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1.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

前者保证价格基准的同一性,后者可以给不同型号的产品定价2交货定价:

指支付的价格等于指定位置的价格加上该位置到客户位置的运费

3零售价格维持:

是指销售商给零售商规定的销售产品价格的下线。

4最惠国待遇条款:

销售商不会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其他人

5.竞争一致条款:

厂商承诺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一致。

6分割市场与固定市场份额:

分配给每一个厂商一定的购买者或地区。

2.形成及维持合谋的因素有哪些?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合谋,企业成本:

企业成本之间的差异增大了合谋的难度。多市场接触:

多市场竞争容易维持合谋。信息的非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是达成合谋困难。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小有利于合谋。产品同质:

产品同质时达成合谋容易。行业协会:

提供了信息交换平台。订单性质:

大额订单有很强的背叛激励。

5.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结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集中度:

1.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扩大加速企业扩张,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

2.经济全球化降低了市场集中度。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分工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市场集中度降低。

二:1.提高了进入壁垒,市场规模与企业规模扩张,必然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2.降低了进入壁垒。专业化分工深化,柔性生产方式,技术革新,金融市场全球化降低了进入壁垒。三。提高了产品差异化。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加剧,提高了产品差异化。

1.简述价格歧视的条件和类型。

条件: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2.企业必须了解或者能够推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3.企业必须能够阻止或限制转卖行为。

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企业向每个消费者索取其愿意为单位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从而获取了全部消费者剩余。二级价格歧视:

也称为非线性定价。企业通过诱导消费者在企业提供的不同消费组合之间选择来实行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者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

2.简述常见的非线性定价方法

两段式价格:

由和购买数量无关的固定费用和基于购买数量的可变费用构成。多段式价格:

企业可向消费者提供多种不同的收费安排供其选择。

3.什么是产品差异?如何分类?

产品差异:

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状态.

分类:

1.水平差异。指产品在空间上的差异产品之间一些特征增加,其他一些特征减少

2.垂直差异。也称质量差异,消费者对质量偏好的次序是一致的,认为较高的质量更好。

3.服务差异。厂商在售前售中售后提供服务质量的差异。

4.信息差异。消费者和厂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产品认识产生差异。

4.如何区分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仅仅考虑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产品不同特征的组合变换。垂直差异则不然,所有消费者对于某些特征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

5.什么是纵向一体化和纵向约束?

纵向一体化:

是指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实现在同一产品链上的延伸。

纵向约束:

也称纵向限制,指生产商通过控制或影响销售商,以维持其市场力量或限制竞争对手的各种行为。纵向一体化的动机:

1.降低交易成本

2.降低资产专用性投资的风险

3.解决有限信息和不确定性问题

4.提高投入品选择效率

5.消除市场垄断势力

6.实施价格歧视

7.保证重要投入品的供应

8.消除外部性

9.避免政府干预

纵向约束的动机:

1。避免双重垄断加价。为是销售商的行为符合制造商的利益,制造商会实施纵向约束防止二次加价。

2.避免销售商之间的搭便车。多个销售为同一制造商销售产品,搭便车容易出现

3.避免制造商之间的搭便车。多个制造商生产相同产品,搭便车容易出现

4.解决因销售商之间缺乏协调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制造商协调销售商之间的竞争方式来实现产品销售目标。

1.什么是进入壁垒?什么是经济性进入壁垒和反垄断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

可使在位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却不会引起新厂商的进入。

经济性进入壁垒:

是指进入厂商必须负担,在位厂商不需要负担或过去也没有负担的一种成本.反垄断进入壁垒:

是指相对于同样成本的及时进入生产的社会福利,阻碍进入,减少福利的一种成本。

3.厂商实施掠夺性定价理性吗

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一:

掠夺者和对手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掠夺期间,掠夺方将比其效率期的对手损失要多,消费者在掠夺的进行过程中将获利,并不是理性策略。

二:

掠夺者拥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使潜在进入者对高成本厂商产生低成本类型的推断,那么掠夺性定价就是一种理性策略

4.什么是搭售?如何对其分类?

搭售:

是指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时必须同时购买另外一种商品。

分类:

捆绑:

指购买品和搭卖品以固定比例搭配销售,分为纯捆绑和混合捆绑;动态捆绑:

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必须购买与该商品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所有数量。

5.厂商如何提高对手成本?

1.控制或操纵对手的投入资源。厂商垄断对手需要的资源来提高对手成本

2.借助立法与规则。通过影响关于资源使用的立法合规则提高对手成本

3.提高共同成本。厂商通过提高共同成本是进入无利可图。

6.简述国际战略联盟的内涵和类型

内涵: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结成的合作伙伴关系。

类型:

1.长期合同。在长期合同中企业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2.合同性合作。包括许可证制度,特许经营,管理服务协议

3.合作性协会。在企业遇到市场失灵时更好的合作模式。

4.非股权联营。针对特定项目的联合行动。1.什么是产业关联?产业关联有哪些方式?

产业xx:

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产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方式:

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

2.顺向联系与逆向联系

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2.投入产出法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产业关联?

把经济体系中各个部门之间表现为投入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为什么:

产业联系的广度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来考察与度量:

产业间联系的深度要通过计算投入产出表各列中各自的流量(即产业间的直接消耗)在总的直接消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度量。

3.解释直接消耗系数,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含义,推导完全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第j产品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产出或服务的价值量。

间接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

是指j产品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量(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

4.什么是产业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为什么他们可以用来衡量产业间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感应系数:

又称为产业推动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影响力系数:

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

为什么:

单一的影响力分析和感应度分析不能判断一个产业在这两个方面的综合效果。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将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结合起来,就可以对不同产业更加精确的判断和区分,并可将产业划分成不同的产业群,为产业政策提供指导

5.举例说明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应用

一、结构分析

二、经济分析

三、企业投入产出分析

第七章

1.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基本含义?

是指国民经济活动中产业之间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2.简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不考啊不考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一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产业结构理论是人们将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在进行“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1.经济分析深入到产生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化发展阶段规律

2.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3.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

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4.简述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律,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

配第:

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xxxx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xx工业化经验法则:

如果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成为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律表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xx:

认为整个经济是由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组成,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加速经济发展。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提出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化分为六个阶段。

赤松要xx形态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5.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含义:

是指各个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内容:

产业结构xx:

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的动态过程,

6.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1.与标准结构的差异。标准发展模式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因而可以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2.与市场的适应程度。只有在各个产业供求基本平衡时,产业结构才是合理的。

3.产业间的均衡比例关系。在特定技术水平下,各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是一定的,表现出来产业比例关系是一定的。

4.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可以通过资源是否合理利用来判定

5.可持续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首先强调可持续发展。含义:

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

特征:1.产业结构发展沿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产业结构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占

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3.产业结构发展沿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方向演进4.产业结构发展沿着低加工度产业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的方向演进。

8.分析说明中国目前应选择哪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第八章

1.分别说明产业联系、生产链和局域生产系统的含义。

产业联系:

主要指产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物质、信息等的交换和流动,它对产业区位选择和地方企业集群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生产链:

能够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增加价值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基本活动集合。

局域生产系统:

生产要素在局部范围流动形成。

2.简述xx集群理论的内容。

韦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与劳动成本(工资),实际上对区位因素起作用的位置因素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他试图以等差费用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来确定产业集聚程度。(集聚是自发的,是一种理论上的集聚)

3.简述增长极理论的内容。

增长极概念最早由帕鲁提出。增长极理论是一种合成理论,是指那些通过解释区域发展过程,说明增长中的经济中心诱使周围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各种假说。侧重于“推动性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研究。

4.简述区域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益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区域之间外部经济的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差异。当区域之间存在比较效益差异时,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原则指导下,产业势必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这就是产业集聚的区域比较优势原理。

5.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弗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对象,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20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重新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了产业集聚问题。认为企业对某一地区的依赖程度按照企业所属部门的不同,以及企业大小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

6.主流经济学对空间和专业化分工有哪些新认识?

第九章

1.简述产业网络的含义与产业区的灵活性特征。

灵活性特征:

一方面,区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生产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另一方面,区内的中小企业在互相竞争的同时互相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性的。

2.简述新产业区理论的主要概念。

根植性,机构稠密性,创造性,区域创新网络(P185)

3.简述划分新产业区类型的主要依据?

政府干预程度,所有权集中程度以及内源力、竞争力和协作程度(P186)

1,简述反垄断法的概念,立法目的和保护对象。

答;概念;反垄断法是指国家调整企业垄断活动或其他限制竞争行为的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

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小企业利益,防止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维护自由,公正的竞争机制,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保护对象;反垄断法保护参与经济交往的一般企业的经济行为自由,保护一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这两方当事人的自由和权利免遭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垄断企业或寡占企业的侵害。

2,简述xx反托拉斯法的主要内容。

答;

3,我国《反垄断法》的宗旨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宗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主要任务;对垄断行为的预防和制止,即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并对合法的垄断企业进行监督,防止它们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4,我国的《反垄断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答;一,管制性产业的垄断问题;通过简单地适用例外条文将管制性产业全部排排除适用《反垄断法》,或是将《反垄断法》统一适用于所有管制性产业都不合适。

二,行政垄断问题;《反垄断法》采用的模式对各种主体立法模式对各种主体的限制竞争行为一体适用《反垄断法》,以体现官民平等的精神不符。还有,《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三,《反垄断法》的执法体制问题

四,《反垄断法》相关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含义,说明标准,具体解释。

5,简述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与我国的应有对策。

答;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还没有制定竞争法典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应尽快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期在全球竞争极其国际协调中争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

我国对策;一,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竞争和跨国竞争的法律体系。;

①认真执行《反垄断法》,并设立独立的执法机构。②尽快制定我国的《跨国并购审查法》,以规范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③尽快制定《中国海外企业投资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④建立完善相关其他法律。

二,加强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加强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及跨国并购审查制度和法律的研究,吸收其先进经验,与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加强关于竞争政策的双边协调。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关于竞争政策的多边协调,是国际协议能够反映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十一章

1.产业规制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1.自然垄断2.信息不对称3.破坏性竞争4.合理再分配

2.产业规制的类型和主要工具是什么?

类型:

直接规制(经济性规制,社会性规制)间接规制

工具:

经济性规制工具(进入规制;价格规制;质量规制)社会性规制工具(直接限制;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信息提供与公开)间接规制工具(反垄断法)

自然垄断产业:

如果全行业产量由单个厂商生产时成本最低,那么该产业就是自然垄断产业。

分析:

对单一产品而言,规模经济尽管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但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所以决定自然垄断的最本质特征是成本的劣加性。对于复合产品而言,劣加性和规模经济的差异变得更大,范围经济决定的成本劣加性才是多产品生产自然垄断的本质特征。

如何认识规制:

为了达到避免破坏性竞争的目的,给特定企业以垄断供应权或垄断经营权,使之承担稳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义务。

4.什么是激励性规则?实施激励性规则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激励性规制:

给被规制企业提供金融激励,诱导被规制企业实施某种行动,以实现规制目标。

方法:

区域间竞争,特许投标制,价格上限规制,社会契约制。

第十二章

1.产业政策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产业政策的作用?

产业政策:

是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所执行的一种政府经济政策,是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政治变量,是各国政府所执行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

作用:1.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有效配置资源;2.实现超常规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缩短赶超时间;3.保护幼稚产业,增强国家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4.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衰退产业的平稳调整;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2.产业政策的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哪些?

目标:

经济起飞阶段(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经济发展阶段(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和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成熟阶段(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有序、产业的均衡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内容:

产业组织政策:

包括反垄断政策,公共规制政策,维护公平竞争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包括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

包括产业技术进步的主导性政策,组织政策,刺激性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

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产业集中发展策略的制定

手段:

直接干预手段(直接规制和政府的行政干预);间接干预手段(经济杠杆干预(财政手段,金融手段,政府订购)和信息诱导(发展计划,政府信息发布))

3.主导产业的特征有哪些?如何选择主导产业?如何调整衰退产业?

主导产业:

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助于主体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特征:1.能引入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2.形成持续的高增长率,能够迅速吸引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或间接的诱发作用。

选择:1.产业关联基准(选择关联强度较大,能对其前向后向产业起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2.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优先发展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3.生产率

上升率基准(最具备生产率提高潜力的产业)4.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满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业,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劳动场所的产业)如何调整:

具体措施(1.加速设备折旧2.促进转产3.市场保护、援助4.技术援助5.人员的转岗培训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具体路径(1.产业升级2.区位调整3.资源重组4.产业转换)

4.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有哪些?

1.贸易保护政策

2.经济、法律、行政措施

3.战略产业调整政策

4.实现产业结构xx的政策

政府积极干预,增强对战略产业的要素投入与资源投入

地位:1.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是并列关系。

2.对特定产业而言,产业技术政策在产业的幼小期和衰退期便具有决定其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力。

3.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运用政府职能,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将成为检验各国政府能力的尺度之一。

4.总之,不善于运用产业技术政策的政府,必将在经济与政治上陷入被动和落伍。

发展趋势:

产业技术政策是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要求而产生的,技术的进步又会不断对产业政策提出新的要求。90年代以来,各国产业技术政策总体上出现了三大趋势:

一是政策的目标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

二是政策措施和手段越来越具体、务实;

三是突出了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习题汇总精选

《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 产业2产业布局 3.产业分类 4.主导产业 5.基础产业 6.瓶颈产业7支柱产业8先导产业9.产业生命周期 10.产业发展战略11产业调整12产业结构优化 13产业结构合理化14产业结构高级化15产业结构 16区域产业结构17区位熵18高技术19高技术产业 20传统产业21技术进步22经济增长23投入产出法 24.产业关联25.产业波及26.影响力系数27感应度系数 28直接消耗系数29完全消耗系数30列昂惕夫逆矩阵 31.产业组织32有效竞争33市场结构34市场绩效 35沉没成本36马歇尔冲突37完全竞争市场 38完全垄断市场39垄断竞争市场40寡头垄断市场 41.集中度42产品差别化43市场行为44产业集群 45企业兼并46产业融合47.市场协调行为48产业结构政策 49战略产业 50产业组织政策 51产业规制 52.规模经济 53.范围经济 54.绝对集中度指数 55.赫芬达尔指数 56.勒纳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产业经济学就学科性质而言属于:(C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 应用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 3..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是(B ) A.霍夫曼 B.克拉克 C. 费希尔 D.库兹涅茨 4.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B ) A.泰勒尔 B.赤松要 C.贝恩 D.梅森 5..根据霍夫曼定律,当霍夫曼比例小于1时,意味着:(D) A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B. 国家还远未实现工业化 C.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 D.国家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 6.霍夫曼比例是指(A) 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B.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C 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与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D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7.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中第一部类是指(B)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范围经济 2.掠夺性定价 3 产业集群 4.管制 5.有效竞争 二、简答题(共30分) 1.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 3.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 4.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5.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 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辽宁的汽车产量2003年达到143677辆,同比增长了55.8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以轿车、多功能车、轻型汽车(含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大中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构成了辽宁汽车工业体系,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轮廓,形成了沈阳、丹东两大汽车生产基地,沈阳-辽阳-营口-大连,沈阳-锦州-朝阳两条汽车长廊的产业聚集分布。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止2004年底,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共有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沈阳)北盛、金杯车辆、沈飞日野、沈阳中顺、沈阳奥克斯7家整车生产公司;专用改装车、农用运输车2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5家。 辽宁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经销、售后服务等各大环节均有一定实力。

产业经济学书籍

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资料总目录 一、国外着作中译本 1.[美]谢佩德,1980:《市场势力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商务印书馆。 2.[日]植草益,1988:《产业组织论》,卢东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美]乔治·J·施蒂格勒,1989:《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4.[美]肯尼斯·W·克拉克森,罗杰·勒鲁瓦·米勒,1989:《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译,上海三联书店。 5.[英]劳杰·克拉克,1990:《工业经济学》,原毅军译,经济管理出版社。 6.[日]植草益,1992:《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7.[日]今井贤一、小宫隆太郎,1995:《现代日本企业制度》,陈晋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8.[法]泰勒尔,1997:《产业组织理论》,张维迎总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1997:《现代产业组织》,黄亚钧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0.[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1999:《反托拉斯经济学》,张群群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1.[英]卡布尔,2000:《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于立等译,中国税务出版社。 12.[美]卡布罗,2001:《产业组织导论》,胡汉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二、国内专着与教材 1.杨治,1985:《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胡汝银,1988:《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3.陈小洪、金忠义,1990:《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4.邓伟根,1990:《产业经济:结构与组织》,暨南大学出版社。5.王慧炯,1991:《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经济出版社。6.卢东斌,1991:《中国产业组织分析》,延边大学出版社。7.丁敬平,1991:《产业组织与政府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8.董守才等,1992:《工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郑林,1992:《产业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0.马建堂,1993:《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3)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7、什么是战略联盟?它有什么特征?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2、答案要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主体是政府。人们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方式和范围的认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讲解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因为它研究的既不 是国民经济总量,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 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出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3.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他只有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出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长期:所谓的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的准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需的总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7.试分析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答:1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2价格歧视要求厂商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顾客。厂商可以从地域、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多方面来划分顾客3厂商必须能够阻止消费者通过转售套利。

产业经济学书籍

产业经济学书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资料总目录 一、国外着作中译本 1. [美]谢佩德,1980:《市场势力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商务印书馆。 2. [日]植草益,1988:《产业组织论》,卢东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美]乔治·J·施蒂格勒,1989:《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4. [美]肯尼斯·W·克拉克森,罗杰·勒鲁瓦·米勒,1989:《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译,上海三联书店。5. [英]劳杰·克拉克,1990:《工业经济学》,原毅军译,经济管理出版社。6. [日]植草益,1992:《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7. [日]今井贤一、小宫隆太郎,1995:《现代日本企业制度》,陈晋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8. [法]泰勒尔,1997:《产业组织理论》,张维迎总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1997:《现代产业组织》,黄亚钧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1999:《反托拉斯经济学》,张群群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1. [英]卡布尔,2000:《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于立等译,中国税务出版社。

12. [美]卡布罗,2001:《产业组织导论》,胡汉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二、国内专着与教材 1.杨治,1985:《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胡汝银,1988:《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3.陈小洪、金忠义,1990:《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4.邓伟根,1990:《产业经济:结构与组织》,暨南大学出版社。 5.王慧炯,1991:《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经济出版社。 6.卢东斌,1991:《中国产业组织分析》,延边大学出版社。 7.丁敬平,1991:《产业组织与政府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8.董守才等,1992:《工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郑林,1992:《产业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0.马建堂,1993:《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方甲,1993:《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芮明杰等,1993:《产业经济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3.夏大慰,1994:《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4.李贤沛等,1994:《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15.党兴华,1994:《产业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6.汪斌等,1995:《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7.于立、王询,1996:《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试卷B 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产业经济学(B)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10.振兴支柱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 2.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 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异化程度 C.进入壁垒的高低D.退出壁垒的高低 2、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企业的主要特点? A.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 B.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C.十分重视人际和谐 D.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 3、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 A.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B.没有替代产品 C.进入壁垒非常高D.完备信息 4、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 5、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别化 C.进入和退出壁垒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F.短期成本结构 6、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可以区 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 A.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B.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7、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内容主要有: A.产品主体差异化B.品牌差异化 C.价格差异化D.渠道差异化 E.促销差异化F.服务差异化

8、关于“人为为人”文化,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 质 B.“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 构” C.“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D.“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 9、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有: A.产品、劳务联系B.生产技术联系 C.价格联系D.劳动就业联系 E.投资联系 10、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优点是: A.强力性B.速效性C.直接性D.经济性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有效竞争 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完全消耗系数 4、产业结构合理化 5、产业规制 三、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2、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它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 3、试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四、 论述题(1题,20分) 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1章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 1、什么就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企业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 答:企业就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与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据统计,2009年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在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就是企业,49个就是国家。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与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2、有哪些机制可以对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纠偏?为什么? 答: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让管理者能够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管理者适当的激励,让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往往都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都会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盈利而上下波动。 外部的市场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第二,产品市场机制。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3、纵向一体化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就是什么? 答:纵向一体化在解决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会带来其她的激励问题。市场采购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但就是在纵向一体化之后市场采购变成了企业内部采购。市场竞争压力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内部供应产品的质量下降,最终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往往会在完全的纵向一体化与完全的纵向分离之间选择一些相对均衡的做法。一种被称之为逐步一体化(tapped integration),即部分生产要素从市场中的独立供应商购买,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子公司内部采购。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既可以避免其她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又让内部生产部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另一种常见的策略就是特许经营(franchising),从快餐到服装设计的众多行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在特许经营的模式下,母公司来提供专用性投资,同时特许经营者又可以保留自身的大部分利益,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励其努力提高效率。最后一种常见的中间做法就是构建企业集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就是日本企业。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大企业,没有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手段来规避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问题,而就是选择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非正式关系,在长期合约的基础通过构建非正式的企业联盟与集团,使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 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博弈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 2、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3、混合策略 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这个策略为纯策略(pure strategy)。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策略,称为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混合策略是纯策略在空间上的概率分布,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纯策略的收益可以用效用表示,混合策略的收益只能以预期效用表示。 4、序贯博弈 序贯博弈是指参与者选择策略有时间先后的博弈形式,每次博弈结构不同而连续多次。因此,某些对局者可能率先采取行动,它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动态博弈,而重复博弈则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动态博弈形式。在序贯博弈中,先行者可能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我们把它叫做先行者优势。 5、最小最大值 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在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下,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于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 6、沉淀成本 沉淀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淀成本”(Sunk Cost)。 7、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8、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即生产和销售近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汽车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理发店集团等。

产业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xx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xx C、xx D、xx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xx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产业经济学模拟测试试题(一)-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作者:————————————————————————————————日期: 2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 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 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