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7.2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课后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7.2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课后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7.2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课后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7.2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课后习题

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脊椎动物有6 4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4%

B.我国有许多特产珍稀动物,白鳍豚就是其中一种

C.扬子鳄有“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十几个国家

D.大熊猫有“国宝”之称,主要以竹类为食

2.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些物种是我国特有的。生物种类极其

繁多,这与我国具有( )

A.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有关

B.青藏高原有关

C.长江和黄河有关

D.原始森林有关

3.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包括( )

A.森林的盲目砍伐

B.开垦草原

C.围湖造田

D.有计划地放牧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

原因? ( )

A.传染病的流行

B.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人类的大量捕杀

5.下列不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是( )

A.保护珍稀动物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在保护区内创造新物种

D.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6.下面是一则案例,请就“案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评析。

某市的市委书记收到一名中学生写的一封关于“救救青蛙”的来信。该市委书记当即批示:一名中学生环保意识如此强,实在难得。请工商、水产部门严管。该市工商局、水产局雷厉风行,对全市58个集贸市场集中进行了突击检查整顿。同时,对从事青蛙捕捉、出售活动的人和食用者进行批评教育,对少数长期从事青蛙贩卖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思悔改的个体经营户依法进行了处罚。

(1)青蛙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

(2)青蛙有保护农作物的作用是因为。青蛙是不是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 。

(3)案例中对从事青蛙捕捉、出售活动的人和食用者进行处理,这属于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

的。

探究创新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世纪前后,藏羚羊以每年上万只的速度锐减。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将近90%的藏羚羊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因为藏羚羊有比金子还贵重的羊绒,所以被大量捕杀,人类成了藏羚羊真正的天敌。

材料二产崽、育崽期间,藏羚羊“母子”频频遭到不断增加的狼、棕熊和秃鹫等猛兽、猛禽的袭击,“高原精灵”面临着“三大杀手”的威胁。

(1)材料一反映了动物资源减少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2)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狼、棕熊等天敌,这种做法可取吗?为什么?

(3)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C

2.A

3.D

4.A

5.C

6.解析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青蛙能吃掉农田中的多种害虫,被誉为“田园卫士”,我们要保护它。关爱生命、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意识。

答案 (1)消费者

(2)它能捕食害虫是

(3)法制教育和管理

7.解析 (1)分析材料一可知,人为的偷猎是动物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生态平衡的破坏、天敌的增加也是导致藏羚羊减少的原因。(2)为了保护藏羚羊而消灭藏羚羊的天敌,会导致其他动物资源受到破坏,还会引起生态平衡失调。(3)把藏羚羊引入动物园圈养起来,将会导致藏羚羊物种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

答案 (1)人为的偷猎。

(2)不可取,消灭藏羚羊的天敌,将导致其他动物资源的破坏,还会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3)将会导致藏羚羊物种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0%。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我国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经济动物400多种。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我国野生动物濒危程度是严重的,已经绝迹的动物有麋鹿、野马和高鼻羚羊等。另外,20 多种珍稀动物目前已濒临绝灭的边缘。 关键词:野生动物;动物保护;发展前景 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广义的野生动物泛指所有的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狭义的野生动物仅指陆生的脊椎动物,通常人们所说的是狭义的野生动物○1。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它分为濒危野生动物、有益野生动物、经济野生动物和有害野生动物等四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打★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 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 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关节软骨 软骨层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骨髓 长骨 的结 构 骨质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7、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0、骨的成分和特性 ★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 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 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 ④关节头,⑤ 关节窝,⑥关节面 ① ② ③ 关节的结构 ④ ⑤ 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7章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知道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物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树立动物资源现状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的珍稀动物。 三、教学难点 “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组织,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欣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课件(展示一些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视频资料) 通过视频,大家看到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 切的动物,那么,动物与人类之间到底是什么 样的关系呢? 引出: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 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 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 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 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 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观看课件演 示,讨论动物 与人类关系。 以生活经 验为主,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轻 松了解动 物与人类 关系。 新课教学一、自学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 2.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 二、展示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图片出 示)。同学简介大熊猫、牛角羚、褐马鸡、扬子 鳄。 三、展示(金丝猴白鳍豚朱鹮中华鲟丹 顶鹤黑颈鹤白唇鹿大鲵)图片,讨论: 1. 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 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呢? 小组自由讨 论,得出小组 结论,各小组 自由发言。 建立教与 学沟通、合 作、互动的 是师生关 系,培养自 主探究精 神,对学生 进行科学 态度的养 成教育。 课外延珍惜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稀少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 小组合作探 究,得出小组 结论,向全班 同学作汇报。 通过学习, 学生能较 清楚地了 解到我国 的动物资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运动知识点总结 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陆地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运动基本方式:飞行 动物运动的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课本13页图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骨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的成分: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骨连接: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骨骼:种类分中轴骨(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锁骨、髋骨) 骨骼肌:肌腱和肌腹 3、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 屈肘和伸肘运动肌肉的变化 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 1、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如本能)(课本24页)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形成

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的动物资源》教案 系别: 11生物科学学号:111003037 指导老师:葛清秀学科:生物八年级上册 课题:我国的动物资源时间:2014.7.13 一、教材分析: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闻名世界的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等都是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动物资源同样面临着严重威胁二、学情分析:学生应该了解我国的动物资源学会,懂得保护珍稀的动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我国珍稀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2)列出我国动物资源受威胁是由于什么原因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1)自觉关注珍稀动物。 (2)确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提高法律意识。(3)拒绝做出伤害珍稀动物的行为。 四、重难点: 重点:说出几种珍稀动物的的名称及其生活习

性。 难点:正确辨认一些特殊的动物在分类中属于什么地位。 五、教学程序: 教学程 序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备注 1、导入 2、提问相关问题。导入:同学们,我先 给大家讲个真实故 事,1992年,一艘印 尼货轮正在大西洋 上航行,有两名船员 不小心掉入海中。这 时候,一群海豚赶 来,它们围成一个圆 圈,把落水的一个船 员托出水面,直到被 救起为止。另一名船 员正在水中挣扎,突 然感到腰间被撞了 一下,原来也是一只 海豚。这只海豚一直 陪伴着他,与他并肩 学生边听 边思考

3、故事引出正文游泳,直到他游到船 边。海豚呢一直被人 们称为见义勇为的 海上救生员,由此看 出,海豚是我们人类 的好朋友。 1、师:同学们,大 家在生活中或者到 动物园里都接触到 动物,我想问问同学 们都喜欢什么样的 动物? 2、师:同学们有的 喜欢猫,有的喜欢 狗,有的喜欢小松 鼠,看来大家喜欢的 动物都不一样,。。。 其实世界上的动物 动种类繁多,数量庞 大,我国动物的种类 和数量均在世界前 列,接下来我们一起生:养过。 写板 书 写板 书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全新经典教案

全册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 全册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简要阐述动物的运动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几种运动方式,由此导入课,微生物也是可以运动的,故放在同一单元中,这可与植物在固定的生长环境相比较。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生物圈中许多动物的活动范围往往不局限于特定的环境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教材对此做了说明,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绝对化。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动物的行为。这是动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同时对来自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它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根据行为的发生和功能可细分,便于更好的理解纷繁多样的世界形成的规律。 动物的运动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运动着的动物是在一个时时刻刻不断变化的生物圈中活动,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它是个消费者,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并且影响着环境。环境的恶化给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动物资源现状及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在本章具体内容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单元还重点学习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所以本单元对其他动物的其他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可通过别的途径加以补充。(2)在“区分先天性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课中以研究蜗牛和行为为实例,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实质性区别,即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是否需要后天的尝试与学习。然后再分析决定和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打下基础。(3)本章内容较多,涉及解剖学、生态学、行为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内容,所以要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合理设计,把握重难点,因地制宜全选或部分选择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与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与空中三大类。 1、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鳍与尾部的摆动。 2、陆地:爬行、行走、奔跑与跳跃 注意:行走不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空中: 飞行, 注: 飞行不就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方式: 鼓翼飞行 鸟类在飞行时常常就是鼓翼飞行与滑翔交替(省力的方式)进行 二、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与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与骨骼肌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与运动的作用。 1.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1)骨的种类:按形状分为长骨:股骨与肱骨;短骨:腕骨;扁骨:肩胛骨与肋骨;不规 则骨:椎骨。 (2)骨的结构: 骨膜: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与骨的长粗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与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骨干中央的空腔(骨髓腔)与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骨髓有两种: :幼年时都就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成年时骨干中央的腔隙内(骨髓腔)的骨髓被脂肪取代转化为黄骨髓, 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有关 (3)骨的生长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②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变化: (2)关节: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①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由结缔组织构成。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②关节的特性:强调结构与特性相适应 灵活性:A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与摩擦 B 、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 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蜈蚣靠步足爬行,大象靠四肢行走。 ③同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9、骨的结构: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强调:结构认识后,可以理解: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10、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11、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12、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说明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 ----骨煅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灰白色的硬脆易碎的无机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骨放在稀盐酸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并有气泡产生,剩下的是柔韧可弯曲打结的有机物, 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将脱钙骨煅烧则完全燃烧)。 13、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 因此,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硬度主要由无机物体现,弹性主要由有机物体现。 14、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1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靠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 骨连结的类型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 16、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关节头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7、关节的特性::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18、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19、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20、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1)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 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 蜈蚣靠步足爬行,大象靠四肢行走。 ③同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9、骨的结构: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强调:结构认识后,可以理解: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10、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11、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12、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说明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 ----骨煅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灰白色的硬脆易碎的无机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骨放在稀盐酸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并有气泡产生,剩下的是柔韧可弯曲打结的有机物, 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将脱钙骨煅烧则完全燃烧)。 13、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 因此,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硬度主要由无机物体现,弹性主要由有机物体现。14、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1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靠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 骨连结的类型 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 16、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7、关节的特性::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18、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19、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20、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7167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主要靠附肢的活动进行运动,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也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飞行为主,滑翔是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行是基本方式。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与滑翔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股骨)、短骨(跟骨)、扁骨(顶骨)和不规则骨(蝶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其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 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 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有机物决定了骨的柔软性和弹性。无机物决定了骨的硬度 和脆性。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 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 容纳红骨髓),红色。 7、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 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 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 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上《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案_1

《我国的动物资源》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知道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会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资料收集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物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树立动 物资源现状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难点:“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组织,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安排:1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向各组学生布置“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活动,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和编写剧本; 1.提前收集我国的珍稀动物的有关资料,准备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的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本章中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面临威胁。本节教材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介绍了我国的动物资源的基本情况。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课件(展示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视频资料) 通过视频,刚才大家看到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那么,动物与人类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参加动物王国的一次盛会,看看今天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二. 角色扮演,换位思考: 『活动: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角色1:狗 大家好!我是狗,我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是狼的后代,习惯于追逐猎物,因此。除了急速逃跑的小动物之外,经过的汽车、机车,也常常被我又吼又叫的追逐。我的领域概念强烈,不断用尿来标定我的势利范围。我完全靠我那嗅觉非常敏锐的鼻子生存,鼻子仿佛就是我的大脑,而我的嗅觉能力是人类的一百万倍。我的听力仅次于嗅觉,可以分辨自家的汽车声、脚步声、说话声甚至开门声。我的视力并不好,因为我眼睛的水晶体是人类的两倍厚,所以我是近视眼。但是我对于时间的掌握很好,我不必看钟表,就可以很准时的知道吃饭、起床、出门散步的时间。我的身体语言比猫简单多了。高兴就摇尾巴,激动的跳跃,前脚踏步,耳朵塌平,甚至会搭上来舔主人的脸。生气愤怒时呲牙咧嘴,全身僵硬,四肢伸直。耳朵立直,尾巴小心翼翼的慢慢左右摇动,同时,发出低沉的吼声。 角色2:猫 大家好我是一只小猫咪。我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被毛。我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捕鼠时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爪。爪能够缩进和伸出。我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猫的前肢有四指,后肢有五指。我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特别发达,尖锐如锥,适于咬死捕到的鼠类,臼齿的咀嚼面有尖锐的突起,适于把肉嚼碎;门齿不发达。我行动敏捷,善跳跃。我们家族的品种很多,欧洲家猫起源于非洲的山猫,亚洲的家猫起源于印度的沙漠猫。我可是人类最喜欢饲养的宠物之一哟!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同步训练)(原卷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 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同步练习 1、下列做法与保护动物多样性相违背的是() A、对珍稀和濒危动物进行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B、退耕还林 C、围湖造田 D、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2、造成某些野生动物濒危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物种入侵 B、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C、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D、科技进步太快 3、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开发利用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C、法制教育和管理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受影响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一定会降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新的适于将要灭绝生物生存的新领地 D、生物多样性就是遗传的多样性,也称基因的多样性 5、我国特有的生活在长江中的哺乳动物是() A、中华鲟 B、白鳍豚 C、朱鹮 D、扬子鳄 6、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的动物有() A、大能猫、黑熊 B、野骆驼、白豚 C、野骆驼、华南虎 D、新疆虎、野马

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遗传物质、染色体、细胞 B、遗传物质、细胞、染色体 C、细胞、物种、生态环境 D、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我国特产的目前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被称为国宝”)和栖息在淡水中的爬行动物分别是: () A、大能猫、白鳍豚 B、大熊猫、扬子鳄 C、小熊猫、野驴 D、褐马鸡、中华鲟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是() A、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加剧 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C、对森林乱砍滥伐 D、草地过度放牧 8、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种类多样性 B、捡回一只罕见的活巨龟,最恰当的做法就是作为观赏动物饲养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是指植物的种子库和动物的精子库等 D、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可以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十分重要 B、人类活动使一些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C、只要人类不直接捕杀大熊猫,大熊猫就不会灭绝 D、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是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基本的环境条件 1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易地保护 B、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厍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普及和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

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人类的远祖曾是动物界的一员,这就注定了人与动物有着共同的渊源。可是,常以“自然界的主宰”自称的人类,在其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甚至剥夺了动物生存的权利。人与动物本应和谐相处的关系,变为“你进我退”、“有我难有你”的对峙关系,结果是大量野生动物还没来得及被人类认识,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今天,全球每天都有几十个物种灭绝。多数生物学家认为,地球正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而人类是“引爆”这次灭绝的罪魁祸首!有识之士早已大声疾呼,保护动物,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野生动物,人类不该忽视的朋友 野生动物既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构件,又是人类的自然资源。前者指的是野生动物的生态功效,后者指的是野生动物的实用价值。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属于消费者,如食草动物采食植物,食肉动物捕食动物,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野生动物通过种间的相互作用维系着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与环境的互作使得地球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同时,野生动物是或者曾经是食物蛋白质来源、工业原料、医药原料等,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还是生产资料。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相对重要性却不相同。 在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类脱胎于动物界,人类的远祖是动物界的一员。那些树栖的、植食性的灵长类动物,与一般的动物相比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人类的远祖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只是普通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最初的类人猿采集树叶、野果,也捕食一些昆虫作为蛋白质来源。同时,那些类人猿也被其他猛兽捕食,是其他动物的食物。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长河中动物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结果。同时,人类的出现又是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因为生物进化历程本身就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集合。一个偶然的机会,人类学会了用火,开始用火狩猎,而用火烤的动物蛋白为人类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提供了营养。于是,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野生动物提供的蛋白质是早期人类生存的必须物质,野生动物的皮毛是人类御寒的衣料,野生动物的骨骼、牙齿、角等是人类制作工具、武器和饰物的原料。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旧石器时代。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渔猎部落来说,野生动物的实用价值比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更重要。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随着现代农业、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生存对野生动物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但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作为药材、食品、装饰品、工艺品、毛皮羽制品、宠物的需求却在增加。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野生动物的生存危机,引发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正遭遇空前的危机。200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消息,7266种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而在2000年生存受到威胁的野生动物为5435种。无论是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还是两栖类动物和鱼类,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上)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骨骼包括()和()两部分。 2、(1)长骨由()、()、()三部分组成。 (2)骨膜中的()与骨的长粗和()有关。骨骺端的软骨层细胞与骨的()有关。 (3)骨质包括致密坚硬的()和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的(),其中()内含有终生可造血的()。 (4)幼年时,骨髓腔内的骨髓填充的骨髓是(),具有()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转化为(),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大量失血时,骨髓腔内的部分()可转化为(),恢复造血功能。 (5)儿童和少年的骨中,()的含量多于(),硬度(),弹性(),容易变形。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无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含量多于(),弹性小,易骨折。 3、(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其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和()。 (2)脱臼是指()从()中滑脱出来。 (3)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和(),其中滑液是由()分泌,并存在于()中。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有:()和关节周围的()。 (4)列举人体比较重要的几个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4、人体有()块骨,()多块骨骼肌。 5、(1)每块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每块骨骼肌和骨都是一个()。(2)其中两端的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附着于相邻的骨上,中间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收缩性,可牵引骨运动。 6、屈肘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7、运动是以()为杠杆,()为支点,()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1、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运用的是(),他的著名著作是《》; ()被称为“现代行为学之父”。 2、(1)动物行为的研究有()法和()法,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影响。 (2)联系:两种研究方法同等重要,()法要以()法为基础。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1、据图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一共有()条食物链,食物链是通过生物之间()关系建立起来的。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该食物网中,能量沿()依次单向流动,且逐级()。其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4)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兔属于(),蘑菇属于()。(5)一些很难分解的化学农药会沿食物链逐级(),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设计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案例 建阳三中生物组陈媛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一节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其中一个方面。生物《课标》对本节要求重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本节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要求不高,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旨在通过学习,达到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宣传和行动的目的。 学生经过了一年的课改学习与培养已基本适应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活动主要安排为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即用演出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运用小品、短剧或实现模拟等形式,寓科技教育于表演过程中。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模式也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而在教学中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受此启发,我决定进行大胆的尝试:整节主要以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贯穿始终,由学生自导自演。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⑴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⑵了解我国的动物种类和珍稀动物。 ⑶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参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1.2能力目标: ⑴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学习的能力; ⑵完成各自的调查任务,并汇报调查结果,提高调查能力。 ⑶通过制作“动物资源与保护”手抄报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 信息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懂得人 与自然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⑵树立动物资源现状的忧患意识,主动热情地参与动物资源的保护。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1教学重点: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展望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展望 摘要:中国国土面积虽然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已极其狭窄。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稀少,而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大型动物种群个体数少,濒危程度高,数量减少较快;小型动物种群个体数较多,濒危程度尚低,野外数量减少稍慢。动物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窄的,数量下降较快,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宽的,数量下低较慢。 我国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现在已经有1431种动植物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35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405种。由于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造成全国经常使用的500多种药材每年约有20%的短缺,尤其是占药材市场80%供应量的野生药材严重短缺,对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外来物种不断侵入我国,威胁到我国生物物种的安全。如20世纪80年代初随木材贸易从美国侵入我国的红脂大小蠹,1999年在山西省大面积爆发,使大片油松林在数月间被毁灭,严重危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由于这种外来物种适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目前已经蔓延到河北、河南两省。此外,还有大米草、腐鼠、豚草、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美国白蛾等等外来物种,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许多地区,构成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巨大威胁,并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多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丰富,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计划的数据,我国的哺乳类动物有499种、鸟类1186种,爬行类动物376种,两栖类动物279种,鱼类20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种类的12.5%、13.1%、6.0%、7.0%、12.1%。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同样呈下降趋势,有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或濒危状态。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野马、豚鹿、叶猴、冠麻鸭等10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灭绝或基本绝迹。另外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海南坡鹿、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白鳍豚、朱缳、黑颈鹤、黄腹角雉、扬子鳄等二十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我国已参加《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700多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和亚种,我国就有100多个种(类)和亚种,占1/7.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红皮书,对受威胁的物种划为灭绝、濒危、渐危、稀有、未定等级别。我国按保护的级别区分为两级,分别称为国家一级保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具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①、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②、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③、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 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北师大版)

(生物教案北师八年级上)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学生学校情况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臵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问题展开讨论。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 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 课堂作业(讲评) P9思考与练习1、2、3题 (1)①×②√③×④×(2)草履虫——游泳乌贼——游泳野鸭——游泳、行走、飞行游蛇——游泳、爬行青蛙——游泳、跳跃蝗虫——爬行、跳跃、飞行(3)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 布臵作业《伴你学生物》 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 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教学重点 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2、骨的成分和特性; 3、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 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2、躯体运动的形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探索、讨论、阅读 板书设计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骨 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2、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