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系(谢燕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高东艳)

通信作者:高东艳,Email :gaody292@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11684147.html,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谢燕斌

高东艳

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对股骨头坏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等髋关节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该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发生率较高,DVT 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和远期深静脉功能不

全[

1]

。因此如何在该类手术中做到安全有效的镇痛就显得颇为重要。本研究对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3月到9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 )Ⅱ~Ⅲ级,年龄33~81岁,排除有严重药物过敏反应史、

血液疾病史或凝血功能不正常、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胃肠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炎症性肠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已确定的缺血性心脏疾病、外周动脉血管和(或)脑血管疾病、术前服用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者。

1.2分组: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分为A 、B 、C 3组,每组20例,均在术前通过静脉给药。1.3

研究药物: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mg/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AiHX3。

1.4给药方案:所用帕瑞昔布钠均通过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3组均在术前30min 静脉给药。A 组给予帕瑞昔布钠20mg ;B 组予帕瑞昔布钠40mg ;C 组为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 。

1.5麻醉方法:

采用单次脊髓麻醉,选用轻比重局麻药,药物配方为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ml 和灭菌注射用水1ml 。患者入室以后开放静脉通路,选取患侧朝上侧卧体位,穿刺部位选择L 2~L 3或L 3~L 4,在确认穿刺成功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局麻药1.5~2.5ml ,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 10左右,术后安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 )

,镇痛液配方为舒芬太尼100g 、

昂丹司琼8mg ,经0.9%氯化钠注射液配至100ml 。持续输注量为2ml/h ,患者自控量为0.5ml ,锁定时间为15min 。1.6

观察指标:术后2、4、6h 的疼痛强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术后6h 和12h 患者按压镇痛泵的总次数、术后24h 镇痛泵中舒芬太尼的总用量及患者不良反应;给药前、给药30min 以及给药后2h 患者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血小板(PLT )。1.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

3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3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比较,

术后2h B 组和C 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h 及6h A 组和B 组、B 组和C 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表13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x ±s )

年龄(岁)身高(cm)体质量(kg)性别男性女性71±9168±562±812866±1668±9

165±8166±8

61±859±10

1012

108

组别例数A 组20B 组20C 组

20

表23组患者术后VAS 的比较(x ±s )

术后2h 术后4h 术后6h 3.7±1.24.4±1.24.4±0.73.0±1.0a 2.6±0.7b 3.6±0.8b 4.1±1.0

4.4±0.8

4.6±0.7

注:a 与C 组比较P <0.05;b

与其他2组比较P <0.05

组别例数A 组20B 组20C 组

20

肢体功能完全恢复1年后,切口中央髌骨下缘处出现一小肿疱,经剪开后发现为髌骨缝合丝线,将丝线取出,伤口换药,短期内伤口愈合如常。其余239例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和排异反应,我们认为这种手术方法固定可靠,取材容易,花钱少,又能避免第二次手术的痛苦,在基层医院手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实施手术,近年来我们也将丝线运用到其他部位

的骨折作为辅助内固定,如:粉碎骨折的小骨块和跟骨骨折等。同样取得了理想效果,

因例数少,开展时间不长,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粗丝线U 型缝合加荷包内缝合固定方法治疗髌骨各型骨折,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完全能够替代金属类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2011-10-27)

术后6h 及12h 患者PCIA 按压次数的比较:A 组和C 组、B 组和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h 舒芬太尼的总用量A 组和C 组、B 组和C 组、A 组和B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与C 组比较B 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4。给药前、给药30min 、给药2h 后3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3讨

单次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 ,23~39min 产生具有临床意义的止痛作用,并于2h 内达到最大效果。本研究根据帕瑞昔布钠的药理特性通过比较给药前、给药30min 及给药后2h 患者PT 、

APTT 、FIB 、PLT 4项指标,发现各指标在上述3个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并不影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短期应用是安全的。

3组患者VAS 评分,

术后2h B 组和C 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40mg 组在该时点镇痛效应强于20mg 组;术后4h 和术后6h VAS

的比较均为A 组和B 组、B 组和C 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C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帕瑞昔布钠20mg 组在这2个时点已无临床意义的镇痛作用,而40mg 组仍有镇痛效应,

这一剂量正与其推荐使用剂量相符。3组患者术后6h 、12h 时点PCIA 按压次数的比较A 组和C

表33组患者术后PCIA 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量的比较(x ±s )术后6h 按压次数术后12h 按压次数术后24h 舒芬太尼

总量(μg )3.2±0.7 6.2±1.463.8±2.22.3±0.7 5.6±1.060.8±2.6b 6.3±1.5a

10.6±2.2a

72.2±4.0a

注:a 与其他2组比较P <0.05;b

与A 组比较P <0.05。

组别例数A 组20B 组20C 组

20

表4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

组别例数恶心呕吐嗜睡头晕A 组165434B 组124a 3a 23C 组

25

8

7

4

6

注:a 与C 组比较P <0.05。

表53组患者不同时点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x ±s )

组别时点PT (s )APTT (s )FIB (g/L )PLT (×109/L )A 组

给药前14.5±1.029.8±1.4 3.5±0.6202±30给药30min 17.0±1.832.3±3.8 3.5±0.7208±28给药2h

16.2±1.229.7±3.2 3.6±0.6207±29B 组

给药前15.0±1.428.6±2.1 3.7±1.0224±58给药30min 16.8±3.831.2±3.0 3.5±1.6221±46给药2h

17.8±5.028.2±2.8 3.5±1.0234±47C 组

给药前14.8±1.030.2±1.4 3.6±0.9221±41给药30min 15.3±1.129.9±1.8 3.6±0.8218±42给药2h

15.6±1.2

29.9±1.6

3.5±0.9

217±44

组、B 组和C 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术后24h 舒芬太尼总用量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A 、B 2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也可以说明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具有超前镇痛作用能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近年来国内外有

诸多关于帕瑞昔布钠临床应用的研究。Noveck 等[

2]

在长达8d ,

每天40mg 2次的帕瑞昔布钠使用中指出帕瑞昔布钠不影响健康成年人血小板功能;吴新民等[3]

研究指出在骨科、妇科

手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在减少吗啡用量的同时APTT 和PT

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蔡宏刚和张中军[4]在60

例中重度烧伤拟行切痂植皮术的患者中证实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在术前、术中和术24h 的PT 、APTT 、凝血酶时间(TT )、FIB 、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帕瑞昔布钠术前预处理不影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该类患者

中。其超前镇痛作用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从而减轻了一些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术后镇痛更加舒适,为了达到较好的超前镇痛效果推荐使用剂量为40mg 静脉注射。

参考文献

[1]张志廉,

姜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及预防.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254.

[2]Noveck RJ ,Laurent A ,Kuss M ,et al.Parecoxib sodium does not

impair platelet function in healthy elderly and non -elderly individuals :two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Clin Drug Invest ,2001,21(7):465-476.

[3]吴新民,

岳云,张利萍,等.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中国麻醉学杂志,2007,27(1):7.[4]蔡宏刚,

张中军.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8869-8870.

(收稿日期:2011-10-28)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讲解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护理问题】 (1)疼痛:与骨折或手术伤口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后强制性约束不能活动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或长期卧床有关。(4)潜在并发症:静脉栓塞、肺部感染。 (5)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6)有肢体废用性萎缩的可能:与长期卧床、皮牵引及功能锻炼差有关。 【护理目标】 (1)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保持良好功能位,促进伤口处愈合。 (2)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皮肤完整无破损。 (4)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并发症发生或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 (5)在患者卧床期间,做好预防,不使病人发生便秘。(6)鼓励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肢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功能。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在长时间卧床治疗中,护士要经常与患者和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使病人了解手术的作用和术后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并鼓励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再者大多数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化,认知能力下降,因而必须多向家属了解情况,使其能在手术前后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术后发生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术后效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病人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2)专科护理 ①保持正确体位:侧方切口时,患肢抬高,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造成关节脱位。后侧方切口时,患肢平放在床上,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至90°。如果必须侧卧,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收内旋位。为保持肢体的位置,可用皮牵引保持其位置或穿“丁字鞋”以防止患肢外旋。 ②预防血栓:注意患肢的皮温、小腿的周径。如果病人出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且与对侧肢体周径不同,应考虑为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11684147.html,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吴利红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3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及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关节疾病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关节性疾病。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由于手术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机体脏器的功能低下,手术耐受 性低,而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因此常常会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如感染、人工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术后并发症极其重要。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50例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受到较好的效果。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其中男性17例,女33例,年龄55~73岁,股骨颈骨折29例,退行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全部患者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7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5例,术后并发褥疮2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月,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感染、脱位、关节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术后体位受限,活动少,血液回流不畅,以及术后的出血,血液浓缩,易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手术导致静脉壁损伤、手术创伤、术中及术后血浆渗出等使血液凝固性亢进等原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因此术后需要注意严密 观察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并采取预防措施:①术后在麻醉消失的情况下,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膝下垫软枕高于心脏20~30 cm有利于静脉回流;②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预防血栓;③饮食上嘱患者多吃一些低脂含 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均能有效的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深静脉血栓继发肺栓塞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生在术后2~3 w,患者突然胸闷、剧烈胸痛、紫绀、速脉、咯血,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肺栓塞。立即报告医生,吸氧,大剂量应用溶栓或抗凝治疗。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可有效的防止肺栓塞。 2.2预防切口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到早预防是取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3]。感染的主 要原因为无菌操作不严、手术中操作动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手术时间过长、以及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老慢支等。预防切口感染的相应措施:①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②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条件允许的安排单间,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3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预防术后并发症预防,恰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35例病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 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我院骨科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共对35例病人施行了手术,进行系统护理,关节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病人,男15例,女20例,年龄46岁~90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0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16例。其中术前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 2 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对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实行严密的监测。体温是反映早期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高热,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是术后感染征象。本组1例病人术后中度发热,经加强抗生素应用后好转。 2.2 麻醉后护理 硬膜外麻醉要平卧4 h~6 h,全身麻醉尚未清醒前,病人头偏向一侧,应防止口腔内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发生窒息;注意保暖,避免意外损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血和休克。 2.3 心理护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置换人工关节顾虑多,心理不踏实,多数病人术后不敢活动,怕疼痛,担心切口裂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护士要针对病人的复杂心理,及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锻炼。与病人一起制订恰当的康复锻炼计划,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自觉地进行锻炼,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提高的程度等)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协助病人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锻炼的继续、组织病人相互交流练习的感受和经验,以提高练习效率。 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术前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 1疼痛:与骨折有关 2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以及手术效果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限制卧床 4有皮肤完整受损可能:与长期卧床限制性体位有关 5潜在无效牵引的可能:与持续牵引有关 1、护理诊断——疼痛:与骨折有关 目标:一天后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休息。 措施 1、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托扶保护避免拖拉,争取一次性完成。 2、优尼森口服止痛。 3、指导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 2、护理诊断——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以及手术效果有关 目标—在住院期间患者情绪稳定,无明显焦虑现象。 措施: 1、护士做好入院宣教,消除陌生感,尽量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经常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针对性地安慰 2、医生向其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消除疑虑。 3、让其妻子女儿多陪伴,建立良好家庭支持系统,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评价:患者情绪平稳 3、护理诊断——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限制卧床有关 目标:满足患者日常生活舒适需要 措施: 1、教其抬臀方法,保持左下肢外展中立位。 2、卧床吃饭时头偏一侧进食,喝水使用吸管,教会床上大小便。 3、专人陪护,经常巡视关注其需要。 评价: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 4、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受损可能:与长期卧床限制性体位有关。 目标: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1、卧气垫床,建立翻身卡,尾骶部垫水垫Q2H更换,容易受压的部位如足踝部可凌空放置。 2、保持床单位整洁,尾骶部不潮湿,于六一散垫于臀下,勤按摩尾骶部,定时抬臀。 3、使用便盆时动作轻柔不强行拖拉,用完后及时撤除。 4、告知患者保护皮肤的重要性,使之和护士配合。 5、班班交接,监测局部受压皮肤情况。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5、护理诊断——潜在无效牵引的可能:与持续牵引有关 目标:患者牵引有效 措施: 1、抬高床尾,保持滑轮灵活,秤砣不拖地。 2、牵引绳与右下肢呈一轴线,右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3、绳子上不压衣服等重物。 评价:患者牵引有效。 1、护理诊断——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目标:术后1天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休息。

膝关节置换术的个案护理

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意外脱管患者的护理 黄文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关节病变,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而术后的功能锻炼的恢复程度对患者能否达到正常生活取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于 2014年 10月收治一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第一天患者出现了镇痛泵意外脱管,依从性差,我们及时总结原因,改变宣教方式,提高其依从性,患者出院功能恢复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患者因右膝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受限3年加重半年入院,入院诊断:右膝骨性关节炎,Ⅱ型糖尿病,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1年,7年前做过左侧乳腺癌包块切除术。于 2014 年10月 22日入院治疗,做好术前准备于24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依从性差,拒绝伸直位,饮食不规律,术后第2天镇痛泵意外脱管,血糖控制不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7年前做过乳腺癌切除术,1年前又查出糖尿病,对未来生活很消极,并表示来做手术只是为了满足子女的孝心。对自身疾病不重视。我们针对患者这种心理状态,主动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长寿患者,增加其热爱生活的信心。同时介绍手术相关知识,让患者能配合治疗。

2.1.2 早期功能锻炼术前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踝关节的主动及抗阻屈伸练习,以及伸膝抬高和主动屈膝训练。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练习床上大小便等。教会患者学会使用拐杖行走,患者均能复述锻炼要点及注意事项。 2.1.3 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药物过敏实验,完成患肢的皮肤准备。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及术中药物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血糖情况并记录。观察患肢血供、足背动脉的搏动、皮温、颜色、感觉、运动等情况。饮食指导:告知糖尿病饮食原则,少量多餐,多饮水,并结合患者平时饮食习惯与患者一同制定其3餐饮食,协助患者控制血糖。体位: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患肢取抬高 15°~ 20°伸直困难,无法坚持,关节弯曲明显,经反复告知关节伸直对预后功能恢复重要性,术后第一天加用沙袋压膝盖,每天2次。术后1 - 2 d行压腿训练尽量将患腿伸直于床面使膝关节贴近床面并保持5 - 10 s 50 - 100次/ d 有利于锻炼膝关节伸直功能[1],患者关节3天后伸直良好。切口:保持清洁干燥,观察切口局部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及渗血情况。2.2.2 引流管的护理手术回病房及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切口引流管不能受压扭曲或折转成角,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通畅固定好。严格无菌操作,患者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量、色、质正常,于术后第1天顺利拔管。术后第2天晚患者因睡眠不好,半夜翻身过程中镇痛泵意外脱管。

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内容: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护理 时间:2011-10-26 地点:三十七病区示教室 主持人:李海凤 主讲人:王晓玲 出席人员:王国秀、李海凤、陆汉芹、杨基华、葛九干,戴云芳、孙婕、郭蓉、邵星星、卞化、张勤、杨艳、吉秀娟、胡娴、王晓玲、钱圆圆、实习生 李海凤护士长: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本月的护理查房。内容是: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年轻同志的专科知识,增长大家的护理经验。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一下有关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王晓玲:股骨颈骨折(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其骨折线均在髋关节囊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它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亦有增加趋势。 股骨颈骨折病因;分为直接外力损伤和间接外力损伤,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同时老年人的自愈能力比较差,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外力时即可发生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下致伤等。青壮年人一般不存在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结构十分坚硬,需要较大的暴力才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交通损伤或高处坠落伤等。此外疲劳骨折、病理性骨折也是病因之一。 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可以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和基底型。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分型,则小于30°为Ⅰ型,介于30°与50°之间为Ⅱ型,大于50°为Ⅲ型。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 分型),则Ⅰ型为不全骨折;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活动受限。 2.体征:①畸形:患侧下肢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旋畸形。②肿胀: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骨折,故骨折后局部肿胀不明显。③疼痛:活动患侧髋关节时疼痛明显,腹股沟中点有压痛,患侧足跟或大粗隆叩击痛阳性。④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髋关节和下肢活动受限,但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要特别注意。⑤患侧大粗隆升高:大粗隆位于髂—坐骨结节连线(Nelaton线)之上;大粗隆与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Bryant 三角的底边)缩 医技检查 1.X线检查:髋关节正、侧位多可以清楚显示骨折及骨折类型,是骨折首选检查,如当时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两周后复查X 线片,此时由于骨折局部的吸收,骨折线多可清晰可见。 2.CT或MR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比较轻微的线状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较X 线检查更灵敏,但费用较高。 治疗原则 1.无移位骨折的治疗:对于无移位如GardenⅠ型、GardenⅡ型骨折和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给予卧床休息,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并辅以牵引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转变成错位骨折,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致命并发症,故近来多主张采取内固定,以利病人早期活动。

手把手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2010-07-13 17:36:59来源:久久健康网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是患者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恢复时间仍然是术后病人的一次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髋关节病人进行术后恢复,我们特别向专家咨询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炼操。按照图片中所介绍的进行锻炼,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只要坚持不懈,就可尽快恢复髋关节的自由性。 术后早期平卧锻炼 早期锻炼对促进患肢血运,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也非常关键。当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进行如下锻炼: 做锻炼时,患者应仰卧,下肢分开。 足部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做一个疗程,可术后马上做。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再相反外转,每日数次,每次5下。 下面3到4个动作每天3-4次,每次10下(图1-3): 图1:贴床屈膝: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屈膝,把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肢不可内旋。

图2: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从1数到5,再放松。 图3: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的方法,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在10分钟内做10次,一直做到略感觉到疲劳为止。

直腿高举动作:收缩大腿肌肉,知道您的下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的情况下,从床下把下肢抬高几厘米,维持到5-10秒钟,重复做,直到略感到疲劳为止。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一、康复前要注意的问题: 手术医师如果发现假体位置不够满意,某一方向存在脱位倾向,要通知康复师,并且要向患者讲明。 二、住院期间康复 (一) 术后早期康复程序 1. 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止搬运时脱位。 2. 术后当天晚上,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膝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或者继续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患肢也可穿矫形防外旋鞋,但要防止压伤。 3. 术后第一天,撤除下肢软垫,伸直患肢防止髋屈曲畸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节疾病已越来越被重视。在骨科人体全身活动的关节均可进行人工置换,但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特别是近几1.2 置换原因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颈破坏、疼痛影响功能者);(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股骨头,股骨颈粉碎性骨折;(4)退行性关节炎;(5)类风湿关节炎;(6)髋关节僵直;(7)慢性髋关节脱位;(8)关节成形2 术前护理 2.1 术前护理做好各项检查,如髋部、胸部X线检查,化验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如心、肝、肺、肾及手术耐受力检查,老年患者一定要查血糖及电解质。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要纠正营养不良,多吃高蛋白、大量维生素饮食。 2.2 心理护理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成功率,举出实例介绍一些术后功能恢复正常的或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使患者排除忧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3 预防术后感染(1)术前2~3天使用抗感染药物;(2)常规备皮,应注意全身皮肤及局部皮肤清洁,局部皮肤术前2~3天应反复多次洗刷,手术当日备皮,剃除会阴部及髋部以外15厘米范围的毛发。 2.4 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术前行留置导尿术。 2.5 常规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毫克,并备血。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搬动应平稳,应将患侧髋部整个托起,防止患侧内收、扭转,保持外展位,以防止脱位。 3.2 卧硬板床,并去枕平卧6小时。 3.3 妥善安置好各管道(氧气管、导尿管、引流管、输液管)并保持各管道之通畅。 3.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注意尿量的变化。 3.5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是否清洁,伤口引流量,同时注意引流通畅(引流袋固定在低于床旁30~45厘米以上),根据引流量的情况第4天可拔管。 3.6 体位患肢保持外展30度的中立位,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两大腿间放软枕,以保持有效牵引和髋关节功能位。 3.7 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若患肢血运障碍,感觉功能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8 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术后1日可做深呼吸,并开始做小腿及踝关节活动,术后2~3日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指导患者运动足趾,做屈伸活动,术后第3~6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和器械和步行训练。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加强髋部活动度的练习,如在做髋关节外展的同时做屈曲和伸展活动,增加练习强度和活动时间,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2周可坐起,4周可扶拐下地活动,但不可负重及远距离走动,髋部摆动不可过大。 4 术后并发症的预治 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便秘,肺部感染,肺不张,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褥疮,伤口感染,关节松动,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褥疮和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纠正营养不良,注意饮食调配,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吸氧,必要时进行超声雾化。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选择硅胶气囊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翻身时注意尿液逆流,会阴部每日2次用0.2%碘伏抹洗;能自解小便,病情允许应早拔除尿管。 5 出院指导 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需防止脱位、感染、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为确保疗效,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特作如下指导;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担心手术的安全,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感。要耐心讲述有关疾病与专科知识,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期的患者来现身说法,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与信心。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并教育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展现出不快,避免患者情绪波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尽早康复。 2.特殊准备: (1)患者身体状况的准备: 拍摄标准的膝关节正、侧及髌骨60°轴位片,下肢全长负重位与非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片,了解膝关节病变情况及下肢力线;术前模板测量估计应选的假体的大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了解手术肢体有无血管病变;停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曾服用过激素,了解用药时间及剂量;治疗体内的慢性感染、皮肤病,如龋齿、鼻窦炎、手足癣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经系统的内科治疗已控制。 (2)患者心理状况的准备: 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往手术后精神反应情况,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及康复训练的资料,使患者了解手术的意义,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3)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讲解并示范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包括膝关节屈伸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及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4)训练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预防坠积性肺炎、尿潴留、便秘等发生。, 3.一般准备 (1)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情况,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大便、小便,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空腹血糖,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以及根据内科病史所需要的特殊检查。 (2)常规术前准备:备皮、备血、做好青霉素与普鲁卡因皮试。 (3)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医嘱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一次;术前l天或术后使用抗凝药物。 二、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及时给予床旁心电监护仪,0、5~1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经皮血氧饱与度一次,持续吸氧4- 6L/min,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并详细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切口引流管的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因术中使用止血带,术后常会导致血管反应性扩张与关节内组织切除部位血管残端的出血,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的渗血情况 与引流液的色、质、量。一般手术当天采用非负压引流,术后一天改为负压引流24~48小时,当引流量<50ml/d即予拔管。在引流过程中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折叠与堵塞,每30分钟挤压记录一次,如发现引流液流速过快>100ml/h时,应通知主刀医生,必要时予夹管30分钟后放开。要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一旦污染及时更换,按医嘱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防止手术切口感染。 3.术后体位:术后予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予平卧位,患肢膝后垫软枕予抬高,保持中立位,避免小腿腓肠肌与腓总神经过度受压,造成小腿腓肠肌静脉丛血栓的形成与腓总神经的损伤。术后3~5天开始下床活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关节疾患终未治疗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的恢复关节的功能,解除髋部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9例,为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病人的康复,采取了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例病人中,男9例,女10例,年龄46岁~70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0例,髋臼发育不良2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由同一组骨科医师进行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采取髋

关节后外侧入路,暴露病变的骨组织,切除病变部位,置入人工髋关节,留置引流管,缝合软组织。 2 结果 本组病人14 d~26 d出院,出院时切口均愈合拆线,无一例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病人对治疗护理满意,手术效果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病人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同时又怕手术效果不理想,术后发生并发症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我们热情接待病人并与之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对不良心理反应采取疏导帮助,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3.1.2 饮食护理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行各项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原有

疾病,进行全身综合调理,使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达到或接近正常。入院后给予饮食指导,根据个人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增强其抵抗力,以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1.3 运动 术前适应性训练并教病人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术前行股四头肌,小腿及足部锻炼。使用拐杖行走及床上大小便,并向病人详细讲解各种术后功能锻炼的要领,使病人领会并掌握。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的监护 术后密切观察病例人神志、瞳孔、BP、R、P的变化,对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进行心电监护,麻醉未清醒的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易发生组织灌注量不足,应及时测量血压,还要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液≥60 ml/h[1]。 3.2.2 引流管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及护理

一.概述 人工关节在国外始于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目前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被认为是人工关节置换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其10年成功率已>90%,其它人工关节如人工肘关节、人工肩关节、人工椎体、人工骨盆置换都不同程度的开展。(见图1-3)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 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 二.髋关节的局部解剖及运动范围 (一)局解: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 1.髋关节的血供 由臀上、下动脉,旋股内侧、外侧动脉供应,有时也接受股深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关节囊支供应,髋臼横韧带,临近关节囊部分髋臼组织血供来源于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发出的髋臼支,髋臼其它部分由臀上、下动脉及闭孔动脉供应。股骨头、颈的血供主要由三组构成:①园韧带动脉:由闭孔动脉后支在髋臼切迹处发出进入髋臼,旋股内侧动脉,可由分支同道进入。②关节囊动脉:也称支持带动脉,由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在股骨颈前面与股骨内侧动脉在股骨颈后面的分支形成囊外血管环,然后发出3~4根支持带动脉级(见图4)。③股骨干滋养动脉:由股骨干髓腔行走,一般只达股骨颈。 2.髋关节的神经支配:前后各有2条神经支配。 前方:①股神经:主要分布于髋关节的前面和下面。 ②闭孔神经:闭空前支在闭孔附近发出髋臼支与旋股内侧动脉关节支同时由髋臼切迹进入髋关节。 后方:①坐骨神经:其关节支在坐骨神经的基部发出绕关节囊的后面。 ②臀上神经:发出关节支分布在关节囊后方的上部及外部。 (二)髋关节的运动范围 正常髋关节的最大活动度是在矢状面上,屈曲幅度为0~140°,伸展0~15°;在冠状面上能外展:0~45°,内收0~30°;在横截面上,当髋关节屈曲时能外旋0~45°,内旋0~50°;在髋关节伸直状态下,由于软组织的约束,功能受到限制。 三.手术适应症: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头臼均已破坏,伴有疼痛,功能受限者。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头臼受损,严重功能障碍。 3.退行性骨关节炎,多见于>50~60岁的老人,髋臼受损,股骨头变形。 4.类风湿关节炎,疼痛难忍,活动范围小等。 5.炎症、结核后髋关节强直髋关节疼痛是最主要的手术指征。 6.慢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创伤所致髋脱位。 7.关节成形失败手术的主要指征是髋关节疼痛。 8.骨肿瘤位于股骨头颈部或髋臼的低度恶性肿瘤。 另外,年龄适用范围,过去认为是60~75岁是最合适的年龄,近年来,已扩大到高龄和年轻患者。对于<55岁的患者在手术前应慎重考虑,以免失去人工全髋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机会。 四.术前准备及护理 1.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术后效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病人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通过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对策、方法、体会及康复功能训练,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进行整体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以及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结果: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关节活动接近正常。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合理、有效、规范的护理和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 随着骨外科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损伤疾病的常用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不仅能有效地解除髋关节疾病引起的患者疼痛,纠正畸形,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护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关节的功能障碍,还可引起其他并发症。现将本院收治的5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6年8月~2009年9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1例,年龄50~82岁,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股骨颈骨折23例,髋臼骨折9例;全髋置换33例,半髋置换19例。 1.2 护理 1.2.1 术前心理护理 护士应积极热情,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地开导和介绍骨折相关知识及手术过程,说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1.2.2 饮食护理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行各项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原有疾病,进行全身综合调理,使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达到或接近正常。入院后给予饮食指导,根据个人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增强其抵抗力,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2.3 运动

髋关节置换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患者女性,79岁,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入院日期2014/09/16,平车送入病房,查体:T36.8,P93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8/82mmHg,左下肢缩短畸形,做髋部稍肿胀,压痛可扪及骨擦感,左下肢肢端温暖感觉运动存在,CT提示左股骨转子间及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处理:输液,止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留置导尿,患肢制动等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择期手术。 既往史:双髋、双膝关节骨关节炎,骨子疏松症 患者于2014/9/23在全麻下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毕患者转ICU治疗,2014/9/24患者由ICU转入骨科病房继续治疗,患者带回保留尿管及血浆管各一根,伤口敷料干燥固定,患肢端温暖,感觉运动存在,处理:预防感染,雾化,化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双下肢气压治疗,输入4U悬浮红细胞,于2014/9/25停保留尿管,患者2014/9/27不能自解小便,请外四会诊,保留尿管。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数典型的球臼关节。它由股骨头、宽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下方与股骨相连,颈干交界处内外侧有大小转子。与膝关节相比,髋关节有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同时也有很大的活动性。

人工髋关节模拟人体正常髋关节分为:1 股骨头假体(包括球、颈、柄)2 髋臼假体 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解除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好可以调整双下肢长度,手术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它 。下面我就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评价做简单介绍,并请大家补充。 护理诊断:疼痛:与骨折有关 预期目标:患肢24小时内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受,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2.指导患者深呼吸、分散注意力,全身肌肉放松。 3.提高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 4.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效果。 护理评价:患者疼痛较前减轻。 护理诊断: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以及手术效果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能在五日内了解手术的过程、术中配合要求以及手术效果、熟悉医院环境,配合治疗护理。 护理措施:1.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住院环境,同室病友,消除陌生感。 2.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焦虑原因,有针对的进行心理疏导。 3.介绍主治医师的技术水平及成功病例,介绍手术的相关事宜,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导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最高的关节,膝关节由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及其周围滑膜、关节囊、韧带、半月板和肌肉等组织共同构成,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类型: 1、全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关节疼痛、畸形、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膝关节疾病患者。 2、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单髁假体置换术保留了骨质、髌股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未受损的对侧间隔的半月板、关节软骨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从而较好地保留下来,从而较好地保留了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本体感觉。 3、膝关节翻修术膝关节翻修术是作为失败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补救措施。 全膝关节置换适应症: 1、关节炎引起的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严重疼痛。 2、X线片示关节间隙消失并有关节不稳。 3、固定的或渐进畸形加重。 全膝关节置换禁忌症 1、膝关节化脓性感染。 2、伸膝装置无力。 3、无痛性膝关节病。 术前护理 1、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前遵医嘱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积极预防及治疗全身性并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前应得到控制;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在术前逐渐减量和停用。 2、心理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是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之一。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项创伤很大,不能发生感染的手术,患者及家属对该项手术了解甚少,难免会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时发生意外、术后产生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等等。对此,术前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层次给予讲解和答疑,告知手术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求得患者树立信心,完成手术并谋求良好效果。也可动员已接受手术尚未出院的患者现身说法,给患者以足够的心理上的支持,术前请家属陪伴、安抚患者,从而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一. 术前护理同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 术后护理 1. 心电监护于床头,低流量上氧,2L/分。 2(卧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神志、瞳孔、伤口敷料处有无渗血、四肢温度及感觉以及各种引流管的量、色。如导尿管、伤口引流管等。 4(饮食:按麻醉方式禁饮禁食。早期宜补脾益气类流质。如:薏米桂圆粥、莲子羹等。忌辛辣油腻类食物。后期饮食宜补肝益肾、强筋壮骨类。如:鸡肉、鱼肉、排骨、韭菜、黑木耳、骨头汤类。 5(疼痛与不适的护理: 1). 患者在术后最初24至48小时内遵医嘱使用镇痛类药物。如镇痛泵、强痛定。 2). 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消除患肢因肿胀而致的疼痛。 3).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38.5,遵医嘱物体降温或应用药物降温。 4). 密切观察伤口处有无红、肿、热、痛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6( 各种导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向家属及病人讲明注意事项,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护士也随时观察引流管情况。严密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并做好护理记录。导尿管每2小时开放一次,引流袋置于耻骨联合下,每日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功能锻炼 1)术后当天移置病床时应小心抬臀,托住髋部,防止假体脱位及伤口出血。并在患肢穿上“丁字鞋”维持中立外展位。

2)术后1d摇高床头,不超过30度,取平卧位。开始做踝关节的主动曲伸运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鼓励其反复练习。按摩下肢,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术后2-3天除重复术后第一天的肌肉练习外,可适当延长运动时间及运动力量. 4).术后1周除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卧位可做有限的髋关节屈曲,幅度小于60 度及髋关节外展活动,幅度小于45度,3周后,患者开始使用助步器。如拐杖。 8.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防压疮 a.置患者卧于气垫床上。 b.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改良大便器。 c.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衣物,修剪好指甲。 2). 防肺部感 染 a.给患者翻身时注意给患者做到防寒保暖。叩击背部,并指导其深呼吸,鼓励有效咳嗽,将痰排出。 b.必要时雾化吸入,或遵医嘱使用消炎化痰药物。 3)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其多饮水,每天饮水2500ml左右。留置导尿管者行会 阴护理每日2次。 4). 防深静脉栓塞 a.术后麻醉消失即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活动及患肢足背的屈伸练习。 b.遵医嘱使用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如:红花、血栓通。 9.出院指导 1)按时服用出院带药. 2) 加强营养,忌烟酒。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去枕、平卧、禁食六个小时,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30分钟一次,致病情平稳后每2小时一次。并注意病人意识状况。 2、患肢位置:抬高患肢15-20度,保持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患肢穿矫正鞋,两大腿 之间可以放软枕以防止患肢外旋、内敛。 3、患肢的观察:患肢是否肿胀,感觉、运动、皮温、血运、足背动脉搏动。 4、伤口的观察: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有大量新鲜渗血应及时通知上级医生给予加压包 扎压迫止血。术后6小时内及时回输自体血,必要时给予输新鲜血及静脉补液治疗。 5、各种管道护理:A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引流 量。如引流量>200ml/小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给予处理,并及时更换负压吸引器。 B、观察尿管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受压。术后6小时夹闭尿管,3-4小时定时开放, 锻炼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6、翻身护理:术后6小时后可帮助病人翻身包括A向术侧翻身: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 旋转中立位,身后可垫软枕。B向健侧翻身:健腿在下略弯曲,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必须垫软枕,以防止关节脱位。 7、术后及时给予病人补液、抗炎、抗血栓治疗等。术后8小时后给予速避林腹壁下注射 (根据出血情况) 8、术后第一天,可将床头抬高30-50度,取半卧位,指导病人练习踝关节屈伸运动,股 四头肌的舒缩运动。 9、术后第二天:如引流量小于50毫升/24小时,可拔除引流管,如摄X光片,以判断加 体的位置。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病人全身情况,在指导下开始康复练习。 10、术后第三天:可扶习步架下床活动(根据手术及病人恢复情况等因素判断) 11、术后体质差、年龄大的病人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卧 床活动较少时期禁止给予引起腹胀、腹泻的食物。 1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大的手术,对病人的精神刺激较强,易导致心理不平衡,可 出现较明显的心理反应,应关心和理解病人,及时给予安慰、鼓励、使病人获得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及腓总神经是THR术中最易损伤的外周神经。 护理:a、密切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 b、避免牵引过紧,腓骨小头受压,造成腓总神经损伤。 C、保持患肢功能位 D、对于持续硬膜外插管镇痛的病人应重视,以免延误诊断。 2、血肿:多出现在老年人和术后48-72小时内,髋关节活动较多的病人。 护理:a、术前向病人宣教应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药物,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B、观察引流管的情况 C、一旦血肿出现并持续性增大,应及时通知医生。 D、遵医嘱给予抗炎治疗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得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由于对疾病知识得缺乏,担心手术得安全,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感。要耐心讲述有关疾病与专科知识,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期得患者来现身说法,以增加患者对手术得认识与信心。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得帮助。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并教育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展现出不快,避免患者情绪波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尽早康复、 2.特殊准备: (1)患者身体状况得准备:拍摄标准得膝关节正、侧及髌骨60°轴位片,下肢全长负重位与非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片,了解膝关节病变情况及下肢力线;术前模板测量估计应选得假体得大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了解手术肢体有无血管病变;停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曾服用过激素,了解用药时间及剂量;治疗体内得慢性感染、皮肤病,如龋齿、鼻窦炎、手足癣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经系统得内科治疗已控制。 (2)患者心理状况得准备: 了解患者得精神状态,以往手术后精神反应情况,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及康复训练得资料,使患者了解手术得意义,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 (3)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讲解并示范术后功能锻炼得方法,包括膝关节屈伸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及拐杖或助行器得使用方法。 (4)训练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床上大小便得方法,预防坠积性肺炎、尿潴留、便秘等发生。, 3、一般准备 (1)根据患者得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得耐受情况,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大便、小便,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空腹血糖,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以及根据内科病史所需要得特殊检查。 (2)常规术前准备:备皮、备血、做好青霉素与普鲁卡因皮试。 (3)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医嘱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一次;术前l天或术后使用抗凝药物。 二、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得观察: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及时给予床旁心电监护仪,0、5~1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经皮血氧饱与度一次,持续吸氧4-6L/min,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生命体征、尿量得变化,并详细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切口引流管得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因术中使用止血带,术后常会导致血管反应性扩张与关节内组织切除部位血管残端得出血,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得渗血情况与引流液得色、质、量。一般手术当天采用非负压引流,术后一天改为负压引流24~48小时,当引流量<50ml/d即予拔管、在引流过程中要保持引流管得通畅,防止扭曲、折叠与堵塞,每30分钟挤压记录一次,如发现引流液流速过快>100ml/h时,应通知主刀医生,必要时予夹管30分钟后放开。要保持切口敷料得清洁干燥,一旦污染及时更换,按医嘱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防止手术切口感染。 3、术后体位:术后予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予平卧位,患肢膝后垫软枕予抬高,保持中立位,避免小腿腓肠肌与腓总神经过度受压,造成小腿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得形成与腓总神经得损伤、术后3~5天开始下床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