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C语言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C语言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C语言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C语言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总体设计 (5)

第三章.详细设计图 (6)

第四章.测试 (8)

第五章.总结 (8)

第六章.程序代码 (9)

第七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二)产品功能:

(1)工作量信息录入:教师一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编号(不重复)、姓名、授课班级系数、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教学任务总课时。提供录入界面供用户输入数据,并以合理数据结构,诸如:结构数组或数据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

(2)工作量计算:以教师为单位,计算出该教师一个学年的总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

a. 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方法如下表:

b. 一个学年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职称系数。其中:正教授系数=1.2;副教授系统=1.1;其他职称系数=1。

(3)查找:能查找一个教师年度工作量明细、查找某教师年度总作量。

(6)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界面应清晰直观,便于用户操作。

第二章.总体设计

1.主函数 main()

功能:调用菜单函数;

2.菜单函数main_menu()

功能:提供用户选择的入口,进入其他模块进行相关处理;

3.信息输入函数 input_teacher_information()

功能:录入需查询的教师和课程的相关信息(结构数组形式);

4.查询教师工作量及报酬函数total_task ()

功能:调用相关模块,对指定的信息项进行查询;

第三章详细设计图流程图

主函数流程图:

主要菜单流程图:

工作量计算流程图: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总结

对于这次我设计的教师工作管理,我感觉自己花了很多的时间并投入很多努力,虽然总是一次一次出现ERROR运行不了让人感到特气馁,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通过同学的帮助,把错误一个一个都解决掉了,最后才得以成功。所以我要感谢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让我在我的第一次课设中坚持了下来。

通过这次程序设计,使我加深了对C语言的认识,进一步熟悉了对C语言功能的灵活运用,而且加深了我对程序的理解和编写能力,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的帮助,使我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基础学科又一次加深了认识,也意识到了其具有的强大功能和发展前景。这会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六章程序代码

#include

#define MAX 100

typedef struct course

{

int theory;

int experiment;

int class_num;

float total;

}course;

struct teacher

{

int id;

char name[10];

course cour[10];

int num;

float total;

float reward;

int profession;

}teacher[MAX];

int main()

{int N=0,K;

void main_menu();

void input_teacher_information(); void total_task();

main_menu();

K=getchar();

switch(K)

{

case '1':input_teacher_information(N);break;

case '2':total_task();break;

case '0':exit(0);break;

default:printf("terror!\n");

}

clrscr();

return 0;

}

void main_menu()

{

printf("\t Welcome To Teacher's Management System\n");

printf("\t--------------------------------------------------\n");

printf("\t* 1>Input teacher's information *\n");

printf("\t* 2>Inquire about the amount of teacher's total task *\n"); printf("\t* 0>Exit *\n");

printf("\t--------------------------------------------------\n");

printf("please input the order number you need:\n");

}

void input_teacher_information()

{

int i,j,N;char title;

float all_total=0;

printf("\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eachers:\n");

scanf("%d",&N);

if (N>=MAX)

printf("terror!the number is reach limit!\n");

for (j=1;j<=N;j++)

{printf("please input NO.%d teacher's information:\n",j);

printf("\tplease input teacher's id:");

scanf("%d",&teacher[j].id);

printf("\tplease input teacher's name:\n");

scanf("%s",teacher[j].name);

printf("\tplease choose teacher's positional titles:\n");

printf("A. Full Professor B. Associate Professor C.Others\n"); scanf("%c",&title);

switch(title)

{case 'A':teacher[j]. profession=1.2;break;

case 'B':teacher[j]. profession=1.1;break;

case 'C':teacher[j]. profession=1.0;break;

default:printf("terror!\n");

}

printf("\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eacher's courses:\n");

scanf("%d",&teacher[j].num);

for (i=0;i

{

printf("\tplease input the NO.%d course's information:\n",i+1); printf("\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ory course:\n");

scanf("%d",&teacher[j].cour[i].theory);

printf("\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experiment course:\n"); scanf("%d",&teacher[j].cour[i].experiment);

printf("\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class(>=2):");

scanf("%d",&teacher[j].cour[i].class_num);

if (teacher[j].cour[i].class_num<2)

printf("t terror ! the number of class need more than 2!\n");

if (teacher[j].cour[i].class_num==2)

teacher[j].cour[i].total=1.5*(teacher[j].cour[i].theory

+teacher[j].cour[i].experiment);

if (teacher[j].cour[i].class_num==3)

teacher[j].cour[i].total=2*(teacher[j].cour[i].theory

+teacher[j].cour[i].experiment);

if (teacher[j].cour[i].class_num>=4)

teacher[j]. cour[i].total=2.5*(teacher[j].cour[i].theory +teacher[j].cour[i].experiment);

}

}

for(j=1;j<=N;j++)

{for(i=0;i<=teacher[j].num;i++)

{all_total=all_total+teacher[j].cour[i].total;

teacher[j].total=teacher[j].profession*all_total;

teacher[j].reward=30* teacher[j].total;

}

all_total=0;

}

printf("\tDO you want to exit?(y/n)\n");

if(getchar()=='y')

main_menu();

}

void total_task()

{

int N;char H;

printf("please input teacher's id:\n");

scanf("%d",&N);

printf("NAME ID TOTAL TASK REWARD\n");

printf("%-7s%-8d%-14.1f%-9.1f",teacher[N].name,teacher[N].id,teacher[N].total, teacher[N].reward);

printf("\tDO you want to exit?(y\n)\n");

H=getchar();

if(H=='y')

main_menu();

}

参考资料

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著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在同类重复班讲双语课,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1.5。 4、普通公共课:体育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指导学生素描、绘画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计算机上机操作指导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外语听力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 5、实验实训课。纳入教学任务书的课堂实验实训课(不包括校外组织实施),按标准课时×0.8计算。该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指导、批改实验实训报告和考核等教学环节。对未设专职实验员、由任课教师自己承担实验准备工作的工科类实验课,每1课时即为1个标准课时。 6、选修课。正常教学时间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计算,在晚上18:00以后和双休日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1.2计算。 7、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量计算由教务处另行制订。毕业实习指导应包括联络实习单位、跑点指导、组织实习小结、论文指导及论文答辩等工作环节。8、体锻课。辅导学生体锻(包括早锻炼)、举办运动会等工作量,按1标准课时=核准的工作时间(小时)÷4计算;经批准成立的学院体育运动队,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指导运动队的工作周数,折算为标准课时。 9、指导青年教师(包括制订指导计划、实施带教、组织考核小结等),每指导带教1位青年教师,按平均每年20标准课时计算,其中,第一年为30课时、第二年为20课时,第三年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1一元稀疏多项式的运算 问题描述:设有两个带头指针的单链表表示两个一元稀疏多项式A、B,实现两个一元稀疏多项式的处理。 实现要求: ⑴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⑵输出多项式,输出形式为整数序列:n,c1,e1,c2,e2……c n,e n,其中n 是多项式的项数,c i,e i分别为第i项的系数和指数。序列按指数降序排列; ⑶多项式A和B相加,建立多项式A+B,输出相加的多项式; ⑷多项式A和B相减,建立多项式A-B,输出相减的多项式; ⑸多项式A和B相乘,建立多项式A×B,输出相乘的多项式; ⑹设计一个菜单,至少具有上述操作要求的基本功能。 测试数据: (1) (2x+5x8-3.1x11)+(7-5x8+11x9) (2) (6x-3-x+4.4x2-1.2x9)-(-6x-3+5.4x2+7.8x15) (3)(x+x2+x3)+0 (4)(x+x3)-(-x-x-3) 2成绩排序 假设某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45名同学。本学期有5门课程考试,每门课程成绩是百分制。假定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包含:学号、姓名各门课程的成绩共7项,其中学号是一个10位的字符串,每个学生都有唯一的学号,并且这4个班的成绩分别放在4个数组中,完成以下操作要求: ⑴编写一个成绩生成函数,使用随机数方法,利用随机函数生成学生的各门课程的成绩(每门课程的成绩都是0∽100之间的整数),通过调用该函数生成全部学生的成绩; ⑵编写一个平均成绩计算函数,计算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并保存在成绩数组中; ⑶用冒泡排序法对4个班的成绩按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的以非递增方式进

行班内排序; ⑷用选择排序法对4个班的成绩按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的以非递增方式进行班内排序; ⑸对已按平均成绩排好序的4个班的同学的构造一个所有按平均成绩的以非递增方式排列的新的单链表; ⑹设计一个菜单,至少具有上述操作要求的基本功能。 3迷宫问题 问题描述:以一个m×n的长方阵表示迷宫,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设计一个程序,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实现要求: ⑴实现一个以链表作存储结构的栈类型,然后编写一个求解迷宫的非递归程序。求得的通路以三元组(i,j,d)的形式输出,其中:(i,j)指示迷宫中的一个坐标,d表示走到下一坐标的方向。 ⑵编写递归形式的算法,求得迷宫中所有可能的通路; ⑶以方阵形式输出迷宫及其通路。 [测试数据] 迷宫的测试数据如下:左上角(1,1)为入口,右下角(8,9)为出口。 1 2 3 4 5 6 7 8 实现提示: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12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 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 2005-9-8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黑东院教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部、处、办、中心、图书馆: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试行)业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T 主题词:教师工作虽计算办法通知 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办公室2011年3月22日印发

打字:刘佳校对:杨玉顺共印50份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 计算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专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特制订《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虽界定与教学工作虽内容 教学工作虽主要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面向学生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劳动付出虽。教学工作虽主要包括授课(备课、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课程考核、过程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虽、指导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虽和兼职教学管理减免等。 二、教学工作虽的计虽单位及工作虽定额 1. 教学工作虽用“标准学时”作为计虽单位。教学工作虽统一用标准学时计酬。以理论课授课为例,一个实际授课学时乘以若干 调节系数等于标准学时工作虽。每学期按17周计算,每周12标准 学时,满工作虽为204标准学时。教师完成的所有各项教学工作都折算成标准学时计付课酬。 2、完成每周8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工资中的基础工资报酬,再完成每周4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满工作虽报酬。完成每周12标准学时工作虽以上的教师可获得超工作虽报酬。超工作H计酬办法详见下文。 三、教学工作虽的计算办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 计报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2013— 2014学年第 3 学期) 题目: C语言课程设计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工程技术2班 姓名学号: 1 林燕萍 指导教师:吴芸 成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4 年6月23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二、方案实现与调试 (3) 2.1 掷骰子游戏 (5) 2.2 射击游戏 (7) 2.3 计算存款本息之和 (8) 2.4肇事逃逸 (10) 2.5 礼炮 (12) 2.6 汽车加油 (14) 2.7 大优惠 (16) 2.8 金币 (19) 三、课程设计分析与总结 (23) 附录程序清单 (25)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含设计指标) C语言是一种编程灵活,特色鲜明的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除了基知识,如概念,方法和语法规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训,以提高学习者的动手和编程能力,从应试课程转变为实践工具。这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配合教学过程,使“项目教学法”能在本质上促使学生有更大进步,特编写了该《C 语言程序设计任务书》,以在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帮助。达到如下目的: 1.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C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功能;

2.让学生扎实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知识; 3.通过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程序设计,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并能将程序设计的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地结合,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行业知识。 编写程序要求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①模块化程序设计 ②锯齿型书写格式 ③必须上机调试通过 二、方案实现与调试 2.1掷骰子游戏 2.1.1 题目内容的描述 1) 两人轮流掷骰子,每次掷两个,每人最多掷10次。 2) 将每人每次的分值累加计分 3) 当两个骰子点数都为6时,计8分;当两个点数相等且不为两个6时,计7分;当两个点数不一样时,计其中点数较小的骰子的点数。4) 结束条件:当双方都掷10次或经过5次后一方累计分数多出另一方的30%及以上。最后显示双方分数并判定优胜者。 2.1.2输入数据类型、格式和内容限制和输出数据的说明 数据类型:整型;内容限制:随机数的产生;输入数据结果:胜利的一方 2.1.3主要模块的算法描述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10~11第2学期第1周,即3月7日~3月11日,共计1周,20学时。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C语言编写软件完成以下任务: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1.贯彻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2.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3.用户界面中的菜单至少应包括“输入教师信息”、“插入授课信息”、“工作量计算与显示”、“退出”4项。 4.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参见提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一、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界面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个人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源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

**职业大学 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办法 (二次修订后征求意见稿) (年月日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九江职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则 第一条教师教学工作量是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职称评审、聘任和获得劳动报酬的基本依据。教学工作量核算遵循“公平合理、多劳多得”原则,以教学工作量计量的认定,核算课时费的发放。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承担我校教学工作任务的专任和兼课教师。 二、教学工作量内容 第三条教师教学工作量是指按照《九江职业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工作量。根据课程分类,教学工作量以理论课教学、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三大类认定课型。 第四条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课件制作、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考查、补考、日志填写、学生考勤等教学环节产生的工作量。 第五条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教学工作量,除包括理论课教学的相关内容之外,还包括实践课教学环节的各项准备与实践操作

工作量。 第六条实践教学工作量包括指导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产生的工作量。 三、教学工作量核定 第七条教学工作量以“标准课时”为核算单位进行计算。教师在一个标准班(50人以下)讲课一个课时(45分钟)所完成的工作量为1个标准工作量,称为1个课时。 第八条专职教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0课时;“双肩挑”教师 按学校的规定不作额定课时要求。 第九条各教学工作量按相应标准折算为标准课时,按学期进行核定。 四、教学工作量计算 第十条教学工作量=授课课时数×人数系数×课型系数×其它系数。 第十一条人数系数 每个标准班(50人及以下)讲授1课时计1课时;50人以上,200人以下,按每增加10人确定系数:每讲授1课时增加0.05课时,即系数1.05,再增加10人系数为1.10,以此类推;200人以上的,讲授1课时按2.0系数计算课时。 第十二条课型系数 按理论课、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和实践课三大类确定课型系数。根据《九江职业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各院(部)按专业教学需要确定相应课程类别,报教务处审核并确定课型。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C语言课程设计是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后集中安排的1周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环节。它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C语言开发与设计程序的能力。 2课程设计选题 2.1 题目1 必做题目,其余题目任选一题完成 题目1:年历显示。 功能要求: (1)输入一个年份,输出是在屏幕上显示该年的日历。假定输入的年份在1940-2040年之间。 (2)输入年月,输出该月的日历。 (3)输入年月日,输出距今天还有多少天,星期几,是否是公历节日。 题目2:小学生测验 面向小学1-2年级学生,随机选择两个整数和加减法形成算式要求学生解答。 功能要求: (1)电脑随机出10道题,每题10分,程序结束时显示学生得分; (2)确保算式没有超出1-2年级的水平,只允许进行50以内的加减法,不允许两数之和或之差超出0-50的范围,负数更是不允许的; (3)每道题学生有三次机会输入答案,当学生输入错误答案时,提醒学生重新输入,如果三次机会结束则输出正确答案; (4)对于每道题,学生第一次输入正确答案得10分,第二次输入正确答案得7分,第三次输入正确答案得5分,否则不得分; (5)总成绩90以上显示“SMART”,80-90显示“GOOD”,70-80显示“OK”,60-70显示“PASS”,60以下“TRY AGAIN” 题目3: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可以2人合作完成) 用数据文件存放学生的学籍,可对学生学籍进行注册,登录,修改,删除,查找,统计,学籍变化等操作。 功能要求: (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2)登记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系别,专业,班级;修改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 (3)删除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 (4)查找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 (5)按学号,专业输出学生籍贯表。 (6)查询学生学籍变化,比如入学,转专业,退学,降级,休学,毕业。 题目4:通讯录程序设计 设计一个实用的小型通讯录程序,具有添加,查询和删除功能。由姓名,籍贯,电话号码1,电话号码2,电子邮箱组成,姓名可以由字符和数字混合编码。电话号码可由字符和数字组成。实现功能:(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2)信息录入功能 (3)信息浏览功能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C语言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总体设计 (5) 第三章.详细设计图 (6) 第四章.测试 (8) 第五章.总结 (8) 第六章.程序代码 (9) 第七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二)产品功能: (1)工作量信息录入:教师一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编号(不重复)、姓名、授课班级系数、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教学任务总课时。提供录入界面供用户输入数据,并以合理数据结构,诸如:结构数组或数据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 (2)工作量计算:以教师为单位,计算出该教师一个学年的总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 a. 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方法如下表: b. 一个学年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职称系数。其中:正教授系数=1.2;副教授系统=1.1;其他职称系数=1。 (3)查找:能查找一个教师年度工作量明细、查找某教师年度总作量。 (6)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界面应清晰直观,便于用户操作。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执行。教师应完成的科研工作量为:助教不少于80小时/年,讲师不少于120小时/年,副教授160小时/年,正教授200小时/年。 2、教师完成科研计划并通过课题主管部门成果评审后,填写学院《科研成果申报备案表》向科研处登记,由科研处统一输入学院科研成果数据库后予以认定。凡未经科研处认定的,均不作科研工作量计算。 3、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其科研工作量可与教学工作量交叉计算,并以科研工作量顶补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为4小时科研工作量=1标准课时,但同年度教学工作量不得低于应完成量的70%(224标准课时)。 六、其他工作量计算范围 教师参加学院统一安排的活动和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各种工作,如政治业务学习、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或各类竞赛活动,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工作,纳入其他工作量统计范围。 七、其他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1、教师参加学期初、末坐班和每周二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等,均按实考勤,并以考勤记录的时间计算为其他工作量。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 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界定 1.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育人工作量和附加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由科研规划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与管理,育人工作量由学生处(团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与管理。 2.教学工作量指教师直接从事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实践性课程)授课工作所产生的工作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混合式教学、工作室教学、实训实习指导、社团活动与课程设计指导、学术报告与专业讲座等教学环节工作量。教学工作量既计算绩效工资,也纳入职称赋分。 3.附加工作量指从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及其它与教学相关的辅导群体性活动(如运动队训练)、裁判、评审等间接性教学工作量。附加工作量只计算绩效工资,不纳入职称赋分。 4.教学工作任务是指教师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1)一般性教学工作任务:编写学期授课计划、编写教案、编写学习材料、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包括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试卷分析、成绩登录与上报)等。 (2)指导性教学工作任务:包括编制实习计划、准备实习资料、备课、预做、指导、批阅报告、评定成绩、实习总结等。 二、教学工作量定额 教师教学工作定额实行分类管理。 教学型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为每学年380标准学时(平均周学时12节) 。 行政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为每学年60标准学时(平均周学时2节)。 其他类型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根据教师分类管理办法调整。 专任教师周平均课时最高限额20学时,行政兼课教师周平均课时最高限额6学时。师资特别紧缺专业确实需要超过最高限额的,应经教师所在部门负责人和分管教学校领导审批,超过上限部分教学绩效工资减半计发。 产假和进修等学校安排的长期外出学习视同完成教学工作量定额。企业锻炼、外出挂职等按相关办法规定执行。 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任期内年度考核合格,每年教学工作量定额减少60学时(每周2学时)。身兼两职者不

基于visual C++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C/C++ 语言程序设计) 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摘要:本课程设计是一个实现对教师工作量数据库库进行一定基本操作的程序设计,本课程设计中,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Visual C++,运用数组、指针、函数结构体和各种变量编写程序,程序通过调试运行,基本实现开发目标中管理员查找,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经过部分完善后,可以应用在实际教师工作量管理中。 关键词:简易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概要设计,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详细设计及系统功能实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 1、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 采用文件和数组(或链表)等建立一个简单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程序运行时下述班级成绩表格(或其部分内容)在内存中用数组(或链表)表示,假设一学期开设课程不超过10名。程序运行结束时将表格保存到文件中以便下次使用。 要求: A、教师信息处理 (1) 输入教师授课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认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 插入(修改)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3) 删除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4) 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B、教师工作量数据处理:

(1) 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2) 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3) 教师数据查询: 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C、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总分之后的列要用程序语句计算) 2、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程序概要设计: (1)系统模块层次结构图: (2)主模块算法流程: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doc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三、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猜数字游戏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自 动 化 级 : 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5年07月21日

一.引言 设计目的 复习和巩固C语言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同学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的能力,锻炼同学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同学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合作,具备实践编程的基础素质,和实际问题分析的思考方式。 设计要求 在设计时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综合考虑系统功能,怎样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然后详细设计,确定每个过程和函数的简单功能,以及过程(或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最后认真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并对设计方法,结果等进行总结。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What to do)。在确定解决方案框架过程中(How to do),综合考虑系统功能,考虑怎样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最后确定每个过程和函数的简单功能,以及过程(或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确定算法的主要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代码设计(Coding),每个明确的功能模块程序一般不超过60行,否则要进一步划分。 上机前程序静态检查可有效提高调试效率,减少上机调试程序时的无谓错误。静态检查主要有两种途径:(1)用一组测试数据手工执行程序;(2)通过阅读或给别人讲解自己的程序而深入全面地理解程序逻辑。 二.基础题 题目 用选择法对10个数进行排序。 有一个已排好序的数组。现输入一个数,要求按原来的规律插入到原数组中。解题思路 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对数组元素用排序函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先定义一个10个元素的一维数组a[10],然后从电脑输入10个数(也就是对数组赋值),然后使用一次fun()函数,对这10个数进行排序;然后再定义一个11个元素的一维数组b[11],同时再从电脑输入一个数同a[10]一起赋值给b[11],然后再使用fun()函数,重新排序的到最后的有顺序的一组数据。 流程图 子函数流程图如图1所示: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学 班级:1423701 学号:201420370141 姓名:李迪辉 指导老师:丁木华 2015年12月12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设计题目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3) 三、设计思路 (3) 四、流程图 (6) 五、 C语言源代码 (7) 六、执行效果 (11) 七、总结 (13)

一、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二、课程设计要求: a)使用C语言编写。 b)能够正常运行,拥有系统界面。 c)能正常进行操作从开始到结束。 d)用户操作方便 三、设计思路: A. 系统介绍: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班级数目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2 1.5*(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3 2*(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4 2.5*(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B. 实现思路: 本程序主要由四个自定义函数和一个主函数组成,其中主函数以菜单的形式调用其它函数来实现要求的所有功能。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函数 在教师信息文件(student.dat)不存在的情况下,首先由程序创建一个新文件,并将录入的教师信息写入该文件当中;具体的程序段如下: {FILE *fp; int n,i; struct student stu[N]; if((fp=fopen("d:\\student.txt","w"))!=NULL) { printf("\n请输入要添加的教师信息数量,按回车键确认:");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n\n请输入第%d个教师的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用空格分开,并按回车键确认:\n",i); scanf("%s%s%s%d%f%f",stu[i].num,stu[i].name,stu[i].kecheng,&stu[i].shumu,&stu[ i].lilun,&stu[i].shiyan); fprintf(fp,"\n%s %s %s %d %f %f",stu[i].num,stu[i].name,stu[i].kecheng,stu[i].shum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刘力斌 一、意义和目的 C语言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很多后续课程中,都要使用到C语言。 学生通过对C语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了加强程序设计基础,开设课程设计课,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课程设计目的: 提高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用C语言合理地开发两个简洁有效的程序代码来实现该设计。 测试程序是否工作且满足设计指标并评价其效率。 二、目标 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学生应能在以下几方面证明你们的能力: A、分析问题。各种简单的与计算机有关的案例中所需要的输出结果,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使用自顶向下或类似设计方法给出模块化或计划。 B、提出算法执行特定任务。模块表示为算法,使用自顶向下或伪代码等设计手段将模块细化成更详细的成分,清楚地表明顺序、选择和重复等到控制结构。 C、把一个算法变为用C语言编写的结构化程序。 D、用合适的测试方法检查程序是否符合最初的要求,为不合适数据设计错误陷阱,并提供错误信息来帮助用户。 E、写出清晰的用户文档,确保用户或者通过遵循程序中的指示或者使用程序设计者编写的文档能成功地运行程序。 F、写出技术文档,对程序中主要标示符的含义或作用加以说明,并提供一个完整的程序流程图。 G、调试程序、测试数据过程成功。

三、要求 参加本课程设计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过程。并以最终课程设计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完成课程设计应提交如下文档: ①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②技术文档 ③用户文档 ④源程序代码清单。 ⑤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 ⑥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四、选题 每人一个题,具体题目可以参考附录。 第一题:链表操作题(包括建立、插入、删除、打印等)(参考教材); 第二题:文件操作,具体题目最好是自拟。 如果选题确实有困难的同学,可参考后面参考题目来完成本课程设计(成绩要影响)。 五、评价 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一套文件中,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 1、课程设计文档是否齐全。 2、程序的用户文档 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或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 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4、问题的解决方案采取由顶向下设计的形式,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伪代 码,把整个解决方案划分成若干模块。 5、程序完成后的代码应当加以注解。最少应清楚指出每一个模块。 6、用于检查程序的测试数据,或者对一个控制程序给出测试的例程。测 试应考虑探索通过程序的几条路径,在合适的地方选择打印输出来。 7、程序的技术文档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12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四、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12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5.初级小学由1名自然(科学)教师担任仪器管理员,计算0.1-0.2个工作量。 (二)学校电教人员和网管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凡装备了校园网和“班班通”设施、各项电教条件好,并建立学校网站及资源库的学校平均9-11个班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 2、凡装备了校园网、各项电教条件较好,并建立学校网站和资源库的学校,24个班以下的平均14个班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20个班增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 3、具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中心电教室、“二(三)机一幕”到班等电教条件,并建有学校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为适应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量计算标准,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分配的依据。 一、适应对象: 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缺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3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4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任教平行班级不计算备课工作量。 第5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 (2)课堂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2 2.2 2.5

数学 2 2 2 英语 0.9 1 美术 0.2 0.2 0.2 (3)语文、数学家庭作业按课堂作业的50%折算工作量(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1 1.1 1.3 数学 1 1 1 第6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10课时工作量;一、二年级班主任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 第7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每周各计20课时工作量。其它部门工作,按学校负责人工作的30%——70%计算工作量。 (2)少先队辅导员,每周记4课时。

(3)教研组长,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4)安全工作。各班学生健康安全,一周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班主任每周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有备课、安全资料,经查属实,每周计2课时工作量。 (5)所有老师,周会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两操每周计2课时工作 (6)两操负责老师计5课时工作量。 第8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公式1:教师满工作量=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教师总数 公式2: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总课程教学工作量+学校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 学校总业务学习工作量。 第9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园艺小组、纸艺小组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其教练员、辅导员每周按活动次数与质量计工作量。按要求开展一次计1--2课时工作量,有授课费用的训练小组不再计算工作量。 第10条:临时工作 全体在职教师每周按1课时计算临时工作量,未完成临时任务或临时安排工作找理由推托的,不计算工作量。 第11条:其他人员周工作量。 (1)图书管理员计2--10课时工作量;校园布置与宣传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学生就餐管理:每天0.5课时工作量;报到缴费1--4课时工作量;早、中跟班每次1课时工作量;值楼一次1课时工作量; 报到缴费。 (2)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其承担研究任务的大小,每周按0.5~2课时工作量计算。 (3)代课 因为工作需要,学校安排代课按每节5元计算,期末在学校办公费中支付。 (4)教研课与公开课 教研课与公开课的课时量是普通上课的10——20倍课时工作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