二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1、商品流通公式:W-G-W ※2、G-W-G既可能是货币流通形式也可能是资本流通形式。 ※3、G-W-G&W-G-W不同点:(4个) ①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前者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起点终点都为商品;后者以买开始以卖结束,起点终点都为货币) ②流通过程中的媒介物不同;(前者货币即一般等价物,后者商品即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③货币在两种流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前者货币最终花掉了,后者货币只是被预支出去)

资本论思考题(下 )(1)

1、什么是成本价格,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成本价格是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k=c+v) ①成本价格掩盖了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来源。 成本价格只是表明已经生产出来的这部分价值和所费资本相等,在再生产中用它来补偿所费资本的价值。它是一个资本消耗指标和资本补偿指标。因此,它不能说明自身的两部分是怎样形成的,更不能说明它的超过额——剩余价值是怎样形成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成本价格具有一种假象,似乎它的两个组成部分都是从旧价值转移过来的,似乎剩余价值也是由它生产出来的。事实上,构成成本价格的两个部分是两个来源完全不同的价值要素——不变资本的再现价值、不变资本和新生产的价值的一部分可变资本。 ②成本价格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性质和区别。 成本价格的两个要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仅来源不同,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不变资本在价值形成和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数转移,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可变资本则由于转化为劳动力而产生了比自己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它是带来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体现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但是资本主义成本价格范畴掩盖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工资,即劳动本身的价值或价格。 2、马克思是怎样论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 ①剩余价值表现为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a、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 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的增加额,但是由于c+v转化为成本价格之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被掩盖了,成本价格只说明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耗费了多少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因此,在生产过程结束以后,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本来W=c+(v+m)这一公式表示的是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产生;现在,公式可以由W=(c+v)+m 来表示,这说明剩余价值是由所费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成为超过成本价格的增加额,它的真正来源看不见了。 b、剩余价值进一步表现为所用资本,即预付总资本的增加额。 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资本家实际消耗掉的资本,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也表现为包括固定资本中未转移资本的全部预付资本——C的增加额,本来公式为c+(v+m),现在却表现为(C+v)+m。 ②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a、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即成本价格,的增加额。 从资本家的立场来看,他们不承认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即是有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他们认为剩余价值来自于用资本进行生产的过程,是由资本本身生产出来的。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产物,因为资本家首先要把剩余价值和所费资本进行比较,在这种比较上,所费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不加区别的。因此,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两个部分共同产生的。 b、剩余价值最终表现为所用资本即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既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产物,即剩余价值由预付资本中加入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同时,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即剩余价值由全部资本产生。因为在资本家看来,所耗费的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剩余价值,不仅因为它们在生产中被耗费,而且因为它们在生产中被使用。这样,资本家不仅不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可变资本的产物,也不把剩余价值仅仅看作是所费资本的产物。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本身生产出来的时候,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资本论题库

《资本论》题库 一、简述题 1.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3.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4.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基本内容。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伟大意义。 6.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流通及人民币流通规律理论的基本内容。 7.货币与资本的联系与区别、资本的本质。 8.总公式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条件。 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0.马克思货币转化为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工资的实质。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12.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13.剩余价值率的概念和意义。 14.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15.生产劳动概念。 1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 17.简单再生产的实质。 18.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9.资本积聚和集中。 20.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1.马克思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 22.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内容,各阶段资本形式及其职能。

23.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其三个阶段的统一,而且是其三种形式的统一。 24.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 25.资本循环经历了哪些时间,如何缩短这些时间来加速资本主义周转? 26.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现实意义。 27.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2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29.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0.试论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1.资本周转概念,怎样计算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32.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及其流通特点。 33.预付资本总周转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4.固定资本更新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35.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 36.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37.社会资本概念及其运动特点。 38.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9.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 4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1.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42.马克思成本价格理论及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 43.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44.利润是个客观经济范畴。 45.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 46.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含义。

资本论复习题

资本论复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资本论》复习题 目录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就

资本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1、“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其意思是说 A.评价资本家和地主不带有主观色彩 B.地主和资本家是天生的剥削者 C.地主和资本家的经济行为只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体现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自然人 参考答案:A C 2、“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决定 C.个别劳动量等于社会必要量的单个商品是该种商品社会价值量大小的样品。 D.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实际上也是该种商品的平均价值量 参考答案:A C D 引文解释:“在奴隶劳动下,所有权关系掩盖了奴隶为自己的劳动,而在雇佣劳动下,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第1卷第17章) ①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剥削制度下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但其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②在奴隶社会中,劳动者作为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因而其劳动在现象上全部表现为无偿劳动,但实际上,奴隶的全部劳动中也包括了维持其生存所必须的必要劳动。因此,所有权关系掩盖了奴隶的必要劳动。③在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因支付方式、实际运动、习惯思维等原因,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劳动的全部报酬。但实际上,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雇佣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因此,表面的等价交换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说明下列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商品流通资本流通(第1卷第3章) ①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目的的流通;资本流通是以商品为媒介、以实现价值增殖为目的的流通。②共同点:第一、都有买和卖两个对立的阶段;第二、都有商品和货币两个对立物;第三、都有买者和卖者两个人对立;第四、都有三个当事人。③形式上的区别:第一、流通的次序、起终点和媒介不同;第二、货币的使用方式不同;第三、货币和商品的位置变换不同;第四、货币在流通中的地位不同;④内容上的区别:第一、流通目的不同;第二、流通内容不同;第三、流通界限不同;第四、货币体现的关系不同。⑤要点具体展开 简述生产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的资本形式及其作用。 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②生产资料采取不变资本形式,生产劳动采取可变资本形式;③生产资料成为新产品的物质组成部分和价值构成部分,作为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吸收器;③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保存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另一方面又创造产品的新价值和剩余价值。 马克思是怎样论证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的? ①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是:第一、资本积累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从而引起工资的提高和工人生活水平的改善。第二、但是工人工资的提高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因为:资本积累再生产出来的仍然是规模扩大的资本关系;工人仍然从属与资本,受资本家剥削。第三、资本积累还规定了工人工资提高的界限。即:工资的提高既不能危及资本主义生产;也不能影响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进行。②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是:第一、使工人日益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在业工人受剥削程度加重;第三、使工人阶级陷于贫困。③要点具体展开 (1)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又凝结在新产品上,形成新的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不会发生增殖。要使价值增殖,只有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这个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里进行的

《资本论》历届考试题及答案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经济管理专业《〈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试题 (闭卷— A卷)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掌握商品二因素有何实践意义? 2、解析“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含义。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2、生产价格是由商品价值转化来的。 3、土地价格决定于土地价值,土地价格的变动没有规律可循。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 2、论股份公司理论的实践意义。 A卷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答:掌握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加强商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一方面在使用价值上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价值上做到价廉,从而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得以销售,实现效益。(5分)第二,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评价企业,总结商品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7-10;参考书P28-29) 2、答: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具有质的无限性。从货币的性质来说,它可以购买任何商品,不受限制;(2分)另一方面货币具有量的有限性。货币的数量少则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2分)货币二重性的矛盾促使人们不断地贮藏货币。(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43;参考书P61-62)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答:对。(1分)第一,商品价值决定的商品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上升;(5分)第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下降。(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73-274;参考书P76) 2、答:对。(1分)第一,在平均利润率的前提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在平均利润的前提下,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6分)第二,商品价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67;参考书P146) 3、答:错。(1分)第一,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由劳动形成价值,从而也就没有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但是,地租作为一定的货币收入而资本化时,即把地租作为一定量的资本所带来的利息时,这一定量的资本就表现为土地价格。(6分)第二,土地价格的变动有其规律性。一是土地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二是土地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三是土地理环境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395、426;参考书P170-171)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一是简单劳动的含义。(3分)二是复杂劳动的含义。(3分)三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相互关系。(4分)第二,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一是启发我们深刻认识个人收入上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倒挂”的不合理性,彻底破除“读书无用论”。(5分)二是正确处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学习、力争深造的导向。(4分)三是从复杂劳动形式的变化,启发我们重视当代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深化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4分)四是启发我们分析研究不同国家的工资差别。(4分) (本题可参考原著P14、60;参考书P43-46)

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资本论》复习题

1结合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说明货币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的根本原因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为货币形式。这一发展过程,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不断克服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而发展的。最终一般等价物固定在具有优势的贵金属一一金银身上,货币形式成为表现商品价值的最终形式。 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一一金属货币一一信用货币” 几个阶段。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 如从货币本质出发,把货币定义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从货币的形式出发,把货币定义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从价值角度认为“货币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 从生产关系出发,“货币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总之,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的本质是不断自行增值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才能成为资本。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和离开流通过程,都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 以还原为生产那些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资本论》习题及答案(一) 目录 一、恩格斯说过“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何不同? (1) 二、如何理解"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2 三、如何理解.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及其现实意义? (3) 四、马克思说,货币所有者变为资本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试问,货币转化为资本究竟是怎样实现的? (3) 五、《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及主要内容? (4) 六、马克思是如何分析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的?意义何在? (5) 七、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 有人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学说是一种主观想象,如何运用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解析? (6) 九、为什么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这章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主义企业的共同运行机制与规律。 (7) 十、马克思是如何论述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有何实践意义? (8) 十一、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现实意义何在? (8)

一、恩格斯说过“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情况,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它恰恰是私有制下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竟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起作用,每个商品生产者盲目进行生产,他并不确切知道社会上和自己生产同类商品的究竟有多少人,能生产出多少商品,也不知道市场对这种商品需求有多少。因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很难一致。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正是由于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使其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成为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特点表现为: 第一,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一方面, 由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整个社会生产处于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由于在私有制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主要是自发而不是自觉的,是事后而不是事前的,从而往往难以避免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还会引起经济的大幅波动。

《资本论》复习题解终稿

《资本论》 这是中央党校老师布置的40题复习题 第一讲 1为什么工资是由劳动的价值决定的是错的 a劳动不是商品因此没有价值。 b商品的价值有劳动决定,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劳动决定劳动价值,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c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会导致混乱,不是违背了价值规律就是违背了剩余价值规律。 d真正决定工资的是劳动力的价值,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在商品市场上,真正和资本所有者对立的是工人而不是劳动。 2, 1.《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及其实践意义? 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体现在商品、货币、资本、市场等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在以下必然性上:1、投资必然作为资本来经营。投资的价值额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是为了在价值形式上增殖即获得利润的,从而追求价值增殖或利润的投资额就成为资本。2、资本的生产经营追求价值增殖即利润必然展开竞争。3、资本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4、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现代社会向更高的历史阶段过度。(判OR辨析) 实践意义:马克思对《资本论》最终目的的阐述,即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趋势上必然没落,又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不能一时没落。〈资本论〉最终目的揭示的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从其发挥作用的历史过程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只是适合了上述必然性要求,才得以维持发展,从而客观上空前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才彻底战胜封建主义制度,并为过度到更高的社会阶段创造条件。从现实的社会实践看,资本主义仍有生命力,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日新月异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之所以在生产力发展上成为亚洲小龙,都是因为其经济活动依然适合了上述必然性要求的结果。在中国大陆,要总结历史教训,特别是总结否定生产力标准的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大破坏的教训,要正视人类社会发展到县阶段必然依赖商品货币关系的实情,承认资本的生产经营,深刻认识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肯定会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的更好。 2、怎样领会马克思就《资本论》的根本观点所阐明的"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含义及其实践意义? 这一根本观点强调了两点:1、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与世长存。它是历史的产物,根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还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根本不会与世长存。马克思的观点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凭个人感情任意提出的成见。在《资本论》中,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来龙去脉,步步深入的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