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施工工艺标准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施工工艺标准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施工工艺标准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施工工艺标准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组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用燃气轮机驱动的燃气轮机组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1.2 若本标准依据45万吨/年合成氨燃气轮机压缩机组为案例编写的,若本标准与燃气轮机组随机图样不符,应按燃气轮机随机图样施工。

1.3 燃气轮机--离心式压缩机机组单体试车,因为,该机组运行操作自动化程度很高,不同型号的机组的控制系统“DCS”软件设置不同,故而本标准不便阐述;其他要求参照《离心式压缩机机组施工工艺标准》中“4、汽轮机及压缩机组的单体试车”相关规定执行。

1.4 与机组有关的土建、管道、电气、仪表、防腐、绝热、酸洗、脱脂等工程,除必须按本标准的有关施工工艺要求外,还应按技术文件及相关的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及验收。

2 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 燃气轮机及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的结构型式(以45万吨/年合成氨的燃气轮机驱动离心式压缩机机组为例)。

2.1.1.1 燃气轮机及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的结构型式

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由意大利Nuovo Pignone公司制造,整个压缩机分为低压机(一段、二段)、高压机(三段、四段)及中间连接齿轮箱,其驱动装置为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是一种低消耗、高节能的驱动系统,它是利用天然气与增压空气燃烧后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且燃烧后生成的乏气进入装置中的一段炉系统,作为一段炉的原料气,这样大大节省了能源。主机部分还包括辅助装置,辅助装置由提供整个机组所需的润滑油箱、燃气轮机的启动装置及位于润滑油箱上的润滑油油泵和密封所需的液压油泵。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及辅助装置均整体到货,其他附件如工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空气进口过滤器组件及随机润滑油管需现场进行组装。

2.1.1.2 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主要部件:

2.1.1.3 随机管道:

(1)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进口空气管道;

(2)气透平乏气出口烟道;

(3)润滑油管线。

2.1.2 工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主要性能参数

2.1.2.1 工艺空气压缩机工艺参数

2.1.2.2 工艺空气压缩机形式

级数:16级。

类型:轴流式,重型。

机壳剖分:水平式。

入口导向叶片类型:可变式。

2.1.2.3 燃气轮机工艺参数

(1)总体设计数据:

燃气轮机型号:MS-5200C。

燃气轮机用途:机械驱动。

循环:单。

轴转向:逆时针方向。

运行方式:连续。

轴转速:高压5100r/min,低压4900r/min。

保护:过速、过温,振动及火焰检测。

减速装置:带棘轮的减速齿轮装置。

消音:进、排气口消音器。

(2)燃气轮机额定值:

输出功率:38000hp(马力)。

入口温度:15℃。

排气压力:14.7LB/in2。

(3)涡轮部分:

涡轮级数:2(双轴)。

机壳剖分:水平式。

第一级喷嘴:固定区域。

第二级喷嘴:可变式。

(4)燃烧部分:

类型:12只多重燃烧器,逆流型。

燃烧室布置:同心的位于压气机四周。

燃料喷嘴:气体燃料式,每室一只。

火花塞:2只,电极式,弹簧喷射,自动缩回。

火焰探测器:4只,紫外线型。

2.1.2.4燃气轮机机器参数

(1)轴承组件:

数量:4

润滑:压力润滑。

①1号轴承组件(位于进气机壳组件中):

活动和不活动的止推轴承在同一组件中

轴颈:椭圆形。

活动止推:斜垫式,自调整。

不活动止推:斜面推力轴承。

②2号轴承组件(位于压气机排放机壳中):轴颈式,椭圆;

③3号轴承组件(位于排气机架中):轴颈式,斜垫;

④4号轴承组件(位于排气机架中)。

活动和不活动的止推轴承在同一组件中

轴颈:椭圆形。

活动止推:斜垫,自调整。

不活动止推:斜垫,非自调式。

(2)启动系统

①启动系统装置:电机。

②增速齿轮装置类型:有液压驱动棘轮的独立式。

(3)燃料系统

①型式:双燃气。

②燃料控制信号:SPEEDTRONIC*燃气透平控制面板。

③燃气停供、比率和控制阀:电控液压伺候控制。

(4)润滑系统

①润滑剂:石油基。

②总量:22260升。

③轴承联箱压力:25 LB/in2。

④主油泵:轴驱动。

⑤辅助油泵:电机驱动,垂直浸入式,离心式油槽型。

⑥应急油泵:电机驱动,垂直浸入式,离心式油槽型。

2.1.3 工作原理及作用

2.1.

3.1 工艺空气压缩机给二段转化炉提供工艺空气,同时还有合成和尿素装置所用的6478kg/hr的工厂空气和仪表空气。空气压缩机通过工艺气调节阀维持一恒定的压降。在降负荷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压缩空气以维持压缩机的最小流量,以防止压缩机喘振。

2.1.

3.2 工艺空气先经过滤,然后进工艺空气压缩机。工艺空气压缩机为四级离心式压缩机,压缩机段间设段间冷却及段间分离。经压缩后的工艺空气在一段转化炉对流段加热,然后送至二段转化炉。

2.1.

3.3 供燃气轮机的空气先过滤,然后在燃气轮机机组内的轴流式压缩机中压缩。燃料天然气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热气膨胀,提供了工艺空气压缩机所需的功率。燃气透平的热乏气(GTE)被引入一段转化炉的不同区域作为燃烧空气。

2.1.

3.4 部分GTE去一段转化炉辐射段烧嘴,剩下的GTE去对流段。燃气轮机乏气(GTE)的分配一般由辐射段燃料需求、烟气中含量的分析以及辐射段出口温度控制。

2.1.

3.5 工艺空气压缩机组设备布置示意图如下:

2BCL457 增速机 2MCL1007 燃气轮机润滑系统

(高压机)(低压机)

图2.3.5 工艺空气压缩机组设备布置示意图

2.1.4 熟悉技术文件

2.1.4.1 熟悉压缩机厂房平面布图的坐标、标高及设备平面位置。

2.1.4.2 熟悉压缩机组的随机图样及技术文件。

2.1.4.3 为了对整个工程作全面了解,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参加,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和图样会审。

2.1.5 现行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

2.1.5.1《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HG20237;

2.1.5.2《化学工业大中型化工装置试车工作规范》HGJ231;

2.1.5.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1.5.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

2.1.5.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2.1.5.6《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离心式压缩机篇)HGJ205;

2.1.5.7《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203;

2.1.5.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2.1.5.9《化工建设项目进口设备、材料检验大纲》HG20234;

2.1.5.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1.6 设计技术交底

2.1.6.1 机组施工在开前,建设单位(业主)应组织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

2.1.6.2 设计交底后,设计单位应签发“设计交底会议纪要”,其内容与设计技术文件具有法规效力。

2.1.6.3 建设单位(业主)向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施工图样后,有关人员应进行熟悉审阅其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然后再由建设单位(业主)组织图样会审工作。

2.1.7 施工图样会审

2.1.7.1 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图样进行会审是施工单位熟悉、审查设计图样,同时澄清和解决施工图中可能存在的疏漏或各专业间的平、立面交叉矛盾,减少工程差错的重要手段;是避免技术事故、有利工程质量控制和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2.1.7.2 对图样会审中发现的问题,要按其专业和性质,由设计单位签发图样会审记录和设计修改联络笺,均要一并存档,列入交工技术文件。

2.1.7.3 根据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精神,施工图及设计文件未经设计技术交底和图样会审,不得作为施工文件使用。

2.1.8 施工技术交底及下达自检录

2.1.8.1 施工技术交底应按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分级组织分别进行。

2.1.8.2 各级技术交底的交底人应填写技术交底记录,未经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得施工。

2.1.8.3 签发自检记录是填写交工文件的原始质量记录依据,其内容包括:

(1)执行的标准、规范及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的质量标准;

(2)根据施工工序、设定质量控制点;

(3)自检记录中的检查项目,经自检合格后,应有施工人员填写,施工组长、技术人员、检查员签字认可。

2.2. 作业人员

表2.2 主要作业人员

2.3 机组、材料的接收、检验及保管

2.3.1 主机、辅机、材料的接收、

2.3.1.1 主机、辅机、材料的接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根据工程合同中明确的责任方,组织吊车和人员进行卸车;

(2)按送货清单进行清点箱件数量;

(3)对包装的箱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在送货清单作记录,经各方签字确认。

2.3.2 主机、辅机、材料的开箱检验的要求

2.3.2.1 检验应按要求进行:

(1)开箱检验时,应由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制造厂家或供货商共同参加检验;进口设备,商检局也应参加检验;

(2)根据工程合同及相关规范,核查机器的随机技术文件、质量保证书、数据表、铭牌、机组配套完整性,应与卖方和制造厂的规格、型号、数量一致;

(3)参加检验后,应填报《开箱检验记录》,并由参加检验的各方代表签字确认;

(4)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报告,由制造厂家或供货商给予返修、索赔,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应进行更换。

2.3.2.2 整体供货的机组开箱检验的内容(国外引进):

(1)主机主要包括:气轮机、电动机、离心式工艺空气压缩机及备品、备件;

(2)辅机主要包括:油系统、缓冲器、油水分离器、热交换器、过滤器、电气仪表的盘柜及随机带的各类管道;

(3)按照机器图样,实测实量主机各部位的结构几何尺寸、管接口的距离、法兰尺寸、地脚螺丝孔的距离、加工精度及标识等,应符合随机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4)根据装箱清单,检查随机图样、技术文件(质量保证书)应齐全;

(5)根据随机图样和技术文件,检验机组的组合件、部件、备品、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外观质量;

(6)随机提供的专用工具及计量器具,应清点造册,妥善保管,保证使用;

(7)对重要零、部件及材料还应作品质检验。

2.3.3 随机带的机组级间和油系统子、管道附件的检验

2.3.3.1 随机带的管子、管道附件的检验,应根据卖方及设计文件规定的使用条件和设计压力分级进行检验。

2.3.3.2 对于设计和制造厂已明确标识的公称压力管子、管道附件等,应按其公称压力进行分级检验。检验重点应为高压钢管、低温钢管、合金钢管、不锈钢管及管道附件。

2.3.3.3 管子、管道附件核查的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其中低温材料包括低温冲击值;

(2)外观及尺寸检查记录;

(3)无损检测记录;

(4)消除应力热处理记录;

(5)耐压试验记录;

(6)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特殊检验项目的检验记录。

2.3.4 辅材及周转材料的配备、检验

2.3.4.1 辅材及周转材料的配备,应根据需要编制材料计划进行配料;

2.3.4.2 辅材及周转材料进货后,对其规格、型号、材质、数量应进行检查验收,并应有质量证书。2.3.5 主机、辅机、材料的保管

2.3.5.1 燃气轮机、电动机、风机、离心式工艺空气压缩机、油系统、电气仪表的盘柜及备品、备件开箱检验后,应恢复包装箱,运入仓库或厂房内妥善保管;如露天堆放,必须下垫上盖,严防受潮;

2.3.5.2 缓冲器、油水分离器、热交换器、过滤器及随机带的各类管道等材料,可露天堆放,但必须下垫上盖,严防受潮;

2.3.5.3 所有冲氮保护容器内的压力应保持0.1~0.2Mpa氮气保护;

2.3.5.4 所有备品、备件及设备的裸露表面必须涂油防腐,再用塑料布包扎,严防受潮;

2.3.5.5 精密零、部件应技术文件要求存放在适宜库房内的货加上;

2.3.5.6 随机图样、技术文件和专用工具及计量器具,应建帐统一存档,施工需要时,需办理借用手续,按期归还。

2.4.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备计划

2.4.1 施工机械

工艺空气压缩机、螺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电焊机。

2.4.2施工工具

轴对中找正表架、敲击扳手、扭矩扳手、线坠。

2.4.3起重吊装机具

起重机械、叉车、手拉葫芦、卸扣和轧头、卷杨机。

2.5 测量及计量器具

条式水平仪(150mm)、框式水平仪(200mm)、合象水平仪(160mm)、激光找正仪((瑞典)D525)、外径千分尺、水准仪、百分表、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塞尺、钢卷尺、钢板尺。

2.6 作业条件

2.6.1 开工审批及管理体系

2.6.1.1 设计图纸已到现场并经会审,随机图纸资料齐全,施工方案已编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2.6.1.2 现场管理体系已建立并已正常运转

2.6.1.3 开工报告已经批准

2.6.2 现场施工应具备条件

2.6.2.1 现场道路应畅通无阻

2.6.2.2 压缩厂房应已施工完毕,压缩机基础已验收合格

2.6.2.3 水,电,气已到现场,照明具备使用条件

2.6.2.4 厂房内桥式起重机具备使用条件。

2.6.2.5 厂房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具。

3 燃气轮机机组的施工工艺

3.1 燃气轮机及工艺压缩机组安装工艺流程

3.2 基础验收及处理

3.2.1 基础验收

3.2.1.1 基础中交验收依据:

(1)基础施工图样及机组施工图样;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基础中交验收质量保证书及检测资料;

(4)机械设备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

3.2.1.2 基础中交验收条件:

(1)基础施工单位应在中交验收的基础上标识出轴线坐标、标高及设备、地脚螺栓中心线等必须清晰;

(2)按设计要求,基础上应设置沉降观察点,并提供沉降测量记录,应符合下列工序:

①基础养护期满后(作为原始数据);

②燃气轮机和工艺空气压缩机组安装前;

③燃气轮机和工艺空气压缩机组安装完毕二次浇灌混凝土前;

④负荷试车合格后;

⑤ 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度为二级的仪器进行,记录应妥善保。

3.2.1.3 基础中交验收质量标准:

(1)对基础外观进行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2) 按建筑基础图、机组施工平面图和技术文件,对基础的外形尺寸、坐标位置进行复测检查,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注:1.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本表择于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2.1.4 基础交接验收,建筑与安装施工单位应办理《工序(专业)间交接记录》,如存在问题由其施工单位负责处理,参加交接验收人员应签字确认。 3.2.2 基础处理

3.2.2.1 机组在吊装前,对基础上表面的浮浆应铲除,并每100mm 2

铲出2~3个点的麻面,清除混凝土碎片和灰尘。

3.2.2.2 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的基础板、定位块、半球形垫铁、调整垫片及机器底板的结构形式:

(1)燃气轮机及工艺空气压缩机(含辅助装置)基础板共30组。其中规格为14″×14″×1.5″

图3.2.2.1-1基础板、半球形垫铁

及调整垫片简图

的24组、规格为14″×14″×2″6组,中心及横向定位块各两件。基础板的布置及位置度按施工图样要求进行安装;

(2)基础板、半球形垫铁及调整垫片的结构形式(见图3.2.2.1-1); (3)基础板、横向定位块的结构形式见下图(见图3.2.2.1-2); (4)基础板、中心定位块的结构形式见下图(见图3.2.2.1-3)。

3.2.2.3 基础板、定位块、半球形垫铁、调整垫片及机器底板的安装方法和要求:

(1)在每块基础板的四个方向焊上四个规格为M8螺母和螺栓进行调整基础板。

(2)以上图示中基础板安装就位后,利用其找正顶丝进行基础板的找正,其水平度及标高偏差见

(3)基础板找正合格后,进行二次灌浆,灌浆材料使用自流平混凝土(无收缩细石混凝土),并进行混凝土试块实验。灌浆过程中不得破坏基础板的找正数据,否则须重新进行基础板找正;

(4)基础板灌浆后对其找正数据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72小时后,拆除基础板的找正顶丝。 3.3 机组的安装

3.3.1 燃气轮机、工艺空气压缩机及辅助装置的吊装 3.3.1.1 机组吊装就位前的准备工作:

(1) 基础板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工艺空气压缩机、燃气透平及辅助装置的吊装工作。燃气轮机、工艺空气压缩机及辅助装置均为超限设备,其吊装用250~270t 吊车进行吊装,吊车站位及燃气轮机、工艺空气压缩机、辅助装置的摆放应按施工现场情况绘制布置图;

(2)机组吊装就位,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编写机组吊装就位的技术措施,明确吊装方法,检查机工具、索具安全性能必须安全可靠。

(3)机组吊装就位前,施工人员应熟悉机器图样、技术文件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并作技术交底和下达自检记录,明确机器位置度、标高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

(4)机器底座与二次灌浆层接触的部位,必须清除油污垢、油漆、铸砂、铁锈等。并在机器底座上分出纵、横中心线,打上“样冲眼”,以便机器就位时对准基础上的纵、横中心线。

(5)安装在机器下部与机器相连接的设备,检查试压合格后,应预先吊装就位,并初步找正;与机器连接的法兰口应加设盲板,以免赃物掉入。 3.3.1.2 吊装顺序:

图3.2.2.1-2 基础板及横向定位块简图 图3.2.2.1-3 中心定位块及基础板简图

燃气轮机是独立底座、压缩机与变速及启动装置与油系统为共用底座,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吊装:

3.3.1.3 吊装方法:

机器的吊装就位:

(1)机器吊装就位时,索具应系于机器的吊耳处,不得系于机器的其它处,并于主要受力点挂上1~2个5吨以上的手拉葫芦,以便将机器调整到水平状态(纵、横向水平度≤2mm/m)进行吊装;

(2)机器在吊装就位时,应按照机器施工图要求,留出联轴器轴端的间距,其允差≤0.5mm;吊装顺序按4.3.1.2条进行;

3.3.2机组找平、找正

3.3.2.1燃气轮机、工艺空气压缩机的高速轴支座处的临时固定螺栓拆除及支座填隙片安装

3.3.2.2先内径千分尺进行调整相对的联轴器共有五组,联轴器的轴端距离调整次序如下:

(1)工艺空气压缩机2BCL457与齿轮箱TX40/2之间的轴端距离;

(2)齿轮箱TX40/2与工艺空气压缩机2MCL1007之间的轴端距离;

(3)工艺空气压缩机2MCL1007与燃气轮机MS5200C之间的轴端距离;

(4)燃气轮机MS5200C与辅助装置中启动系统之间的轴端距离;

(5)润滑油系统的主油泵与齿轮箱之间的轴端距离;

(6)各联轴节的型号及相关允许偏差数据见下表:

3.3.2.3燃气轮机、工艺空气压缩机及辅助装置的找平、找正,按以下的要求进行调整:

(1)初找平、找正:先将燃气轮机位置度、标高、水平度用机器底座的顶丝进行调整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再以燃气轮机为基准,分别将压缩机与变速及启动装置与油系统为共用底座的机组其位置度、

标高、水平度用机器底座的顶丝进行调整符合技术

文件的要求;

(2)将地脚螺栓处的半球形垫铁上面填隙片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添加,拧紧螺栓(拧紧扭矩为30Kg*m),放置24小时;

(3)在靠近地脚螺栓处设置百分表以观察地脚螺栓拧紧后的下沉量(见图3.3.2.3),各处地脚螺栓拧紧后的下沉量必须<0.05mm,否则应添加填隙片,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3.3.3 联轴器的对中

图3.3.2.3 用百分表检查地脚螺栓处

下沉量检测示意图

3.3.3.1为了保证联轴器的对中的准确性,应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对机器轴承箱、轴承等清洗及各部间隙的检查调整。

3.3.3.2 以齿轮箱TX40/2为基准,调整工艺空气压缩机2BCL457与齿轮箱TX40/2的联轴器的对中;再调整工艺空气压缩机2MCL1007与齿轮箱TX40/2的联轴器的对中。

3.3.3.3以燃气轮机MS5200C 为基准,调整工艺空气压缩机2MCL1007与燃气轮机MS5200C 的联轴器的对中;再调整启动装置与燃气轮机MS5200C 的联轴器的对中。

3.3.3.4由于半联轴器未安装,轴对中利用制造厂提供的专用工具,轴对中找正示意图: 3.3.3.5联轴器的对中意大利Nuovo Pignone 公司制造技术文件规定数据:

注:联轴节对中百分表读数允许偏差为轴向±0.05mm ,径向±0.10mm 。

3.3.3.6 联轴节对中合格后,拧紧地脚螺栓,工艺空气压缩机及燃气轮机(辅助装置)地脚螺栓的拧紧扭矩分别为80kg .m 、8kg .m ,拧紧过程中架设表进行监测;

3.3.3.7 联轴节对中合格后进行燃气透平(辅助装置)定位块的点焊固定:

(1)横向定位装置在机组对中找正合格后,定位块与导向滑块间加入0.10mm ~0.20mm 的填隙片,以保证限位块间的间隙要求(见图3.3.1.1-2

横向定位块及基础板简图),并拧紧螺栓;

(2)以上工作完成后,对限位块间及限位块与支撑板之间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进行限位块与支撑板之间点焊,点焊长度为100mm ,点焊位置在限位板的三面。

3.3.3.8 联轴节对中合格后进行工艺空气压缩机下部垂直方向导向键的固定件点焊固定(见图3.3.3.8)。 3.4 轴承、增速箱机的清洗及各部间隙及转子轴窜量检查、调整

3.4.1 轴承、轴承箱的清洗及各部间隙的检查、调整 3.4.1.1 在厂商及专家的同意,方可对径向轴承的清洗及各部间隙的检查、调整:

(1)轴承组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轴瓦合金表面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斑痕等缺陷;合金

a 2

导向键点焊固定

层与瓦壳应牢固紧密地结合,用涂色法检查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

(2)用涂色法检查瓦背和轴承座孔应紧密均匀贴合,厚壁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50%;可倾瓦、薄壁瓦、球面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75%。

(3)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过盈量应按机器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无要求可符合表3.4.1.1-1的规定;

(4)可倾瓦、薄壁瓦轴承间隙及接触面积是由机械加工保证的,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情 况,轴瓦与轴颈接触应均匀,轴向接触长度不应少于80%,必要时可略作修刮研磨;

(5)可倾瓦的瓦块厚度应均匀,各瓦块间的厚度差不应大于0.01mm,装配后瓦块能自由摆动,不得有卡涩现象;

(6)用塞尺或千分表抬轴法测量径向轴承间隙并作好记录,轴承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的要求;对于三、四、五块可倾瓦式径向轴承的间隙是由机械加工精度来保证,如果间隙不符合要求,可调整瓦块下面垫片的厚薄来调整间隙,无要求可按表4.4.1.1-2规定:

(7)转子轴颈两端有凸缘时,凸缘应与轴瓦端面保持足够的轴向间隙,按技术文件的规定,以保证运行时转子能顺利膨胀。

顶间隙值:a=d 侧间隙值:b=1/2 d

顶间隙值:a=d 侧间隙值:b=(0.8

顶间隙值:a=d

表3.4.1.1-1 轴瓦过盈量

3.4.1.2 推力轴承的清洗及各部间隙的检查、调整、组装:

(1)推力轴承的清洗及检查要求如下:

①推力瓦块应逐个编号,测量其厚度差应不大于0.02mm,超过此数时,不宜立即修刮,应待正式总装时将推力盘压向瓦块,视磨痕情况再行修正,修刮量大时,应修刮瓦块背面,必要时定位环可加垫片,并做最后记录;

②埋入推力瓦的温度测点位置应按图纸要求正确无误、接线牢固;

③推力轴承定位的承力面应光滑,沿其周长各点厚度差应不大于0.02mm,厚度值应记入安装记录;

④推力轴承端部支持弹簧的调整应适当、无卡涩,并应在转子放进后用铜棒敲打轴瓦使其水平结合面仍保持原来的纵向水平扬度不变。

(2)推力瓦的间隙和接触程度的检测要求如下:

①推力瓦间隙应按图纸要求调整,一般为0.25~0.50mm(较大的数值用于较大机组),测量推力瓦间隙时,必须装好上下两半推力瓦、定位环和上下两半瓦套。往复地顶动气轮机转子,测取转子位移值和推力轴承位移值,取两位移值之差作为推力瓦间隙值。顶动转子的推力应由制造厂提供,一般可为转子重量的20%~30%,不宜超过;

②推力轴承用百分表监视应无显著的轴向位移,否则应设法固定重测。如几次顶动测量,误差均大时,应找出原因,消除后再测;

③引进型机组可用移动推力瓦外套的方法测量推力间隙;

④每个推力瓦块上每1cm2有接触点的面积应占瓦块除去油楔所余总面积的75%以上,否则应进行修刮,如需大量修刮时,应经研究后进行。

⑤检查推力瓦块的接触面积时,应按第(1)款的要求装好上下推力瓦,盘动转子检查其磨痕;

⑥对半环形推力瓦,在检查钨金接触情况的同时,还应检查钨金进出油侧的坡度及倒角,均应符合要求。

(3)推力轴承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推力瓦块的外观检查,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表面粗糙Ra不大于0.4μm;

②推力瓦块的厚度应均匀一致,同组瓦块的厚度差不应大于0.01mm;

③推力轴承调整垫应平整,各处厚度差应小于0.01mm,数量不应超过2块;

3.4.1.3转子的轴窜量测定、调整:

(1)测定转子总窜量,并按技术文件要求,调整轴向位置,装推力轴承;止推瓦两侧的调整垫片制造厂商都已经过调整,但在安装过程中还必须对轴窜量及止推间隙进行测定检查,必要时对调整垫片进行修正。

(2)转子的轴窜量测定方法:

①取出止推轴瓦及调整垫片,将转子向力推向B端(见图3.4.1.3);

②在A端(见图3.4.1.3)架设百分表,百分表头靠在A端的轴端面上,并将百分表指针拨到“0”位(应注意百分表的允许量程应大于轴总窜量,安装时应注意留有余量,以免在推动转时损坏百分表),然后用力将转子推向A端,读取百分表数作记录;

③将百分表移至B端,并调至“0”位,再将转子用力推向B端,读取百分表读数作记录;

④如此重复二次,如读数相同,则此读数即为轴窜量;

⑤ 检查了轴窜量后应慢慢将转子推到中间的某个特定位置,这个位置有的是在图纸上标定的。 现举例如下:

? 先测量得轴窜量为3.80毫米,然后根据百分表指示读数缓缓将转子推至O 处,然后装上止推瓦块及调整垫片;

? 再次将转子推向一端,将百分表调至“0”位。将轴反向推回,百分表读数则为止推间隙;重复两次,核实百分表读数;

? “P ”为百分表在推力盘的测点位置。 3.4.2 变速机的检查与调整

3.4.2.1 变速机平行轴传动的齿轮种类由:渐开线齿轮、斜齿轮、“人字型”齿轮。 3.4.2.2 变速机应作以下内容的检查与调整:

(1)箱体外观检查,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未浇铸满、夹渣等缺陷,必要时,应作煤油渗漏检查;

(2)检查轴颈的圆度、圆柱度、径向跳动,其允许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若无规定,应符合(表3.4.2.2)的要求:

检测方法:用外径千分尺检测圆度、圆柱度;用千分表检测径向跳动。

调整方法:其允许偏差若不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应由制造厂商负责进行处理。 (3)检查齿轮工作面不得有剥落、裂纹、磨损、锈蚀补焊等缺陷。 3.4.2.3齿轮副应啮合良好,接触均匀。用涂色法检查齿轮副接触痕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齿轮副接触痕迹的大小在齿面展开图上用百分比计算,应符合表3.4.2.3的要求。如图3.4.2.3-1所示:

① 沿齿高方向,接触痕迹的平均高度h ″与工作高度h ′之比:

B 端

A 端

A 端

B 端

图3.4.1.3 压缩机转子测点示意图

② 沿齿长方向,接触痕迹的长度b ″(扣除超过摸数值的断开部分c )与工作长度b ′之比:

表3.3.2.3 齿轮副接触痕迹

注:括号内数值,用于轴重合度ε

β

>0.8的斜齿轮或“人字型”齿轮。

(2)接触斑点的分布应趋近齿面中部,齿顶和两端部的棱边不允许接触;齿轮副啮合情况如图3.4.2.3-2所示;

3.4.2.4两齿轮啮合中心距及轴线平行度的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按下表3.4.2.4-1及表3.4.2.4-2的要求:

注: 表中数值为水平方向水平度允许偏差;垂直方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上列数值之半。

图4.4.2.3-1 齿轮副接触痕迹示意图

A 、B-中心距不对;C 、D-中心线不平行 E-正常啮合

图3.4.2.3-2 齿轮副啮合情况示意图

3.4.2.5 齿轮的啮合间隙应用压铅法进行检查,其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1)检查方法:用d ≥2倍齿顶间隙长约100㎜的铅丝,于齿轮轴向的两端和中间各放置一根(见图3.4.2.5-1):

(2)检测方法:用内径千分尺进行测量,以最小数值为齿轮副啮合间隙,(见图3.3.2.5-2):

3.4.2.6 变速机机壳中分面应光滑,无沟槽、划痕、锈蚀等缺陷;平面接触严密,在自由状态时,局部间隙应小于0.05㎜。

3.4.2.7 变速机机壳合盖时,在中分面内侧必须涂抹密封剂,并应对称均匀地紧固机壳结合面的螺栓。 3.5附属设备的安装

3.5.1 离心式压缩机组的附属设备,主要有缓冲器、油水分离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的安装,应按《压力容器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3.5.2 机组的附属设备的施工质量记录应归档在“离心式压缩机组”的交工技术文件卷宗中进行交工。 3.6 油系统的安装及清洗 3.6.1 油系统的设备安装 3.6.1.1 油系统的组成:

(1)润滑油系统:它的作用是在机器的传动部件中形成油膜,必须提供规定的压力、流量的润滑油供给机组,如轴承、变速机、齿轮联轴节的齿轮起润滑作用,并带走这些部件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热量;

(2)调节油系统:离心式压缩机组的调速、保安系统都是用油压进行控制,必须油压稳定,且要油质十分清洁,否则,可能会堵塞错油门及各个调节机构失灵;

(3)密封油系统:压缩机气缸内的介质是有毒、易燃、易爆气体的工况下,必须采用浮环密封、机械密封等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密封油通过浮环、动环和碳环的间隙之间,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将气缸内的介质密封,杜绝泄漏;

3.6.1.2 燃气轮机及离心式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的油系统成套总成供货,其中主要包括:油箱、油冷却器、油过滤器、油泵、油蓄压器、密封油系统的油水分离器及油管等机械,安装在共同的底座上。 3.6.1.3 油泵的安装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泵)及技术文件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 3.6.2 油系统设备及油管道的清洗 3.6.2.1 油箱的清洗:

(1)应对油箱内的保护漆进行检查,凡是质量不耐油的油漆层,必须采用人工清除干净,各个角落应用面粉团粘净,并用与机组润滑油同一型号的油脂涂抹,以防再生锈;但顶部的油漆层可以不清除,若质量太差,也应清除后再涂刷耐油耐温的油漆层;

(2)油箱清理干净后,应立即灌入冲洗用油,且要用过滤机灌入,以免将杂物带入油箱。

图3.4.2.5-1 啮合间隙用

压铅法的铅丝放置示意图

图3.4.2.5-2 检测齿轮副啮合间隙示意图

3.6.2.2 油过滤器的清洗:

(1)拆下油过滤器芯,并用塑料布密封保管;

(2)检查油过滤器壳体情况,若清洁程度良好,只需用汽油清洗干净后,再用面粉团粘净,涂抹冲洗用油,盖上端盖进行密封。

3.6.2.3 油冷却器的清洗:

(1)对油冷却器应进行抽芯检查,若发现壳体内壁或列管有锈蚀、污垢,应进行化学清洗;若只有少许杂物、污垢等,可用蒸汽或压缩空气吹净即可;

(2)油冷却器清洗合格,重新组装后应进行试压;试压时,油腔最好用油进行试压,水腔用水进行试压;

(3)若油腔无条件用油进行试压时,可用水进行试压,但试压合格后,必须用蒸汽或干燥空气吹干并立即用冲洗用油进行置换。

3.6.2.4 油蓄压器均为不锈钢或是内衬不锈钢的容器,只需用压缩空气吹净即可。

3.6.2.5 油管的清洗:

(1) 油系统的管道,无论是随机带来及现场配制的碳钢或不锈钢管道,均应进行化学清洗处理;

(2) 化学清洗的工序:

(3) 油系统的管道化学清洗合格后,为了避免灰尘等污染,应立即进行组装。

3.6.2.6 油系统经过人工清洗和化学清洗合格后,应进行钝化处理。

3.7 油系统的冲洗及验收

3.7.1准备工作

3.7.1.1冲洗油运到现场后应检查合格证,并逐桶进行外观检查,按桶数抽查10~15%进行油的常规分

析合格后,再用压滤机向油箱内注入冲洗油,油位应达到最高油位。

3.7.1.2 机器体外油循环冲洗时,应作以下准备工作:

(1)拆除连接轴承、伺服马达、各级密封等的进出口油管,并用临时管道(可用耐油橡胶管或耐压

塑料管)进行连接;

(2)拆除油过滤器芯,并在回油总管的油箱进口处加设锥形过滤网,滤网可选用120~160目的不

锈钢丝网。

3.7.1.3 机器体内油循环冲洗时,应在连接轴承、伺服马达、各级密封等的各进口油管处,加设过滤网,

滤网的规格与上条相同的不锈钢丝网。

3.7.2 油循环冲洗的程序及要求

3.7.2.1 油循环冲洗的程序,先进行机器体外油循环冲洗,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机器体内的油循环冲洗。

3.7.2.2 油循环冲洗的过程中,应采用热油(60~75℃)冷油(常温)交替油循环冲洗的方法(见图3.10.2)。

3.7.2.3 油循环冲洗的进行时,应用木锤在油管的弯头、三通及焊缝处不断地进行敲击振动,使得管内

附着物

脱落。

图3.10.2油循环冲洗热油冷油交替示意图

3.7.3 油冲洗的验收

3.7.3.1 油系统经过冷、热交替循环冲洗,并定时(一般为12小时)拆检、清洗各处滤网,认为油系统已经达到清洁程度要求时,即可进行验收工作。

3.7.3.2 拆除过滤器前的滤网,清洗过滤器并装上过滤器芯,各处临时滤网清洗后重新装上,再启动油循环运行8小时。

3.7.3.3 验收标准:

(1)过滤器前、后压差值不超过0.01~0.015Mpa;

(2)各处临时滤网上每平方面积上可见软性杂质不超过2点,允许有少量纤维存在,但不允许存在硬质机械杂质。

3.7.4 油冲洗合格后的工作

3.7.

4.1 拆除临时管道,对未冲洗到的控制油、动力油小管(一般均为不锈钢管)用压缩空气吹净,再将所有油系统管道复位。

3.7.

4.2 清洗轴承箱、齿轮箱和调速、保安系统等各部分装置。

3.7.

4.3 放出清洗油,清洗油箱,用压滤机向油箱内注入按技术文件规定的合格油品。

3.8 机组的管道配制及复位

3.8.1 机组的管道配制

3.8.1.1 机组的管道配制分为预制及安装两道工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金属管道施工工艺标准》及技术文件的进行施工及验收。

3.8.1.2 机组的金属管道分为蒸汽热力管和工艺管两类,其材质、规格必须标识清楚,施工时,严禁用错。

3.8.1.3 金属管道预制,应在机组及附属机械初步找正合格后,根据施工图样和机械的管口方位、间距进行实测实量,核实施工图样中的各项尺寸数据后,方可进行管道预制工作。

3.8.1.4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为方便运输和安装,而确定管道预制的长度、预留口位置及预制的深度。

3.8.2 机组的管道安装及复位

3.8.2.1 机组的金属管道安装,除了符合标准、规范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安装工序:先大后小;先主管后支管;先厂房外后厂房内,也可厂房内外同时进行施工,但是,必须预留1~2道“活口”,其“活口”应预留在机组管口的垂直管段与弯头之间,并应尽量远离机器;

(2) 已预制的管段焊口,应进行无损检测、热处理合格后,才能交付下一道安装工序;

(3) 管道安装时,先安装管道支、吊架(限位、活动支架,弹簧支、吊架),再安装管道;严禁将管道荷载附着于机组的任何部位。

3.8.2.2 管道安装方法及技术要求:

(1)为了严禁将管道荷载附着于机组的任何部位,与机组管口连接的垂直管段安装时,采取以下措施:

①管道安装前,利用机组的基础支柱预埋件焊制“井字”架,并四个方向焊上调整机组管口连接的垂直管段对中度的顶丝(见图3.8.2.2-1);

②垂直管段的下方用弹簧支架或临时支架支撑垂直管段的重量(见图3.8.2.2-2)

(2)管道焊口在热处理时,必须在焊口两侧和管段进行支垫,且受力均匀,避免受热变形;

(3)管道安装合格后,进行系统吹扫时,应对管道系统进行联合检查,并对拆除管口及临时吹扫管

道应进行加固和限位,对于热力管尤为重要;

(4)管道复位应符合技术文件的,无规定,应按以下技术要求进行管道复位:

① 管道复位时,管道的安装、无损检测、试压、吹扫经检查合格,并作记录签字确认; ② 机组最终找正、找平及联轴节对中经检查合格,并作记录签字确认;

③ 管道与机器最终连接(复位)时,应在联轴器上用千分表监测其轴向、径向位移:转速大

于6000r/mim 的机器,其轴向、径向位移≤0.02mm ;转速≤6000r/mim 的机器,其轴向、径向位移≤0.05mm ; (5)配管法兰与机组管口法兰的平行度、同心度,在自由状态下,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可按下表要求进行复位:

(6)配对法兰面在自由状态下的间距,以能顺利插入垫片(圈)的最小距离为宜。 3.8.2.3 管道与机器最终连接(复位)时,检测与调整的方法:

(1)配管法兰与机组管口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其平行度用塞尺在配对法兰面的四个方向进行检测;同心度用150mm 规格的钢板尺在,配对法兰面径向的四个方向进行检测;

(2)最终连接(复位)时,如果管口法兰的平行度、同心度超出允许偏差,可采用火焰加热法进行校正(见图3.7.2.2-2);

(3)最终连接(复位)合格后,插入垫片(圈),利用垂直管段的下方的弹簧支架或临时支架支撑(千斤顶)进行提升管道,使配对法兰内垫片(圈)贴合;严禁利用把螺栓进行提升管道,避免将管道荷载附着于机组的任何部位。

(4)调整弹簧支、吊架在冷态工况下受力均匀,其指针的指示值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并取出弹簧支、吊架的限位销。 4 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图3.8.2.2-1 焊制对中“井字”架示意图 图3.8.2.2-2 支撑垂直管段重量示意图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1)锤击沉桩法 锤击沉桩法也称打入桩,是利用桩锤下落产生的冲击能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 到预定深度或达到持力层。 1)施工程序: 2)打桩时,应用导板夹具或桩箍将桩嵌固在桩架内。将桩锤和桩帽压在桩顶,经水 平和垂直度校正后,开始沉桩。 3)开始沉桩时应短距轻击。 4)正式打桩时宜用重锤低击”低提重打”。 5)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 考;端承桩则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6)施工时,应注意做好施工记录。 (2)静力压桩法 静力压桩的施工一般采取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 例题:采用锤击沉桩法打预制桩时,若为摩擦桩,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方法为 ()。 A、以控制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

B、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标高为参考 C、只控制其贯入度 D、只控制其标高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不要轻易放弃感情,谁都会心疼;不要冲动下做决定,会后悔一生。也许只一句分手,就再也不见;也许只一次主动,就能挽回遗憾。 世界上没有不争吵的感情,只有不肯包容的心灵;生活中没有不会生气的人,只有不知原谅的心。 感情不是游戏,谁也伤不起;人心不是钢铁,谁也疼不起。好缘分,凭的就是真心真意;真感情,要的就是不离不弃。 爱你的人,舍不得伤你;伤你的人,并不爱你。你在别人心里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觉到。所谓华丽的转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却很少。谁在默默的等待,谁又从未走远,谁能为你一直都在? 这世上,别指望人人都对你好,对你好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人心只有一颗,能放在心上的人毕竟不多;感情就那么一块,心里一直装着你其实是难得。 动了真情,情才会最难割;付出真心,心才会最难舍。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其实恋爱就这么简单,会让你智商下降,完全变了性格,越来越不果断。

楼梯扶手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SGBZ-0360楼梯扶手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楼梯、金属栏杆木扶手和塑料扶手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构配件: 2.1.1木制扶手一般用硬杂木加工成规格成品,其树种、规格、尺寸、形状按设计要求。木材质量均 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陷;含水率不得大于弯头料一般采用 12%。扶手料,以45°角断面相接,断面特殊的木扶手按设计要求备弯头料。 2.1.2塑料扶手(聚氯乙烯扶手料)系化工塑料产品;断面形式、规格尺寸及色彩按设计要求选用。 2.1.3粘结料:可以用动物胶(鳔),一般多用聚醋酸乙烯(乳胶)等化学胶粘剂。 2.1.4其他材料:木螺丝、木砂纸、加工配件。 2.2主要机具: 2.2.1电动机具:手提电钻、小台锯。 2.2.2手用工具:木锯、窄条锯;二刨、小刨、小铁刨;斧子、羊角锤、扁铲、钢锉、木锉、螺丝 刀;方尺、割角尺、卡子等。 2.3作业条件: 2.3.1楼梯间墙面、楼梯踏板等抹灰全部完成。 2.3.2金属栏杆或靠墙扶手的固定埋件安装完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找位与划线T弯头配制T连接预装T固定T整修 3.2木扶手: 3.2.1找拉与划线: 安装扶手的固定件:位置、标高、坡度找位校正后,弹出扶手纵向中心线。 按设计扶手构造,根据折弯位置、角度,划出折弯或割角线。 楼梯栏板和栏杆顶面,划出扶手直线段与弯头、折弯段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3.2.2弯头配制: 按栏板或栏杆顶面的斜度,配好起步弯头,一般木扶手,可用扶手料割配弯头,采用割角对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208-1996)(完整版)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泵站、机电安装施工方案

排水泵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案 根据图纸设计,本工程施工步骤先下部后上部,先进行泵房下部结构施工,泵房下部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所以混凝土浇筑是泵房结构施工的关键。泵房下部结构施工完后进行泵房上部结构和附属用房施工,再进行泵房及附属用房的装修施工。中间穿插机电设备安装。泵站结构施工完后进行室外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案如下。 1、施工测量放线 项目经理部测量班在与业主、勘测设计单位接桩后,对本标段施工范围之内的桩位(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等)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点与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工作。 在确定线位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现场面设高程、位置的控制桩。桩位设在四周永久建筑物上,所有控制桩由专业测量人员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进行校核。 根据导线控制点和加密导线点,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图纸所给定的定线关系和参数,按极坐标法测设出各控制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 开工前以及进场后,组织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协调下,对相邻合同段连接处的水准点、座标控制点进行闭合测量,并统一平差,将高程和座标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施工过程中,每三个月对合同段内的水准点和座标控制点检测一次,并将检测结果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 每次测量记录,都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并装订成册;每个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工,及时做竣工测量,并做好记录,妥善保管。 2、沟槽降水 以管井降水为例 2.1施工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地下水埋藏情况、基坑开挖深度及勘查院勘查报告的建议,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即在基槽四周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降低地下水,以满足施工对降水的要求。 根据泵站施工进度,在需开槽的地段提前一步进行降水。在开槽前提前7天进行打井降水。之后随时对水位降低情况进行观测,静水位开始稳步降低至距槽底1~2米即可开始组织土方机械进场,降水与开槽同步进行,以保证开槽见底时水位降至槽底1m以下。 2.2降水井施工 2.2.1、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钻机就位→钻孔→下滤水井管→填滤料→空压机洗井→安装潜水泵抽水 2.2.2、主要技术要求

-桩承台施工工艺标准(-)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2-7 桩承台施工工艺标准(207-1996)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桩基承台梁 2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宜用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地洁净水.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1.4钢筋:钢筋地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 2.1.5垫块:用1 : 3水泥砂浆埋22号大烧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垫. 2.1.6 火烧丝:规格18?20号铁丝烧成. 2.1.7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8主要机具 2.1.8.1浇筑混凝土:应备有磅秤.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手推车.木抹子和铁 盘等. 2.1.8.2绑扎钢筋:应备有钢筋钩子.板手.小撬棍.铡刀(切断火烧丝用).弯钩机.木折尺以及组合钢模 板等. 2.2作业条件: 2.2.1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并按设计要求挖完土,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 2.2.2修整桩顶混凝土:桩顶疏松混凝土全部剔完,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 凝土接高,在达到桩强度地50%以上,再将埋入承台梁内地桩顶部分剔毛.冲净.如桩顶高 于设计标高时,应预先剔凿,使桩顶伸入承台梁深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2.3桩顶伸入承台梁中地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30d,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 以接长. 2.2.4对于冻胀土地区,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承台梁下防冻胀地处理措施 2.2.5应将槽底虚土.杂物等垃圾清除干净.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1.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核对钢筋半成品钢筋绑扎■?预埋管线及铁活*绑好砂浆垫块 3.1.2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组装钢模板?模板预检 3.1.3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3.2钢筋绑扎: 3.2.1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地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 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322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楼梯栏杆施工方案

======公司 ====住宅楼工程楼梯栏杆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 工程施工图纸内容 2.2主要规范、规程 主要规范、规程 3、设计要求 3.1根据建筑总说明:室内楼梯钢栏杆、扶手、踏步防滑条选用新02J6图集做法,扶手高度900mm,水平段栏杆高度为1050mm,栏杆间距≤110mm。 3.2材料:楼梯扶手为成品塑料扶手,栏杆为ф16圆钢,栏杆上端通长扁钢40×4mm,预埋件为膨胀螺栓。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图集等要求。

4.2材料要求:成品塑料扶手断面形式、规格尺寸及色彩按设计要求选用,进场要有厂家出厂合格证,扶手及胶粘剂产品甲醛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3主要机具: 1)电动机具:手提电钻、小台锯。 2)手动工具:木锯、窄条锯;斧子、羊角锤、扁铲、钢挫、木挫、方尺、割角尺、卡子等。 4.4作业条件:主体结构施工完可进行栏杆立柱施工,栏杆扶手及油漆工程待楼梯间墙面、楼梯踏板等抹灰全部完成后施工。 5、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安装预埋件-放线-安装立柱-扶手与立柱连接-打磨抛光 5.1基层处理 1)预埋件设计标高、位置、数量须符合设计及安装要求,并经防腐防锈处理。埋件不符要求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增补埋件。 2)安装栏杆立杆的部位,基层混凝土不得有酥松现象,并且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凹凸不平处必须剔除或修补平整,过凹处及基层蜂窝麻面严重处,不得用水泥砂浆修补,应用高强混凝土进行修补,并待有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栏杆安装。 5.2安装预埋件(后加埋件) 栏杆预埋件的安装采用后加埋件做法,其做法是采用膨胀螺栓与钢板来制作后置连接件,先在土建基层上放线,确定立柱固定点的位置,然后在楼梯地面上用冲击钻钻孔,再安装膨胀螺栓,螺栓保持足够的长度,在螺栓定位以后,将螺栓拧紧同时将螺母与螺杆间焊死,防止螺母与钢板松动。 5.3放线 由于上述后加埋件施工,有可能产生误差,因此,在立柱安装之前,应重新放线,以确定埋板位置与焊接立杆的准确性,如有偏差,及时修正。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

桩承台施工工艺标准[详细]

桩承台施工工艺标准 第1章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桩基承台梁. 第2章施工准备 第1节材料及主要机具: 1 水泥:宜用325 号~4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米米,含泥量不大于2%. 4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 5 垫块:用1:3 水泥砂浆埋22 号大烧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垫. 6 火烧丝:规格18~20 号铁丝烧成. 7 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8 主要机具 8.1 浇筑混凝土:应备有磅秤、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手推车、木抹子和铁盘等. 8.2 绑扎钢筋:应备有钢筋钩子、扳手、小撬棍、铡刀(切断火烧丝用)、弯钩机、木折尺以及组合钢模板等. 第2节作业条件: 1 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并按设计要求挖完土,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 2 修整桩顶混凝土:桩顶疏松混凝土全部剔完,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在达到桩强度的50%以上,再将埋入承台梁内的桩顶部分剔毛、冲净.如桩顶高于设计标高时,应预先剔凿,使桩顶伸入承台梁深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3 桩顶伸入承台梁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30d,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以接长. 4 对于冻胀土地区,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承台梁下防冻胀的处理措施. 5 应将槽底虚土、杂物等垃圾清除干净. 第3章操作工艺 第1节工艺流程: 1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2 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3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第2节钢筋绑扎: 1 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 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2 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上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3 预埋管线及铁活: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4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尽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5 绑砂浆垫块: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50米米,间隔1米,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第3节安装模板: 1 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应先制定出承台梁组装钢模板的方案,并经计算确定对拉螺栓的直径、长度、位置和纵横龙骨、连杆点的间距及尺寸,遇有钢模板不符合模数时,可另加木模板补缝. 2 安装钢模板:安装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由平面模板、阴、阳角模板拼成. 其纵横胁拼接用的U 形卡、插销等零件,要求齐全牢固,不松动、不遗漏. 3 模板预检:模板安装后,应对断面尺寸、标高、对拉螺栓、连杆支撑等进行预检,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第4节混凝土浇筑: 1 搅拌:按配合比称出每盘水泥、砂子、石子的重量以及外加剂的用量.操作时要每车过磅,

楼梯扶手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楼梯扶手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楼梯、金属栏杆木扶手安装工程。 1 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构配件: 1.1.1 木制扶手一般用较硬质木材加工成半成品,其木料、规格、尺寸、形状按设计要求。木料材质均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陷,含水率不得大于12%。截面特殊的木扶手按设计要求备料。 1.1.2 粘结料:采用聚醋酸乙烯(乳胶)等化学胶,也可用动物胶。 1.1.3 其他材料:木螺丝、木砂纸、加工配件。 2 作业条件 2.1 楼梯间墙面、楼梯踏步板等抹灰全部完成。 2.2 金属栏杆或靠墙扶手的固定埋件安装完毕。 3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找位与划线→弯头配置→连接预装→固定→3.1 整修。 3.1.1 找位与划线: a)安装扶手的固定件:位置、标高、坡度定位校正后,弹出扶手纵向中心线;

b)按设计扶手构造,根据折弯位置、角度,划出折弯或割角线; c)楼梯栏板和栏杆顶面,划出扶手直线段与弯头、折弯段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3.1.2 弯头配置: a)按栏板或栏杆顶面的斜度,配好起步弯头。一般木扶手,可用扶手料割配弯头,采用割角对缝粘接。在断块割配区段内最少要考虑三个螺钉与支撑固定件连接固定。大于70mm 段面的扶手接头配置时,除粘结外,应在下面作暗榫或铁件锚固; b)整体弯头制作:先做足尺大样的样板,并与现场划线核对后,在弯头料上按样板划线,制成雏形毛料(毛料尺。并按划线位置预装,与纵向直)10mm寸一般大于设计尺寸. 线扶手端头粘结,在制作的弯头下面刻槽,与栏杆扁钢或固定件紧贴结合。 3.1.3连接预装:预制木扶手须经预装,预装木扶手由下往上进行。先预装起步弯头及连接第一跑扶手的折弯弯头,再配上下折弯之间的直线扶手料,进行分段预装粘接,粘接时操作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3.1.4固定:分段预装检查无误,进行扶手与栏杆(栏板)上固定件,用木螺丝拧紧固定。固定点间距控制在400mm以内,操作时应在固定点处,先将扶手料钻孔,再将木螺丝拧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110千伏沥窖变电站#3变扩建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110千伏沥窖变电站#3变扩建工程 工程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沥窖村110千伏沥窖变电站内施工单位: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邱玉彬编制日期:2007年12月14日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3) 二、施工准备 (3) 三、施工总体安排 (5)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5) 五、各项施工资源计划 (11)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 七、消除质量通病的具体措施 (13) 八、施工安全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如下项目:避雷器支架及基础1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3个、隔离开关支架及基础3组、电流互感器基础1组、断路器基础1座、110kV中间构架及基础1组、旁路母线构架及基础2组、端子箱基础1个、#3主变压器基础1个、#3主变构架及基础1组、中性点支架及基础1个、母线桥支架及基础4个、#3主变防火墙1道;户外电容器基础6组、配电室1间、400*400电缆沟65m、800*800电缆沟60m、2*1200*1000电缆沟75m及部分200*200电缆沟等。 1.2工程特点 本期扩建工程均近距离带电设备,施工时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工程10千伏配电室、主变基础构架及电容器设备基础采用φ500水泥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固,其余设备基础采取换土处理,换填3:7砂石1米厚;2*1200*1000电缆沟底换填块石基础500厚;400*400电缆沟、800*800电缆沟沟底换填3:7砂石500厚。水泥搅拌桩使用的固化剂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R,掺入量为15%。具体施工方法另详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施工工艺及有关技术规范,了解设计要 求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2、将编制好且通过审批的《施工方案》作为作业指导书,与施工人员进

桩承台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工程名称:XXXXX幼儿园新建工程 施工单位:XXXXXX建工集团

目录 1、工程概况 2、桩基承台基础施工准备 3、施工工艺 4、质量标准 5、成品保护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安全注意事项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XX幼儿园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XXXXXX教育体育委员会 监理单位:XXXXXX国际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设计单位:XXXXX有现公司 施工单位:XXXXXX建工集团有现公司 建设地址:XXXXXXX新区,XXXX燕飞路与腾逸路交口处 本工程基础为桩承台基础,承台形状有三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单桩承台高为700mm,承台顶面标高为-1.25米,垫层厚100,桩锚入承台35-40d。钢筋:钢筋型号6~22,均为HPB300、HRB400级钢筋。 砼:垫层为C20,承台及基础梁为C35混凝土、地下室墙柱C40、零层梁板C30、零层柱C40,注;本工程局部地下室处底板、承台、外墙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0.000以下临水部位混凝土掺入钢筋阻锈剂。地下室基础外墙完成验收后墙外侧2:8灰土回填、回填围详建施Y-1。 2 、桩基承台、基础梁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商品混凝土:垫层砼采用C20、承台及基础梁砼采用C35,地下室处承台基础砼采用C35抗渗等级P6、墙体C40抗渗等级P6。 2.1.2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检验合格。 2.1.3垫块: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大铅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垫。 2.1.4火铅丝:规格18~20号铁丝。 2.1.5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8主要机具 2.1.8.1绑扎钢筋:应备有钢筋钩子、扳手、小撬棍、铡刀(切断火烧丝用)、

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作好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1)楼梯木扶手(楼梯木扶手作为上下楼梯时的依扶构件,其类型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与楼梯组合安装的栏杆扶手,另一种是不设楼梯栏杆的靠墙扶手。 1)木制扶手一般用硬杂木加工成规格成品,其树种、规格、尺寸、形状按设计要求。木材质量均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陷;含水率不得大于12%。弯头料一般采用扶手料,以45o角断面相接,断面特殊的木扶手按设计要求备弯头料。 2)胶粘剂:一般多用聚醋酸乙烯(乳胶)等胶粘剂。 3)其他材料:木螺丝、木砂纸、加工配件。 (2)玻璃栏板 1)玻璃:由于玻璃在栏板构造中既是装饰构件又是受力构件,需具有防护功能及承受推、靠、挤等外力作用,故应采用安全玻璃,目前多使用钢化玻璃,单层钢化玻璃一般选用12mm厚的品种,因为钢化玻璃不能在施工现场进行裁割,所以应根据设计尺寸到厂家订制,须注意玻璃的排块合理,尺寸精准。楼梯玻璃栏板其单块尺寸一般采用宽;楼梯水平部位及跑马廊所用玻璃单块宽度,多为2m左右。 2)扶手材料:扶手是玻璃栏板的收口和稳固连接构件,其材质影响到使用

功能和栏板的整体装饰效果。因此扶手的造型与材质需要与室内其他装饰一并设计。目前所使用的玻璃栏板扶手材料主要是不锈钢圆管、黄铜圆管及高级木料三种。不锈钢管可采用镜面抛光或一般抛光的不同品种,其外圆规格Φ50~Φ100mm 不等,可根据需要订购。共同铜圆管也有镜面或亚光制品。栏板木扶手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加大宽度,在特殊需要的场合较方便人们凭栏休息。 主要机具(表) 主要机具一览表表 此外,工具还有窄条锯、二刨、小刨、小铁刨、斧子、羊角锤、钢挫、木挫、螺丝刀、方尺、割角尺、卡子等。 作业条件 (1)楼梯件墙面、楼梯踏板等抹灰全部完成。 (2)金属栏杆或靠墙扶手的固定埋件安装完毕。 (3)楼梯踏步、回马廊的地坪等抹灰均已完成,预埋件已留好。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一)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1.1.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1.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1.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1.1.6>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1.2>作业条件: <1.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1.2.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1.2.4>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1.2.5>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2.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2.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2.4>混凝土的浇筑: <2.4.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2.4.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2.4.3>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

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安装工艺标准

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安装工艺标准 前言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50981-2014)的要求,抗震支吊架是目前建筑机电设备用于抵抗地震作用力而增设的抗震支撑系统。为便于工程安装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的工艺标准,特此编制此标准。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GB50981-2014) 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3.《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JGJ339-2015) 4.《建筑机电设备抗震设计规》(CJ/T 476-2015) 5.《管道支吊架第一部分:技术规》(GB/T1711 6.1-1997) 6.《装备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03SR417-2) 7.《室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 8. 迅杰抗震、成品支吊架安装系统图册 二、适用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含地下综合管廊);抗震支吊架产品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为保证建筑机电工程在地震作用下,仍能运行,对于吊杆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建议进行抗震支架的补强; 2、抗震设防管线容: 2.1 国标强条必须严格执行: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注:含排烟,消防补风系统,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管线及风机相关设备)2.2 国标非强条但应严格执行: 2.2.1 管径大于等于DN65的生活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当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时,应按本规第8章的要求设置抗震支吊架;注:国外消防跟防排烟这两个系统严格执行 2.2.2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当采用吊装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2.2.3 管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均应进行抗震设计; 2.2.4 管径不小于DN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Kg/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 2.2.5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或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 三、基本规定▲▲▲ 1、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的规定,并附有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桩承台及承台梁施工工艺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桩承台及承台梁。 2.0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宜用32.5~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1.4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 2.1.5垫块: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大烧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垫。 2.1.6火烧丝:规格18~20号铁丝烧成。 2.1.7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8主要机具 2.1.8.1浇筑混凝土:应备有磅秤、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手推车、木抹子和铁盘等。 2.1.8.2绑扎钢筋:应备有钢筋钩子、扳手、小撬棍、铡刀(切断火烧丝用)、弯钩机、木折尺以及组合钢模板等。 2.2作业条件: 2.2.1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并按设计要求挖完土,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 2.2.2修整桩顶混凝土:桩顶疏松混凝土全部剔完,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在达到桩强度的50%以上,再将埋入承台梁内的桩顶部

分剔毛、冲净。如桩顶高于设计标高时,应预先剔凿,使桩顶伸入承台梁深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2.3桩顶伸入承台梁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30d,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以接长。 2.2.4对于冻胀土地区,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承台梁下防冻胀的处理措施。 2.2.5应将槽底虚土、杂物等垃圾清除干净。 3.0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核对钢筋半成品→钢筋绑扎→预埋管线及铁活→绑好砂浆垫块 3.1.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组装钢模板→模板预检 3.1.2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3.2钢筋绑扎: 3.2.1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3.2.2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3.2.3预埋管线及铁活: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3.2.4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尺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不锈钢楼梯栏杆及不锈钢扶手施工工艺

不锈钢楼梯栏杆及不锈钢扶手施工工艺 A工程流程 安装预埋件放线安装立柱扶手与立柱连接打磨抛光 B安装预埋件(后加埋件) 楼梯栏杆预埋件的安装只能采用后加埋件做法,其做法是采用膨胀螺栓与钢板来制作后置连接件,先在土建基层上放线,确定立柱固定点的位置,然后在楼梯地面上用冲击钻钻孔,再安装膨胀螺栓,螺栓保持足够的长度,在螺栓定位以后,将螺栓拧紧同时将螺母与螺杆间焊死,防止螺母与钢板松动。扶手与墙体面的连接也同样采取上述方法。 C放线 由于上述后加埋件施工,有可能产生误差,因此,在立柱安装之前,应重新放线,以确定埋板位置与焊接立杆的准确性,如有偏差,及时修正。应保证不锈钢立柱全部座落在钢板上,并且四周能够焊接。 D安装立柱 焊接立柱时,需双人配合,一个扶住钢管使其保持垂直,在焊接时不能晃动,另一人施焊,要四周施焊,并应符合焊接规范。 E扶手与立柱连接 立柱在安装前,通过拉长线放线,根据楼梯的倾斜角度及所用扶手的圆度,在其上端加工出凹槽。然后把扶手直接放入立柱凹槽中,从一端向另一端顺次点焊安装,相邻扶手安装对接准确,接缝严密。相邻钢管对接好后,将接缝用不锈钢焊条进行焊接。焊接前,必须将沿焊缝每边30~50mm范围内的油污、毛刺、锈斑等清除干净。 F打磨抛光 全部焊接好后,用手提砂轮打磨机将焊缝打平砂光,直到不显焊缝。抛光时采用绒布砂轮或毛毡进行抛光,同时采用相应的抛光膏,直到与相邻的母材基本一致,不显焊缝为止。 71 铁艺立杆、玻璃栏板、木扶手工艺 1施工准备: (1)材料及构配件: 1)木制扶手一般用硬杂木加工成规格成品,其树种、规格、尺寸、形状按设计要求。木材质量均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见素砼浇筑。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3.4.6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 3.4.7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12h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4.8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不得任意施工。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目录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1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1 1.2、施工准备工作1 1.2.1、技术准备1 1.2.2、施工机具与材料的准备2 1.2.3、劳动组织准备2 1.2.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 1.2.4、现场临时设施3 2、主要施工工艺、技术措施3 2.1、电气安装3 2.2、设备安装4 2.3、设备基础型钢的制作与安装:5 2.4、接地网的制作安装:6 2.5、电力变压器安装:7 2.6、高、低压配电柜的安装:8 2.7、母线槽的安装:9 2.8、电力电缆敷设:10 3、施工进度安排11 4、现场的材料供应和管理措施11 5、降低成本技术措施11 12

6.1、质量保证措施12 6.2、质量责任制 13 6.3、质量控制措施13 6.4、成品及设备部件的保护措施14 7、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计划15 7.1、安全技术措施 15 7.2、消防保卫措施 16 7.2.1、保卫工作16 7.2.2、消防方面 16 7.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7 8、系统验收项目及验收办法17 8.1、系统验收办法 17 8.1.1、内部验收18 8.1.2、监理验收 18 8.1.3、质检站和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19 8.2、电气安装工程19 8.3、应执行的规程、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及竣工验收资料 20

9、系统操作及维修保养培训计划21 10、保修办法22 10.1、保修办法22 10.2、保修办法的实施22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场地一般相对狭窄,安装环境较差,安装要求较高,与其它专业时有交叉作业,因此,机电安装综合进度计划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 a)、基建部分:屋顶、楼板施工完毕;墙面、屋顶喷浆完毕;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场地清理干净;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量符合要求;预埋件牢固,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门窗安装完毕,门已配锁;具有足够的施工场地,道路通畅。 b)、施工用图纸、技术资料应齐全。 c)、临时设施: ①.生活临时设施:因施工场地不能作为生活用地,所有作业人员均外住。 ②.生产临时设施:需搭建临时仓库及工具房(面积约45 平方米)。 ③.施工电源:由现场的临时施工用电变压器供电,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布置。 1.2、施工准备工作 1.2.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首先应认真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认真阅读《机电设备安装规范》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定, 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齐全,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 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及时准确地做出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预算人员做出两算对比。 施工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