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_杨芷英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_杨芷英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_杨芷英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_杨芷英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

杨芷英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既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又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诞生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学科体系,基础理论不断深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全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7)11-0070-08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既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又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诞生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学科体系,基础理论不断深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各项研究刚刚起步,尚有许多不成熟和存在争议的问题,还面临着许多研究难题。因此,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全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的基本成果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更加紧密,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规律的探讨更加深入,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进程。概括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必要性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背景下创建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初至今,许多学者都系统论证了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只有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从人的心理、意识、思想的内在联系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科学性。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思想具有相通性,它们都是人的精神现象,都是人脑的机能,都以客观现实为源泉和内容,以实践活动为场所。其中,心理是基础,在心理的基础之上发展为意识,再在意识的基础之上,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思想。由于人的意识和思想具有一致性,不可截然分开,习惯于统称为思想意识。由此可见,心理是思想意识形成的基础,同时又渗透在思想意识当中。思想意识是心理的高级形式,是在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又受思想意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识的支配,心理和思想意识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问题,就必然涉及人的心理层面,需要探讨影响人们政治思想品德背后的心理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和依据,把心理学的成果融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方法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于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建立的合理性。这种观点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一般侧重于教育者和教育内容,而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研究不够。这使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难以确立,教育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灌输的内容,难以将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日益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得到认同的今天,需要加强对教育对象的本体研究,特别是心理研究。而心理学对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可以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能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视角,更加全面、系统地研究教育对象,从教育对象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入手,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三,从现实需要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学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党的中心任务的确定调整工作重点。在革命和战争年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也要随之调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有融合有斗争,有吸纳有排斥,有渗透有抵御,人们产生了更多的精神困惑、思想冲突和心理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解决教育对象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入手,挖掘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提高道德选择能力,以及增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惑,依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就会失去其生命力。

2.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范畴、内容体系、学科特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以往的研究对以上问题都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其中大部分问题基本形成了共识,如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特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学界的意见比较一致。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例,学界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如姜相志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1](P11)郭崇岳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心理活动规律及如何遵循人们心理活动规律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科学。[2](P3)胡凯、荣复康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及依据这种心理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3](P7)以上表述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没有原则上的分歧。

3.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将社会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传递给教育对象,转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相应的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集中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个体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理研究和群体心理研究两个方面。

教育对象的个体心理研究包括对教育对象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接受心理、个性心理及其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对教育对象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是教育对象个体心理研究的基础。这部分研究着重探讨了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外因素,如遗传因素、思维发展、语言发展以及环境因素等,揭示了个体心理发展与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社会规范和接受社会意识、形成个体意识的过程。因此,研究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心理和接受心理,是教育对象个体心理研究的主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包括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心理依据、学习的心理机制等。此部分研究借鉴了西方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道德教育理论等内容,研究了理解、迁移、强化、模仿等心理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把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倡导的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价值澄清理论提出的价值观地理、群体谈话等方法,目的在于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引导教育对象通过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探索,获得思想和认识上的提高。[4](P156-205)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研究了接受的心理过程,提出认知过程是接受的先导系统、情感过程是接受的调控系统、意志过程是接受的保证系统,并系统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对接受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教育对象的需要、动机、兴趣、观念系统对接受过程的影响,以及教育对象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对接受的影响。探讨了教育对象自我防御心理机制的作用特点、作用方式、作用机理等,目的是避免教育对象心理阻抗的产生和逆反心理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递更加符合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5](P138-163)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差异心理重点研究教育对象在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心理差异,旨在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6](P169-171)

群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或多个群体之中。群体作为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心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二是整个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群体心理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上两个方面进行。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心理方面的相互影响即人际互动问题,主要研究了人际互动的心理依据,从同化融合说、去个性化说、社会比较说等几个方面解释了产生人际互动的心理原因,具体分析了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过程对于人际互动产生的影响,探讨了人际互动的行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运用人际互动理论,引导教育对象的积极行为提供了指导。[4](126-150)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集中研究了群体的心理功能、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群体动力形成的基本理论与具体方法。群体可以使其成员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力量感、荣誉感,使成员受到尊重,满足成员的多种心理需求。正因为如此,个体对群体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对个体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心理背景和心理环境。[7](P147-152)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内成员之间及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群体凝聚力强、士气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该部分研究分析了影响群体凝聚力产生的因素,探讨了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具体途径。[8](P188-189) 群体压力是由群体舆论、风气和规范等形成的一股影响其成员行为的心理压力。在群体压力下个体的行为表现为产生社会标准化倾向和从众行为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群体压力改变个体行为,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意克服消极的群体压力,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或反面意见,以准确了解群众的真实思想,制造积极的群体压力,使群体行为向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8](185-186)

4.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

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自身知、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情、意、行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贯穿始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过程的心理分析。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方式都会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最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有的学者把社会心理学的认知说服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霍夫兰德1959年提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方面,从教育对象原有的态度强度、心理免疫和人格特征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方面,以及从如何强化教育情境方面分析心理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影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4](P269-278)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功能。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来扩展及有机体,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作用。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用以表示一个复杂社会系统的复杂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尤其是精微的相互作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机制研究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激励的心理机制、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等。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为人们提供政治方向和精神动力,而且具有多方面的心理功能,如激励功能、态度转变功能、情绪调节功能、心理保健功能等。探讨上述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上述功能。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景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或大或小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认识和利用心理效应,并通过心理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效应包括识人中的心理效应,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时经常发生的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势效应、光环效应、体貌效应、名片效应等;育人中的心理效应,如自己人效应、异性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跨门槛效应、齐加尼克效应等;用人中的心理效应,如多米诺骨牌效应、犯错误效应、共生效应、组合效应等。正确运用以上效应,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高教育效果,使教育对象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6](P238-252)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心理是思想的基础,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的形成过程始终与人的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与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着内在联系。因此,探究教育对象的思想规律,必须遵循心理学的原则。适应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原则主要有心理引导原则、心理相容原则、心理共振原则、心理互换原则和因人施教原则。在已有成果中对以上心理原则的作用、实施方法、实现条件等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述。[9](P270-286)

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方法有心理诱导法、心理刺激法、心理平衡法、心理威慑法等。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指向,也是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胡凯、荣复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此作了详细的探讨。他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满着一系列的心理矛盾,有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矛盾;教育者及教育对象自身的心理矛盾;教育者、教育对象与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心理矛盾,等等。比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矛盾表现为教育对象由于自身思想政治品德与教育者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认知冲突、情感冲突、行为冲突等;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矛盾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要求与自身主体性之间的心理矛盾,如认知上是否完全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情感上是否对促使教育对象转化充满热情,能否完全从心理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社会角色,能否将认知自觉地外化为自己的教育言行,等等;教育对象与教育过程中其他要素的心理矛盾包括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心理矛盾。由于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特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已有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产生心理矛盾。当心理矛盾协调发展时教育对象就会产生接受心理,反之将产生不接受心理,怀疑甚至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中,在浅层次上体现为人们某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上述心理矛盾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与受教育者主体的接受心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矛盾。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是推动基本心理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是该基本心理矛盾发展不可忽视的次要方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规律的揭示过程。

心理规律是指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及其表现出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心理规律即心理的根本规律、总规律;第二层次(中观规律)表现为两个系列,一是心理与身体活动、客观现实、实践活动的关系等外部关系的规律,一是心理的内部关系的规律;第三层次(微观规律)是以上规律在各种具体心理现象中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规律可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规律。这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育者的施教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会产生效果;另一方面,教育者施教又不能仅仅是被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还应当主动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即主动调节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使其接受教育,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规律的进一步阐释和揭示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任务。[10]

5.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家庭、学校、社区、单位及社交范围等社会小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影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等社会大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影响;甚至地理条件、气候、季节、生态等自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些是间接的,即环境通过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些是直接的,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氛围直接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心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氛围如何通过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心理氛围。从社会心理氛围的角度,民众心理、民族心理、社会舆论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人们的社会心理特征,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民众的心理需要,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对民众心理的依赖并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影响民众心理。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广泛的舆论宣传,可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健康、正确的民众心理,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心理是指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头脑中,并反映群体社会关系的共同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群体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定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全体成员产生认同感和心理连动性,影响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群体心理氛围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群体心理氛围的研究主要围绕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来展开,探讨如何发挥群体氛围的积极作用,充分运用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压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如何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利用非正式群体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部分研究与教育对象的群体心理研究有交叉之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心理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心理氛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人际交往、人际互动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类型等,系统研究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各种因素,介绍了人际吸引理论,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运用人际吸引理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心理氛围。组织心理氛围研究了组织文化、组织形象、组织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和组织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培育组织精神、建设组织文化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组织文化建设,为组织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群体环境和心理氛围,从而推动组织文化的建设。

6.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社会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信息直接传播者所处的立场、传播的目的指向及传播者本人的威信、吸引力、同受众的相似性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所提供的信息的说服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还应当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能够积极地影响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决策、实施中的心理过程,而且能够对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定位。角色指由人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的规范系列和行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是学者和专家、精神食粮的营养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楷模。这些角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成为教育对象政治生活的引路人、精神生活的指导者、心理问题的咨询师、人格成长的示范者。这种角色定位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优良的心理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础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两个方面。智力品质包括良好的认知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创造力,等等。非智力品质包括广泛的兴趣,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顽强的意志力,具有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以及良好的性格,较强的表达能力、决策能力、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品质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培养、塑造的结果。可以说,先天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学习和实践是其心理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决定因素,而自我修养是心理品质改善和提高的根本途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学习、自省、实践、修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的主要分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还处在起步阶段,其理论构建还不够完善,尚存在一些有分歧和争议的问题。

争议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学科界定

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产生以前,已有了德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德育心理学是研究德育与人的心理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把育德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当作研究对象,目的是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实施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如学生在接受社会规范知识时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及其规律,学生社会规范基础知识学习的心智技能形成规律,社会规范基础知识学习的迁移规律,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活动过程,等等。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学科边界难以划分,很难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

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之间有联系,也有差异,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是三个相互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它包含德育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理学的内容。而德育心理学强调的是纯德育的观念,即在育德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其内涵比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要小得多,只涉及道德教育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只是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育对象接受社会规范教育时涉及的心理问题,研究如何运用心理学理论和规律使教育对象更好地接受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如果从学科内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内涵最小,德育心理学的内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内涵最为宽泛,三者有交叉,但不能完全涵盖和互相取代。

争议二:应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以心理学的框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从人的心理现象出发,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心理、情感心理、意志心理以及个性心理、群体心理、交往心理等(参见童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另一种观点则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涉及的主要因素如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社会要求的角度,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和信息接受的所有心理因素,包括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对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对教育环境的心理研究,以及对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研究(参见杨芷英、王希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上两种观点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第一种是站在心理学的视角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纳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当作心理学的特殊研究对象,研究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特别关注教育对象)的某些特殊心理现象,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等,偏重于个体的心理学研究;第二种是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上,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由于缺乏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两张皮”(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各说各)的状况,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在品质并转化为现实行动的学科目标。

争议三:应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在学界,绝大多数学者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要特别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解决人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问题。有的学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状况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研究四大领域。[11]这种观点试图更全面地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心理层面去把握此学科的研究范畴。因此除了研究“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自变量”以外,还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诸如家庭气氛、社会舆论、群体心理和公众心理等协变量群体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也有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边界过于广泛,在实际研究中就会造成研究“泛化”的现象,即模糊与相关分支学科的界限,比如与社会心理学的界限,这样等于取消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因为当一切都是你的领域时就等于一切都不是你的领域,这是学科建立的大忌。因此,一种研究领域扩展得太宽的学科是不可能深入的学科,而不能深入的学科是不能自成体系并形成独立学科价值的,这实际上就取消了学科地位和存在的价值。

其实,学科的发展过程就是不同观点的讨论、争鸣、碰撞及深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上述方面的争议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的难点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要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目前尚不成熟,争论较多。比如,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基本范畴问题、内容体系问题、理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论构建问题都存在较大的争议,缺乏权威性的论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澄清。因此,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是该研究的重中之重。

2.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与整合工作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相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但如何将两者进行整合,在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仍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在实际研究中,如何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也是现实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能否把心理学的认知实验研究转化为“政治意识转化过程的实验研究”,以运用科学的工具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如辩证法、文献法),这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果。

3.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规律的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矛盾错综复杂,既有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矛盾,也有教育者、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还有教育者自身、教育对象自身以及教育者同教育者、教育对象同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因此,在梳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研究的难点问题。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如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多种社会组织、多种生活方式并存的社会格局下,在世界多元文化、发达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对我国现存意识形态的挑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面临着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多样性和自身一元主导性要求的矛盾。这种社会现实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很多现实课题,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带来了很多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超越,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

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郭崇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

学出版社,1993.

[3] 胡凯,荣复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M].北京:红旗

出版社,2005.

[5] 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2002.

[6] 杨芷英,王希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

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王新山.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

技大学出版社,1998.

[8] 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1.

[9] 童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6.

[10]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J].思想理

论教育导刊,2005,(3).

[11] 辛辰.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存争议和问题

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

责任编辑:张 楠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积极心理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研究与探索 积极心理学研究 学号:2009105070 姓名:陈林 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摘要: 随着心理学进入21世纪,关注人类幸福感与优势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日益声势浩大。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响应。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评价;发展趋势

目录 1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 4 - 1.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 4 - 1.2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 5 - 2 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 6 - 2.1 基本含义 ............................................................................................... - 6 - 2.2 研究方法 ............................................................................................... - 6 - 2.3 研究内容 ............................................................................................... - 6 - 2.3.1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 7 - 2.3.2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 8 - 3 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 9 - 3.1 积极意义 ............................................................................................... - 9 - 3.1.1 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存在的不足........................................................................................... - 9 - 4 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 10 - 5 结束语 .......................................................................................................... - 11 - 参考文献 .......................................................................................................... - 11 -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 我们知道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是高举实验的旗帜屹立于科学之林的。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争取其科学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实证主义的量化方法路径并不能解决人类心理行为的所有问题,近年来与量化研究相对应的质化研究正在悄然兴起,本文力图对这一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评述,并介绍它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前景。 一、质化研究的蕴含及兴起的背景 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通常被人们译为“定性研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被译为“质化研究”“质的研究”等。陈向明认为定性研究的译名容易被误解为我国学术界目前通行的“定性研究”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定性研究所下的定义比较抽象、宽泛,通常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包括思辨、思考、解释等都划入定性研究的范畴。国内的研究方法论著中,定性研究有其特殊的含义,多指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思考、看法、构思,为了避免歧义,这里采用“质化研究”称谓。 那么国外的质化研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这里列举几种定义:“质化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加以度量”;“质化研究的渊源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科相关联……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及群体行为特征”;“质化研究是一种一致的质化范式设计,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叙述来理解社会和人的过程”;“质化研究是理解人的现场研究,一般以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或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质化研究是从非普遍性的陈述、个案中获得印象和概括的过程,是文化心理方法学的基石”。陈向明总结了质化研究的主要特点:“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改变,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的孩子(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 展。重视潜意识

[宽恕,当代,心理学]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 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 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 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 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 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 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是核心。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性格是核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①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行为的外在表现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②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的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④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和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 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人的某些行为或行为结果在一定刺激下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1)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 年时仅有20 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 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 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Lyubomirsky 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 等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 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 (3)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 Peterson 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

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综述 21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涌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它的简明定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1]。积极心理学起源于MihalyCsikszentmihalyi 和 Martin Seligman 1997 年冬天的一次谈话,并迅速成为推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一种积极倾向。这种积极倾向甚至不限于心理学内部,而是已迅速扩张到了教育、公共健康、社会和人类服务、经济、政治科学、神经科学、领导学、管理学和组织科学等其它学科。积极心理学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批评和挑战。 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认为积极心理学家们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个人的满足就是好的)是由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衍生而来。这种观念导致积极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忽视了潜藏的文化和道德假设,并曲解了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观,没能批判性地反思其研究工作。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研究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Becker和Marecek回顾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和19世纪末流行的心理治疗和20世纪的心理卫生保健运动的比较。他们主张积极心理学应该持一种超越孤立个人、涉及社会环境全貌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应该重视社会约定和人的能动性;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快乐”、“美德”和“力量”做出更细致的定义,应该构建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繁荣”理论。他们最后建议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展其应用价值[2]。Power认为性格是积极心理学在理解和发展“人类繁荣”的研究中的核心。尽管积极心理学重视性格,并广泛地参照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但是它的美德理论仍发展滞后。Power阐述了理解繁荣的美德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善、性格整体性和性格类型,认为积极心理学家并没有提出“善”的实质性概念。因为美德是一种持久的追求某种“善”时所必需的人格特质,所以“善”的实质性概念,在研究人类美德时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家只是用一种不完整的方式来呈现美德,关注少数的“力量项目”,而美德伦理学研究者则通常强调性格的整体性和全方位的美德的发展。由于积极心理学家们没有承认美德的性格和性格的四种类型,所以他们经常把节制的性格曲解为是美德的。最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在关于善的生活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把美德的和邪恶的性格类型区分开来Kristjdnsson认为,积极心理学遭受:内部分歧,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对快乐是什么的分歧;概念模糊性,比如是否存在非道德的快乐;矛盾性,比如自我实在论和反自我实在论的矛盾,还有积极心理学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即假设凡是通过总体评估判断后,就能够获得一种规定Sundararajan通过对比较塞里格曼和孔子关于好的生活的设想,批判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所带来的弊端:科学和生活的割裂、道德价值标准(美好生活的标准)取决于科学验证(也就是科学价值)[3]。Sundararajan还通过对比中国佛教的“体味”和“空”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关于“好的生活”的模型缺少的价值维度[4]。Sundararajan认为,要弥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所带来的弊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维度,而价值维度的确立,又通过道德地图的描绘。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Miller认为积极心理学基于一整套谬误的主张:循环论证、同义重复、定义不明、不合理概括等。积极心理学仅仅只是把心理健康和一种高兴的、友好的、目标驱动的、追求卓越的和外向的人格类型相关联,而不是探究积极态度如何促进成就、成功、幸福和快乐Richardson和Guignon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源于它草率地认为主流心理科学太“消极”了。Richardson和Guignon考察了积极心理学的哲学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苟勇 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厌恶习得性脑岛 厌恶是什么?厌恶是一种情绪,也是最神秘的一种情绪。厌恶来自于习得性,并最终成为我们关于自身脆弱和有限的生命的独有认识。任何触发厌恶的事物,从各种物质、人体结构,再到我们世界观被粉碎,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厌恶。所有厌恶都会引起回避,但特定的、转瞬即逝的厌恶感是不能被制约的。厌恶可以是明显的、内在的和简单的,或者是抽象的、哲学的和复杂的。﹝1﹞1厌恶的定义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厌恶(disgust)是远古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厌恶是一种内脏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厌恶是有同情心和文明的人的副产品,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个体特征,厌恶也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的厌恶对象可能代代相传。 2研究现状

2.1厌恶的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观察法为行为假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通过观察2~3岁儿童群体对厌恶的人或物的反应,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区分儿童厌恶情绪表现方式。观察被试者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记录厌恶对象名称。分析出厌恶的事物往往没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事物可以划分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无素,每个元素都构成了厌恶情绪的一个层面。 2.1.2实验法。厌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厌恶量表研究和厌恶认知干预的研究。厌恶量表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读博士期间开发的,它被应用于实验及临床测验,量表中可以回答你的忍耐恶心事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具体的事物,对被试者有多大“杀伤力”。厌恶的认知干预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厌恶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厌恶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2.2厌恶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学者对引起厌恶心理的因素有不同看法,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认为厌恶从一种简单的机制进化而来,它帮助我们避免吞咽毒药,警告我们远离一些危害。厌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情感。它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在社会群体中理解互惠的重要性,同样地,我们对于疾病感到厌恶并回避它,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健康。 2.2.1厌恶心理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一词源出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是指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0(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1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6(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定义 狭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广义: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

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个概念很快受到了中国的心理学家孟万金、崔丽娟、任俊等人的引用。对于sheldon和king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这一定义,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先后给出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等不同译本。他们还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会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诠释 中国大陆将其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 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回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提倡积极人性论,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希望;快乐;幸福 一引言 谢尔顿 ( K e n n o n M · S h e l d o n ) 和劳拉金 ( L a u r aK i n g ) 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 告诉人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积极、希望、快乐、幸福这些美好概念的出现,鲜明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和幸福。这些概念紧密相连,积极是幸福的基础,希望和快乐是幸福的要素,幸福是人生的目的。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人手,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寻找幸福的真谛。它的建立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心理学由此

从传统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 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成为一门使人幸福的科学。笔者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出发,提出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些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运动始于 2 O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该学科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致力于帮助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 包括心理问题 ) 作出新的解读。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作出了重要的修正和平衡,同时也对如何改善外在环境以促进人的积极心理形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 )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心理学主要面临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J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基曼( M a r t i n E · P· S e l i g m a n ) ,在他的倡导下全世界由此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在 2 0 0 4 年出版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①研究对象特殊性; A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人,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与学习能力;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B涉及的各种变量多且复杂,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②研究过程特殊性;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对象控制与操纵欠精确;变量多且设计复杂、精细;易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③研究方法特殊性; A需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B“黑箱方法”,难以准确描述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C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较难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①按数据形式分: A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B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③按对变量的干预情况分: A真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 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变量数据获得方法:

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威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多样共存 新特点: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2、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3、研究类型的选择 4、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5、被试的取样 6、研究的实施 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8、结论的获得及其适用性 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 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归纳:由事例出发形成理论 演绎:由理论出发形成假设 研究就是检验假设,修改理论的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