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倾斜传送带模型教学设计

倾斜传送带模型教学设计

倾斜传送带模型教学设计
倾斜传送带模型教学设计

倾斜传送带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研究方法--隔离法

2、知道参考系为地面

3、掌握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4、掌握相对位移的求法

5、进一步认识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比较模糊;

2、不能正确判断物体在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3、对位移和相对位移理解不透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摩擦力的有无判断:有压力且粗糙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1)物块和传送带同方向运动时,若物块速度大,则它所受摩擦力与它自身运动方向相反;若它运动速度小,则所受摩擦力与其自身运动方向相同。

(2)物块和传送带向相反方向运动,则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于它自身的运动方向相反。

(3)总结:快带慢,慢阻快。

3、运动情况的分析

(1)当传送带速度和物块速度相同时,这是摩擦力发生突变的一个转折点,可能从有摩擦变成没有摩擦,也有可能从滑动摩擦变成静摩擦或摩擦力方向发生变化;

(2)运动可能先加速再匀速等等;

(3)主要判断最大静摩擦力于重力分力的大小。

4、能量关系

(1)摩擦力做功:摩擦力乘以位移(参考系是地面)

(2)摩擦力生热: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

(3)相对位移的求法

a:同方向运动用位移相减;

b:反方向运动相加。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 1.水平传送带模型 (1) (2) (1) (2) (1) (2) 返回时速度为2. (1) (2) (1) (2) (3) 解传送带问题的思维模板 1.无初速度的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3.无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4.有初速度的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分析

1.传送带模型 (1)模型分类: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2)传送带的转动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或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可以是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2.处理方法 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多维展示] 多维角度1 水平同向加速 [例1] (2017·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体从高为h =0.2 m 的光滑轨道上P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 点,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 之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一直以v =4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 A .物体从A 运动到 B 的时间是1.5 s B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2 J C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 J D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0 J 解析 设物体下滑到A 点的速度为v 0,对PA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 0=mgh ,代入数据得:v 0=2gh =2 m/s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总结

“传送带模型” 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所示. 2.建模指导 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水平传送带模型: 1.传送带是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码头、货场、车站、机场等.如图所示为火车站使用的传送带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5 m,并以v0=2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行包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 .(1)求旅行包经过多长时间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若要旅行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最短,则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最短时间是多少?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kg的小物体从足够高的光滑曲面上自由滑下,然后滑上一水平传送带。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L=5m,两端的传动轮半径为R=0.2m,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ω=15/rads的角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运, 传送带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不变。如果物体开始沿曲面下滑时距传送带表面 的高度为H,初速度为零,g取10m/s2.求: (1)当H=0.2m时,物体通过传送带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2)当H=1.25m时,物体通过传送带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3) H在什么范围内时,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的落地点在同一位置。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 V o(v o> 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6(a)、 (b)、(c)所示. 2.建模指导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 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 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2) 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 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例1 如图7所示,倾角为37°长为I = 16 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 10 m/s,动摩擦因数尸0.5,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 放一个质量为m = 0.5 kg的物体.已知sin 37 = 0.6, cos 37 = 0.8, g= 10 m/s2.求: (1)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2)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突破训练1 如图8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 = 10 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0= 4 m/s,一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 6 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 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尸0.4, g取10 m/s2.求: (1) 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 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 1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 带”模型,如图 图6

传送带模型及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 一、模型认识 二、模型处理 1.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其中摩擦力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可能是静摩擦力也可能是动摩擦力,还可能会发生突变。) 2.运动分析:合力为0,表明是静止或匀速;合力不为0,说明是变速,若a恒定则为匀变速。(物块的运动类型可能是静止、匀速、匀变速,以匀变速为重点。) 三、物理规律 观点一:动力学观点: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 观点二: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功能关系(7种功能关系) 四、例题 例1:如图所示,长为L=10m的传送带以V=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块的质量为1kg,物块与传 μ=。 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①从左端静止释放,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并求红色痕迹的长度。 v=8m/s的初速度释放,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②从左端以 v=6m/s的初速度释放,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③从右端以 ④若物块从左端静止释放,要使物块运动的时间最短,传送带的速度至少为多大? (1)3.5s 4m (3)6.25s 25m (4)10 μ= 例2:已知传送带的长度为L=12m,物块的质量为m=1kg,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①当传送带静止时,求时间。 ②当传送带向上以V=4m/s运动时,求时间。 ③当传送带向下以V=4m/s运动时,求时间。 ④当传送带向下以V=4m/s运动,物块从下端以V0=8m/s冲上传送带时,求时间。

例3: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2000()2v a g l a g μμ-= 例4:一足够长传送带以8m/s,以22/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在其上面静放一支红粉笔,动摩擦因数为0.1。求粉笔相对传送带滑动的时间及粉笔在传送带上留下红色痕迹的长度。 例5:10只相同的轮子并排水平排列,圆心分别为O 1、O 2、O 3…、O 10,已知O 1O 10=3.6 m ,水平转轴通过 圆心,轮子均绕轴以4π r/s 的转速顺时针匀速转动.现将一根长0.8 m 、质量为2.0 kg 的匀质木板平放在这些轮子的左端,木板左端恰好与O 1竖直对齐(如图所示),木板与轮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6,不计轴与轮间的摩擦,g 取10 m/s 2 ,试求: (1)木板在轮子上水平移动的总时间; (2)轮子因传送木板所消耗的机械能. (1)2.5 s (2)5.12 J 板块模型 一、模型认识 二、模型处理 1.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其中摩擦力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可能是静摩擦力也可能是动摩擦力,还可能会发生突变。) 2.运动分析:合力为0,表明是静止或匀速;合力不为0,说明是变速,若a 恒定则为匀变速。(物块的运动类型可能是静止、匀速、匀变速,以匀变速为重点。) 三、物理规律 观点一:动力学观点: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 观点二: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功能关系(7种功能关系)

传送带模型总结完整版

传送带模型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传送带模型” 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 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所示. 2.建模指导 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水平传送带模型: 1.传送带是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码头、 货场、车站、机场等.如图所示为火车站使用的传送带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 =2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现将一个可视为质水平部分长度L=5m,并以v 点的旅行包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 .(1)求旅行包经过多长时间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若要旅行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最短,则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最短时间是多少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足够高的光滑曲面上自由滑下,然后滑上一水平传送带。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L=5m,两端的传动轮半径为R=,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ω=15/rads的

角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运,传送带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不变。如果物体开始沿曲面下滑时距传送带表面的高度为H,初速度为零,g取10m/s2.求: (1)当H=时,物体通过传送带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2)当H=时,物体通过传送带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3)H在什么范围内时,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的落地点在同一位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速度v =4m/s滑上正沿逆时针方向转 动的水平传送带,此时记为时刻t=0,传送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L=6m,已知传送带的速度v=2m/s,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关于物块在传送带上的整个运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 B.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6J C.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 D.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8J 4.如图10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 =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B =3m/s A.若传送带不动,v B 一定等于3m/s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 B 一定等于3m/s 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有可能等于3m/s 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倾斜传送带模型:

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传送带模型

精心整理 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传送带模型 方法小结: ①物体先匀加速直线运动:设a=μg ,v 0=0,v t =v ,则S 0=v 2/2μg ②当S 0<S 时先匀加速到v 后匀速;当S 0>S 时一直匀加速。 ③物体匀加速到v 的过程:皮带S 1=vt =v 2/μg ,物体S 0=v 2/2μg ,物体 与皮带的相对位移△S=S 1-S 0=v 2/2μg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减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大于或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加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小于或等于v )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0 再向右匀加速到v 再以v 匀速到右端,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 再向右匀加速到v 0,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0(匀减速与匀加速对称)。 【例题1】如图,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轴心相距20m ,正在以v = 4.0m/s 的速度匀速传动,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 =10m/s 2)? 【解析】:物块匀加速间s g v a v t 41== =μ,物块匀加速位移22121 21gt at s μ===8m ∵20m>8m ∴以后小物块匀速运动,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s v s s t 34 8 2012=-=-= ∴物块到达传送带又端的时间为:s t t 721=+ 【讨论1】:题中若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心相距为2.0m ,其它条件不变,则将该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 =10m/s 2)? 解析:若平传送带轴心相距2.0m ,则根据上题中计算的结果则2m<8m ,所以物 块在2s 的位移内将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因此s g s t 210 1.0222=??==μ 【讨论2】:题中若提高传送带的速度,可以使物体从传送带的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缩短。为使物体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最短,传送带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解析:当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到达传送带另一端所用时间最短,所以传送带最小速度为:s m gs as v /3.620101.0222=???===μ 【例题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的倾角 为 θ

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 1.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v 0(v 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所示。 2.建模指导 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 (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 1.如图所示,物体A 从滑槽某一高度滑下后又滑上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静止不动时,A 滑至传送 带最右端的速度为v 1,需时间t 1,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A 滑至传送带最右端的速度为v 2,需时间t 2,则( ) A .1212,v v t t >< B .1212,v v t t << C .1212,v v t t >> D .1212,v v t t == 2.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速度v 2沿直线向左 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反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v 2′,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只有v 1= v 2时,才有v 2′= v 1 B . 若v 1 >v 2时, 则v 2′= v 2 C .若v 1

传送带模型全解

传送带模型(一) ——传送带与滑块 滑块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是参与改变滑块运动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大小遵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与滑块相对传送带的速度无关,其方向取决于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改变,将引起滑块运动状态的转折,这样同一物理环境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物理过程。因此这类命题,往往具有相当难度。 滑块与传送带等速的时刻,是相对运动方向及滑动摩擦力方向改变的时刻,也是滑块运动状态转折的临界点。按滑块与传送带的初始状态,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一、滑块初速为0,传送带匀速运动 [例1]如图所示,长为L 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速度为v 0 的水平向右的速度运动。今将一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C ,轻放到A 端,求C 由A 运动到B 的时间t AB 解析:“轻放”的含意指初速为零,滑块C C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果传送带够长,当C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消失,之后一起匀速运动,如果传送带较短,C 可能由A 一直加速到B 。 滑块C 的加速度为 ,设它能加速到为 时向前运动的距离为 。 若 ,C 由A 一直加速到B ,由 。 若 ,C 由A 加速到 用时 ,前进的距离 距离内以 速 度 匀 速 运 动 C 由A 运动到B 的时间 。 [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 的恒定速度按图示 方向匀速运动。已知传送带上下两端相距L 今将一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A 轻放于传送带上端,求A 从上端运动到下端

的时间t。 时是运动过程的转折点。A初始下滑的加速度 解析:当A的速度达到 若能加速到 ,下滑位移(对地)为 。 (1)若。A从上端一直加速到下端 。 ,A下滑到速度为用时 (2)若 之后距离内摩擦力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又可能有两种情况。 ,A达到后相对传送带停止滑动,以速度匀速, (a)若 总时间 ,A达到后相对传送带向下滑,, (b)若 到达末端速度 用时 总时间

专题5传送带模型的结论总结

关于传送带传送物体的结论总结 1. 基本道具:传送带(分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形)、物件(分有无初速度两种情形) 2. 问题基本特点:判断能否送达、离开速度大小、历时、留下痕迹长度等等。 3. 基本思路:分析各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确定物件的运动性质(由合外力和初速度共同决定,即动力学观点) 4. 典型事例: 一、水平传送带 例1:如图所示,设两半径均为R 的皮带轮轴心间距离为L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 ,从水平以初速度v 0滑上传送带左端。试讨论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假设物块为深色,传送带为浅色) (一) 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则可能出现: 1、v 0=gL μ2,恰好到达右端,v t =0,历时t =g v μ0 , 留下痕迹△S=L 2、v 0﹥gL μ2,从右端滑离,v t =L v g 220 μ-,历时t = g gL μμ2v v 2 00--,留下痕迹 △S=L 3、v 0<gL μ2,只能滑至离左端S =g v μ220处停下,v t =0,历时t =g v μ0 ,留下痕迹△S=S =g v μ220 (二) 若传送带逆时针以速度匀速运动,可能出现: 1、v 0=gL μ2恰好能(或恰好不能)到达右端,v t =0,历时t = g v μ0 ,留下痕迹长△S 有两种情形:(1)当v < 0)2(v g R L μπ+时,△S=vt+L =g v v μ0?+L ;(2)当v ≥0)2(v g R L μπ+时, △S =2(L +πR _){注意:痕迹长至多等于周长,不能重复计算}。 2、v 0﹥gL μ2,从右端滑出,v t =L v g 22 0μ-,历时t = g gL μμ2v v 2 00--,留下的痕迹 长△S 也有两种情形:(1)当v <t R L π2+时,△S =vt +L ;(2)当 v ≥ t R L π2+时,△S =2(L +πR ) 3、v 0<gL μ2,物块先向右匀减速至离左端S =g v μ220处,速度减为零,历时t 1=g v μ0,之 后, (1)如果v 0≤v ,物块将一直向左匀加速运动,最终从左端滑落,v t =v 0,又历时t 2=t 1,留下的痕迹长△S =2vt 1(但至多不超过2L +2πR )。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 一.“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 1.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6(a)、(b)、(c)所示. 图6 2.建模指导 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 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 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例1如图7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 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 v=10 m/s,动摩擦因数μ=,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 一个质量为m=0.5 kg的物体.已知sin 37°=,cos 37°=, g=10 m/s2.求: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突破训练1如图8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10 m,向右匀速 运动的速度v0=4 m/s,一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 v1=6 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 送; 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 m/s2.求: (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 二.“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 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建模指导 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 关系 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开始时木块、木板均静止,某时刻起给木板施加一大小恒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专题:传送带模型

专题:传送带模型 方法小结: ①物体先匀加速直线运动:设a=μg ,v 0=0,v t =v ,则S 0= v 2/2μg ②当S 0<S 时先匀加速到v 后匀速;当S 0>S 时一直匀加速。 ③物体匀加速到v 的过程:皮带S 1= vt = v 2/μg ,物体S 0= v 2/2μg ,物体 与皮带的相对位移△S=S 1-S 0= v 2/2μg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减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大于或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到右端、可能先匀加速到v 再匀速; (到右端时速度小于或等于v ) ①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0 再向右匀加速到v 再以v 匀速到右端,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 ②当v 0<v 时,可能一直匀减速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向左匀减速到0 再向右匀加速到v 0,到右端时速度等于v 0(匀减速与匀加速对称)。 【例题1】如图,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轴心相距20m ,正在以v =4.0m/s 的速度匀速传动, 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物块从传 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 的右端(g =10m/s 2)? 【解析】:物块匀加速间s g v a v t 41===μ,物块匀加速位移2212121gt at s μ===8m ∵20m>8m ∴以后小物块匀速运动,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s v s s t 34 82012=-=-= ∴物块到达传送带又端的时间为:s t t 721=+ 【讨论1】:题中若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心相距为2.0m ,其它条件不变,则将该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 =10m/s 2)? 解析:若平传送带轴心相距2.0m ,则根据上题中计算的结果则2m<8m ,所以物块在2s 的位移内将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因此s g s t 210 1.0222=??==μ 【讨论2】:题中若提高传送带的速度,可以使物体从传送带的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缩短。为使物体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最短,传送带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解析:当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到达传送带另一端所用时间最短,所以传送带最小速度为:s m gs as v /3.620101.0222=???=== μ

传送带模型解析

传送带模型 1.水平传送带: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长为L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现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A 端,求解: ①小物块从A 端滑动到B 端的时间: 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到物块收到传送带给的向右的摩擦力f = μ mg ;由摩擦力提供加速度f = μ mg = ma ;a = μ g ;所以物块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有: 2ax = v 2;得到x = v 2/2a ; 若x 大于等于L ;则小物块将从A 端到B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L = 1/2 at 2,从而求出从A 端到B 端的时间; 若x 小于L ;则小物块将先从A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与传送带以相同速度匀速运动到B 端,则v = at 1;L - x = vt 2;所以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为t = t 1+t 2. ②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过程中,小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相对位移只有在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段内有会,所以相对位移: Δ x = v t - 1/2 at 2 (t 为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③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Q = W f = f Δ x . 2.倾斜传送带: a .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 做顺时针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长L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μ,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先将一小物块轻放在A 端,求解: ①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的的时间: 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受到一个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进行正交分解,有: 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F 1 = mg sin θ,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 μ mg cos θ; 若F 1 > f ,则小物块将往下掉;不讨论; 若F 1 < f ,则小物块将沿着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 - F 1 = ma ; 当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有: 2ax = v 2;得到x = v 2/2a ; 若x 大于等于L ;则小物块将从A 端到B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L = 1/2 at 2,从而求出从A 端到B 端的时间; 若x 小于L ;则小物块将先从A 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与传送带以相同速度匀速运动到B 端,则v = at 1;L - x = vt 2;所以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为t = t 1+t 2. ②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过程中,小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相对位移只有在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段内有会,所以相对位移: Δ x = v t - 1/2 at 2 (t 为小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③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小物块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Q = W f = f Δ x . b .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 做顺时针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长L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μ, A

专题一、二、三板块模型与传送带模型

1 专题一、板块模型与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 1.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L v +v 2μg B.L v C. 2L μg D.2L v 2.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10 m/s ,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3.如图所示,长为L =2 m 、质量为M =8 kg 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v 0=6 m/s 时,在木板前端轻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 =2 kg 的小物块.木板与地面、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g =10 m/s 2.求: (1)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4.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F =8 N的水平推力,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取g=10 m/s2.求: (1)放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专题二、板块模型与传送带模型中的功能关系、动量守恒问题 1.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从左端滑上小车.物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2.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面与质量为6 kg的小车C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滑块A,在小车C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滑块B,滑块A与B均可看做质点.现使滑块A从距小车的上表面高h =1.25 m处由静止下滑,与B碰撞后瞬间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小车C上滑出.已知滑块A、B与小车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小车C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取g=10 m/s2.求: 2

2020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链接高考 两类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两类动力学模型:“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 模型1 板块模型 [模型解读] 1.模型特点 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2.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大小为x1,滑板位移大小为x2 同向运动时:L=x1-x2 反向运动时:L=x1+x2 3.解题步骤 [典例赏析] [典例1] (2017·全国卷Ⅲ)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和m 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审题指导] 如何建立物理情景,构建解题路径 ①首先分别计算出B 与板、A 与板、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判断出A 、B 及木板的运动情况. ②把握好几个运动节点. ③由各自加速度大小可以判断出B 与木板首先达到共速,此后B 与木板共同运动. ④A 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且A 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不变. ⑤木板先加速后减速,存在两个过程. [解析] (1)滑块A 和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 、B 与木板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3,A 、B 、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 、a B 和a 1.在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 f 1=μ1m A g ① f 2=μ1m B g ② f 3=μ2(m A +m B +m ) g 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1=m A a A ④ f 2=m B a B ⑤ f 2-f 1-f 3=ma 1⑥ 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 1.由运动学公式有 v 1=v 0-a B t 1⑦ v 1=a 1t 1⑧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解得: v 1=1 m/s (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 B =v 0t 1-1 2 a B t 21⑨ 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1+f 3=(m B +m )a 2⑩ 由①②④⑤式知,a A =a B ;再由⑦⑧可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 和B 相遇时,A 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

高中物理难点分类解析滑块与传送带模型问题(经典)

滑块—木板模型 例1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分析:为防止运动过程中A落后于B(A不受拉力F的直接作用,靠A、B间的静摩擦力加速),A、B 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由A决定。解答:物块A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A、B 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 变式1例1中若拉力F作用在A上呢如图2所示。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 . 变式2在变式1的基础上再改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设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F m,则: 解得: 《 例2 如图3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 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放上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位移大小。(g 取10m/s2) 解答:物体放上后先加速:a1=μg=2m/s2,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为:,当小车与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v共=a1t1=v0+a2t1,解得:t1=1s ,v共=2m/s,以后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 (∵,物体不会落后于小车)物体在t=1.5s内通过的位移为:s= a1t12+v共(t-t1)+ a3(t-t1)2=2.1m

练习1如图4所示,在水平面上静止着两个质量均为m=1kg、长度均为L=1.5m的木板A和B,A、B 间距s=6m,在A的最左端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C,A、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在对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4N,A和C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相碰,碰后立刻达到共同速度,C瞬间速度不变,但A、B并不粘连,求:经过时间t=10s时A、B、C的速度分别为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解答:假设力F作用后A、C一起加速,则:,而A能获得的最 大加速度为:,∵,∴假设成立,在A、C滑行6m的过程中:,∴v1=2m/s,,A、B相碰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1=2mv2 ,∴v2=1m/s,此后A、C相对滑动:,故C匀速运动; ,故AB也匀速运动。设经时间t2,C从A右端滑下:v1t2-v2t2=L∴t2=1.5s,然后A、B分离,A减速运动直至停止:a A=μ2g=1m/s2,向 左,,故t=10s时,v A=0.C在B上继 续滑动,且C匀速、B加速:a B=a0=1m/s2,设经时间t4,C.B速度相 等:∴t4=1s。此过程中,C.B的相对位移为:,故C没有从B的右端滑下。然后C.B一起加速,加速度为a1,加速的时间为: ,故t=10s时,A、B、C的速度分别为0,2.5m/s,2.5m/s. $ 练习2如图5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g=10m/s2,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铁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右的力F,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解答略)答案如下:(1)t=1s,(2)①当F≤N时,A、B相对静止且对地静止,f2=F;,②当2N6N时,A、B发生相对滑动,N. 滑块问题 1.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木板右端放着一

滑块、传送带模型分析(带答案)

1.如图3-3-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 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 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如图3-3-7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3.如图3-3-8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3-3-21乙所示.已知v2>v1,则().

图3-3-8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4.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小于t 5. 如图是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在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A、B两端点相距x=4 m,传送带以v0=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取10 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在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所用时间是 2 s B.所用时间是s C.划痕长度是4 m D.划痕长度是m 7.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