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

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机构改革前,原国土、原规划部门、原林业部门及原其他被整合部门的各种系统均有着独立、完整的业务审批体系。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以后,亟需要从业务重组、数据融合、应用整合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机构改革后的“化学反应”。同时,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及《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的公布,“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新举措也给自然资源部门业务审批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与新业务相匹配的智慧审批系统,以达到服务提质、审批增效的目标。

二、需求分析及建设目标

1、需求分析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要以“三定规定”为核心,明确为履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的“两统一”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依次梳理具体业务需求,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

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以及进行矿产资源、海洋、测绘管理等业务梳理,做好全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撑,支持统一数据底板建设,满足自然资源监管决策、自然资源政务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等应用需求。

2.1.1摸清家底

摸清家底,梳理分析自然资源信息化的需求差距从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情况、平台支撑、信息化应用等几个方面梳理分析原国土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已有的数据资源目录情况及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对比出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与国家信息化要求和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需求差距。

2.1.2梳理自然资源数据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体系方面,需要全面梳理自然资源数据,摸清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在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信息、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源目录下新增如生态环境、灾害、生态修复等专项数据。

2.1.2整合原各业务系统

在软件层面,原国土资源部门有对外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综合事务管理、行政审批系统、土地开发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系统、综合监管平台、档案管理系统等;原规划部门有综合事务管理系统、规划“一张图”、规划业务管理平台、综合监管、规划移动执法系统、规划档案等子系

统;还有其他被整合部门的各种系统,都需要按照数据安全保密级别,应用范围的不同,以及满足上下级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数据衔接的要求,建立基于政务网和自然资源专网的应用。

2、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支持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有利于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进程和深度,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打造业务管理新模式、构筑事项审批新生态,强化服务能力输出,推动信息化的创新和赋能,提升自然资源部门全栈政务服务能力。

三、建设思路及框架

1、建设思路

“多审核一”的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为:按照“简化、共享、增效”的总体思想,充分考虑“多审合一”等各项改革目标要求,在企业级SOA架构支撑下,通过业务流程+集群管理技术,建设可复用的数字化资产,采用“统分统”的审批办理模式,实现各业务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并联同步办理、实施流转、统一发件、跟踪督办的图文一体化审批应用。

2、系统框架

根据建设思路对系统进行设计,主要是在标准规范与管理体系和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双重体系下整个系统框架主要分为六层,详细如下:

系统框架图

基础设施层: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网络连接和信息安全等基本服务。

数据资源层:是数据资源管理层,确定信息资源规划和存储结构,为上层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框架层:是确定选取系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方案,采用ESB (企业业务服务总线)、SOA(面向对象)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系统各项功能应用。

空间数据层:根据各业务系统原有的空间数据,制定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支持各业务协同办理。

业务审批及受理层:即应用软件层,除提供各类业务管理系统,同时通过服务应用集成技术(流程优化、数据集成),生成一体化服务系统,可对用户提供各类服务。

四、建设内容

根据系统整体的设计架构,主要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1、硬件环境建设内容

由于原国土、原规划部门、原林业部门及原其他被整合部门的拥有或者部分拥有各自机房硬件环境,整合之后需要建设一个属于自然资源部门的硬件环境,其中包含应用服务器、GEOESB服务器、缓存数据库服务器、业务数据库服务器、FTP服务器消息服务器等服务器和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

2、网络环境建设内容

建设集政务网、局域网、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网络环境,其中对于网络的安全及各层级网防火墙进行重点建设。

3、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原各部门整合之前,各部门具有各自业务独立性,具备各自系统数据的规范标准。“整合”对于每个独立系统来说就是要跟一个或多个系统对接,要保持接口的规范性、灵活性、易维护性,需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规范。

本项目主要的标准规范建设就是接口的标准规范建设,具体包括:安全接入规范、数据(报文)结构标准、接口调用规范等。

4、核心数据库设计

业务库:在线业务库是支持日常业务办理的后台支撑数据库,事务完整性要求高。

分析库:是专为决策分析服务器的,使用对象是业务智能工具,需要通过不同于OLAP数据库的存储和建模方式,使其能满足大数据量及复杂分析模型在线分析的需要。

查询库:用于共享查询数据的存储,该库需要能支持海量数据的查询快速需求,也需要有以满足查询需求为主要目的数据存储、建模方式。

5、自然资源数据共享平台

本平台与其他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与应用的的交互可通过协调、采用开放 API 或是遵循 XML、Web API 等标准规范进行建设。具体实现需要根据业务要求而定。

系统可提供接口配置功能,支持用户定制各类通用服务接口,通过服务接口配置工具完成本地数据资源查询、下载的服务接口配置。能够实现绑定 IP、时间、次数限定的接口配置访问。

提供的接口配置功能,支持基于符合 SQL 标准的结构化数据库进行接口配置,可扩展全文数据库、NoSQL 数据库的服务接口配置,通过配置生成的服务接口描述信息可自动同步到服务资源目录,并按照一体化审批系统服务标准,建设自然资源数据共享平台。

一体化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对接通过点对点完成,需要与不动产登记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综合事务管理、行政审批系统、土地开发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系统、综合监管平台、档案管理系统等;原规划部门有综合事务管理系统、规划“一张图”、规划业务管理平台、综合监管、规划移动执法系统、规划档案以及其他被整合部门的系统开发相应系统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6、统一空间地理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空间地理信息平台,根据原各部门国土规划空间资源平台、国土一张图、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规划“一张图”、不动产登记平台等业务系统空间数据,进行图层分级管理,专题图管理,图属业务联动等建设,做空间地理信息支撑。

7、统一目录管理

根据各业务特性及相同之处设计并开发统一的目录管理,主要针对各业务类型做相应的功能开发、配置。主要包含:服务目录、服务发现、服务申请、服务申请审核、服务监控、消息总线管理等主要建设内容。

8、统一服务管理

针对自然资源系统用户群体建设相应不同职能群体、科室类别制定统一的服务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含:用户登录、系统管理、模块管理、用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内容。

9、综合业务协同审批平台

衔接原各部门已有审批系统,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实行由一个中心(部门或窗口)协调、组织各责任部门同步审批办理。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利用综合业务审批平台,支撑企业设立登记多证合一、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投资项目多图联审等拓展应用,系统具有会商管理、部门管理、沟通表管理、前置结果证照及反馈等功能。

同时实现部门内部办理,包括审查、决定、送达等通用审批环节,也支持部门自定义审批流程。

10、综合业务受理平台

为了增效减负,提供工作效率,建设自然资源综合业务受理平台,设计统一表单填报、业务受理规则、业务受理事项、扫描录入、自定义工作流等,从而与综合业务协同审批平台形成互通互联,实时数据流转。

11、监督监察

主要对业务进行实时的监督监察,对业务过程中实时监督管理。主要功能综合分析、特别处置、内部监察等。

综合分析:提供丰富的信息展示及发布方式,包括趋势图、对比图、比例图、三维图等大量的图形分析,图形具备缩放、旋转、动态效果,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进行分析决策。

特别处置:特别处置主要包括事项挂起、异常中止、申请延时等。在听证、实地核查等特殊情况时作暂停处理,并告知申请人,事项挂起后,事项办理时效将停止计时。由于事项特殊原因需要延时的办件,

可申请延时,延时申请审核通过后,该事项监察点时限也将自动延时。对于办件过程中中止的,需要发起中止程序,提交中止原因。

内部监察:对部门内部事项审批办理进行跟踪、监控。具有监察权限的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人员可以对审批的过程进行监控,提供预警提醒功能。

五、系统特点

1、综合受理,一次收件

作为目前政务服务广泛采纳的工作模式,“综合受理”改变了传统受审一体的业务模式,将审批事项清单化、标准化,实行各业务窗口综合受理。这种受审分离的新模式,很好的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人民群众,提升了办事效率。

若想实现“综合受理”,最关键的即是打通自然资源部门与全市其它政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即要求支撑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与其他原各部门系统应用实现互联互通,接入申报数据并实时推送至审批系统,实现“统一入口、多种渠道”的集中受理。

2、多审合一,同步办理

按照“一类事项一个部门统筹、一个阶段同类事项整合”的原则,合并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简化申请材料,在信息平台支撑下实现同步审批、便捷审批、智能审批。

5.2.1优化流程,同步审批

接件后,通过平台将项目案卷同步提交派送至所办业务事项对应的主办处室进行审批办理流转,在初审、审核、审定、整理、发件等内部审批过程中,项目信息、材料附件实时共享。

5.2.2一套表单,规范审批

对原有各事项表单进行数理分析,整合简化形成包含申请表、指标表、审批表的一套表单,将审核意见及审批结果在表单中进行记录,作为最终统一发证的依据,简化填表过程,规范审批行为。

5.2.3图属交互,智能审批

通过与图形系统联动,可以实现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对项目的空间位置、字段属性、业务表单、材料附件等信息进行关联查询,支持图、文双向交互查询,浏览调阅,从而为项目图形方案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审查提供可靠支持。

5.2.4文书编辑,在线签章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经办人员可直接从系统调用办公软件,在线对需要编辑的表单、文书的内容及格式进行调整,并支持在线打印为经办人员提供办公便利,同时保障所出具的内容无误、合规。同时,系统实现了对电子证照等应用的服务调用,可在一键线加盖电子签章,有效提高证书发放效率,在快速出证的同时保障证书的准确、合法。

3、意见归集,统一发件

合并事项审批完成之后,由经办人员将审批资料及意见归集整理后,平台能够将相关意见信息发送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审批结

果告知项目业主单位,统一发放证照文书。

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出处: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日期: 保存本文 2006-8-18 1、系统简介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是无纸化办公的核心,它包括公文传输、发文审批、收文传阅办理、公文档案库等重要模块。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规范化设计,对政府、机关、部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办公、电子政务、电子业务等将起关键作用。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系统结构搭建的严谨度、功能的清晰与合理性、模块间的科学关联,以及系统在运行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流畅性、负载能力、易操作和易维护等,是衡量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实践证明,智元公文审批系统能有效解决电子办公中的核心问题,成为构架可扩展式电子办公体系的强大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网络办公平台。 2 主要功能 2.1 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发文拟稿、核稿、领导审批、承办等;可做公文状态查询、收回、签收、修改、提交、会签、传阅、归档、删除等操作。转发公文,实时追踪,监督发文处理流程,并可及时追回公文。系统中流程允许用户自定义,使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公文流程需求。系统支持全文批注和批注痕迹保留,方便发文稿件修改。 发文管理包括对下列环节的自动化处理: 发文拟稿:填写发文拟稿纸和发文正文以及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相关领导审核。 发文审核:审核者收到文件,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保留所有的修改痕迹;签署审核意见,根据文件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由谁签批,并发送给相关的责任人。 会签:所有收到签批请求的领导或各部门办公主管对文件进行批示,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上载修改后的文件;完成后送办公室编号。 清稿:起草人清除领导对正文的修改痕迹,接收领导新增和删除的内容,对正文进行重新排版整理。 发文编号:会签完成后的文件,由办公室根据编号规则生成文号。 套打盖章:对已经清稿的文件进行套红头、盖电子公章。 发文归档:将办理后的文件进行归档处理,发文自动进入档案管理系统,可在公文归档库中分类查阅等处理。 发文打印:在公文流转的任意环节,均可将登记的发文封面和正文进行打印输出。 应用图例

网上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网上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华域易政网上审批系统HY-EAApprove是广东华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架构在HY-EAGOV Kernel Service和HY-EAGOV Integration Tools之上的政府电子政务产品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它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行政管理理念,建设标准规范、入口统一、功能完善、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系统;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简化公共服务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把面向社会公众的业务,尤其是行政许可事项,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提供跨部门的“一站式”电子化服务,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 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改进政府工作 ·方便人民群众 ·规范行政行为 ·创新行政体制 特点 ·一门多窗,统入统出 ·一网多能,资源共享 ·统一开发、分步实施 ·安全性高、统一认证 ·高数据交换能力、数据兼容性强 ·流程定义简单、系统操作容易 ·实用性强、先进性高 ·开放性强、兼容多种软硬环境 ·系统响应性能高 ·集成度高 功能 华域易审网上审批系统HY-EAApprove是一套全面、完整的行政审批系统,既包含行政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系统,也包含所有行政审批事务的网上无纸化办理,实现由物理的行政服务大厅(行政服务中心)或虚拟的行政服务大厅(政府外网门户)统一受理,具体审批事务的办理由系统全部实现网上无纸化办理,对已有应用系统的审批事务通过数据交换无缝对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发件,并对办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协同办公子系统 ·中心监管子系统 ·收费管理子系统 ·印章管理子系统 ·证照发放子系统 ·信息发布子系统 ·网上审批子系统 服务模型

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

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 目录 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 (1) 项目背景 (2) 解决方案 (3) 逻辑结构 (3) 体系结构 (4) 系统体系架构 (4) 主要特点 (5) 应用价值 (6)

项目背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国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以下简称“基础信息库”)项目的牵头单位。项目参加部门和单位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总参谋部测绘局、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 国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明确提出的国家电子政务四大基础信息库之一,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建成后将为国家电子政务应用和社会公众提供长期、稳定、标准化的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产品及服务。这对于建设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跨部门电子政务合作机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2008年,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项目总集成任务。

解决方案 逻辑结构 基础信息库分布在1个主中心和11个分中心,采用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建设及运行服务模式。专题信息产品库由11个分中心分布式建设和运行维护;综合信息库由数据主中心和11个分中心共同建设,各分中心分别建设相应综合信息子库,主中心汇集各分中心建设和维护的综合信息子库,构建综合信息汇集库,建设综合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综合信息产品库和综合信息定制产品库(应用系统)。基础信息库通过交换系统实现数据主中心和各数据分中心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发布、访问和传输,在逻辑上形成统一的整体。

世界自然资源

世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 2、生物资源 (1)森林:(两大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 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 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我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①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②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水能资源特点 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 ①森林资源特点: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与能量。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情况、分布规律等地理特征,可以分为矿产资源(地壳)、气候资源(大气圈)、水资源(水圈)、土地资源(地表)、生物资源(生物圈)五大类。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如生物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如矿产资源)。最新的分类方法是著名地理学家哈格特提出的,他将自然资源分为恒定性资源、储存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①恒定性资源: 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气候资源和水资源。 ②储存性资源: 即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矿产资源。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产(如铜)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如石油),它们可能被耗竭。 ③临界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但如果被利用的速度超过再生速度,它们也可能耗竭,包括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 【自然资源的属性】 ①稀缺性 “稀缺性”是自然资源的固有特性。因为人类的需要实质上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是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关系的核心问题。 ②整体性。 人类通常是利用某种单一资源甚至单一资源的某一部分,但实际上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如土地资源是气候、地形、生物及水源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③地域性 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如石油资源就相对集中于波斯湾地区。 ④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例如一条河流,对能源部门来说可用作水力发电,对农业部门来说可作为灌溉水源,对交通部门而言则可能是航运线,而旅游部门又把它当成风景资源。 ⑤社会性 地理学家卡尔·苏尔认为“资源是文化的一个函数”。即自然资源由于附加了人类劳动而表现出社会性,它或多或少都有人类劳动的印记。人类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它们所居住的地方的地形与气候,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 ⑥可变性 自然资源加上人类社会构成“人类——资源生态系统”,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种变动可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正的方面如植树造林、修建水电站等,使人类与资源的关系呈现良性循环。负的方面如滥伐森林、围湖造田,使资源退化衰竭,甚至加剧自然灾害。

2.1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 –选修6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2.1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自然资源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口增长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而加速资源的耗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破坏资源的再生功能,理解资源问题的产生和特点;认识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 3.认识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了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资源与资源问题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与资源有关的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同学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3.组织班级研究小组汇报、交流、反思自己对资源问题的学习及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资源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认识我国面临资源问题的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3.增强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资源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教学难点]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收集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铁矿石、煤、汽油、水、苹果、不锈钢制品等,上课时带到课堂。 【新课导入】观察实物(铁矿石、木材、煤、水、苹果、不锈钢制品等),比较一下它们在平时生活中有什么不同。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 【学生回答】铁矿石、煤、水是自然资源;汽油、苹果、不锈钢制品等不是自然资源。 【启发提问】汽油、苹果、不锈钢制品等为什么不是自然资源? 【学生回答】因为这些东西,自然界是没有的。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章概述 为推动此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沈阳昂立电子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软件公司——沈阳工大昂立软件有限公司配合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及各大厅负责人专门设计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沈阳市为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投资者和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沈阳市在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东陵、于洪成立了行政审批办事大厅,并专门成立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充分反映了我们对政务信息化及行政审批工作的深入理解,它具备如下特点: 1 多种渠道咨询 即在咨询环节,保证投资者可以在审批大厅或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咨询了解投资审批的各种信息。 访问者可以通过“沈阳市政务网”或专门的投资审批网站,直接访问各大厅,进入信息咨询界面,各大厅也可以在各区政府网站的基础上,设立信息咨询窗口,保证可以在”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支撑下,使企业的大多数报批事务实现一站式集中受理。在互联网网站上,为公众提供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咨询、表格下载、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等服务。 2、一站集中受理 即在受理环节,保证各大厅可以做到集中受理,投资者的资料在一个窗口(也可以是在互联网上在线提交)被受理后,电子审批程序将自动启动,进入审批服务环节;各审批部门必须按照相应的时间要求对受理事项进行处理。 3、网上并联审批 即在审批环节,根据待办事宜种类和政府办事程序,即在政府统一组织下,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软件设计技术,将各审批部门可以平行审理的材料,同时报送相关部门,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 4、网下限时办结 即在监督管理环节,提供可靠手段,保证上级部门或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审批流程执行情况,实现网下限时办结。 在软件平台设计时,我们将采用网上集中共享数据库方式实现全部办事程序的可视化,从而一方面可以为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检视有关信息的方便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监管部门对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客观、及时的参考信息。如果各级行政审批部门对审批时间有时限要求,系统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准确的考核数据,直接促进网下限时办结工作的执行。 5、市、区两级互动 一方面归属市级审批的程序,投资者也可根据属地原则,在各大厅通过“审批系统的外网(网站)”咨询、报表,市级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下发批复意见,实现市、区两级审批体系的互动合作。 第二章总体方案 一、设计原则 与沈阳市政务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严格遵守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规范,采用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绝、身份认证、硬件人证等技术手段保证政府的信息安全。 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适应现行行政审批工作的客观要求,确保建成后系统的可用性。 设计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力争对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起到配合和促进作用。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增强审批流程的透明度,为市领导及监督检查机关提供客观翔实的第

中国自然资源的形势与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利的改革与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主要为农业服务,逐步向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全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下的运转机制,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以社会效益为主,逐步向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转变。 一、21世纪面临的水问题 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但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有限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尤其北方地区发生已不是危言耸听作用。(一) 主要灾情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100~250亿kg(正常年份,如1996年减产100亿kg,较旱年份,如1994年、1995年减产粮食250亿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着水利事业进入(3)水环境:一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 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机构改革前,原国土、原规划部门、原林业部门及原其他被整合部门的各种系统均有着独立、完整的业务审批体系。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以后,亟需要从业务重组、数据融合、应用整合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机构改革后的“化学反应”。同时,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及《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的公布,“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新举措也给自然资源部门业务审批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与新业务相匹配的智慧审批系统,以达到服务提质、审批增效的目标。 二、需求分析及建设目标 1、需求分析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要以“三定规定”为核心,明确为履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的“两统一”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依次梳理具体业务需求,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

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以及进行矿产资源、海洋、测绘管理等业务梳理,做好全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撑,支持统一数据底板建设,满足自然资源监管决策、自然资源政务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等应用需求。 2.1.1摸清家底 摸清家底,梳理分析自然资源信息化的需求差距从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情况、平台支撑、信息化应用等几个方面梳理分析原国土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已有的数据资源目录情况及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对比出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与国家信息化要求和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需求差距。 2.1.2梳理自然资源数据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体系方面,需要全面梳理自然资源数据,摸清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在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信息、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源目录下新增如生态环境、灾害、生态修复等专项数据。 2.1.2整合原各业务系统 在软件层面,原国土资源部门有对外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综合事务管理、行政审批系统、土地开发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系统、综合监管平台、档案管理系统等;原规划部门有综合事务管理系统、规划“一张图”、规划业务管理平台、综合监管、规划移动执法系统、规划档案等子系

微软项目解决方案_电子表单和审批v10

微软解决方案–电子表单和审批(E-Form ) 电子化表单和审批帮助企业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提升企业日常工作和管理效率 问题和挑战 一、企业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汇总的工作,整个过程复杂而且效率低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部组织机构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上报、统计和分析。各种各样的数据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纸文件和应用系统,如何有效的收集这些数据、如何简化数据收集过程,是很多企业部的组织机构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二、企业各种上报数据手工重复录入,工作效率低而且不准确 企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后台应用系统(如财务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人员信息系统等),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总部的管理人员需要将收集来的同一组数据录入不同的系统中,如果为每个系统的数据录入提供一套录入界面,那么不仅仅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更重要的是会产生手工的数据录入不一致(同一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数值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校验数据,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核对或加派录入工作人员的工作。如何利用先进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数据录入整理的工作效率,成为企业中的关键问题。 三、人工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数据不及时不准确,出现数据和安全性的问题 数据是企业运营、管理、发展的核心部分,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是企业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企业经常会通过表单的形式收集企业数据,这一过程包括了数据的填写、系统数据的录入等。为了充分利用收集的数据信息,首先企业要保证填写数据的有效性(即不允许非法数据的出现);其次,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处于安全的考虑,数据需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如加入数字签名,保证数据的不可抵赖性等),在数据录入系统的时候也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等。 四、人工数据审批流程缓慢,数据不能及时获取,对数据审核过程缺乏监督 企业中的表单审批触及到很多流程方面的问题,如流程的设置、流程查询、流程的修改等。传统的手工提交的审批流程在流程设置、数据性、流程监控以及及时性方面都有所欠缺。现代企业更注重将自动化审批流程引入日常的业务处理,从而提高审批及时率,增强数据的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自然资源现状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 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煤与石油时代及未来的信息时代,都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标记的,所不同的是主要利用的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利用方式等在各个阶段有所不同。 中国是世界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家证明: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和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就已开始利用多种石料矿产制作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山顶洞人”已能利用石料制作精巧的工具和装饰品,并利用赤铁矿粉作为颜料;新石器时代,已广泛利用粘土、陶土制作陶器、彩陶和黑陶(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和距今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矿产利用的重要进展是铜的利用(甘肃齐家坪文化)、玉的利用(江苏淮安青莲岗文化)和煤的利用(辽宁新乐遗址);夏、商、周时期,已广泛利用铜、锡、铅来制造青铜工具和器具,开始利用铁矿来制作工具;春秋时期是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的时期,能制造生铁,是世界最早制造生铁的国家之一;战国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开采利用砂金,也开始利用银矿,战国墓葬里有很多银器;秦汉时期,除利用金、银、铜、铁、锡、铝、汞等7种金属矿产外,还开始利用煤作为炼铁和取暖的燃料,石油、天然气已有发现并利用天然气来煮盐;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元朝矿业发展缓慢;唐宋和明清时期矿业均有新的发展,总体上矿业还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前比较完整的矿山仅300多个。 新中国成立近50年来,矿产勘查开发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到1998年底,中国已发现矿产171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其他水汽矿产3种。 中国已发现矿点、矿化点共25万多处,其中已进行了不同程度地质工作取得储量的有2万多处。探明矿产资源总量的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我国45种主要矿产按探明储量(表2-3)在世界上的地位排序如下:居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有稀土、石膏、钒、钛、钽、钨、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共12种;居世界第二位的矿产有锡、铌、锂、铂、石棉、煤、滑石、萤石、硫、银、被共11种;居世界第三位的矿产有锌、磷共2种;居第四位的矿产有高岭土、铅、珍珠岩共3种;居第五位的矿产有铁、汞、金、硼、耐火粘土、天然碱共6种;居第五位以后的矿产有铜、镍、锰、铝土矿、石油、天然气、钾、铬、铂、金刚石共10种。我国45种主要矿产占世界储量的百分比、位次状况如图2-2所示。

网上审批系统解决方案_0

网上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一、综述 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工作。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落实这一决定,对于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挑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是“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各级政务部门要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的步伐,在内部业务网络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各级政府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近两年重点建设并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综合门户网站、促进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防伪打假”、“扫黄打非”等服务。各部门、各地区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逐步规范业务流程,增加网上业务,加强公共管理和服务。[1] 二、产品概述 国研网上审批系统是一个采用基于网络运行的,面向政府的对外公共服务和对内跨部门协作的行政审批事务处理,实现对行政审批业务的有效执行、监督和管理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通过实施该系统,将可实现以下目标: 在网上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为社会提供行政审批业务综合服务的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门户。 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互联审批、协同办公。 动态监督监察业务办理的进度、结果等情况,实现办理业务的监督监察。 实现政务管理的量化管理,综合监控和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状况,优化政务流程,提供政府运作效率。 提供可靠的角色权限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保证审批业务在应用系统中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行。 根据实际业务的操作需求,国研网上审批系统可分为三大平台: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用户是进行审批申报的公众用户。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在互联网上为公众提供行政审批服务的窗口,是实现公众与政府交互对话的一站式服务门户。网上公共服务平台不但达到了行政审批改革的政务公开、办事透明的目的,而且真正实现了从办事咨询、申请提交、到项目跟踪和交流答辩等审批办理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功能。 网上审批业务平台 网上审批业务平台的主要用户是进行审批办理的政府公务人员。网上审批业务平台运行于政府专网上,为政府公务人员提供处理行政审批业务的工作平台,实现审批业务的信息共享、任务调度、协作交互、管理监控等业务功能。网上审批平台包括窗口服务、项目审批、个人办公、信息管理四个子系统,系统用户根据不同的单位和角色拥有不同权限,使用相应的功能。 系统管理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的主要用户是负责审批系统管理和维护的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平台运行于政务专网内,实现对人员组织、角色权限、网上审批业务流程及其他相关系统控制参数

规划审批程序(管理系统)

规划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规划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方案概述 本系统适应不同城市规模的多层次需求,针对城市规划局信息化应用现状,以“一书三证”审批流程为核心,结合规划一张图管理、项目电子报批系统接口,建立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现流程审批、业务会审、红线管理、批后监察、信息公示、档案管理等信息化功能,整个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定制系统实施内容和实施步骤。 本系统以单独CAD或CAD加GIS的模式,实现图形管理、查询等基本功能,完全满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图形支撑需求,同时还可通过规划门户网站,实现规划成果、审批信息对外公示以及远程办公、移动办公,通过建立全局的规划图文一体化审批系统,为今后数字化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个系统主要由窗口管理、内部审批、业务会审、红线管理、信息公示、批后管理、档案管理等几部分组成,整个系统围绕局内业务审批,实现项目流程化审批、红线管理、业务会审、信息公示以及批后管理、档案管理等功能,系统还可以预留与规划项目网上预审查子系统接口,通过读取项目预申报和方案审查信息,实现项目报建,同时整个系统又可以通过后续建设的规划一张图系统实现图形查询、属性查询以及方案叠加对比等带图办公需要。 规划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功能特点 一、功能介绍

1、规划项目报建审批子系统 规划项目报建审批子系统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图文一体化办公平台及相关应用模块,系统主要实现系统用户、流程定制管理,对城市模板数据的定制管理,维护管理整个系统,相关模块实现项目窗口报建、项目审批、发证打印、查询统计等功能。整个系统按照局内业务办理的实际情况,满足报批表格和审批步骤的灵活调整需求,重点实现各项行政许可业务的流程化办理和项目在相关多个部门间的衔接,可模拟目前规划局审批业务的办理方式,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同时还提供方便的程序接口与红线管理、业务会审、批后监察、信息公示、项目档案管理子系统相连,进一步实现项目的带图审批、红线汇总管理、动态公示、业务会审、档案管理等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窗口报建、发证:主要满足各下属单位、办事窗口一书三证、各项公建、私建、批后、施工等阶段的各类业务的受理、撤回、发证、打印以及补办等处理,并通过系统实现与各业务科室的项目协调和办理。 (2)项目审批:主要涉及各下属单位、规划管理等科室,主要通过系统实现各个审批项目的在相关部门间的并联审批,项目相关附图、电子附件、技术指标、设计要求、审批意见等审批内容可直接记录在项目中,随着项目一起流转,项目的所有信息可直接查看、修改,项目审批每一环节都可设置审批时限。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是近些年我国进 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主题。珍惜地球资源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1)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举手之劳,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 到了吗?除了下面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 答案:①纸正反两用,反复利用废纸; ②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 ③废旧电池不乱扔; ④十层楼以下不乘电梯; ⑤少坐车或不坐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2)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为主题,设计宣传口号。 答案:节约的就是利润,浪费的就是财富;废物利用,创新价值,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废 料再生,妥善分类,垃圾减量,避免浪费;能源节约齐参加,珍惜使用莫乱花;节约水电 粮食,珍惜能源点滴;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 【教师点拨】同学们说的很好,其实自然资源短缺不止在我国存在,这是一个全球性 的问题,为此联合国把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唤起人们对地球面临的生 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关注,解决自然资源短缺也不只是政府层面的事情,其实我们 每个人都能够贡献一份力量。 课 后 总 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我们知道了并不是所有自然界的物 质和能量都属于自然资源,只有具备了“自然”和“经济”两种属性才是自然资源。自然 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种,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要注意保护和培 育,不要盲目利用,否则可再生资源会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我们还学习了我国自然 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少。因此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 大众都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共同应对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基本特征

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章末检测(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包括开采挖掘出的及洗选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2.关于煤矸石的大量堆放带来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日晒下长期堆放会自燃,排放的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 3.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合适的是()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做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取出其中的含炭成分 答案 1.A 2.D 3.C 解析第1题,煤矸石主要是在采煤中产生的。第2题,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煤矸石的大量堆放不会引起地质灾害。第3题,煤矸石含有少量的煤炭,做成煤矸石砖后,不但能减少烧砖时所用煤炭的数量,而且也利用了煤矸石中的岩石。 4.下图说明的问题是()

A.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巨大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答案 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 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6.土地退化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 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 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 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答案 5.B 6.A 解析第5题,我国土地开发力度较大,后备土地已经很少了;东南地区多丘陵山地,耕地较少;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森林;南方多丘陵山地,水田分散。第6题,烧荒对地面的植被造成破坏,但不一定影响土地肥力。 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水土流失③赤潮④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建设方案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 总体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资源信息化项目)。(二)建设单位 桂南市自然资源局。 (三)项目背景 桂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桂南市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以及原有地理信息数据,结合桂南市信息化现状及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工作需要,经过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了桂南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调查移动端,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基于三调成果和原有自然资源数据的的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数据建库与管理“一张图”系统建设。

二、项目的需求分析 (一)项目背景和依据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提出要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一

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数据整合力度,类型,范围不够。未对基础地理数据数据,遥感影像,规划数据进行了整合;范围上,目前只对地籍类,用地类数据进行了整理,缺乏对执法,监管,审批等业务数据的整合。范围上,目前主要还是以土地类数据为主进行整合,缺乏对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数据的梳理和整合。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展示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简单的空间地理信息的二可视化表达。尚缺乏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的多视图、多样化表达能力,急需研制。 辅助决策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紧提供了对矢量数据的查看和查询能力,尚缺乏对空间分析能力的应用,急需根据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各部门管理需要开展定制化研发,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三、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意义 (1)构建桂南市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数据新生态 通过制定统一分类标准,建立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模型,开展土地、矿产、地质调查、测绘、林业、草地、水资源等数据整合集成,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图,全面、准确掌握桂南市自然资源“家底”,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联动更新,做到数据统一,权威发布。依托桂南市现有自然资源相关数据,建立横纵协调的自然资源数据联动更

行政审批系统及政府门户移动化规划解决方案

行政审批系统及政府门户移动化规划 解决方案

目录 一、建设目标 (4) 1.1移动政务概述 (4) 1.2应用方向 (5) 1.3移动政务特点 (6) 二、项目需求 (7) 2.1需求分析 (7) 2.2建设原则 (8) 三、项目整体规划 (10) 3.1项目整体功能架构 (10) 3.2综合业务子系统 (15) 3.3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网) (17) 3.4网上申报与预审子系统 (20) 3.5政府移动门户 (22) 3.6移动端设计图 (25) 四、客户案例 (29) 4.1APP案例 (29) 4.2微信案例 (33) 五、聚门户产品概念及核心技术 (35) 5.1聚门户产品概念 (35) 5.2 产品价值 (36) 5.3系统架构 (36)

5.4server侧功能组件 (37) 5.5客户端功能组件-微门户APP (37) 六、项目开发技术描述 (38) 6.1主要内容 (38) 6.2.爬虫技术描述 (39) 6.3.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 (40) 七、其他 (42) 1.客户端软件系统 (42) 2.软硬件环境 (42) 3.硬件设备 (43) 4.工作量评估及预算 (43)

一、建设目标 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广泛集成,通过开发APP应用,将行政审核系统、政务服务系统、网上办事系统、政府门户网站群,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通过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加以改造整合,为政府领导、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在线办公及政务信息服务,改善政府的办公模式和沟通方式,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政府行政指令无缝地即时地在政府部门间传递,政务服务跨部门、跨级别协同办公,社会公众随时、随地、随需获取政务信息和服务以及与政府的互动交流,进而全面创新政府政务管理和政务服务工作,树立政府高效亲民形象。 1.1移动政务概述 移动政务门户,是政府政务管理系统及门户网站,在手机终端上的应用,通过手机和智能终端等新载体微公众提供更快的服务,扩大了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拓展了政府服务渠道,使更多人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政府服务。 移动政务门户是互联网门户及平台的延展,以快速传播简洁应用为核心,为政府政务提供新的信息传播和政务服务获取方式,为公众提供最有用最快捷的政府服务,是公众随身携带的政府服务手册。实现对政府政务系统及门户网站的真正随时、随地、随身访问。 本着“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原则,采用移动通信方式实现政务网络延伸,将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和政府门户网站群移动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随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3、了解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以及破坏严重的现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运用实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学会正确面对我国的资源现状,学会简单的数字分析和对比法,分析我国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待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在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习惯。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 2、自然资源的特征。 难点:1、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2、学生养成通过多渠道搜集、整理和分析材料的习惯,并从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五)、学生情况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在七年级的学习,对自然资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是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你知道的自然资源有哪些?”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及阅读课文,明确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和种类。学习新知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展示图片)人类利用土地、矿产、森林、水和水能资源的图片。 (提出问题)(1)土地、矿产、森林、水和水能来自哪里?

(2)上述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归纳自然资源的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并归纳得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能量。 2、自然资源的分类: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二、自然资源与我们 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可让学生从课桌上、教室里的纸笔、书包、桌椅开始联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产中的原料、燃料,都和哪些自然资源密切相关?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图3、1的图片。从资源到成品的转化过程不必细讲,但应引导学生就“是否可以循环或重复利用”这一问题,结合图3、2,引导学生区别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不同。并可由此得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学生活动)完成P54活动2、3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三、自然资源的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师总结并板书) 1、自然资源的摡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4、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四、中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学生阅读课文P57,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2、具有世界优势的矿产? 3、具有区域优势的矿产? 4、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 5、探明储量不足的矿产? 6、短缺的矿产?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老师点评归纳) 五、读我国主要矿产图,归纳一下我国矿产的分布有哪些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