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

摘要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和信息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规划管理技术、新的规划方案表现形式、新的公众参与形式和公众监督机制、新的政府部门公众形象等有力的支持,从而不断地提高了城市规划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进行相关阐述,随后着重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城市规划;应用;影响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urban planning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ay obtaining information and analyzing information method, provides a new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new form of new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public oversight mechanisms, new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ublic image and strong support ,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technical level. Firstly ,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then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and impac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rban planning; application; impact

第1章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1.1信息技术

1.1.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收集、存储、加工、发布、传送和利用等技术的总和[1];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操作的各种方法和技能,以及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的相关工具及物质设备[2];信息技术是指一切涉及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流通和应用的技术、相关方法、制度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和物质设备等。信息技术涵盖软、硬信息技术范畴,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涉及信息的一切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包括信息劳动者的技能,信息劳动工具和信息劳动对象,包括信息技术的管理制度、方法体系、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和服务体系等[3]。

1.1.2 信息技术的分类

信息技术的分类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中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扩展和延伸人类的信息器官功能角度,信息技术可以分为获取信息的信息技术,如遥感、遥测技术等;传输信息的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存储技术等;处理和再生信息的信息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以及应用和反馈信息的信息技术,如调节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四大类[4]。也有学者按照信息的技术载体或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把信息技术分为微电子信息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超导电子信息技术、分子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5]等。还有学者按照技术要素把信息技术直接分为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6]。

1.2城市规划

2.1.1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

程。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2 城市规划的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生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城市规划的内容比计划经济时期丰富了很多,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7]。

(1)城市交通规划

在过去以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系统为基本内容的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城市交通规划与它们的结合协调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背景是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迅速增长,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机动车数量的骤增以及市际间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特别是空运和高速公路必须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大城市的交通规划首先是进行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政策的研究,用以指导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也要改变过去仅以“构图形式”为主的做法,而考虑快速交通的通道、交通枢纽和停车场所的设置等问题。

(2)城市历史环境保护规划

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也是80年代以后才逐渐加强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国现有经国家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101个,这些城市都编制了专门的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审批。由于历史遗址和历史文脉不断地在城市更新改造和开发利用中遭到破坏,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和如何正确利用城市的这部分历史遗产,已经成为中国几乎全部原有城镇规划中的一个突出课题。

(3)城市居住区规划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新建住宅的主要部分是供国家职工居住的福利性住房。统一的住房标准、标准化的住宅设计,包括配套的基本生活设施,规划设计上“居住区——小区——组团”的基本结构模式,这是造成“千城一面”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家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城市住宅的建设量大为增加,多年来中国城市住房建设的规模令世人瞩目。最大的变化是住房体制的改革,从福利性转变为商品性,包括经济实用型和商品型住房的类型、标准、形式多样化,居住区规

划从设计理念、空间组合、设施配置、环境处理等一系列要素上都起了极大的变化。城市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1.3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的相互联系

城市规划信息化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城市规划策略科技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就需要把城市规划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家信息化正在从社会信息化、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展开和深化。显然,区域信息化不能“以农村包围城市”,而是要走“以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尤其在今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信息化就愈发显得重要,于是,城市信息化就成了区域信息化的核心和龙头。另一方面,我国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8]。可以说,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信息化建设联系将日益密切。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章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

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历来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作为其设计与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现势性强的、准确的、以空间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综合信息,才能为城市发展预测、规划决策、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等提供可靠的依据。现代信息技术所涵盖的包括计算机技术、因特网(internet)技术、3S (GIS,GPS,RS)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CAD技术、现代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内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建立具有空间数据采集、海量地理空间数据存储、空间分析、信息处理及辅助决策等综合功能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成为现实[9]。

2.1 AutoCAD的应用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计算机绘图设计的软件包。随着AUTOCAD功能的不断加强,在规划行业也产生了技术革命,规划工程师抛开了图板等传统工具,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制作出了无数精美的图纸。可以说,任何规划,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园林景观规划等等,都可以用AUTOCAD准确无误地绘制出来。AUTOCAD具有良好的图形生成、图形编辑和图形组织功能,使我们的设计更加方便、迅捷。例如,在做小区规划时,可以利用AUTOCAD强大的功能,把规划草案迅速地输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功能不断完善,最终制出总平面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地分别制出结构分析图、绿化景观图、道路竖向图、给水和排水规划图、电力电讯规划图等。

2.2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输入、储存、查询、分析、表达地理的综合性技术。GIS所具有的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即把事物空间位置以及有关的文字属性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建立起相互联系,提供查询、分析工具,并以专题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是GIS技术的核心,由于GIS输入、输出地形图十分方便,并能通过对地理空间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

信息,其查询、分析工具又比较直观易懂。因此,很容易被城市规划人员和管理人员接受,成为现代建立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

(1)在编制规划方案时,为满足规划管理功能,GIS平台具备强大的绘图功能,可以绘制红线图,输出符合标准的地形图、规划图,可支持影像数据的处理,与流行的关系数据库(MS SQL Server、Oracle)结合,可以处理大数据量的图形,运行速度符合应用需要,系统具有三维图形分析功能等等。

(2)背景研究也将会更密切的和GIS应用联系起来。在规划方案的实施控制方面,GIS也可以用于项目建设计划的审查、方案评价、土地开发控制、协调各个建设部门的关系等等。

2.3 遥感技术、GPS技术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及专家系统(ES)的技术的应用

(1)遥感是当今信息时代崛起的新技术。遥感信息,其广义包括航空遥感信息和航天遥感信息2大类。航空和航天遥感作为一种高效能的语义和非语义信息采集手段,其应用价值不仅仅在于一次性的资源调查和环境监侧,而重要的在于多时相、多信息的综合开发和应用,将它形成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直到规划、预报和决策的综合信息流程,而遥感与GIS的整体结合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既把遥感作为GIS的信息源和数据更新手段(可避免用传统局部修测更新的周期长、投资大的弊端),又把GIS作为支持遥感信息提取的平合;为其综合开发和应用提供理想的环境,航空遥感所获得的影像资料,能对城市的地理背景要素、城市人工建筑设施等展示其直观、形象和丰富的内容,从而为城市的宏观规划管理、综合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等提供科学数据。

(2)卫星定位技术,特别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当今世界航天航空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结晶,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发展最深远的技术之一。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地得到高精度、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现势性强的数字正射影象图,既可作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背景控制信息又可从中提取用于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各种类别的地理信息、自然资源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

(3)专家系统(E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不仅具有图形数据处理能

力,同时也具有空间推理能力。它避免了单纯的GIS不能处理大量的工作规则,不具有类似自然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弱点(而这正是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咨询和审批管理的关键所在)。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丰富了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即从信息支持迈向决策支持,是目前辅助决策的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2.4计算机网络技术及Web GIS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意味着规划管理工作进入信息高速公路,规划管理不再受空间限制,这样城市规划信息社会化服务、远程办公、远程系统维护成为可能。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已较普遍地将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在城市规划与管理方面。电子地图和城市基础信息(图形/属性)及其在Internet/Intranet网络上的有效传输取代了传统的纸图、文档和手工作业方式,在网络上可以完成对城市基础信息的检索、查询和空间分析,方便地实现规划用地红线的网上报建、审批;规划方案的网上专家评审;网上发布城市重大项目的规划方案(图文形式),公众可以通过因特网动态了解规划设计方案和参与规划审批,使公众能更好的理解规划师的意图,公众通过因特网发表个人的意见,与规划师、管理人员和其它有关人员进行直接对话,使公众参与更加有效,促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增加政府决策透明度。

2.5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规划设计成果更加形象、直观,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技术,它采用计算机的高科技手段构造出一个虚拟的境界,利用数字模型对现实地理空间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并侧重于对城市规划三维景观的模拟,使参与者获得与现实世界一样的感觉。GIS、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三者有机接合,可以生成一个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都比较逼真的城市三维空间,使操作者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境界,以便于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综合合理性的评价,建筑物视觉效果的鉴赏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程度的评价等,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规划失误给城市带来的政府投资损失、景观损失及

社会资源损失。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提供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前所未有的观察和分析工具。2.6现代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城市人文经济信息、市政基础设施信息(主要包括地下管网分布信息)等综合反映城市资源的海量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来管理城市及进行城市资源配置,而这些数据往往是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城市管理部门,既有地理空间数据又有文档属性数据,并且数据量极其巨大,一般可达到GB的数量级。例如厦门市仅用于核定规划红线、详规设计的1:1000数字化矢量地形图数据一项就有5GB左右。这就要求所建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具备把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结合成一体化、能方便解决系统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无缝结合的功能,以及能方便实现对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共享及高效的远程空间查询检索功能,这恰恰又是GIS应用的瓶颈之一。

如何解决海量空间数据管理的问题,现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数据库技术,如动态数据库技术、Web数据库技术、并行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内容管理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使得数据库能管理的数据的复杂度和数据量都在迅速增长,尤其基于OPENGIS标准的空间数据库(Spatial Database)的发展,为提供GIS的大型高安全、高性能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patial Database提供空间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分析函数库,同时还可利用数据库在海量存储、高安全机制、WEB技术方面快速构建一个高性能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可实现GIS产业的规模化和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GIS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应用。

第3章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在更新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提高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改变运作模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信息技术改变了城市规划内部信息流程和城市规划部门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进而对城市规划的管理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

3.1城市规划管理

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方面,办公自动化的实现有效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实现了单位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管理电子化和信息流的规范化。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城市建设者之间建立起信息通信渠道,实现了数字报建、在线规划审批、网上公示等相关功能,为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实现了工作流程自动化。

3.2城市规划设计

从信息化初始阶段运用的Auto CAD技术到目前大量基于GIS技术的智能化手段,城市规划设计向计算机图形输人技术方向改进。通过计算机技术,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实现数字化,使其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为设计工作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方法。现在比较难以得到的人口空间分布、交通流量等信息由于相应信息系统建立而能很方便地获得。

3.3公众参与

利用因特网和市民互动平台,公众可以实时了解城市规划的最新动态,并且可以直观地看到规划设计方案和参与规划审批及表达自己的意见;能便捷地查询最新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及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使公众能更好的理解规划师的意图,公众通过因特网发表个人的意见,与规划师、管理人员和其它有关人员进行直接对话,使公众参与更加有效,促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 计方案 第一章系统预期目标 建立吴中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把城市规划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与管理,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及时修改更新、空间分析与资源共享等,完成规划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最终达到把大量单一、零散、缺乏内在联系的信息资料变成有机、综合的信息资源,以辅助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分析决策,为此不仅要具备合理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建立规范化的信息分类标准,最重要的是要为系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系统的总目标为:规划领域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超前性、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样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也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内外城市GIS 应 用的成功经验,是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必不可少的主要管理手段。因此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建立以吴中区建设局规划处的业务和管理内容为基础,以 GIS 技术为支撑,实现图、文、表管理一体化的综合型、空间型现代化网络管理体系。 第二章系统建设原则 为保证系统具备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要求,尽可能提高各项指标,拟建系统的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在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以及尽可能降低资金投入的同时,保持系统 的先进性。 2.一致性原则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系统建成后的自身运行以及与其它系统的连

接,必须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主要是数据编码、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一致性等。 规范标准的选用顺序为:国家标准、规范,各行业、部颁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自行制订经过论证的标准。 3.安全稳定性原则 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错误干扰下系统重新恢复和启动能力 维护数据安全性能力 4.完备性原则 数据完备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准确性和精度 系统功能完备性,子系统的设计必须有比现有业务流程更完善的数据输入、 管理、处理、输出和更新的功能 5.适应性原则 能根据机构功能调整的需要,不断满足以后系统目标的变化的要求 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考虑日后的功能扩充 能适应技术更新(如软、硬件升级更新等)的要求 6.实用性和方便性原则 进行深入的用户调研分析,针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设计系统,使用户使用起来 方便实用 系统建成后能够投入实用,以实现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 经系统的深层次的应用开发,提供简单明了的用户界面,实现"傻瓜式"的操作系统的安装、运行简单方便,用户经短期培训即能掌握系统维护、管理和使 用 7.经济性原则系统结构设计认真考虑系统建设的经济性,统筹全局,按轻重缓急精心组 织系统结构,使系统运作高效而经济节约。 第三章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根据系统建设原则,为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年级专业:2012级园林(景观设计) 学号:201206194028 姓名:唐明明

第一节技术标准 一、《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正文共列出151条基本术语,分为五部分:总则、城市和城市化、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编制(分十七项内容:发展战略、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总体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电力工程、城市通信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城市防灾、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和城市规划管理。 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于1990年7月颁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1、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其中大类共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10大类。在大类下,又根据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和使用功能条件划分了46个中类、73个小类,并在大类下,根据阿拉伯数字代码,以表明其中类、小类的具体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代号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2、城市用地计算原则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城市用地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其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分区规划应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应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的内容: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除水域和其他用地(E)类外应包括九大类用地。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I~Ⅳ四级(用地指标数为60.1~120.0m2/人),现有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应根据其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家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展开和深化。显然,区域信息化不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是走“以城市辐射农村,以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于是,城市信息化就成了区域信息化的核心和龙头。 标签:信息时代;城市规划;规划设计 1、引言 信息时代下,世界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一直处于爆炸式的增长当中,并且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总要无形资源。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信息资源本身的重要性和相关服务的依赖性也都处于不断的提高当中。针对于新时期信息发展的需求,当前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都要与时俱进地改进与革新。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处于快速开展的过程当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建设效果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信息时代下,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中的诸多信息资源的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满足,通过对于多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城市规划设计已经逐渐迈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转型阶段。信息时代是数据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词汇。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要对于整个设计的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等多个层面进行创新和应用,对传统的规划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依托信息资源让整个规划设计更加科学、精细、合理与有效,促进多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与整合,引导规划设计的效用更加全面的实现。 2、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需求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和需求会随着时代、地区和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改变,根据当代城市化水平设计理念,城市规划建设应该不断提高对技术层面上的需求。应该形成以城市动态为基础、立足城市发展战略、利用高新技术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化。在这个宏伟蓝图里,需要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方式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进程。应该着力改变传统的二维空间思想,加入三维空间思想,以三维空间为布局理念,不断引入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时间、空间、社会需求、经济需求、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多方面因素,实现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发展,满足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需求。 3、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3.1整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在现代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凭借其快速的发展和极其广泛的适用性,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就能使企业在无法预测快速变化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并扩大竞争优势,最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于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指导我国的物流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企业管理和政务管理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系统;政务系统;信息化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with its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tremely broad applicabilit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economy, making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survive in the fierce and unpredictable competition and then exp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finally be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Thus, on the one hand,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Key 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E-government system; informatization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3篇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3篇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1 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如何认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内涵?我们能切切实实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些什么?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就是以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其它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它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习上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依据顾泠沅的情意原理“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

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相融洽,学生眼耳手脑的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再加上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达到了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对实验现象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我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 总体介绍 蓝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LTUPMIS)是广东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多个城市规划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开发的以城市规划空间信息管理和实时更新为基础,以“两证一书”为核心,按照建设用地选址──规划方案审批──建设工程方案审批──建设工程验收──发证为主线业务流程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LTUPMIS 基于蓝图工作流平台──LTFLOW 和SuperMap GIS 平台进行开发,提供可以灵活扩展的、基于工作群组的空间数据管理、编辑和共享功能,是数字城市规划系统的理想平台。系统参照国家及建设部有关规范和标准,将GIS 集成于办公系统之中,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达到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业务处理、内部管理的计算机化,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效率和质量,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简单易用、功能强大、可定制、可扩展、易维护,具有分布式处理能力的流程管理、图形编辑、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组件式设计思想、流程化业务处理、层次化开发方法,终端业务处理可以在IE 浏览器、专用客户端两种模式下运行。 2 高效安全的空间数据管理 (1)通过采用高效、全面、成熟的SDX 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现状数据(基础地形图、综合管线)、规划编制成果(总体规划、规划路网、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题专项规划)、规划管理数据(历史用地、基底红线、道路红线)等规划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集成,实现良好的并发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全面支持Oracle、SQL Server 及Sybase 等大型数据库服务系统,实现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化管理。 (2)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直接访问其他格式数据,充分快捷地利用原有数据资源,如直接读取测绘界广泛采用的AUTOCAD 格式,可快速建立作为背景的基础地形图库。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篇)

编写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篇) 目录 第一节术语 (3) 第二节建筑高度 (5) 第三节建筑间距 (8) 第四节建筑退让间距 (11) 第五节建筑工程外部附属设施 (16) 第六节居住建筑天井 (19) 第七节骑楼 (21) 第八节建筑场地竖向设计 (25) 附录本标准与准则用词说明 (30)

第一节术语 1.1 建筑工程 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永久性或临时性建(构)筑物以及原状维修工程。 1.2 城市居民自住建筑工程 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居民凭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兴建的仅供自己居住的建筑工程。 1.3 建筑场地 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用地。 1.4 建筑工程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 1.4.1 指一定地块内建筑工程规划建设的总建筑面积,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建筑面 积的总和。具体计算方法应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执行。 1.4.2 建筑工程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可以分为计算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和自然计算的 总建筑面积。 1.5 容积率 指一定地块内,计算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与净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1.5.1 计算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包括: (1)地面以上建筑的建筑面积,但是地面以上的架空层、避难层、屋顶梯间和电梯机房的建筑面积除外; (2)以下建筑的建筑面积,但是地面以下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库、设备用房的建筑面积除外。 1.5.2 净建设用地面积是指扣除宽度为15米以上的城市道路、城市河涌等用地面积的 建设用地面积。 1.6 建筑密度 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净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1.7 规划户数 指一定地块内居住建筑所规划的居住人口户数。 1.8 建筑层数 指建筑层高2.2米以上的建筑自然层数(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分类模拟题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分类模拟题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 用(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矢量数据量与表示地物精度之间的关系是( )。 A.数据量越大,精度越高 B.数据量越小,精度越高 C.数据量越大,精度越低 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 答案:A 2. 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用( )。 A.不同的传感器 B.不同的运载工具 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D.不同的电磁波 答案:C 3.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答案:B 4. 下列不属于属性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方法的是( )。

A.键盘输入 B.扫描输入 C.汉字手写输入 D.手工数字化仪输入 答案:D 5. 下列关于CAD在城市规划的日常业务中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形输入、编辑、打印、数据存储 B.建立三维模型、生成透视图、渲染图 C.图形、图像、文字的分开编辑 D.计算机动画与景观仿真 答案:C 6. 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 )。 A.矢量结构 B.栅格结构 C.拓扑结构 D.多边形结构 答案:A 7. 某个数据表有50个字段,现需要只显示其中5个字段,则要如何操作?( ) A.投影 B.选择 C.连接 D.删除列

答案:A 8. 一个校园网与城域网互联,它应该选用的互联设备为( )。 A.交换机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答案:C 9. 装载传感器的平台叫( )。 A.遥感平台 B.传感平台 C.工作台 D.开发基地 答案:A 10. 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主网络管理功能有网络状态监控、网络存储管理和( )。 A.攻击检测 B.网络故障恢复 C.中断检测 D.网络性能分析 答案:D 11. 数字地球是于1998年由美国人( )提出的。 A.戈尔 B.克林顿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3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3 篇 引导语:在某些事情我们会有所体会,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篇 1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乃至课外的教与学活动中。这次培训,学习内容非常实用,专家们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信息化环境的运行与维护、数据的统计处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术新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白板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展开培训。还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教师如何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

MapGIS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MapGIS城市信息系统介绍 一、行业现状概况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依赖对城市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关信息的把握。这些信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传统的人工作业和分析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同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建、改建、迁建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受理、审批、签发一书两证业务在工作中逐年上升。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既要查询地块的规划信息和控制数据,又要了解用地现状、查阅有关法规,审批手续纵横交错。 那么借助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工作流技术及GIS技术建立服务于城市规划审批、辅助决策、信息发布、批后管理、信息管理等环节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 二、引入GIS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为主的知识时代,信息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资源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包罗万向的信息和有限的空间资源,如何产生最大的效益,是城市规划管理和企业竞争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利用GIS技术,使管理者彻底摆脱繁重的手工操作,利用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和决策/分析,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信息,保证资料的正确性,提高查询速度,促进信息共享。GIS的应用己渗透社会活动的每一环节,建立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用空间数据网络系统,提供全面、准确的空间数据服务,供生产管理使用,使GIS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支配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非常重视数字城市的建设,科技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多部委在九五、十五期间的许多科技项目都是有关对数字城市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了数字城市建设的理论方法、政策法规、标准、基础设施、软件开发等各个方面。各地政府部门也在大力加强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建设。

城市规划技术规定

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为了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化和法制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凡在市、镇城市规划区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的相关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 2.1 建筑基地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部门不予审批。 2.2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不含私房改造): (一)低层居住建筑:新城区为500平方米,旧城区为400平方米; (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新城区为1000平方米,旧城区为800平方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新城区为2000平方米,旧城区为1500平方米; (四)高层公共建筑:新城区为3000平方米,旧城区为2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2.3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符合表2.3规定。 表2.3建设用地可兼容性表

2、商住楼为地上1层或1-2层为商业服务用房、其它部分为住宅的楼房建筑 2.4 凡须改变绿地、道路广场、体育、市政、工业、仓储等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2.3《建设用地可兼容性表》规定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后执行。 2.5 城市各类建筑的建筑密度、容积率上限按表2.5的控制。但只要满足日照间距、绿地率停车位等的要求,经审批后可以突破容积率控制指标。

浅谈信息化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

浅谈信息化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9T18:40:09.0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罗念[导读] 摘要:本文对信息化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新形势城市规划设计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应用、影响以及价值,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一点支持与指导。 武汉中合元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本文对信息化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新形势城市规划设计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应用、影响以及价值,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一点支持与指导。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城市规划;设计;需求 引言:根据我国城市建设与改造现状,不难发现城市规划设计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站在城市居民的角度,城市规划设计与其生活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城市规划技术中得到运用,城市规划整体设计水平与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鉴于此,围绕信息化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1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设计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信息技术的作用非常关键。通过信息技术,数据信息的处理与整合、时间与空间等各个方面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是城市规划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如此才能够使我国城市化设计工作的需求得到满足。不可否认,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并不理想,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问题逐步得到处理与解决。因此,为了将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围绕相关规范制度进行建设与完善,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信息化时代下城市规划设计的需求得到满足,为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与信息数据的统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城市规划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并且广泛涉及到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信息数据处理为例,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数据处理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信息数据层面上为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准确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又比如城市勘察设计也会对信息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加以运用,基于此城市中的相关地理信息就能够快速、准确的被勘测出来,如此一来,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城市整体布局、交通以及绿地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对于城市规划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面,通过城市空间模型设计,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城市地理条件。根据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已经不再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城市规划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必然会进一步提升,为设计人员提高质量、高精确度的数据服务,促使城市规划设计趋于现代化。 3 城市规划设计中信息化技术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在城市规划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趋于广泛,对于提高管理效率而言无疑有着重大影响。在自动化办公、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共享及应用等技术的支持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整体水平也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传统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在计算机图形输入技术、输出的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弥补,站在设计人员的角度,他们的设计途径更加便捷、丰富,设计程序得到简化,设计灵感也得到激发,整体设计水平得到提升。以基于遥感技术图像的城市规划设计为例,根据城市地下管网现状,通过该项技术能够使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得到有效提升,城市空间设计目标也得以实现。再者,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信息化技术还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参与的渠道与途径,在精密的交流与沟通之下,公众的参与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基于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与收集,促使城市居民对城市规划的需求得到全面了解,如此一来,在具体设计中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与措施,进而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 城市规划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意义 根据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现状,不难看出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例如设计队伍建设不到位,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有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甚至完全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学习与引导,进而导致他们无法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要求。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则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作为同行业的专业设计人员,他们可以基于网络平台展开交流与学习,评价彼此的工作内容,并从中发现问题,如此就可以弥补他们自身的缺陷,并学习到先进的设计方法,这显然有利于城市规划设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就算是地域不同,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对城市的规划现状也可以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如此就可以对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提高其可行性与科学性,为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提供可靠的引导。 二、信息化时代推动了城市规划设计规范性的建立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中度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网络平台,相关设计信息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评价,如此一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城市规划的整体发展趋势有所了解,进而结合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经过汇总与整合,这些信息就能够并在城市规划设计标准与规范的完善中发挥作用,为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全面改善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各项技术的支持下,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站在设计人员角度,在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并采取有效的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推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苟旻.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29):9. [2]李冬.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1774-1775. [3]范晓静,陆保峰.信息时代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9):63-64,65.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辅助学习软件进行个别化学习,使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在科研中应用广泛。例如,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把物体放大,使人们看到更微观的世界,大大扩展了人的视觉功能。 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机器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 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日益深入。例如,利用卫星,可以收集地面上的植物、土壤的资料,掌握水的分布,了解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信息,监视森林火灾,监测海洋、河流、湖泊、大气的污染情况。 信息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如影随形。到超市购物时,收款员只需用读码器在每种物品的条码上扫一下,就可以自动计算应付款额。到银行存取款,也离不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支持。 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达到了更高水平。CT、超声成像、心电图、脑电图等先进的检测技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方便,赢得了很多治疗时间。 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遍及大街小巷,构成了城市交通监管系统,可以随时了解道路运行状况,记录车辆的运行,合理控制红绿灯信号……同时,火车、轮船、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行,也离不开信息技术。 在现代的交通运输系统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例如,现在的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领域里,都配备了完善的通信系统,管理机构与运营中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之间可以及时互通消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导航;利用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监控路况与交通流量、管理灯光信号、发现交通事故、记录违章行为等各种有关的任务。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化武器装备、指挥方式、作战形式、军队结构以及战略、战术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现代化军用飞机的速度可达音速的几倍、飞行高度可达万米以上,只有用雷

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心得

第一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心得 第一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多月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听了专家的讲座和培训老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微课的认识与制作方法。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微课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4月24日余德兴老师和25日陈展虹教授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

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微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 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第八章 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八章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一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 (1)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根据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的解释,城乡规划管理核心包括三方面: 第一,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第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第三,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般特征: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 特殊特征:引导与控制的特性、宏观和微观管理特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属性、阶段性和连续属性

第二节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一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系统。 系统的特点:一是系统是由若干部分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二是系统整体具有层次性,每个层次的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三是系统整体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检查是一个实践过程。 (1)决策系统: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 (2)执行系统: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建 (3)反馈系统: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4)保障系统:城乡规划法律规范

二城乡规划管理系统要素 1.管理目标 最终目标P115 2.管理者 管理的水平与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及其能力。如基层规划管理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1)(2)(3)3.管理对象 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的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4.被管理者 一是城乡规划项目(政府内部管理行为),二是建设用地或建设工程(政府外部管理行为)。 5.管理中介 (1)权力 审批权:审批城乡规划,审批“一书两证” 惩治权: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 执行权:执行城市政府方针、正常和重大决策 参议权:向城市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表彰权:表彰实施城乡规划优秀建设项目 其他权:其他法律授权或因需制定管理规范的权力 (2)规则 批准的城乡规划文本、图纸,各种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正文)

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孙英筠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2015.3

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孙英筠2015年 【论文摘要】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这个方针充分表明了教育在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信息技术是构成这种战略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革新不仅影响教育战略地位的实现,亦关系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 本文依据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学校管理的实质与过程,阐述了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研究的必然性与其价值、效能,并通过构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能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系统。)这一平台,极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在教育信息化、管理规范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文档资料标准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化的实践中,看到了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发展和飞跃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也只有在学校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使学校管理信息处理得准确、及时,才能使学校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有效地实现,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应用 当今,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被运用于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作为学校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学校管理在信息技术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与学校管理手段的陈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学校管理人员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状况越来越明显。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目前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学校管理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偏低,主要指其不能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分析、处理和传送学校管理信息。其二,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系统的建设滞后,主要指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建设不能满足学校管理的要求。而这一切又可归结为学校管理人员的观念陈旧,即对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效能认识不足。鉴于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清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效能,唯有此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在财力、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5篇

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5篇 篇一: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习感想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习感想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互的状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因而,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和应用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接到学校部署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网络学习任务,故而倍加珍惜这次研修学习的机会。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在教学中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体会到: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我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开展教学。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

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多渠道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短些,但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篇二:信息技术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关市镇盘石完小綦恒柏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的简单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深深的体会到: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2-22T09:14:23.9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张文俊[导读] 城乡规划信息化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在城市的规划编制以及设计中运用CAD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张文俊 扬州市规划局邗江分局直属管理所 225200 摘要:城乡规划信息化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在城市的规划编制以及设计中运用CAD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此外,遥感、GIS、网络化管理等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和信息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划方案表现形式、公众参与形式和公众监测监督机制等。从而不断提高城乡规划管理业务的工作效率 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近几年来,对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其实综合上来讲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以往的设计中其设计和管理的基础在历来都是以地理空间信息。所以,在对知识的掌握上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大量的学习以地理为基础的综合知识并且能够展现出较强的应用能力。这样在对城市发展进行设计和管理时才能够游刃有余并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AutoCAD的应用 CAD是一款专门应用于计算机绘图的软件,首次设计出CAD软件时,因为其简单好用并且又能够在制作的过程当中精确无误,所以,工程人员在对图纸进行设计时常常使用的软件就是CAD制图软件。在目前来说,CAD软件已经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应用,在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建筑、规划、电子等工程都用到了CAD制图软件。在一个方面上来讲,CAD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对于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 在规划产业当中,因为不断应用的CAD软件,产生了技术革命,在以往的图纸规划中常常使用的是图板等绘画工具,但是现在都抛开了这些复杂的传统工具,在绘图中利用CAD软件,很多精美的图纸不断的绘制而成。总体上来说,在对任何设计以及园林景观等进行规划时,对于图纸的绘画都能够通过CAD来进行准确的绘制,并且在绘制过程当中,因为CAD有很多的绘图功能,能够对图形进行编制并且组织,所以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设计出我们想要的图纸。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在对地理信息进行综合的查询分析以及表达过程当中,地理信息系统都是一门具有综合性技术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对事物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析时能够将其中的各种文字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分析。从而在各项体系中建立起相关的联系从而表达出专题地图,这项技术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核心方面。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十分便捷的将地形图输出,并且能够综合分析地理空间因素,所以对于需要查询的地理信息等能够很快的满足【1】。对于地理系统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技术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快的对其进行掌握了解。所以在工作对接的过程当中,城市规划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很好的对工作进行交接,所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很快的在城市规划以及现代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慢慢成为其中的核心关键部分。在对规划方案进行编制时,如果在编制过程中想要满足对于规划管理的功能,那么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就必须具备有绘图的功能。可以实现多种红线图的绘制,并且对于管线而言要能够实现横剖处理或者是纵剖处理的断面分析等。在对地形图和规划图进行输出的时候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规范。但对于影像的处理过程中可以支持对于数据的各种操作处理并且结合于一定的关系数据库从而符合数据的运行速度等。 在对于背景的研究过程中要能够联系好地理信息系统,在实施方案的这些方面,对于项目的建设以及各种土地资源的开发。 三、遥感技术的应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遥感成为了当前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其中遥感技术包含有两大类。其中一种是航空遥感信息另外一种是航天遥感信息。在航空和航天的遥感技术中,在对于资源和环境的检测调查中其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利用价值,对于综合的开发和应用其中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多信息的开发。对于卫星定位技术而言,在全球定位系统中GPS系统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包括了航天技术以及其它技术,在20世纪之后这些技术都是影响深远。在GPS中对于空间精确的测量十分快速并且其丰富的信息以及直观的数字影像图能够作为控制背景的信息,从而对于各种地理信息都能有效的进行排查的决策。对于专家系统而言单独的系统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结合之后其能力有了稳步的提升,不仅仅能够处理一定的数据还能够进行空间推理。从而在一定的基础上超越了单独的地理信息系统,因为结合之后能够大量的处理其工作规则,并且其自然表达能力较强。两者在管理效率的提高中相辅相成并且在管理规划中丰富了决策,既从对于信息决策的支持迈入到对于决策的支持。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地理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需求,在对于空间数据进行出版时,在数据的浏览问题上应该要能够让用户有空间的数据浏览、以及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和查询。这种功能的需求成为了地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这些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就随之产生了【2】。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拥有巨大的存储空间并且对于这些空间数据的处理能力及计算能力都是处于领先地位,所以这样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对于资源信息的利用率,从而让信息的使用范围不断的得到扩大。 对于城市的规划管理中对于网络地理信息的应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对于想你想的规划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其中对于城市的规划管理根本不需要受到任何的空间的限制。这样的应用手段才能够有机会实现社会化的服务以及各种系统的维护。在目前来说,有很多的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沿海城市的管理部门在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都运用了这些先进的手段技术。 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