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展“数字校园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

开展“数字校园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

开展“数字校园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
开展“数字校园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

永昌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数字校园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

秀论文与教学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中学、中心小学、城镇小学:

为推动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新优势,切实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根据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举办甘肃省“数字校园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甘教研发…2011?22号)文件要求,永昌县教育局决定开展2011年“数字校园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征集活动,望各校积极参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各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均可参与。

二、征集时间

征集作品于 2011年10月20日前上报县教育局电教中心,逾期不予补报。

三、论文及教学设计要求

1.参评论文、教学设计书写原则

论文要从问题陈述、研究创新、信息的有效性、文章的结构和文字表达、参考文献等4方面建构;

教学设计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等4个环节切入考虑。

2.选题参考范围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课件的制作思路和创新方法;

农村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研究;

3.参评作品的要求与形式

(1)资料的引用须注明出处;

(2)已获省级(包括省级)以上奖项或已正式出版的论文或教学设计不在此次评选活动范围。

(3)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

(4)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抄袭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

(5)论文主题鲜明、论据充分,具有创新之处和指导意义。

(6)作品中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等内容。

(7)本次活动只接收网络平台使用注册卡报名的作品,其他形式报送均视为无效投稿。

四、报名要求及流程

1.制作要求:Word文档格式;

2.报送流程:

(1)参赛教师到县教育局电教中心登记报名,后领取注册卡(注册

卡背面有详细报名流程及说明)。

(2)在“数字校园”网站活动专页进行注册,地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10290048.html,。

(3)持注册卡填写卡号、卡密,激活注册。

(4)填写个人信息及作品信息。

(5)点击“上传作品”按钮提交作品。

(6)标题处填写作品名称,正文处填写作品摘要。

(7)在附件处上传作品完整内容和“参赛作品登记表(上传文件格式为 rar、doc)

由县教育局电教中心负责统一汇总上报。

五、收费

每件作品收费150元。

六、评选及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评选专家组,对本次活动全程进行指导与规范。由省教科所网络与信息中心负责征集、整理等工作。获奖作品将全部入选我省教育科研成果库。

七、著作权说明

1.参赛者必须保证作品独具著作权且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或投稿。获奖的作品知识产权归省教科所所有(包括使用权、发布权、处分权,并有权对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和各种开发应用),获奖参赛者不得将获奖作品再与他方进行参赛、转让、发表、投稿等行为,否则,我所有权追究获奖参赛者的法律责任;

附表:

参赛作品登记表

注:此表在发布作品时一并上传,并以文本形式上报教研室(教科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增速过快,教材更新过于缓慢,学习者不能及时接受新知识,以至于不能与时代接轨,因此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优化教学,从而使现代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基本特征,利与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因此加快,而教材的更新缓慢,人们满足不了教材上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上必须引进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他们所要的大量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免自己与时代脱轨。 面对发展如此快的时代,传统教育已经逐渐地显露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如果把21世纪比作山中的老虎,那么这个黔驴——传统教育已经技穷了,在传统教育中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学科之间的弹性,与21世纪的全面发展相违背;21世纪需要自主探究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下教学安排孤零,学习者无法深入地探究,更无法培养一个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人才;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远离日常生活经验,教育者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迫使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只死记硬背,应于考试,而不是加以理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因此传统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和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一个拥有“屠龙本领”——在传统教育下所学的知识,在这个21世纪根本无法施展,也没有

施展的空间,因为这个本领与这个时代不搭配,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也注定拥有“屠龙本领”的人才抑郁而终。从上所述,课程整合是必须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21世纪这个战场上驰骋万里。 为了迎合21世纪的到来,这个“国家之本”——教育需要进行改革,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是符合人们对于知识的要求,更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思,自主探究,动手能力强,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才。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也可以用于教育之中,这样称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gration)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做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课程整合

湖州市教育学会关于开展2019年优秀教育论文评选.doc

湖教学会〔2019〕1号 湖州市教育学会关于开展2019年优秀教育论文评选 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学会,各市属学校(理事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的参与度,反映学会群众性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决定开展2019年度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全市各教育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二、论文主题 以“核心素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为主题,题目自拟。 三、参评要求 1.论文要紧扣主题,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做到观点新颖明确、论据准确充分、论述严谨完整,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不受理游离上述主题的论文。来源于课题研究的,须以论文形式呈现,不受理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参评论文必须是未曾在省、市级评选中获过奖项的。 3.参评论文必须是本人(或合作)独立完成的。 四、名额分配 每个理事单位会员(学校)限送8篇,每个单位会员(学

校)限送5篇。 五、文本要求 1.篇幅以3500~5000字为宜,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三份。 2. 3.正文前须有【内容摘要】。 4.字体字号:文章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正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宋体小四号。 5.凡文中的“引用”文字标明数字序号(如①…),在文章最后页逐一注明书名、页码、作者姓名。 6.标题层次: 一、……(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一)……(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1.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 (1)……(四级标题,宋体小四号) ①…… 六、报送截止日期 2019年5月30日 七、评审办法 1.区县教育学会对本区县送评论文进行初审,按总数的60%择优报市参加复评。市属学校(理事单位)由市教育学会组织初评。 2.市教育学会对上报参加市级复评的论文进行匿名评

优秀论文表彰决定

优秀论文表彰决定 决定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优秀论文表彰决定,供大家参考! 关于表彰2013年度优秀论文的决定 中技经发字〔2014〕6号 为促进学术交流、鼓励高质量论文发表和提升主办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对主办学术期刊和主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审,高鹏斌等发表的17篇论文被评为2013年度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13篇。现决定对获奖论文作者予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为促进我国技术经济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等奖(4篇) 《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法的即兴领域知识结构研究》 高鹏斌,于渤,吴伟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融资结构的关系: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钟田丽,胡彦斌,张天宇(东北大学)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案例研究——基于能力矩阵》

成红,邵云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生猪生产效率研究》 张园园,孙世民(山东农业大学) 二等奖(13篇) 《军工企业多元融资方式综合评价——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 张旭,刘建昌,侯光明(北京理工大学) 《科技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调查研究》 张瑾,刘丽君(北京理工大学) 《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评估SVM集成分类器的构建与应用》 李丽,周宗放(电子科技大学) 《利他行为对信息系统集成知识创新的影响》 游静,罗慧英(重庆科技学院) 《R&D投入结构与技术交易规模的关系》 王方,李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研究——以南昌大学江风益团队为例》 周荣,喻登科,涂国平(南昌大学) 《多关系条件下多代理人行为分析与激励机制设计》 钟国栋,万昆,柳瑞禹(武汉大学) 《中国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分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内容提要: 本文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出发,指出要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需在新的教育理念支撑下,构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计算机教师,应带头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认识到自己不只是一个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在阐述“新课堂”构建的意义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堂”构建的理念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 新理念小学信息技术新课堂 当代最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教授(Negroponte)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个虚拟的故事:“一个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了一间现代的手术室。所有这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但是,另一位19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辆时光机器到了现代化的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可以立刻从他20世纪末叶的同行那里接手教起。因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15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在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停留在同样的水平上。”桑新民教授也曾谈到:“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 我国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小学计算机教学,直到90年代中期才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尽管已经把学科名称由“计算机”更名为“信息技术”,且已经成为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地千差万别,大部分学生学会的也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把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尽管已经对学科整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便不少专职计算机教师仅仅是对课题研究感兴趣,信息技术的教学多数还仅仅局限于自身学科的教与学上。如何彻底改变目前传统学科教学与计算机教学分道而行、难以维系的窘境,如何使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堂挥发新的生机,将成为我们广大专职计算机教师共同探究的新课题。 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拓深新思维构建新课堂 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也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化。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我认为关键在于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要让学生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切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同时,也要认识到推行信息技术整合是以其小学充足的基础设施以及师生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前提。反之,如果脱离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试图跨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必修课为主要特征)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盲目鼓吹信息技术整合,甚至取消信息技术必修课提前推行彻底的信息技术整合,则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成为"空中楼阁",势必对我国小学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 2013年我们大岭中心小学的所有老师都积极地参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我们明确了新形势下,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研修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往的研修,老师们都认为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甚至无关。但这次的项目学习让我们耳目一新,因为它真真切切的做到了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本次学习让我萌生了许多心得,具体如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必须紧密联合 一个人要改变行为,首先要改变观念,而观念的改变在于理念的达成。尽管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如时间空间的制约;异校交流和专业引领的障碍;校本研修管理手段滞后;缺乏对教师持续性支持平台等。但吉林省对这个项目研修工作开展始终持之以恒,终有成效。基于教师研修为核心,主要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真正有效的角度出发,通过网上网下结合,通过主题活动给予落实;围绕课堂教学,整合远程学习与教学研修;做与学思研结合,着力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显然,信息技术与课程必须必须紧密联合。 二、教师培训模式应该与时俱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什么?网络带给我们什么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实施设计一定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在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中国教师研修社区平台设计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学校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教师备课工作减轻工作负担;利用网络工具促进教师养成专业交流的习惯,深度思考的习惯,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从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 三、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是现代教师的基本条件 教师可以在平台的word文档里书写学案、教案、目标等,也可以在网页上书写听课的感受、建议等,全国教师要具有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操作。显然网上网下的研修形式已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不得不改变观念,创新理念,逐步发展。 其实“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校本与网络研修整合是使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细致化和可持续化,关键在于这种模式和平台根植教育教学一线土壤,接地气。如果我们持之以恒,把每个细节做好,就是把质量做好,而质量则成就发展。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等一系列的细节都要细致化、常态化,的确需要一定坚持力。教师只有具备时代所需能力,不断创新,才能起航远行,杨帆万里,才能为国家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整理

1、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整合? 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的需求(不要固步自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音)(信息化+知识经济国民素质决定国力强弱) 2、中国的情况(各国了解) 亚洲:后来居上美国:一马当先中国:奋起直追英国:稳步跟进 美国的举措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 2000年底,提出了新的国家教育技术目标: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美国)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 .面向学生(NETS·S) .教师(NETS·T) .管理员(NETS·A) 英国的举措第一个提出整合的国家 亚洲各国的情况 新加坡2000年实现全国联网,学生二人一机,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 日本1999年为全部中小学配多媒体电脑(小学24台;中学42台,特教8台) 马来西亚建多媒体学院 印度CLASS2000计划: 万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千所学校建校园网,百所智能化学校(Smart School) 韩国万所学校建成校园网,教师一人一机 中国的努力 1996年推出了1000所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 2000年前后,大多数高校接入中国教科网CERNET 已建成一大批教育网站,包括上百个网校;多所高校开办网上学位教育。 2004年据部分教育信息化专家估计,中小学已经建立的校园网数量应在40000至45000之间 2000年信息技术课程开设 2000年“校校通”工程 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4年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颁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 .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 .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 .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 .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组织参加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 通知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关于组织参加 “2011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各学校: 根据苏教研[2011]19号文件精神,市教研室将组织列出学科(见附件)的教学论文竞赛,比赛要求同省教研室要求。请各乡镇、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将论文的三项材料(论文电子稿、纸质稿、诚信承诺书各1份)和汇总表(汇总表为EXCEL电子表格)及时交县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 所有材料报送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9月20日。 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 二○一一年五月 附件:关于组织“2011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市教研室(教科院、教科研中心): 为了提高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总结、交流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提升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我省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经研究决定,拟组织“2011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人员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和广大教师。 二、参评学科

小学:英语、音乐、科学、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德育、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德育、音乐、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其余学科的论文评比将在明年组织进行。 三、论文要求 1.论文应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学科性、实践性;要立意新颖,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给人启迪,对学科教学有较深刻的见解;能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探索、新成果;关注课改、评价改革的热点,关注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等。 2.参评论文题目自拟,内容自定,应注重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属于工作总结或解题指导等文章不予评比。 3.引用他人原始资料的信息、观点、句子等应做标注,文责自负,坚决反对抄袭行为,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通知该作者所在单位及所在市、县教研室。 4.论文字数在3000~5000字为宜。 四、报送要求 1.各大市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经评审后推荐小学每学科20篇,初中每学科20篇,高中每学科10篇论文(包括纸质稿一式1份和电子稿1份)送省参评。每位作者只能报送1篇论文。 2.送评论文以大市为单位汇总,并填写《2011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各市汇总目录》,(见附件1),于2011年10月30日前,将本市的参评材料统一报送至我室。

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活动方案

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活动方案 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永恒追求的主题,培养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这种能力的提升是教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过程。为此,我校特组织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二、撰写要求: 1.参评对象 学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全体参加,其他教师自愿参与。 2.活动组织方式 (1)以年级组为单位积极参与报名。 (2)研训处组织相关老师筛选参评案例。 (3)汇总评选结果,确定优秀案例,并发获奖证书。 三、参评案例题目: 1.同伴关系是隐形的教育力量 2.发现问题背后的美好 3.让偶发事件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以上三个命题当中任选一个。 四、文稿格式要求: A4纸排版,标题黑体小三,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20,边距各2 五、活动过程:

1、11月16日,研训处下发活动方案。 2、11月16日~~~11月30日教师撰写上交教学案例(交年级组长并汇总打包)。 3、12月1日~~~12月8日,研训处组织评比。 4、12月10日公布评比结果,并完成工作小结。 五、评选及奖励: 本次评选由研训处组织,分别评出一、二等奖,颁发获奖证书。抄袭、下载的案例一律取消参评资格。望教师积极参与,保证质量。 六、截稿日期:xx年11月30日 红崖子沟乡中心学校 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方案 为了搭建展示平台,更好地体现“以研促教”的先进理念,促进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中心学校拟于本学期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一、参评对象 全校教师 二、评比活动时间 xx年3月25日——4月30日 三、论文内容 1、围绕所执教学科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通论论文——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学生: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2 -人工智能的概述 ............................................................................ - 2 - 人工智能的发展 ............................................................................ - 3 - 人工智能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 - 3 - 第一个阶段:..................................................................... - 3 - 第二个阶段:..................................................................... - 3 - 第三个阶段:..................................................................... - 3 - 人工智能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 4 - (1).google ................................................................................ - 4 - (2) .i phone ................................................................................ - 4 - (3).工业方面............................................................................. - 4 - (4).军事方面............................................................................. - 5 - (5).游戏方面............................................................................. - 5 - (6).生活方面............................................................................. - 6 - 人工智能发展的意义.................................................................... - 6 - 1.在人类大脑思维方面的意义 ............................................... - 6 - 2.在社会方面的意义 ............................................................... - 6 - 结束语 ............................................................................................ - 7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 前童小学童晶晶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 互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能在没有信息的生活中生存,信息已经不单 单是一种带有意义的符号,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不 断进步的驱动力,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 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在小学的信息教学工作中,应不断 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作为 教师应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 以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如电子板报评比活动、电子小刊物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积极上进的环境中制作自己所感兴趣的电子板报、电子刊物, 不仅提高了小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和求知的 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更新原有的教学计划,在出 色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进行信息教学的革新,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学的任务。 二、加大信息教学的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让小学生掌握获取、传 输、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传导中最重要的平台和媒介,让小学生能够及早地掌握其基本的技能和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计算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程序性,一般情况下,以严密的教学教程和技术要领为教学重点,但是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应该以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只需对学生进行要领的点透,而着重对其进行实践上机的指导,让小学生在亲身接触计算机的过程中,了解并熟悉信息接收、传导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使其较为轻松地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要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作为一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领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将学习活动讨论、信息技术学习征文、“我与信息技术”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活动纳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展现自己,畅谈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所收获的一些小知识、小窍门或小故事,通过与同学们的共同分享与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先进的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帮助后进同学,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尽快地加入到先进同学的行列,有利于在全班营造出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各种化验单

各种化验单 1。血常规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PLT )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2.尿常规 蛋白(PRO)正常为阴性 尿糖(GLU)正常阴性 红细胞(RBC)正常0-1/高倍 白细胞(LEU)正常0-5/高倍 尿酸盐结晶(NIT) 酮体(KET)正常阴性 尿胆元(UBG)定性:弱阳性定量1-4mg/24h 胆红质(BIL)正常阴性 尿潜血(ERY)正常阴性 比重(SG)正常1.018 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感染时,LEU常为30~50个/高倍(正常值为阴性:neg)、PRO "+"(正常值为阴性:neg)。如同时伴有大量NIT,及ERY阳性(正常为neg)则提示为泌尿系统结石(继发);GLU "+~+++"要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检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存在。因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或其他部位感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整合的意义何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或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之中的行为,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确实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二.可以帮助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们的瓶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帮助教师干什么?教师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教学责任?到底如何整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一般的观点是学科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和节约备课的时间。其次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延长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而且,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教学活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从而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 任何一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

关于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 作者-县教育工会-教育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23-更新时间-2011-6-13 各基层教育工会: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工会调研工作水平,切实推动工会理论创新并指导实际工作,根据省、市教育工会的工作部署,决定开展全县教育工会优秀调研成果(论文)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形成的调研报告和理论研究文章。 二、评选标准 调研报告选题围绕教育工会当前的重点工作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问题,调查深入扎实,反映情况准确客观,分析合理深刻,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篇幅不宜过长。论文论题有价值,密切联系工会工作实际,观点鲜明正确、有创新,论述透彻、逻辑严密、结构合理、文字简练。 三、相关要求 1、各基层教育工会如有重大调研课题,可先将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课题实施方案等于6月25日前报县教育工会。 2、调研成果(论文)评选以基层教育工会为参评单位。各基层教育工会在初评的基础上,选择质量较高的1-3篇文章报送县教育工会参评。 3、报送稿件首页标明“调研报告”或“论文”。如已取得实际效果的,请附简短文字说明,于9月30日前发:176012495@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10290048.html,。

4、调研报告、论文每篇字数控制在8000字以内,排版格式一律使用A4型版面,按照标题、单位名称、正文顺序行文。标题使用2号宋体,正文使用3号仿宋体排版。文章结尾须注明执笔人、工作单位、形成时间、详细通讯地址、邮编、主要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四、表彰推荐 此次优秀调研成果(论文)评选将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届时,县教育育工会将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对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并择优向省教育工会推荐。 青田县教育工会 2011年6月13日附件:青田县教育工会优秀调研成果和论文评选参考课题 调研参考题目: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农村教职工住房、医疗保障状况调查; 三、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状况及问题分析; 四、影响教职工创新积极性的因素调查; 五、民办学校工会、教代会建设情况调查。 理论研究参考课题: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二、工会维护职工发展权益的路径及作用研究; 三、其他关于教育系统改革发展、职工权益保护、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研究。

关于开展全区班主任优秀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淄川区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川教体办字〈2010〉64号——————————————— 关于开展全区班主任优秀论文征集 活动的通知 各区属学校、乡镇(开发区)中心校: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汇聚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与日常管理成果,激励广大班主任认真学习,积极投身于德育创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强我区德育创新能力,经研究,决定举行全区班主任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或从事过)班级工作的教师及关心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二、选题与内容 1.论文主题围绕班主任工作各个方面,包括班级管理、教育策略、工作艺术、专题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针对这些具

体问题,运用教育理论阐释问题的形成、原因、应对策略、解决方法及相应效果等,或总结有效的经验与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借鉴性与普遍推广意义。学前教育稿件请根据工作实际撰写。 2.论文采用的资料与数据要详实可靠,原理与概念要清晰准确,论证要充分严谨,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3.体裁:研究论文、教育叙事、个案研究、调查报告或经验总结。 4.格式要求:文章字数限定在1800-3000字;附内容摘要、关键字、以及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邮编、电话等),若以单位署名要注明联系人姓名、电话。 三、其他事项 1.征文申报截止日期:2010年11月5日。 2.征文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将对作者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3.征文分为学前组、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应在征文题目左上角注明“淄川区班主任优秀论文征集——XX组”字样。征文标题使用宋体小二号字;正文宋体四号字,行距统一为单倍行距;作者单位和姓名等用小三号字;全文用A4纸打印,上、下、左、右页边距均设定为2.5厘米。 4.各单位要对上报作品进行认真筛选,然后按照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组上报;区属学校、幼儿园每单位4篇,乡镇(开发区)中心校幼儿园、小学、初中各报2篇,高中学校每校6篇,报送单位要严把质量关,不得多报或少报。各单位上报征文时,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变革 内容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和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使传统教育技术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对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育思维定势带来强烈冲击,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变革 (一)对教学模式产生的变革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组织形式和动作规则等主观形态的技术。它体现了知识积累、社会文化传递的渐进性,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最基本、最有全局意义的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以知识为关键要素的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知识翻新速度快、问题出现类型复杂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从2000年至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大规模项目和工程的实施;硬件设施建设日渐完备、软件资源建设日益丰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备受重视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师技能大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现代教育发展论坛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发展及理论提升 的相关活动举办;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效果日益明显。 ●发展历程 概览十年来的发展,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多媒体的到来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到2000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氛围,一些学校和地区仅仅停留在视听教学的硬件本位时代;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及方法指导,教师应用信

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了图片、动画、影音、视频等素材,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得呆板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而容易理解和领会。 2.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多媒体的到来阶段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的教师而言,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源多是针对某一知识或者具体章节的演示课件或素材,往往无法根据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修改。他们渴望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及学生特征选择适合的资源,然而当时的资源建设极大地滞后于教学需求,虽然已经涌现了很多致力于资源建设的公司和企业,但是由于缺少教学理念指导,并非所有资源都是有价值的,甚至很难在其中查找真正需要的资源。 这种情况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而日益凸显,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开展,因此,资源建设和资源库建设受到了教育信息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初期,大多数人都在关注网络资源库快速建设,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以发展的眼光关注网络资源库的内涵发展,对其定位、分类、标准、功能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国的网络资源库建设也逐渐关注资源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可以将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为资源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为全面推进我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目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建以评价学生信息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单纯地学会知识,而是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全方位评价,不能离开信息技术而单纯对学科知识本身学习进行评价。 3.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在各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环境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5.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既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习者建构恰当的学习情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信息,他是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设计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 6.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要立足于相互融合。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都接受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之上的。这里有个层次问题,也就是说,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层次制约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水平。利用信息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