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

文章编号:1000-0585(2002)06-0733-09 收稿日期:2002-04-18;修订日期:2002-07-26

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2000)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角媛梅(1972-),女,云南马龙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景观生态、文化生态和民族生态等方

面的教学与研究。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

角媛梅1,2,程国栋1,肖笃宁1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

摘要:文化景观及其保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演变,以及文化景观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与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具体探讨了地处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地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概念、特征、结构和功能及其保护措施。

关 键 词:景观;文化景观;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景观保护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景观的含义极其丰富,原意是“风景”,是景观美学的研究对象[1]。19世纪中叶,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将“景观———某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引入地理学,后被德国和原苏联地理学家当作“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使用至今[2]。1939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Troll 把景观引入生态学,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景观是指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3,4]。景观地理学在德国近代地理学中的兴起,使以重视人文景观及强烈的地理、地貌学为特色的景观研究成为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5,6]。受德国影响,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C.O.Sauer )也从地貌转入文化地理并对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王恩涌等倡导并创建了中国文化地理与文化景观的研究[7,8]。文化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主要研究内容为文化景观的起源和变迁、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及保护与规划等[9,10]。二战后,随环境问题的恶化,许多景观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由于文化景观是人类土地利用历史和遗迹的证据,可作为土地持续利用的活样板,并为人类提供享受美和愉快以及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机会;景观还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后储藏所和绝对保护区的缓冲带。为此,景观保护受到重视,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和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促进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成为文化景观研究的热点[11~16]。在中国,关于聚落和民居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演化、文化景观结构的地域整合、城市和校园文化景观及其设计是当前文化景观的主要研究内容[17~20],有关梯田文化景观保护的研究比较缺乏。

第21卷 第6期

2002年11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PHICAL RESEARCH Vol.21,No.6Nov.,2002

复杂起伏的地形和暖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使云南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家园和多种野生生物的庇护所。远离汉文化中心和地处边疆的位置,使云南各民族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和生产方式。生活在云南南部的哈尼族是哀牢山区的世居民族之一,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哀牢山和无量山区的元阳、绿春、红河、墨江、金平等13个县市。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哈尼族建造并保存了具有良好水土保持功能的规模巨大的“梯(田)山”。其中元阳哈尼梯田以其“分布之广,规模之大,建造之奇,在中国没有,在世界罕见”而闻名中外。2001年5月,中国遗产专家考察团通过对元阳哈尼梯田的考察,认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景观有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1]。2001年10月12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梯田管理暂行办法》将元阳哈尼梯田确立为红河州哈尼梯田保护区的核心区,包括坝达、多依树、猛品、麻栗寨四个梯田片区。对哈尼梯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民族学者和社会学者在研究哈尼族的世界观、文化传承等文化现象的过程中对梯田生产和管理方式、梯田稻作礼仪以及梯田历史的研究[22,23]。王清华对哈尼族的生存空间格局和哈尼梯田文化做了较深入的调查和描述[24,25],角媛梅等对哈尼梯田的形成原因、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等进行了研究[26,27]。以上研究均强调指出,梯田是哈尼族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哈尼族精神的象征,是人地和谐共处的良性人类生态系统和土地持续利用的样板[28]。本文以哈尼族及哈尼梯田集中分布的元阳县胜村乡麻栗寨行政村为例,应用半结构访谈法深入实地调查和访问,从文化景观角度研究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以揭示梯田的社会和生态功能。针对当前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面临崩塌、滑坡等威胁,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2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特征2.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麻栗寨行政村位于元阳县城南沙南部43公里处,共有17个自然村,1910户,10244人(均为哈尼族),8737亩梯田。其中麻栗寨梯田、坝达梯田、倮马点梯田、上马点梯田、全福庄梯田及聚落景观是观赏哈尼族梯田、云海、哈尼族建筑等景观的核心地区,也是了解、研究、体验哈尼族文化的中心地带。梯田分布从海拔1100米(麻栗寨河谷)延伸至2000米,坡度在15-75度之间,海拔2000米以上为高山森林带。自然村落分布在海拔1400~1700米之间坡度较平缓的中山缓坡地带(图1)。

在实地考查中,以半结构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等人类学方法为调查方法。半结构访谈法是根据调研的目的和主题,设计一些基本问题,并到实地对被调查者(麻栗寨村、倮马点村的村民)进行访问。田野调查法是通过与村民到田地里进行实地的观察和了解,并绘制所看到的当地社区的资源图,并对各类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和造成的生态后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再应用科学知识做出判断和证明。

2.2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特征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族为了满足自身对粮食(稻米)等生产生活用品的需要,充分利用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地的综合利用而形成的文化景观,是哈尼文化的代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人民通过多年的农耕实践,创造性地利用了红河南岸特有的自然条件———中低山深切割地区和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山坡上开辟梯田从事稻作农业,并通过自己特有的一整套文化体系对森林生态系统、坡地

734 地 理 研 究21卷

图1 元阳县麻栗寨行政村哈尼聚落分布格局与梯田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

Fig.1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ani villages and special structure of terrace cultural

landscape of Malizhai administrative village in Yuanyang County

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其按需要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而创造的景观,具有古老性、独特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和美学价值等特征。

历史资料显示,哈尼族的梯田稻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新唐书?南蛮传》:“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和蛮大首领王罗祁……率部落归时,入朝贡方物”。和蛮是哈尼族在古代的称呼之一,可见在唐代(公元618~907年)初期,哈尼族先民已生活在红河流域。晚唐时期的《蛮书?云南管内物产》中就有称赞“蛮治山田,殊为精好”的记载[22]。由此可见,由梯田稻作形成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也已存在千年以上,具有古老性的特征。据麻栗寨哈尼族“贝玛”(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所言,该村的梯田已有1300年之久。其次,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历经千年而不毁,是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结果。梯田稻作是云南南部传统山地农业中生产力最高的农业形式[29],而梯田对坡地水土的截留、哈尼族对梯田的管理和维护以及适应人口增长与梯田承载力的“分寨”对策等环境保护意识,是保持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持续存在和哈尼族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麻栗寨行政村包括麻栗寨、坝达、倮马点和上马点4个自然村、15个社,其中麻栗寨是历史最长的村寨,而倮马点则是从麻栗寨分出的子寨,两寨之间人行小道距离不到1km 。第三,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云南南部农业景观的代表,具有独特性。在哈尼族居住的哀牢山区,由层层梯田组成的座座田山相连,规模巨大,成为该区最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元阳县1995年有梯田167415亩,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坡度最高达75度,在中外梯田景观中罕见。麻栗寨行政村梯田面积8700多亩,并集中连片分布,从麻栗寨河谷地带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公路(元阳-绿春)下部,蔚为壮观。最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梯田、云海、蘑菇房聚落景观浑然一体,是名扬海内外的观光胜地。有关哈 6期角媛梅等: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735

 

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美学特征的描述很多,如毛佑全在《哈尼族》一书中写道:“在起伏连绵的哀牢群山中,无数座高达数十级乃至数百级的‘田山’巍然屹立,蔚为壮观。鳞次栉比的梯田,顺着山势的蜿蜒,层层叠叠,犹如数不完的道道天梯,从远远的山脚箐底直挂山巅云天。当冬末春初,梯田里灌满水的时候,梯田显得奇巧而壮丽……”,而有关的画册和照片也早已名扬海内外,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科考人员前来观光考察。3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结构与功能3.1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结构

图2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组成与结构示意图Fig.2The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of Hani terrace cultural landsca pe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在人为调控下对自然生态系统有意识地干预、调节而形成的文化景观,它由森林景观、哈尼聚落景观和梯田景观组成(图2)。

由图1、2可见,森林景观由森林生物群落(植物和动物)和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所组成,其格局受自然因素和哈尼族的资源利用方式约束。在麻栗寨行政村范围内,森林景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分布在麻栗寨和倮马点、上马点、坝达等村之间的麻栗寨寨神林,面积约600亩。另一片分布在元阳-绿春公路南部的高海拔地区,面积广大,是周围村民薪柴、放牧、采集和狩猎之处,也是该区的水源涵养林区(图2);哈尼聚落景观是以哈尼族为核心的人文系统。它由哈尼族、哈尼聚落格局与哈尼族的梯田稻作技术等组成,是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中的异质镶嵌体和控制中心;梯田景观是一个人为控制下的不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它的生产者是农作物──水稻以及生长于梯田埂边的各种野生草本植物以及鱼、螺蛳、黄鳝、泥鳅等水生动物;分解者是各种土壤微生物、细菌等。另外,它还包括水稻土、空气、梯田动物、微生物等自然环境组分,并与气候因素有密切联系。从土地利用格局看,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各子系统是沿等高线分布的。即:在垂直高度上,分布在最高处的是森林景观,中间是哈尼聚落景观,海拔最低的是梯田景观。这736 地 理 研 究21卷

种林-寨-田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布模式,是红河南岸的哈尼族最典型的土地利用格局(图3)。麻栗寨梯田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则表现为林(水源林、用材林)-路-寨(倮马点、上马点、坝达)-田-林(神树林)-寨(麻栗寨)-田的结构,主要是因为该区人口过多,原麻栗寨村民搬迁至较高海拔地区开挖梯田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所致(图1)

图3 哈尼梯田景观的空间结构

Fig.3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Hani terraces landsca pe

3.2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功能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空间结构,形成了系统内独特的能量和物质流动(见图1、3)。由图3可见,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内的物质流动,是以水、土、肥和微生物的流动为主,从系统的顶部———森林生态子系统开始,经过村寨文化子系统,被加强后,流入梯田生态子系统,并在梯田子系统中被层层重复利用后,流入河流。系统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能,通过森林生态子系统和梯田生态子系统内的绿色植物转化,形成可供野生动物和人及家畜利用的有机物质和能量,输入村寨文化子系统。如,森林生态子系统为其提供燃料、建材、野菜、肉类、花果和生活用水;梯田生态子系统提供稻米、鱼虾、水芹菜、饲料或建材(稻草)等。而村寨文化子系统又通过其特有的调节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功能,不断地把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质变为自身的输入能量,以维持村寨文化子系统的发展;同时,它通过输出人力、畜力等辅助能和各种技术,使梯田生态子系统和森林生态子系统保持稳定,持续地提供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功能。首先,由于森林对地表径流的截留,加之梯田修成水平面,并有一高出水平面的田埂,使地表径流及其携带的泥沙在梯田中逐级沉淀,因而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其次,林-寨-田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错落分布,使哈尼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粪便截留在梯田之中,不仅使梯田肥力增加,提高地力,还减少了人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形成一个自净系统。第三,天然降水经森林截留和储存后,以溪流或山泉的形式流入村寨,成为村寨清洁的生活用水。村寨在梯田之上,还有利于村寨的安全。第四,水稻及其它绿色植物将太阳辐射总能量的1-2%固定为化学能,然后被各种动物吸收利用,转化为肉、毛、皮、蛋等,最后以农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哈尼人消费。

总之,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文化区内的典型景观,是哈尼文化的代表,也是人地和谐共处的具有持续发展特性的文化景观,对降雨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山地的农业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为山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指导作用。 6期角媛梅等: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737 

4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

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创造并保持了许多蕴藏着道德信息和文化传统的独特景观,而人口爆炸、城市扩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世界许多地方的景观,使之面临退化和消失。为此,景观保护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之一,包括自然要素和文化价值的景观多样性受到关注。而不同生存环境造就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从事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研究者所认识和接受,甚至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更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30]。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单列出来,并有4处“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单。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 )大会提出要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促进文化景观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另外,将景观作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管理和保护的尺度,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保护景观(特别是具有较大价值的文化景观)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性[11]。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创造自然而形成的文化遗产,在红河南岸地区极为典型,也非常壮观,具有极高的美学和保护价值。哈尼族对梯田、水沟和森林的长期保持和维护,是保证文化-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是哈尼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保护和发扬。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医疗状况的改善、人口的增加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哈尼人改变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毁林开荒(表1)、过度猎杀和采集野生动植物,使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面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威胁,影响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持续存在。同时,由于历史上的封闭和自然环境的多样,使哈尼族形成了20余个支系,如哈尼、叶车、阿卡、哈欧、碧约、卡多、白宏、糯比等等,各支系均发展了独特的服饰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使哈尼文化多样性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之一。但哈尼族没有统一的语言,更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的传承仅靠为数很少的“摩批”和“贝玛”的口头传唱。在现代信息和传媒的冲击下,很多哈尼人已经不会说哈尼话,民族文化危在旦夕。因此,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抢救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与环境的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表11985-1999年倮马点村人口与耕地变化(单位:人,亩)

T ab.1 The population and landuse changes in Luomadian Village from 1985to 1999

总人口劳动力耕地总面积

其中:水稻包谷杂粮大豆蔬菜芭蕉芋茶叶1985

363158309.8161733727560.81988

388189401.81619990510.81991

368183394.81619969650.81993

378187384.816133241402060.81995

379192386.816178228824130.81997

388202394.816182189922120.81999402238465.8161962414024200.8

针对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哈尼文化的特征和现状,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第一,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提高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知名度,获取国际资助,以确保哈尼梯田文738 地 理 研 究21卷

化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使之为人类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以哈尼梯田农业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哈尼族风情,以及丰富的天然旅游资源(溶洞、动植物)为基础,发展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第三,开展林-寨-田结构及比例的研究,确定一定面积的梯田所需的水源涵养林面积及其位置,并依此规划梯田文化景观的用地构成和比例;第四,加强梯田渠系的建设,确保多雨季节水源的调配和分流,并根据梯田稳定性程度(坡度),对高坡度梯田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予以保护;第五,建立一支研究哈尼文化的科研队伍,挖掘哈尼文化的价值,探求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发扬哈尼文化的优秀部分,摒弃不良传统,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更是当务之急。

5结论

景观的含义极其丰富。文化景观是人类土地利用历史和遗迹的证据,可作为土地持续利用的活样板,并为人类提供享受美和愉快以及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机会。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族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哈尼族精神的象征,是人地和谐共处的良性人类生态系统和土地持续利用的样板。目前,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受传统哈尼文化变迁的影响,面临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元阳县胜村乡麻栗寨行政村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考察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文化的代表,具有古老性、独特性、持续性和美学价值等特征。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由森林景观、哈尼聚落景观和梯田景观组成,并在空间上形成林-寨-田的垂直分布格局。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保持水土、提供清洁水源、保障村寨生态安全的功能。

交通、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改变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和谐,使其面临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威胁。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可采取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发展生态旅游、调整用地构成、加强渠系建设和发扬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等措施实现。

研究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土地利用构成与水土流失过程的关系,不仅可为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持续存在提供依据,并可促进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的发展。参考文献:

[1] 谢凝高,等.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地理研究,2001,20(5):517~526.

[2] Naveh Z ,Lieberman 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1050478.html,ndscape Ecology.Theory and Application ,Springer -Verlag ,1984.356.

[3] Forman R T T ,G odr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1050478.html,ndscape Ecology.New Y ork :John Wiley &Sons ,1986.

[4] Pickett S T A ,Cadenasso 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1050478.html,ndscape ecology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ecological systems.Science ,1995,269:331

~334.

[5] 王凤慧.国外现代景观地理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地理研究,1987,6(3):81~89.

[6] 肖笃宁.论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地理科学,1999,19(4):379~384.

[7]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23~224.

[8] 王恩涌编著.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9] 汤茂林,金其铭.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人文地理,1998.13(2):41~45.

[10] 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0.19(1):70~79.

 6期角媛梅等: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739 

[11] With 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1050478.html,ndscape conservation :a new paradigm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In :Wiens J A.(Eds )

.Issues

in Landscape Ecology.Ontario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 (IAL E )press ,1999.78~82.

[12]

陈昌笃.景观保护与受胁景观红皮书.生物多样性,1994.2(3):177~183.[13]傅伯杰.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生态意义.地理学报,1996.51(5):454~462.

[14] 张新时.对生物多样性的几点认识.见: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生物

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12.[15]肖笃宁,李团胜.论景观与文化.大自然探索,1997,16(2):68~71.

[16] Nassauer J I.Culture as a means for experimentation and action.In :Wiens J A.(Eds ).Issues in landscape ecology.

Ontario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 (IAL E )press ,1999.129~133.[17]

刘之浩,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4):120~123.[18]

冯健,张小林,金其铭.文化景观结构的地域整合与旅游开发———以徐州汉文化景观为例.人文地理,2000,15(1):23~27.[19]

黄成林.徽州文化景观初步研究.地理研究.2000,19(3):257~263.[20]

朱竑.海南岛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地理研究,2001.20(4):463~470.[21]

.春城晚报:2001-05-08.[22] 毛佑全,李期博.哈尼族.昆明:民族出版社,1989.[23]

孙官生.古老.神奇.博大———哈尼族文化探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27.[24]

王清华.哀牢山自然生态与哈尼族生存空间格局.云南社会科学,1998,(2):71~74.[25]

王清华.梯田文化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26] 角媛梅.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人文地理,1999,增刊:56~59.[27]

角媛梅,等.云贵川大坡度梯田形成原因探析———以红河南岸哈尼梯田为例.经济地理,2000,20(4):94~96.[28]

黄绍文.生态农业奇观:哈尼梯田.生态经济,2001,(10):85~86.[29]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128.

[30] 王建华,许建初,裴盛基.西双版纳勐宋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管理.生态学杂志,2000,19(2)∶36

~41.A study o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 ani ’s

terrace and its protection

J IAO Yuan -mei 1,2,CHEN G Guo -dong 1,XIAO Du -ning 1(1.The K ey Laboratory of Frozen S oil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AS ,Lanzhou 730000,China ;

2.The Tourism and G eography Depart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2,China )

Abstract :The concepts of landscape are diverse.Cultural landscape is the evidence of landuse history and relics can be seen as a living model of sustainable landuse and can provide human be 2ings more chances to enjoy scenery ,happiness as well as natural and cultural diversities.It is al 2so the last reserve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buffer zone of absolutely protected area.Thu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otection of landscape.The Yuanyang Terrace ,famous for its large area ,wide distribution ,astonishing architecture ,uniqueness in China and rarity in the world ,was designated as the core area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i terraces by the govern 2ment of Honghe Hani and Y 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The terraces were the physical basis of Hani peoples ’life and the symbolization of Hani peoples ’spirit.And

740 地 理 研 究21卷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i terraces was the model of sustainable landuse and harmonious hu 2man ecosystem between culture and nature.In this paper ,we selected Malizhai administrative village located in Shengcun Township of Yuanyang County as a stud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1050478.html,ing semi -direc 2tive interview and field survey mothods ,we analysed the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Hani terraces and concluded that the Hani terraces have antiquity ,uniqueness ,sus 2tainability and aesthetic values.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st ,village and terraces along with altitude can benefit both environment and Hani terraces.Finally we put for 2ward correspond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i terraces in light with the risky situation of facing landslides ,collapse ,etc.

K ey w ords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i terrace ;landscape 2

protection

中欧合作科研项目“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与城乡互动发展研究”启动会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鲁奇研究员任中方总协调人的中国与欧盟合作科研项

目———“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与城乡互动发展研究(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Urban Interaction in Regions and Cities in China )”项目启动会于2002年10月14日至16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来自欧盟、M TT Agrifood Finland (芬兰)、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英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先生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各方就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分工协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并达成共识。

该项目的研究区域涉及北京、上海、重庆、吉林、河北、陕西、四川、湖南和湖北等省和直辖市的典型城市和乡村以及潮白河流域、燕沟流域等。该项目将对上述地区的城乡发展、农村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城乡互动发展和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和管理模型,提出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对策,探讨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的途径。该项目历时三年,计划于2005年6月完成。

(吴佩林) 6期角媛梅等: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741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洛阳师范学院 期末作业(论文) 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年级: 2011级 学号:110544126 姓名: 孟凡飞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指导老师: 王静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第1章引言 (3) 第2章北京的地理环境 (3) 2.1地理位置 (3) 2.2气候环境 (3) 3古近北京 (3) 3.1古代北京 (3) 3.2近代北京 (4) 4.北京的符号 (4) 4.1天安门 (4) 4.2故宫 (4) 4.3天坛 (5) 4.4长城 (5) 4.5圆明园 (5) 4.6四合院、胡同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6)

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摘要:北京在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自中国金朝起成为古代中国首都——中都。自元代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称大都。由于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国的大汗,蒙古文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元大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明朝自成祖后开始对北京进行大规模扩建,明朝时期北京成为第一个汉族王朝的首都。清朝在延续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修缮和扩建。至清末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当之无愧!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北京;都城;首都 1.引言 我国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历史的记录与再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资源。 2北京的地理环境 2.1地理位置 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2.2气候环境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2007年为例,全年平均气温14.0℃(北京市气象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3古今北京 3.1古代北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一说黄帝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汉高祖五年,本市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

美国的人文景观地理景观及其特点

美国的人文景观地理景观及其特点 人文景观: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罗斯福纪念园,以及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历史名城费城,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纪念名胜建筑。 地理景观:美国的自然风景区分为国家公园和州公园两大类。州属公园一般可免费游览。国家公园为著名风景旅游区,如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夏威夷火山公园等。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另有加勒比海岛屿波多黎各以及太平洋群岛北马里亚纳等海外领地。其本土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东南方,与内华达州接壤;最高点为麦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位于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是阿拉斯加山脉的中段。 地形特点: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地势西高东低。东海岸沿海地区有着海岸平原,南宽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泽西州,在长岛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积平原。在海岸平原后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带,延

伸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为止。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是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相对平坦,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流域——世界上第四大的河域也位于这里。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内部平原的地形开始上升,最后进入美国中部面积广阔而地形特色稀少的大平原。 在大平原西部则有高耸的落基山脉,从南至北将美国大陆一分为二,在科罗拉多州的最高峰到达4270米。西海岸地区有内华达山脉和海岸山脉。以前落基山脉还有频繁的火山活动;现在只剩下一个区域(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最高的山峰是麦金利山,海拔6193米,也是北美洲第一高峰。

浅谈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浅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寸带兴 保山学院中文系09级文秘班(090120124)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定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1】王晓玲: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之间的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4月 【2】路君:岂能让文化遗产成快餐—破解文化遗产管理与经营的难题 【3】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上)北京规划建设68、69. 【4】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下)北京规划建设107、108. 【5】马自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M】中国文化遗产.2005:第六期.6 中文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主题词: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保护 遗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死者生前个人享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死者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世界文化遗产则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的缔约国,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各种遗产的定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①真实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1.文化遗产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

第一章 绪论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文化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魅力所在。 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购买者 传统观念 社会流行 年龄 学习 民风民俗 参考群体 性别 感觉 民族性格 家庭角色 职业 动机 思考方式 地位 生活方式 信念 亚文化 阶层 自我观念 态度 购买决策过程(EBK 模式): 确认问题 搜集信息 判断选择 购买决策 购后评价 社会心理模式: 认识社会的动物,其需求和购买行为一般受到社会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并遵从所处的社会团体、阶层和家庭等特定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 1999年《辞海》将“广义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认为文化泛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语言文字、性格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物质和精神要素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排除广义文化概念中的物质性的部分,将文化限定在人类精神活动创造及其结果层面。 第二节、旅游文化概述 一、 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的文化学角度定义: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他乡异域文化风情,丰富阅历、满足精神享受为目的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特殊生活方式。 旅游的AIEST定义: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住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住,亦不从事赚钱活动。 1)旅游主体文化属性 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为满足文化需求的活动,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而言,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旅游者的进入及其所带来的异形文化或异质文化,对旅游地原有的文化信息系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旅游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产品,无论是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是其旅游服务,都应该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3)旅游介体的文化属性 旅游介体是指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和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的部门和企业。为满足旅游者文化需要,旅游业就必须为其提供文化产品,这决定旅游业具有经济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文化特性。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观赏和游览价值的物质财富和

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X

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 汤茂林金其铭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所) 提要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着力研究的五大主题之一。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外 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阐述了文化景观研究的意义、内容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最 后论述了目前文化景观研究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文化景观构成方向发展分类解释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地域组合及文化区形成、发展、演变规律(李慕寒等,1995,第2页),探讨文化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及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乔丹和罗文垂[8](Jordan&Rowntree)认为文化地理学有五大主题,即文化源地与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区和文化景观。本文在回顾文化景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试图对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性、内容和意义作初步概括,并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 1 景观与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发展 景观一词来自德语,原意是指风景、景物。自从景观一词被引入地理学后,就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即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象的综合体。景观可以分成两大类,即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也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综合体。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集团为满足社会经济需要所创造的景观,如农田、城市、荒漠中的绿洲等。早在1885年,温默(Wimmer,J.)在《历史景观学》一书中指出,应把注意力集中于景观的全貌拉采尔(Ratzel,F.,1844-1904)在《人类地理学》、《民族学》等著作中第一个系统地说明文化景观概念(他较多地称为历史景观)。把景观作为地理概念在1906年以后就被普遍采用了。施吕特尔(Schluter,O.,1872-1952)于1906年在慕尼黑大学任职演说中提出,地理学者应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把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主题将给地理学一个合乎逻辑的定义;探讨人类创造的景观(即文化景观)的变化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詹姆斯和马丁,1989,第219页)。帕萨格(Passarge,S.,1867-1958)不仅在小区域的详细考察方面,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对景观学作出了贡献(詹姆斯和马丁,1989,第224页)。他反对把景观作个别的描述,认为必须把景观看作一种类型;把一种景观类型看作一种空间体系,即相关要素的集合体;主张划分景观类型的最好指标是植被,他据此划分了地球上的景观带(《地球景观带:自然与文化》);1913年他创立了景观地理学”一词;于20年代出版了《景观学基础》(3卷本)、《比较景观学》等巨著,提出了城市景观、空间景观等概念,成为著名的景观地理学家。本世纪20年代,“文化景观”一词在地理学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与苏尔(Sauer,C.O.,1889-1975)创立的文化景观学派是分不开的。他的“景观的形态”继承了施吕特尔和帕萨格的思想,主张用1998年6月HUMANGEOGRAPHYJun.1998 XXX现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71030阶段成果之一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地理特征;他在1927年发表的“文化地理学的近今发展”一文中给出了一个简单而容易使人误解的文化景观定义,即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DeBlij,H.J.,1986,P.142)。 1931年苏联著名景观学家贝尔格(Berg,L.S.,1876-1950)发表了《苏联景观地带》一书,认为景观“是占有一定地域并相互联系的一组环境要素(地方气象、地形、土壤、植物和动物)所组成的统一体,并认为景观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1939年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Troll,C.)提出了“景观生态学”概念,把景观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推动了景观理论的发展。二战以后,德国地理学者重视研究社会地理学,认为社会地理学的目的在于解释文化景观,明确主张景观变化的主力是人类集团的态度、目的和技能。1964年劳滕扎克(Lautensack,H.,1886-971)在研

浅谈商业化对文化保护的作用和促进措施

浅谈商业化对文化保护的作用和促进措施 摘要:旅游景区开发不当极容易引起商业化过度,对游客的文化审美造成影响,同时破坏景区自身的文化。商业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然而商业化本身并是中性的,对文化的作用因其程度而表现不。适度的适度的商业化有助于景区向良性发展,同时有利于景区的文化保护。本文着重介绍商业化对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措施。关键词:商业化;文化保护;景区一、景区商业化概述1、理论简述当前旅游的商业化研究偏重于对目的地的商业环境的描述,尚未有明确定义。【1】许多学者认为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包括“过度商业化”或“过分商业化”。【1】多数学者认为旅游活动会导致过度商业化(尤其是古城镇旅游),并深入研究了商业化的消极影响。马晓京(2002年)认为,民族文化如果受到破坏性、掠夺性的过度开发,会导致一些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和丧失。【2】目前对商业化的积极影响的认同度较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商业活动。商业化现象本身无好坏之分,但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不同,商业化对各景区带来的影响也不同。2、表现形式过度商业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人造景观景区无视游客的需求,大兴土木,建造一些收费的商业设施,是商业化的重要表现。例如:浙西大峡谷修建索道、开发漂流项目,有些导游极力鼓动游客乘坐缆车或自费皮筏艇漂流等,使游客产生很强的反感情绪。门票上涨店铺林立一些景区在开发时缺乏规划,发展旅游后,社区居民便在景区内开店或在景区门口兜售旅游纪念品。周庄内商业氛围让很多游客产生不满。3、综合评述旅游、文化保护和商业化密不可分,商业化对旅游有着促进作用,旅游为商业提供了活动载体;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丰富商业的内容,商业化对文化保护产生正反两反面的影响。二、景区商业化对文化保护的消极影响1、文化品味沦丧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原本真实、独特的文化为商业气息所笼罩和掩盖,向拜金、庸俗化发展。长此以往,高品位的文化最终沦丧。2、虚假文化兴起通过编造虚假的故事、传说提升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迎合旅游者,却适得其反,导致虚假文化出现。3、文化同质严重旅游商品开发混乱无序使得无序经营竞争激烈,产品雷同。文化表演重复同质,差异性不强,表演粗糙,艺术感不强,创意度不高,回头游客少。4、文化景观破坏学科前沿讲座论文由于人造景观的大肆修建,景区出现景观的现代化【3】问题。例如:景区中的现代建筑破坏了景区原来的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文化景观的和谐。三、景区商业化对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1、唤醒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商业化可以强化历史意识,让文化传统得到恢复与保护,并使一些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商业化开发能够促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在这过程中,旅游地许多传统文化或传统习俗将得以恢复。游客对旅游的文化需求使得当地人认识到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的经济价值,并自发的保护。若没有旅游对传统文化及时的关注和积极的挖掘,皖南地区的三雕艺术极可能被当地居民出售,而在旅游商业开发后,居民认识到了家中各种各样的“无价之宝”,因此大量的珍贵艺术品、皖南文化传统得以保留。2、提供景区的文化保护资金适度的商业化,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继续用于文化保护工作,有利于珍贵文化遗产与民俗传统的保存和发展。注重景区文化的商业开发,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氛围,提高景区知名度,显著提高景区的文化及旅游价值;景区商业开发,可以为景区的修复与发展提供资金;对于一些民族民俗旅游地,能够增加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云南丽江县的纳西古乐为例,现今去丽江的旅游者都会选择位于丽江古城的大研古乐会。这是个融丽江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于一身的演绎吧。游客可以感受一下宣科先生主持修复的纳西古乐。尽管晚会的门票售价高达120元,但仍不影响观看音乐会的游客量,说明古老的传统的本土文化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的巨大吸引力。商业化不仅没有使纳西古月被冷落和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巨大的经

读北京历史文化有感

读《北京历史文化》有感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北京以其悠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闻名中外,在被推出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名列前茅。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等。 北京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有更多具有北京特色的东西,如:京剧,四合院,京味的小吃,还有我们不能不说的京腔。 北京的主要景点有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等。 北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类型的演出、国际性的展会等一应俱全。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华丽的戏服、动听的唱腔、百变的脸谱,令人印象深刻。著名的长安大戏院、湖广会馆、老舍茶馆、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都常有传统的京剧演出。 四合院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一座座青瓦灰砖的四合院之间形成的窄巷,就是著名的老北京胡同。穿过蜿蜒曲折的胡同,走进迷人的四合院,会让人真正领略到老北京的风韵。 世界上许多历史文化古城所以能经久不衰地延续并发展下来,一个内在的核心要素是这些城市始终代表着它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把其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留传给后代。不研究古代文化,不懂得和不悉习珍惜、保护历史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我相信,北京会以她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和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让我们期待更加美好的北京!

浅析校园景观文化

浅析校园景观文化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多的重视,教育部门、校园相关部门、学子以及广大家长对校园景观文化也引起了高度关注,因为从一个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与完善的程度上,间接或多或少地可以了解到一个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以及与之环境协调等综合能力。本文作者通过对宁波一部分校园景观的调研与走访,对校园景观文化进行相应的探析,对校园景观文化的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校园;景观文化;浅析 引言: 校园景观文化从层面上一般表现为物质与精神上的展示结合,它主要是通过一些建筑物的外观形状、节点组合装饰、路标地标、绿化景区、长廊、藤蔓植物以及利用一些具有特殊性的空间等相关设计元素,来运用审美学的观点将各种类型的景物,借助水、自然环境、人造或天然的山等形成一种搭配美观的布局,从而在景观上来看形成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丰富多变、引人入胜的校园空间效果,统称为校园景观文化。校园景观文化是校园建设发展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校园文化理念的一部分,它对于校园的长远发展以及与自然和谐,陶冶学子高尚的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景观文化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文化是一项涉及面广,较为复杂的景观建设,因为它本身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本身的美观性,还需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与之相协调,那么从多个方面进行校园景观文化建设考虑,自然就能从不同的方面归纳分析得出校园景观文化设计的理念。校园景观文化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 1.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 这个设计理念主要是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求建筑物、周围的植物等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并且校园景观设计要贴近校园的自然生态原则,景观设计围绕着“自然生态”展开,并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校园景观设计要合理进行布局设置,在某些区域形成小园林效应,充分显示人性化设计并与环境相适应;另外,遵循的自然生态原则是校园景观文化设计要充公考虑对环境的保护,也就是不可以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具体地说,就是在景观设计的材料选择中,要考虑到材料是否会对周围环境或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是否会存在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等。 2.景观文化与空间上的协调统一 校园景观文化不像开放性较强的公园景观设计,但校园景观文化会常常遇到广场与周围景观的协同统一,这其实是景观文化与空调的统一关系,因为广场一

文化景观及其特性

示范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景观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以及文化景观所具有的指示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文化景观的学习,要初步学会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待文化及其景观特性,学会运用文化景观来了解人地关系。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景观图片来分析文化及其指示意义。 德育目标 1.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的发展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我们不可人为分割或将其绝对化。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 ●教学方法 1.学习本节内容,首先应区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不同之处,也要注意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的区别。其次,判断某文化事物(或现象)是否是文化景观,关键还得掌握文化景观的三个特性。 2.景观就是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联系实际生活,充分调动我们已有的经验,观察、想象,正确理解问题。 ●教具准备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或制作一些景观图片,以最直观的手段来演示文化景观;同时,收集一些新闻、影视资料加以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一定的环境又会孕育相应的文化,文化与环境相辅相成。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分别来学习文化地理学中的五个研究主题。本节我们学习其中之一: 3.2 文化景观及其特征 一、文化景观(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掌握文化景观的概念,了解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 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重点是文化景观的概念,理解了这一概念,就很容易了解它与自然景观的区别,那么,生活中的实例就可随手拈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景观是指各种地理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综合体,景观是由其外部和内在的诸因素以及内外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有着有机联系的空间单元,它以其独特性而与其他地区的景观相区别。地表上的全部地理景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文化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景观。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今日的高山地带、极地地带、热带局部地方尚存在这种自然景观,但随着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强,这种纯自然景观日趋减少。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如图3.5)。如园林建筑、书画题记等。这一概念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自然物质是基础;二是人类有自己的创造行为;三是它表现的是人类活动的形态。例如,农田、道路、城市、村落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景观,它们都是人类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在原始地表之上创造出来的。

(整理)北京旅游文化与历史.

北京旅游文化与历史 一·北京历史 公元前1040年,在今天的宣武区广安门一带北京正式建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北京有850余年的建都史,元、明、清三代均定都于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旧石器时代(70万年前-1万年前) 回到5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那时的北京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在北京西南郊的山洞里生活着北京猿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火的原始人类之一。有了火,文明就开始了。 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 2200多年前的秦朝统一了中国后,这时北京是个闻名的大城。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向四面八方扩展。大约在1700年前北京有了第一座佛寺,即潭柘寺。 隋代(581-618年)和唐代(618-907年) 隋朝统一中国后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运河的北部终点就是北京,此时北京被称为涿郡,拥有13万人口。公元645年,唐太宗集大军于北京,自水陆两路攻打辽东高丽。却久攻不下,后被迫退回北京。回到北京城,唐太宗为追念阵亡冻死的士兵,下令修建了悯忠寺(即法源寺)。此时的北京被称作幽州,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贸易中心。 宋、辽金时期(960-1234年) 唐朝以后,政治陷入混乱,北方少数民族日益壮大。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朝,北京作为陪都城被称为南京,城址在今天的白云观一带。公元1153年(金),东北少数民族首邻海陵王定都北京,名为金中都。如今的牛街礼拜寺和卢沟桥都是这个时代遗留下来的。 元代(1271-1368年)

公元1215年(元),崛起的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攻占北京。他的继承者忽必烈建立“大元”,在北京建元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 明代(1368-1644年) 公元1399年,北平的燕王朱棣举兵南进,夺取了建文帝朱允的帝位。朱棣认为北平乃“龙兴之地”,可北控大漠,南扼中原,于是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朱棣在元朝皇城基础上改建扩建。如今北京的绝大多数古典建筑如故宫(紫禁城)等,都是明代的遗物。 清代(1644-1911年) 满族人进北京后,大兴土木修建园林。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园-圆明园,并将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北京城中心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首都定为北京。从此,这座历经3000年坎坷的不朽城市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全新时期。 二·“老北京”特色 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于元朝,“胡同”一词在蒙古语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公里;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今杨梅竹斜街西段),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北京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要体验老北京的味道,胡同游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是一座千年古都,其建筑布局保留着最典型的中国古代城市特征:方正的、围绕一

浅谈法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序列号__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法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 年月日

浅谈法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滚滚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滔尽了多少是非成败,却在无意间留下了它走过的痕迹。宏伟的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伟大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在闲暇时欣赏的对象,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我们除了使用它们,更应该懂得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下面笔者将通过对法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描述,来论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无庸讳言,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 法国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梅里美《历史性建筑法案》颁布于1840年,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宪法。此后,1887年又颁布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即《纪念物保护法》。这部法律明确重申了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范围与标准,并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管理委员会,负责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选定及保护工作。1906年,又通过了第一部《历史文物建筑及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区保护法》,除建筑外,树木、瀑布、悬崖峭壁等极具艺术价值的自然景观,也被纳入到了法律保护范围之内。但现行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遵循的法律规则,基本是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和1930年颁布的《景观保护法》。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已经包含了现行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在这部法律中,对文物所有者的权力,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准许国家直接对已经列入遗产名录的古建文物进行修缮。同时,对现有遗产进行登记造册,重要者还要列入保护名录。 1941年,法国将1913年制定的《历史古迹法》中与地下出土文物有关的部分独立出来,单独制定了一部《考古发掘法》,从而为后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法律支持。此外,1962年通过的《马尔罗法》即《历史街区保护法》和在这一法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197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一同构成了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法律防线。这些法律法规在后来尽管经历过无数次修改,但其影响力一直辐射至今。 当然,拥有完善而且系统的法律支持还远远不够,更需要严格地执行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 在法国的里昂,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12-16世纪建筑的古街巷区,区内有250栋“保护建筑”,如12世纪的大教堂等,大量的住宅、商铺古建筑构成了古老街区的历史风貌。在19世纪以后建设的建筑,在风格上也与古建筑十分协调,从而使整体风貌古色古香。这里不但保护了古老的文物建筑,还保护了后世不同时期建设与之相协调的其它建筑,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当初,政府为了保护这个历史街区,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加地区活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先是对所有住宅进行整修,将上个世纪的纺织厂及工人的住宅作为历史景观加以保护,按原样整修,外部加以粉刷,室内加建厨房、卫生间,通过改善条件使其可以继续居住,留住了原来的居民。按着改善交通,围绕老城区修环路,建停车场截留外来车辆,减少古城区的交通量,只允许居住在老城区的人才可以开车进城;同时修地铁、红绿灯控制,减少地面交通,提高通行效率,而又不拓宽旧有古街道。 不难看出,法国里昂的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法令严格、新旧建筑共融、交通设施完善、生活习俗延续。在当前各地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困难重重的矛盾中,法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检讨、启迪运作。 众所周知,法国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国度。塞纳河边的漫步,香榭里舍林荫下的低徊,酒吧里的慢酌,咖啡馆里的细语……还有在这里随处可见的街头艺人,他们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代表。或是有备而来,或是即兴表演,整个市区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这些艺术家尽情的展示着自己,向游人诉说着艺术的情愫。大多数法国人向来崇尚自由,他们追求更多的是生活的品质。法国的传统文化如此,现如今的法国亦如此。这种对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承,与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不无关系。可以想象,置身于如此具有文艺气息的建筑中,人的心性、

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地名数据的统计,将全省地名命名方式宏观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社会人文实体及事象地名两大类,从而总结出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自然人文特征、政区地名特征。通过对云南省地名文化景观特征研究,云南省的地名文化特征与多山、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密切相关。 关键词:云南、地名、文化景观、特征 1 云南地名数据来源及依据 本文以2008年出版的《云南省地图册》[1]为参考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云南省各级行政区,包括地(州、市)名、县名、乡镇名、村委会名和自然村名,但不包括街道(巷)地名、单位地名或由单位转化的文化地名等,目的在于力求充分突显占绝大多数的聚落地名。聚落地名一旦产生,很长时间内都有历史的稳定性,所以它在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为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历代人口的迁移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的特点等提供原真的信息[2],聚落地名最能反映云南省的地名文化景观“内容”。 2 云南地名文化景观概况 地名景观具有独特、别样性,地名能够反映该地区区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地名有如化石于地质或古生物学,地名的变化相对较慢, 它的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3]。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多,平底少,地跨六大水系,湖泊较多,独特的自然条件对行政区划的命名影响突出,自然地名在全国独具特色。在长期的历史时期,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名在云南省分布广泛,且具有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 表1 云南省行政区面积、人口、地名关系 地(市)县(市/区)面积人口地名人口密度地名密度地名规模(万

浅谈日本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

14 2005年?第4期 浅谈日本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 后的日本实行了经济高度增长的政策,过热的开发剧烈地破坏着本地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随着事态的扩大,人们终于把历史环境看作现代环境的主要问题,对空气、水的污染问题;对山川、海岸与自然风景的肆意开发和破坏问题,并称为“三大公害”。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于是从事建筑和规划的人士配合民众的心声,在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协作下,经过对历史城镇曲折多样的保全探索后,在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其中规划和建筑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历史城镇调查方法的精密性及全面性 一般来讲,历史城镇都是依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同时又在长期的岁月流逝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创造发展的。其中包括许多因素,最后综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正因如此,每个城镇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形态和景观,即便在同一个城镇,不同的地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来。道路景观的背后,即建筑物内部构成、宅基中的建筑布局、相邻建筑物的联接方式。都反映出先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地方生活与文化特色,所以日本在调查历史城镇时,通常采用设计实测法先将原貌精细地表达出来,从最基本的房屋单元到总体布置,从城镇、街坊甚至到城市的周边地区,同时理清历史性文化城镇所具有的特征及优良生活空间的形成过程,并给予重新评价。这种作法是保存及复兴的基础。 所谓设计实测法是:1、 搜集实测地区所 范 静有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归纳成总体布置图,在必要部分绘制出局部性的断面图和连续立面图。根据各个建筑和整个图面的分析,而寻找出城镇景观和构成的含义。2、根据采访和调查该城镇或建筑的历史、使用方式、习俗、生活模式等,有时还要进行民俗学、社会学的分析,通过深入考察,查明整个历史文化现象是在如何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作为一种结果又是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的。在这里又有何种价值和问题。这种大规模的实测和绘图一般都需要大学或其他教学单位的配合才能完成,该做法在欧洲已有古老的历史,美国、日本各大学也都设有设计实测的研究组,通过设计实测,可以使建筑师认识到作为地区整体环境之一的单体建筑,到底该是何种式样。好的环境设计应该是按环境规律形成的建筑群之集合而创造出来的。同时,可更好的使人们理解原本仅是概念上的东西实际上是由无数居住者和木匠、瓦匠们智慧创造的结晶。城镇的合理形式、城镇的概念、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以及考察研究城镇文化的方法也由此而派生。设计实测这一环节在研究城镇文化意义上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由此而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在规划和设计中也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有关历史文化城镇景观设计的几个方面 1、对城市景观的控制规定 首先制定景观整顿的目标,这是一件需非常慎重的事情。地区的景观首先由地区的功能特征所决定。居住、商贸、工业等不同的功能性质左右着土地的利用规划及建筑物的形成,决定了景观的基本格调。在维护旧有景观 浅 谈日本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 看世界

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全版)

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全版) 目录 一、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方案介绍 二、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建设的价值 三、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四、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综合方案 五、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方案优点 六、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方案功能 七、智慧旅游管理系统APP开发 八、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方案特点 九、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子系统 十、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架构 十一、智慧旅游平台总体框架 十二、智慧旅游管理系统运营方案 十三、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应用场景 十四、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发展前景 前言 现阶段由于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需要,旅游信息资源零散且共享性差,开发程度和服务质量低下,再加上“静止”的信息多,不断更新的信息少,常规的方法多,多数旅游信息离及时,快速,准确,全面这四个方

面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旅游业是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跨越多个行业,是交通,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诸多传统服务业的集成,旅游业向现在服务业的转化,不仅是自身的要求,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因此,逐步在旅游业建立起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现代服务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加强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开发便应运而生。 正文 一、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方案介绍 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基于无线通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相关技术,借助手机、PAD等便携终端设备,通过主动感知、实时传送、挖掘分析和运营管控。及时准确地掌握旅游资源和游客活动信息,实现旅游路线、车辆调度、环境监控等的实时查询,做到手上、桌上、车上、路上全程服务,改变旅游行业监管被动、滞后的管理方式。提升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中的自主性、互动性,为游客带来超出预期的旅游体验和无处不在的旅游服务。 1、食:餐饮导航、餐饮预订等。 2、住:酒店导航、酒店预订、折扣提醒等。 3、行:智能调度、交通引导、停车管理、路线导航、观光车定位等。 4、游:景点讲解、景点导航、3D游览、虚拟体验、活动预告、门票预订等。

旅游景观鉴赏

旅游景观鉴赏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文化传播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黄山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高家乐 学号 专业广告学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景观赏析 指导教师朱纪广讲师 2017年10月27日

摘要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泰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壮美篇章。黄山也是着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二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生态保护完好,是中国的标志。 关键词:人文风景;四绝;怪石;云海[Click and type abstract text here.]

目录 6 6 8 9

1 引言 早就听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又经常遇到去过黄山的人讲述那里的奇景,还看到画家画的黄山,摄影家摄的黄山,黄山在我的心中就占了一个地位。五岳之尊的泰山,我曾凌绝顶,观日出。但是我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尽管随着游览的深广而多少有所修正,但毕竟还是非常美的,非常迷人的,同时具有很深的人文内涵。借此课机会,将我游览黄山的见解略表一二。 2 景观简介 黄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南部境内,有72峰,主峰海拔1864米,与、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明朝旅行家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地理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平方千米,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东起黄狮,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 缓冲区面积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黄山区、、、、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气候特征 黄山处于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局部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山顶年均降水毫米,年均雨日天,多集中于4-6月,积雪日天,雾日259天,大风天,年均温℃,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最长无雨期40天。景区林木茂密,溪瀑众多,大气质量常年保持Ⅰ级,空气日均浓度5微克/立方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长年稳定在2万个/cm3以上,有“”之称。 地质地貌

浅谈:人文旅游与文化保护

浅谈:人文旅游与文化保护 一般来说,旅游可以分为两类:自然景观旅游和人文景观旅游。对于历史流长、文化纷繁、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这两种景观往往是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笃信风水和崇拜山河之俗,使许多村寨多处依山傍水之地,寺庙宫观常居山水美景之中,自然与人文构成天人合一景观。数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原因,具有五彩缤纷文化的少数民族又多居深山峡谷、密林荒原之间。我国旅游业兴起之际,又是大力唤起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之时。如果说自然景观旅游与自然生态保护构成张力,人文景观旅游则与文化保护构成张力。 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具有仙境般的天然景观多藏在交通不便、人烟稀疏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对于先富起来的城市人口,日益单调、紧张、拥挤、容易让人焦躁的生活和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环境,促使我们追求更加多元化自然和文化生态体验的欲望。旅游成为我们调节生活节奏的有效阀门,享受清新空气的难得机会和感受多元文化、体验“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尤其较少受到现代文明“污染”、充满“奇异”的人文景观更容易给城市人带来新鲜和怡悦。殊不知,旅游业的尴尬是以城市人为主的消费者对轻闲、松懈、奇异生活充满欲望的同时,又对城市舒适生活设施和宾馆等级不断的被提升,往往加剧旅游地自然环境的不断地被牺牲以满足“消费者/游客”对现代化物质生活的依赖。当然,面对数倍乃至数百倍于当地原有居民的游客大潮,以及他们带来的各种文化生活习惯,无不冲击着旅游地人文景观脆弱的社会文化基础。以游客好恶为本的旅游业,对当地居民百姓的“奇异”社会文化和较为闲适宁静生活的破坏,也就变得在所难免和司空见惯。 近十几年来,“文化保护”成为我国的热门话题。该热门话语的国际语境是20世纪末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的“世界文化遗 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被先后引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