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分析_张金艳

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分析_张金艳

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分析_张金艳
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分析_张金艳

一、引言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27个国家组成的全球最大的经济一体化集团。

2003~2011年,欧盟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年均达40%,且为世界上最大的

农产品进出口方。与此同时,欧盟一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技术来源地的地位。就农产品贸易而言,欧盟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刘荣茂、惠莉、李熠,

2010)。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 ,有力地促进了对欧盟农产品出口。2002~2008

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连续呈现增长势态,以至于2008年的出口额(68.38亿美元)为2002年的出口额(18.58亿美元)的近3.7倍,年均增长率达44.67%。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额首次下跌,降至59.84亿美元,下降率为12.49%。2010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额上升为66.93亿美元。2011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额达79.07亿美元(见图1)。显然,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呈现新变化。对这一变化的成因进行研究,对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重要伙伴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汇率水平、国

收稿日期:2012-07-14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1CYJ15)

作者简介:张金艳(1965-),江西彭泽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国际贸易和农村经济。

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分析

张金艳,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

要:欧盟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呈现新变化。

文章采用UNCOMTRADE 有关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的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欧盟农产品进口需求变化、欧盟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危机后,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适应欧盟进口需求结构变化,是推动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恢复性增长的关键因素。关键词:农产品;欧盟;出口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3)05-0017-10

Vol.29N o.5M A Y .2013

第29卷第5期2013年5月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变动、贸易保护状况等。金融危机下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传导机制有需求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祝伟民、刘永,2009)和贸易传导机制(刘荣茂、惠莉,2009)。

(一)需求传导机制

凯恩斯在“通论”中的消费需求理论中提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会随着现期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之,则减少;且对于未来收入及支出的预期也会决定当期的消费需求,即预期未来收入减少,当期的消费需求也会下降。欧盟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经济下滑、消费能力日益萎缩,由此引发了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下降,导致了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增速明显减缓。由图2可知,欧盟经济从2008年一季度持续负增长,GDP 数值在连续的两年内呈“W ”型震荡下降,在

2009年一季度跌至历史新低28412亿欧元,同比2007年4季度下降12.25%。欧盟

经济的持续低迷致使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断萎缩。

图1: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总额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 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年份

79.07

66.93

59.84

68.38

58.98

46.16

38.37

30.93

24.56

18.58

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亿美元

农产品出口额

图2:2007~2011年欧盟季度GDP 总额

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

2007Q 1

2007Q 2

2007Q 3

2007Q 4

2008Q 1

2008Q 2

2008Q 3

2008Q 4

2009Q 1

2009Q 2

2009Q 3

2009Q 4

2010Q 1

2010Q 2

2010Q 3

2010Q 4

2011Q 12011Q 2

2011Q 3

2011Q 4

季度

GDP 总额

3300032000310003000029000280002700026000

亿欧元

(二)汇率传导机制

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对外贸易商品价格的高低,汇率贬值会相对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促进出口;反之,汇率升值会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而抑制出口。金融危机发生后,人民币持续坚挺,对主要的国际货币特别是对欧元、美元及英镑的升值幅度

较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 )以2002年为基期,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呈现下跌趋势,在2005年跌至最低点为89.12;而进入到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路走高,于2011年达至107.89(详见图3)。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成本上升,致使中国对欧盟长久以来的农产品价格优势降低,而作为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核心因素的价格的上升使得对欧盟市场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也不断下降。

图3:2002~2011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IS )。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200920102011

年份

107.89

105.24

106.00101.5893.66

90.3289.1290.0892.91100.00

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三)贸易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贸易风险不断加大,不仅表现在欧盟农产品贸易需求的萎缩、对欧盟市场的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而且还表现在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欧盟为保护内部农产品的竞争力而对外部进口的农产品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如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等技术指标提高最高限制等。此外欧盟委员会在金融危机后竭力采取政策减少进口,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 )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直接支付计划中对成员国和农户的支付水平的提高和内容的扩大,以及促进农业科技知识创新,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等措施(张相文,2010)。这些都进一步恶化了中国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成因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相关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贸易引力模型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总数、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距离以及其他阻碍或推动贸易的变量等探析双边贸易流量。恒定市场模型是从需求变动、产品竞争力和商品结构对贸易流量及其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上述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

(一)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1.贸易引力模型。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本文构建的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为:

LnX ij=α0+α1LnY j+α2LnP j+α3Open j+α4LnR i+α5LnD ij+α6Cri+u j。其中,X ij为中国对j国的出口;Y j为j国的国民生产总值;P j为j国的人口总量;Open j为j国的农产品进口依存度;R i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D ij为中国与j国的距离;Cri=0表示金融危机前;Cri=1表示金融危机后;u j为模型误差。

2.数据来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分别选取中国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除上述六国以外的其他欧盟21国)共七个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数据的时间范围定为2002~2011年,样本容量为70个观测值。各解释变量的预期符号和解释说明见表1。

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的COMTRADE(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欧盟各地区农产品进口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某地区农产品进口总额÷某地区农业总产值。人口数据来自联合国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GDP数据来自世界银行world bank development indicator数据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距离数据来自网站www.indo.com中的Distance Calculator功能模块,采用公里制,选定中国上海港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共七个地区各个最大贸易港口间距离作为贸易国之间距离,其中中国与欧盟其他地区间距离为上海港至欧盟21国的各国最大贸易港口距离的平均数。

表1:解释变量的预期符号和理论说明

解释变量

Y j

P j Open j

R i

D ij

Cri 预期符号

理论说明

进口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表示一国或地区的进口需求能力就越大,经济

规模越大,潜在进口能力就越大。

人口代表国内市场规模,通常对贸易流量有负面影响。因为根据大国效应,大国具

有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自己国内多样化的需求。

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更多地依靠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从而对

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正面影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使得人民币相对美元、欧元

升值,从而对农产品出口有负面影响。此外,此指标能从价格方面反映中国农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

两国或地区最大贸易港口之间的距离,通常代表运输成本的高低,是阻碍贸易流动

的重要因素。

虚拟变量,金融危机是否对中国在欧盟市场上的农产品出口有影响。

3.回归结果分析。由于所分析样本为面板数据(Panel Data),涉及到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的选择。经过Hausman检验判断,本文选择混合效应进行回归估计。同时,为减少截面数据异方差所带来的估计偏差,本文选择截面加权估计法进行回归,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

变量

LnY LnP Open LnR LnD Cri R 2调整的R 2

回归系数

1.566544-0.3490220.680074-2.7312970.926102-0.9557980.8973110.889288

标准误差

0.0823000.0929990.0730300.7014780.3344150.156495

t 值6.883903-3.7529697.756281-3.8936332.769316-2.917458Prob 0.00000.00040.00000.00000.00730.0049

DW 统计量:1.809864

由表2可知,该引力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各变量都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大部分变量的回归系数与预期符号相符,说明该模型能有力解释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所得回归模型为:

LnX ij =1.567LnY j -0.349LnP j +0.680Open j -2.731LnR i +0.926LnD ij -0.956Cri

回归结果表明,欧盟各地区需求、农产品进口依存度都对中国农产品对其出口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出口对欧盟需求的弹性为1.567,即欧盟需求每上升

1%,中国农产品对其出口将上升1.567%;欧盟农产品进口依存度每上升1%,出

口将上升0.68%,也就是说如果由于欧盟的各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导致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下降,也将减少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另外,欧盟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金融危机的发生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具有负向作用,其中,人口每增加1%,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将降低0.349%。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欧盟农产品的总产值的增加和农产品的多样化生产,而与此同时,欧盟农产品内销的可能就越大,从而减少了从欧盟外部的进口。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升值1%,出口将下降2.731%。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下降了0.956%的出口额。此外,距离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盟的影响为正,与我们的理论预期不符。主要原因是欧盟实现区域经济、交通一体化,并且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以上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空间距离对贸易的消极影响。

(二)基于CMS 模型的实证分析

1.CMS 模型。在CMS 模型基本形式的基础上,CMS 模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ΔQ =p (0)Δq +[i

Σp i (0)Δq i -p (0)Δq ]+q (0)Δp +[i

ΣΔp i q i (0)-q (0)Δp ]+

+[q (t )/q (0)-1]i

ΣΔp i q i (0)+{i

ΣΔp i Δq i -[q (t )/q (0)-1]i

ΣΔp i q i (0)}

其中,ΔQ 表示t 时期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出口总额变化,q (0)表示基期进口国的进口总额,p (0)表示基期出口国在进口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Δq 表示进口国在两个时期内的进口总额变化。

“进口需求效应”为“需求规模效应[p (0)Δq ]”和“需求结

构效应[i

Σp i (0)Δq i -p (0)Δq ]”,前者反映因进口国进口需求规模变动而引起的出口

国出口变化,后者则反映因进口国进口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出口国出口变化。“出口竞争

力效应”为“综合竞争力效应[q (0)Δp ]”和“产品竞争力效应[i

ΣΔp i q i (0)-q (0)Δp ]”,

前者反映因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出口占进口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变化而导致的出口变化,后者则反映因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各类产品出口占进口国各类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变化而导致的出口变化。“结构交叉效应”为“净交叉效应[q (t )q (0)-1]i

ΣΔp i q i (0ΣΣ

)”

和“动态交叉效应

i

ΣΔp i

Δq i

-[q (t

)q (0)-1]i

ΣΔp i q i (0ΣΣ

)”,前者表示出口国出口

结构与世界进口规模的交互变化而导致出口国的出口变化,若[q (t )/q (0)-1]i

ΣΔp i

q i (0)﹥0,则表明出口国出口结构变化能适应进口国进口规模的变化;后者表明

出口国出口结构与进口国进口结构的交互变化而导致出口国的出口变化,若

i

ΣΔp i

Δq i

[q (t )q (0)-1]i

ΣΔp i q i (0ΣΣ

)﹥0,则表示出口国对进口国那些进口需

求增长较快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出口市场份额(陆文聪,2007)。

2.数据来源。采用了联合国统计署数据库(UNCOMTRADE )中的有关数据资

料,按“HS2002”分类方法将全部农产品划分为四大类:“动物性产品”、“植物

性产品”、

“动植物油脂”、

“饮料及烟酒等产品”。为了有比较地分析中国对欧盟农

产品出口变化的成因,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为标识,将“2002~2007年”、“2008~2009年”和“2010~2011年”作为三个不同的分析时间段,其中,2002~

2007年代表金融危机前期,而2008~2009年和2010~2011年则分别代表金融危机初

期、后期(分成两个时间段,是为了探究金融危机不同阶段的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化)。

3.分析结果。表3和表4分别是从农产品出口总量和分类农产品出口量两个层次上就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动的CMS 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1)出口总量的变动分析。表3显示,Ⅰ、金融危机前期(2002~2007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40.40亿美元。主要成因为:a.欧盟对中国农产

品的进口需求规模呈大幅度增长态势,促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了48.84亿美元,但因进口需求结构变化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减少了35.29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未能适应欧盟市场结构需求。b.从出口竞争力来看,产品竞争力效应的负影响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减少44.43亿美元,但综合竞争力效应使得出口竞争力效应有所提高,因而促使出口增加了15.27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扩大了优势农产品对欧盟出口。c.从结构交叉效应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了11.57亿美元,

这说明中国增加了对欧盟市场上需求增长较快的农产品的出口。Ⅱ、金融危机初期(2008~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下降了8.54亿美元。主要成因为:a.进口需求结构变化促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29.51亿美元,但需求规模大幅度缩减致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减少了8.89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的结构有所改善,但未能抵消欧盟进口需求规模大幅度缩减带来的负面影响。b.从出口竞争力来看,中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产品优势并不突出。c.结构交叉效应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态势,中国对欧盟农产品的出口减少了0.13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对于欧盟市场上需求增长较快的那些农产品并未有明显优势。Ⅲ、金融危机后期(2010~2011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的出口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增长额为7.14亿美元,主要成因为:a.需求结构效应增加出口为29.43亿美元,但需求规模效应减少出口为38.03亿美元,致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减少8.6亿美元。这说明中国虽大力调整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的结构,但仍然无法抵消因欧盟总进口需求缩减所带来的负效应。b.中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出口竞争力效应增加出口为24.31亿美元,与金融危机初期相比,增加了23.82亿美元。其中,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增加出口为94.42亿美元的,且增长贡献份额高达777%。这说明中国扩大了优势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c.结构交叉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减少出口为3.57亿美元,其中净交叉效应减少为3.63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未能适应欧盟市场变化,尤其是欧盟市场上进口需求变化较快的那部分农产品。

表3:基于CMS模型的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变动分析(单位:亿美元)

指标

实际贸易增长

进口需求效应

需求规模效应需求结构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综合竞争力效应产品竞争力效应结构交叉效应

净交叉效应

动态交叉效应绝对额

40.40

13.56

48.84

-35.29

15.27

59.70

-44.43

11.57

11.33

0.24

比重(%)

100

33.55

120.90

-87.35

37.80

147.78

-109.98

28.65

28.05

0.59

绝对额

-8.54

-8.89

-38.40

29.51

0.49

7.44

-6.95

-0.13

-0.07

-0.06

比重(%)

100

104.10

449.65

-345.55

-5.69

-87.11

81.43

1.56

0.85

0.72

绝对额

7.14

-8.60

-38.03

29.43

24.31

94.42

-70.11

-3.57

-3.63

0.06

比重(%)

100

-70.84

-313.24

242.40

200.29

777.80

-577.51

-29.44

-29.92

0.48 2002~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2)分类农产品出口量的变动分析。表4显示:第一类产品(动物性产品):此类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明显,金融危机前,此类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15亿美元;金融危机初期,此类产品出口呈现大幅度缩减,减少了1.06亿美元;金融危机后期,此类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增幅为5.08亿美元。此类产品出口的首要影

表4:基于恒定市场模型的中国对欧盟分类农产品出口变动分析(单位:亿美元)

第一类产品:动物性产品

第二类产品:植物性产品

第三类产品:动植物油脂

第四类产品:饮料及烟酒等

2002~2007年

2008~2009年

2010~2011年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COMTRADE 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指标

实际贸易增长进口需求效应需求规模效应需求结构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综合竞争力效应产品竞争力效应结构交叉效应净交叉效应动态交叉效应实际贸易增长进口需求效应需求规模效应需求结构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综合竞争力效应产品竞争力效应结构交叉效应净交叉效应动态交叉效应实际贸易增长进口需求效应需求规模效应需求结构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综合竞争力效应产品竞争力效应结构交叉效应净交叉效应动态交叉效应实际贸易增长进口需求效应需求规模效应需求结构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综合竞争力效应产品竞争力效应结构交叉效应净交叉效应动态交叉效应

绝对额

15.774.364.71-0.356.015.880.135.405.290.1111.892.503.93-1.4310.955.175.79-1.565.93-7.490.980.320.320.000.230.230.000.430.430.0011.765.284.590.683.564.00-0.442.922.820.10

比重(%)

10027.6329.85-2.2238.0937.270.8134.2633.560.6910021.0333.04-12.0292.1243.4548.67-13.1349.88-63.0110033.0833.080.0023.2623.260.0044.0844.080.0010044.8839.075.8130.2834.01-3.7324.8323.950.88

绝对额

-1.06-2.60-2.630.031.731.76-0.03-0.18-0.180.00-4.72-3.52-4.661.14-1.40-0.08-1.320.190.28-0.08-0.07-0.20-0.197320.000.190.190.00-0.06-0.064470.00-2.69-1.74-1.40-0.34-1.05-1.390.340.100.080.02

比重(%)

100245.66248.41-2.76-163.21-166.182.9717.3017.190.1010074.4798.70-24.2329.681.6528.03-4.13-5.891.76100281.89281.89140.00-277.18-277.180.0092.1192.105570.00100.0064.6652.0712.5939.1551.75-12.60-3.74-2.84-0.90

绝对额

5.083.973.500.470.991.40-0.400.120.13-0.024.214.325.51-1.190.09-1.041.13-0.200.02-0.220.300.130.130.000.130.130.000.040.040.002.563.192.830.36-0.39-0.23-0.16-0.24-0.06-0.18

比重(%)

10078.1568.839.3319.5427.49-7.952.322.63-0.31100102.55130.77-28.222.15-24.6926.84-4.800.54-5.3410042.8442.840.0044.1844.180.0012.1912.190.00100124.44110.4214.02-15.38-9.16-6.22-9.20-2.35-6.84

响因素是欧盟进口需求,促进此类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此类产品既能较好地适应欧盟的进口需求变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欧盟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第二类产品(植物性产品):此类产品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金融危机初期,实际出口增长下降了4.72亿美元,与危机前的年均增长2.38亿美元相比,下降了近3倍。金融危机后期,此类产品出口明显回升,主要原因为中国此类产品能较好地适应欧盟的需求规模变化。但是,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及对欧盟农产品进口结构的适应性未见有明显改善。第三类产品(动植物油脂):无论是金融危机前期,还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对此类产品的进口需求几乎不变,而中国此类产品在欧盟进口市场上也几乎没有竞争力,结构适应性也处于低水平且无明显变化。第四类产品(饮料及烟酒等):此类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金融危机后期已得到恢复性增长。推动中国此类产品对欧盟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欧盟进口需求得以改善并回升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中国此类产品的竞争力及结构适应性并未见明显变化。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欧盟农产品进口需求、欧盟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都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危机后,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出口产品结构适应欧盟进口需求结构变化,是推动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恢复性增长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一,以欧盟市场需求结构为导向,制定农产品与市场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引力模型和CMS模型分析的结果都显示,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市场规模效应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因此,在理性面对传统市场的同时,要抓住时机开发新兴市场,更多定位于有潜力的新兴市场。

第二,加强汇率的调节。人民币汇率不应大幅度升值,而应该在合理的水平内小幅缓慢提升,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这对于当前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至关重要。

第三,政府、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应积极运用WTO的有关规定和协议,及时了解欧盟农产品进口技术条款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贸易壁垒。除此以外,还应与欧盟加强磋商交流,妥善解决对从中国进口农产品设置的不合理限制及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加强与欧盟在检验检疫领域和食品质量监督的合作,以扩大中国农产品进口欧盟的市场准入。

第四,进一步完善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结构。一方面,需在继续加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促进深加工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

不同类别的农产品,其出口增长的因素也各有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性,结合中国农产品出口变化的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1)对于第一类动物性产品和第二类植物类产品,需进一步提高出口竞争力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以适应欧盟的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应当立足优势产品,拓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扩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深加工产品的比重。

(2)对于第三类动植物油脂类产品,有限的欧盟进口需求是制约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主导因素,因此,应根据欧盟内部国家各自不同特点和需求,积极开拓新市场,挖掘其进口潜力,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出口市场,

(3)对于第四类饮料及烟酒类产品,金融危机后,欧盟进口需求的明显回升和中国此类产品综合竞争力效应的提高使得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得以改善,但结构交叉效应明显不足。因此,应调整此类产品出口结构,适应欧盟多元化市场需求,根据欧盟各国市场的不同偏好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张金艳电子邮箱:zjy562@163.com)

参考文献:

刘荣茂,惠莉.2009.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10).

刘荣茂,惠莉,李熠.2010.后金融危机时期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策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10).

陆文聪,等.2007.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2).

张相文.2010.欧盟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4).

祝伟民,刘永.2009.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9).

Cause Analysis of Change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s to EU under

the Financial Crisis

ZHANG Jin-yan,FAN We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510420,China)

Abstract:EU is the second largest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market of China,but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s to EU is experiencing a new change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This paper uses the“Gravity Model”and the“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CMS Model)”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change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EU before and after the crisi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mand change of EU's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s,the dependence of its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s,and RMB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 significantly affect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s.The rising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s to EU and the fitt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EU market demands are the key factors of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s to EU.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EU;export

(责任编辑杨国川责任校对万小妹)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中华民族精神题库 全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 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6.民主化必定带来极端的个人主义……×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 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 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项目管理中成功的要素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项 目管理中成功的要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成功项目管理因素分析 一、展会背景 即广州交易会,简称,英文名为。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举办,距2016年已有五十九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2012年10月15日,第112届广交会开幕,尽管受全球市场仍处于持续降温状态影响,但中国外贸发展的传统优势并未根本削弱。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48个交易团组成,有数千家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外贸公司、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外商投资/独资企业、参展。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及商检、、、、等业务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广州,互通商情,增进友谊。 展馆座落于广州琶洲岛,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室内展厅总面积33.8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4.36万平方米。2014年6月19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四期扩建规划通过,四期建设后,展览面积达50万平方米,超过的47万平方米;整个琶洲地区会展面积达66万平方米,规模。

二、因素分析 针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成功项目管理因素分析,本小组讨论结果如下: (一)新的主题理念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和商务模式,持续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广交会”和“绿色广交会”,积极推进从出口贸易单一功能平台向结识客户、展示洽谈、行业交流、信息发布、产品推介等综合功能平台转变,更好发挥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在更高层次上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明确的参展范围 广交会分三期举行,每期都有不同的参展范围 第一期:大型机械及设备、小型机械、、、汽车配件、化工产品、五金、工具、车辆(户外)、工程机械(户外)、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电子电气产品、计算机及通讯产品、照明产品、建筑及装饰材料、卫浴设备、进口展区 第二期:餐厨用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家居装饰品、玻璃工艺品、家具、编织及藤铁工艺品、园林产品、铁石制品(户外)、家居用品、个人护理用具、浴室用品、钟表眼镜、玩具、礼品及赠品、节日用品、土特产品(109届新编入) 第三期:男女装、、、运动服及休闲服、裘革皮羽绒及制品、服装饰物及配件、家用纺织品、纺织原料面料、地毯及挂毯、食品、医药及保健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贸易渠道结构不畅,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失衡,贸易体制结构不完善等。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加大对农产品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指导;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战略;完善多元化市场格局;提高渠道效率;开展多样化经营等。本文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并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应该如何解决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Abstract 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as grown,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the weak export trade channel, the imbalance export trade operating subject, the incomplete trade structure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of material, a stabl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problems, China should g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djus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strategy, perfect diversified market patter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 various management. The paper uses data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and states how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Structure

中国证监会历届主席简历

刘鸿儒 任职时间1992-1995 刘鸿儒被誉为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懂资本市场的官员。在任期间,中国股市逐渐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中国股市由此经历了启蒙期,同时他也开创了一个官方监管与市场行为的博弈时代。他主要完成了三大工作:立法、组织机构投资者、规范市场。他利用股票市场吸引外资,大胆进行证券产品创新,推出H 股、N股。 周道炯 任职时间1995-1997 自1995年3月至1997年6月任证监会主席。他上任时上证指数在600点附近,上海股市日成交量6亿元,离任时沪指在1200以上,日成交量100亿。其间经历了两次上升行情,一次是因为关闭国债期货引发的1995年5月18日的井喷牛市,一次为1996年初开始的绩优股长期牛市。1995年3月到1997年6月的可谓多事之秋,股市、期市违规事件频繁发生。周道炯担任证监会主席临危受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 周正庆 任职时间1997-2000 主张积极治理股市,同时更注重市场的发展。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周正庆组织证监会对证券市场混乱的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清理整顿;1999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包括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文件;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施行,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中国入世谈判领导小组的一员,拒绝了美国关于外资直接进入A股市场的要求,使A股市场避免重蹈亚洲金融危机覆辙。 周小川 任职时间2001-2002 周小川在任期出台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诸如变“审批制”为“核准制”、引进国际会计准则、出台“退市令”、对操纵股价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等——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在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和规范化建设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作为一个学者型官员,周小川的超前思维和个人魅力征服了公众。 尚福林 任职时间2002-2011 盘点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政绩,启动并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无疑是其任职九年间的最大功绩。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史无前历的大牛市,沪指从2005年的历史低点998点走到了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在股市从高峰滑落后,尚福林领导的证监会连发多项监管规定,并推创业板、股指期货等各项有利资本市场措施。

会展经典案例分析

《会 展经典案例分析》 期末考试 题目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案例分析 班级会展091班 学号2 姓名颜菲 2011年12月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案例分析 1、发展历程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从1957年起每年得春秋两季在广州举行.迄今为止已有近54年得历史,共举办了110届。从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它就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得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所以它被称为“中国第一展”。 第一届广交会于1957年在广州春季开幕。参展国家与地区19个,展览面积9600平方米,参展客商1223位,展出商品12000多种,交易额1755万元。虽然一届得成交额不就是很高,可就是加上秋季,两届加在一起得成交总额占全国创会总额得百分之二十。从1957年到1989年广交会32年才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而从1989年到2003年成交额达到200亿美元,只用了15年。2004年

广交会得展览面积达到55、5万平方米,已达到世界单年期展览会面积得第二名。到2011年春季展会,展览面积116万平方米,展览数量58699个,参展商数量24415个,出口成交额368、8亿美元. 在广交会得创办初期,主要就是以农副土特产为主。上世纪90年代,机电产品,高新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与日用消费品逐步成为广交会得主导产品.到2006年机电占总比例得40、3%,2005年秋季参展得民营企业比例达36、57%,非公有制企业已达到70%,成为出口主力军,混合参展商为广交会得主要特色。从单一得出口交易会变成了进出口交易会。从1957年到2011年,54年间,累计出口成交额约8892亿美元,累计境外采购商约约572万人,参展国家地区数量增加11倍,参展客商数量增加20倍,布展面积增长120倍,出口成交额增加2100倍。 首届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行。当时得展馆面积为9600平方米.1958年4月,春季广交会迁至海珠广场西面侨光路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展馆面积13000平方米。1959年10月起,广交会会再次迁移,迁至义路展馆,展馆面积47000平方米。1974到2008年,流花路展馆,展馆面积达17万平方米。2008年9月,广交会搬迁到琶洲场馆,由原来得“二馆二期”改为“一馆三期”,展会时间也将延长.琶洲展馆A、B、C三区总占地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34万平方米。 2。组织运营特点 1957年3月成立得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作为广交会得常设机构,就是外贸部驻广州特派办与广东省外贸局属下得一个处级建制得事业单位.1968年,为加强对广交会常设机构得领导,以适应广交会发展得需要,将广交会期间与闭幕后得名称统称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79年国务院比准广交会常设机构改为企业性质得单位。并在1980年成立广州对外贸易中心。1988年,中国广州对外贸易中心改成集团性企业,改名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随着外贸体制得改革,广交会得组团方式与组展方式也有了变革。1978年以前,广交会由当时得外贸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并由外贸各专业公司统一经营,实行指令性计划与统负盈亏高度集中得对外贸易体制.而在1978年之后,广交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比重

越南: 越南出口中国的商品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15.1% 11.9% 15.4% 11.6% 12.4% 饮料和烟草0.6% 0.7% 0.8% 0.6% 0.6% 原材料,燃料31.5% 27.5% 20.0% 22.3% 29.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26.8% 28.3% 29.0% 22.3% 28.0%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5% 0.7% 0.4% 0.2% 0.4% 化工及相关产品 5.0% 4.3% 5.3% 6.3% 4.7% 制成品 5.9% 8.4% 9.7% 14.1% 12.0% 机械和运输设备 6.1% 9.0% 9.1% 13.6% 8.7% 杂项制品 3.6% 3.9% 3.5% 4.0% 3.3% 越南进口中国商品的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 2.8% 2.4% 2.6% 2.0% 2.4% 饮料和烟草0.2% 0.2% 0.5% 0.3% 0.3% 原材料,燃料 1.2% 1.2% 1.1% 1.6% 1.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 6.3% 6.2% 10.6% 8.6% 10.4%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0% 0.3% 0.0% 0.0% 0.1% 化工及相关产品12.6% 12.7% 11.6% 11.6% 12.3% 制成品39.6% 34.4% 23.7% 29.5% 33.2% 机械和运输设备31.6% 36.4% 43.5% 39.6% 35.1% 杂项制品 4.2% 4.3% 5.0% 5.7% 4.8%

行测入学测评-联考卷-精选

言语表达与理解 第1题.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这三个敬畏,见于2010年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_______和尊重。敬畏历史,对老城的一砖一瓦才不会_______拆毁;敬畏文化,在老城的一街一巷间才不会擅言建设;敬畏先人,面对如梁林故居那样的老房旧屋才不会轻言处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尊敬断言 B 重视预言 C 珍视妄言 D 审视宣称 第2题. 非理性主义的崛起冲破了科学主义对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的_____,打开了更加复杂的人性之万花筒,一切公开的、_____的,可言的、语默的,想象的、真实的,都统统_____在惊异而茫然的世人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纷纷转换视角,试图重新审视对人的内心精神现象。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桎梏隐密袒露 B 藩篱神秘暴露 C 统治秘密显现 D 约束密闭突现 第3题. 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 。这部作品实际是一座巍峨的高峰,只有抓住这座高峰的灵魂,才能读懂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南辕北辙 B 背道而驰 C 买椟还珠 D 殊途同归 第4题. 当你决定第一时间就去面对现实面对变化,就会发现办法永远比困难多,身边不远处的助缘也比_______多。人们常说21天可以养成新习惯,从经验来看似乎没有那么快,不过如果扎扎实实_______,花上3个月的时间,即使仍未能让新习惯_______下来,至少也会大有改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阻碍持之以恒稳定 B 孽缘坚忍不拔巩固 C 障碍始终如一形成 D 影响贯彻始终适应 第5题. 视频会议泛滥,说明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会不断出现新变种。对新出现的不良苗头,要时刻提高警惕,认真思考对策,做到。只有摁住不良风气,不让它们,才能保持当前作风建设的良好势头,让广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

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 郭伊心 外语系602班 2009130602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特色,随着出口比例的变化,产品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从而带动出口行业的全方位发展。而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摆脱了工业制成品长期以来主导的局面,贸易结构不断调整趋于优化。然而,由于我生产、出口企业众多,秩序极其混乱,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不但导致企业无利可图,造成亏损,还招致国外大批企业对我国进行掠夺式的倾销。另外,我国的资本项目虽然迅速增长但还不稳定,为抵销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新增货币发行压力,我们要进一步促进了经济体系的"外向化"发展。本文便就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通过分析这一系列特点,从而了解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进行一系列商品结构优化。 一.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点 1.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且远远高于初级产品 从图一种我们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的这二十年以来,我国出口的初级产品是逐年递减的,工业制成品确是一年高过一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从1980年的

53.4%跌到2010年的5.3%,其中2001年首次将至10%以下,达到9.9%。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出口从1980年的46.6提高到94.8 ;85年以前,这俩种出口产品所占总出口产品比重相差无几,但从90年开始,工业制成品产量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初级产品,仅仅是从1985年到1990年这短短5年之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便从85年45.8%增长到74.3%,骤增了28.5个百分点,此后的几年里工业制成品多于初级产品的这种差距一直保持在8到9倍左右。 在中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和推行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下,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得到了长足发展,发展至今,工业制成品两位数的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的总体增长速度。 2.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从图二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总的来说成下降趋势,所占比重已从81年的17.3%下降至10年的13.1%,下降了4.2个百分点,而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带表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逐年增长,早在1996,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就首次超过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11.1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后增长势头更加突飞猛进,一直到2010已经高达9334.3美元。此外,我国从91年开始,开始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到了2010年,也以增长到4924.1亿美元的数额,所占比例更达到了31.2%,并且有继续大幅增长的势头。虽然,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算很富足,但和中国这样一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劳动密集性产品为主导的国家自己比,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初期,依靠劳动力丰富又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进行出口,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相符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积累,和国家侦测的调整,我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反映在对外贸易上就是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特别是2003年加入WTO以后,客观上更加要求我郭不断提高本国经济实力,改善贸易结构,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中。作为一个国际上的大国,我过主观上也在力图改变仅仅作为一个劳动加工厂的局面,这些因素联系起来,才使得会不断加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 二.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 1.问题:(1)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出口利润也较低。 (2)工业制成品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自主品牌: 我国工业制成品就出口总额而言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绝大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 (3)加工贸易附加值低且贸易保护严重: 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度仍然较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仍然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加工企业只是赚取很少的加工费,处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最末端。 (4)服务贸易比重有所增长但技术含量低: 服务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一直具有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少的优点,而服务贸易的发展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服务贸易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5)对外资依赖严重而抗风险能力不强: 为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设厂从事加工贸易,利用劳动力价值便

中国古代史中考模拟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中考模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是正确的, 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⑤春秋战国时期 ⑥明清时期⑦辽宋夏金元时期 A.③②⑤①④⑦⑥ B.③⑤①④②⑦⑥ C.③⑤②④①⑦⑥ D.③⑤②①④⑦⑥ 2.下列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B.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C.宋朝时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 D.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大量使用火药爆破3.目前旱情已经导致云南700万人饮水困难,小春作物基本绝收,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 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旱情为100年以上一遇;到5月,云南每4个人中就有1人面临无水可喝的危险.在170万年前,有哪一个原始人群在这里生存?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4、毛泽东说: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 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郭沫若说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这个人是指谁? A.李清照 B.杨玉环 C.武则天 D.西施 5.一场旷世罕见的地震摧毁了一座座美丽的城镇,在全世界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展开灾后救援和热火朝天的重建工作。下列各项和四川无关的是A.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依然发挥着灌溉作用 B.它是三国时蜀国的主要统治区 C.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6.上海花园饭店百花厅内座无虚席,许多人手拿号牌,表情严肃。“殷契国粹”甲骨片拍卖会将在此举行。由580万元的起拍价开始,甲骨片的价格一路飙升。最终,217号竞拍者以5280万元拍得!中国首次拍卖的20片殷墟甲骨,成交价就创下了中国国内有史以来国宝级拍品的天价!到目前为止,河南殷墟共先后出土了15万片甲骨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 A.秦朝 B.商朝 C.夏朝 D.汉朝 7.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设计)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系别:外贸 学生姓名:李斯特 学号:08575216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2级 完成日期:2014年5月6指导教师:李雨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截至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建设完成,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出口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挖掘二者贸易发展的空间,指出约束双方贸易的诸多现实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关键字:经济合作;比较优势;出口贸易;优势互补

目录 一、比较优势理论 (1) 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1) (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 1.概况 (1) 2.特点 (2) (二)东盟出口贸易概况。 (3) 1.概况 (3) 2.特点 (4) 三、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5) 四、加强中国和东盟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10) (一)实现资源性产品的优势互补 (10) (二)避免同质 (10) (三)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合作 (10) (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以联合开发为突破口 (11) 参考文献: (12)

一、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 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 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 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 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从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 1790)到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如果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 都占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都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在不同的产品上的优劣程度是不一样的, 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来说,应该依据 “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后来产生的赫克歇尔-饿林定理: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 相对缺少的要素产品。在赫克歇尔-饿林模型基础之上,巴拉萨提出了阶段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 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会导致该国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进而使出口商品构成和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一国的要素禀赋在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 的要素会发生变化,资本积累在增加,技术在改进,在出口商品的构成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 品会增加,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本文就以上理论分析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概况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阶段性,大致是这样分段的。建国后致1978年,是改 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国家垄断的 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对外贸易体制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为主。国家管理主要通 过进出口许可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货运监督与查禁走私制度和出口 商品检验制度等。进口受到很大的限制,出口由国家垄断和控制。不可否认这样的贸 易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不再适应 经济形势了。管的过死、缺乏利益激发机制、产销脱节,这样就使的对外贸易整体发 展缓慢。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额仅占世界出口额的0.75%,在世界贸易排名32 位。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2008年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演化为经济危机,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之为“金融海啸”,以此来形容其来势之猛。在这种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比较及时、到位,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6年来体制、机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做到了在全球独树一帜,保持了稳健运行。 一、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6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本外币负债总额为6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降”的态势。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不是对银行业的直接财务影响,而在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进而对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仍无法判断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和扩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在增加。银行业与整个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出现问题,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就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高速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减慢和下滑,受海内外市场有效需求锐减的影响,直接导致广大中小企业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生产处于减产、半停产和停产状态,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放慢的预期,加上房地产、钢铁等基础行业市场供求过

历次金融危机分析.doc

? 1 1637年郁金香狂热 ? 2 1720年南海泡沫 ? 3 1837年恐慌 ? 4 1907年银行危机 ? 5 1929年大崩溃 ? 6 1987年黑色星期一 ?7 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8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9 2008年9月美国次贷风暴 ?10 2009年的次贷危机 ?11 1929-193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 ?12 20世纪90年代北欧三国银行危机 ?13 1990-2003年日本银行危机 ?14 历次危机处理方式比较 ?15 1907年经济危机 ?16 1929年危机 ?17 1973年“石油危机” ?18 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 ?19 1987年金融地震 ?20 日本经济泡沫 ?21 亚洲四小龙告急 ?22 历次金融危机概览 ?23 危机发生前的典型特征 1637年郁金香狂热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丶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成都交易团 成都交易团发[2006]1号 关于第99届广交会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县外经贸主管部门、各相关企业: 广交会即将迎来举世瞩目的百届庆典。办好第99届广交会具有承前启后、打好基础的重要意义,现将第99届广交会申报工作的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第99届于2006年4月15-30日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琶洲展馆举办,两馆两期不变。第一期4月15-20日,第二期4月25-30日,换展期4月21-24日。展期对外洽谈时间为每日9:30至18:00。 二、展位分类 1、第99届按五大类商品设置34个展区。除部分展区规模和位置有所调整,其他展区规模及布局维持第98届格局不变。 2、为迎接百届庆典,使布展效果更加规范整齐、和谐统一,从第99届起布展模式取消原重点布展区域,设立特装区与标摊区。 三、申报范围 保证、分配、招展三类展位。

(一)招展性摊位 1、机电馆:家用电器展区、电子及信息产品展区、小型车辆及配件展区、车辆及工程农机展区,机械大厅; 2、纺织品馆:纺织原料面料及纱线洽谈厅; 3、五矿化工馆:化工洽谈厅、矿产冶金及有色金属洽谈厅展区; 4、医药保健品馆: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展区; 5、食品土畜馆:食品及茶叶展区、地毯展区、土畜产品展区,裘革皮及羽绒制品展区; 6、轻工工艺馆:家具展区。 (二)分配性摊位 1、机电馆:机械、仪器、设备展区,工农具、灯具展区。 2、纺织品馆:服装展区,纺织品展区; 3、五矿化工馆:建材展区,五金制品展区; 4、轻工艺馆:陶瓷、日用品、特艺、箱包、鞋、玩具、办公文体(抽纱及帽、器皿展区亦可申报备查)。 (三)保证性摊位保证性摊位用于安排商务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及有发展前途、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名优特展品参展。 (四)产品展示柜参展企业既可通过交易团申请,也可直接通过广交会网站申请,并实行先申报先选位置的安排办法,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四、企业申报资格 第99届仍采用现行参展准入资质标准,必备准入条件具体如

中国出口商品变化结构及主要动因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动因分析 (2010级电子商务王辰霖学号101212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并以此研究变动的原因。并且会根据原因对未来的商品结构变动进行预测。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动因分析 一、我国从1978-2010年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出口贸易与整个出口贸易额之比。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从出口方面来看,总额从初期的97.5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12016.1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下图为1978-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2000-2005年之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那么,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在这30年中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下图为1980-2010年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社科院金融统计数据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增加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2002之后,而初级产品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基本可以忽略。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初级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动植物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机械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 具体说来,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下表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07至今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07至今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继1929年--1933年因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盛而爆发的全球经融危机之后,2007年又再度出现了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因为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从而放大了此次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故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融危机而言更为严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世界上较庞大的、外向型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的,自然也受到了此次危机的波及。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也需从多方面来论述。 新中国仅仅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及中国有着大量外汇储备,虽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迅速缩水,但这些因素却是使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正面冲击的主要原因。中国虽然庆幸没有在金经济上遭受危机严重的正面尖锐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快速衰退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依旧是严峻、不可忽视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的时期,中国长期运用以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从2007年开始,中国沿海对外贸易极度发达的城市相继因为欧洲等资本主义大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出口额大幅度下降、通货紧缩,原本外销的产品大量转为内需,导致内地迅速通货膨胀,略有人民币贬值的倾向;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原材料期货价格暴跌,外企投资大量减少、外企裁员严重,国内就业形势更为紧绷、国企对外兼并增多等等。这些成了中国高速发展经济道路上巨大的绊脚石,为中国的发展增加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金融危机固然令人厌恶,但他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也未尝不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从国际看,这场危机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最好的时机,我国家可借机摆脱美国多年对于我国部分经济控制,利用这次机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与我们的实力相称的话语权,提高我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从国内看,这可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将受到重创的产业假以人性化的结构管理模式。同时,这也是对国民收入格局进行调整的一个不可错过的好时机。利用长期的资助,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已达到扩大我国内需、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