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及临床意义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及临床意义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及临床意义

的基础上减桂附而立方,成为后世补肾法中的一个基本方,被后世广泛应用,并在多种肾虚病证中化裁使用。经近代研究本方有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强身体,扶正固本,降脂降压,抗衰老等功用。被用于许多肾虚的老年疾病中,以上仅列常见的几种。(收稿2002208201;修回2003203218)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及临床意义

许爱英 党炳林 陕西中医学院(712083)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火郁即为心郁,心为火脏,《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后世认为,“火郁发之”中的火郁不仅单指心郁,而对火热所致诸多病证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故就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讨。

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心为火脏,因运气的太过、不及而外感风寒,心气不舒,邪热怫郁于内而形成。其治“发之”多以汗解,如王冰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后世认为,《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五运六郁即外感所致,内伤因素也可导致,包括七情内伤、痰饮、瘀血、宿食停积等,凡是造成郁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火郁病证发生,从而出现气机闭而不通,或通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之证。也就是说火郁之证多是无形之火被有形之邪所阻隔,不能正常发散发越,以致陷伏于里,产生多种病证。正如《赤水玄珠?郁证门》所说:“夫郁者,结滞而不通畅之谓,当升而不得升,当降而不得降,当变化而不得变化,所以为郁”。关于火郁证的治疗后世予以充分的发挥,以升散、透达、疏导、宣通等法治疗,使郁开气达,则火热多可自散。可见,凡五脏之火郁,以升散透达之法治之者,均属“火郁发之”理论范畴,这是后世在《内经》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发展。

2 火郁发之的临床运用 火郁证是火热郁结于内,气机升降受阻,出入不利所导致。“郁”是主要病理,治疗当以宣散发越,开通郁闭为治疗关键,使郁开气达,则火热才能顺遂其性,泄越外出。由于火郁证的病位不同,病因有异,因而用药亦不尽相同,“火郁发之”的治则,用于指导诸多火郁证的治疗。麻杏石甘汤用麻黄发散肺热,石膏清泄肺火;普济消毒饮用升麻、柴胡疏散上焦风热,黄芩、黄连清热解毒;泻黄散用栀子清降胃火,用防风发散郁伏之火;清胃散用黄连清胃火,用升麻宣达郁遏火邪;还有大青龙汤、越婢汤等,诸如此类,观其诸方无不体现火郁发之的治则,药物配伍均不离辛散、寒凉之品,辛味可透,寒凉可清,清中有散,清里透外,使气机通畅,郁火得清,郁开热散,邪有出路,正如《类经》所言:“发,发越也”,“如开其窗,如揭其被”。强调了气机通畅不仅有助于开郁通闭,而且有助于显露热势,泄热外出。

病案举例 高某,女性,13岁。1996年夏季就诊。患者发热,口苦而渴,身困嗜卧,厌油恶心,腹胀,胸肋不适,小便色黄,大便时溏,在外院诊为黄疸型肝炎,来门诊求治。检查:体温37.8℃,目睛黄染,皮肤色黄光亮,干呕数声,继之呕吐粘液及不消化食物多量,热臭难闻,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诊为黄疸病,湿热并重,气机郁遏。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调畅气机。方用甘露消毒丹和小柴胡汤加减:茵陈18g,滑石15g,木通6g,白蔻仁、生姜各8g,黄芩、半夏、栀子各10g,薄荷5g,柴胡12g。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并配用西药液体加保肝类药物治疗。1周后复诊,当服完3剂,发热已退,服用1周,诸症减轻,食欲好转,查舌苔厚腻稍黄,再以此方去滑石,减栀子用量,服用半月余而病告痊愈,肝功化验正常。

按:外感湿热,壅遏中焦,薰蒸于肝胆则身目黄染;下注于膀胱,则小便黄赤;热为湿遏,不得发越,则身热倦怠;上蒸于口舌,则口苦而渴;舌苔黄腻,脉弦滑均为湿热之象。故以甘露消毒丹合小柴胡汤加减。方中黄芩、栀子、茵陈清热燥湿,解毒退黄为主;辅以柴胡疏肝理气,配黄芩前者辛凉开行疏散,后者苦能降泄清里,共除少阳经邪热;半夏燥湿,伍生姜和胃止吐;佐以滑石、木通、蔻仁化湿渗湿;使以薄荷辛凉透散,开散升浮;配柴胡实则以其辛“发”热邪外出,能起到开郁散热结作用。全方集清、化、疏、透于一体,故奏速效。

(收稿2003202217;修回2003206216)

058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9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火郁发之”理论源流及临床价值-周丽,贺龙刚

81 第17卷 第5期 2015 年 5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May,201 自《黄帝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后 世对此续有阐发。临床上,“火郁证”的范畴十分广泛,涵盖伤寒、温热病、湿热病、内伤杂病等各方面。“火郁证”主要以升散、透达、疏导、宣通等法治疗,使气机畅达,火郁自散。凡以升散透达之法治“火郁证”者,均属“火郁发之”的理论范畴。 1 “火郁发之”理论之源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郁”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出现4 处,除《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之外,其余44处均在《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内经》关于“郁”的理论,首先是指五运六气之郁,认为郁是因为运气的太过或不及,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总体来看,“郁”字主要反映的是闭阻、壅滞、不通、停止等状态,其含义可以归纳为气化运动的阻滞郁闭[1]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火郁”主要指心郁,心为火脏,同类相求。“火郁”证的基本治疗大法是“发”,“发”主要是指“发汗”,王冰注:“发谓汗之,令其疏散”。其义似狭。后世医家予以充分发挥,以扩充其意。 2 “火郁发之”理论之流2.1?“火郁”的含义 《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 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赤水玄珠·郁证门》曰:“夫郁者,结滞而不通畅之谓,当升而不得升,当降而不得降,当变化而不得变化,所以为郁。”《医碥》指出:“郁者,滞而不通也,百病皆生于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邪不解散,即谓之郁”。 “火郁”主要是因为邪气聚结等各种原因引起气机郁结不畅,导致气机失调,郁而成火,变生诸病,在临床,可见于内外妇儿诸科,病证各异,治疗方法亦异。 2.2?“发”的含义 刘完素继承了王冰的说法,认为“发”就是“解表发汗”,令其疏散。张介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挥。《类经·二十六卷·运气类·二十三·五郁之发之治》:“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于汗也。”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诸气门·郁》对“火郁发之”进行归纳:“发者,汗之也,升举之也。如腠理外闭,邪热怫郁,则解表取汗以散之。又如龙火郁甚于内,非苦寒降沉之剂可治,则用升浮之药,佐以甘温,顺其性而从治之,使势穷则止。如东垣升阳散火汤是也。凡此之类,皆发之之法也。”可见,“火郁发之”不限于汗法,其核心内容是因势利导,针对病因病机,发其郁滞,使“郁火”顺利透达外出。 “火郁发之”理论源流及临床价值 周丽,贺龙刚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 0122) 摘?要:自《黄帝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历代医家对此续有阐发。“火郁”二字重在“郁”字,有“郁” 固当“发”,“发之”的核心思想在于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临床上,“火郁证”的范畴十分广泛,涵盖伤寒、温热病、湿热病、内伤杂病等各方面。因此,“火郁发之”理论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火郁发之;源流;病因病机;临床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 ) 0 - 0081- 02 收稿日期:2014-1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0287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J01361);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12007)作者简介:周丽(1981-),女,湖南湘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藏象学说研究。通讯作者:贺龙刚(1982-),男,湖南湘潭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 The Oretical Origins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Fire Stagnation Requiring Dissipation” ZHOU Li,HE Longgang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 0122,Fujian,China) Abstract:Since Huang Di Nei Jing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fire stagnation requiring dissipation”, ancient physicians continued elucidation.“fire stagnation”focusing “stagnation”. The core idea of “dissipation”is make the best,to evil in a way.In clinical,the theory “fire stagnation”application widely.So,the theory “fire stagnation”have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fire stagnation requiring dissipation;origins;pathogeny and pathogenesis;clinical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 .0 .028

浅议阴火

浅议“阴火” 【摘要】李东垣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脾胃学说,提出了阴火理论,对后世临床治疗内伤发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后世医家对其论述颇多。今对其论述进行理论探讨,以图弄清阴火的真实含义及其病因病机,结果发现:阴火的产生源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即《内经》所云“上焦不行,下脘不通”,阴火的本质是,心肾君相之火,不安其用。 【关键词】李杲;阴火论;机理 金·李东垣著《脾胃论》,在《内经》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脾胃学说,尤其书中提出的阴火理论对临床治疗内伤发热等病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书中对“阴火”概念的阐述尚欠明确,致使后世专论颇多,莫衷一是。现谈谈对“脾虚阴火”及其证治的点滴认识。 1 阴火的涵义 火为阳邪,其前冠以“阴”字,则疑惑顿生。说明阴火的涵义,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这个“阴”字。东垣之学,溯源于《内经》,阴火之论,亦不例外。《脾胃虚实传变论》先引《内经》原文:“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曰:“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文中“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与“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是相对而言的,阴和阳分别指内外或表里。在此,东垣引用《内经》原文,明确指出阴火乃内生之火,其病因为饮食劳倦,情志所伤。 2 阴火的病机 李东垣[1]在《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总结道:“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然而,由于本段寓意深长,于是导致后世对“阴火论”的百家争鸣。正确理解东垣这段论述,是理解阴火的关键。笔者认为,阴火的产生源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即《内经》所云“上焦不行,下脘不通”,阴火的本质是心肾君相之火。 《脾胃论》中所述:“真气又名元气,以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而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化生水谷精微以养先天,对元气的盛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东垣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则元气不足。 夫常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主降;脾主运化,输布精微,其气主升,脾胃居中

论火郁发之_从_伤寒论_探析火郁发之的机理

论火郁发之———从《伤寒论》探析火郁发之的机理 ★ 蒋小敏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 蒋晶晶 [路通世纪(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100094] 摘要:通过《伤寒论》原文的分析来探析火郁发之的含义及机理,火郁可有外因和内因两大类致病因素,导致邪热郁遏在里。其病机是气滞于内,阳郁于里,不能透达所致,治疗宣畅气机,透达郁阳,有火郁发之之意也。实证火郁重在祛除有形实邪,给郁火以出路,即是“火郁发之”。《伤寒论》不仅论述了气分火郁证治,还论述了血分火郁证的证治。虚证火郁可用补法治疗,例如因虚致郁可用小建中汤治疗。《伤寒论》中的吴茱萸汤证亦可理解为中阳亏虚,虚火内郁之证。可见,发之,不限于王冰所说的:“发汗”之意,火郁发之在《伤寒论》中是指种种调动机体正气,祛邪外出的治则。 关键词:伤寒论;火郁发之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T alk about Emission Therapy of Fire Stagnancy———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Emission Therapy of Fire Stagnancy based on Treatise on Febrile JIANG Xiao2min The A ttached Hospital of U niversit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 anchang330006 JIANG Jing2jing Reuters Techonology(China)L td,Zpark Haidian Dist rict,Beijing100094 Abstract:Discussing the definition and mechanism of emission therap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of T reatise on Febrile.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which may block the emission of heat out of the body,would cause fire stagnancy.The pathogenesis of fire stagnancy is due to the internal stagnation of Qi and fire.Therefore,based on the pathogenesis,the emission therapy of fire stag2 nancy is to smooth the activities of Qi and release the stagnated fire.The treatment of excess syndrome of fire stagnancy,also known as“the emission therapy of fire stagnancy”,is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and disperse stagnated fire.Both of the treatments for Qi phase and blood phase fire stagnancy are recorded in T reatise on Febrile.The deficiency syndrome of fire stagnancy could be treated by tonic.For instance,Xiao Jian Zhong Tang could be applied as the treatment for fire stagnancy resulted from deficiency.Wu Zhu Yu Tang,recorded in T reatise on Febrile,is also another treatment for stagnation of deficiency fire.As a result,the emission therapy is not restricted to“perspiration”mentioned by Wang Bing.According to the T reatise on Febrile,the emission therapy of fire stagnancy is a therapy to strengthen healthy Qi and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K ey w ords:T reatise on Febrile;Emission Therapy of Fire Stagnancy “火郁发之”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针对六气变异、五郁之治提出的治则,原文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王冰注云:“达,发,夺,泄,折五法,为汗吐下解表,利小便,抑冲逆。”将“发之”解释为“发汗”,引起后世注家诸多争议。“火郁发之”含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伤寒论》原文的分析来探析火郁发之的机理。 《伤寒论》原文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此两条均提出汗下不当,会导致表热内陷,形成火热内郁于肺的病变。因火热内郁,热迫津泄,病人有汗出,热郁肺中,肺气上逆,表现为喘,火热内郁不能透达,故表无大热。方有执解为:“无大热,郁伏而不显现也。”正因为火郁于里,仲景强调不可再用桂枝汤,而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越火郁之邪。由此可见,火郁是指火热之邪郁结在里,阻碍气机正常运行所导致的病证。与一般的火邪致病的不同之处在于:火性炎上,通常火热致病多表现热势从里向外蒸腾,张扬于外,故从里到外热邪猖盛,所谓蒸蒸发热也。而火郁致病则有其特殊表现:一方面火邪郁滞造成阳气郁遏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19卷第3期 JOU RNAL O F J IA N GXI UN IV ERS I T Y O F TCM2007Vol.19No.3  ● 学 术 探 讨 ●

中医基础理论 体质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陕西中医学院 中基教研室 乔文彪

体质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体质学说概述 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三、体质的分类 四、影响体质的因素 五、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用以指导诊断和防治疾病的理论知识。 体质学说既是养生防病的理论支撑,又是个性化诊疗的理论基础。中医讲的“因人制宜”,就是强调在诊治疾病时因个人的体质差异而做相应的调整。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特征方面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体质通过人体形态、机能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和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体表形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 体格: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状况来判断。 体型:指身体大小形态比例的形态特征,是 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主要观察体形之高矮胖瘦,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

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声音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生殖机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与光泽等方面的差异。 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差异均为内在脏腑功能状态及气血盛衰的外在表现。

详解中医体质学说—九种体质分析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中医学的各项学说中包含大量关于体质的理论,王琦等著的《中医体质学说》把这些理论加以总结和发展,开始形成中医学的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提出: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素等。体质因素与发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与患者的体质关系密切。疾病的演变往往取决于机体内部阴阳矛盾运动的倾向性,其中包括机体平素阴阳盛衰、阴阳动静等情况和趋势,由此而规定病势发展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类型。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了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等七种临床体质分型设计。临证必须注意素禀特点,年龄长幼、男女之别、生活条件、地区差异等体质因素,重视体质与治病求本的关系,认识体质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及体质差异与针刺和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的关系,体质与用药宜忌的关系等。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探讨体质的本质应与研究阴阳学说、脏腑经络的实质相结合,与探讨八纲和机体反应性的关系相结合。 中医体质分类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及临床意义

的基础上减桂附而立方,成为后世补肾法中的一个基本方,被后世广泛应用,并在多种肾虚病证中化裁使用。经近代研究本方有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强身体,扶正固本,降脂降压,抗衰老等功用。被用于许多肾虚的老年疾病中,以上仅列常见的几种。(收稿2002208201;修回2003203218)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及临床意义 许爱英 党炳林 陕西中医学院(712083)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火郁即为心郁,心为火脏,《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后世认为,“火郁发之”中的火郁不仅单指心郁,而对火热所致诸多病证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故就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讨。 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心为火脏,因运气的太过、不及而外感风寒,心气不舒,邪热怫郁于内而形成。其治“发之”多以汗解,如王冰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后世认为,《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五运六郁即外感所致,内伤因素也可导致,包括七情内伤、痰饮、瘀血、宿食停积等,凡是造成郁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火郁病证发生,从而出现气机闭而不通,或通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之证。也就是说火郁之证多是无形之火被有形之邪所阻隔,不能正常发散发越,以致陷伏于里,产生多种病证。正如《赤水玄珠?郁证门》所说:“夫郁者,结滞而不通畅之谓,当升而不得升,当降而不得降,当变化而不得变化,所以为郁”。关于火郁证的治疗后世予以充分的发挥,以升散、透达、疏导、宣通等法治疗,使郁开气达,则火热多可自散。可见,凡五脏之火郁,以升散透达之法治之者,均属“火郁发之”理论范畴,这是后世在《内经》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发展。 2 火郁发之的临床运用 火郁证是火热郁结于内,气机升降受阻,出入不利所导致。“郁”是主要病理,治疗当以宣散发越,开通郁闭为治疗关键,使郁开气达,则火热才能顺遂其性,泄越外出。由于火郁证的病位不同,病因有异,因而用药亦不尽相同,“火郁发之”的治则,用于指导诸多火郁证的治疗。麻杏石甘汤用麻黄发散肺热,石膏清泄肺火;普济消毒饮用升麻、柴胡疏散上焦风热,黄芩、黄连清热解毒;泻黄散用栀子清降胃火,用防风发散郁伏之火;清胃散用黄连清胃火,用升麻宣达郁遏火邪;还有大青龙汤、越婢汤等,诸如此类,观其诸方无不体现火郁发之的治则,药物配伍均不离辛散、寒凉之品,辛味可透,寒凉可清,清中有散,清里透外,使气机通畅,郁火得清,郁开热散,邪有出路,正如《类经》所言:“发,发越也”,“如开其窗,如揭其被”。强调了气机通畅不仅有助于开郁通闭,而且有助于显露热势,泄热外出。 病案举例 高某,女性,13岁。1996年夏季就诊。患者发热,口苦而渴,身困嗜卧,厌油恶心,腹胀,胸肋不适,小便色黄,大便时溏,在外院诊为黄疸型肝炎,来门诊求治。检查:体温37.8℃,目睛黄染,皮肤色黄光亮,干呕数声,继之呕吐粘液及不消化食物多量,热臭难闻,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诊为黄疸病,湿热并重,气机郁遏。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调畅气机。方用甘露消毒丹和小柴胡汤加减:茵陈18g,滑石15g,木通6g,白蔻仁、生姜各8g,黄芩、半夏、栀子各10g,薄荷5g,柴胡12g。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并配用西药液体加保肝类药物治疗。1周后复诊,当服完3剂,发热已退,服用1周,诸症减轻,食欲好转,查舌苔厚腻稍黄,再以此方去滑石,减栀子用量,服用半月余而病告痊愈,肝功化验正常。 按:外感湿热,壅遏中焦,薰蒸于肝胆则身目黄染;下注于膀胱,则小便黄赤;热为湿遏,不得发越,则身热倦怠;上蒸于口舌,则口苦而渴;舌苔黄腻,脉弦滑均为湿热之象。故以甘露消毒丹合小柴胡汤加减。方中黄芩、栀子、茵陈清热燥湿,解毒退黄为主;辅以柴胡疏肝理气,配黄芩前者辛凉开行疏散,后者苦能降泄清里,共除少阳经邪热;半夏燥湿,伍生姜和胃止吐;佐以滑石、木通、蔻仁化湿渗湿;使以薄荷辛凉透散,开散升浮;配柴胡实则以其辛“发”热邪外出,能起到开郁散热结作用。全方集清、化、疏、透于一体,故奏速效。 (收稿2003202217;修回2003206216) 058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9 期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体质

第五章体质 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人类既有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机能活动,也有神、魂、魄、意、志,以及喜、怒、悲、思、恐等相同的心理活动,这是人体的生理共性。但正常人体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个体在形质、机能、心理上又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这种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便称之为体质。体质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进而还影响着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从而使人体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因此,重视对于体质问题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生命特征,而且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对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养生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其融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于一体,既作为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研究人类体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新的分支学科。 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换言之,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每个人都有自己

关于“阴火”理论

【摘要】关于“阴火”理论历代医家有不同解释。经分析认为“阴火”是指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脾胃气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失常,致三焦气失机司所致,源于中焦,起于下焦,见于三焦。 【关键词】阴火;脾胃气虚;李东垣 1 李东垣对“阴火”的认识 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部著作中,据统计共有40多处提到“阴火”,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者2处,为肾火者5处,为脾火者3处,为胃火者1处,为肝火者1处,为肺火者1处,为经脉之火者6处,为五志化火者2处,为实火者1处,为虚火者6处等[1]。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处“火邪”即为阴火。因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致使脾胃气虚而生热,而劳倦过度亦可引发肾间阴火上冲。《内外伤辨惑论》中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此种热不甚,病程较久,时作时休,时轻时重,遇劳加重,一般上午多见,体温通常不会很高,多呈现躁热,休息后阴火回归肾间,则又呈现表阳虚的常态。 李东垣著作中多处提到阴火产生的病理机制,如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人之真气衰旺皆在饮食入胃,胃和则谷气上升”;在《脾胃论》中则说“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肝肾”;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又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而“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内外伤辨惑论》)。可见这里所说的“脾胃之气”是指脾胃元气,脾胃气虚,生化无源,致使清阳无力上行,脾虚湿聚,下陷下焦阴分,郁而化火。由此可见“阴火”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下陷下焦阴中,郁而化火上攻所致。 《脾胃论》中说:“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李东垣反复引用《内经》原文明确指出阴火为内伤发热,且与脾胃气虚有很大关系,是由于饮食失节、劳倦及喜怒忧恐伤及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健所致。 《内经》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可见内伤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元气与阴火关系失调。《脾胃论》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可见,阴火与元气是对立统一的,元气旺盛,则阴火无以存生,这就是“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元气不足,则阴火妄动为害,也就是“壮火食气,壮火散气”。阴火的存生,取决于元气,而元气盛衰与脾胃有很大关系。李东垣言:“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这充分说明阴火源于中焦,起于下焦,系见于上焦,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气虚。 2 明代医家对“阴火”的认识 赵养葵在《医贯》中说:“阴虚火旺者,此肾水干枯而火偏盛,宜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正此谓也,如灯烛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此外,还说:“人身脾土中火,以甘温养其火而火自退……甘能除大热,温能除大热,此之谓也。”由此可见,赵养葵所说的“阴火”就是阴虚火旺之火,而“脾土之火”可以温养而退之。 龚廷贤认为“阴火”为“气虚发热”,是因脾胃虚弱、阴血不足所致。其在《寿世保元》中曰:“饮食劳倦伤脾,则不能生血,故血虚则发热,热则气耗血散。” 3 近代医家对“阴火”的认识 近代名医蒲辅周认为“气虚发热”是虚阳外越所致,还有“气虚发热”是“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阳虚外感发热”等不同认识[2]。要正确理解“气虚发热”的机制,首先必须解决什么

浅析火郁发之

浅谈“火郁发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本论原是阐述五运之郁的治疗,张景岳说:“天地有五运之郁,人身有五脏之应,郁则结聚不行,乃致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而郁病作矣……大抵诸病多有兼郁,此所以治有不同也。” 从临床看,外感者六气皆可火化,内伤者阳盛、阴亏皆可表现为火热。可以说,火热为病特多,且如景岳言“多有兼郁”。火性炎上,喜升发,郁则不得升发而火病转盛,故必须发之”。景岳又说:“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其脏应心、小肠、三焦。其主在脉络,其伤在阴分。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于汗也。” 火有虚实,虚火由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内经》所谓:“阴虚生内热。”论其治,唐·王冰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有“引火归源·导龙入海”法。 实火又分内外,属内者,亦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内经》说:“阳盛生外热。”“气有余便是火。”当属此类。属外者,多是感受外邪所致,其中温热邪气为主,风寒暑湿燥皆可化火,所谓“五气化火”。 实火为病,或为阳盛,或为邪热,热势激荡,耗伤气血阴阳,同时使正气拂郁, 并往往正邪互郁,或郁在表,或郁在里,或郁在局部,若仅只以苦寒清泄为治,很难使疾病痊愈。这就是《内经》“火郁发之”的机理所在。故而历代医家为临床创制了大量“火郁发之”的方剂。如麻杏甘石汤、升阳散火汤、防风通圣散、黄连上清丸、清震汤、海藻玉壶汤、火郁汤、荆防败毒散,等等。皆以疏透宣发之品,开郁达邪,比如掀瓦救火,火有出路,不致横窜蔓延,同时又以苦寒清泄火热,愈期当速。若火热郁于局部,攻冲肿痛,或与痰瘀结为有形,更是火郁明证,治疗必须遵“火郁发之”之则,才能痛止肿消,有形消平。否则徒用专一清解,病必难除。 临床中常用的反佐法,是从反面来辅助主药,起着更好的疗效。佐金丸方,黄连六两用姜汁炒,吴茱萸一两盐水泡,其中黄连苦寒泻火降逆为主,少佐吴茱萸之辛温以开郁散结,合而奏清肝泻火、开郁散结、下气降逆之功效。观前贤疗疾,多以辛温开郁散结、破阴行阳之品,如吴茱萸、细辛、肉桂、川椒、干姜、附子等,其中有引经作用之一味或几味,加入大队或重剂苦寒药中,所谓反佐,达到同气相激、郁闭开而杀药(祛邪的清解药)入,而收良好疗效。如此同样具“火郁发之”的含义,是“火郁发之”原则的具体应用。临床寒凉药反佐用的较少,但理无二致,也是取其同气相激、郁闭开而杀药(祛邪的温热药)入的作用,或谓引阳入阴,使热药不致为阴寒所格拒,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病例:张某,女,32岁,瓷厂工人,1993年10月8日初诊。近年来,头顶及两侧时感疼痛,腰及小腹胀坠隐痛,时缓时急,小腹尤甚,且触压痛。皮肤怕触凉水,畏风冷,饮食尚可,大便一般,小便短黄,带下黄白相兼,量中等,月经紊乱,每潮量少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方剂多选

31、十枣汤配伍大枣的意义是( abce ) A 益气护胃 B 缓和逐水药的峻烈之性 C 缓解逐水药的毒性 D 补脾胃之虚 E 使下不伤正 32、桃核承气汤主治证候临床表现可见( abcde ) A 少腹急结 B 小便自利 C 其人如狂 D 妇人闭经、痛经 E 脉象沉实 33、大承气汤证的临床表现有( abce ) A 大便燥结 B 脘腹痞满 C 腹痛拒按 D 久利赤白 E 苔黄脉实 34、凉开"三宝"是指( acd ) A 安宫牛黄丸 B 苏合香丸 C 紫雪 D 至宝丹 E 行军散 35、四神丸的组成药物有( acde ) A 五味子 B 白术 C 肉豆蔻 D 吴茱萸 E 补骨脂 36、犀角地黄汤主治( acd ) A 热伤血络 B 胃火牙痛 C 蓄血留瘀 D 热扰心营 E 邪热传营 37、川芎茶调散以清茶调服的目的是( ce ) A 止痛 B 解毒 C 上清头目 D 疏散风热 E 制约风药温燥升散之性 38、平胃散的药物组成有( abc ) A 厚朴 B 陈皮 C 甘草 D 半夏 E 白术 39、芍药汤的功用是( ce ) A 清热止痢 B 调和气血 C 清热燥湿 D 清热解毒 E 凉血止痢 40、下列属于朱砂安神丸组成药物的是( abd ) A 黄连 B 生地 C 柏子仁 D 当归 E 茯苓 31、小建中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abcde A 芍药 B 桂枝 C 甘草 D 生姜 E 大枣 32、下列方剂主治证候中可见“胁痛”的有bcde A 凉膈散 B 龙胆泻肝汤 C 左金丸 D 一贯煎 E 逍遥散 33、药物配伍中体现“火郁发之”的方剂有abcde A 麻杏甘石汤 B 清胃散 C 普济消毒饮 D 凉膈散 E 小青龙汤 34、桂枝、芍药同用的方剂有bde A 炙甘草汤 B 桂枝汤 C 芍药汤 D 小青龙汤 E 当归四逆汤 35、二陈汤与清气化痰丸中共有的药物是abe A 橘皮 B 半夏 C 甘草 D 杏仁 E 茯苓 36、保和丸与健脾丸的组成中均有abc A 山楂 B 陈皮 C 茯苓 D 甘草 E 半夏 37、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ade A 连翘 B 荆芥 C 竹叶 D 薄荷 E 芦根 38、逍遥散的功用是ac A 疏肝解郁 B 清热凉血 C 健脾和营 D 清热散结 E 活血止痛 39、真人养脏汤的组成中有abd A 肉豆蔻 B 肉桂 C 五味子 D 诃子 E 补骨脂 40、天王补心丹中的“三参”是指acd

火郁证

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忧郁不畅,精神...情绪急躁易怒,大便秘结多属火郁;咽中如有异物感,胸中窒闷,反复发作多为痰郁;脘腹饱胀,不思饮食,嗳气酸腐多属食郁;精神恍惚,悲哀欲哭,喜怒无常。 火郁之证,无论在外感疾患或内伤杂病中均可见到,属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其证虽属“火”邪为患,然因其火邪“郁”而未发,故临床见症多错综复杂,参差不一,有的反而见到寒象。若不详诊细参,推究病本,往往容易误诊误治,甚至南辕北辙,轻者耽延时日,重则贻误人命,故临证不可不辨。 (一)火郁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而升降出入又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升降出入运动,不断从自然界摄入所需物质,排出代谢的废物,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吐故纳新,维持气血循行不息,才能使脏腑功能健旺,生机蓬勃。若—一旦升降出入失常,气机滞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百病由生,甚则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云:“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而火郁的形成,正是由于邪气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所致。“火郁”一词,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火之与热,表现虽有所不同,但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后世医家亦每有称“火郁”为“热郁”者。其致病原因颇多,外感六淫邪气,内滞气、血、痰、饮、湿、食均可罹患。究其病机,皆因邪气阻滞气机,引起人体气血循行障碍,内郁不宣,邪气不得泄越,蕴蓄于里,造成火郁之证。其郁愈甚则火愈炽,火愈炽则郁愈甚。正如刘完素所云:“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 (二)火郁的诊断 火郁与火热虽同属阳热之证,但二者临床表现却大相径庭。火热证是热炽于里而张扬于外,通身表里皆见一派热象,如身热恶热,心烦躁扰,面目红赤,口渴饮冷,舌苔黄厚,脉洪数有力等,此种热象,一望可知。而火郁则是热郁于里不得 张扬,虽有里热,但并不形于外,表里不一,很难一目了然。因此,必须抓住关键,掌握要领,方能诊断准确,不致有误。一般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辨识。 1.舌象因火郁于内,津耗液亏,舌体失于濡润,因而多见舌形瘦薄而舌面少津,甚则扪之干燥或舌面干裂。若因湿阻气机而致火郁者,多见舌红、苔白腻。 2.脉象因火热内郁,气机阻滞,气血循行不畅,故脉象多见沉涩或沉弦而数。若郁闭特甚,气血内壅,亦偶有脉来沉弦迟缓者,切宜详诊细参,勿以寒证论之。 3.临床见症可有心烦急躁,自觉心中愦愤然,烦杂无奈,莫名所苦;若火灼阴伤,亦可致不寐或恶梦纷纭,梦中时有惊呼;若郁火上扰清窍,则头目眩晕;温病火热内郁者,甚至可见神昏谵妄;其面色多见滞暗无华,甚或黎黑;或见但头 汗出,而身无汗;四肢不温,甚或厥冷,其郁愈甚,则其厥愈深;小溲短赤,大便秘结,在温病中,每可见大便数日不通,或见热结旁流,亦有郁火内逼而作火泻者;或斑疹发而不透,或出而复回,或色暗枯滞,或稠密紧束。以上见症,皆 因火热内郁不能外达,其证之复杂可知矣。 (三)火郁的治疗 火郁之证,气机闭塞,泄越无门。若纯用寒凉之品,则易凝滞气机,使邪无出路,反成凉遏之势,是欲清而反滞,愈清愈郁,不惟病无愈期,反恐招致他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提出“火郁发之”,开治火郁之门径,实为治疗火郁证之根本法则。所谓“发之”,即宣发、发泄之意。临床见火郁之证,必先用解郁、疏利、宣泄、轻扬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 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 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 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 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 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李东垣“阴火”学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

李东垣“阴火”学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 【摘要】李东垣提出的“阴火论”渊源于《黄帝内经》,其病理基础主要是脾胃气虚、诸病乃生;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谷气下流、阴火上乘,临证要掌握阴火证的特点,透过发热假象,抓住脾胃气虚的本质,治疗当以辛甘温之剂,升阳气,降阴火。 【关键词】李东垣阴火《脾胃论》 金元医家李东垣,注重调补脾胃,以脾胃立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首先提出阴火论,并创制补中益气汤等著名方剂,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他提出的“阴火”理论,内容丰富,却略于具体,以致后代医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在学习《脾胃论》的基础上,就其“阴火”理论及临床应用略陈管见。 阴火的学术渊源 阴火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东垣在《脾胃论》、《兰室秘藏》等著作中多处引用《内经》经文,可见其对《内经》有深刻的研究,阴火理论也是由《内经》“阴虚生内热”观点发展起来的。尽管张仲景《伤寒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均涉及过内伤发热的证治,然而均未及李东垣论述详尽。《兰室秘藏·劳倦所伤》中引用《内经》“阴虚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之论,阐述脾气虚发热,强调这种“内热”是以脾胃气虚为基础的。《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

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也正是对《内经》“壮火食气,气食少火”理论的发挥。正常情况下,脾胃健旺,元气充足;如脾胃虚弱,元气不充,则相火妄动(壮火)而发生病变。具体而言,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心失阴血滋养,导致心火亢盛;同时,水谷精气化生不足,不能滋养肾精引起肾阴不足,肝肾相火因而亢盛,此心火、肝肾相火的亢盛便是“阴火”的直接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内伏,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兰室秘藏·劳倦所伤》) ,脾气虚弱,升清降浊失司,阳气不得宣发,郁而渐盛,消耗营血,加剧内热的程度,这是阴火的另一来源,阴火始终以脾胃气虚为根本原因,他脏亢盛之火与气机失调产生的内火皆为其标,而“标”又可加重“本”的虚弱。 阴火的病理基础 脾胃气虚,诸病乃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反映,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天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又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因此,脾为元气之本,脾胃受损,元气亏虚,则阴火内生,脏腑失调,诸病易于发生。 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