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8.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8.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8.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管理XXX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保证信息的可用性,并在信息被损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对重要信息实施备份保护;保证业务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使用备份数据恢复被损坏或丢失的业务数据,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XXX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与管理,计算机室承担了XXX 的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因此,负责本规范的执行。

第二章数据备份

第三条数据备份的基本要求:

(一)每日对基本业务信息进行增量备份;

(二)备份应用软件的各个版本;

(三)在远程地点有最低限度的备份信息;

(四)每月检查存储介质,保证在进行灾难恢复时备份可用。

第四条数据备份操作流程如下:

图1 系统备份操作流程

(一)信息识别。确定需要备份的电子数据,主要包括信息资产的名称、重要性、资产的保护级别等属性,填写《信息备份识别清单》。需要检查的信息资产可能包括:

1.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系统软件源代码;

2.数据库结构(表结构、存储过程、视图、索引、函数等);

3.业务运作数据;

4.系统配置参数;

5.日志文件等。

(二)制定备份计划。根据资产识别的《信息备份识别清单》,制定《信息备份计划》,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与周期。备份计划具体包括:

1.确定备份周期:根据信息更新速度,易损坏程度,及备份媒体的有效期,

确定备份周期。另外,在每次重大行动之前以及每年年底,需备份。

2.备份介质类型:确定备份使用的媒体。

3.备份方式:一般要采用复制,双系统同步,转储,压缩复制等。

4.备份工具:备份使用的工具,如光盘刻录机,复印机,软驱,压缩软件,

选择工具时,要确定在信息失效之前,对应的恢复工具可用。

5.份数:确定备份的数量,一般信息备份一份即可,对于特别重要的信息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备份多份。

6.存放位置:备份信息一般应与原始信息尽量分开存放,要根据信息安全

级别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7.责任人:确定备份的责任人。

(三)执行《信息备份计划》。对于分散的信息整理、归类;执行备份程序,检查备份数据的可用性;清理过程中的临时数据。

(四)备份存放。备份完毕,系统管理员须提交备份结果,包括:备份使用的媒体,备份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如:备份恢复工具或软件、备份恢复指导书等;将备份媒体保存到《信息备份计划》中指定的位置,一般要按时间顺序存放。媒体的存储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业务影响重大的关键备份媒体要异地存储,以避免主要场地发生灾难

时损坏备份媒体。

2.分配专人对备份媒体进行管理,对备份媒体的访问进行控制。

(五)备份测试。对备份的信息,定期抽样检查与测试。每种备份媒体类型,一次抽检二个以上。每次抽检时,要选择与上次抽检不同的媒体。(六)备份恢复。当重要信息被篡改、破坏或丢失时,使用备份数据恢复信息,按照数据恢复的相关流程执行数据的恢复。

第三章数据恢复

第五条使用备份数据恢复被损坏或丢失的业务数据,保证业务系统数据的

完整性和可用性;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数据恢复操作的执行。

第六条数据恢复操作流程:

图2 数据恢复操作流程

(一)数据恢复申请。系统管理人员发现业务系统的数据有损坏或丢失,需要及时地进行数据恢复的操作时,须向主管领导提出数据恢复申请,审

批通过后应制定《数据恢复解决方案》,并填写《数据恢复记录》。

(二)申请审批。系统管理员应将《数据恢复解决方案》提交主管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数据恢复。

(三)实施数据恢复。系统管理员按照恢复方案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实施

数据恢复过程须做到:

1.应保证至少两人在现场,以确保恢复操作正确无误;

2.恢复时间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3.恢复过程完成之后,系统管理人员要填写《数据恢复记录》中的恢复过

程及结果(成功与否)。

(四)结果检查。

1.数据恢复成功。由业务系统主管领导组织人员对恢复之后的数据进行检

查,检查人员在确定数据恢复无误后,填写《数据恢复记录》中检

查结果部分。

2.数据恢复不成功。系统管理员必须上报告业务系统主管领导,然后会同

相关人员制订新的数据恢复解决方案,直至问题的解决。

第四章附则

第七条本规范由XXX计算机室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信息备份识别清单

2.信息备份计划

3.数据恢复记录

信息备份识别清单

信息备份计划

数据恢复记录编号:

8

9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解读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保障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利用网络开展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等活动(以下简称数据活动),以及数据安全的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纯粹家庭和个人事务除外。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国家坚持保障数据安全与发展并重,鼓励研发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积极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第四条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数据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数据免受泄露、窃取、篡改、毁损、非法使用等,依法惩治危害数据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下,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指导监督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保护工作。 地(市)及以上网信部门依据职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内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保护工作。

第六条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参照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制定数据安全计划,实施数据安全技术防护,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安全事件,组织数据安全教育、培训。 第二章数据收集 第七条网络运营者通过网站、应用程序等产品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分别制定并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收集使用规则可以包含在网站、应用程序等产品的隐私政策中,也可以其他形式提供给用户。 第八条收集使用规则应当明确具体、简单通俗、易于访问,突出以下内容:(一)网络运营者基本信息; (二)网络运营者主要负责人、数据安全责任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种类、数量、频度、方式、范围等; (四)个人信息保存地点、期限及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五)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规则,如果向他人提供的; (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策略等相关信息; (七)个人信息主体撤销同意,以及查询、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八)投诉、举报渠道和方法等;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按照2010版要求书写) 病历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科护士长组成。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部门由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 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3、三级质控部门由医院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组成,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 4、四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查。 二、贯彻执行卫生部及我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

三、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书写,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至少2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 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纪录,同时将治疗文件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存于本院住院病历中。 精选文档 四、出院病历一般应在3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

大数据安全运维服务

大数据安全运维服务 服务方式及内容: 以驻场服务的方式派驻技术人员在客户现场提供服务,以规范化的安全运维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为基础,帮助用户从安全防护及检测、事件响应和安全改进三方面控制安全风险,积极开展落实日常安全工作。 一、安全防护运维服务 1.1安全设备巡检 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安全产品运行异常、安全事件的发生等情况,为有效应对这些情况的出现需要开展长期的安全产品运行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并按照流程有效处理。定期对用户已有安全设备的规则库、策略库和日志进行巡检,出具巡检分析对比报告,提供相关的策略优化建议等。 1.2策略配置 通过全面落实安全策略、合理配置安全产品防护规则,对来自各网络区域的网络攻击行为进行防护规则库升级 1.3产品升级设及策略备份 定期对安全设备的软件版本、特征库进行升级,确保安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也确保安全设备规则的最新。 1.4信息安全预警通告 信息安全预警通告服务通过收集最新的信息安全咨询,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安全预警通告服务 1.5漏洞扫描 定期对用户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和应用进行扫描,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协助用户对漏洞进行修补。 二、安全事件响应服务 2.1、安全事件处置 配合客户对日常安全运维中发现的各类安全事件进行处置,对客户单位的各类信息安全相关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支持等。 2.2、重要时期保障 根据客户提出的重要时期保障工作要求,确认工作内容,并详细了解客户现

场环境,为保障工作做准备。加强驻场和二线人力保障。 2.3安全应急演练 配合用户开展应急演练工作,通过应急演练工作验证应急流程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估各方面人员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人员应急工作熟练程度,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三、协助落实安全工作 3.1协助安全检查 协助制定安全自查计划并开展自查工作,在安全自查和安全整改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信息安全检查期间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支持,帮助客户全面掌握信息安全现状,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进行完善性修复,切实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顺利通过安全检查工作。 3.2协助处置通报 在接到主管单位的内部通报后,驻场人员对通报内容进行分析,以通报内容为线索,对全厅网络进行检查,追溯溯源,通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信息安全事件 2. 病毒通报 3. 漏洞通报 4. 其他安全工作 3.3其他定制化的安全服务 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配合用户完成相关定制化的服务 2018年3月20日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1.医师应严格按照《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要求书写病历,应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2.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通用的外文缩写(如TIA)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门诊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1 要简明扼要。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 3.2 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人,一般都应与初诊病人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3.3 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具体到分钟。 3.4 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 3.5 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

签字。 3.6 门诊病人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开具入院通知单,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诊断。 3.7 门诊医师对转诊病人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4.住院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4.1 住院医师要为新入院病人书写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经治医师书写签字。 4.2 书写时力求详尽、整齐、准确,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病人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病人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4.3 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书写病历,主治医师应审查修正并签字。 4.4 若病房有实习医师,可由实习医师书写住院病历和病程记录,由带教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实习医师不得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4.5 再次入院者应写再次入院病历。 4.6 病人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于病程记录内。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大数据存储和管理 - 分布式数据库(HBase) - 第三课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换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程祥 2016年9月

2.3 HBase ? 2.3.1 概述 ? 2.3.2 HBase的访问接口? 2.3.3 HBase的数据模型? 2.3.4 HBase的实现原理? 2.3.5 HBased的运行机制? 2.3.6 HBased编程实践

?BigTable –BigTable是Google设计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用来处理海量的数据的一种非关系型(NoSQL)数据库 –使用谷歌分布式文件系统GFS作为底层数据存储 –采用Chubby提供协同服务管理 –可以扩展到PB级别的数据和上千台机器 –源于解决互联网搜索问题,目前为谷歌旗下的搜索、地图、财经、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OSDI06: Bigtable: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for Structured Data

?特点 1.适合大规模海量数据,PB级数据; 2.分布式、并发数据处理,效率高; 3.易于扩展,支持动态伸缩; 4.适用于廉价设备 5.适合于读操作,不适合写操作; 6.非关系型(NoSQL)数据库

?应用举例-网页搜索 –建立索引 ①爬虫持续不断地抓取新页面,这些页面每页一行地存储到 BigTable里 ②MapReduce计算作业运行在整张表上,生成索引,为网络搜 索应用做准备 –处理搜索请求 ①用户发起网络搜索请求 ②网络搜索应用利用建立好的索引,从BigTable得到结果网页 ③搜索结果返回给用户

?行名是一个翻转了的URL。Contents列族包含了页面内容,anchor列族包含了涉及页面中的所有anchor 的文本。CNN 主页被sports illustrated 和my-look 主页引用,所以,本行包含了名为anchor: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11418147.html,和anchor:my.look.ca的列。contents列在根据时间戳t3,t5和t6有三个对应的版本;每个anchor单元都有一个版本 。 图存储Web页面的表中的一部分

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由临床医师进行自我监控。 2、二级质控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对本科室或本病区门诊及住院病历的质量进行检查。科室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质控护士组成。 3、三级质控由质控科专职质控医师负责,对运行、归档病历及门诊病历质量进行检查。 4、四级质控由医务部抽调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院性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查),评价结果对全院进行反馈。 二、贯彻执行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卫医政发〔2010〕11号)、《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02)193号) 及我省《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的各项要求,病历书写规范参照2002年《《江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实施细则》与2010年补充修订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要求上述人员在完成5份大病历的书写,上交医务部,经审查合格后方有我院处方权资格,并上岗。 三、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患者的经管医师书写并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如第一助手为进修医师,须由本院医师审查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完成以下内容:查

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10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者,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补记原因。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职称以上的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2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纪录,同时将治疗文件的原文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连同外院资料一起附于本院住院病历中。 四、出院病历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并及时报病案室登记备案。 五、加强病历安全保管,防止损坏、丢失、被盗等;住院归档病历保存时限为30年。复印病历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并陪同复印或由病案室内专职人员复印。 六、建立科室及个人病历书写质量评价通报制度和奖罚机制,将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的质量抽查结果纳入科室和科主任的每月绩效考核(详细见科室及科室主任绩效考核细则)。 七、运行电子病历及时打印。在架的运行病历需要及时打印,遵守我院有关电子病历打印管理办法,医务部每月不定时抽查至少2次,对于不能及时打印的病历按照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在诊疗工作中,诊疗水平、病历书写质量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法律实践、疾病预防、社会医疗保险、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支付医疗费用的重要凭证、处理医疗问题和评定伤病残的客观依据,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病历首页上要求填写的内容不能留有空项,并注明联系电话。 二、病历书写按要求认真填写,使用蓝黑墨水、碳素笔, 需复写的病历资料使用蓝黑色圆珠笔,书写出现错别字时,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字迹。 三、对需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进行医疗活动的,应当由本 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时间,采用 24小时制记录新入院病人、特科转入、手术应连续记录三天、入院记录及再入院记录均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天至少一次,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

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病历书写的,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和补记时间,对住院不是24小时出院者,可在出院后24小时内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住院不是24小时死亡者,可在死亡后24小时内书写24小时入院死亡记录。 五、所有住院病人应有“三大常规”医嘱,因故未查,应 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填报卡片并及时转院。 六、对各种创伤性或费用较高的检查、治疗、手术和自费 药品等均要求患者或亲属签署同意书后方可实行。医疗文书中各级签名均不得代签,也不的模仿他人签名。七、书写各种记录,每自然段起始行必须空两格,以后则 顶格。 八、出院记录在患者出院时及时完成,出院记录应包括前 一天的四大生命体征和治疗经过等。 九、病历书写质量进行标准评估,总分值为100分,75分 以上为合格病历,低于75分为不合格病历。 十、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 理,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病历,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十一、病例有病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护理部负责集中,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

大数据标准体系

附件1 大数据标准体系 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国家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状态 1 基础标准总则信息技术大数据标准化指南暂时空缺 2 术语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已申报 3 参考模型信息技术大数据参考模型已申报 4 数据处理数据整理GB/T 18142-2000 信息技术数据元素值格式记法已发布 5 GB/T 18391.1-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已发布 6 GB/T 18391.2-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2部分:分类已发布 7 GB/T 18391.3-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3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属性已发布 8 GB/T 18391.4-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4部分:数据定义的形成已发布 9 GB/T 18391.5-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5部分:命名和标识原则已发布 10 GB/T 18391.6-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6部分:注册已发布 11 GB/T 21025-2007 XML使用指南已发布 12 GB/T 23824.1-2009 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1 部分:数据元已发布 13 GB/T 23824.3-2009 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3 部分:值域已发布 14 20051294-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1部分:参考模型已报批 15 20051295-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2部分:核心模型已报批 16 20051296-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3部分:本体注册的元模型已报批 17 20051297-T-339 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4部分:模型映射的元模型已报批 18 20080046-T-469 信息技术元数据模块(MM) 第1 部分:框架已报批

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按照2010版要求书写) 病历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科护士长组成。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部门由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3、三级质控部门由医院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组成,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 4、四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查。 二、贯彻执行卫生部及我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

三、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书写,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至少2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纪录,同时将治疗文件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存于本院住院病历中。

大数据标准体系

附件 1 大数据标准体系 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国家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状态 1总则信息技术大数据标准化指南暂时空缺2基础标准术语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已申报3参考模型信息技术大数据参考模型已申报4GB/T 18142-2000信息技术数据元素值格式记法已发布5GB/T 18391.1-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1 部分:框架已发布6GB/T 18391.2-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2 部分:分类已发布7数据处理数据整理GB/T 18391.3-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3 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属性已发布8GB/T 18391.4-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4 部分:数据定义的形成已发布9GB/T 18391.5-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5 部分:命名和标识原则已发布10GB/T 18391.6-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 6 部分:注册已发布

11GB/T 21025-2007XML 使用指南已发布12GB/T 23824.1-2009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 1 部分:数据元已发布13GB/T 23824.3-2009信息技术实现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一致性的规程第 3 部分:值域已发布1420051294-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1部分:参考模型已报批1520051295-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2部分:核心模型已报批1620051296-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3部分:本体注册的元模型已报批1720051297-T-339信息技术元模型互操作性框架第4部分:模型映射的元模型已报批1820080046-T-469信息技术元数据模块 (MM) 第 1部分 :框架已报批1920080044-T-469信息技术技术标准及规范文件的元数据已报批2020080045-T-469信息技术通用逻辑基于逻辑的语系的框架已报批2120080485-T-469跨平台的元数据检索、提取与汇交协议已报批22信息技术异构媒体数据统一语义描述已申报23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总体技术要求暂时空缺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16年版)

邯郸市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16年版) (征求意见稿) 邯郸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 邯郸市病案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检验、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病历书写中几项记录格式要求。 (一)日期记录格式。应统一采用公历制,按“年、月、日”的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如"2013-2-8"或"2013年2月8日"。 (二)时间记录格式。统一采用24小时计时制,时间记录到分。如"上午8点10分"记为"8:10","晚上8点10分"记为"20: 10"。 (三)度量衡单位记录格式。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如血压使用"mmHg",长度单位要写"米(m) 、厘米(cm)、毫米(mm)"等,不能写"公尺、公分、公厘"等;容量应写"毫升(ml)"、"升(L)",不能写"公升、立升等。 (四)疾病分类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疾病分类编码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I0;手术、操作分类按ICD-9-CM-3。 (五)抢救记录补记格式。要按照补记时间书写,但抢救记录内容中必须记录开始抢救时间,具体到分钟。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六条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色或黑色油水圆珠笔书写。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晰、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署全名。不得采用刮、粘、涂、描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基本规范 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 可以使用外文。中医术语的使用的使用依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3.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4.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辩,并注明修 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的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基本规范 5.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病历的责任。 6.实习、进修人员书写的病历应经过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字。 7.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8.修改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9.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后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10.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 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一条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二条门(急) 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第十三条门( 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十四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第三章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六条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第十七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完成的记录。可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第十八条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

大数据中心信息数据管理制度

大数据数据中心信息数据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数据管理,保障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支撑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制度。 一、数据管理遵循分级管理、安全可控、充分利用的原则,明确数据的采集生产、加工整理、开放共享和管理使用等活动的责任主体,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开放共享。 二、数据采集生产、使用、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不得利用科学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三、贯彻落实国家数据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管理政策和制度;指导相关单位加强和规范数据管理。 四、引导督促数据产生者要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组织开展数据采集生产和加工整理,形成便于使用的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五、引导督促相关单位要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明确数据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开放条件、开放对象和审核程序等,按要求公布数据开放目录,通过在线下载、系统共享或定制服务等方式向社会开放共享。 六、对于政府决策、公共安全、国防建设、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公益性科学研究等需要使用数据的,应当无偿提供;确需收费的,应按照规定程序和非营利原则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对于因经营性活动需要使用数据的,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有偿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遵从其规定。 七、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商业秘密和个人

隐私的数据,不得对外开放共享;确需对外开放的,要对利用目的、用户资质、保密条件等进行审查,并严格控制知悉范围。 八、涉及国家秘密的数据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执行。建立健全涉及国家秘密的数据管理与使用制度,对制作、审核、登记、拷贝、传输、销毁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九、按照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完善数据管控、属性管理、身份识别、行为追溯、黑名单等管理措施,健全防篡改、防泄露、防攻击、防病毒等安全防护体系。 十、建立应急管理和容灾备份机制,按照要求建立应急管理系统,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异地备份。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智慧城市大数据的特征及业务管理

智慧城市大数据的特征及业务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呈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同时颁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这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的阶段。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资源利用更加节约、城市管理更加高效,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城市向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转型。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关系 智慧城市的建设架构分为“感、传、知、用”四个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在感知层,采用视频监控摄像机、射频识别其多种不同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在传输层,构建视频专网,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在认知层,搭建应用支撑平台,提供公共信息接入、信息整合、信息交换等云服务;在应用层,提供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智能分析等功能。感知层由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组成,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视频监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等和“外在智能”,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智能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通过各种无限的或有限的长距离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均可实现互连互通、应用集成,在内网、专网或者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检测、定位追溯、应急联动、调动智慧、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决策支持等管理与服务功能,实现“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不同种类、数量众多的末端设备和设施的接入,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离不开大数据做支撑,智慧城市的应用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数据采集、分析、存储和利用过程。如何从纷繁复杂、不同类型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中准确无误的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需要IT服务提供商打破行业堡垒,深度挖掘行业应用,使大数据在政府决策、工业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城市应急防控、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智慧城市大数据的特征 智慧城市大数据的特征通常用4个V来概括,即:V olume Variety Value Velocity

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18)

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18) 第一条为了加强大数据安全管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推动实施大数据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大数据发展应用中的安全保护、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活动。 涉及国家秘密的大数据安全管理,按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本条例所称大数据安全,是指大数据发展应用中,数据的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安全责任单位)采取保护管理的策略和措施,防范数据伪造、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非法使用等风险与危害的能力、状态和行动。 本条例所称大数据,是指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本条例所称数据,是指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产生的各种电子化的信息。 第三条实施大数据安全管理,应当坚持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遵循统一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风险防控、权责统一、包容审慎、支持创新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区(市、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辖区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大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管等工作。区(市、县)网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综合协调本辖区大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市公安机关负责开展大数据安全的等级保护、日常巡查、执法检查、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监督管理工作。区(市、县)公安机关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大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市大数据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本市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区(市、县)大数据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 保密、国家安全、密码管理、通信管理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安全责任单位应当加强大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履行大数据安全保护职责,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社会监督。

病历书写规范

奥麒口腔医院病历的书写规范 一、病历书写 (一)门诊病历书写 1.严格执行《口腔专科医院门(急)病历书写及检查标准》(见附件1)。 2.如出现院内会诊应及时记录会诊科室、会诊医师、会诊意见,必要时请会诊医师签字。3.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生在患者就医时及时完成;如实习生、进修生、研究生接诊,指导医师应在患者就诊时完成指导检查签字。 4.添加病历副页应及时填写患者姓名及病案号,病历副页及各种检查报告单、诊断书存根应及时装订粘贴。 (二)住院病案书写 1.住院病历书写应按照卫生部2002年9月1日施行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 2.病历记录应用认真、客观地记录病人病情观察和治疗过程,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钢笔书写,医师应签全名并清晰可辨别。3.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以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每页均要有病人姓名和病历号。 4.病历书写时限和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实施,入院记录必须由住院医师书写,并在24小时之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应在8小时之内完成。 5.住院期间运行病历排列顺序:体温记录、长期医嘱、即时医嘱、住院志、诊疗计划、病程日志、术前讨论记录单、各种知情同意书(手术、输血、麻醉、自费项目等)、麻醉记录、手术记录、会诊记录、化验报告粘贴单、特殊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报告单、心电图报告单、超声波检查报告单、各种内窥镜检查报告单、肺功能检查报告单等)、特殊记录单(例如血糖监测记录单、皮瓣观察记录单等)、重危病人抢救记录、特殊护理记录、院外转来的病历摘要、病历首页、门诊病历或上次住院的病历。 6.病历中的各种表单应统一规范标题及医疗内容的书写规格(如时间、计量单位等)。7.出院诊断证明书的出具与书写 (1)该诊断证明书应由本院医师开具,并签字盖章。诊断证明书应一式三份,一份医疗机构留存,一份用于医保或公疗费用结算,一份交病人使用。 (2)诊断证明书书写应字迹清楚,栏目填全,建议休息时限应采用中文大写。 (3)诊断证明书内容可包括:患者就医时间、简要治疗经过、疾病诊断、医疗建议(复查、休假等)。 (4)各级医师均不得开具非本人专业诊断证明书。 二、病历检查 病历检查是指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病历书写标准检查各级医师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所完成的病历记录,并根据检查结果判定病历书写质量等级,从而评估临床医疗质量和水平。(一)门(急)诊病历检查采用《口腔专科医院门(急)病历书写及检查标准》(见附件1);住院病历检查采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病案(终末)书写质量检查标准》(详见附件3)。(二)医院建立病历质量分级检查制度 1.一级病历质量检查:各医疗科室应当指定专人(科秘书、诊室组长、教学组长、病区负责人或其他高年医师)每月完成必须的一定数量病历检查。受检病历应当该涵盖本科生、研

大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 ,.. 大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一、定义 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预测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 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 盈余浪潮的到来。”这是大数据的最早定义。业界(于2012年,高德纳修改了对大数据的定义)将大数据的特征归纳为4个“V”(量Volume,多样Variety,价值Value,速Velocity),或者说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海量数据量。大数据计量单位至少是PB级别;第二,数据 类型繁多。比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都是囊括进来。第三,商业价 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 在大数据时代,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要用 大数据思维去发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Google利用人们的搜索记录挖掘数据二次利用价值, 比如预测某地流感爆发的趋势;Amazon利用用户的购买和浏览历史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书 籍购买推荐,以此有效提升销售量;Farecast利用过去十年所有的航线机票价格打折数据, 来预测用户购买机票的时机是否合适。 大数据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 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二、大数据的技术 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我将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2.1、云技术 大数据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分布式处理框架来向数十、 数百或甚至数万的电脑分配工作。可以说,云计算充当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动机的角色,而大数据则是电。 云计算思想的起源是麦卡锡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 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如今,在Google、Amazon、Facebook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引领下,一 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出现了:云计算提供基础架构平台,大数据应用运行在这个平台上。 业内是这么形容两者的关系:没有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则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再强大,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没有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则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再丰富,也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那么大数据到底需要哪些云计算技术呢?这里暂且列举一些,比如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NoSQL、实时流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技术(类似模式识

大数据安全系统管理系统规定43309

实用文档 XXX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X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X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1.分发控制 2.文件版本信息 3.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文件版本信息记录本文件提交时的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文件版本小于1.0 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XXX信息系统核心数据安全,维护数据所有者权利,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分类管理、分级保护、授权使用的原则,根据《X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及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有关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管理的数据均为非涉密的数据,XXX系统已标识密级的文件或已声明密级的数据不纳入本规定管理范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XXX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XXX各单位、部门均应按本规定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术语定义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数据所有者是指,对所管理业务领域内的信息或信息系统,有权获取、创建、维护和授权的业务主管。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利益相关者包括数据创建者、数据所有者、数据管理者、数据使用者及信息安全管理人员。 第六条本规定所管理的数据涵盖以纸质、电子等形式存在的文件和非文件形式的信息及其衍生物。其中,非文件形式的数据包括数据库及配置文件中的数据、配置信息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