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156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王佳玮 福建省闽江学院

摘 要: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美观与实用原则,空间层次丰富原则,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原则,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原则等。

关键词: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

滨水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的生态功能,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城市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绿地景观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极具景观美学价值。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绿地景观,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城市滨水景观是市民休息、娱乐、观光的理想场所,在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旅游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进行探究。

1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理念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三大主题,因此,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满足市民生活娱乐需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来促使滨水地带的文化氛围的提升,从而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完美融合。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在感受人文气息熏陶的同时,融入自然轻松的境地,让滨水绿地美丽景观充满自然气息,打造优美天然景色,并赋予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意境。

1.2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既有古人与现代人的和谐统一,也包括今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们生活在绿地景观空间里休闲、亲昵、亲水、沐浴阳光、交流嬉戏,需要人性化的良好平台。这正是景观塑造与规划的出发点。循着这个目标,将景观造景元素组合成为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实现天地万物的动感空间互动,既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1.3 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对绿地中原有的古迹要进行保护和修复,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种生态复原和对原始自然的保护,是对古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只有在地域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赋予新时代的建筑、人群、生物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历史与未来互动与融合,彰显城市魅力。因此,要尊重当地历史,努力打造文化景观,使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有内涵,有灵气。赋予景观文化内涵,把生态文化自然美与人文文化古典美有机完美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活品味和品质,最大限度去追求经典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完美融合,天人合一。

2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原则

2.1 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在有洪水威胁的区域做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满足河道坑塘防洪的功能与需要。同时在防洪坡段铺设石材,通过形式的变化或者机理的变化塑造不同的视觉体验,以满足休闲和娱乐的功能。其次,还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或者岸边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绿地景观设计,使得游人更加贴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第三,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还要关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2.2 坚持美观与实用原则

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把城市、道路与绿地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美观与实用是景观设计中外在形式与景观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的不同侧面,所以要深入挖掘当地人文、植物特色,结合地理位置与城市功能,用恰当的景观描绘手法进行充分的表达,以提高城市滨水绿地的文化品味和实用功能。

2.3 坚持空间层次丰富原则

从近年来的美学视觉来讲,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所以,滨水景观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立体设计包括软质景观设计和硬质景观设计。软质景观如在种植灌木、乔木等植物时,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变化,再按植物特性种类分高低立体种植;硬质景观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2.4 坚持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对城市滨水绿地生态景观进行设计,主要都是通过植物绿化来实现的。在景观设计时,主要是根据景观生态为先的设计理念,维护河流生态群落自然结构,坚持以区域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突出生物多样性特点,建设以本区域植物群落为主,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功能设计模式,改善绿地景观自然环境,创建风景优美,舒适宜人,环境清新的滨水绿地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风貌的 基本体现。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们应尽可能的营造和谐原 生态的景致。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专家、城市旅游度假新模式的倡导者,毕 路德在建筑景观方面,以创造独特“意境”体验的能力著称。由毕路德首创的 以城市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规划新模式,运用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城市挖掘“可记忆的一面”,令景致虚实相生、底蕴丰厚,吸引游人流连其中。下面, 以刚刚作为中国首个景观作品入围了“2015英国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的经典公园景观——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项目名称: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 项目面积:212000平方米 项目客户:银川水务局 设计单位:毕路德 景区面积:192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项目主创:杜昀 完成时间:2014年3月 项目概况: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基地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东北部,紧邻城市新区, 北起唐徕渠,南到贺兰山路,东临海宝公园,西至亲水大街,位于交通黄金焦 点上。滨水优美休闲空间是每个城市的梦想,艾依河正是实现这种梦想的地方。但项目面临的现状却是粗糙的城市滨水区域,不仅水和城市割裂,未能实际解 决城市的环境问题;而且滨水景观只作装饰存在,没有建立多元的体验体系,

毫无无人气;定位不全面,只考虑简单的城市配套性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无能为力。 规划设计方案: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立意于银川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由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抽象出来的折线造型阐述公园现代游憩体验的主体空间结构。创造先进的设计体验及优越的城市形象,营造一条视觉享受和生态休闲的记忆性景观地标。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绿化隔离,拉近亲水距离,形成一个水城交融、展示城市魅力的舞台。将其打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轴线,形成银川面向世界的形象窗口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平面设计图

滨水景观的设计特色

滨水景观的设计特色 ?作者:王玥富楷来源:点击量:47 更新时间:2011-10-12 9:49:00 ?在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岛高新区发展目标定位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担负着建设青岛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的使命。这座承载众多期待的未来生态科技之城,不仪要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新路径,还要探索新城发展的新模式,为城市发展开拓全新的空间。那么对于高新区景观设计来说,充分发掘滨水空间对高新区的城市价值和在功能及形象上的定位,是景观设计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本文以青岛高新区咸水湖景观设计为例,将打造活力滨水空间的作为设计目标。 1 设计背景 1.1项目区位 青岛高新区咸水湖位于高新区核心区,毗邻红岛连接线和墨水河入海口生态湿地,区域位置重要,是城市绿化景观体系中重要的节点。规划面积约57万平米,其中陆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水面约31万平方米。 1.2上位规划 根据《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2008-2020 年),结合生态水系网络、道路绿化和城市生活设施布局,规划在新城区内重点建设羊毛沟滨水公园带、滨海湿地公园带和6处大型城市公园,并按国家规范标准配套组团级、居住区级公园。

其中咸水湖公园是围绕咸水湖周边建设以游憩、休闲为主的城市生活性公园,同时结合滨水岸线建设中小行游艇码头等设施,联系河口地区和胶州湾。 根据《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2008-2020 年),水系布局规划将培育形成“一带、一轴、两湖、三环、多廊道”的水系形态结构,营造“一湾环抱、水脉相融”的生态景观。其中: 一带——疏通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与红岛交界处水系,形成水系景观带。 一轴——沿羊毛沟水系形成城市发展轴。 两湖——中央泻湖与咸水湖。 三环——结合盐田改造,沿三个岛群周边形成环状水系。 多廊道——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内部形成多条水系景观廊道。 上层规划确定了核心区2个重要的休闲中心。一是以中央智力岛为核心形成高新区的商务休闲中心;二是以咸水湖环境为依托形成城市生活休闲中心,是满足居民和商务人士生活休闲、假日娱乐等需求的重要的城市节点。 2 设计理念

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摘要:龟山公园位于巢湖市西郊5公里的龟山脚下,占地面积 10万平方米,是一座依山傍水的亲水休闲公园。但是,尚存在一些 问题,根据龟山公园实际情况与预计规划,以实现游憩、生态、文化等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本文论述范围初步拟定为龟山西侧,河流汇入口以东,北至龟山山脚,南至巢湖水体的区块,实际面积约为7.5公顷(本文只着重论述改造水体湿地区块工程)。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湿地公园 1.总体分析 1.1区位概况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江淮河之间,湖水经东南河道汇入长江,西部靠近大别山山区,景色秀美,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有便捷的交通。周边半汤温泉、中庙等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景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2自然条件 巢湖地处中纬度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适中,气候较为温和,水热条件较好,但是兼有南北气候之短,季风明显,冬寒夏热,降水时空变化比较大,旱涝灾害较频繁。因位置特殊有明显的过渡性,也具有南北气候之长:光资源优于南方,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土壤分布为丘陵地带多为黄壤、黄棕

壤,平原地带多为水稻土;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混交区,主要树种为苦楮、栎、马尾松、黑松、杉树等,森林覆盖率16.29%。 1.3现状分析 龟山公园位于巢湖市西郊5公里的龟山脚下巢湖东北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座依山傍水的亲水休闲开放式公园。内有尚未开发的龟山山体,海拔126米,酷似一只巨大的神龟探入巢湖畅饮巢湖之水,南为巢湖湖景。本文论述范围初步拟定为龟山西侧,河流汇入口以东,北至龟山山脚,南至巢湖水体的未施工的区块,实际面积约为7.5公顷,本文着重论述如何改造水体湿地区块工程设计。 2.规划设计 2.1规划目标 在景区设计中将景观生态规划观念适当的引入景区总体规划的 理论体系中,在景观规模上,各个景观单位或者独立的生态系统都可以作为一种斑块、狭长的廊道、背景或基质,而现代生态景观设计多将设计作为廊道斑块理论中的一部分,以达到与周围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效果。所以尊重自然、创造艺术、渗透人文思想,让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相融相生,以实现游憩、生态、文化等综合效益最大化为本次设计的目标[1]。 2.2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以“改善环境,生态环保”为主题,利用自然的恢复再造能力,对风景区的景观加以美化,对景区的水质加以改善。辅以“渔家”、“灵龟”等设计元素,力求将有关巢湖当地的特色文化与生态功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 (1)

平原新区滨水带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地形地貌 蒙山县四周群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湄江纵贯其中。县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北部的新圩镇、文圩镇、蒙山镇及西河镇为盆地。南部的黄村、汉豪、陈塘为峡谷地。县境西连大瑶山。西北部的骛山,属萌诸岭山脉,海拔1104米,是全县的最高峰。东北部有鸡冠山脉,从荔浦县的猪头山起延伸经蒙山、昭平两县,成为两县的天然分界线。北部有白面山,西南部有百崖顶、大道岭,南部有高山岭。 水文状况 县内有大小河流159条,均发源于金秀大瑶山山脉和鸡冠山山脉等山系,其中较大的江河有24条。湄江是蒙山江河的主流,属西江水系,是西江支流蒙江的上游,发源于大瑶山,从县西北新圩镇的坝头村入境,流经新圩镇、西河镇、蒙山镇(县城)、黄村镇、汉豪乡、陈塘镇,下经藤县在蒙江镇汇入浔江,全长107。50公里,县内流程86。86公里,水位最高为112。61米,最低为106。61米。主要的支流有壬山河、茶山河、瓦冲江、百合江、夏宜河等河流。 气候特征 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季长,酷热;冬季短,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9。7℃,平均最高气温24。5℃,极端最高气温38。5℃(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5℃(1955年1月12日)。全县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2。03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日照总量为158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738。7毫米,最多为2529毫米(197年),最少为1138。3毫米(1958年)。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雨季一般始于4月中旬,终于8月下旬。主要气象灾害有:倒春寒、冰雹、狂风。暴雨、寒露风、霜冻等。 土壤状况 全县分为水稻土、旱地土、山地土3个立类。水稻上有7个亚类,18个上属,43个土种,均宜种植水稻。旱地土多分布在村庄前后及河流两岸、河谷地带,是多种农作物适生地。但大部分耕作层浅,保水保肥力差。一般山地上以山地黄红土、山地紫色土、山地红土

旧城改造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旧城改造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1引言 历史上城市的选址也多以江、河、湖等淡水资源丰富区域作为首选,同时利用水的屏障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巢湖市就是这样一座依水而生的城市。环城河作为巢湖老城的母亲河养育了这座城市,也给它带来了繁荣和发展。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河道日渐退化,水资源的使用功能也在慢慢削弱,人、水、城的距离在逐渐疏远,因此,开展河道综合提升改造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仅是城市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向建设“文化传承、舒适宜居”的城市水环境努力,是现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巢湖市老城区中心区域,设计范围由西坝口开始,沿环城河经草城街至洗耳池结束,总长4.1km,河岸宽度15~70m不等。总设计面积不含水面约2.1×105m2。巢湖市是环巢湖生态休闲度假圈内重要的生态旅游度假城市。环城河更是巢湖市重要的生态旅游形象展示带,地位不言而喻。 3设计主题 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以“城水相融?文化绿袖”为主题,旨在打造巢湖市首个以老城记忆为主题,集休闲健身、历史文化、特色商业于一体的滨水绿廊。为打造主题性、美观性、实用性的滨水景观空间,项目从文化发掘、功能完善、手法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挖

掘。依据巢湖环城河的特点及场地特质,结合周边城市的用地性质、景观视廊等要素对沿河区域进行梳理,形成“一核、两翼、八景”的景观结构:“一核”———以卧牛山为核心的景观制高点;“两翼”———以东、西环城河为依托的2大景观片区;“八景”———以历史文化元素提炼的巢湖“新八景”。 4设计策略 策略一:立足环城河区域文化基底,充分挖掘历史文脉,打造滨水历史文化景观线。古巢城的环城河依巢湖入江河流(今裕溪河)之上段即今环城河南段而分别向北疏浚,再顺其势作环城之状开挖,这便有了缘城而绕的环城河,总长约7km。环城河内部城区自古至今便是人口稠密之地、市井繁华之所,城内明清、近代的城市建设均有保留,且局部地区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市井生活,格局依旧、风貌尚存、街巷肌理基本清晰。设计充分调研老城历史资料,通过对原“古巢十景”的考证与梳理,以及历史文化故事的提炼与表达,在环城河沿线重塑“巢城新八景”,分别为“云阁揽胜”“板桥落日”“西门柳岸”“望牛踏歌”“草城新绿”“城东诗韵”“古巢烽烟”“朝阳卧波”。设计手法包括对历史建筑、构筑的恢复及景观化处理、对当地名贤故事、诗词歌赋的艺术化展示、对历史事件的场景化再现等[1]。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出环城河的历史积淀,赋予环城河文化灵魂。策略二:对环城河周边局部地块进行合理开发,进行艺术化改造,注入商业元素,激活水岸空间。东环城河北端与人民路之间2.3ha的地块内,现状老旧建筑以2~6层为主,建筑质量差或一般,大部分已不满足消防、日照等基本生活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156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王佳玮 福建省闽江学院 摘 要: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美观与实用原则,空间层次丰富原则,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原则,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原则等。 关键词: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 滨水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的生态功能,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城市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绿地景观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极具景观美学价值。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绿地景观,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城市滨水景观是市民休息、娱乐、观光的理想场所,在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旅游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进行探究。 1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理念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三大主题,因此,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满足市民生活娱乐需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来促使滨水地带的文化氛围的提升,从而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完美融合。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在感受人文气息熏陶的同时,融入自然轻松的境地,让滨水绿地美丽景观充满自然气息,打造优美天然景色,并赋予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意境。 1.2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既有古人与现代人的和谐统一,也包括今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们生活在绿地景观空间里休闲、亲昵、亲水、沐浴阳光、交流嬉戏,需要人性化的良好平台。这正是景观塑造与规划的出发点。循着这个目标,将景观造景元素组合成为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实现天地万物的动感空间互动,既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1.3 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对绿地中原有的古迹要进行保护和修复,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种生态复原和对原始自然的保护,是对古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只有在地域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赋予新时代的建筑、人群、生物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历史与未来互动与融合,彰显城市魅力。因此,要尊重当地历史,努力打造文化景观,使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有内涵,有灵气。赋予景观文化内涵,把生态文化自然美与人文文化古典美有机完美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活品味和品质,最大限度去追求经典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完美融合,天人合一。 2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原则 2.1 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在有洪水威胁的区域做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满足河道坑塘防洪的功能与需要。同时在防洪坡段铺设石材,通过形式的变化或者机理的变化塑造不同的视觉体验,以满足休闲和娱乐的功能。其次,还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或者岸边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绿地景观设计,使得游人更加贴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第三,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还要关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2.2 坚持美观与实用原则 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把城市、道路与绿地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美观与实用是景观设计中外在形式与景观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的不同侧面,所以要深入挖掘当地人文、植物特色,结合地理位置与城市功能,用恰当的景观描绘手法进行充分的表达,以提高城市滨水绿地的文化品味和实用功能。 2.3 坚持空间层次丰富原则 从近年来的美学视觉来讲,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所以,滨水景观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立体设计包括软质景观设计和硬质景观设计。软质景观如在种植灌木、乔木等植物时,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变化,再按植物特性种类分高低立体种植;硬质景观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2.4 坚持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对城市滨水绿地生态景观进行设计,主要都是通过植物绿化来实现的。在景观设计时,主要是根据景观生态为先的设计理念,维护河流生态群落自然结构,坚持以区域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突出生物多样性特点,建设以本区域植物群落为主,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功能设计模式,改善绿地景观自然环境,创建风景优美,舒适宜人,环境清新的滨水绿地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措施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措施 首先,要合理安排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顺序。滨水绿地是一条线性景观生态廊道,因此,在滨水绿地景观建设中,用蜿蜒的游览步道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通过虚实、开合的空间变化设计形成多元的游览空间单元,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空间序列效果。 第一,合理设计开敞空间亲水平台和广场等景观。可以在临近居住区域设置亲水平台、小广场作为景观节点,在人流相对较小的区域设置砂石河滩,吸引居民来游憩、戏水,同时也是欣赏风景的透景线。一般来讲,设计的最佳间距约300~400m,步行时间约4~5分钟。 第二,对半开敞空间的设计措施。在半开敞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在临水区域种植枝干挺拔、疏朗的水杉和落羽杉混交林,郁闭度控制在0.4~0.6之间,以营造一个具有一定的空间围合感、寂静的休憩思考空间;同时滨水植物在逆光方向会形成水中倒影,在对岸看来倒影在水中树影婆娑、碧波荡漾、隐约迷离,会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第三,精巧设计密闭空间,给人清幽的感觉。为此,可以通过乔灌木的群落组合形成密林,郁闭度控制在0.7以上,减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为野生动物、昆虫提供一个优良的栖息地。在林中布置随地形起伏的台阶,形成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 其次,要充分的考虑滨水环境区域内主体景观的设计。滨水景观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体现多样、统一的原则。"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形成一致的差异性,格局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及 各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联系;"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其中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对称、比例、节奏等,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总体层次,展现出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具体说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的特性,结合滨水环境的特点,配置相应的植物种类,丰富滨水绿地区域的空间层次。同时,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还需要和滨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目录 前言 (1) 1.目前国内校园滨水景观现状 (2) 2.场地分析 (2) (1)地理分析 (2) (2)学校现有的滨水绿地景观 (3) (3)交通分析 (4) (4)周边地块性质分析 (4) (5)周边已有建筑物分析 (4) 3.SWOT分析 (5) 4.主题确定 (6) 5.功能确定 (6) 6.总平面图 (7) 7.竖向设计 (7) 7.1 乔木层设计 (7) 7.2 灌木层设计 (8) 7.3 草本植物层设计 (8) 7.4 地面层设计 (8) 7.5 水面层设计 (8) 7.6 水下层设计 (8) 7.7 山麓 (8) 8.空间功能分区设计 (9) 9 道路系统设计 (9) 9.1护岸设计 (10) 9.2 地形设计 (10) 9.3 亲水平台及跨湖步道设计 (10) 10. 植物群落的设计 (10) 10.1 林缘线、林冠线设计 (11) 10.2 植物品种的选择 (11) 11.生态驳岸设计 (12) 12.小结 (12) 参考资料 (13)

前言 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满足人类对景观和功能的需求。 本文设计遵循从自然的观念,从植物群落设计,空间功能分区与竖向设计,生态驳岸设计,道路系统设计等4个方面来设计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著名建筑师杨经文先生认为:生态设计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为此达到生态廊道宽敞化,植被多样化,植物格局科学合理,以及校园滨水绿地自然演进过程正常化。将“设计遵从自然”的思想应用于滨水绿地设计,不仅仅是符合现代设计理念,也是对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建筑设计理念的传承和发扬。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滨水公园的数量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然而随着快速发展与盲目开发建设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忽视城市滨水公园的水体空间、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盲目开发、设计手法单调等。分析当前国内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分区规划不合理、功能单一 许多滨水公园景观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对基地的环境状况、地域人文特征、功能需求等诸多方面更合理的考虑。造成滨水公园景观的功能区域划分不够合理,各个分区的形式与功能单一,区域之间的功能性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与主题进行功能设定。 2、生态观念与景观生态观念相矛盾 在对滨水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中更多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高度工业化和快速建设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许多江河湖堤岸由自然土变成了混凝土包裹,原有的自然植被已被人工景观所破坏,原本的自然河流被掩埋等。同时,由于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许多城市滨水景观受到了破坏,致使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功能逐渐减弱。 3、忽视人性化设计 很多滨水公园设计更为注重对基础设施、绿化设计、景观等因素进行

考虑,往往忽视了人的行为因素和心理因素,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 4、缺乏整体性、与周边联系较弱 在对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中发现,有些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缺乏整体性,没有对既有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因素进行统计与总结,致使滨水公园景观与周边的联系性不强,周边的交通条件较弱,从而形成滨水公园开发后人烟稀少,利用率不高,居民与滨水公园景观在很大程度上相对隔离的状态。 5、对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足 滨水公园景观作为一个城市中公共开放性的地带,是体现一个城市地域特征、地方文化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过度追求现代化,许多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趋向模式化,对城市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也正在逐渐减弱,城市的历史与文脉无法得到继成与延续,空间的可识别性变弱。

城市季节性河流湿地滨水景观规划初探

城市季节性河流湿地滨水景观规划初探 ——以登封新区商住区城市设计为例 李滢1张焕发2 (1.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 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城市河流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市安全有着重要作用,以登封新区商住区城市设计滨水景观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河流的季节性水位变化,科学运用各种方法,以实现城市湿地水系的可持续设计,协调城市区域功能关系,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满足市民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生活需求。 关键字:城市湿地滨水景观系统可持续设计 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及洪泛平原湿地①。同时,分布于城市(镇)的湿地称为城市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河口海岸湿地。城市河流湿地是城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河道、河岸河滨绿化等区域。城市河流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廊道,为城市提供了物流、能流、信息流传递与交换的场所,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自然调控与景观作用②。 1、现状概述 登封河流众多,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32公里。市域地处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分水岭,无外来过境水。夏季降雨占全年45%以上,降水集中,径流大,利用少。 2、规划设计目标 延续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概念原则,通过对现状的因借改建,对环保新技术的延伸应用,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将建筑、道路、水体、绿地等有机联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新区形象。 突出亲水的理念,根据寺里河水位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在局部采用跌水、改变河道、筑坝拦截等技术手段,改善河流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位反差,引导人们以积极的态度与自然水系进行交流,融于自然,回归自然。 3、空间组织方法 通过垂直叠图(overlay-mapping)的技法来配置空间要素,将包含自然格局、城市交通、景观基质等多个元素彼此错置,并经由强烈对比以产生独特的空间品质——形成自然模式与城市空间形式交融的生态设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筑登封新区滨水景观系统:

浅析滨水景观设计说明

浅谈滨水景观设计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的享受。尤其是人们对于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因如此背景,在景观设计创新过程中就须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既要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要富于时代感。在其设计时必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作为总指导和总的中心思想,针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就应遵循景观设计的准则、原则:即它的安全性、生态性、审美性以及时代性。具体到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空间,还应该考虑到它的:共享性、亲水性、生态保护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充分体现人性化这一中心理念。 1、滨水景观特点 1.1综合性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艺术。由于该类型的景观所设计的对象和考虑的因素都相对复杂,尤其是在做海滨公园景观中的“共享性”即陆地环境与水域空间的结合,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所以要把握好景观构成的三大要素:景观形象、环境绿化、行为心理。把握住了这三要素也就把握住了景观设计的精髓。在设计中坚持人性化设计的中心理念,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结合,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宗旨:即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海滨公园景观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的“多样的统一”。 景观的综合性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远景设计研究院提醒滨水公园中的每个部分功能区都是多样的,把多样化的部分有秩序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给人来了有秩序地美感。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就会陷于混乱中而失去了

美感。 1.2多样与统一 再者,“多样与统一”又是景观造型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则之一。特别是在设计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时,它包含了许多功能、形式、内容等,因此,更需要强调“多样化的统一”,注重在整体环境下的统一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始终把握整体全局的设计是统一的关键,在整体的前提下寻求小变化,这样既不失整体风格,统一中又有变化。统一是体现整体秩序的美、和谐的美,是美的标准与尺度。整体统一的表现是一个相互关系的群体,贯穿其景观的综合性,从而使整个景观环境的视觉效果更加柔和而深刻。 归纳起来,景观的综合性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它的复杂性、共享性、关联尺度、多样与统一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而“多样与统一”的设计法则是突出体现整体风格、加强景观环境印象的手段之一,留给人们的整体视觉印象亲切而深刻。因此:在喧闹繁杂的大都市内的环境设计中,“多样与统一”的设计法则尤其显得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滨水景观的视觉感受与审美心理。 海滨公园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中最为复杂、综合性很强的的课题,而景观设计师必须通过遵循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进行创新、设计,着眼现实,从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价值。“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海滨公园景观设计正是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味,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2、景观设计意义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驳岸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驳岸景观规划设计 于焕龙杨玥高大鹏 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在城市河道的整治和景观构建中,应大力提倡采用生态驳岸,尽量减少钢筋混凝土和浆砌石挡墙的硬式驳岸,创建有利于湿生、水生植物为主体的岸栖生物的生长环境和自然的生态景观。 关键词:规划设计城市水系 Abstract:In the city river harnessing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it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ecological revetment,minimiz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masonry retaining wall hard embankment,creating conducive to wetland, aquatic pla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riparian biological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Key words: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water system;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水系的建设受到空前的重视。城市水系的建设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同时也是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是城市里一种独特的景观风貌。一些城市成功地将其水系景观建设成为城市的亮点,城市的名片,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城市滨水绿地的功能和环境特征 城市滨水区域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功能,一方面它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具有两栖性的特点,并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而呈现出生态的多样

城市滨水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1相关概念 1.1城市滨水区水域孕育了城市及其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特定的空间位置,是城市中与陆地相邻的水体、陆地及两者在边境区域的集合,包括200m到300m的水域空间和 与水体相邻的陆域空间,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生态系统.城市滨水 区不但具有空间导向性明确,渗透性强的的特质,还具有丰富的地域 历史文化的特点,是人们寄情山水,集中公共活动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场所.图1为温州市瓯 江江南岸滨水区,它服务于周围市民,美化城市面貌.相对于乡村滨 水区,城市滨水区具有社会城市化、人为因素参与规划等特点 [1].使用人数多,生态系统相对较弱,防洪安全要求高等是城市滨 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和一定的难度. 1.2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主要是精神功能超越物质功能,且能装点环境、愉悦人们心灵的构筑物.景观建筑是一种提升人们对户外空间使用及 体验频率的艺术作品,是一个调节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设计过程.景 观建筑与自然景观在环境中结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且为人类 提供娱乐休闲、旅游服务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师从艺术的角度对景 观建筑实行了新的理解;景观建筑是由人工制造,作为人类公共生活基 础和背景的艺术作品,与生活密切相关.景观建筑大体分为4类:休 憩服务类,如亭、廊、榭等;展示类,如纪念馆、展览馆等;服务类, 如餐饮、公厕等;装饰类,如雕塑、小品等. 2现代滨水景观建筑存有的问题 滨水景观建筑较其他景观建筑具有独特的水环境作为依托,而现今滨 水景观建筑设计因为设计理论不完善存有以下问题:(1)缺乏亲水 性.滨水景观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所处的滨水环境,当人们在滨水区时,理所当然的希望亲近水体,这是人的天性.但因为设计理论的不

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国内外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孕育着人类文明。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城市发展史,聚落的形成往往与水源种类与形式的河流、海洋、湖泊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堪舆著作《平洋全书》中有: “依山者甚多,亦需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的构城理论。历来濒临江海、湖泊、河流的区域以其便捷的交通、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建城设市的首选地带。 1 城市与滨水区发展进程

水体在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城市水系多呈集中式面状、条带状分布,通常影响着城市的肌理结构。其次,滨水绿地是城市与水体的过渡带和连接带,是串联城市中呈斑块状分布绿地的纽带,往往成为城市的景观轴线、生态廊道、文化廊道,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构筑地域景观特色、形成城市意象、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价值。第三,因滨水绿地处于水陆的过渡区,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接地带,生态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与城市功能的复合性使得城市滨水绿地的建设应当慎重对待。 城市与水体的关系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变得错综复杂,城市因水或兴或衰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那些邻近城市的水体逐渐被城市包围,与之俱来的是城市滨水区的高强度开发,继而导致城市滨水区的逐渐衰落,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区和盲区。 2) 高度紧张的城区用地问题突显,侵占或填埋水域作为建设用地,城市蓝线与其他城市用地控制线组织混乱,城区水面面积急剧减少。以徐州为例,市区水面率由20 世纪60 年代的5.8%下降到了2004 年的3.5% 左右,近年来还在不断下降,河流存在严重的填埋、覆盖的情况。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的研究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7T11:19:15.0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李翔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城市滨水景观带是城市居民最感兴趣的地方,因此,国内许多的滨水城市利用其独有的自然条件,通过一定的措施对滨水地区进行设计规划整治,从而使得滨水区景观与周围城市环境相协调,开发旅游资源,进而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近些年来,城市滨水景观带是城市居民最感兴趣的地方,因此,国内许多的滨水城市利用其独有的自然条件,通过一定的措施对滨水地区进行设计规划整治,从而使得滨水区景观与周围城市环境相协调,开发旅游资源,进而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理论;应用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数量逐年增加,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宜居的环境继续增长,这也是结果,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滨水区,逐渐改变了对滨水区的理解,直接促进了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目前,中国90%的城市建设都与水有关,这表明城市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和开发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但这也表明,我国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仍有很大的潜力。因此,我们必须探索一个适合中国的国家。通往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道路。 1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滨水区一般是指在建设海洋、湖泊、河流、河流等水域的边缘进行土地建设,形成具有观赏和利用功能的公共绿地边缘。水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人们提供了应用、景观等功能。它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和源泉。在时代的变迁中,随着河流的不断兴起,世界著名的城市已经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开放的标志,发挥着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双重作用,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自然资源为核心和人工建筑物为基础,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来创建一个滨水城市景观,增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使人们的认同感,把握自己的感知的生活条件,并获得灵魂的精神撤退让自然空间。有能力调整环境,建立科学、健康的城市模式。 2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的具体内容 城市滨水景观构成分为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三个方面。首先,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城市滨水的地理条件,如地形、水文特征等。这些因素不太可能被人类干扰,但在景观设计中对自然元素的理解程度往往会成为衡量一个滨水区的尺度。是景观设计成功的重要参考。设计师对滨水区自然元素的理解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和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其次是人工景观元素,滨水区的人工景观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如桥梁、码头、大坝等。这些都是城市滨水区的产物,人与自然长期共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性,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和设计领域,设计师需要发散思维适当保存和更新,这样它就可以被集成到滨水景观设计的总体设计规划,以便公众可以在旅行中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标志。最后是人文景观元素。人文景观元素主要代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活动、历史名人广场等。城市文化内涵可以体现在坚实的建筑景观中,如以滨水公园为主题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家。它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龙舟比赛和滑冰比赛,以增加城市滨水区的文化特色。滨水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与开发中,要合理开展历史文化景观设计,整合文化氛围,提高城市的认知度,保护城市滨水区的历史文化特色。 3 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的现状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规划中,由于各个国家和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在设计规划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水运、工业等传统产业的衰落,许多国家已经放弃了许多码头。因此,这些国家充分利用原有滨水区的地理优势进行开发建设,如:闲置码头改造已成为旅游、度假、娱乐的场所,可以有效促进滨水区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起步较晚,在许多城市建设中,滨水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许多设计理论和施工设施都不完善。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还有一个根本性的误区,就是城市与水的关系被严重忽视了。这也是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4 城市滨水区景观系统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分析 4.1 因地制宜划分区域 不同的城市对滨水区的整体设计规划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的设计中,要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片区根据其基地环境状况、地域文化特征、基地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游客的容量等多方面所提出来的要求、主题及功能设定进行合理的划分区域。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对场地的需求与功能的表达。 4.2 基地高差的有效利用 在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规划中,应注意基地高差的有效利用。一层不变的平坦的道路或景观,会给人平淡的感觉,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时应营造丰富我滨水景观,以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在设计规划时,应充分地结合当地的基地高差现状,利用其基地高差设置游步道、亲水平台、驳岸、自然植被等景观,在游道的设置上,可以用不同的基地高差,来丰富滨水区景观空间层次;在驳岸的设计中,也可以根据基地高差结合灌溉、防洪等因素进行不同形式的驳岸设计。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中,利用高低错落的基地形式,构成有序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可以利用基地高低的起伏来体现滨水区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增加城市中滨水区的立体景观效果。 4.3 水景观与水生态的有机结合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中,应同时重视水景观与水生态的有机结合,以生态学为基础,利用生态的原理与景观设计规划相结合来进行设计规划。比如利用回收水系统,将水景的设计与回收利用相结合进行系统的设计,既能营造多样化的水景效果,又能达到节水的目;在进行景观设计规划中,还可以构建湿地植物群落,形成湿地生态循环系统。如四川西昌琼海湿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水景观与水生态的有机结合。 4.4 塑造层次丰富的植物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规划中,离不开丰富的植物。在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植物设计规划时,为了满足人们交谈、娱乐、体憩等多种功能的需要,我们必须要设计规划一个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在植物的空间表达上,可以根据其城市滨水区基地的高差与空间功能的划分,对植物品种的配置,应根据对植物的高低、大小、疏密等不同形式的划分,因地制宜的巧妙的对不同的坡地景

滨水景观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滨水景观中的绿化 学校(学院): 专业:张杰 准考证号码: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摘要 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活力,与其滨水景观带上的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及艺术品位是分不开的,对其环境的改造是必要且重要的. 关键词:滨水景观绿化设计原则应用生态 Waterfront landscape of gree n Abstract: Waters gave birth to cities and urban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urban development. Most of the world famous city accompanied by a change in the name of the river rise and fall. Urban Waterfront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ublic open space, the development and vitality of urban space, to bring its waterfront landscape ecology, human design and artistic quality are inseparable,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the environment of their and important. Key words:Waterfront Landscape; Green Design; Principle; Application; Ecology

论滨水主题公园设计

论滨水主题公园设计:以临海湖滨公园景观规划为例 2010-09-01 09:30:17 作者:maj来源:现代园林杂志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 条作为一位工作多年的景观设计师,笔者先后参与了多个滨水项目的设计,此次更有幸作为主创设计参与了临海湖滨公园的景观设计,亲历了一个滨水公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摘要:滨水区域之于城市空间,是一份瑰宝。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也往往因为它优美,且极具人文特色的滨水景观而享誉世界,诸如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等等。滨水区域,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风貌和精神。在进行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时,思考如何同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一座城市的肌理环境相融合,可以说是整个滨水景观设计计的前提。而同时,作为景观本身,设计怎样才能够满足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上的诉求,也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城市肌理:地域性特质;生态环境:滨水景观;以人为本;主题公园设计;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区意为水边、海滨、湖边,作为与江、河、湖、海连接的区域,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它在有机传承了大陆与水域之际的过渡,也协调了城市的宏观景观与微观景观,是一个屡次丰富日幻化多样的空间中介。 中国历来非常崇尚滨水文化,在古代,文人雅士游历江河,寄情山水,写下了诸多优美的诗句。到现代,滨水景观己不仅仅是一种心灵寄托,更多成为了城市对外展示的窗门-慽市文化延伸的载体,亦或者是城市精神对外的倾诉。如伦敦的泰晤土河了展示城市的历史底蕴:巴黎的塞纳河体现了城市的含蓄内敛;上海的外滩则表达了城市的海纳百川。优秀的滨水景观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可以以此为支点推动整个城市多方面的迅速发展。作为一位工作多年的景观设计师,笔者先后参与了多个滨水项目的设计,此次更有幸作为主创设计参与了临海湖滨公园的景观设计,亲历了一个滨水公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此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