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辽宁省1999-2014年旅游收入及游客数量统计

辽宁省1999-2014年旅游收入及游客数量统计

辽宁省1999-2014年旅游收入及游客数量统计
辽宁省1999-2014年旅游收入及游客数量统计

辽宁省1999-2014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数量统计

(如转载须注明出处)

1999国际旅游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及各项活动的

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6%,其中,港澳台同胞9.5万人次,增长13.7%,外国人38.6万人次,增长21.4%。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

2000全省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旅游“黄金周”活动,搞多种经营,开拓市场。全年

接待国内外游客432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263.0万人次,增长11.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1.2万人次,增长24.6%,其中港澳台同胞11.2万人次,增长17.7%,外国人50.0万人次,增长29.6%。旅游总收入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旅游外汇收入3.8亿美元,增长25.6%。

2001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其

中,接待国内游客4984万人次,增长16.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4万人次,增长20.9%,其中港澳台同胞12万人次,增长7.4%,外国人62万人次,增长23.7%。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增长22.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74亿元人民币,增长23%;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增长21%。

2002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期对旅游的拉动作用

明显,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3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5%。国内旅游收入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全年入境人数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外国人79.4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3.5万人次,分别增长28.3%和11.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

2003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302.6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国内旅游收入407.5

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境外入境人数77.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2%。其中,外国人66.8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1.1万人次,分别下降15.9%和17.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1%。

2004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812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4%。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019.4万人次,增长27.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08.1万人次,增长38.8%。在入境旅游人数中,外国人93.8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4.3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40.4%和29.1%。全年旅游总收入57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19.4亿元,增长27.5%;旅游外汇收入6.1亿美元,增长35.0%。

2005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99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98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接待入境旅游者13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外国人111.1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9.1万人次,分别增长18.5%和33.3%。全年旅游总收入734.6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8%;旅游外汇收入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

2006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32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4%。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166.3万人次,增长33.5%;接待入境旅游者161.3万人次,增长23.9%,其中,外国人137.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4.0万人次,分别增长23.5%和26.0%。全年旅游总收入97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96.1亿元,增长32.8%;旅游外汇收入9.34亿美元,增长26.6%。

2007旅游业发展加快。年末,星级宾馆已达52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3家;旅

行社110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82家,国内旅行社1026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70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6504.0万人次,增长25.4%;接待入境旅游者200.1万人次,增长24.1%,其中,外国人170.7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9.4万人次,分别增长24.3%和22.5%。全年旅游总收入130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214.9亿元,增长35.6%;旅游外汇收入12.28亿美元,增长31.4%。

2008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07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9836.4万人次,增长20.2%;接待入境旅游者241.9万人次,增长20.9%,其中,外国人207.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4.6万人次,分别增长21.5%和17.6%。旅游总收入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635.5亿元,增长34.6%;旅游外汇收入15.3亿美元,增长24.3%。

2009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4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4194.8万人次,增长22.0%;接待入境旅游者293.2万人次,增长21.2%,其中,外国人250.7万人次,港澳台同胞42.5万人次,分别增长21.0%和22.7%。旅游总收入2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098.8亿元,增长28.3%;旅游外汇收入18.6亿美元,增长21.6%。

2010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63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其中,接待国内旅

游者28277.5万人次,增长16.8%;接待入境旅游者361.8万人次,增长23.4%,其中,外国人307万人次,港澳台同胞54.8万人次,分别增长22.5%和28.9%。旅游总收入26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33.4亿元,增长20.7%;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增长21.7%。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达543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8家;旅行社达1170家。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5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个。

2011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297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接待国内

旅游者32563.5万人次,增长15.2%;接待入境旅游者410.3万人次,增长13.4%。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344.4万人次,增长12.2%;港澳台同胞65.9万人次,增长20.3%。旅游总收入3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159.3亿元,增长24.7%;旅游外汇收入27.1亿美元,增长20.1%。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55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8家;旅行社1162家。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35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个。

2012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6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其中,接待国内旅

游者36200万人次,增长11.1%;接待入境旅游者480万人次,增长17%。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395.5万人次,增长14.8%;港澳台同胞84.5万人次,增长28.3%。全年旅游总

收入3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8亿美元,增长17.5%。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50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9家;旅行社1197家。年末全省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2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个。

2013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93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接待国内

旅游者40427.2万人次,增长11.7%;接待入境旅游者503.1万人次,增长4.8%。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401.7万人次,增长1.6%;港澳台同胞101.4万人次,增长20%。全年旅游总收入46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432.8亿元,增长18.5%;旅游外汇收入34.8亿美元,增长3.2%。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523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8家;旅行社1243家。年末全省有国家A 级旅游景区251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个。

2014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618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其中,接待国内

旅游者45925.3万人次,增长13.6%;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260.7万人次,增长1.5%。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201.2万人次,增长1.7%;港澳台同胞59.5万人次,增长1.4%。全年旅游总收入52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190.2亿元,增长14.0%;旅游外汇收入16.2亿美元,增长1.7%。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533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7家;旅行社1296家。年末全省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51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个。

(数据可靠,由官方发布)

EVIEWS案例:(消除多重共线性)影响国内旅游市场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旅游业分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两大市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 22.6%,与此同时国内旅游也迅速增长。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4%,远高于同期GDP 9.76%的增长率。为了规划中国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定量地分析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模型设定及其估计 经分析,影响国内旅游市场收入的主要因素,除了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支出以外,还可能与相关基础设施有关。为此,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2X ,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3X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4X ,并以公路里程5X 和铁路里程6X 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如下对数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23456123456t t t t t t t Y X X X X X u ββββββ=++++++ 其中 :t Y ——第t 年全国旅游收入 2X ——国内旅游人数 (万人) 3X ——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元) 4X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元) 5X ——公路里程(万公里) 6X ——铁路里程(万公里)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最快的 1994—2003年的统 计数据,如表4.2所示: 表4.2 1994年—2003年中国旅游收入及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利用Eviews 软件,输入Y 、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 回归,结果如表4.3: 表4.3 由此可见,该模型9954.02=R ,9897.02 =R 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值173.3525,明 显显著。但是当05.0=α时776 .2)610()(025.02=-=-t k n t α,不仅2X 、6X 系数的t 检 验不显著,而且6X 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选择X2、X3、X4、X5、X6数据, Views/Open Selected/One Windows/Open Group 点”view/correlations ”得相关系数矩阵(如表4.4): 表4.4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旅游统计基本概念和主要指标解释

旅游统计基本概念和主要指标解释

旅游统计基本概念和主要指标解释 1.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 游客按出游地分国际游客(即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按出游时间分旅游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2.常住国:指一个人在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或在这个国家(或地区)只居住了较短的时间,但在12个月内仍将返回的这个国家(或地区)。 3.常住地:指一个常住国的居民,在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所居住的城镇或在这个城镇只居住了较短的时期,但在12个月内仍将返回的这个城镇。判定一个游客是国际游客还是国内游

15.出境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游,并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至少停留一夜的游客。 16.出境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游,在境外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未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游客。 17.旅游收入:游客(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为游客)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就是国家(省、区、市)的旅游收入。旅游支出应包括(过夜)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整个游程中行、游、住、食、购、娱,以及为亲友、家人购买纪念品、礼品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不包括为商业目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及给公共机构的捐赠。旅游收入包括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海外旅游者在中国(大陆)境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 国内旅游收入:指国内旅游者在国内旅行、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官方报告)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1年, 重庆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旅游集散地、西部旅游高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把重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按照“一心两带”的战略部署,以做大全市游客总量为突破口,以搭建“1+5”旅游要素平台为抓手,强势推出“重庆非去不可”宣传主题口号,强力推进六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扩大旅游消费,加强旅游监管,提升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全市旅游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势头,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旅游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增幅稳居全国前列。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7.3%(其中过夜游客530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9.39%);旅游总收入12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2%。其中:入境旅游者186.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6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4%和37.66%;国内旅游者2.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31%和38.51%。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3%,其中,通过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3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18%。(见表1)。通过5家赴台旅行社组织的赴台旅游者4.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75%。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旅游业增加值50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达5%。

一、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国内旅游最主要的增长点是假日旅游 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201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31%;国 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见图1、图2) 图1 2011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者情况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单位:万人次

计量经济学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专业班级: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一、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秀丽山川,构成了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国内外游客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产业”,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济影响越来越被各国重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998年,旅游业 与经济产业和房地产业一起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重视。2009年,国务院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更赋予了旅游业“国计民生”的战略高端地位。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增加外汇收入、加快货币回笼、扩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积累建设资金和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等。除此之外, 发展旅游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外需不振和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内旅游,对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此,本文将我国旅游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统计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计量经济研究方法,通过相关模型的设定分析,量化研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分析各省市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明晰旅游业增长原因,为实现中国城市和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及旅游业经济管理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参考。 二、定性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假日旅游,有力刺激了居民消费而拉动内需。2012年,我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亿人次,同比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 同比增长%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了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旅游收入不仅直接反映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也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效果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更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影响旅游景区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探究旅游收入增长规律,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量化数据,为其制定相关政策、规划、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使我国旅游业实现更好、更快、可持续的发展,在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物质文化及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二)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在旅游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多数学者采用回归分析来比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一) 2007-10-23 0:00: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 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15.9%;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7.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7%。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达1249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国人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香港同胞739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澳门同胞24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2%; 台湾同胞44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810.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港澳同胞2796.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 台湾同胞38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城镇居民5.76亿人次,农村居民8.1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6229.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4414.74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815.0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6.9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6.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1.9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5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2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6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有不同幅度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 ——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增长8.7%,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2%,市场份额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与上年相比,日本、韩国、泰国、印尼、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增幅均超过一成。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论我国旅游收入计量分析

计量论文 我国旅游收入的计量分析

一、经济理论述 在研读了大量统计和计量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三个大方面进行研究,既包括旅游人数,人均旅游花费和基本交通建设。其中,在旅游人数这个解释变量的划分上,我们考虑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消费。中国旅游的国际市场是个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尽管外国游客前来旅游的方式包罗万象而且消费能力也不尽相同,但从国际服务贸易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做变量选择时,运用国际营销的知识进行市场细分,划分了国际和国两个市场。这样,在旅

游人数这个解释变量的最终确定上,我们选择了2X国旅游人数,3X入境旅游人数。这点选择除了理论支持外,在现实旅游业发展中我们也看到很多景区包括的近郊也有不少外国游客的身影。所以,我们选取这两个解释变量等待下一步进行模型设计和检验。 另外,对于人均旅游花费,我们在进行市场细分时,没有延续前两个变量的选择模式,有几个原因。首先,外国游客前来旅游的形式和消费方式各异且很难统计。我们在花大力气收集数据后,仍然没有比较权威的统计数据资料。其次,随着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和扶持,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加,用于旅游的花费也有所上升。而且鉴于农村人口较多,前面的市场细分也不够细化,在这个解释变量的确定上,我们选择农村人均旅游花费,既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也是对第一步研究分析的补充。所以我们确定了4X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和5X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 旅游发展除了对消费者市场的划分研究,还应考虑到该产业的基础硬件设施。在众多可选择对象中我们经分析研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决定从交通建设着手。在我国,交通一般分布为公路,铁路,航班,航船等。由于考虑到我国一般大众的旅游交通方式集中在公路和铁路上,为了避免解释变量的过多过繁以及可能带来的多重共线形等问题,我们只选取了前二者。即确定了6X公路长度和7X铁路长度这两个解释变量。其中,考虑到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不断增多,在6X 的确定过程中,我们已经将其拟合,尽量保证解释变量的完整和真实。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精品中国旅游强市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区域联动战略 论文摘要:重庆市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直辖市,也是中国旅游名市和中国优秀旅1游城市但旅游产品不精,特色不明显,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为了尽快把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将重庆市建设成“中国旅游强市”,本文提出了主要对策建议.即:①实施国际旅游精品为重点的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②构建旅游网络系统,实施区域联动战略;③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⑤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也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最多的直辖市.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将、‘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强市”,是重庆市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当今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1950年以来,世界旅游业以每年%的速度增长,1992年世界旅游理事会(Wl,n二)已正式确认旅游业为世界经济中的最大产业.1999年,世界旅游业总收人已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Io;旅游业直接、间接供职人数占世界就业总人数的;全球国际旅游创汇}亿美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世界许多国家旅游业产值已超过国民经济总值的la}o(如表1所示).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5。年一1999年旅游总收人增长近216倍(世界增长35倍).20110年[(1、人境旅游人数8344_39万人次,比1999年增长%;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5位,国际旅游外汇收人达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_44亿人次,旅游总收人3175_54亿元人民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194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ZU00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11290237.html,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作者:于银珊 来源:《财讯》2019年第15期 摘要:本文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视角,根据1994年-2011年的各面板数据建立多元 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相关的参数估计、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自相关性检验。 关键词:旅游收入;多元回归;计量经济 旅游业被称作我国的“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业关联性、强依附性、带动性。旅游业的发展对21世纪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自1999年起我国颁布了新的休假制度,将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的法定节假日由原来的一天改为现在的三天,连成周末的“七天小长假”使居民的休假时间增加,拉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中之重,现在正处在重要发展阶段,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提高我国国际知名度以及树立良好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上升空间。要想進一步发展旅游市场,吸引更多外地游客,重点工作就是要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发展经济,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拓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市场。另一方面,面对旅游市场的省域空间分布和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应该及时分析旅游收入在空间和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以及为相关旅游部门和单位提供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旅游业具有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功能,对于处在金融危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转型发展新时期而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鼓励了社会人员的就业,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学者们对于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 国内旅游收入是作为衡量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一个直接指标,描述了旅游经济活动的收益,进而反映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发达与否。分析旅游发展水平过程中收入所存在的区域差异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旅游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模型设定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EPS金融数据库,统计了1994年—2011年全国旅游收入、国内游客人数、旅行社数量、铁路营业里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五星级饭店数的面板数值。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9-10-28 10:17:17来源:国家旅游局[大中小][打印] 2008年,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入境旅游人数13002.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0%。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下降5.2%。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304.9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其中:外国人1970.41万人次,下降7.9%;香港同胞2566.86万人次,增长1.1%;澳门同胞387.90万人次,下降0.8%;台湾同胞379.75万人次,下降5.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7.03亿人次,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971.75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777.55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11.0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 游出游人均花费849.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75.3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9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8年,外国入境市场受到影响最大,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432.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 ——亚洲市场依然独大,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59.9%,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下降9.4%。其中: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洲际市场同样遭受影响。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入境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5%、5.1%、5.5%和0.2%。 ——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和人均天花费较上年持平或有所增加。2008年,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0天,与上年持平;人均天花费为200.43美元, 比上年增加4.04美元,同比增长2.1%。 16个主要客源国2008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

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商学院083物流1班20083089037 张小珍 摘要:本文根据1995-2009年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各项指标和各项数据,主要运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数,国内旅行社个数等相关数据,构建理论模型,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预测未来旅游业收入,并结合实际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引言:旅游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产业,通过提供衣食住行等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业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20实际以来,旅游业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愈益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大力反战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旅游业不仅在各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促进作用,而且成为各国之间交流文化、促进和平友谊的重要渠道,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名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成为很多地方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拉动内需,增加创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旅游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将对我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影响因素的选取 1.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旅游业收 入。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这种提高不 仅表现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也表现在精神需求的提高。而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就是精神需求提高的表现。 2.旅行社的数量---我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 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旅游业收入。随着我国旅游业基础设 施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旅游业起到 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这些具体包括就有旅行社的数量。 3.旅游人数---旅游人数也是影响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随着 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以适应其发 展,反映在旅游业就是旅游人数的不断上升。 综上所述,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数,旅游社数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二、模型的建立 (一)相关数据 通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搜索得到以下数据: 表1 旅游业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统计资料

旅游统计便览(doc 16页)

旅游统计便览(doc 16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2008山东旅游统计便览 日期:2009/1/19 16:27:32 1. 目录 1.1. 一、2007年旅游统计资料 1. 主要指标…………………………………………………………………1-1 2. 国际旅游客源分布………………………………………………1-2 3. 旅游(外汇)收入构成…………………………………………1-3 4. 国内旅游客源分布…………………………………………………………1-4 5. 国内旅游收入构成………………………………………………………1-5 6. 分市旅游总收入、人均花费…………………………………………1-6 7. 分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1-7 8. 分市入境旅游人数、收入…………………………………………1-8 9. 分市国内旅游人数、收入………………………………………………1-9 10. 全国各省(区、市)入境旅游接待、创汇及排名………………………1-10 二、1978~2007年旅游统计资料 1. 旅游总收入……………………………………………………………2-1 2. 入境旅游收入及全国排名…………………………………………2-2 3. 入境旅游人数及全国排名………………………………………………v2-3 4. 入境外国游客和港澳、台同胞人数…………………………………2-4 5. 国内旅游人数、收入…………………………………………………2-5 附:1991-2007年山东主要经济指标3-1 1.2. 2007年主要指标

最新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精品中国旅游强市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区域联动战略 论文摘要:重庆市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直辖市,也是中国旅游名市和中国优秀旅1游城市但旅游产品不精,特色不明显,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为了尽快把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将重庆市建设成“中国旅游强市”,本文提出了主要对策建议.即:①实施国际旅游精品为重点的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②构建旅游网络系统,实施区域联动战略;③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⑤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也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最多的直辖市.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将、‘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强市”,是重庆市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重庆市直辖以来,旅游业的发展条件、产业地位、产业规模、发展格局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增强,在全国旅游业的地位日益提高.实现了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的全新定位、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市向’‘中国旅游名市”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全市旅游.曾.收人达到148_5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9.30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深人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探讨如何将重庆市从“旅游资源

大市”、“中国旅游名市’,建设成“中国旅游强市”,对于重庆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业要的. 2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2.1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2.2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2.1直辖市的成立重庆直辖市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式实施.位于中西部结合部的重庆,肩负着承东启西的历史重任同时,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西移,也为重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直辖后的重庆,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时在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得到国家诸多优惠政策的扶持,而且由于地域范围扩大,使重庆旅游资源的种类、单体均得到了增加,尤其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基本纳人到重庆市辖区范围,这对该区重点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深度开发、统一管理、合理布局都是极为有利的. 2.2.2中国加入场,。第一,有利于增加我市国际客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国旅行社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直接带来人境客源的增长;外国投资者进人中国的机会增多,也为发展商务旅游带来了广阔空间.第二,有利于优化我市旅游发展大环境,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将加速开放旅游相关产业的步伐.如信息产业的扩大开放,将推进旅游业电子商务和销售网络的大发展,促进旅游运作方式的现代化; 金融业的扩大开放,将方便旅游支付,提高旅游服务竞争力;进口汽车关税的降低,将使多年来一直困扰旅游业发展的旅游用车问题得到解决. 2_2.3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重庆旅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特别是为三峡库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莫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峡工程竣工后,

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实证分析

关于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 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有关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问题。近几年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好,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国内旅游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可支配收入,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随着旅游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上升、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亦趋于稳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应当更好地考虑其他各因素对市场的需求的影响,才有利于我们对其内在机制的了解。国内旅游市场的合理平衡依赖于旅游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只有在旅游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才能改变旅游供给的过度竞争状态,实现较高效率的资源配置与供求平衡。所以对国内旅游需求进行量化、模型化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本文运用了Eviews3.1软件进行研究操作。 关键字: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国内旅游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据了解,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有关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百万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0,183.7亿元;而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9305.4亿元,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1百万人次。由此可见,旅游这一项目已被列入人们生活娱乐项目中,旅游越来越受到各类人士的青睐与追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主流。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 班级:统计学129 姓名: 杨芳 学号:200712918 2010年3月3日

问题背景: 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的旅游业分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大市场,虽然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国内旅游收入,但国内旅游收入在中国旅游收入中占50%以上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数据的选择及处理: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选择了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因素(y)的因素有人均收入(x1)、国内旅游人数(x2)、城镇人均旅游支出(x3)、农村人均旅游支出(x4)、公路里程(x5)、铁路里程(x6)。 国内旅游收入数据资料 年份国内旅游收 入(亿元) 人均收 入(元) 国内旅游 人数(百 万人次) 城镇人均 旅游支出 (元) 农村人 均旅游 支出 (元) 公路里程 (万公 里) 铁路里 程(万公 里) 1994 1023.51 4044 524 414.67 54.88 111.78 5.9 1995 1375.7 5046 629 464.02 61.47 115.7 6.2389 1996 1638.38 5846 640 534.1 70.45 118.58 6.49 1997 2112.7 6420 644 599.8 145.68 122.64 6.6 1998 2391.18 6796 695 607 197 127.85 6.64 1999 2831.92 7159 719 614.8 249.5 135.17 6.74 2000 3175.54 7858 744 678.6 226.6 140.27 6.87 2001 3522.4 8622 784 708.3 212.7 169.8 7.0058 2002 3878.36 9398 878 739.7 209.1 176.52 7.19 2003 3442.27 10542 870 684.9 200 180.98 7.3 2004 4710.7 12336 1102 731.8 210.2 187.07 7.44 2005 5285.9 14053 1212 737.1 227.6 334.52 7.54376 2006 6229.74 16165 1394 766.4 221.9 345.6999 7.70838 2007 7770.6 19524 1610 906.9 222.5 358.3715 7.79659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指国内游客在国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

《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4年,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进,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收入3.03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5.4%;入境旅游人数1.2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旅游花费896.4亿美元;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3万亿人民币。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旅游直接就业2779.4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873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19%。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城镇居民24.83亿人次,农村居民11.2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0311.8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4219.76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092.11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39.7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75.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40.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16.9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2849.8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636.08万人次;香港同胞7613.17万人次,澳门同胞2063.99万人次,台湾同胞536.59万人次。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562.2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081.27万人次;香港同胞2587.45万人次,澳门同胞420.75万人次,台湾同胞472.74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 三、出境旅游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 ——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为3914.98万人次,增长16.7%,其中:组织出国游2476.32万人次,增长18.7%;组织港澳游1059.87万人次,增长7.2%;组织台湾游378.79万人次,增长34.5%。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新增国家为:乌克兰。 ——出境旅游花费896.4亿美元。

企业收入明细表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 收入明细表 填报时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2.第2行“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本行数额填入主表第1行。 3.第3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1)第4行“销售货物”: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2)第5行“提供劳务”: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6行“让渡资产使用权”: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 (4)第7行“建造合同”: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4.第8行: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第9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2)第10行“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代购代销、受托代销商品取得的手续费收入。 (3)第11行“包装物出租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取得的租金和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 (4)第1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产值不断扩大而逐步成为我国GDP 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近年来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达到高潮。本文主要是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需求进行回归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影响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需求计量经济回归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the third industry production expands unceasingly and gradually become China's GDP growth of important factor. An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the increasing exchanges, our country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 and the increase of free time, tourism development gradually reached its peak.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conometrics model, the impact of our domestic tourism demand a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based on this analysis affecting our domestic tourism demand of main factors and its influen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tourism demand ; Econometric Theory; regressive analysis 随着中国加入WTO 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范围不断扩大,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如何正确掌握我国国内的旅游需求对于该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响旅游需求的不仅有消费者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出游的偏好和动机、旅游产品的价格、旅游地的安全状况、路途的远近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旅游需求量。但是这些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这就需要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来确定。 一、文献综述

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分析

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分析 1。研究目得要求 如今得旅游业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得不同,比如常州,吸游客前来得不就是有没修理得自然风景,也不就是历史气息浓厚得文化建筑,而就是纯建造出得恐龙园这样得游乐设施,因此,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得迅猛发展,研究影响它得因素,对规划今后中国旅游事业得发展也有很大得帮助。另外,旅游业得收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就是否发达得一个指标,而旅游业现如今也已成为我国一个新得经济增长点。 2。模型得设定 2、1确定解释变量 2、1.1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国家该年得经济发展状况,只有国家经济发展好了,才会带动旅游业发展,从而提高旅游收入、 2、1。2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旅游支出,从而影响旅游收入。 2。1、3国内旅游人数:就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最主要得因素 2.1。4人均旅游花费:就是国内旅游收入得决定性因素。

因此,设定了如下形式得计量经济模型 : 其中,为第t年全国旅游收入(亿元);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为国内游客(万人/次);为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元)。 2。2实证分析及结果说明 2、2。1实证分析 初步回归 本文将选取1994年至2011年得数据来对影响国内旅游总收入得因素来进行分 年份国内旅游总 收入Y/(元) 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X1 (元) 居民家庭人 均可支配收 入X2绝对数 (元) 国内游客X 3(百万人) 旅游人均花 费X4(元) 1994 1023.5 1 4044 3496、2 524 195、33 1995 1375。7 5045.734283 629218。71 19961638、38 5845.89 4838、9 639、5 256.2 19972112、7 6420。18 5160、3644328、06 19982391.18 6796、03 5425、1 695 345 1999 2831、927158、55854.02 719 394 2000 3175。54 7857。68 6280744426。6 2001 3522.37 8621、71 6859、6 784 449。5 2002 3878.36 9398。05 7702。8 878441、82003 3442、27 10542 8472、2 870395。7 20044710.71 12335。69421、6 1102 427。5 2005 5285、86 14185.4 1.1 2006 6229。716499。7 11759。5 1394 446。9 20077770、6 20169.5 13785。8 1610482、6 20088749.323707、515780。8 1712511、031 2009 10183.7 25607、5 17174、7 1902 535、4 201012579。8 30015 19109、4 2103 598、2 2011 19305.4 35181.2 21809.8 2641731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