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略)

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1)成立标志——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注意,不是国务院)

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两半”社会),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发展方向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5月

(2)谈判的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

(3)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逼视来了光明的前途。

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1、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开始: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

(3)结束:1953、7,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意义:A、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B、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5)主要英雄人物及事迹: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黄继光——用胸口堵机枪(6)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到1952年冬)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内容: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镇压反革命运动(略)

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1)制度依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时间:1953——1957年

(3)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年项目为中心,以694年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取得的成就: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②重工业从无到有;③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

(2)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3)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4)意义:从根本上区别于中国过去反动阶级制定的宪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两大失误)

1、“大跃进”运动

(1)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2)表现: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

(3)影响:积极: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消极: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2、人民公社化运动(性质:政社合一)

影响:它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五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1)“铁人”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打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

(2)“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炸成功

(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为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献出生命,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4)雷锋——助人为乐的楷模;毛泽东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上述人物的共同点:都处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都具有乐于奉献精神。

第六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1966——1976)

(1)原因:毛泽东对当时的形势做了错误判断

(2)冤案:刘少奇含冤去世(1969年),为共和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

(3)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集团和“四人帮”。(林彪集团覆灭标志:“九一三”事件;“四人帮”: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4)“四五”运动:1976、4、5,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百万群众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的运动。“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粉碎“四人帮”(1976.10)

(6)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7)影响或后果:A、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经浊发展水平的差距。

(8)教训: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

2、真理问题标准的讨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

(1)时间:1978年12月(2)地点:北京

(3)会议内容: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B、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全会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拨乱反正。

(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了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议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着重理解此次会议的转折意义)4、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它的提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第八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1)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四川实行“包产到组”

(2)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3)特点: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4)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深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多种经营);积极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所有制结构:国家重新明确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积极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国家还发展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政策。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极大的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使大多数企业摆脱了困境,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

第九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2)提出:1979年4月,邓小平

(3)建立的过程:1980年,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建立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时间最晚、位置最南的经济特区。)

(4)经济特区的意义(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的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着改革开放的大潮。

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0世纪80年代,建立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经济开放区

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1992年起,开放5个沿江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13个边境城市,至此,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外开放的影响:A、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B、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持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C、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十一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1)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直接选举范围:县和县以下)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各级政协)

(2)基层民主:居委会和村委会

2、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核心:《宪法》;

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十二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中共十二大(198

2、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的提出:邓小平

2、中共十三大(1987、10)——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

内容:A、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B、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C、明确提出了判断是非的三条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4、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5、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把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6、中共十六大(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第十三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少数民族分布:少数民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2)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在区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必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要本利益。

2、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建立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措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全面进行改革,发展边境贸易,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表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第十四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的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3)提出的依据: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妇,尊重历史和现实。

(4)内容(含义):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意义:“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提出,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依据: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回归时间: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3)管理:成立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董建华和何厚铧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第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二: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第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作用。

3、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1)原因:中国共产党史为了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结束海峡两岸多年来紧张的军事对峙和人力隔绝局面。

(2)意义: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加深了台湾人民对日新月异的祖国大陆的了解,还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

第十五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国防建设)

1、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1)四个军种:陆军、空军、海军、第二炮兵

(2)人民海军:建立——1949年建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发展:先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3)人民空军(共和国的“空中保护神”):1949年空军司令部成立。

2、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坚持走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之路

3、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1)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职责:保卫祖国、经济建设、抗灾抢险等

第十六课朋友遍天下(我国的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代表时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

(1)召开:1955、4,29年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2)会议内容(性质):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倡议,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我国能恢复席位的原因:

第一,我国的国际地拉提高(根本原因),

第二,联合国要求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三,第三世界国家和其他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有力支持

(2)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定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中美、中日建交(1979;1972)

(1)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交

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2)中日建交: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交

4、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1)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两极格局瓦解,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内容: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两个方面。(参加APEC;加入WTO)

第十七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两弹”的成功研制

(1)原则: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有核武器的国家。

(3)氢弹: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4)导弹:1980年5月,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2、航天技术

(1)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世界第五个国家

(2)我国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3)2003年5月,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飞行员杨利伟)

3、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

袁隆平,培育杂灿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医疗技术:我国的针刺麻醉、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切除大肿瘤等领先世界

4、“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863”计划(发展高科技的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实施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把生物

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领域作为重点。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

第十八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教育:

(1)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育改革的重点: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3)教育的法律保障:《义务教育法》、《教育法》

(4)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全社会开展了实施“希望工程”活动。

(5)提高教师地位:从1985年起,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2、体育

(1)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成就:A、1959年,25届世乒赛上,容国团压得男子单冠军,为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B、1981年,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赛上七战七捷夺得世界冠军C、1984年,23届奥运会,夺得32枚牌,突破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为零的纪录。许海峰夺得我国奥运会第一枚金牌。D、2004年,28届奥运会上,夺得32枚金牌,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二名。

E、2001年我国申办奥运会成功,2008年成功举办了29届奥运会。

第十九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1、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优秀影片:《开国大典》等;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

第二十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1、改革开放带来了人民生活的巨变

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表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乡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大变样;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

2、民族精神风貌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国普遍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后,又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手拉手”“心连心”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代表人物:当代焦裕禄孔繁森,新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代表蒋筑英,活雷锋徐虎等

出现一些文明城市如唐山,大连,和文明村镇如江苏华西村

第二十一课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就业制度的改革成就: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范围扩大,就业的服务体系形成,就业的观念发生改变。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1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 ①鞍山钢铁公司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沈阳第一机床厂④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急于求成③自然灾害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2、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周恩来 D、胡锦涛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4、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5、2004年是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周年纪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能够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 电影中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在西方国家的重重刁难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外交才能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对世界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来领略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以及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史料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2.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2、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3、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战火燃烧到清王朝统治中心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4、率清军摧毁阿古柏政权,收复x疆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冯子材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圆明园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法德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探索。 7、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C.实现民族独立 D.发展军事工业 8、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创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的发表 C.创办《中外纪闻》 D.强学会的建立 9、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10、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三民主义阐发的思想() A.民主 B.民权 C.民族 D.民生 11、“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 12、中国近代,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西安事变 D.五四运动 1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4、中国*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5、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统一战线 C.从事农民革命运动 D.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6、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沿口初中学校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学校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内容标准】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基础知识】 一、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内容:①任命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②会议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一切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开国大典: (1)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志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 _______从此站立起来,___________ _____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国际意义: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结论(中国革命胜利原因)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历史的结论。 二、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及标志: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 2、意义: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使,给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内容标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 备。会议的内容: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决定国名、首都、代国歌、国旗,采用公元纪年法;在天安门广 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 副主席。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 治和国家战乱不断、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 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3、巩固人民政权: (1)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大陆的领土全部获得解 放。 (2)整顿经济秩序:措施有调运物资、平抑物价、统一全国财政收支。 作用是使社会秩序稳定,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 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3)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 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 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实行土地所有制,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 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

策奠定了基础。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 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是工业化的起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成就表现为: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投入生产;长春第一汽车制 造厂和制造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南昌飞机厂制 造第一架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北天堑 变通途)。 作用(结果):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改善了工业基础, 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实向前进。 3、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20世纪50年代,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严重失 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浮夸风、蛮干(大炼钢铁) (3)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风(绝对的平均主义)

2019-2020年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年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分×20=60分)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B、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强盗”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沙俄 C、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D、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3、“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国皇帝报告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反映了哪次战争中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无耻掠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洋务运动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 A、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有效地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5、在戊戌变法中,光绪表示不做“亡国之君”,支持变法。他属于: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开明地主阶级的代表 6、最能够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7、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较,最明显的不同是: A、所处的时代不同 B、要完成的革命任务不同 C、社会性质不同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8、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9、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幻想国际干预,避免事态扩大 B、要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 C、借以削弱张学良的军事力量 D、慑于日本的军事实力,惧怕战争 10、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案。他们屠杀的是: A、正在作战的中国士兵 B、正在抵抗的中国武警 C、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D、国民政府的工作人员 11、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嫩江大桥之战 12、重庆谈判的最大功绩是: A、争取了国内和平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机读卡相应位置上。)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 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 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2.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4.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 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利用外资和技术 C.活跃我国的对外贸易 D.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6.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 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 7.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实质上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 8.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外国军事评论家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支部队创建于() A.1949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70年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战线硕果累累。下列反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照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复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复习巩固第八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2014年3月,43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开始②西藏和平解放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⑤三大改造完成 A、②①④③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③①②⑤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1952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答案】: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01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右图导致了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2.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香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 .甲午中日战争——台湾 D .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3.《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A.英军攻陷南京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义和团攻占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4.右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 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 .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 .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5.“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6.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 .“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 .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 .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 D .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7.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 .传统儒家思想 B .维新变法思想 C .民主革命思想 D .民主和科学 8.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 “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二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辅导 练习第三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说是( )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 C、新解放区的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发行于( ) A、1949年 B、1999年 C、2009年 D、1951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这被毛泽东比喻为(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平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除旧布新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分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 【解析】: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慧眼识真(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的“本大臣”指 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关天培 2.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4.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5、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张之洞 D、左宗棠 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 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马尾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 7、设想1895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镇南关大捷 B、反割台斗争 C、革命派起义 D、收复西藏的斗争 8、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在中国开始设立工厂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鸦片战争之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9、抓住关键词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赔款、划定、拆毁、严禁、 允许”这十个词来帮助记忆某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八年级的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做好每一份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能够让你发现自己所欠缺的八年级历史的知识点。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4.七七事变后,日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 A.吉星文、金振中 B.吉星文、佟麟阁 C.金振中、赵登禹 D.佟麟阁、赵登禹 5.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是一场全民性的抗战,其中反映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抗日义勇军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6.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哪一次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7.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华,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A.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 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 让所有日本人血债血偿 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其中的"先生"是指 A.蒋介石 B.毛泽东 C.周恩来 D.王若飞 10."红色旅游团"的团员要到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城市去。你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吗? A.西安 B.延安 C.北平 D.重庆 11.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 12.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历史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种“代行”到什么时候结束()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2.毛泽东曾十分风趣而深刻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重工业B.商业C.轻工业D.农业 3.北京城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沧桑巨变。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往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爆发 ②“百日维新”失败 ③开国大典举行 ④卢沟桥事变爆发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④③② 4.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追溯历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共同纲领》制定、“一五”计划实施 B.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 C.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D.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三大改造完成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政企分开的经济体制 C.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包括12集内容,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7.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A.南京B.上海C.深圳D.厦门 8.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 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 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9.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地主阶级B.肃清国内反革命势力 C.掌握经济命脉D.巩固人民政权 10.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12.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1)《马关条约》签订 (2)戊戌变法失败 (3)中国抗战胜利 (4)人民解放战争。

201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2012-2013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21日(2)性质: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3)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作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 (1)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5月 (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政权的三个措施: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1、抗美援朝 (1)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时间: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 (2)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标志:1953年7月,在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定》。 (3)胜利的意义:A、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B、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4)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代表及事迹有:邱少云——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黄继光——用胸口堵敌人的机枪口 (5)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时间:1950年6月到1952年冬(除了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镇压反革命运动: (1)时间:1950-1952年底 (2)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1)时间:1953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命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训练卷) (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参战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在右图之后出现的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 4.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②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③是我国由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⑤它表明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⑤ 6.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施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崔美华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共三大题,由以下两种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50分,第二题非选择题题,共计50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知识系统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5、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 三、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3、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四、教学建议:

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及答案(六)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同学们,历史已经伴你学完了全册书的知识,那些智慧的积淀,文明的灿烂,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你的生命.在这里,让我们杨起风帆,重新遨游广博深邃的历史海洋,相信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写在本大题后答题卡内。 1.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要求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知道。”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 得分 评卷 人

①废除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予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小明的爷爷今年已经80多岁了。在六一儿童节时,他给小亮和同学们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60多年前的战争故事。那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他们给予了美国侵略军沉重的打击,但是也失去了最好的战友黄继光。那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上甘岭战役 4.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巩固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巩固九十二 第1题【单选题】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期间 C、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期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运输邮电占19.2% ,农林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重工业的投资比例大体是轻工业的7.9倍。由此可见,我国“一五”计划时期( ) A、优先发展农林水利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文化教育业 D、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