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状况

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状况

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状况
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状况

一、全球荒漠化现状

(一)全球荒漠化现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1992):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70%)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二)全球荒漠化变化趋势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荒漠化土地还在扩大,从1984年的34.75亿公顷增加到1991年35.92亿公顷,增加了3.4%。全世界每年有5万-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为荒漠化土地,由于荒漠化每年将损失耕地6百万公顷。

二、中国荒漠化现状

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面积331.7万平方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我国荒漠化主要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四种类型。据1999年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千米,占可能发生荒漠化面积的80.6%,占国土面积的27.9%。

三、中国荒漠化的成因

(一)土地利用粗放,导致土地荒漠化

在我国荒漠化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水浇地面积仅占域耕地总面积的36.4%。而内蒙古沙区水浇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8.9%,山西北部只占12.4%,陕西北部仅占6.2%。

(二)草场经营管理不善,重用经养

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多万头(只),草场却因垦殖、沙化等原因面积不断萎缩,生产力下降。

(三)乱砍滥樵,破坏植被

薪炭林每年能提供的薪材,仅占实际消耗薪材总量的14%左右,缺口巨大,农牧民为了生存只得通过砍伐其他林种的森林和收割草地植被来解决烧柴短缺的

问题。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用水不当

一方面上游过量灌溉造成大片土地次生盐渍化,另一方面由于上游过量用于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河流下游地区荒漠植被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而衰退,甚至成片枯死,造成土地沙化。

四、荒漠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缩小了中华民族的存和发展空间。导致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加深了沙区人民的贫困程度,扩大际区间的差距。严重影响着大中城市环境,威胁工矿企业、国防要地、交通设施和国家大型水利设施的正常生产和安全经营。荒漠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专家测算,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五、加强荒漠化防治的必要性

1.荒漠化防治是保护、拓展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需要

2.荒漠化防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的需要

3荒漠化防治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六、中国荒漠化变化趋势

1.加强依法治沙,将抑制人为破坏活动

2.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将加速荒漠化治理速度

3.部分内陆河流水资源利用将逐步趋向合理

4.全球变化对我国荒漠化的影响

世界和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成就,经验和教训

一、国外荒漠化防治的经验与教训

(一)国外荒漠化防治的经验

1.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荒漠化防治中具有代表性

以色列的治理经验就是以节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积极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技术密集型现代化高效农业。

美国通过对干旱土地资源,沙漠地区光热、风能进行的高效开发利用以及对荒漠草场的合理轮牧与人工改良都保障了荒漠区保护和利用和高效性。特别重视对天然植被的保护和封育以及破坏后的土地的复垦与管理。美国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荒漠化土地治理的法规保障措施以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措施。

澳大利亚政府对干旱和土地退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以保护为主的一整套土地保护管理的技术和措施。将大面积脆弱的荒漠化地区划作保留地,实施以保护为主的措施,开发和利用程度极低,其次,对农业灌溉实行配额制,改革农业耕作制度,減少农田祼露。实行轮牧、控制栽畜量,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利用监测手段,掌握土地退化和干旱情况动态,开展以灌木林为主的植被建设。2.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共同经验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包括各级政府官员)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第二、国家高层领导重视。

第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破坏。

第四、把荒漠化防治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由财政进行投资人。

第五、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提高防治成效。

(二)国外荒漠化防治的教训

1.非洲萨赫勒地区

2.原苏联在土库曼斯坦修建卡拉库姆运河造成荒漠化

从世界各国土地荒漠化防治状况来看,人口的急剧增长,盲目无计划的开垦,超过草原承载力的过度放牧及水资源不合理调度、利用等世界各国造成土地荒漠化的最普遍因素。

二、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就、经验和问题

(一)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成就

1.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核心的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

2.组织保障日益加强,形成了管理、科技和监测三大体系

在组织管理方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成立了由18个部委及金融机构参加的协调议事机构——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1997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又成立了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全国防治荒漠化工作,使管理机构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监测方面,从1994年起,经过8年多的建设,也已经形成了以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和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中心,各省区林业勘测设计院为中心的监测组织体系。

3.形成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土地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

4.查清了我国荒漠化土地底数,初步建立了全国性的监测体系

5.出台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荒漠化防治政策和法律

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使我国的荒漠化防治真正全面纳入了法制扔轨道。

6.防治荒漠化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1996年12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公议批准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二)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经验

1.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搞好荒漠化防治的根本保证

2.各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协作是搞好荒漠化防治的有力支持

3.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是搞好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基础

4.荒漠化防治与消除贫困、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是搞好荒漠化防治的成功之路

5.因地制宜、综合治量是做好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

6.依靠科技进步,实行科学防治是搞好荒漠化防治的有力武器

7.完善政策,强化利益驱动是搞好荒漠化防治的内在动力

8.人民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搞好荒漠化防治的精神动力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仍显不足,治理规模小,速度慢

2.扶持、优惠政策措施不完善,沙区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弱

3.现行干部考核制度不利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人才匮乏,制约着实用技术的推广

三、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技术

1.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

荒漠化监测评技术体系是通过地面监测、航空航天监测以及分析研究,达到既掌握荒漠化发展和逆转的动态规律及其防治效果、又预测其发展趋势的综合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地面的微地貌景观、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生产力等的观测和“3S”(卫星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

2.生物防风固沙技术

生物防风固沙技术是利用高等植物(乔、灌、草)、低等植物(藓类、地衣、灌类…)

土壤微生物等等,达到既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改善环境,又生产燃料、饲料、食物和药材等目的的技术。

3.机械与工程防沙技术

机械工程防沙技术是指利用秸秆、树枝、板条、黏土、砾石、预备件……等等机械材料达到固沙、阻沙、输沙、导沙目的的工程技术。机械工程防沙技术的最大的优点是收效快和几乎无须耗水,某些也很持久耐用。

4.化学固沙材料技术

利用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有机或者无机胶凝材料固沙面,达到防止沙粒移动、保墒集水、改变土壤结构、改变地表温度等目的的技术被称之为化学固沙技术。通常的做法是在流沙表面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沙粒固结在一起,形成一层抗风蚀的膜或壳,隔断风力对沙面的直接作用。

5.综合防沙治沙技术体系

主要包括:

——生物、机械、化学等不同类别工程技术的结合及综合应用。

——固、阻、输、导功能在不同场合的结合使用。

——生物技术中,乔、灌、草的结合、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及微生物的结合、先锋植物与后续植物的结合

——防风治沙措施与节水保墒技术的结合

——治沙技术和高效用沙技术的结合。

——6.沙区高效农业与“沙产业”

——7.沙地节水技术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内典型模式

1.半干旱赤峰模式

——保证粮食总产量不减的同时逐渐压缩旱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沙坨地上营造草场防护林网,沙丘地区封沙育草和栽植巴嗄蒿等沙生植物,大片流动地上飞机播种。

——在山丘低地面积小的沙丘密集分布区,以丘间甸地不国心建设适宜分散牧户经营的“小生物圈“有意识地引导牧户构集核心区、防护区、封育区、缓冲地区等四个圈层。

——在低湿沙地小规模地采用“覆膜种玉米技术”、

2.半干旱区榆林模式

——对于流动沙丘密集分布的地区,采取飞机播种和封育相结合的技术。——对于沙丘与滩地交错分布的地区,在丘间滩地上恢复和重建柳湾灌木林,分割包围沙丘,——在沙丘上设置沙障并于障间栽植油蒿,柠条、踏郎等固沙植物。——对于湖盆滩地和河谷湿地,建立网、带、片相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采用引水拉沙、洪淤压沙技术,恢复被沙丘埋压的平坦良田;——近几年来年在矿区恢复植被方面有所进步。利用矿渣砾石压沙、矿渣堆上栽植植物并配合喷灌;

——在覆沙黄土丘陵地区,首先退耕坡耕地,然后修建鱼鳞坑、水平沟、梯田、配合坡面灌木林营造,在沟底修防洪拦沙坝。

——大力发展羊绒羊毛深加工和柳条编织业。

3.干旱区荒漠绿洲和田模式

——兴修水利,节水灌溉。

——建立完整的防风沙体系。包括绿洲内部多道窄带护田林网和环绕绿洲边缘的防风沙基干林带

——固定和平整零星沙丘

——引洪淤灌沙地,发展林草植被

——林棉间作,林农间作

——发展长绒棉、葡萄、桃、杏、核桃、桑葚等名优经济植物。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一、基本原则

1.根据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的现状,扩展趋势以及治量的可及程度,对沙漠,戈壁等不可治理类的沙化土地,采取加强监测,在边缘地区建设防风阻沙带,防止扩展,对退化场要强化管理,积极推行以草定蓄、合理轮牧等方式,对周边农田实行因害设防,加强农田林网经建设,控制人为因素造成新的荒漠化。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根据国家总体建设规划和重点工程布局,以及荒漠化地区各省荒漠化地区各省(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区分防治荒漠化区域和类型,分清轻重缓急,

突出不同时段的重点防治区域在全国防荒漠化工作中的地位,有条不紊地实施全国范围内的防治荒漠化工作。另外,在重点防治区域的具体措施层次上看,根据不同生物气候区的荒漠化特点。突出重点措施,加强辅助措施,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见效一片。

3.防治结合经,综合治理

为了达到荒漠化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闰。为了达到既有保护现有林草植被,防止新境荒漠化土地,又逐步治理已经荒漠化的土地,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的目的,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合理利用的策略,实行治沙、治盐碱、治水等多项综合治理,农、林、牧和荒漠化地区特有资源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高技术“沙产业”以取得防治荒漠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优化。

4.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采取围封育林育草、人工造林种草、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等技术体系,充分发挥林草植被防风固沙功能。在沙害严重的特殊地段(例如交通线、水渠、工矿和居民点等)适当有机械措施也十分必要。

5.依托技术、科学防治

目前现有的“3S”技术、节水节能技术、新材料(例如生物地膜、无毒化学固沙剂等)都可以在进一步开发的基础上应用于防治荒漠化工程。从科学普及的层次上看,由于当地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必须强化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服务功能,推广新技术在防治荒漠化中的应用,真正实现科学地防治荒漠化。

6.部门协作、全民动员

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集资金(或劳务)努力增加对防治荒漠化的投入。

二、与荒漠化防治有关的几个关系

(一)混沌系统与荒漠化防治

荒漠化防治就是通过人为的干预、即外部输量,使荒漠化系统保持负熵,生态系统稳定,达到控制荒漠化发展,并促使逆转的目的。用混沌理论理解荒漠化过程。就是要认识到能过荒漠化系统本身的“放大”作用,加强人为目的有利影响来有效地治理荒漠化,或消除人为的不利影响防止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二)全球变化(水热)与荒漠化防治

至今,国际上对全球变化与荒漠化的确切关系的认识仍然不清,存在和很大分歧。第一处观点认为,气候干旱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冲击是次要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气候变化是次要因素之一。对于中国而言,气候暖干化的趋势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改变,这就要求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必须准确判断全球变化对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影响,以及恢复后的生态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

(三)生物多样性保育与荒漠化防治

在极端干旱和干旱区,生长多处特有的动植物,它们具有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等抵极端环境的能力,是蕴涵着丰害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基因库。防治荒漠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维持了荒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开发利用生物基因资源做出巨大贡献。

(四)生态经济与荒漠化防治

生态系统是指经济邻域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保障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包括农、林、牧、旅游、工业等各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与当地最佳生态环境相适应。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财力的有力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荒漠化地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已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初见雏形,例如,科尔沁沙地立体开发模式,榆林治沙模式、毛乌素沙地“三圈”模式、荒漠绿洲生态农业模式等。实施这些生态经济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荒漠化,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

(五)高科技与荒漠化防治

目前,荒漠化监测中使用的“3S”技术,干旱区植物生态恢复中的节水和节能技术已经成熟,为解决能源问题而发展的小型太阳能和风能技术已在部分地区投入使用;将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抗旱、抗盐碱、抗风蚀植物品种培育,与播撒植物种子配合使用的无毒、无污染、透气透水化学固结材料,耐老化,耐打磨、具有一定塑性的工程防沙材料。

(六)可持续发展与荒漠化防治

可持续发展与防治荒漠化的关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防治荒漠化本身的可持续性,防治荒漠化实质上就是恢复或重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与防治荒漠化相协调,只有两者能够起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才有根本保障,并具有可持续性。

(七)生态伦理与荒漠化防治

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单纯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不顾荒漠化加速发展的行为,是短视和自私的,既不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也危及到子孙后代的安身立命,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

三、防治对策

(一)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

1.充分保护和改良现有植被,杜绝滥垦滥樵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比重

3.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防风固沙体系

(二)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1.以流域为单位,确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比重

3.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防风固沙体系

(二)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1.以流域单位,确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

2.推广节水技术,发展高效农业

(三)控制人口增长,实行生态移民,建设小城镇

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压力

2.实行生态移民,遏止荒漠化蔓延

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发展

(四)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对草场的破坏

1.以草定畜,控制牲畜数量

2.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种群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

3.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提高草地生产力

(五)调整产为结构,促进产业链形成,发展地方经济

1.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开发资源并举

2.发挥地方优势,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道路

3.促进地方和跨地区产业链形成,发展地方经济

(六)改变能源结构,解决燃料不足

1.发挥资源优势,开发新能源

2.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现有植被

3.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优化土地利用格局,防治荒漠化

2.发展、完善荒漠化地区的生态一一生产模式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目标与布局

一、战略目标

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大约10年的时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荒漠化,努力遏制荒漠化的扩展趋势。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改造坡耕地670万公顷,退耕还林5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1300万公顷;建设一批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工程,在重点区域建立荒漠化预防监测和保护休系。

中期目标从2011-2020年,荒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逆转,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到2030年,力争使荒漠化地区生态明显改观,这一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荒漠化地区60%以上适宜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整治,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台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远期目标从2031-2050年,再奋斗20年,荒漠化地区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主要奋斗目标是:荒漠化地区适宜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整治,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缓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三北”草地得到全面恢复。

二、分区(类)布局

(一)风沙灾害综合防治区

本区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及西北大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在沙漠过缘地区,沙化草原、农牧交错带、沙化耕地、沙地及其他沙化土地,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和增加水沙区林草植被,控制荒漠化扩大趋势。1.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治理类型区

本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稀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沙漠浩瀚,戈壁广布,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天然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人工植被必须在灌溉条件下才有可能成活。本区以保护和拯救现有天然荒漠植被和绿洲、遏制沙漠侵袭为重点。具体措施:将不具备治理条件和具有特殊生态保护价值的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划为封禁保护区;合理调节河流上下游用水,保证生态用水;在沙漠前沿建设乔灌草合理配置的防风阻沙林带,在绿洲外围建立综合防护体系。

2.半干旱沙地治理类型区

本区是影响华北及东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沙源区之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牧、过垦、过樵现象十分突出,植被衰败,草场退化、沙化发生发展活跃。本区以保护、恢复林草植被,减少地表扬沙起尘为重点。具体措施:牧区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围栏禁牧、舍饲圈养,同时沙化严重区实行生态移民;农牧交错区在搞好草畜平衡同时,通过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草),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利

基本建设等措施,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阻沙林带,治理沙化土地,遏制风沙危害。

3.亚湿润沙地治理类型区

该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光照和水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450-800毫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局部地区风沙活动仍强烈,冬春季节风沙危害仍很严重。本区以田、渠、路林网和林粮间作建设为重点,全面治理沙化土地。主要治理措施:在沙地的前沿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带,结合渠、沟、路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建设,保护农田力河道,并在沙化面积较大的地块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

(二)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

本区域包括陕西北部、山西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甘肃东部、青海东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时: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尽可能做到泥不出沟。

(三)北方退化天然草原恢复治理区

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种)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和草场地防护林网,加强草原鼠虫灾防治,提高草场的载畜能力。禁止草原开荒种地。实行围栏、封育和轮牧,建设“草库仑”搞好草畜产品加工配套。

(四)青藏高原荒漠化防治区

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长江,黄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和原始森林的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

(五)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区

主要以金沙江、嘉陵江流域上游干热河谷和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川西地区、三峡库区、乌江石灰岩地区,黔桂滇岩溶地区热带一一亚热带石漠化治理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三、重点工程(项目)

(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第一、封禁保护现有的森林,杜绝一切经营性的采伐活动。

第二、对流域内的陡坡耕地和库区周围的坡耕地积极实行退耕还林。

第三、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减少入库泥沙。第四、对现有荒山荒地,通过飞、封、造等措施,营造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水源涵养林。

第五、大力营造防风和固沙化,形成防风阻沙固沙体系,治理风口,风道地区活化沙丘。

第六、调整畜种结构,改变牧业生产方式,变放牧为圈养。

第七、营造农田林网和牧场林网。

第八、在燕北地区开垦生态移民。

(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四期)

工程涉及三北地区13个省份的590个县(市、区、旗)。到2010年,在有效保护好工程区内现有278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将完成造林9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净增1.84百分点,建成一批较为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扭转三北地区生态恶化的势头。

(三)草地沙化防治与退牧还草工程

该工程行政范围包括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28个县(市)。工程区总面积18.8万平方千米,其中沙化土地0.42万平千米。此工程主要是遏制一江两河地区沙化持续扩张的趋势,改善该地区人民生活生存环境。

(五)新疆和田地区生态建设项目

该项目布设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及绿洲区。工程主要使和田地区沙化土地扩展的趋势行得到遏止,绿洲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做贡献。

(六)青藏高原冻融封禁保护项目

本区绝大部分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总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包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人口240万人,除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牧场辽阔。

防治荒漠化的首要任务以生物措施为主,乔灌草结合,以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为主,适当人工造林种草,建立生物防护屏障,涵养水源,减少泥沙流失;通过封沙育林育草和人工造林,恢复畜数,缓解草场压力;行政手段与技术措施相结合,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防止不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水源涵养林区,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防治。该区的三个重点治理对象分别是:“三江源区”沙化治理,柴达木盆地沙化治理;”一江两河“流域沙化治理。(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本区主要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交界地区,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包括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27个县,人口约400多万。

区域目标本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并重。建设生态经济型治理区,改善农业耕作制度,强化植被保护与管理。

主要措施以风蚀荒漠化和水蚀危害严重的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宜林荒山、荒沙、荒坡、荒梁、荒峁和退耕地等为重点,以保护、以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为核心,以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生物经济埂等生物措施为主要手段。

(八)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项目

石漠化严重威胁着当地人们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当地贫困的主要根源,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治理石漠化,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九)黄河故道沙化土地重点治理项目

项目主要对黄河故道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增强区域抗风能力,提高粮良产量。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休系建设,为全面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1.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为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基础从中央到地主都应将原有的荒漠化协调小组改为领导小组。

2.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切实把荒漠化防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管理和指导,切实提高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4.深入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荒漠化防治意识和伦理。

二、完善政策、活化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荒漠化防治的积极性

1.国家应加大对荒漠化防治的投入,逐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当前国家要根据不同防治措施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一是对国家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人工造林、封沙(山)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种草、以及科研、教育等项目,要根据事权划分和国家体制改革要求,由中央政府全额投入,并建立长期

稳定的投资渠道,保证稳定的投资额度。二是对营利性的荒漠化防治项目,包括营造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治沙造田及改造中低产田国,种植药材及经济作物,发展草业,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按照《防沙治沙法》的要求予以规范,同时国家应给予长周期、低利息、匹配资金的信贷扶持政策,加大治沙贴息贷款的投入,原则上,营造林一般贷款期不低于15年,经济林及其它开发利用项目一般不低于10年,同时降低担保条件。三是广拓资金渠道,在安排扶贫、农业、水利、道路、矿产、能源、农业综合一切等项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立若干防治荒漠化子项目。

2.进一步活化荒漠化防治机制

按照“谁治理、谁受益、谁使用“的政策,积极推行个体承包造林、管护、股份合作造林等方式,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3.实行优惠的税费政策,减轻经营者的负担。

4.尽快研究建立良好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建设政策支撑机制。

5.设立荒漠化防治基金,广筹建设资金。

三、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依法防治荒漠化工作

1.抓好宣传普法工作,使荒漠化防治的各项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2.尽快制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相配套的法规

3.加强防沙治沙法执行队伍建设

4.严格执法,依法防治

5.制定防治荒漠化工程专家专项法规,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努力提高荒漠化防治的质量和水平

1.科学规划,周密设计

在制订规划,编制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规律和自然规律,要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据不同的地理、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进行科学分类,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治理模式,科学地确定要林种和草种结构,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合理配置,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有机结合。

2.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3.加强荒漠化防治的科技攻关研究

4.积极做好荒漠化防治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工作

根据防治工作的需要,荒漠化地区的大中专院校可考虑增设防治荒漠化专业,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要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防治荒漠化科技研究,提高他们的待遇,改善他们科研,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培训制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办法,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加强对荒漠化防治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的培训。

5.加强科技支撑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从中央到地主都建立健全荒漠化防治决策专家咨询小组,负责荒漠化防治决策的有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撑工作,成员由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的专家组成。第二,建立科技支撑对口联系制度。第三,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程和技术标准,特别地对过去已经制定的、不适合当前防沙治沙的有关技术标准尽快进行修订和完善,保证荒漠化防治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第四,加强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定期对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五、建立健全荒漠化监测和工程效益评价体系,为荒漠化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加强全国沙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2.建立沙尘暴灾害评估系统

3.完善工程效益定位监测站(点)网建设

六、加强履约与国际合作,为国内工程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1.提高履约工作的水平和成效,为国内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对外合作平台

首先,要正确把握履约的导向,履约工作必须在国家外交政策的整体框架下,为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第二、在公约的义务履行上,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国家行动方案。

第三、加强履行公约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

2.扩大宣传,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3.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回复 | 推荐给朋友 |转贴举报

中国的荒漠化类型及分布

中国的荒漠化类型及分布 凡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的地区都可称为荒漠,即“荒凉之地”。荒漠化是指由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亦即形成荒漠的过程。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垂直分布于从海平面到高寒荒漠带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气候类型和地貌类型多样,决定了这些地区影响荒漠化形成的因素的多样化,从而使我国的荒漠化呈现出多样性。 一、风蚀荒漠化 风蚀荒漠化是指在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部分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及土地生产力水平降低的环境退化过程。 风蚀荒漠化也称沙质荒漠化(沙漠化),是在所有荒漠化类型中占据土地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种荒漠化。 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沙尘暴是一种在风蚀荒漠化分布区常见的天气现象,是衡量一个地区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沙尘暴在我国境内的源地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及内蒙古的西部、中东部,与我国风蚀荒漠化的分布地区基本一致。 二、水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是指在地貌、植物、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主要由水蚀作用造成的荒漠化,其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及一些山脉的山麓。依地质背景之不同,水蚀荒漠化可分为土漠化和岩漠化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北方中部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南侧的黄土分布区等,后者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北部、辽宁西北部的基岩山区。 属于土质荒漠化的红色荒漠化(红漠化)是指我国南方的红壤丘陵区在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被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以地表出现劣地为标志的严重土地退化。由于地表的红壤已被暴雨重刷殆尽,地面的红色母岩已完全裸露,红漠化严重的地区寸草不生,成了名副

国外治理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

国外治理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 当今,荒漠化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全球受到荒漠化危害的陆地面积已达到1/4,且每年仍以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荒漠化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现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沙尘暴虐,田毁人亡,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美元。为此,联合国环发大会把防治荒漠化列为《21世纪议程》的优先行动领域。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加快治理荒漠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更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在积极研究与不断探讨治理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美国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土地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草原过度放牧、土地盐碱化、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以及气候异常等。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为治理荒漠化“保驾护航”。如限制土地退化地区的载畜量,调整畜禽结构,推广围栏放牧技术;引进与培育优良物种,恢复退化植被;实施节水保温灌溉技术,保护土壤,节约水源;禁止乱开滥伐矿山、森林等。另外,国家鼓励私有土地者种草植树,在技术、设备、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有效地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的急速扩展。 印度在治理荒漠化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印度已利用卫星编制了荒漠化发生发展系列图,基本摸清了不同土地利用体系下土壤侵蚀过程及侵袭程度;开发了一系列固定流沙的技术,如建立防风固沙林带,即沿大风风向,垂直营造多层次的由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灌丛组成的林带,建起绿色屏障,以减缓风速,减低风力,抵卸风沙;再就是沙丘固定。印度西部干旱严重的拉贾斯坦邦58%的土地均为流沙地和沙丘,严重威胁着农田、灌渠、公路及其他建筑物,他们通过种草植树、改土固沙等生物措施,目前已治理和固定流沙地10万公顷,既维持了生态平衡,又改造了大片流沙地,达到了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目的。 以色列的建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治理、开发和利用荒漠化土地的奋斗史。以色列的荒漠化面积占其国土总面积的75%,他们采用高技术、高投入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在被世人视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地区创造出了高产出、高效益的辉煌成就。为了提高荒漠地区的产出,科技人员大力研究开发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资源:一是广泛引种驯化。他们派出科技人员,前往世界各地广泛收集世界干旱地区有价值的物种进行试种研究。其内盖夫古里扬大学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引进了世界各地的1000多个树种,通过驯化,许多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品种;二是开展植物杂交育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抗盐碱耐干旱的新品种;三是对作物的引种、培育、种植都是以市场为目标,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使沙漠化劣势成为自然优势。目前,以色列的农产品和植物开发研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保证农牧林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在欧洲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取得高额回报。这样做使荒漠化的治理和开发得到了有机结合,迈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报告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国家林业局 二OO五年六月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国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进入21世纪,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04年,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农业、水利、气象和中科院等部门的有关单位和专家参与,共同完成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本次监测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数据判读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路线,全面应用了“3S”技术,直接参加监测的技术人员达4000余人,区划和调查地面小班502万个,获取各类信息亿条,建立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实现了“治理与破坏相持”。本公报根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编写,它简要介绍了截止2004年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最新信息,旨在让社会各界了解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共同关心和支持我国的防沙治沙事业。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一、荒漠化①和沙化土地②现状 (一)荒漠化土地现状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8个县(旗、市)。 1、气候类型区荒漠化现状。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荒漠化类型现状。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盐渍化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 3、荒漠化程度现状。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中度为万平方公里,占%;重度为万平方公里,占%;极重度为万平方公里,占%。 4、各省(自治区)荒漠化现状。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8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8省(自治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其它10省(自治区、直辖市)占%。 (二)沙化土地现状 截止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9个县(旗、区)。 ①本公报中的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这些地区的退化土地为荒漠化土地。 ②本公报中的沙化是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地表呈现以沙(砾)物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具有这种明显特征的退化土地为沙化土地。 1、各沙化土地类型现状。流动沙丘(地) 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半固定沙丘(地) 为万平方公里,占%;固定沙丘(地)为万平方公里,占%;戈壁为万平方公里,占%;风蚀劣地(残丘)为万平方公里,占%;沙化耕地为万平方公里,占%;露沙地万平方公里,占%;非生物工程治沙地96平方公里。 2、各省(自治区)沙化土地现状。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 2

中国沙漠治理现状2019

中国沙漠治理现状2019 近年,中国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 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 通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在保护优先前提下,沙区特色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不完全统计,3年来,北方12个沙区省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人。 尽管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石漠化面积10万平方公里。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将认真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严格管控沙区开发建设活动。(完)

现状: 2017年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荒漠化防治有关情况。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根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即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在人类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沙漠化: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现状(DOC)

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现状 一、全球荒漠化现状 (一)全球荒漠化现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1992):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70%)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二)全球荒漠化变化趋势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荒漠化土地还在扩大,从1984年的34.75亿公顷增加到1991年35.92亿公顷,增加了3.4%。全世界每年有5万-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为荒漠化土地,由于荒漠化每年将损失耕地6百万公顷。 二、中国荒漠化现状 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面积331.7万平方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我国荒漠化主要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四种类型。据1999年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千米,占可能发生荒漠化面积的80.6%,占国土面积的27.9%。 三、中国荒漠化的成因 (一)土地利用粗放,导致土地荒漠化 在我国荒漠化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水浇地面积仅占域耕地总面积的36.4%。而内蒙古沙区水浇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8.9%,山西北部只占12.4%,陕西北部仅占6.2%。 (二)草场经营管理不善,重用经养 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多万头(只),草场却因垦殖、沙化等原因面积不断萎缩,生产力下降。 (三)乱砍滥樵,破坏植被 薪炭林每年能提供的薪材,仅占实际消耗薪材总量的14%左右,缺口巨大,农牧民为了生存只得通过砍伐其他林种的森林和收割草地植被来解决烧柴短缺的 问题。

全球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word版本

全球荒漠化现状及防 治对策

全球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作者:张永民 来源:《西部大开发》2016年第05期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燥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而土地退化是指旱区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目前,荒漠化在世界各地的旱区均有发生,具有局地和全球效应。而且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增长以及人类福祉的改善趋势发生逆转。荒漠化已成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障碍,预防荒漠化对提高人类福祉水平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荒漠化的现状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具有局地与全球效应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除南极洲以外的其它各洲均存在荒漠化土地,但是全球尺度上的荒漠化研究工作却十分欠缺,迄今为止仅开展过3次全球范围的土地退化评估。 荒漠化的区域与全球效应。荒漠化具有区域与全球尺度的环境效应,有时会对远离荒漠化区域数千公里的其它地区产生不利影响。荒漠化的有关过程,比如植被减少,会促进气溶胶和尘埃的形成。反过来,这些变化又会对云的形成、降水格局、全球碳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例如,北京春季的大气能见度常常受到来自戈壁荒漠的沙尘暴的不利影响,而且起自中国境内的大规模的沙尘暴有时会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甚至北美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荒漠化产生的社会和政治效应也会扩展到旱区之外。如旱灾频发以及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已经成为人口由旱区向其它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将会削弱当地人口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利用能力。同时,这种移民方式还会加剧城市的扩张,而且由于对稀缺自然资源的争夺,还会引发内部和跨界的社会、种族及政治冲突。因此,荒漠化引起的移民,会对局地、区域乃至全球政治与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可能招致外来干预。 荒漠化的未来情景 未来的变化情景。荒漠化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土地利用模式、习惯行为和气候变化等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包括人口压力、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等间接驱动力,而且间接驱动力与直接驱动力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在间接驱动力的作用下,如果当地的土地使用者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进行不可持续地利用,就会造成荒漠化的发生,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荒漠化过程可能进一步加剧。相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旱区居民按照可持续利用的方式改善其农耕习惯和提高放牧的迁移率,则会避免土地退化的发生。总体来讲,气候因素与人为响应之间的互动可以产生一系列不同结果,最终出现何种结果,关键在于土地使用者采取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地将会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开展更好的合作和更加有效的资源转移。例如,在技术家园情景中,通过强化产权等政策改革以及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更好的通盘考虑,使得旱区的压力相对减小。相反,在区域化的世界里,由于国家或区域之间的资源转移不断减少,全球协议的作用则会受到很大限制。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尹时芳12级金融二班 摘要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地荒漠化呈现分布广泛、成因复杂多变、类型多样、发展迅速、危害严重等特点。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荒漠化和沙化扩延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整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我国的长远发展考虑,研究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是越来越迫切的。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 成因;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的人口不断增长,但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在我们面临的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我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因此,对我们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民,研究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现状及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是越来越迫切的。 1土地荒漠化概念及成因 土地沙漠化是指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土地表面出现的风蚀和流沙堆积的沙质荒漠化景观。土地荒漠化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前者是气候变化、土地干旱、土壤和地下水逐渐盐碱化的结果,后者则是人为的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干旱土地的复杂自然环境与人类为了保证自身生活资料而对这一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代土地加速荒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则占主导地位。 1.1荒漠化发展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指异常的气候条件(尤其是严重、长期的干旱条件)造成植被退化, 风蚀加快, 引起荒漠化。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多分布在内陆腹地, 是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和生态及其脆弱的环境地带[16]。气候干燥时,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 气候湿润时, 荒漠化就逆转。我国华北地区近年来历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强供沙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与河北西北部近25 万hm2 的沙化发展区(京西北沙化发展区) [22]。而且, 最近几年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 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进程。 有关研究结果也同样证明了以上论述,1990年底,由国家科委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蓝皮书———《气候》,明确指出了我国北方近年干旱化的趋势,列举了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证据:一是干旱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二是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甚至干涸;三是河川径流量减少;四是冰川后退、变薄,雪线上升;五是荒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明显扩展;六是指示性植被的衰退死亡等。在论及近10 a华北地区的干旱特点时又指出,这一地区降雨量愈来愈集中在夏季,年际变率加大,干旱的发生也愈来愈频繁。 1.2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因素 1?2?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我国北方沙漠化发展较快地区与人口的过快增长有密切关系。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加上长期缺乏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造成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了草场超载放牧、陡坡开荒、广种薄收、乱砍滥伐等问题。这些现象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消退,从而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进程。 1?2.2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不准,造成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自然生态系统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下,其平衡不会失调。由于人类对其功能认识不清,长期违反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造成了生态恶化,大自然同样无情地惩罚了人类。如河北省坝上地区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也是内陆河流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及解决对策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及解决对策 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狭义的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土地沙化是环境退化的标志,是环境不稳定的正反馈过程。 一、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二、我国土地荒漠化现状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三、土地荒漠化对我国造成的危害 1、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了沙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阿拉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下游、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河北省坝上地区和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等地,沙化地区平均增加4%以上。由于风沙紧逼,成千上万的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中国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世纪末,沙化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5年就有一个相当于北京市行政区划大小的国土面积因沙化而失去利用价值,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 2、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肥力下降。据采样分析,在毛乌素沙地,每年土壤被吹失5?7厘米,每公顷土地损失有机质7700公斤,氮素387公斤,磷素549公斤,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3.9万公斤。中国科学院测算,沙漠化致使全国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1996年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9.5倍。 3、自然灾害加剧

全球和中国荒漠化状况

一、全球荒漠化现状 (一)全球荒漠化现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1992):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70%)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二)全球荒漠化变化趋势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荒漠化土地还在扩大,从1984年的34.75亿公顷增加到1991年35.92亿公顷,增加了3.4%。全世界每年有5万-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为荒漠化土地,由于荒漠化每年将损失耕地6百万公顷。 二、中国荒漠化现状 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面积331.7万平方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我国荒漠化主要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四种类型。据1999年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千米,占可能发生荒漠化面积的80.6%,占国土面积的27.9%。 三、中国荒漠化的成因 (一)土地利用粗放,导致土地荒漠化 在我国荒漠化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水浇地面积仅占域耕地总面积的36.4%。而内蒙古沙区水浇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8.9%,山西北部只占12.4%,陕西北部仅占6.2%。 (二)草场经营管理不善,重用经养 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多万头(只),草场却因垦殖、沙化等原因面积不断萎缩,生产力下降。 (三)乱砍滥樵,破坏植被 薪炭林每年能提供的薪材,仅占实际消耗薪材总量的14%左右,缺口巨大,农牧民为了生存只得通过砍伐其他林种的森林和收割草地植被来解决烧柴短缺的 问题。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用水不当 一方面上游过量灌溉造成大片土地次生盐渍化,另一方面由于上游过量用于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河流下游地区荒漠植被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而衰退,甚至成片枯死,造成土地沙化。 四、荒漠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缩小了中华民族的存和发展空间。导致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加深了沙区人民的贫困程度,扩大际区间的差距。严重影响着大中城市环境,威胁工矿企业、国防要地、交通设施和国家大型水利设施的正常生产和安全经营。荒漠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专家测算,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五、加强荒漠化防治的必要性 1.荒漠化防治是保护、拓展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需要 2.荒漠化防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的需要 3荒漠化防治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六、中国荒漠化变化趋势 1.加强依法治沙,将抑制人为破坏活动

-论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

论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策略 外国语学院英语四班 201505010401 徐艺玮根据课上所讲以及所播放的视频资源,由此探知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其主要成因是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同时,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也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防风固沙和合理水资源利用等是解决沙漠化的关键,并可开展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及灌溉等一系列治理方法。 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研究。沙漠化土地的土壤粒间孔隙大,内部排水快,蓄水量少且易蒸发失水。且砂质土的毛管较粗,毛管水上升高度小,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能湿润表土,植物则很难在表土上生长。由此,笔者论述了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危害及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并重点比较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一、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为荒漠化形成、发展创造了条件。异常的气候,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容易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而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都造成荒漠化加剧。 2、气候因素: 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3、人为因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了沙漠化的形成。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 二、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原理

1.荒漠化防治工程: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 2.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乃至数种营力结合使干旱、半干旱和干燥半湿润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多样性的下降或丧失。 3.风蚀荒漠化:以风力为主要侵蚀营力造成的土地退化称为风蚀荒漠化。其主要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活动的影响,在风力侵蚀作用下,使土壤及细小颗粒被剥离、搬运、沉积、磨蚀,造成地表出现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4.下渗侵蚀:由于水流下渗,增加土休重力,同时下渗水浸泡使土休颗粒之间凝聚力减弱,当重力超过内摩擦力,凝聚力和根系的固持力时就会发生滑坡,崩塌,泻溜,造成土壤侵蚀,由于这类侵蚀的直接作用力主要为重力故也叫重力侵蚀。 5.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些不利措施,如大水灌溉、有灌无排、渠系严重渗漏、排水受阻、平原中高水位蓄水等引起含有可溶性盐的地下水位上升,使原来为非盐渍化土壤或已经改良为非盐渍化的土壤经过盐渍过程演变化盐渍化土壤。 6.沙地立地条件类型:可以理解为这样的地段,在这些地段上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因子(如气候、肥力、水文、沙地流动性等)是相同或相近的,也就是植物生长的效果相同,在同样的经济条件下应采取同样的措施,这样地段的总和就划为一个立地的条件,也就是一个森林植物条件类型。 7.封沙育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8.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及社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合理地分配土地,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配置各业用地,合理组织土地综合规划措施体系,它起到宏观控制作用,是防治荒漠化工程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9.荒漠化监测:是人类对全球某一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因气候变动、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引发的土地退化现象,采取某些技术手段就人类所关心的、可以反映土地退化现象的某些指标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观测,并以某种媒介进行公布的活动。 10.人工调控机制: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之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人工调节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输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可分为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和社会间接调控。 11.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12.沙障孔隙度:通常把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叫作沙障孔隙度。我们通常用它作为衡量沙障透风性能的指标。 13.风力治沙:指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各种措施,降低粗糙度,使风力变强,减少沙量,使风沙流非饱和,造成沙粒走动或地表风蚀的一种治沙方法。 14.水蚀工程防治技术:即水土保持工程,指应用工程的原理,防治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1.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及地貌类型多样,塑造了形成荒漠化的主导因素的多样。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土壤盐渍化 2.当风速大于启动风速时,在风力作用下,土壤和沙粒物质随风运动,其运动方式有悬移、

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与治理方法

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与治理方法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摘要:治理措施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当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沙漠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樊胜岳对此颇为关注。他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久治效不显,措施要反思,应拓展沙漠化治理的新思路,努力形成沙漠化防治的生态经济模式。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危害;引言: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 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 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因不合理利用的方式, 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 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 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 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1 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危害 1.1现状。我国现有沙漠化土地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其中沙漠面积为48.32万平方公里,戈壁面积为71.07万平方公里,风蚀残丘面积为3.2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西北12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西藏自治区。 1.2危害。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生存条件,加剧自然灾害发生,制约经济发展,加深了贫困程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测算,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五省(区)年财政收入的3倍,沙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2.7亿吨化肥,受风沙危害,全国每年少养5000多万只,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吨,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经常受风沙危害,有些甚至成为诱发民族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沙漠化还威胁大中城市、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和工矿企业 。 2 土地沙漠化产生原因 2.1自然因素。在自然状态下,主要有水蚀和风蚀两个方面。由 于一些省份气候干旱、大风频繁,这是沙化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澳大利亚荒漠化状况及防治

澳大利亚荒漠化状况及防治 全球接触 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 75%,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沙漠 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35%,属热带沙漠,如大沙漠,吉布森沙 漠,维多利亚大沙漠和辛普森沙漠,是世 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这 几大沙漠盼植被盖度一般较高,多为固 定,半固定抄丘,流动沙地较少:干旱半 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有桉树,豆科类灌 木等土地荒漠化严重影响着澳大利亚 的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是该国面临的 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除了土地沙化外,澳大利亚的土地 盐渍化也比较严重.据介绍,澳大利亚有 570万公顷的土地受盐渍化的影响,主 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角,这个数字在50 年后可能增加到1700万公顷盐渍化使 农业减产,建筑,道路,桥梁和地下管道 受损,生物多样性下降,还引起其他形式 的土地退化. 澳太利亚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澳洲大陆干旱少雨,其干旱半干旱 地区的平均降雨量只有270毫米,而且 时空分布差异极大,这种气候条件容易 引起土地退化. 澳大利亚困受亚热带高压及东南信 风的控制和影响.降雨少,地势又平坦, 36中目#生2002/3(B 空气湿度小,干燥度大,常年风多且大, 这种干热风对植被的破坏和土地侵蚀力 强.造成严重的土地风蚀 土壤沙物质丰富,容易侵蚀退化.澳 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主要是沙 壤,土壤疏松,极易受到风蚀和因牛羊践 踏而退化. 地势平坦,易积水引起盐渍化.澳大 利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势平坦,局部地

区排水不畅,易积水引起次生盐渍化,如 维多利亚卅I.1/3—1/2的土地退化是由 盐渍化引起的. 2人为原因 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生态 环境先天脆弱,加上人们开发利用土地 资源不当或过度,进一步加剧了土地退 化. (1)过度放牧.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是个牧业之国,羊毛出口占世界第一位, 全国用于放牧的土地面积为250万平方 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3,占干旱半干 早地区面积的50%.在一些地区由于过 度放牧,使草地退化,地表覆盖度降低, 从而引发土壤侵蚀,导致土地荒漠化 (2开矿=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 是世界矿产大国之一,是澳大利亚主要 经济支柱.采矿业主要集中在00多年前的欧洲人在澳大利亚的定居与开发,大面积的桉树被砍伐, 开辟为农地和牧场,使植被遭到丁严重 破坏.据估计,在177G年到192C年的150 年内,澳大利亚有80%的桉树被砍掉.深 根系的本土树种桉树被砍伐后,地下水 位明显上升,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被破 坏,土地失去丁植被保护,导致了严重的 沙漠化和盐渍化. 澳太利亚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 主要措施 20世纪8c年代以来,土地荒漠化问 题得到丁澳大利亚联邦及各州政府的高 度重视,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开展丁许多 行之有效的工作,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 和推广,积累了一整套土(下转38页) 全球接触 分有效的话题,用来支持小农做决定=小 农都有明确的愿望:自己决定种什么 辩讨论优选辩种电是一种途径,使林务 员了解不同辩种在地方环境下的适应 性,或以前当地的植树活动一个单一, 简单的问题:你喜欢什么辩?在』~们谈话 中,村民会上,广泛而言:在项目中的小 农与林务员之间的谈话中,已经成了固 定话题.

全球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0927452.html, 全球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作者:张永民 来源:《西部大开发》2016年第05期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燥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而土地退化是指旱区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目前,荒漠化在世界各地的旱区均有发生,具有局地和全球效应。而且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增长以及人类福祉的改善趋势发生逆转。荒漠化已成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障碍,预防荒漠化对提高人类福祉水平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荒漠化的现状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具有局地与全球效应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除南极洲以外的其它各洲均存在荒漠化土地,但是全球尺度上的荒漠化研究工作却十分欠缺,迄今为止仅开展过3次全球范围的土地退化评估。 荒漠化的区域与全球效应。荒漠化具有区域与全球尺度的环境效应,有时会对远离荒漠化区域数千公里的其它地区产生不利影响。荒漠化的有关过程,比如植被减少,会促进气溶胶和尘埃的形成。反过来,这些变化又会对云的形成、降水格局、全球碳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例如,北京春季的大气能见度常常受到来自戈壁荒漠的沙尘暴的不利影响,而且起自中国境内的大规模的沙尘暴有时会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甚至北美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荒漠化产生的社会和政治效应也会扩展到旱区之外。如旱灾频发以及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已经成为人口由旱区向其它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将会削弱当地人口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利用能力。同时,这种移民方式还会加剧城市的扩张,而且由于对稀缺自然资源的争夺,还会引发内部和跨界的社会、种族及政治冲突。因此,荒漠化引起的移民,会对局地、区域乃至全球政治与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可能招致外来干预。 荒漠化的未来情景 未来的变化情景。荒漠化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土地利用模式、习惯行为和气候变化等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包括人口压力、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等间接驱动力,而且间接驱动力与直接驱动力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在间接驱动力的作用下,如果当地的土地使用者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进行不可持续地利用,就会造成荒漠化的发生,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荒漠化过程可能进一步加剧。相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旱区居民按照可持续利用的方式改善其农耕习惯和提高放牧的迁移率,则会避免土地退化的发生。总体来讲,气候因素与人为响应之间的互动可以产生一系列不同结果,最终出现何种结果,关键在于土地使用者采取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植被破坏占37%,过度放牧占33%,不可持续农业耕种占25%,基础设施建设过度开发占5%。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过度放牧、过度耕作和大量砍伐薪村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相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恶果,在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大量生态难民。在1984-1985年的非洲大饥荒中,至少有3000万人处于极度饥饿状态,1000万人成了难民。据199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估算,荒漠化在生产能力方面造成的损失每年接近200亿美元。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进一步估算了防止干旱土地退化工作失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未来20年总共约损失5200亿美元。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由于全球土地退化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23亿美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如果在下一个20年里在防止土地退化方面继续无所作为,损失总共将高达8500亿美元。从各大洲损失比较来看,亚洲损失最大,其次是非洲、北美洲、澳洲、南美洲、欧洲。从土地类型来看,放牧土地退化面积最大,损失也最大,灌溉土地和雨浇地受损失情况大致相同。从1980年和1990年所作估算的比较来看,由于世界各国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进展甚微,在1978-1991年间,全世界的直接损失约为3000-6000亿美元。这尚不包括荒漠化地区以外的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扎西)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治理方案

我国的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1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我国干旱区地域辽阔,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别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日益加剧的土地沙漠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吞噬着人们的生存空间,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公布),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94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77%;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93万平方公里,占9.84%;盐渍化土地面积17.38万平方公里,占6.59%;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36.37万平方公里,占13.80%。 2土地荒漠化发展的原因 2.1荒漠化发展的气候因素 干旱缺水是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了旱程度,在客观上加速了沙漠化发展;二是年降雨量分布更加不平衡,春旱时间加长,春旱连接夏旱的现象增多,我国北方地区春旱的频率在55%以上,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增加了春季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极易产生土地沙漠化;三是降雨量总体趋减,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四是我国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冬春季节西北风盛行,与大片农耕地裸露、失去植被保护时间同步,为土地沙漠化发展提供了外营力条件。 2.2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因素 2.1.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我国北方沙漠化发展较快地区与人口的过快增长有密切关系,如河北省坝上地区1949年人口约40万人,到1997年该区人口已增长到87?3万人,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加上长期缺乏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造成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了草场超载放牧、陡坡开荒、广种薄收、乱砍滥伐等问题。这些现象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消退,从而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进程。 2.1.2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不准,造成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自然生态系统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下,其平衡不会失调。由于人类对其功能认识不清,长期违反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造成了生态恶化,大自然同样无情地惩罚了人类。如河北省坝上地区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也是内陆河流域与外流域的交界带。这种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景观生态和系统层次结构简单、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差的脆弱环境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很容易被打破。 2.1.3水资源调配和开发利用不合理,引起土地荒漠化发展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的原因首先在于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为因素则往往是诱发和推动因素。例如:近10 a北方的干旱化,其原因主要是降雨的减少,但对这一地区来说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地表水在上游被劫夺和对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可能成为主因。 2.1.4全社会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 人类需求和土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在发展经济和增加收入的同时,缺乏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是导致荒漠化土地发展的原因。人口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使耕地挤占了牧场,草原面积缩小;牧畜数量增加,使草场严重超载;草场超载的结果导致草场严重退化,加上牲畜的反复践踏,引起草原沙漠化的迅速发展。 3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特点 3.1 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