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把脉高考

【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把脉高考

【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第18

讲城市化把脉高考演练提升

考向城市化及其影响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第2题,“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B项正确。

答案:1.D 2.B

(2014·高考四川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

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千米和4千米处比1990年减少,A、B项错误。10千米处与8千米处相比,10千米处两线差值更大,故D项正确。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间段,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市中心及附近人口密度不断降低,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商业等活动为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的反映,D项正确。城市中心商业活动发展,地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B项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有关,城市人口密度变化与城市等级相关程度不大,C项错误。

答案:3.D 4.D

(2013·高考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5~6题。

5.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6.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且1995~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

答案:5.B 6.D

(2013·高考四川卷)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7~8题。

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

7.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8.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第8题,由材料可知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均逐年递增,居住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城市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故A、B项错;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以机械增长为主,故C项错;城市用地逐年递增导致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故D项正确。

答案:7.C 8.D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

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解析:第1题,阶段Ⅰ表示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说明为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由于城市环境恶化、乡村和小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镇迁移,属于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1.B 2.C

(2015·沂州四校联考)读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完成3~4题。

3.该国( )

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D.近半个世纪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4.该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有( )

A.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粮食、花卉等种植比例

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C.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

D.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减慢,城市洪水灾害减少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持续上升,A正确;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但城市人口在上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错;2000年以来,城市人口比重在36.2%~41.8%,处于中期阶级,C错;在图中时间段前期,该国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D错。第4题,城市化的发展会导致花卉、蔬菜等园艺业种植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洪水灾害增加,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

答案:3.A 4.C

(2015·淄博期末)下图为甲、乙两国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据此完成5~6题。

5.从本图可以推断,甲国比乙国( )

A.劳动力总数量大

B.劳动力素质高

C.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数量多

D.劳动力后备资源充足

6.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经济发展水平低

B.甲国城市化速度快

C.乙国城市化水平低

D.乙国城乡差别小

解析:第5题,读图可以判断,甲国服务业比重大,应是发达国家;乙国农业占的比重大,应是发展中国家。甲国经

济水平高,劳动力数量不一定大,A错;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高,B对,图中两国的工业占比相对较低,从事工业的劳动数量少,C错;甲国后备劳动力资源比乙国少。第6题,乙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城乡差别大;甲国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城乡差别小。

答案:5.B 6.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