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新课程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理解

基于新课程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理解

基于新课程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理解
基于新课程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理解

基于新课程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理解

摘要本文试就新课程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理解作探析,旨在阐述在教学中合理把握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就是关注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的设计,不仅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必然发展需要,更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运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认为,英语教学应该从文本学习需要和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出发,注重优化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还能够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在教学中,设计全面知识目标,体现重点和难点;关注技能发展目标,体现思维和运用;注重情感升华目标,体现审美和态度。这些三维目标的设计,不仅能够全面地展现文本学习内容,还能够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起到一定的引导促进作用。

一、设计全面知识目标,体现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予以参照执行,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引,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设计全面的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运用。这种全面性的目标设计,能够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提供一种指引道路。

笔者以为,设计全面知识目标,应该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整体性,即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在围绕文本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反映出学习的整体,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意识;2.重点性,即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在围绕文本教学重点内容的基础上予以体现,能够在高频率的引导中发挥作用;3.难点性,即教学目标应该是有助于难点的化解,让学生能够在围绕难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探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下同)8A Unit3 A day out的“Reading”的教学过程中,就教学目标设计的全面性,笔者作了如下的安排:首先,设计阅读理解目标,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文本中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篇理解概括能力。其次是就文本中的连词使用、verbs+to–infinitives、反身代词等运用设计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予以运用。

二、关注技能发展目标,体现思维和运用

学生的技能目标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些技能目标培养,一方面,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

去评价。 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用,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来,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花一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答,这样一来,课堂就极容易完不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面对如此现实的问题,教师的担忧是合理的。毕竟,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教师现在还很难看到,后两者的积累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事实上,以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缘于这一点。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们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越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越不是能通过讲授来达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它渗透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既然三维目标存在如上的关系,那么笔者将结合下面一则教学案例,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 现以七年级英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案例片断为例。 案例片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语言目标:谈论日期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了一幅挂历。上课后,教师用英语指认挂历上的十二个月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Teacher : January ,February, March…….December.(教师反复指认,学生跟着不断地重复,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读认) 接着复习基数词,顺势教读序数词。 Teacher :first ,second, third…fourth…….(反复教读并圈出几个特殊形式的序数词) 为了引出日期表达,我首先从“Birthday”这一话题入手: T: My birthday is July fourth (强调July four并让学生反复读) T: My mother’s birthday is May ninth (强调May ninth并让学生反复读) 看来有相当部分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日期,于是师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T:Excuse me . When is your birthday? Sa::My birthday is July tenth (July 10th) T: Do you know your father ’s /mother’s birthday? Sa: ??? 接着用相同的句子问其它的几位学生,然后进行Pairwork.(大约进行十分钟)。接下来继续师生对话。 T: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 Se: Me. (It is March 23th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所谓的三维目标,从包含的内容来看,就是指: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我想谈的是:在新课标中,为什么提到的是三维目标,而不提是三种目标呢?其中,三维目标和三种目标的区别是什么呢?新课标得这种提法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呢?我在看了很多资料之后,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 1.运用数学思维的图解来加以示意和解释。 将三维目标看成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三维,当三维都和谐正常发展,得到的长方体的形状才协调(长方体最协调、最优美的就是正方体。正方体的三维长、宽、高是相等的,这里就让我们看到当三维目标都是等同的高度重视,得到正常、协调的发展的时候,学生的发展-----长方体的协调、优美就体现出来了),同时其体积才是达最值。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够是素质教育、才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 单维目标的发展,而忽略其他维度的发展,肯定是不和谐、健康的。无论是忽略任意的一维还是两维,都构不成长方体,这样就不存在长方体的体积构成。如果知识发展单维目标,或两维目标,其余的一维或两维目标发展不好,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构成的长方体不够和谐和美观。 在传统的教育中,很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重视过程和方法,比较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相当于是长方体的两个维度不够和谐。 2.三维目标的提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教师要有一种整合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中应该始终贯穿三维目标的整合的理念。至于针对具体的章节,具体的课堂,三维目标是怎样整合,如何体现三维目标中的显性与隐性的,这要教师的认真学情分析,一定要具体的内容和落实的措施。如文科学科的总体目标是强调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对不同阶段的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标准》以及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做某事”的形式来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教学是有目标的行为,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可观测性。可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规限着课堂教学的运作。 正是由于教学目标的这些功能,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关键。目标虚设或目标错位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无序、随意,有时会造成低效甚至负效。目标虚设等于目标缺省,而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学;目标错位就是标准误导,由此导向、调控的教学其结果也是偏离方向的。所以要真正发挥教学目标的有效作用,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教学目标的分类非常重要。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教学的时间分类,如: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难度在于目标的准确预设和有效生成。要准确预设一堂课的目标,首先对教科书和学生这两维要素有一个准确的解读。简而言之,我们要弄清楚两大问题:教科书要求是什么?学生能否达到教科书的要求? 教科书是显性的语言材料。解读这类语言材料需要有两大逻辑上的思考:外延结构和内部结构。语言材料的“外延结构”是指教科书中的某个单元或课文与其前后单元或课文的关系。无论是结构型的教科书还是功能型的教科书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编排的,也就是单元与单元或课文与课文之间会有前呼后应、螺旋上升的联系。结构型教科书在语言体系上显得更加有系统。但现行的教科书主要是功能型,相比之下其语言体系不是十分明显,因为功能型教科书是按照话题编排教学内容,语言暗含在其中。所以在解读这类教科书的语言材料时更需要仔细梳理语言材料,弄清楚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必须认真通读、研究一册教科书或一套教科书,梳理清楚话题的设计、功能的运用、词汇的分布、语法的编排、技能的要求、策略与情感的渗透。这项工作应该在新学期开始前完成;在设计某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内容,使得各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目标形成一种线性的联系。

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

对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中,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高一思想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的三维可以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 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②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 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④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 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 力; ②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简要概括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 币出现的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使学生在大量感性

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③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 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④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现 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于有利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这里的学习目标是指三维目标。关于对目标的分类等,这里不作研究,只是对三维目标的设计依据和理解及其对三维目标的表达与实施作些探索。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据。如何确立某一个教学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笔者以为,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目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五是培养的技能点;六是情趣的激发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讨论点;九是渗透的育人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如以深究。 (一)知识与能力(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所谓能力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

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2008-09-02 17:21:14) 转载 我认真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余文森教授对三维目标关系概括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也就是说,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学习素养比做一个奔驰的汽车,那知识与技能就是这个车体,过程与方法就是燃油,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点起燃油的火塞,可见三者在形态不尽相同,但三者各有侧重,缺一不可。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因此,三维目标是一个多元、分层、互动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桥梁;态度情感价值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高度升华。 附1:“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余文森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首先,“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其次,“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

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表述一般用语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挫折,正确的是我们面对挫折时的心态和行动。命运之神不可能一直眷顾着你,道路更不可能平原纵马。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你的内心,一些平凡的小事。灰姑娘是可爱的,她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大家的缩影。时常,她心灵的微妙变化于你内心觅处不谋而合,深深地镶嵌在一起。 我以为,平淡是真,平淡是美。但在真实平淡的生活中,请正视你跳动的灵魂,她需要真实

的世界。我想真实是生命丰富而精彩的源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相互渗透,互相交融。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强调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关键词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在结构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形态,这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如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3条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则重于谈习惯和方法,但其中却有“情感态度”的内容,体现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的融合。又如第7条目标,虽然侧重于谈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属于“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又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这条目标实质上是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就“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有“教”的维度,包含预设目标,还存在着理性的静态思考;“学会多种阅读方法”里,则是“教”和“学”两种成分兼而有之,是教学静态形式和动感成分的有机结合体,也是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结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是强调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这可以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支点”。之所以要强调生成,是因为教学不是一件技术活,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教学在固定之外,还有动态生成的一面,这是由教学的育人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三维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三维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三维目标是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可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小学数学教学要实施“三维目标,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裁体学生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

程来实现,没有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三个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放在了教学目标的第一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由以“知识为本”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正视的课题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使数学教学目标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浅谈几点看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根据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将三维目标进行了分解和重组,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这就是说,一方面,知识技能目标是实现发展性目标的基础和依托;另一方面,过程性目标是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中介数学教学过程要把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

三维目标解读

三维目标是什么? 一维:知识与技能 二维:过程与方法 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第一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Attitude)。 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现在的所写KAPO模型。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去评价。 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用,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来,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花一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答,这样一来,课堂就极容易完不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面对如此现实的问题,教师的担忧是合理的。毕竟,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教师现在还很难看到,后两者的积累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事实上,以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缘于这一点。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们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越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越不是能通过讲授来达到的。这里谈到了接受学习。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两者不是对立的。越是知识、技能的东西,越是可以通过讲授获得。为什么新课程要倡导变革学习方式,就是因为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新的课程目标又不能通过讲授实现,而是需要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关键是,如何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就教师目前的综合素质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际上,我们在不少的课堂上也看到了三者结合得很好的例子。这说明,三者的有机整合,就目前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案例分析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概述 一、清晰确定课时目标 (一)对“清晰制定课时目标”的要点说明 课时目标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预期学生在课时内所达到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课时目标属于教学目标范畴。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包括国家培养总目标、学科(课程)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每节课既是一个相对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程、每个单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课时目标是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具体化。 确定课时目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课程标准 2. 教学内容 3. 学生情况 (二)本标准对不同层次教师能力达标的要求 1. 对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理解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是确定学生要学的主要语言知识点。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和为什么学,就无法确定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学目标实际涵盖了“教”与“学”两个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

标准或质量规格。教学目标要解决的内容及其功能可通过以下来表示: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指导教师采取教学活动明确学习要达到的水平导学导教导测量。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内容,是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知识准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以及完成任务的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而设计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测。这种预期的学习结果( 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 )往往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指标。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开发教学媒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2. 提问:要求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它对学生学习提出了总的要求,其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评价要求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起限定和指导作用。 教学系统环境的因素。要对教学系统环境进行分析,如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社区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待、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等等,以使我们的教学能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 学生具体状况。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他们已学过的英语知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等。另外还必须分析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前和在学习过程中所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等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

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

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 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 陈晓艳 2009年9月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存在问题 ?学习语文版《为人民服务》,把教学目标定为:1.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学习人教版《故乡》,把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小说的主题。2.分析把握闰土、

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小说语言的特殊。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苏教版《明天不封阳台》,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过程方法目标:理清线索和表达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 ?存在问题: 1.对象倒置。指将对象界定为教师。 2.内容异化。一是脱离学科定目标。 二是脱离文本定目标。 3.表述虚泛。 一、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

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意义)。 ?知识目标设计的注意点: 1.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 2.知识掌握的程度可分为:熟悉?a记忆?a理解应用。 3.知识目标的设计,不一定要列出所有的文本知识,可舍弃一些知识点,不必罗列具体的知识点作为目 标,主要是写出知识的脉络,并指出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4.熟知知识学习的目的。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一般可分为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 ?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推理等技能。 ?例如: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知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例如:通过学习,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认知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例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文水平等。 “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计划。” ?注意: ?教师应熟知本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知识结构(概念、原理等),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开发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三角形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结果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 ?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问题观察方法、思维发散方法、合作交流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的情感可简单分为七类。 一是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 ?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通过学习,激起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学习,激起学习热情。 三是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 ?通过学习,激起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是动机,是情感冲动而出现的念头,它可以成为行为的驱动力。 ?通过学习,激起学习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 五是求知欲,是在智力探究活动中,需要和愿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六是道德体验,如敬佩、赞扬、羡慕等。 ?通过学习,能对**人物感到敬佩。

教学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小学教学艺术研究

教学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小学教学艺术研究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 ◆强调“三维目标”并没有轻视“双基”。 ◆“过程与方法”意味着不只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质就是关注人。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同学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同学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同学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同学的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首先,“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其次,“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中,才干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随同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干得到提升;而“过程和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干体现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再次,“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失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同学原有基础有所偏重。 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三维目标”并没有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排斥

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一、课程的几个主要概念 一)、新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即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课程的涵义是什么?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者在教师的组织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 三)、教学的实质是什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 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特征是什么? 1.自主学习:自定目标、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团队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创设情境(独立选择、发现问题) 探究活动(经历过程、情感体验) 获得发展(掌握方法、建构知识) 五)、教师应该有哪些行为转变? 接纳:学会沉默与倾听。 关注:注意学生的需求与问题。 交流:友善的对话与沟通。 帮助:进行澄清与引导。 二、新课程操作的十个焦点现象 1.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责任分担与同伴合作。.课堂秩序与课堂活跃。 .课时任务与情况分离。.言多人少与言少人多。 .课前预习与课后阅读。.学习容量与学习质量。 .日常教学与公开观摩。0 .表扬鼓励与严格要求。 三、新课程涉及的十个热点问题 1.注重以人为本。.教师角色行为。 .学生学习方式。.把握三维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观点。 .范例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评价。 .加强科学普及一。10、人文精神塑造。

四、什么是三维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1、知识与能力目标。“总目标”的6-10 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 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 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旧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 4 条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 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二)理清三维之间关系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这是无庸置疑的。产生怀疑或动摇,将使语文教学无所适从,也将使语文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三)整合三维目标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 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五、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