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及其审美价值(文史博览)

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及其审美价值(文史博览)

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及其审美价值(文史博览)
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及其审美价值(文史博览)

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及审美价值

摘要: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黟县楹联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它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它对中国几千年儒家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它与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紧密结合,创造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黟县古楹联民族性审美价值

A bstract : The couplets hung in front of a hall are the unique product of Chinese culture,Yixian conplets have long history and content substance, it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Chinese natural culture .their nationality embody they inherit Confucianist culture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y combine with handwriting and construct art, creat high aesthetic value.

Key word:the hall couplets of Yixian; nationality ; aesthetic value

黟县位于黄山主峰西南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境内重峦叠嶂,清溪回流,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全县完整地保存有一大批明清建筑群。在这些建筑中,到处可以看见悬挂于门、厅、壁、柱上的的各色楹联。这些楹联集中地反映了黟县百姓的生活习俗、为人的信条、治家的根本和精神的追求。它们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有着极强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2006年12月,安徽省将黟县古楹联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本文我们将从民族性和审美价值两方面来对这些楹联进行探讨。

一、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

民族性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特性,它包括该民族共同的心理机制、价值标准、道德体系和礼仪规范。中国汉民族的文化模式形成于秦汉时期,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成为全民族共同的文化模式,宋代以后,更加强化了儒家的文化模式,因此,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黟县古楹联的民族性直接体现在它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做人

旧时黟县人无论是读书的官僚,还是弃儒的商人,都想把中国传统礼教和训诫,浓缩成简洁的文字,写在楹联上,悬挂于厅堂客室中,让子子孙孙牢记楹联

上教导,恪守做人的标准,朝夕与其相见,无疑胜于整日喋喋不休的口训家教。

(1)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2)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3)须知难得皆兄弟,务在相孚以性情

(4)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5)忠厚留有余地多,和平养无限天机。

(6)孝弟传家根本,读书经世文章。

(7)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8)藏精明于浑厚,养刚大以和平。

(9)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10)勤俭温恭获寿者相,和平忠厚载福之基。

儒家提倡好学,而儒家的好学精神包括两个部分,即做人和读书。其中做人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礼、义、廉、耻、仁、爱、忠、孝”,说的都是如何做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的自身修养,“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对待长辈要尊敬,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对待朋友要真诚,对待他人要宽恕仁爱,做官要清廉爱民。上面所摘录的黟县楹联中,(6)(7)两则强调的是孝,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孝道的民族,《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孟子》强调对老百姓“申之以孝悌之义”,黟县楹联秉承这一民族性,并把它进一步发扬光大。(1)(2)(4)强调的是一个“让”字,(5)(8)(9)(10)提倡的是仁爱敦厚。黟县楹联有相当一部分是告诫子孙如何做人的。

(二)读书与立志

古人十分推崇读书与立志,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看重读书与立志也就成为了中国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11)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12)读圣贤书明体达用,行仁义事致远经方。

(13)传家礼教谆三物(三纲),华国文章本六经,

(14)立修齐志,读圣贤书。

(15)忠孝持家远,读书处事长。

(16)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

(17)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读书朝夕学问性天。

(18)书作良田何必嫌无厚产,仁为安宅由来自有亨衢”

上面所列举的黟县楹联中,几乎每则都谈到了读书立志。古人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第(11)则楹联说“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第(18)则说“书作良田何必嫌无厚产”;第(16)则说“嚼诗书其乐无穷”。古人讲的读书,自然是读圣贤书。古人认为只有读好圣贤书,才能明体达用,才能处事长。

(三)经商与持家

黟县人自古在外经商者多,对于以外出经商为第一生机的黟县人,深知告别故土,远离家乡和亲朋故旧,独自异地谋生,将遇到无法估量的困难和艰辛。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必须深谙处事做人的哲理,否则将无立足生存之地。故家家户户都特别重视对下辈进行这方面的教诲。“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要求外出谋生创业的子孙一要吃苦耐劳,不怕小惊小险,也不要斤斤计较小亏小损,只有先付出才有大回报,只有吃小亏才能赚大钱。二要遇事能忍耻含垢,淡看荣辱,埋头创业,积极进取;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一往无前。认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黟县的先人既有外出经商的,也有因深感外出经商不易而安于耕种或志在仕途的。因而有人家以这样的楹联教导自己的后代要认真种田、读书,要勤俭持家。

(19)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

(2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替儿孙做马牛。

(21)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22)凛遗绪于前人克勤克俭,善贻谋于后嗣学礼学诗。

(23)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

勤劳俭朴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祖先都要求后世子孙勤俭持家。上面列举的楹联中,例(19)(21)(22)(23)都强调了勤俭持家。例(20)则直接取材《增广贤文》,告诫人们要懂得如何生活,如何教育后代。凡此种种,无不透视着汉民族的民族本体性。

二、黟县古楹联的审美价值

楹联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文学品牌。其审美价值本身就是其它文学样式无法比拟的。黟县楹联的审美价值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文面的形式美,深远的意境美以及它多样的风格。

(一)文面的形式美。

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这一些特点本身造就了楹联的文面美。黟县古楹联常常悬挂于民居厅堂的中堂左右,或厅堂两侧对应的立柱上,装潢精美、高雅大气,它们与中国书法美妙地结合在一起,集中国书法草、隶、篆、行之大成,博大精深,韵味无穷,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有些楹联通过书法字体的变换和生动的形象来传情达意。如上文提到的“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是悬挂于西递一民居楹柱上的。此联内涵哲理,寓意深刻,是宣扬经商之道的好联文。在书写时主人在“辛”字上多加了一横,“多”字少一点却落在了“亏”字上面,这绝不是主人的疏忽和失误,而是启迪后世子孙:多一分辛苦,就能获得多一份快乐;不要怕吃亏,要学会吃亏,吃小亏才能占大便宜。

(二)悠远的意境美

文学作品中的诗、词、赋,特别讲求意境。景、境、事、物触动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并且通过作者的形象思维,将它在自己的作品中再现而为读者领会、接受,从而引起无限的想象,这就构成了一种不受年代、地域限制的情感上的共鸣与交融,这就是意境。而由赋派生出来的楹联,除了讲究对仗工稳,声调谐协之外,也同样应该重视意境的创造。古往今来的许多名联,所以脍炙人口,历久犹新,并不在于它的对仗工稳、声调谐协,而是在于它创造了一定的意境,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留下有余不尽的回味。黟县楹联中有很多风景名胜联,如“松风闻放鹤,花雨夜鸣琴”;“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萝月挥琴梧风捻土,蕉雪悟画竹雨读诗”;“皓月当空若镜临水,春雨润木自叶流根”等,有的写景咏物,有的借景抒怀,都创造了极其悠远的意境美,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同时,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它们与风景名胜相得益彰,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风格的多样美

黟县楹联风格各异。从内容上看,有写景咏物联,有叙情抒怀联,有评人论史联,有言志联,有格言联。从语言上看,更是风格多样,有的诙谐纤巧,有的明快奔放,有的庄严深沉。从体裁上看,有四言、五言、七言、十言甚至数十言不等,鸿篇巨制,长达百言的也有,每一联都是字字玑珠,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表现力,给古朴的环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给游人以高品位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观赏之余仿佛置身于久远的历史文化长廊之中,深感徽文化的源远流长,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政府. 安徽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安徽日报 ,2006 一12 一18

[2] 倪国强. 黟县民间古楹联集萃[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附:作者简介

王琼,女,湖南长沙人,文学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中文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意义浅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意义浅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发明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体育活动,这些民间活动从不同角度反映着我国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方式,它的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社交和竞技等多项功能,并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有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高的健身、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化把这些体育项目,经过筛选、改造、整合与提炼,使一些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价值,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项目变成教材,进入课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具有重要性的积极意义。学校体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民间,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不断发展完善它可以通过锻炼师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另外从教育学角度来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导致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濒临消失,保护和

中国著名名胜古迹对联集

中国著名名胜古迹对联集(一) 杭州西湖赵孟俯题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映湖光 武昌黄鹤楼何绍基题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此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 长沙天心阁 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心头无限事,齐上眉梢 天心数点梅花,能降冰雪 阁外一峰云麓,长郁风雷 长沙岳麓三闾大夫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滕王阁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湖南岳阳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何子贞撰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杭州岳飞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姓秦之人题岳王墓前秦桧跪像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墓前愧姓秦。 郭沫若书蒲松龄“聊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四川新都宝光寺正殿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郭沫若书杜甫草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江西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庐山绝顶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庐山简寂观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只得五千妙论出自先师 九江烟水亭 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华,他乡沦落 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水,缥渺江波 山海关孟姜女庙 秦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孟姜女未亡也,千秋石片铭贞 海水朝(潮),朝朝(音召)朝(潮),朝(音召)朝(潮)朝(音召)落 浮云长(涨),长长(音常)长(涨),长(音常)长(涨)长(音常)消 北京陶然亭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 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北京颐和园养云轩 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幕,山雨霏微。 福州鼓山 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地出灵泉润海表,天生石鼓镇闽中。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私来由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许金榜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曲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强调神似;(2)强调写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3)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2.中国戏曲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使用。 3.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汇编

名字:特伦斯 学号:2008326660067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以西递、宏村为例 【摘要】中国古村落建设自古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在徽州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的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理论;宏村、西递、建筑 1.引言 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徽派民居群体的村落更是中国古村落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村落之一。徽州地区现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2. 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的布局 2.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徽州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呈坎、棠樾、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古村落地处古徽州,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在古徽州所属黟县境内,黟县是古徽州地区有名的县份,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群山怀抱,峰峦奇绝。北接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南连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白岳”————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崛起皖南群山之中,横亘于歙县、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三县两区之间。

徽州古村落地图 2.2 独特的风水布局——以宏村为例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三次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进行查审。何认为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乃一卧牛,必须按照“牛型村落”进行规划和开发。首先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 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

《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美术鉴赏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璀璨的中国古代工艺美 术》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严重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种主要的工艺品中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确凿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出示部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及图片、仿制品,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些工艺品属于哪些品类,哪些同学来进行分类?并导入本课。 二、新授 (一)首先丛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加以介绍,然后分别论述四个工艺美术的严重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在这里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对世界的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扼要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提出问题。 1、丝绸有哪些分类? 2、谁来赏析一下《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这两幅丝绸艺术品。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概括总结,以着两幅丝绸作品为例,重点分析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三)青铜器这一节,引导同学们分析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严重青铜器艺术作品,让学生找出例外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四)陶瓷一节,介绍原始彩陶和宋元几朝代的瓷器。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和深远影响。同时感受到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五)玉器这一节,学生对这种艺术品类比较熟悉,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在这里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玉器的丰盛文化内涵,并分析商代《玉凤》,和清代《白玉雕桐荫仕女》这两件作品。 (六)小结:总结本课四个知识点。 三、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四个分支环节,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

徽州古建筑和古村落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建筑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本县现存的古村落雄村、江村、许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0748199.html,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机制 作者:武力 来源:《体育风尚》2019年第02期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得以源远流长,但到了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将要被人们所摒弃,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面临消失的危险。近年来我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消亡的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阐述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机制 中国是人口大国,它是拥有着许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顾名思义是除了人口最多民族之外的民族,因人数比人口最多的民族少很多而称为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有56个民族,民族文化更是数不胜数。我国很早便提出了摒弃庸俗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念,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优秀文化的一种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人们不重视等许多因素它濒临着灭绝的危险,建立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的思想很早就被人们所崇尚,同时也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在全国的带动下,体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少数民族中新的体育项目不断被开发出来,但那些从古至今传承的传统体育项目却逐渐被人遗忘。传统的体育项目在顺应世界潮流的情况下,可以被人们创新或是应用与许多方面,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少数民族的赛马,象棋,搏克这些有趣体育项目已被传承多年,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相当重视,一直在建立保护机制,但受实际保护力有限等因素的限制,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保护机制不建全,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了优秀文化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想消亡靠近的现象。要想真正的把体育项目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学校是最有效的途径,我国少数民族也曾尝试在学校中鼓励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但受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其体育课中随参杂了传统的体育项目文化,但主要还是以现代体育教育为主。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大都来自他们古老的生产及生活过程,它们对于这个新时代,已经有些落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科技的力量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许多少数民族的科技还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许多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如何促进少数民族的科技发展,健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机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中存在问题 (一)外来文化和现代体育项目的影响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等方面,来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的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要求。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学生的体育认知素质和体育行为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是以西方体育为主,与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没有在学校得到很好的应用与普及。因此,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十分薄弱,有待提高,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学校体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在民族体育活动中感悟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学校体育要适应新世纪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使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重要的一页,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教学,成为校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如何把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与学校教育融合起来,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将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的具体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来,以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使之与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相适应,与大众体育发展相接轨,把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办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传播民族体育的纽带,需要分析以下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主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作了些思考。 一、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的领导部门自然有他们的顾虑。首先,是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为了每年能有足够的慕名而来的生源,各学校都打起了生源大战。纷纷亮出重点率、高分率、上榜名单来吸引家长、学生,而若是宣传学校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如何如何丰富,着定是门庭冷落,招来非议。在大的社会观念的趋势下,“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大流。再次,传扬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搜集、整理、宣传、学习都是一个繁杂长期的过程。相比显现的经济价值一定不及前者,因此,大多数学校选择视而不见。但是我们回过头想想,每年学校辛苦培养出这么多的高分学子羡慕国外的学习、生活出国留学,之后为了那张绿卡在国外情愿打黑工也不愿回祖国出力。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南社古村楹联文化探秘 全国通用

南社古村楹联文化探秘 -----主题活动案例 一、活动背景 茶山镇的南社古村落是现存一处比较完整的古村落,其蕴含着渊源历史故事、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及珠三角水乡特色。古村落规模宏大,环境优美,祠堂、民居、古井,家庙等井然有序的分布在古村中,特色建筑上具文学艺术的楹联记载着南社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与孝德文化,优良的传统美德在这里传承与发扬。我校与古村落毗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诞生之初,学校把古村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生基于“走进南社古村落”主题活动为起点,不断深入开发与研究特色资源,各种主题作品屡获市级成果。《南社古村楹联文化探秘》是依托学区资源自创的主题活动之一。学生在走进南社古村的主题活动中对南社古村的风俗故事与庆祝活动、自然风光与村落风水、建筑艺术与特色有了初步的了解,却对宗族发展历史、孝德文化之传承甚感兴趣,固急于探讨祠堂、庙宇上的门联、堂联、止步联等,渴望探究其文化精华,由此而生本活动主题。 通过本主题活动,重在引导学生继续扎根于南社古村文化持续不断地学习,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文化精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意识,感受到古村人守孝悌,艰辛创业的美德,从中增强其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的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古民居内楹联的样式和创作技巧,理解宗祠或寺庙内楹联叙述的宗族历史和信仰,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南社古人人文形态的认识,增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感。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参观采访、实地观察、观赏考察、文艺汇演、技能训练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规划参观,培养学生交流论证,分析组织活动的能力;通过技能培训,汇演展示等,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作品,感受团队力量的强大,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内容结构 本课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等加以介绍,以便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全面的认识。然后分别论述了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丝绸一节,在简要叙述了中国丝绸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类别后,以唐代《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分析了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青铜器一节,通过对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艺术作品的分析,体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及不同的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陶瓷一节,分别介绍了原始彩陶和宋元等朝代的瓷器,以彩陶《人面鱼纹盆》、《漩涡纹尖底瓶》、《白瓷孩儿枕》、《青花八吉祥纹扁瓶》为例,说明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深远影响,同时反映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玉器一节,首先概述了中国古代玉器所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然后分析了

商代《玉凤》和清代《白玉雕桐荫仕女》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的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种工艺美术?哪件作品?这件作品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试着说出作品的社会意义。 彩陶艺术 陶器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从器物装饰划分可以分为:素陶、印纹陶、彩陶和黑陶。 彩陶: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他是在打磨光滑的陶披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燃料进行描绘,经入窑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后,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彩陶陶质细腻、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 彩陶的艺术特点: 彩陶作品欣赏: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瓷器之都” 年代瓷的种类器件举例时代特点 东汉青瓷、黑瓷莲花尊朴素、不加纹饰

古代楹联集锦

古代楹联集锦 【杭州西湖岳飞庙】 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 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 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苏公祠】 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 空潭无古今 绕廓荷花三十里 拂城扬柳一千株

江西南昌滕王阁】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心、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九江烟水亭】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华,他乡沦落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水,缥渺江波 苏州虎丘白居易祠】唐代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苏州张旭祠】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兑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常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湖南长沙屈原祠】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湖南岳阳楼】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表, 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

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湖南岳阳小乔墓】铜雀锁春风,可怜歌舞楼台,千古不传奸相冢 杜鹃啼落月,也为英雄夫婿,三更犹吊美人魂 湖北武汉黄鹤楼】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安徽采石矶太白楼】 吾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北京陶然亭】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长戈满地,一亭独幽,客子河梁携手去把酒问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来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皖南古村落的风格

皖南古村落的风格 纲要:(1)简单介绍徽文化以及徽文化对古村落发展的影响。 (2)从黟县的西递村来看徽州古村落的布局及其建筑风格。 (3)谈谈自己对古村落建筑风格的看法和体会以及对古建筑以后发展的认识。 一、徽文化简介以及徽文化对古村落发展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置歙县,晋改称新安郡,隋朝改置歙州,北宋徽宗年间改称徽州,直至清朝匀为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称“徽州府”。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徽州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 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徽文化对古村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古村落就是徽文化的一个缩影,从一个古村落中就 可以看到整个徽州的文化。徽商的兴起和称雄对徽州古村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批的徽商在外经营买卖,获取的大部分钱财都用于建造住房上面,也由于徽商的特殊性,于是就有了高高的马头墙,封闭的庭院,深深的巷道,厚实的围墙,这一切都出于防护的作用考虑。因为在徽州,男子成年在外经商,而家中又藏有许多家财,所以建房子不得不考虑防盗的功能。此外新安理学对徽派建筑的影响也是极其大的,徽州古村落大都是比较封闭的,而且大部分都是聚族而居。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 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二、桃花源里看徽州 西递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余年,占地16公倾。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村中有明清胡文光刺史坊1座,尚存明清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十分完好的有124幢,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 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浅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浅谈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长期流传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用于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各式活动。基于生理和社会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人民不断创造,并随着运用者的认识水平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而发生变化。本文就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和价值方面做一阐释。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体现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因生产力水平和自我认识能力的不同,人民从事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目的。从远古时代开始,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少数民族人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属于自己的体育活动。这种传统体育活动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久远的历史,当然这种传统体育的创造都与其生活、生产甚至宗教、政治军事有关。 1、满足本能的需要 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就是运动。动物会通过运动捕食、占领空间,也会用运动来保护生命、抵御敌类,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人类通过运动生存、保护生命等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需要,因此,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孕育而生。自然是有规律的,人们的生活也在这种规律中劳逸结合的度过。许多传统体育就是人们劳动间隙为了放松创造的。同时,少数民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他们和外界的接触较少,体育活动的创造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达到娱乐的目的。譬如苗族的跳脚会,壮族的打陀螺、倒立竞走,瑶族的跳铜铃等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活动。正是这种本能和生存、社会需要的糅合超越了自然本能,让人们达到更高的文化境界。 2、生产劳动的需要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每个部落都是依靠狩猎、捕鱼等手段生存和延续。这种环境下各民族为了锻炼生产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竞争力水平创造出很多体育活动。为了战胜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们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对抗恶劣环境的生存意志。因此类似摔跤、射箭、赛马等的竞技类体育活动应景而生。而现在,这些活动已不再只为了生产活动,渐渐演变成人们日常的体育活动。 3、军事战争的需要 人口的增多和资源、空间不足的矛盾导致一些民族运用战争来满足自己的族群。这时各种武术、骑射、摔跤等军事体育广泛创造,成为各民族必备的军事技能。 4、民族风俗的需要

中华楹联2018年第1期楹联新作选登

中华楹联2018年第1期楹联新作选登 楹联新作选登 丁武成云南曲靖 裕后光前,历史英雄书历史; 开天辟地,人民领袖为人民。 王雪源黑龙江牡丹江 霜色之于秋色浓,只谓初心驿动,赤心激荡,德比开天功盖世; 恩情自比诗情重,犹因壮志常酬,矢志堪寻,思由向国月萦怀。 陈平平湖北广水 题武胜关 千重紫气,北锁中原,南屏湘鄂,天下雄关无愧首; 万里群峰,青分楚豫,气贯嵩衡,人间隘道有其名。

李广志黑龙江大庆 题修养 名利无求,风霜坦荡,何必经年多感慨; 心胸笑慰,宠辱不惊,谁同阴雨转苍凉。 米宽鲁山东宁阳 赞青岛好军嫂李烨 女儿生,父去世,两地分居单个挺; 孩子病,母求医,一人护理满腔情。 王旭升湖南新化 题新居 礼赞春天,阳光普照,照入高楼舒望眼; 安居盛世,捷报频传,传来喜讯乐开怀。 刘铁跟河北石家庄 题包公文化园 执法如山,敢得罪皇亲国戚; 爱民似子,总关心河务田耕。 陈艳华黑龙江肇源

贺肇源县第五次文代会召开 纷飞瑞雪,东风浩荡山河焕彩; 绽放红梅,紫气升腾文苑繁荣。 李正己河南济源 题党风建设 正党风,倡廉风,顺民风,春风化雨百花艳; 立志气,舒浩气,接地气,紫气迎祥万事荣。楼晓峰浙江遂昌 题中国空军 飞东洋,宝岛闲庭散步; 令汉贼,英文恶梦寒心。 张强黑龙江哈尔滨 题手机 目入彩屏,两耳不闻身外事; 指发微信,一心全在手中机。杨亨苗福建尤溪题杨氏三祖“英兜堂” 祠堂喜重修,清新雅致,且俱隆情酬先祖;

裔孙欣得福,富贵荣华,欲将盛德荫后昆。 胡盛海湖北鄂州 题反腐倡廉 以德惠民,和风劲拂送温暖; 从严治党,利剑高悬惩腐贪。 陈万锋福建龙岩 题湿地公园 柳径长廊,和风过,匆匆掠影; 荷池小榭,暖日烘,隐隐浮光。 孙福奎黑龙江双鸭山 题华阴老腔 带大河韵,气势磅礴,携雷檀板激西岳; 含黄土情,声威豪壮,出嗓高腔绕华阴。 张义和河北巨鹿 题新时代

《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说课稿

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5课 《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穆棱市第一中学的教师王世奇,很荣幸能参加这次东三省高中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5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本节课的内容在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研解决问题,逐步深入阐述主要工艺美术种类的成就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化相联系感受其文化基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丝绸、青铜器工艺品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4、教学难点: 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教法运用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采用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学生参与度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学法指导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在体会感悟中赏析、品评作品,学生经历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黟县碧山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1) 一、规划背景 (1) 二、规划范围 (1) 三、规划依据 (1) 四、规划指导思想 (1) 五、规划目标与年限 (2) 第二章古村概况 (2) 一、地理位置 (2) 二、行政区划 (2) 三、自然条件 (2) 四、社会经济条件 (2) 第三章资源分类和价值评估 (2) 一、资源现状 (2) 二、古建筑资源一览表 (4) 三、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6) 四、旅游资源吸引向性评价 (6) 第四章建(构)筑物保护规划 (7) 一、保护原则与目标 (7) 二、保护区界界定 (7) 三、保护与更新方式 (8) 四、保护规划管理措施 (8) 第五章居民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 (9) 一、居民保护 (9)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 ................................................................................................................................................... 9第六章旅游主题定位与促销策略. (10) 一、旅游主题定位 (10) 二、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10) 三、旅游营销策略 (10) 第七章旅游功能分区和项目设置 (11) 一、旅游功能分区 (11) 二、旅游项目策划 (11) 第八章旅游线路规划 (13) 第九章管线工程规划 (13) 一、道路交通规划 (13) 二、给水排水 (13) 三、供电电信 (14) 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14) 第十一章环境整治与旅游安全规划 (14) 一、环境卫生整治 (15) 二、强弱电线整治 (15)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5) 四、水体治理 (15) 五、防灾体系规划 (15) 第十二章保护利用实施保障措施 (17) 一、行动安排 (17) 二、实施保障 (17)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以黔东南州苗族水鼓舞为例

民族体育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 ——以黔东南州苗族水鼓舞为例 杨梅花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部分。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贵州省黔东南州大稿午村水鼓舞的发展实例,简单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研究结果指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价值,少数民族自身思维观念、政府扶持以及学校教育等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创造与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中建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传统体育植根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这变迁。 一、苗族水鼓舞简述 苗族水鼓舞是苗族人民于在干旱之年向天求雨的一种传统舞蹈,现主要流传于黔东南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村,其原始的目的是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村寨平安。水鼓舞既是一项少数民族民俗活动,又是一项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在水鼓舞活动中,历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起鼓仪式,在六月份的第一个卯日之后的第一个丑日举行,舞者以男性为主,身穿破衣旧裤、倒披蓑衣,在水泥中围鼓狂欢而舞,是“水、鼓、舞”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二是踩水鼓舞,在第二个丑日举行,男女老少皆可参加,大家身穿盛装,在踩鼓场围鼓而舞,当地人又称“踩水鼓舞”。水鼓舞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据考据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基于水鼓舞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渊源的文化,水鼓舞在2006年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水鼓舞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状况得到稍微改善。然而仍旧面临一些问题。二、为继承和保护水鼓舞的方法和 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是非物质 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 不仅是在当地青少年学生培育水鼓舞的 活动能力上,而且该区域内有关高校研 究机构等也引入进去。一方面实现培育 下一代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机构 能够为水鼓舞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方 向和思路。水鼓舞不仅以传统的形式进 入课堂,还与体育相结合以健身操的形 式进入当地学校的课堂,剑河县城关一 小就是第一所实施水鼓舞与体育结合的 教学方式的学校,另外剑河民族中学也 为水鼓舞设置了课件活动。学生们的水 鼓舞健身操表演,水鼓舞健身操的音乐 基本上保持了传统的鼓点节奏形式,动 作也是沿袭了水鼓舞的基本步伐,但动 作有了发展变换,也更多了一份健身操 的劲律,全校千余名的学生们踏着鼓点、 踩着舞步,其奔放富有张力的气势是很 让人震惊的,虽然水鼓舞健身操更多意 义上隶属于体育舞蹈范畴,但也是一种 继承保护水鼓舞基本动作和基本形态的 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们对 水鼓舞的认识。此外2012年6月,黔东 南凯里学院专门邀请了剑河县文化少年 宫中主教舞蹈的教师姜小给07级五年制 民族文化传承班(舞蹈班)的学生们教 授传统形式的水鼓舞,从此,水鼓舞也 被正式纳入凯里学院苗族舞蹈课堂的教 学范畴中。可见,引入校园是水鼓舞应 对后继无人状况的采取的一个有力措施。 三、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 承和保护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大家 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个多民族 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相应文 化。古往今来,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 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后人,对于先人智 慧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获得源源不断 发展动力的关键。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的保护,应该从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 的价值所在,赋予其新时代背景下的生 命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发展 和继承的基础在于它自身对于族群群体 存在着某种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心理 上,还是在生理上,它都应该具有它的 价值。 其次,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不能缺少的是引领发展的传承 人。对于传承人的培养,一方面体现里 少数民族自身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 程度,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民族 对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注。再 次,通过参加或者组织比赛,增加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很多 年轻人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忽视是没有 认识到少数民族没那么优秀。通过参与 比赛并且获得优异的成绩,不仅帮助民 族找到民族的自豪感,更会增加民族的 凝聚力。另外,只有当青少年对于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投入时间和注意力,那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在时间上得以延 续传承的更久,不至于面临断代的危险。 最后,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大胆整 合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和当地资源是继承 和发展的共同选择。通过与当地资源的 结合,一方面不仅仅解决了少数民族地 区的发展问题,人民的基本生存发展得 以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对少数民族的一 种保护。水鼓舞通过结合旅游资源,将 水鼓舞打造成为区域优势品牌。 参考文献: [1]李传兵,王旭旭.城镇化进程中苗 族水鼓舞的保护与传承[J].佳木斯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16,34 (2):169-72. [2]张宝根,黄晓春.从文化变迁看当 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J].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2009,29 (5):44-48. [3]唐丽香.黔东南苗族水鼓舞的现状 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10):40-2. [4]徐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贵州 苗族体育舞蹈“水鼓舞”的渊源、价值与传 承发展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4(6):69-74. [5]钟欢,周巧艳,徐烨.剑河苗族水鼓 舞学校教育传承的实践研究——以剑河民族 中学为例[J].体育科技,2015,36 (5):91-3. 7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