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复习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复习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复习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复习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复习笔记

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1、大众传播的特征:

(1)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多、杂、散、匿);

(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

(3)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

(1)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

(2)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

(3)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

(4)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3、新的媒介环境:

(1)数字电视:(DTV)以数字方式而非利用信号的渐进变化旧方式进行传输信号系

统。

特点:①一种新型的电视传送系统,能够提供更多分辨率和不易受干扰的画面,更高质量的声音。

②能够提供更多频道选择,其中包括提供信息、数据服务、购物等服务。

③以数位方式传输信号,更大传输容量的图像和数据。

④利用MPEG-2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将数字化和压缩技术结合起来。

(2)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电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利用原频道的全部容量传送分辨率非常高的画面。

①大多数数字电视不是高清晰度电视;

②但与旧式系统相似,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需加一个转换控制面。

③电视机屏幕显像扫描仪较普通电视机增加一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电视画面的清晰度。

4、新式新闻:卡茨1992年提出的术语。一方指总统候选人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即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5、旧式新闻: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新闻节目,严肃,以提供信息为主。新式新闻的特点:①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

②候选人直接面对公众,没有记者的中介角色。

③新式新闻不仅仅包括对总统选举的报道,如电影《肯尼迪》。

④生动及时。

缺点:旧式新闻来源比新式新闻来源更为有效。(注:新式新闻这个概念很重要,在往年试题中涉及到过,可以把这个概念与西方新闻理论中的“新新闻主义”相比较,从而加深理解)

6、有限效果模式:

克拉柏在其著作《大众传播的效果》中提出的,认为人们对大众传播的消息通常具有很大的抵制力量,造成这种抵制的因素,包括个体从其他方面接收的对其不同观点的支持消息,以及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各种心理过滤机制(选择性过程)。

7、传播效果阶梯模式:

获知----认识----喜欢----偏爱------相信-----购买

认知情感意愿

(思想领域)(情绪领域)(动机领域)

8、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不同:

(1)经验学派重视传播效果,而忽视传播的文化背景;

批判学派强调传播发生的广泛社会结构,重视谁是传播系统的控制者。

(2)实证学者倾向于批评批判学者,认为他们没有提出证据就做出结论;

批判学者倾向于批评实证学者,人们他们忽视了媒介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重要性。

第二章科学的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对一部分人或特定“人口”样本的研究。根据统计学原理,从样本中得出的概括可以推广到全体人口,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和可信性。包括抽样调查法和普查法。

内容分析法: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是调查者对他们自己选择的某时某地的传播产品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化、系统化和数量化的描述”。

调研法和内分法的异同:

同:都是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方法;都是通过对一定样本的研究、概括得出一定结论再推广到全体的方法。

异:1、对象不同:调研法的对象是“人”,即读者、观众和网友,而内分法的对象是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内容。

2、方法不同:调研法主要是通过对象对先前制定好的调查问卷的回答进行研究分析,而内分法主要是通过对选定的信息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实验设计法:是处理因果关系问题的传统方法。实验包括了实验者对变量的控制或操纵,以及用公正和系统的方法观察或测量的结果。经典的实验将回答一种变量(自变量)是否或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另外一种变量(因变量)的问题。

实验法的优点:容许实验者进行控制,并提高内在的严格逻辑。

实验法的缺点:由于实验是人为的,或设计的场景过于简化,有时与“真实”世界不符。加上其他因素,导致从实验法和调研法得出的结论往往互相矛盾。

个案研究法:研究的是一个单一个体,如某个传播者、报纸、电视台等的很多特性。通常设法了解有关特定个案一段时间内探究中感兴趣的所有事情。

外在有效性(外在效度):是关于调查者所观察和测量的现象是否能代表这位科学家想要概括的真实世界现象的问题。

内在有效性(内在效度):是那些局外的或可替代的变量,再研究设计中他们必须得到控制,以排除他们成为造成任何可观察到的效果的原因。即:除了进行实验的变量或自变量以外,实验者希望排除任何可以解释所得结果或成果的因素。

外在信度:在用于相同条件下现象时,某种方法每次测量都能够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提供相同结果的能力。

内在信度:是指某次测试的不同部分能否提供可资比较的数据。

注:本章内容以考名词解释和简答为主,因此没必要细究某个问题的深层次内容,只要把上面归纳的背会即可。另外,老外写书一般都缺乏逻辑性,用词比较随便,上面几个名词只能看做是对该名词的理解,我

个人看时感觉背起来不顺畅,因此结合了中国人写的传播学理论中的内容(郭版),一起参考。建议可以一试。本章还有其他的内容,但我认为都是“垃圾”,连鸡肋的算不上,因而没有再看第二遍。

第三章模式的功能

一、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为我们提供考虑问题的框架,及时它早期的形式还不能进行成功的预测。

2、能指出我们知识中隐蔽的漏洞,可以表明需要研究的领域。

3、经检验失败的模式可以引出改进了的模式。

缺点:有过分简化的危险。

二、模式的四种功能:

1、组织:能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以显示实现没有看出来的资料之间的相似性和关系;

2、启发:模式可以成为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的手段;

3、预测:如果一个新模式解释了人们尚未了解的事物,那便几乎可以表示,它可以做出预测;

4、测量:一个模式在一定精确度上容许我们对有关“何时或多少”的问题做出完全量化的预测。

三、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2010年汕大名词解释)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他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五个因素分别是: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这个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缺点:属于一个单项的直线模式,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没有反馈环节,因而无法解释人类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2、香农—韦弗模式(掌握一个名解即可)

渠道容量:不是指一个渠道能传递的符号的数量,而是指渠道所能传达的信息的能力,或者说,渠道传送信源阐释的信息数量。例如在一定时间内人类眼睛所能分辨并传送的信息大大多于大脑能处理及储存的信息。

注:个人认为香农模式、威斯特里—麦克雷恩模式、格伯纳口语模式不是重点,理论内容艰涩,现实应用狭窄,大可不看。看官自省。

第四章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信息处理的概略理论(罗伯特?阿克赛罗德)

概略是一种认知结构,它由组织好的从以往经验中抽象出的对情景及个人的知识所组成,被用来处理新的信息,并追溯已有的信息。

人是认知的吝啬鬼,他们在处理复杂信息方面的有限复杂性迫使他们奉行“认知度经济学”,即形成简单化的思维模式。(联系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在处理新闻时,人们倾向于储存从证据中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证据本身。通过各种概略方式处理新闻是应付信息超载的一种有效方法。(联系“选择性过程”)

概略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处理众多的新闻报道,他们似乎通过各种搭配策略试图将一则新报道中的信息与某种原有概略相比拟。如果搭配成功,那么新信息的某一部分或者从信息中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以一种修改后的概略形式被储存起来,如果搭配失败,则该信息便很可能无法被吸收。

注:本章内容没有多少可供考试用的知识点和材料,看完后倒是可以加深对经验学派研究方法的理解,注意本书是美国人写的,因此全书自始自终在主讲经验学派的实证主义,而实用主义研究无非就是那四个过程:刺激反应阶段、有限效果阶段、适中效果阶段、强效果阶段,因此看官要把握好这个主线,只要把握好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会在这个框架内被你牢牢的锁定在脑子里。

又及:鉴于本书(其他指定参考书也是一样)对批判学派和文化分析学派的论述不是太多,看官还需要再找找其他资料或是书籍来做相应的归纳和整理,但也是只要知道流派、代表人物、经典理论即可。汕大周翔教授就是专门研究实证主义的学者,因而汕大每年出题都会主打实证主义(即经验学派)的知识点,看官在复习时的主攻方向也应该是这个方向。

第五章编码问题

一、刻板偏见(刻板印象):李普曼提出,由于语言的分类特征,加上人们又分不清个体间的差异,形成了这种刻板偏见,一些次级群体被插上了懒惰等标签。

二、二元价值观判断:指实际上有很多可能性的情况下却认为只有两种可能性的思维,它又成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思维。

注:实际上“编码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学派莫尔的一个经典理论,对认识文化研究这个新兴流派很重要,汕大以往考题也在一个论述题中涉及过。但老外写的这一章让人看的云里雾里,让人找不到关键句,罗列不出笔记。因此,建议看官还是看中国人的书吧,或者到维基百科搜下这个知识点也行,不要浪费精力去揣摩老外的书中精髓了,起码我是放弃了,不知你行否?

第六章宣传分析

一、李(Alfred McClungLee)和李(Elizabeth BriantLee)合编的《宣传的艺术》一书归纳了七种常用的宣传技巧。(考过简答题)

1、辱骂法(name calling):给某种思想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如“恐怖主义”和“自由战士”都是根据贴标签的人的观点而定,或是贴标签的人支持哪一边而定。

2、光辉泛化法(glittering generality ):也叫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即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赞同或接收它。如罗斯福“新政”和公告关系信息发布有时被称为导向传播。

3、转移法(transfer):使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转移法通过联系过程起作用,但不同于“牵连犯罪”,而更像牵连赏识”。传播者的目标是将某种观念、产品或事业与人们赞赏的东西联系起来。如名人广告。

4、生活方式营销:广告将生活方式转移到产品中,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销售整体生活方式,其中暗含的逻辑:一旦消费者信任某个品牌的一种驰名产品,那么他们也会相信这个品牌的其他产品。埃德尔斯坦认为,我们从大众文化进入流行文化,我们也从旧宣传进入新宣传,新宣传强调我们参与流行文化的必要性,宣传无处不在。

5、证词法( testimonial):让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点、产品或人,以

影响公众的态度。如名人广告、政治宣传。

6、平民百姓法(plain folks):讲话者试图让受众相信他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如克林顿被塑造成“只是普通人”的形象。

7、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是指通过对事实或谬误、例证或干扰物,以及合理陈述或不合理陈述的选择和使用,以期对某观点、项目、人物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与普通语义学的偏向技巧基本相似,它选择支持某种立场的论点和证据,忽视不支持这种立场的论点和证据,选择的论点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这论点是对的时候,这种技巧最为有效,但有些同样正确的论点可能被忽略了。)

8、乐队花车法(b a n d wagon):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人——正在这样做”,以此号召人们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与其所属群体中的其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

二、宣传技巧的效果

1、单面消息与两面消息 :洗牌作弊法

2、对信源可信度实验: 证词法

3、对群体压力和顺从效果实验: 乐队花车法

4、一种效果有效与否还取决于一些因素:

(1)信息接收者的特点(如教育程度和对这一问题的最初态度);

(2)环境特点(如个人持不同观点的群体意见是否一致)。

注:肇始于二战时的“宣传”概念到如今已经被逐渐淡化,各个宣传技巧如今应用到了诸如广告方面、营销方面,因而不再是传播实证研究的重点。我认为,这一章如果要考,也就是那七个或者八个宣传技巧会出简答题,其他的just so so.

第七章认知一致性与大众传播

一、致性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平衡理论处理的是个人如何在自己的认知结构内形成的对彼此相关的人和物的态度。(2)海德是最早致力于一致论研究的心理学家,他所提出的平衡论自然也就成为一致论中最早的一家学说。

(3)他认为平衡状态指人的内在心理的和谐,不平衡状态会产生紧张并形成一种力求恢复平衡的力量。该理论的重要之处是暗示着一种态度改变方面的新思路:即不平衡状态在向平衡状态转化时,总伴有某一方的态度改变;而平衡状态由于稳定不变,则能抗拒任何形式的态度变化。

(4)海德提出P-O-X模式。P代表人,即分析的对象,O代表另外的某人,X代表一个物质的客体、观念或事件。如果三者关系在所有的方面都是正面的,或者,如果两种关系是反面的,一种关系是正面的,那么平衡状态就会存在。除此之外,所有的组合都是不平衡的。他假定,不平衡的状态会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

(5)在海德的概念中,①喜欢的程度无法表现;②某种关系不是正面的就是负面的;③它还假定,平衡状态稳定的,不受外界影响的。不平衡的状态被假定为是不稳定的,会产生心理紧张。④这种紧张“只有在状态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才能缓解”。这一点正式传播者对该理论的兴趣所在,因为它隐含着态度改变和抗拒改变的一个模式。由于不稳定,不

平衡状态改变;由于稳定平衡状态便抵制改变。

(6)不过,平衡理论的局限也毋庸置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荣克早在1960年就曾指出,某些不平衡状态也有可能维持稳定,不一定非产生趋向平衡的压力。

(7)尽管平衡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但仍然由于其众多的优越性而受到重视。这些优越性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①它在概念上易于掌握;

②它一简洁明了的方式显示出态度的变化;

③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关系上;

④它争鸣不一致可用不同方式来解决。至于它为一致论开启山林的功绩更无需赘言。

二、纽科姆的对称理论

(1)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采用了海德关于平衡概念处于某人头脑的假设,并将其应用于两个人之间的传播,他使用了对称理论,并且主张,人们试图影响别人,借以带来这种对称的关系。

(2)纽科姆假定,试图影响另一个人的,是某人对另一个人所具有的吸引功能。在此,纽科姆的理论较倾向于人际间的吸引,而不是态度的改变。

(3)就某个双方都很重要的客体而言,如果我们不能通过传播达成对称关系,则我们可能要么改变对对方的态度,要么改变对客体的态度,以建立起这种对称。

(4)在这个传播行为的最简单的模式中,一个人(A)将有关某事(X)的信息传达给另外一个人B ,这个模式假定A对B的情绪与A对X 的倾向是互相依赖的。A、B、X 组成由四个倾向构成的系统。

①A对X的倾向,包括A把X作为一个对象接近或回避的态度(以标志和强度为特征)以及认知因素(信念和认知建构)。

②A对B 的倾向,也是完全一样的。

③B 对 X的倾向。

④B对A的倾向。

该模式中,传播是个人在环境中定位自己普遍而有效的方法,该模式适合两个人之间有目的的传播行为。

(5)纽科姆与海德的不同之处,是他强调传播。A与B对 X的看法之间的对称越不足,则A与B 就x进行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

(6)若要使态度发生改变,人们必须接触到那些与他们现有态度不同的信息。纽科姆预测,A越是被B吸引,则A的意见越可能向B所持的立场改变。

三、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

(1)调和理论是海德平衡理论的一个特例,但它针对人们对信息来源和信息来源所主导的客体的态度。

(2)调和理论比平衡理论多了几个优点,其中的一个优点是能对态度改变的方向和程度作出预测。

(3)调和模式假定,“参考的判断结构倾向于最简化的模式”。因为极端的判断比准确的判断容易得出,所以价值判断或者趋向两极,或者产生“一种朝向极端的持续压力”。(4)在调和理论的范式中,某人(P)接收到某个来源(S)关于某个客体(O)的某个主张,此人对这个来源有自己的态度,对这个客体也有自己的态度。在奥斯古德的模式中,P对于S和O的喜欢程度将决定调和状态或一致状态存在与否。

(5)根据调和理论,变化的方向总是与主导参考结构进行更多的调和。奥古斯丁用语义差

异来测量某人喜欢信息来源及其所主张的客体程度。语义差异是一种测量隐含意义的方法。(6)平衡和调和的定义是相同的。当某人对来源和客体态度相似,而来源对客体持否定主张时;或是当某人对来源与客体态度不同,而来源对客体持肯定态度时,不调和就会存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要么只有一个否定关系,要么所有关系均是否定的。

(7)①不调和并不总能造成态度改变,这是因为在选择予以注意的消息的过程中,我们会避免那些我们怀疑与自己的世界观相左的信息(选择性接触)或只注意消息中那些符合我们的主导参考结构的部分(选择性注意)。

②如果我们确定受到了某条能引起不调和的消息,我们会曲解该消息(选择性理解)。

③如果我们无法曲解消息,我们就可能攻击传播者的可信度。

④否认或存疑是另一种对付不调和的方法。

⑤选择性记忆:如果遇到不调和信息,以上几个都不能避免,我们很可能只记住支持我们主导参考结构的部分。

四、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1、在所有一致性理论中最具概括性的是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2、不和谐理论认为,单独考虑知识的两个要素,如果一个要素的对应部分总是追随另一个部分出现的话(如果根据一个要素可以得出另一个要素的对立面),这两个要素便处于不和谐中。不和谐“由于产生心理上的不舒服,会促使人试图减轻这种不和谐感,以达到和谐,并且除了试着去减轻不和谐,人还将积极地避免接触会增加心理不和谐的情境和信息。

3、在不和谐理论中,所涉及的因素可以是①不相关的,②彼此之间是一致的(按费斯廷格的说法,即和谐的或③彼此之间不一致的(按费斯廷格的说法,即不和谐的)。要素的一致与否并不必须负荷逻辑的关系。虽然某个观察者看来,某种关系逻辑上可能是不一致的;但是在某个持有这些对立观念的个人看来,这种关系在心理上可能是一致的。

4、不和谐理论产生的后果:

(1)做决定

①在做决定时,会被拒绝的选择带有可能会被接受的特征,或被挑中的选择带有的可能根据被拒绝的特征的程度,可以预测不和谐的产生。换而言之,按照预测越难做出的决定,越可能在决定后产生不和谐。并且,越是重要的决定,决定后的不和谐变越强烈。

②一旦做出决定,人们对于各种选择所具有吸引力的判断也可能改变,即在两个具有大致相同的吸引力的选择间做出决定后,所采纳的选择后来会比做出决定前更具吸引力;而拒绝了的选择比做出决定前更不具吸引力。

(2)被迫地顺从

①不和谐理论假定,如果某人被置于一种情境,在其中他必须采取公开的方式反对自己私下所持有的信仰或态度时,那么对这一事实的认识会使人产生不和谐的感觉。这种情境通常是承诺予以奖赏或威胁给以惩罚的结果,但有时也可能仅仅因为群体压力要求个人顺从私下不赞同的规范。角色扮演就是这种被迫顺从的例子。

②解决这种不和谐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私下的信仰,而与公开的行为一致。在这里,能诱导个人违背自己所持信仰而表现相反的公开行为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压力(奖赏的承诺或惩罚的威胁)将产生最大的不和谐感。不和谐感越大,需要减轻不和谐的压力就越大,于是,人们向公开行为方向转变态度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有相对较大的奖赏承诺或惩罚威胁,则个人对于违背自己所持信仰或态度的公开行为总会找到使之合理化的借口。

(3)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

①不和谐理论预测,个人会避免那些制造不和谐的信息。

②有学者指出,一般人不选择或拒绝全部消息(选择性接触),因为我们无法事先判断

消息的内容。另一些人观察到,我们通常被那些主要论题上与我们意见一致的人或媒体包围。一些研究者主张,一般而言,人们会注意某条消息中那些不违背他们坚定的态度、信仰或行为的部分(选择性注意),而不注意那些违背自己坚定立场且会导致心理上不舒服或不和谐感觉的部分。也有证据表明,如果人们认为那些反对自己立场的信息很容易被驳倒,那么他们也会注意这种信息;同理,如果人们认为那些支持自己立场的信息力度太弱,那么他们也会回避这种信息,因为这种信息可能导致他们对最初的立场失去信心。

③寻求新奇的人不一定回避有可能不和谐心理的信息。信息的感知效用可能还会推动个人去注意那些产生不和谐的信息。与己矛盾的信息,如果是新颖的、有趣的、突出的、与个人相关的、或是愉悦人的,人们可能都不会回避。有助于学习某种技巧或解决某个问题的信息,就更可能被人注意。换言之,如果某条消息所包含的好处超出了它可能带来的心理不舒服或不和谐感,那么人们就可能不回避这种消息。如果个人的信仰、行为或选择并不坚定,那么更可能注意那些有违这些信仰、行为或选择的材料。而具有很强信念的人,由于他也不会回避与己矛盾的材料,因为他们相信,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否定它。

(4)娱乐的选择

①有证据表明,对娱乐的选择是“冲动型”的,是本能的,而不是深思熟虑的选择性接触。

②也有研究显示,人们似乎是根据他们的情绪直觉地去选择娱乐的。

(5)选择性记忆

①早期研究支持选择性记忆的概念,这个概念认为,人们倾向于记得那些符合他们的“主导参考结构”或态度、信仰、行为的材料,而忘记那些与他们意见不符的材料。

②新近研究:材料的新鲜感提高了人们学习宣传信息的兴趣。如果态度与给予相关性真的存在,那也仅仅存在于某些特定条件下。

注:第七第八章是本书研究的重点理论,也可以说是新兴理论,以前看过的传播学教科书很少涉及到,因而我认为是考试的重点----态度改变的理论流派,是考传播理论大题的理想出题处(当然,如果真的考出来,应该算是很难的大题了)。可以先看第八章再看第七章(从这里反应出老外编书时的垃圾逻辑)。

第八章说服理论

一、说服和态度的概念

6章中说服与宣传的区别:宣与说所使用的技巧同出一辙,但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接受者有利时的行为或消息被称为宣传。

1、说服:通过接受他人的信息产生的态度的改变。

2、态度:对事物做出的正面或负面反应的倾向。

3、态度的三个因素:(1)情感因素——对于某个客体的喜好或感觉;

(2)认知因素——对于某个客体的信念;

(3)行为因素——对于某个客体的行动。

4、态度的机构:(1)态度间结构——态度在群体或者场景中的聚合。

(2)态度内结构——某种态度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方式。比如说,态度

的三个因素是否和谐?

5、态度改变研究的历史(了解一下即可)

(1)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对说服进行探讨。

(2)大众传播理论应该更普遍时,人们开始更系统地研究说服问题,宣传分析研究界定了七种宣传技巧。

(3)1923年,布赖恩在达特蒂斯学院做过关于进化论的演说,赖斯和威利对此演说效果进

行调查,这被认为态度改变的第一个研究。

(4)有关态度改变的主要研究是由心理学家霍夫兰及其同时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开展的(说服研究)。霍夫兰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学习理论或强化理论取向。他相信,态度是由学习得来的,并且态度的改变与学习同时进行。

(5)霍夫兰调查以后的几十年中,调查者开始研究导致态度改变的认识过程。这种方法试图界定态度变化中的思维过程。格林沃尔德的认知反应模型就是使用这个方法的例子,这个模型认为态度变化源自接收者对消息的积极思考。

(6)这些过程模型使研究者认识到,态度变化有时候涉及到接收者对消息的大量处理,有时候却并非如此。这种思维导致态度变化方面的双过程模型,包括佩蒂和卡西欧普的详尽可能精心模型。

(7) 80年代和 90年代后期演剧不再使用霍夫兰特色下的单一变量方法,这些近期理论试图将态度变化解释为多种变量同时起作用的结果。

二、研究态度改变的三种主要理论取向(本章的总括,一定要在这个框架内把知识点牢牢记住)(一)学习理论取向,主要与霍夫兰的理论相联系

学习理论(强化理论):以霍夫兰为代表的,对态度改变研究的取向。认为态度是由学习得来的,并且态度改变是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进行的过程。二战期间,霍夫兰的陆军研究的基本形式:一是对现有电影的评估;二是实验研究,即采用不同方法拍摄或制作的两个版本的同一部影片或消息进行比较。

(二)一致理论取向,主要与纽卡姆、海德、奥斯古德、费斯廷格的理论相关。(第七章)(三)卡茨的功能取向:

1、两种人类行为模式:

(1)理性模式:人类是聪明的、具有批判力的思考着,只要被给予充足的信息,便可作出明智的决定。

(2)非理性模式:人类是不爱思考的生物,其信念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人类对现实的理解甚至受到他们自身欲望的摆布。

而卡茨及其同事认为,人类即使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取决于环境和当时行为的动机因素,他们还主张,对于理解态度改变而言,人类采用不同倾向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卡茨主张,对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必须以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来理解,由于这些功能不同,态度改变的条件和技巧也不同。同样的态度可能基于不同人心中不同的动机,人们很难预测态度在何时及如何改变。

3、卡茨提出的态度服务于人格的4种功能

(1)工具性的、调适用的、功利主义(调节)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人们极力争取从外部环境中得到最高的奖赏,并将对己不利的惩罚降到最低。例如:认为赋税太高的选举人可能拥护承诺减税的候选人。

(2)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人们要保护自我免受伤害。某些人对少数群体投射蔑视感情,以此作为支撑自我的方式。

(3)表达价值观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这些态度能使一个人向中心价值观和该人认为同属的一类人做赞同的正面表达。一位喜爱摇滚乐团的青少年会通过这种态度来表现他的个性。

(4)知识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某种态度,是因为其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欲望。很多宗教信仰具有这种功能。

4、卡茨的功能取向认为,说服消息应该加以裁剪,以适应某种态度的动机基础。如果不了解态度所服务的功能,而试图改变态度,便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三、态度改变的具体技巧

1、单方面消息(洗牌作弊法)和正反两面消息。

(1)接收两种表达方式的人的意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没有显示哪一种更有效。(2)单方面:对最初赞同该消息者更有效。正反方面:对最初反对该消息者更有效。霍夫兰及其同事还发现,单方面对受教育程度低者有效,对教育程度高者更有效,而正反两方面消息对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有效。所以最有效的消息方式视受众的特点而定。消息中的变量有时与其他变量相互作用使得态度改变的复杂性。

(3)反宣传:(拉姆斯丹&贾尼)两方面消息较之单方面消息的优点是:它对后来的说服工作可以建立起更有效抵抗力。

2、信息来源可信度

(1)高/低可信度来源:霍夫兰的试验证明:高可信度来源的确导致意见的更多变化。(2)睡眠者效果:在霍夫兰等人的实验中,受试者在4周之后重新测验时,从高可信度来源与低可信度来源得到的消息对意见的改变程度几乎相等。低可信度来源消息导致的意见改变较4周前更加显著。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消息来源与观点具有分离倾向导致的,被称为睡眠者效果。

(3)高可信度来源与其它一些消息相结合会影响其有孝心。例如支持过多的东西会降低高可信度来源的有效性。

(4)吉利格和格林沃尔德曾泛读七次试验,试图显示睡眠者效果,结果均未成功。他们认为早期研究所现实的只是经过一段时间后高可信度来源和低可信度来源在效果方面的显著差异,而并不是接收低可信度来源的那些人在态度上的显著改变。而库克和弗雷使用绝对睡眠者效果,支持了睡眠效果。

(5)同一信源对不同的受众成员并不是都具有高可信度,而是具有不同效果的。

3、诉诸恐惧

(1)根据霍夫兰学习理论预测,某个强烈的恐惧诉求会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因为它会产生极力作用,引起更多的注意和理解,从而增强接受传播建议的动机。按照强化理论的说法,学习和实践这些建议的过程会跟降低恐惧和焦虑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研究者意识到,高度的情绪紧张可能会导致自发的抗拒反应和受众歪曲所结构消息的意义。

(2)贾斯尼和费什巴赫实验结果显示轻微程度的恐惧诉求有效达到态度改变,强烈程度的恐惧诉求是最无效的。说明恐惧刺激者太过强烈,可能唤起某种形式的干扰因素,以致降低传播效果。一个可能的解释会对于实验中的建议(如刷牙)可能不那么令人信服。

(3)利文撒尔和奈尔斯(戒烟实验)说明恐惧促进态度改变,与贾斯尼和费什巴赫实验发现相反,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两者建议看起来的有效程度不同。

(4)在贾斯尼和费什巴赫研究和其他一些研究的基础上,贾尼斯总结了一个模式——倒U 形状的曲线:这一模式详细表明,一则消息中或高或低程度的恐惧都将导致少量的态度改变;而中等恐惧的消息将导致最大量的态度改变。这是诉诸恐惧与态度改变之间关系的主导观点。

(5)保护动机理论(罗杰斯):罗建立一个模式,总结了在诉诸恐惧活动中3 个关键的因素:一对所描绘事件的有害性加以夸大;二是那种事件可能发生;三是所建议对策的有效性。其中每个因素均带有认识判断的过程,而且这种认知判断的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态度改变量。也就是说,当受众接收一条诉诸恐惧的消息时,他们会在心中掂量消息的分量。如果他们不相信所描述的危害性和可怕性,或者认为该事件不大可能发生,或者认为所建议的错失对付威胁并不恰当,那么,便不大可能改变态度。罗杰斯将他的模式称作恐惧诉求和态度改变的保护动机理论。在这里,该度改变是由受众经历的认知判断所激发起来的那部分保护

动机的功能。

(6)预防接种理论(防疫理论)

滋养:原指医学上通过良好的饮食、运动锻炼、休息等等获得抵抗力。用在传理中,事前滋养指事先对一个人基本信念给予支持的观点。

预防接种:即有计划地接触处于微弱状态下的细菌环境,从而刺激个体抵抗力的发展。事前接种指事先将人暴露于微弱的、能刺激抵抗力形成的攻击其基本信念的反面环境中。

在接受免疫信息期间主动参与不如被动参与对后来的说服产生的效果明显。(如参考消息的创立就是应用了这个理论)

四、说服理论的新模式

(一)说服的新模式源于格林沃尔德的认知反应模式。

霍夫兰认为,所有态度改变都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处于对霍夫兰的这个说法的不满,格林沃尔德的模式认为,态度改变受到接收者想法的调控。

格林沃尔德认为,记住某条消息与接受消息是两码事——个人可以学习某条消息中的材料而不经历态度改变。他假定,在通常的说服情况下,某条消息的接受者对之加以思考,将之与现有态度、知识和感觉相联系。在这样做的时候,接受者温习已经存储的认知材料。格林沃尔德的模式认为,这些对某条说服消息的认知反应是说服过程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的说服过程模式有:

Ⅰ.麦奎尔的信息处理理论

1 、麦奎尔的信息处理理论:认为态度改变包含6个阶段或步骤,每一个阶段都成为下一阶段的必要前提。

(1)说服性的消息必须得到传播

(2)接收者将注意这个消息

(3)接收者理解这一消息

(4)接收者接受和服膺所陈述的观点

(5)接受的立场得到维持

(6)期望的行为得到发生

2、麦奎尔注意到,在传播环境中,任何自变量都能对这6个步骤中的任何一个产生效果。麦奎尔还指出,对于一个步骤的影响是正面的自变量,对另一个步骤则可能是反面的。

3、麦奎尔于1976年又提出了信息处理的8个步骤:接触、感受、理解、赞同、记忆、恢复、决定、行动。(记住前面的六个就行了)

4、作用:(1)是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认识态度改变过程的全貌,麦指出,在态度改

变研究的大量文献中,多数可能仅仅针对接受和赞同阶段;

(2)是提醒我们态度改变的困难,许多自变量倾向在总的效果中相互抵消自己的作用。

(3)是为要达到态度改变的成功,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取得规定的满意效果。Ⅱ.两个双过程模式:(1)佩蒂和卡西欧普的精心的可能模式

(2)蒂伯曼和伊格雷的启发—系统模式

它们的共同特点:(1)将态度的改变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并且说

服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

(2)都强调调认知的作用,或者说信息处理的作用。

(3)跟早期有关说服或态度改变的观念相比,它们将接受者视为信息

处理的中介,从而赋予接收者一种更为积极的角色。

另外,两个双过程模式认为,在收到某条说服消息时,个人有两种不同心理过程可供选择,以处理那条消息。

Ⅲ.蒂伯曼和伊格雷的系统模式

1、启发--系统模式描述了两种处理说服消息的方式——系统的和启发式的。

2、系统处理表现为仔细地、分析式地、尽力地研究消息。人们需要具有开展系统处理的动机。这可能受到情境变量的负面影响,这些情境变量可以是时间压力或缺乏某一方面的经验。

3 、启发式处理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式,再这种模式中,人们使用推理规则或者概略方法来形成判断或做出决定。在启发处理模式中,引导决策的规则的例子可能是“专家的意见可以信赖”、“漂亮的人善于交际”,以及“人们的行为反应他们的态度”。

Ⅳ.精心的可能性模式(佩蒂&卡西欧普)

1、该模式认为,态度改变有两种路线:

(1)中心路线:如果接收者积极地处理信息并被观点的理性所折服,那么这个过程涉及的就是中心路线。

(2)外围路线:如果接收者不运用他们的认知能力去评价观点,处理消息中的信息,而是更多地被外围线索所左右,那么这个过程涉及的就是外围路线。

2、当说服的中心路线活跃时,接受者处于高度精心状态;当说服外围路线活跃的时候,接受者处于低度精心状态。

3、佩蒂和卡西欧普指出,精心是指“一个在仔细思考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时,所达到的用心程度”。精心包括仔细关注诉求、试图进入相关信息(记忆或外部来源)、详细考察和仔细推断观点、对观点的价值作出结论,以及对所推荐的立场得出总体的评价。

4、说服可能发生在任何精心程度,在不同精心程度下,或者两者之间的任何精心程度。(1)当说服通过中心路线时,通常是因为高质量的观点正在被强有力地提出。在中心路线下,如果能够引导接受者,使之对所宣传的立场支配性的赞同观点,那么说服最有可能发生。有两个因素导致接受者对说服者产生赞同或不赞同:①接受者最初的立场与所推荐的立场是否一致(一致,容易赞同);②论证的强度。论点越是强有力,越是被仔细地定义,接受者越可能对消息持赞同态度。

(2)在外围路线下,说服不取决于对消息的周密考虑,而是取决于接受者使用的简单决策规则,即启发式论据。这些原则是由说服环境中的一些线索激发的,其中3种主要启发是:

①可信性启发论据:指人们倾向于相信具有可信的来源;

②喜爱性启发:指人们倾向于同意他们喜爱的人的意见;

③共识性启发论据:指人们倾向于同意很多人支持的立场。‘(3)作用:一是有助于我们去调和说服理论中同一因素相互冲突的研究结果。二是给予态度改变研究中接收者更主动的角色作用。

五、说服的技巧(注意对比态度改变的技巧)

1、采用图像:在传播中,特别是在广告中,最常见的技巧的采用图像伴随文本消息的声音。

图像与说服消息的相关性和个人在消息处理过程中的投入水平相互作用,当接受者投入的注意力较低时,不相关的图像会对态度改变产生最大的冲击力;而当接受者投入注意力较高时,相关的图像会对态度改变产生最大的冲击力。

2、诉诸幽默: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技巧。

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幽默对吸引注意力、产生对传播者的喜爱心情等方面比造成态度改变或行为改变更为有效。

学习理论:由马基沃兹提出,幽默可能提供了强化作用,因而导向更大的态度改变。

分心理论:由马基沃兹提出,幽默具有一种能使人分心的作用。所以,通过阻止相反观点的

说服作用,分心可能导致较大的态度改变。或者,通过干扰对消息的注意,分心可能导致较少的态度改变。

3、诉诸性感:性感是一种迷惑人的诉求方法,应该谨慎采用。

4、重复:很多大众传播的消息,特别是广告都重复得相当厉害。

一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受众都在同一个时间看广告;二是它可能提醒受众记住获取消息的某种高可信度来源,防止睡眠者效应;三是重复也有利于受众记得消息本身。重复太多也会产生不希望出现的效果,即在重复与传播效果之间的“曲线关系”。

注:这两章全是大部头记忆的东西,因此对这两章要重点看,多看几遍,要记得滚瓜烂熟。

第九章群体与传播

一、三种重要的群体形式(考名词解释题)

1、基本群体: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长期、亲密、面对面联系的一种群体,例如家庭、工作群体、竞赛队伍,兄弟会和军队的单位。

2、参考群体:指的是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体,该群体是用作参考的,无需归属。例如某学生想加入某兄弟会,可能开始穿得像他们并采取他们的态度。即使他并非兄弟会成员。

3、偶然群体:是人们临时组成的群体,在被聚到一起之前,人们彼此互不认识。例如人们共搭一架电梯,共一辆汽车。

二、社会认同模式(09年汕大考题出的论述大题,除了论述下面的基本内容,还被要求结合网络环境叙述这一理论的应用。个人建议可以从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以及网络舆论所产生的效果方面进行论述,诸如“人肉搜索”、“媒介审判”以及网络舆论所形成的“公民社会”等等角度,都可以大谈特谈,本人就是以能侃而著称的,呵呵。话说回来,答题的时候,惜字如金是不可取的。)

社会认同模式:指出社会群体的定义应该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认为他们自己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

按照这种概念,群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关系,这个群体也不必有一个结构。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

大众传媒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第一,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描述哪些群体对哪一特定议题存在争议,从而显示出哪些群体与议题有关;第二,媒介通过描述各种群体是如何对该议题作出反应的,可能指出每一个群体所持的意见,并且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第三,群体的意见规范在受众心目中的感觉很可能被传播夸大。第四,人们自己承担起维护这种被认为是群体规范意见的责任,且更可能去表达这种夸大的规范。正是在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可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体了。

第十章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

一、创新的散布(创新与扩散理论,属于有限效果范式)

1、散布研究:就是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怎样为人所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的研究。创新: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

二、创新的决定过程(考过简答题)

这个过程包括下面5个阶段:

(1)获知: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动作

(2)说服: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

(3)决定: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

(4)实施:投入创新运用

(5)确认:强化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

三、罗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5类:

(1)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更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2)早期采用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3)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4)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压力;

(5)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

四、后果: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后,给个人或社会系统带来的变化。

(1)满意和不满意的后果:取决于创新效果在社会系统内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2)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取决于个人或社会系统的变迁是对创新的一种直接回应还是创新直接后果产生的二级效果;

(3)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后果:取决于变迁能否得到社会系统成员的公认以及是否符合众人的期望;

大众媒介渠道和处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渠道和本地渠道在说服阶段更为得力。

五、变革代表

变革代表:是一种职业人士,在创新散布中,他们试图朝他们认为有得的方向影响人们采用决定。

媒介论坛:是一种有组织的小群体,经常在一起接收大众媒介节目、广播或出版物,然后讨论其内容。

注:鉴于汕大考过创新研究的决定过程,因而其他的诸如创新的采用者,创新的后果,我想都可能再考。提醒看官注意。当然,要考也就是出名解和简答,大题是出不了的。

第十一章议程设置

一、查普尔希尔研究

1972年,麦克姆斯和肖发表了关于议程设置理论假设的第一项系统研究成果。他们研究了1968 年总统竞选期间的议程设置,假定大众媒介为每一项政治竞选活动设置议程,并影响公众对政治议题显著与否的态度。他们在北卡罗莱纳州的查普尔希尔作这一研究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投票尚犹豫不决的选民上,因为犹豫不决者的态度最容易被议程设置所左右。

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议程设置效果。如研究人员指出的那样,在媒介突出强调的各类选举议题和选民对各类选举议题之显著性与重要性的判定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铺垫作用

延加、皮特斯和金德还发现,电视新闻报道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总统选举。通过为竞选活动设置议程,媒介还为选民设定评估总统候选人的评价标准。延加及其同事称这一过程为铺垫作用。铺垫作用就是媒介通过关注某些问题而忽略其他问题来改变人们对候选人的评估标准的过程。

三、议题的强制性接触和非强制性接触

强制性接触:有些议题,公众能够直接亲身体验的,如失业。对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不会产生议程设置效果。

非强制性接触(考过名解):有些议题,公众不能够直接亲身体验的,如污染,所以在这方面的信息被迫依赖于新闻媒介。对非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会产生议程设置效果。

四、时滞问题:媒介对公众的影响从发生到产生效果需要多长时间。即一则新闻从媒介议程到转向公共议程所要的时间差。

五、议程建构

议程建构是一种集合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媒介、政府和公众相互影响,决定什么是重要事件。这一概念认为,一个问题从新闻报道到成为公众议程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并要经历几个步骤。媒介构造某个议题的方式和描述这个议题时使用的语言会产生影响,名人对议题的评论会很重要。

六、导向需求:影响议程设置效果产生与否的决定因素。导向需求基于两个因素:信息对个人的相关性和有关对象的消息的不确程度。信息的相关性越大,事物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那么,人们对导向的需求就越大。人们对导向的需求越高,则受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越大。

七、媒介间议程设置:媒介议程设置公众议程,那谁来设置媒介议程。影响媒介议程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来自其他媒介的内容,特别是精英媒介,它常常能为其他媒介设置议程。

八、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

(1)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

(2)来自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

(3)媒介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媒介机构有许多目标,其中谋利就是多数媒介共有的目标之一,媒介组织的这种目标以各种方式影响媒介的内容。

(4)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比如:利益集团、政府的法规等。(5)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一种宏观层次的社会影响,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影响媒介内容。

九、议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 提出(查普尔希尔研究、夏洛特研究)。

基于两个观点:一、各种媒介是报道新闻必不可少的把关人;二、人们需要由把关人帮助决定那些超出他们有限感受的事件和问题中哪些是值得他们关注的。

①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

②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带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受众会因为媒介提供议程而改变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③媒介议程与公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而是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经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案例: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

④议程设置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议程设置者”,传播媒介

只是其中之一,尽管可能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传播媒介经常再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互动中发挥作用。(议程建构理论)

⑤有关议程设置的最新研究显示,议程设置不仅再议题层次发挥作用,而且在次议题层次上也发挥作用。“新闻不仅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而且告诉我们该怎样想。”

注:议程设置2010年考的是简答题,看官只要将上面主要内容的五点答上即可。这一章节考名解的机会比较多,如“强制性接触”、“铺垫作用”等等。因此,背的功夫一定要下道。

第十二章知识沟假说

一、知识沟假说的提出

该提法最早出现在1970年,有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在一篇名为《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的论文中提出。该论文的作者是这样阐述知识沟假说的(定义):随着大众媒介对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二、知识沟假说的作用方式:

1、在一段时间内,在媒介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之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将比教育水平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2、在特定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

三、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原因

(1)传播技能——两者的文化程度通常存在差异,而人们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如阅读、理解等均需靠教育打下基础。

(2)已有知识储备——两者现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也存在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基于其所受的教育,可能对某个问题早有了解,或者也可能通过以往的媒介接触而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社会联系——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可能与他人就此类问题展开过讨论。

(4)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相关信息,于是他们就可能对此类信息兴味索然。

(5)大众媒介的性质——大众媒介系统本身就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的。

四、知识沟假设的改进(蒂奇纳、多诺霍、奥里恩修订)

(1)当人们感到某个地方议题上存在冲突时,对该议题的知识沟可能会缩小。

(2)在多元化的社区里,由于存在各色各样的信源,因而知识沟有扩大的趋向;而在同质性的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同,因此知识沟扩大的可能性较小。

(3)当一个议题对本地的人们有迅捷且强烈的影响时,知识沟就很容易缩小。

可能造成知识沟缩小的因素:充足的信息环境——社会名流参与信息传播。

还有研究表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知识沟会扩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知识沟则会缩小。在消除知识沟方面,电视有其独到的作用。电视即使不能完全消除知识沟,至少也能抑制知识沟的扩大。

夏普研究指出,个人动机是寻求信息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与寻求信息的动机非常强烈,

知识沟会缩小而非扩大。

五、知识沟假设的普遍性

1、罗杰斯认为(传播效果沟),(1)这种差距同样存在于人的态度及外在行为上,而不仅仅体现在知识水平上。(2)他还进一步提出,知识沟不单是大众媒介的力量所致,也应包括人际传播的效果,以及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效果。(3)最后他还认为,知识沟并不仅仅出现在两种接收群体之中(比方说,社会经济地位高和低的人),社会经济地位及其相关变量不是造成知识沟的唯一因素。

2、吉诺瓦和格林伯诺发现,导致知识沟最主要的因素还不是社会经济地位及教育,而是受众基于利益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他们集中研究了两种兴趣:(1)自我兴趣,指新闻信息对于个人来说在感觉上的有用性;(2)社会兴趣,指新闻信息对于个人应对社会环境和人际网络来说在感觉上的有用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是文化程度,而是两种兴趣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受试者了解程度的高低。而且,在这两种兴趣中,社会利益和知识获得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

3、他们研究表明,不是文化程度,而是两种兴趣再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受试者了解程度的高低,而且社会利益与知识获得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六、知识沟理论的新进展

1、潘和麦克劳德曾呼吁进一步深化知识沟的理论研究。他们认为,现有的知识沟研究已到达两种不同的层次:(1)微观层次或个体层次,研究的是个人怎样获取知识;(2 )宏观层次或社会层次,研究的是信息控制及其与社会结构、权力等级的关系。他们主张系统地建立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上各变量之间的联系,以拓展知识沟理论。

2 、多项研究发现兴趣比教育作用更大,但其他研究并未发现。

3、盖兹阿诺发现大多数研究的开展都集中在同一时间点上,很少有研究记载了随时间推移产生的变化。

七、对知识沟假说的批评

1、德温曾对知识沟假说提出批评,说该假说完全是建立在传统的“信源—信息—信宿”传播范式上的。她认为该范式在是美国的传播学研究中非常流行,但它掩盖了一些特定的假设。这种观点基本是强调实现信源的目标,并且按此目的想法设法操作受众。德温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将导致“指责受害者”综合症。她建议,传播宣传活动(和传播研究)应当更多地基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她因此呼唤为使用者建构的信息及由使用者界定的信息。

2、伊瓦特认为,从事知识沟研究的学者应该确信他们正在调查测验的信息是有用的,并且跟针对的受众有关系。伊瓦特建议研究者在测量公共知识时使用更多开放式问题。

八、总结:在知识沟理论提出后的一些改进和拓展:

1、信息有时候会扩大知识沟,而有时候则可缩小知识沟。

2、因传播而出现的知识沟不纯粹是知识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可能涉及态度和行为。罗杰斯将这种现象重新定义为传播效果沟。

3、这种差距并不局限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度饿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之间(通常根据受教育水平来测量)。

注:本章讲“知识沟理论”,在基本的传统定义的基础上,看官要特别记忆关于该理论的最新发展,因为“最新发展”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也是汕大考题的看重点。有了最新理论的阐释,你才能够拿到满分。

关于一种专项理论,如“知识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一般都是出名解和简答。如果是出论述题,只能是结合现今的社会事件或者当前的网络环境(汕大特别喜欢结合网络考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关于这方面的复习准备,我建议除了把基本的理论和最新发展记牢记熟,看官还需要多看期刊。比如说在中国期刊网上,就某一个理论单独搜索,然后打印出来,这样你就能对某一个理论有很深的了解。在阐释该理论时就有了别人没有的东西,会让判卷老师眼睛一亮。满分自然不在话下。(本人答传播理论卷子时所涉及的题基本上都是满分,靠的就是说了别人没有说的话,而这些都是从期刊,论文上得来的。)。看官自省吧!!

第十三章大众传播的效果

一、效果理论的总体趋势

(一)子弹理论(或称皮下注射器理论或传送带理论或银弹理论或魔弹理论或刺激-反应理论)。它预测,对接触大众传播的所有受众,这些消息都有很强的、或多或少的普遍的效果。

(二)有限效果模式(克拉珀提出)。

1、支持该观点的实验:①霍夫兰的陆军研究,导向类影片虽然在传递信息上有效,但却未能改变人们的态度。②库珀和贾霍达对卡通连环画《比考特先生》的研究指出,选择性理解可能降低了消息的有效性。③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所作的选举研究显示,受到大众传播竞选宣传影响的人很少。

2、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提出的五个普遍原则前2 个如下:(1)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产生受众效果的充要条件,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的影响中,并通过它们而起作用。(2)在强化现有条件的过程中,这些中介因素一般作为对传播效果有所贡献的代理者,但不是它的唯一元素在起作用。

(三)适度效果模式

1 、该模式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比有限效果要大,有效效果过度地减少了大众传播的效果。

2 、包括:知识沟、议程设置和电视暴力效果。

(四)强大效果论

1、该模式认为,在特定情况下,大众媒介可以对很多人产生重大影响。

2、它最初是由诺利?纽曼在她的《回归强大的大众媒介概念》一文中提出的。

3、门德尔松“全国刺激测试”。门德尔松认为:①清楚说明了宣传活动的目的;②找准了目标受众;③克服了受众对特定议题无所谓的态度;④找到了想在消息中强调相关题。

4、降低心脏病的宣传活动。

5、鲍尔-罗基奇、罗基奇和格鲁伯:伟大的美国价值观测验。

6、大众传播还有另一种强大效果:看电视会降低人们参与社区组织和其他群体的意愿。

(看1-3就行了,至于后面,只能说老外太啰嗦了,对考试答题没用。注:这是学传播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整体框架,对于掌握传播学实用主义的经典理论是很重要的,看官一定要在这个框架内把各个单项理论牢记住。)

二、媒介效果的具体理论

(一)教养理论(涵化理论):认为长期看电视会影响人们的理解、态度和价值观。

1、该理论是由格伯纳及其同事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安南堡学院发展出来的。(是有史以来对电视效果所作的最长期及最大规模的研究。)

2、格伯纳小组认为,电视已成为美国社会的核心文化支柱,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涵盖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格伯纳所称的教养效果(教授共同的世界观、角色观和价值观)。

3、格伯纳小组认为,大量看电视者从中得到了大大夸张的危险和不安全感,比如可能正在引导大量看电视者去感知一个“罪恶世界”。这可能是电视所造成的最主要且影响最广的教养效果之一。

4、但上述观点遭到了赫希的批评。赫希认为,如果同时控制很多不同的变量,那么能够归于电视的效果会变得非常小。因此,格伯纳及其同事修订了教养理论,他们加上了两个概念:主流化和共鸣。

(1)当大量看电视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趋同时,就会发生主流化。

(2)当教育理论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体中非常突出时就会产生共鸣。

教养理论不再宣称电视对所有大量者都具有统一和跨界的效果了。它现在主张的是,电视与其他变量是相互作用的,看电视对某些次级团体的人有很强的效果,而不是其他所有人都有影响。

5、教养理论最近的一次改进,将可能的效果分为对两种类型或变量的效果。

第一级信念:是指对真实世界的各种事实的信念。

第二级信念:是指从以上事实中推断得出关于期望与倾向的信念。

这两者信念可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级信念可能来自对第一级信念的推论。但是,一些研究现实,第一级信念和第二级信念并不总是有明显的相关。

6、新闻折射假说(麦克劳德及其同事)

接触地方新闻内容可能强烈影响对罪行等问题的偏差理解,因为这种消息具有可感觉的高度现实性和接近性。

7、对教养理论进一步研究的一个有前途的话题是检验电视节目的一致性及其一致性的来源。原来的教育理论假设,电视节目是高度一致的,后来的理论重新表达了这种假设。格伯纳认为,电视内容的一致性来自电视节目制作的集中化和追求大量观众的经济动机。夏皮罗将此成为教养理论的文化制度模式。

三、教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由格伯纳等人提出。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本能,使得人们在头脑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这种影响不是短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教导了人们的现实观、价值观。

另一方面,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只有如此,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这些信息不是以说教的形式,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来传递的,因而是潜移默化的。

教养理论指出了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传媒的倾向性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影响,教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媒介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教养理论可

能适合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并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众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注:在这里,我将两种对“教养理论”的阐释列在了一起,就是为了让看官分析比较这两种理论阐释的不同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题时可将后一种阐释作为开头部分进行总体上的概括阐述,然后在具体说说教养理论在电视方面的独特效果。应该这么说,后一种阐释是用来拿基本分的,而第一种即本书关于该理论的阐释是用来拿满分的。

四、沉默的螺旋(强效果论的代表)

1、诺利?纽曼认为,大众传播的三个特征是累积性、普通性和积累性。三者综合,便产生了对公众理论的巨大效果。

累积性:指特定主题或消息随着时间进行的积累。

普通性:指大众媒介的广泛存在。

协调性:指某个事件或议题的统一画面,这幅同一画面可以继续发展,并且通常由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网和其他媒介共享。

2、按照诺利?纽曼的理论,公众舆论是通过一个叫做沉默的螺旋的过程形成的。在具争议性的议题上,人们对公众舆论的散布形成印象。他们试图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大多数,然后他们判断公众舆论是否会朝赞同他们意见的方向改变。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他们就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如果他们觉得公共舆论正在逐渐背离自己的意见,他们也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他们越是沉默,则其他的人便越是觉得某种看法不具代表性,他们便越是继续保持沉默。

沉默的螺旋理论假定,个人具有一种准统计学感觉官能,借此他们确定“哪种观点和行为模式是他们的环境所允许和不允许的,哪些观点和行为模式正在得势或失势。”

大众媒介在沉默的螺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人们通过大众媒介来发现公共舆论的分布。大众媒介能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1)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2)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沉默的螺旋;(3)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注:关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出简答和大题的可能都有。简答自不赘言,大题来讲,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中的应用和体现”是为理想,而且是从媒介角度出题,就是要考你结合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散布,来阐述大众媒介在沉默的螺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上面那三点(即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等)要一一论述,而且最好举出当年发生的具体事例来佐证你的观点。所以给看官的建议是:在浏览新闻事件的时候要去想,这个新闻事件我可以用什么传播学理论来解释。或者说,怎么样用传播理论解释某个新闻事件的细微之处而不是全部。我平常看新闻的一个优点就是,我不太关注这个新闻讲了什么,而是更关注那些专家的分析,从专家的分析中,就能得出相应的传播理论来。或者,我不关注这个新闻讲了什么,而是关注媒体是怎么报道这个新闻的,他是不是避重就轻了,他是不是隐瞒了什么别的东西,他的导向性是什么。举个例子吧,就如“巴东邓玉娇案”中媒体的表现,你有什么感触呢?是不是觉得媒体的声音太过强大,把一个弱势方硬生生的塑造成了强势的一方,全国大众也就如媒体所希望的那样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纷纷同情阿娇,而声讨那个乡镇干部。在这里,就可以体现出“媒介审判”或者“议程设置”的威力,以及沉默的螺旋的那三点内容来:对邓玉娇的同情成为主导意见。而同时期的南方周末则反其道行之,在一片同情邓玉娇的喊声中,却采访了被捅死的那个官员的亲属,向读者讲述了丈夫死后家里的困境以及面对舆论时的尴尬,但是人们大多忽略掉了这篇更有意义的新闻报道,这就可以反应出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第三点: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受到孤立形成印象,以及“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他们就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如果他们觉得公共舆论正在逐渐背离自己的意见,他们也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他们越是沉默,则其他的人便越是觉得某种看法不具代表性,他们便越是继续保持沉默”。

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资料之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第三章历史发展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 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特点是: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渔猎发展到农业;由氏族分化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4. 最能反映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5. 最能反映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6.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 7.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8. 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9.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 (1) 西方的华夏集团; (2) 东方的东夷集团; (3) 南方的苗蛮集团。 10.(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1.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 12.(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3. 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14.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5. 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 16. 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百谷)之称。 17.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 18.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9. 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 20.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 魏:曹丕,以洛阳为都; 蜀:刘备,以成都为都; 吴:孙权,以建业为都。 21.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22. “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

社会保障概论要点

社会保障概论要点

————————————————————————————————作者: ————————————————————————————————日期: ?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点 答:(1)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特点:①强制性;②社会性;③互济性;④福利性;⑤公平性;⑥不可逆性2.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念 答: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 3.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 答: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以现收现付方式筹集保险基金,会影响储蓄总量;以预提积累方式筹集保险基金,会影响储蓄构成。 (2)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①劳动供给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对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有重要作用,使劳动者数量和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但也会使劳动者选择提前退休,诱使劳动者选择自愿失业或休闲。②劳动需求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机器替代劳动,影响劳动需求。③劳动力流动方面: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的不平衡,既是劳动者流动的原因之一,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壁垒。 (3)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①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人再分配;②对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再分配; (4)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当经济不景气时 ,社会保障支出大于收人。当经济繁荣或发生通货膨胀时,社会保障收大于支。 4.社会保障的原则 答:(1)公平原则;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无一例外地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3)责任分担原则;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①普遍性原则: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②选择性原则: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受保障者的经济收人状况及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程度,有区别地安排社会保障的项目、对象范围、筹资方式和待遇水平等。 (5)其他原则:①互济性原则:其实是以互惠制为基础的,即我为他人作贡献,他人也为我作贡献,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②法制性原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立法为依据,以社会保障法律作为制度确立的标志,以社会保障法律作为实施社会保障项目的依据,以社会保障法律作为政府管理与监督社会保障事务的依据。 5.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 答:(1)劳资问题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所以,不需要阶级斗争,进行社会革命来解决。而只要对工人进行教育,改变其心理和伦理道德的观点,便可以解决。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目的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证社会安全为目的的保险制度,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 (2)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商业保险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 (3)权力与义务对等内涵不同。社会保险首先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商业人身保险强调投保人员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表现为一种“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 (4)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有社会保险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属于行政领导体制。商业保险机构——保险公司是自主经营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于金融体制。 (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保障水平要考虑劳动者原有生活水平和社会平均的消费水平,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完全以投保人所缴保险费的多少为标准,不考虑其他因素。 (6)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享受的基本权利,属于劳动立法范畴。商业保险是企业的金融活动,合同双方权益受经济合同法保护,属于经济立法范畴。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 2.社会基础:工人阶级长期斗争和争取的结果。 思想理论依据:(1)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社会是个人的总和,社会的职责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其个人利益,使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幸福,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全社会的稳定与繁荣。(2)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收入均等化,即认为一个人的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3)凯恩斯主义理论: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等观点。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德国: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俾斯麦,1883《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2.英国:最早社会保障立法《济贫法》;1911《国民保险法》。 3.美国:1935罗斯福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 1.“投保资助”型(传统型):美国、德国、日本。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费用由多方承担、实行自治管理。 2.“福利国家”型(全民福利):英国、瑞典(福利国家橱窗)。使公民普遍的享受福利,让国家担负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责。 3.“国家保险”型(国家保障):苏联。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高、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工龄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 4.“强制储蓄”型(强制自保):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智利。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立在立法的基础之上的。 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 1.公平和效率 2.政府和市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和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3.权力和义务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进步 四.社会保障与人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第一次分配注重效率 第二次分配强调公平(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而言) 第三次分配追求社会协调与和谐(慈善,例如照顾孤寡老人等。)自愿的,费制度化的,缺乏稳定性。 第三节社会保障与其他公共政策 一. 1.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备受关注的公共政策之一,在实践中又与其他政策密切相关。— —扶贫政策、人口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等。 2.社会保障与消除贫困 贫困定义(原因)——“缺乏说”、“排斥说”、“剥夺说”、“能力说” 贫困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

3.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贫困,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可以保障每个公 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是另一个层面。 二.社会保障与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采取直接干预、调节和影响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分布等而制定的法令、措施、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第四节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 一.共性 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都进行风险转移 都以给予损失赔偿保险金给付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 充足的基金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 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性质不同——基于公共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区别 经营目标和经营主体不同——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区别;公营机构与商业公司的区别; 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不同——政府承担经营管理与金融部门的竞争规律的区别; 第五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第一节模式 1.三个阶段: 面向贫困人口与工业劳动者的阶段(伊丽莎白济贫法)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社会保障的核心部份是——社会保险 2、1978年,我国建立了——民政部 3、负责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的部门是——民政部 门 4、1982年,我国建立——劳动人事部 5、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设作为其常设办事机构是——秘书处 6、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不能保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公民,提供满足其最低水平的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称为——社会救济 7、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起始于——社会救济 8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9、现代社会保障萌芽的标志是——1834年《济贫法》 10、1999年国务院发布——失业保险条例》 11、“无责任补偿”原则的保险制度,首创于——德国 12、《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为本人工资的——1% 13失业保险的被保险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标准是以本市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1% 生育保险费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 14、职工因发生事故或职业病死亡的,所在单位均应发给因公死亡待遇。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根据供养人口按月发给。供养1人的发给死者生前标准工资的——25% 15、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20% 1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 为缴纳基数 17、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的——2% 18、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 1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 20、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时间是——1951年 21、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18个月 22、我国政府规定,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工种要提前退休,必须累计满---- 9年 23、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给予的假期不超过——2年 24、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八级伤残的标准为本人工资的——10个月 25、失业人员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 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24个月 26、企业为安置富余职工而兴办的从事第三产业的独立核算企业,自开业之FI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时间为——两年 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计算后剩余的月数,超过6个月的,按 --- 1年计算 27、职工失业期间达到退休年龄,可以按规定办理退休,必须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 28、职工因工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一一12个月 29、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 30、199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

育明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14)-中国文化要略-参考书、报录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 第十一章科技成就 二、名词解释 1.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日起日落为一天;月缺月圆为一月;日、月周而复始为一年;金、木、水、火、土则是人们实际观测到的五颗行星。“金星”古称“明星”,又称“太白”,黎明见于东方,俗称“启明”,黄昏见于西方,称作“长庚”。“木星”古称“岁星”,也简称为“岁”,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并据此纪年。“水星”又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又名“镇星”。但是,古书中提到的“水”与“火”,并不是指水星和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和“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即指“大火”。 2.二十八宿:指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都是若干颗星的组合,而二十八宿又以方位分为四组,以中国古代四方保护神相配,分别为:东方苍龙奇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在《诗经》中已有多处记载,到《吕氏春秋》已有完整的名称,而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盖箱上,已绘有二十八宿的完整图画和名称,可见它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古人认为它们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永恒不变,因此用来作为其他行星的“坐标”,以便观测日月五星所处的位置。其次是古人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使之相互对应,将星宿对应的地狱称为“分野”。这在《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3.历法:所谓历法,就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中国的历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所以在中国的历法里有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尚书·尧典》中已经记载了一年分四季,有366天以及闰月。从殷商时起,用六十干支纪日,以月亮的圆缺纪月,此法相传数千年,直至汉武帝时才制定了“太初历”,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此后历代改历,到元代郭守敬创“授时历”,历法基本定型。明代所用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郭守敬制定的元历。 4.圭表:是古人为了测试日、月变化而使用的工具。所谓“表”就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圭”则是地面上南北方面平放的尺子,二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当太阳走到最北且位置最高时,杆影最短,此为日北至,即“夏至”;相反,杆影最长,即为日南至,即“冬至”。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定为365.25日,公元1199年南宋杨忠辅已将这一数值精确到365.2425。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就采用了这一数值。这个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才差26秒,3320年才差一天,与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完全相同。 5.二十四节气:为了让历法更好的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因其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气温、物候、雨量变化也不同,古人以此为变化来确定它们的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问答1.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13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型结构、中国科技的实用性特点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观念密切相关的。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整个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各级官吏,因而与此相悖的科学技术活动被视为“旁门左道”。一部二十四史,写满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贞女烈妇的事迹,却偏偏没有科技发明者的专门章节。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比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成就,而且比较发达,但其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为王朝的一统天下寻求“授命于天”的根据;中国古代的农学也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但它是历代王朝“以农立国”和“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反映;即便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也与国家的实用目的有关。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2.介绍中国农学的发展。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在黄河流域的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了粟以及储存粟的窖穴。其后,文献都有夏、商、周重视农业生产的记载,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一位农业生产的专家。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基本上使用石、骨农具,其中主要是双齿的耒和铲形的耜,至少在春秋时期,人们已部分使用铁器,并逐渐代替石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对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因而产生了农学家和农学著作。战国时代出现的《神农书》、《野老书》已经失传,其内容不得而知。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吕氏春秋》里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文章和散见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资料。其中,《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尚书·禹贡》则记载了根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吕氏春秋》的四篇文章,不但提出了流行数千年的重农思想,阐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则,而且从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天、地、人,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这里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生产技术也比较先进,因而对农学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地区。西汉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隋唐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论及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法,谈及麻、粟、养牛,论及农桑,内容切合实际,所论都依据实践。与此同名的另一部《农书》,为元代王桢所著,它总结了《齐民要术》以来黄河流域旱田和江南水田的耕作技术,第一部分为《农桑通诀》,是全书的总论;第二部分为《百谷谱》,叙述了谷、稻、麦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栽培、保护、收获、贮藏等多方面的技术;第三部分为《农器图谱》 ,画出所能搜求的农具图形;此外还涉及农田水利建设和水的利用,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 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农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历了千余年的积累,到明清时已有了更多可总结的东西。这时中西科技的交流与渗透,便产生了徐光启这样的大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尤以系统而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连年战火,动荡不安,水利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处于衰退局面。为了富国强兵,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农业的主张,并注意吸收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农业技术,到戊戌变法前后,人们已经开始兴办农业教育。1897年,罗振玉等人编辑出版了《农学丛书》,借以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农学研究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关系到收藏的每一个环节,诸如土壤改良、合理施肥、良种选择、抗旱保墒等,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中医的特点。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治病过程看作一个统一性运动,认为人体各部位器官的功能休戚与共,认为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人的病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外在环境作用于内部集体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过程,因此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和“八纲”,即“望闻问切”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医生正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辩正施治。中医的这一理论和治疗方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4.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在纸张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是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记事,称为“甲骨文”和“金文”;后来又改用竹片和木片,称为“简牍”,几乎与此同时,人们又用丝织的绢,称为“帛书”。但这些书写材料,不是笨重,就是昂贵,都影响了信息储存和交流。 在制造丝织品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种薄薄的丝绵可以书写,这就是所谓的“絮纸”。但絮纸由于原料有限,不能大量造纸,但人们却从中得到启发,去植物中寻找纤维,于是就发生了植物纤维纸。“纸”的偏旁从“纟”,原因就是纸张最早是从丝织品开始的。中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是麻纸,西汉时已有,足见东汉蔡伦造纸之前中国已发明了纸。只是这种纸质地粗糙,不便书写,仅可作包装之用。到了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伦纸”。蔡伦之后,东汉末年又有一位造纸能手,叫左伯,字子邑,因他所造的纸质量很高,备受世人称赞,所以南北朝时,萧子良在写给王僧虔的信中,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这一时期,造纸原料有新的拓展,造纸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加工技术也有新的提高,出现了色纸。隋唐以后,造纸业进入全盛时期,造纸原料更加丰富,麻皮、嫩竹、桑皮、稻秆等均可造纸;纸的种类愈易增多,宣纸、蜀纸、苏纸、歙纸竞相媲美;造纸技术更加成熟,纸的应用范围已不独书写。直到近代机器纸出现以前,我国的造纸术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的传播:公元4世纪时,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入韩国、日本;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但到近代以后,欧洲随着工业革命发明用机器造纸,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我国的造纸术才落在世界之后。 5.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发现了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能和指示南北的现象,这在《管子·地数篇》中已有记载。大约就在此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像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测方向难以准确。 司南发展到宋代,已成形为“指南针”和“指南鱼” 。指南鱼是将薄铁片剪为鱼形,经磁化后带有磁性,使用时让它浮出水面,鱼头就会指南。指南针则是将钢针磁化,其使用方法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了四种。后来,人们又将指南针与二十四向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有了罗盘,只要看一看指南针所指的地方,就可以定出精确的方位。但后来人们也发现,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因为地球存在地磁偏角,《梦溪笔谈》最早记录了这个事实。指南针的最大用途就是航海,它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指南针的传播:由于中国的航海业在宋代已很发达,与阿拉伯诸国的往来十分频繁,因此指南针在宋代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中。正因为如此,才能有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并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可能。6.火药的发明和传播。火药是硝酸甲、硫磺和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它的发明是古代炼丹术长期实践的结果。至迟在唐代,火药已被发现并利用。孙思邈在其《诸家神品丹法》中所记载的“丹经内伏硫磺法”,其实就是制造火药的具体方法。火药发明后,首先被用到军事上,以火药为动力的杀伤性武器被制造出来。这是武器制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公元11世纪的宋代,已制成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三种火药武器的火药配方,宋末抗击金兵的宋军已在战争中使用“霹雳炮”,稍后,金人在抗击蒙古人的战争中则使用了“震天雷”。到元代开始出现铜或铁铸成的简式火炮——火铳,因其威力巨大而被称为“铜将军”。在元代甚至还制造出一种火药箭,其发射原理与现代火箭发射差不多。到明代又出现了同时发射十支以上,甚至几十支和上百支箭的“火弩流行箭”、“一窝蜂”、“飞镰箭”、“百矢弧”等,此外还有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等。特别是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火箭,已具有两级火箭的雏形。火药的传播:大约在大唐晚期,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硝石,已传到阿拉伯、波斯等地,因其洁白如雪,被称之为“中国雪”或“中国盐”。约在13世纪左右,火药才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因那时的阿拉伯人称中国为“契丹”,故而把中国传入的火药武器称为“契丹火枪”或“契丹火箭”。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得到了中国的火器,而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7.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开启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到隋代初年,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佛像和历书等。其方法是将文字或图画以阳文反刻在质地坚硬的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刷墨铺纸加以印刷。到唐代已逐渐用雕版印刷流行较广的书籍。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里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进一步发展,到宋代已达盛期,印刷出版了众多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这时除官刻本(政府)和私刻本(文人)外,还有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所以宋代藏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雕版的使用并不方便,不但刻板费时,而且保存不易,常因气候、虫蛀等腐蚀变形,即使有错字也不能改正。这时出现了活字印刷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在宋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后来的发展中,元代曾改用锡活字。在西夏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木活字,到明代出现了铜活字,16世纪又产生了铅活字。直到20世纪电子排版系统出现以前,人类一直使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印刷术的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在12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约在13世纪,欧洲才用雕版印刷印制了第一张画像。随后,14到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感悟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感悟 本学期,通过对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原先并不知道的知识点,特别是将初时将社会保障单纯理解为“救济”,理解为只是出于困难的人们才可以享受社会保障:现在,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大大扩展——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而社会救助只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很少的一部分,保障对象也是少数人。 学习社会保障概论,目的在于学习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社会保障体系中各项制度、计划和项目的内容。对于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更要通过此学习,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有机会,为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尽己所能,促其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对我们的讲授、小组作业和课外查询的资料,使我们对国外先进的社会保障发展状况印象深刻,也收获甚多。下面,我将平时学习中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做一简要的总结,限于纸张大小,我没有列成表格,请老师见谅。 主要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情况: 1、英国: 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政府直接管理方式 新旧《济贫法》、《贝弗里奇报告》 1948年五大法律成为英国福利国家形成标志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由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和私人医疗保险制度构成失业保险: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2、瑞典: 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半官方的自治管理方式 福利国家“橱窗”(保障内容无所不包) 按照“普遍性”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失业保险: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救助相结合 3、德国: 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为半官方的自治管理方式 保险特征:一是以社会保险为主,二是承保机构多元化,三是经费筹集多渠道,四是保障管理高度“自治“ 养老保险: 世界上最早建立养老保险的国家。分为法定强制性和 自愿性两种性质。 基金的筹集模式为初期的基金积累制逐步改为现行的 现收现付制 医疗保险:法定医疗保险和自愿医疗保险两大类型组成 以社会集资为主,国家提供的财政收入补贴较少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新定义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保障定义的基本含义 (1)社会保障的目的: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 (2)社会保障的依据:国家立法 (3)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国家和社会 (4)社会保障的获益主体:全体公民 (5)社会保障的内容: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重点) 1. 调节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波动; 2.保证劳动力在生产进程不致受阻或中断; 3.实现国家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4.国家可以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5.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对于平衡信贷总量起到积极作用; 6.促进居民现期消费基金分流,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7.为企业进入市场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基础和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8.社会保障资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 1.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2. 体现社会公平 3. 保持社会稳定 (三)、讨论: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 1.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2.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劳动力流动 3.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入再分配 对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4.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 促进积累还是减少积累 刺激消费还是抑制消费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1、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趋势 (1)、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2)、多元化社会保障模式的发展 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模电知识点归纳2(完全版).docx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 .什么是杂质半导体?有哪 2 种杂质半导体? 2 .什么是 N 型杂质半导体?在N 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的三价硼元素是否可以改型为 P型半导体? 3 .什么是 P 型杂质半导体?在P 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的五价磷元素是否可以改型为N 型半导体? 4 .什么是 PN 结? PN 结具有什么样的导电性能? 5 .二极管的结构?画出二极管的电路符号,二极管具有什么样的导电性能? 6 .理想二极管的特点? 7 .什么是稳压管?电路符号?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反向击穿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稳 定电压 Uz 指的是什么?稳定电流Iz 和最大稳定电流分别指的什么? 8 .二极管的主要应用电路有那些?掌握二极管的开关电路,限幅电路和整流电路的分析。 (1 )二极管的开关电路, D 为理想二极管,求U AO (2 )二极管的限幅电路

D 为理想二极管时的输出波形 D 为恒压降模型时的输出波形(3 )二极管的单相半波整流电路,求负载上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即所含的直流电压)

(4 )二极管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求负载上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即所含的直流电压) 如果图中四个二极管全 部反过来接,求负载上输 出电压的平均值? (5)二极管的单相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定性画出负载上的输出电压的波 形求负载上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即所含的直流电压)

(6)二极管的单相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定性画出负载上的输出电压的波 形求负载上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即所含的直流电压) 9 .什么是晶体管?它的结构和电路符号?(见教材P29 页),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 用来表示晶体管的电流控制能力的一个参数是什么?工作在电流放大状态下的电流控 制方程是什么?

2021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说起它,真可谓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辉煌一时。在国外最新的QS排行榜中,在中国高校排名中更是名列前十。但是在国内,它的实力与它的排名却大大地不相符,严重低估了该校的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校的地理环境严重的影响了它的生源,实际上它只是位于一座偏远的县城里,而且交通十分不便。而是在现今的中国高校排名中,城市加分项也很重要,同样的一所高校位于两座不同的城市,也可能影响它的排名。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不是很优秀的国内排名严重影响了它,导致生源上不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如此,它依然入选了211、985以及最新的双一流工程,实力仍不可小觑。 今天我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专业硕士学位汉语国际教育。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同学,可能不知道什么叫专业硕士学位。我在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研究生分为学硕、专硕和头几年刚有两证的非全日制。当日一般非全日制,大家都不考虑。学硕一般考试难度难于专硕,但是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学硕可以调剂专硕,而专硕却不能调剂学硕。 接下来我就说说在准备考研期间的规划吧。 作息时间: 首先我就要说说作息时间,千万不要熬夜学习!也许有的人喜欢熬夜复习,但其实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熬夜对身体不好,万一身体垮了一切就都完蛋了。其次真的很影响第二天的精神!当然你如果是夜猫子那就当我没说,哈哈哈。 06:30-07:30 洗漱,早餐 07:30-09:00 背诵前一天知识 09:00-11:40 专业课(看视频,做笔记,背诵) 11:40-12:20 午餐 12:20-13:00 看一会政治,酝酿睡觉 13:00-13:45 午休 13:45-17:00 专业课 17:00-18:00 晚饭 18:00-20:00 英语 20:00-22:00 政治 22:00-22:30 复习今日所学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新

社会保障 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对象是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A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B ) A.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C.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 3.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 C ) A.现役军人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 B.退出现役的军人 C.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 D.革命烈士家属和现役军人 10.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正常产假为( A ) A.90 天 B.105 天 C.180 天 D.42天 12.生育保险属于( A ) A.短期性补助 B.长期性补助 C.保险性补助 D.福利性补助 16.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方法有多种。按照一个家体用于饮食支出的比例来大体测定该家体 的生活水平的测定方法是( B )

A.生活需求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 D.国际贫困标准法 21.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 A ) A.社会救助 B.失业保险 C.生育保险 D.社会福利 24.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D ) A.雇主 B.被保险人 C.国家 D.被保险人和雇主. 31.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C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 C ) A.生活幸福 B.人民富裕 C.社会安定 D.生活水平 43.“五保”不包括 ( D ) A.保吃 B.保穿 C.保住 D.保富 44.托儿所、幼儿园等属于我国职工福利中的 ( A ) A.集体福利设施 B.个人生活福利性补助 C.文化福利 D.娱乐福利 5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不包括( C ) A.政府 B.企业 C.家庭 D.个人 56.不属于社会保险基本特征的为( B ) A.社会性 B.差异性 C.强制性 D.福利性 59.不属于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救助对象的为( B ) A.弃婴 B.产妇 C.残疾人 D.老年人 62.国家抚恤实施的主体是( C )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