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3章第2节《生物进

化的历程》导学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重难点:

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

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材助读:独学课本P57—58页,画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的结果。

2是生物的、或,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等,结构越,生的越多。据此可以判断生物进化的顺序。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四、探究质疑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阅读课本P53页,资料分析

1.把资料1里提到动物的化石,按照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排列好。根据这些化石在地层里出现的早晚顺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这些化石出现的顺序,能看出它们的结构复杂程度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2、在资料2中,图中显示动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和鸟类动物如——家鸽有什么相同点?它和爬行动物如——蜥蜴有什么相同点?它属于鸟类动物还属于爬行动物呢?

比较化石始祖鸟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始祖鸟是动物向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

(2)从上表看,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细胞色素C的

差异最。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提供了证据。

(4)、研究生物的进化时,用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法。

5.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进化方向:根据营养方式不同,分别向着植物和动物两个方向进化;

单细胞藻类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原始生命

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

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2、右图表示的是“生物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生物类群:

A、 B、 C、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

(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

近的关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4)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始祖鸟化石,始

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______有相同之处,又和_______有

相同之处。

(5)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

多科学领域(如__ _ __、__ ____、_____ _和__ _____等)

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

(6)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_______,认识事物的_________。

3.技能训练中哪些是支持假说A的,哪些是支持假说B的?为什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检测卷及答案

第12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题序一二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A.脑和脊髓B.脑神经和脊神经C.脑和脑神经D.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 2.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名称标注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人体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视觉的形成B.见到红灯停车C.听到铃声走进教室D.进食时分泌唾液4.如果眼前出现强光,马上会眨眼。下列反射与此不相同的是() A.膝跳反射B.缩手反射C.婴儿尿床D.望梅止渴 5.司机看到“前方500米有塌方,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车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A.视觉中枢B.躯体感觉中枢C.听觉中枢D.语言中枢 6.举重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杠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B.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眼→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肌肉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肌肉 7.下列何者受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的严重障碍() A.小脑B.脑干C.脊髓D.脊神经 8.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哪一结构受到了酒精的麻痹()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9.我们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 A.视网膜能前后移动B.眼球前后径的调节 C.瞳孔能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10.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 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消化腔, (4)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绦虫。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3)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腹面粗糙不平,是蚯蚓的刚毛,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有黏液,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蜗牛的是腹足,河蚌的是斧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和章鱼(贝壳退化)等。 (3)外套膜及贝壳—保护作用,足—运动;鳃—气体交(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珍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外骨骼作用--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呼吸器官是气管。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 菜粉蝶、家蚕 蝗虫---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三对足,有两对翅)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一)鱼类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 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海马。 (3)体形:呈流线型(梭形),减少水的阻力。 (4)体表:鳞片覆盖,黏液减少阻力;侧线鱼的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二章 检测卷及答案

第二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营养物质中,在消化道内能够直接被吸收的是() A.脂肪 B.蛋白质和糖类 C.糖类 D.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2.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提供者 B.蛋白质是身体构建与修复的重要原料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维生素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 3.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5.由于一直吃精面馒头很少吃粗粮,某同学患上脚气病,这说明他体内长期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由于小李经常偏食,导致他的皮肤干燥,而且还出现了牙龈出血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A.维生素A、维生素B1 B.维生素A、维生素C C.维生素C、维生素D D.维生素C、维生素B1 7.通过小涛和医生的对话可了解到小涛生病了,为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小涛应多摄入

() A.薯条、油条 B.猪肝、牛奶 C.青菜、水果 D.肥肉、花生 8.青少年因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 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9.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为1244千焦、1249千焦、1248千焦,则该花生种子中所含能量为() A.1249千焦 B.1244千焦 C.1247千焦 D.1248千焦 10.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 11.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 A.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B.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米饭中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米饭中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2.人饥饿时,肚子会咕咕叫,这是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而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D.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13.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液能够将吃下的大块肥肉乳化成脂肪微粒 B.大肠能够吸收部分维生素 C.胃不能消化淀粉但可以吸收葡萄糖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三章检测题和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原始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明显不同的是没有()。 A.水蒸气B.氨气C.氧气C.甲烷 2、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A.8亿年B.12亿年C.10亿年D.46亿年 3、原始生命分别形成原始的藻类和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主要是由于()不同。 A.生殖方式B.营养方式C.生活环境D.营养物质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A.古代节肢动物B.古代鱼类C.古代爬行动物D.古代鸟类 5、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A.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B.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C.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D.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6、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的结果。 A.常用颈部B.人工选择C.不断变异D.自然选择 7、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遗传和变异B.生殖C.生长和发育D.环境的变化 8、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 A.节肢动物B.两栖动物C.鸟类D.爬行动物 9、生物生存必然发生生存竞争的原因是()。 A.生物好斗的本性B.竞争是自然存在的 C.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空间等有限D.为了产生更好的后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 C.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的化石 D.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11、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 A.鱼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 12、根据科学家对鸟的起源的研究,将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四 种动物按进化顺序排序,最先排的是()。 A.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B.始祖鸟C.辽西鸟D.孔子鸟 13、青蛙与下列哪类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A.节肢动物B.鸟类C.鱼类D.哺乳类 14、现存的下列生物类群中,可能最接近原始自养生物的是()。 A.原生动物B.真菌类C.藻类D.苔藓类 15、原始的生命具有了叶绿素就标志着原始生命具有了()。 A.自养能力B.异养能力C.同化能力D.异化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第2节《眼与视觉》教案-北师大版课稿

眼与视觉一、教学目标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的预防方法。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二、设计思路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猜物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体验、表演、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做科学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观察判断、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 猜物游戏:出示一个用布遮盖的小纸箱,里面三个同学通过触、听、创设情景,让学放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邀请三位同学看,将判断结果写在生深切地感受到眼睛的重要分别通过手摸、耳听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西。纸上,展示给全班同性,从而激起学问题:学。生主动学习的(1)三个同学分别通过哪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分析答出:触觉、听(一)愿望。(2)当我们看到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时,我们还会觉、视觉。激趣引题用到哪些感觉?嗅觉、味觉、温度感2.引言:人体有很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觉刺激,那么,通过刚才的游戏可知,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感觉是视觉。眼睛是人的视觉兴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 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 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的重要意义。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2020090310464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呼吸道;②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呼吸道:(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 1)鼻腔:①鼻毛: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②黏膜:分泌黏液→清洁、湿润空气。 ③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2)咽:①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②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器官。 3)喉:①以软骨为支架 ②使气体畅通 ③是发声的器官 4)气管:①以“C”形软骨为支架 ②使气体畅通 5)支气管:①树枝状的分支,越分越细 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3、肺: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肺泡:①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②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④这样的结构利于气体交换(②③)。 4、呼吸的四个环节:①肺的通气(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运输实现 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5、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

③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④呼吸肌两大类:①肋间肌(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②膈肌 ⑤呼吸肌与呼吸的关系:吸气都收缩,呼气都舒张。 1——脊柱2-----胸骨3-----肋间肌 4 ----肋骨 A状态:呼气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 B状态:吸气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呼气吸气

6. 总结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是怎样完成的。呼吸运动肋间肌 前后左右径膈肌膈顶上下径胸廓肺容积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吸气收缩变大下降增大扩大低于大气压进肺呼气 舒张变小 上升 缩小 缩小 高于大气压出肺 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大部分: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①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②原理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④目的:①肺泡为血液提供氧气; ②血液把二氧化碳排入肺泡。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①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②原理: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④目的:①血液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 ②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排入血液。 ①、AB 段:①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②表示吸气; ③肋间肌和膈肌:收缩;④肺内容积:增大。 ②、BC 段:①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②表示呼气; ③肋间肌和膈肌:舒张;④肺内容积:缩小。 图3.2-1-5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图3.2-1-6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题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A.上帝创造的B.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C.由原始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2.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是()A.10亿年前 B.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C.46亿年前 D.地球形成以后的30亿年左右 3.早期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的理由是() A.地球是炽热的 B.没有液态水存在 C.地球上没有气体 D.A和B两项都对 4.家禽、家畜的祖先都曾是野生种类,而最终被人驯养成功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自然演化 D.优胜劣汰 5.比较细胞色素C,差异性最小的一项是()A.人与黑猩猩 B.人与大猩猩 C.人与马 D.人与柳树()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A.两栖类 B.鸟类 C.爬行类 D.鱼类 7.下列生物类群中,在营养方式上不属于自养类型的是()A.原始藻类 B.原始苔藓植物 C.原始单细胞动物 D.裸子植物 8.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成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主要是因为()A.营养方式不同 B.形态结构不同 C.生活环境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 9.从距现代较近的地层里到古老的地层里所发现的化石,体现生物进化历程的特点是()A.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C.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D.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10.关于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A.古代的长颈鹿,颈短的个体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逐渐被淘汰掉 B.古代的长颈鹿,颈长的个体可吃到高处的树叶,有生存优势 C.古代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努力伸颈,最终进化成颈长的个体。 D.环境的变化与长颈鹿自身的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导致长颈鹿的进化 11.始祖鸟具有鸟的特征是()A.被覆羽毛 B.前肢变成翅膀 C.嘴形同鸟喙 D.前三项都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某种蛾类的幼虫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容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 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一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可能是() A.黑猩猩 B.猕猴 C.狒狒 D.长臂猿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关键性的变化是() A.食量增加 B.直立行走 C.能够用火 D.面部表情丰富 3.人体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 A.子宫 B.输卵管 C.胎盘 D.卵巢 4.男、女性的性器官的主要功能是() A.分泌雌性激素 B.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C.分泌雄性激素 D.贮存和输送生殖细胞 5.人类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 A.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人会思维,具有语言文字能力 C.人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D.人能够直立行走 6.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A.垦荒种地 B.烧制陶瓷 C.烧制木炭,用于取暖 D.烧熟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7.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骨骼与现代人相似 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D.能够使用工具 8.关于人类的出现,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 C.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D.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9.下列哪项是事实() 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 B.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C.其他地区没有古人类化石 D.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徙过来的 10.人体发育的大致过程是() A.卵细胞→胚胎→胎儿 B.卵细胞→胎儿→胚胎 C.受精卵→胎儿→胚胎 D.受精卵→胚胎→胎儿 11.“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以来,想要二胎的爸爸们纷纷远离烟草。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杀伤大量精子,降低受孕率。产生精子的器官是如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卵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09026

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 (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 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 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呼 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07、09中考) 3、哺乳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兔、大熊猫(07、08中考) 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呼吸:用肺呼吸; 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 种子植物 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测试题

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上帝创造的 E.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C.由原始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 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2.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是() A.10 亿年前B .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 C. 46 亿年前D .地球形成以后的30亿年左右 3.早期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的理由是() A.地球是炽热的B .没有液态水存在 C.地球上没有气体D . A和B两项都对 4.家禽、家畜的祖先都曾是野生种类,而最终被人驯养成功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C .自然演化D .优胜 劣汰 5.比较细胞色素C,差异性最小的一项是() A.人与黑猩猩B .人与大猩猩C .人与马D .人 与柳树()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

A.两栖类B .鸟类C .爬行类D .鱼类 7.下列生物类群中,在营养方式上不属于自养类型的是() A.原始藻类 B .原始苔藓植物 C.原始单细胞动物 D .裸子植物 8.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成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原始单细胞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 A.营养方式不同B .形态结构不同 C.生活环境不同D .生活方式不同 9.从距现代较近的地层里到古老的地层里所发现的化石,体现生物进化历程的特点是() A.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 D.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10.关于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A.古代的长颈鹿,颈短的个体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逐渐被淘 汰掉 B.古代的长颈鹿,颈长的个体可吃到高处的树叶,有生存优势 C.古代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努力伸颈,最终进化成 颈长的个体。 D.环境的变化与长颈鹿自身的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导致长颈鹿 的进化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1章12章13章综合试题

2017年上期七年级生物下复习试卷(三)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尿和尿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 B 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C 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基本相同 D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2、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囊B、肾小管C、肾小球D、肾单位 3、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膀胱B、输尿管C、肾D、尿道 4、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收集管 5、健康人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A.水 B.尿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6、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膀胱B、输尿管C、肾D、尿道 7、粪便的排出叫做() A.排泄 B.排除 C.排遗 D.排外 8、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②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③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④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⑤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与蛋白质、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④⑤ D.③②①⑤④9、原尿成分和血浆成分相比是血浆中有() A.大分子的蛋白质 B.水 C .无机盐 D.葡萄糖 10、某人的尿液中如果有红细胞,可能是肾脏的那一部分出了问题()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膀胱 1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生理过程是()A、呼吸 B、排汗 C、排尿 D、排便 12、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13、泌尿系统中,从尿液形成到尿液排除的器官依次是()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1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中的大分子物质浓度() A.高 B.低 C.相同 D.无法确定 15、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 16、某人的眼结构正常,但看物体模糊不清,可能的原因是() A.视神经传导中断B.视网膜脱落C.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损伤D.角膜损伤 17、造成近视的病理原因是() 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物体在视网膜后成像 B.晶状体变形,发生实质性病变C.过度用眼导致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D.眼球调节结构过度紧张18、阳光明媚的夏天,你从野外回来,走进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A.屋里很暗,瞳孔放大 B.屋子明亮,瞳孔放大 C.屋子很暗,瞳孔缩小 D.屋子明亮,瞳孔缩小 19、听觉感受器位于()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咽鼓管20、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 21、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A.外耳道进入中耳B.咽喉进入中耳C.咽鼓管进入中耳D.耳蜗进入中耳 2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大脑和小脑 23、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24、下面对一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 B.神经元的凸起叫神经 C.神经系统的链状结构叫神经 D.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 25、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尿液里常含有()A.红细胞B.白细胞C.蛋白质D.葡萄糖 26、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A.大脑B.大脑皮层C.小脑D.脑干 27、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甲状腺 B、垂体 C、汗腺 D、胰岛 28、下列激素中,能激发并维持人体第二性征的是()A、生长素 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30、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臭氧层出现空洞 C 地震频繁 D 人口过度增长 31、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如今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出现温室效应造成的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C、人类乱砍滥伐造成的D、地壳变迁造成的3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以上三项 33、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A.大力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还草C.使用电子贺卡D.使用一次性筷子 34、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气污染引起的()A.酸雨 B.温室效应 C.水俣病D.臭氧层破坏 35、目前,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A、焚烧B、填埋C、堆肥D、ABC三项都正确 36、空气质量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①长期生活在烟尘严重的环境中。②生活在绿树环抱的山林中。③与吸烟者同居一室。④主动吸烟。 ⑤居住在风景宜人的海摈。⑥常年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化工厂工作。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⑤ D ①③④⑥ 37、下列哪种气体可以造成酸雨危害()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D、氮气 38.下列哪种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A.侏儒症 B.巨人症 C.夜盲症 D.糖尿病 39.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 A.生长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40.完成反射的结构叫()A.神经元 B.反射弧 C.神经末梢 D.大脑 41.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A.长突起B.神经元C.细胞体D.神经末梢 42.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B.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 C.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 4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经不起科学推敲的是()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脊髓的传导功能由其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完 成

人教版 八年级 生物 上册 知识点归纳 完美版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姓名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 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雨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1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5、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6、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7、鱿鱼为软体动物, 鲸、海豚、海豹为哺乳动物, 娃娃鱼(大鲵)为两栖动物,海马是鱼类, 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也叫生殖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潮湿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难点、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重点、难点、知 识点整理 www.5y kj.co m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 ②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和缺乏症状。 ③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④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①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探究数据

的处理。 ②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知识点 一.糖类 . 作用: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 食物:馒头、米饭、白薯、马铃薯、白糖等。 二.脂肪 .作用: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1克脂肪中所含的能量相当于2克糖类或蛋白质所含能量。 2.食物:油、花生、黄豆、肥肉等。 三.蛋白质 .作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 食物:鱼、瘦肉、蛋、奶、黄豆等。 四.维生素 .作用: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少,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2.缺乏症状及饮食治疗

维生素A缺乏: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多吃胡萝卜、肝脏及蔬菜瓜果) 维生素B1缺乏: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吃粗粮、全麦面) 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多吃蔬菜、水果。辣椒中含量最高)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腰酸背痛腿抽筋(虾皮、肝脏) Vc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五.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六.无机盐 .缺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易患骨质疏松症。(虾皮、肝脏) 2.缺含铁的无机盐,易患缺铁性贫血。(肝脏、血液制品) 3.缺含碘的无机盐,儿童患呆小症,成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盐、海带) 趣味导读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很难想像食物还可以治病吧。很早以前,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的医生,用动物肝脏能够治疗夜盲症,这种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雀目",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医书中也提出用猪肝治疗这种病,他还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肋及其原因。 2.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二)能力方面 运用类比迁移等方法,认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2.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章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因此,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价值,并从具体行动上体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本章教学时,通过呈现大量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事实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归纳和概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得㈩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人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处,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四、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江豚的图片、视频和相关新闻;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案例;收集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广告视频。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提问] (1)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 致了悲剧的发生? (2)如果这样的事件持续下去, 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 其实,不仅是扛豚,从教材中 所提供的很多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许多生物都面临着灭绝的可能,这 使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 肋,。 [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物多样性 受到威胁的案例? 补充案例:近年来火绝的动物 及灭绝时间。 [提问] 你们觉得哪些原因导致生物多 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小结]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 速度,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 威胁。 [回答] (1)这些江豚可能是因为 饥饿、中毒、受伤、生病等 原因而死亡。 (2)江豚可能会像白鳍豚 那样走向灭绝。 阅读教材110—111页内 容。 学生交流。 [小结]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 威胁,如果不加以保护,很 多物种会从地球上永久性地 消失。而且近年来,物种消 失的速度在加快。 [词论、交流并回答] 人类的捕杀;过度利用 和开发;栖息地的破坏;环 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等等。 以教师提 供的江豚的案 例为点,以教 材提供的和学 生所了解的丰 富素材为面, 强化学生对于 的生物多样性 面临严重的威 胁的认识。 引导学生 分析生物多样 性面临威胁的 原因,为保护 生物多样性做 好铺垫,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课题: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 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 2、通过生命起源不同观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2.关注生命起源的科学报道,体验探究推测活动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体验探索生命奥妙的艰辛。 3、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教学重点: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关注生命起源不同种观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问题1、(展示地球图片) 当我们凝视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充满着太多的感激与感慨,这是因为她承载了万物生灵在这里繁衍生息,她的博大与厚重。我们人类尊称她为地球母亲。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我们知道400多万年前,还没有人类,我们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莽莽的森林里风餐露宿,与兽共舞。那么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的生物又是怎么呢?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和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之一。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在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要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进化的原因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是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生命起源的传说或假说? 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不攻自破。 大家认同的是生物进化学说(化学进化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原始地球上的无机小分子在当时地球条件下,经过极其复杂而漫长的化学变化过程,逐渐演变成的。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过时间隧道来到46亿年前原始地球。想象那种巨变与沧桑。 看资料一,闭上眼睛想象原始地球的环境,有位名人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老师旁白。当时天空中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参杂着各种隆隆的巨响----- 思考问题:1、原始大气的成分? 2、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最大的差异?没有氧, [课堂讨论] 推测判断二:化学进化论学说 学习结论: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然而,目前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证据。许多科学家认为从科学实验来找到能够作为“化学进化学说”的证据,难度很大;在这种现状下,促使科学家另辟新径,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索生命的起源。 推测判断三:宇宙起源学说(宇生说) 三、交流展示 分析陨石成分,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P50运用证据和逻辑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