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视频抗干扰器原理、干扰现象及原因

视频抗干扰器原理、干扰现象及原因

视频抗干扰器原理、干扰现象及原因
视频抗干扰器原理、干扰现象及原因

视频抗干扰器原理、干扰现象及原因(2010-01-26 )

说视频干扰之前,要先讲一下视频监控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视频基带传输。所谓的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

目前我国抗干扰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移频抗干扰方式,即用调制器把摄取到的信号移到高频信号,使其在传输过程中不混入低频信号,在监视端用解调器将信号还原成基带信号。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干扰。另外一种就是这种放大抗干扰方式,即在摄取端机将信号幅度放大,再在监视端将信号幅度压缩。原则上说,这种抗干扰器并不能消除干扰,但确实可以有效降低干扰信号的幅度。

下面分析一下常见的干扰现象及原因。

1、工频干扰(50HZ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噪点、网纹或很宽暗横带持续不断滚动。

干扰原因:当摄像端与监控设备端同时接地时,由于地电阻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因为两地之间电力系统各相负载不平衡或接地方式不同引起50Hz电位差,从而产生工频干扰。地电位使两个接地端存在电压降,电压降加在屏蔽层两端并与大地(地电阻)构成回路产生地电流,地电流经过线缆屏蔽层形成干扰电压,地电流的部分谐波分量落入视频芯线,致使芯线与屏蔽层之间产生干扰电位,使干扰信号加入视频信号中对监控图像形成干扰。

2、空间电磁波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较密的斜形网纹,严重时会淹没图像。

干扰原因:当监控电缆在空中架设时,空中电磁波干扰信号所产生的空间电场会作用于监控传输线路,使线路两端而产生相当大的电磁干扰电压,其频率约在200Hz~2.3MHz。由于电缆中电位差的存在,使电缆屏蔽层产生干扰电流,而一般情况下摄像端和监控设备端均为接地状态,这就使干扰电流通过线缆两端接地点与大地形成回路,导致终端负载产生干扰电压,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中,产生图像干扰情况。

3、低频干扰(20Hz-nKHz低频噪声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静止水平条纹。

现象原因:由于声音、数据等信号属于低频信号,其频带狭窄在传输时只用到20Hz~nKHZ,几乎采用任何种类的电缆都可以传输,一般只受交流声干扰。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的同轴电缆,其屏蔽层抗干扰曲线特性表明干扰信号频率越高其屏蔽性能越好,对于诸如载波电话、有线电台等低频率信号干扰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低频干扰信号同样会在传输线缆上产生干扰电压,从而影响图像质量。

4、高频干扰(高频噪声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点或高亮点。

现象原因:虽然视频传输所用同轴电缆抗高频干扰要比抗低频干扰性能强,但是强高频干扰信号还会对图像的传输产生干扰。大电荷负载启停、变频机及高频机等在工作时除了输出高强度基波外,同时还会产生高强度的二次谐波。虽然谐波强度比基波低很多,但高次谐波频带很宽且成分复杂,所以基波的各次谐波都会对利用视频基带传输(即6MHZ带宽内)的视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经过多次精度实验,高频干扰信号的基波和谐波频率均在45MHz以内。

5、反射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重影。

干扰原因: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色度、亮度及饱和度都会有相应衰减,当传输视频的同轴网络阻抗不匹配(也称失配)时,视频信号传输到终端会有部分色度、亮度及饱和度产生微反射,反射回来的信号会回到发射处形成再反射,与视频信号叠加经过延时和损耗到达终端。多个反射信号将在接收端产生码间干扰(ISI), ISI会导致监视器收到错误的输入信号幅度和相位并显示出来,这就使传回来的图像看起来好象清楚的图像上又蒙上了一层模糊不清的图像现象,即重影现象。

6、静电干扰

干扰现象:图像时有网纹时有噪点,且时有时无。

干扰原因:在发电场、煤矿和工业企业等存在高电压(1000V以上)输出、严重机械摩擦及高电磁环境场所接地时的对地电位差都在400VP- P~1500VP-P之间。接地与大地之间存在电位差的现象就属于静电现象的一种,存在静电现象时,接地端(包括冷地和热地)和大地就相当于一个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电容器。根据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当电荷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放电。那么静电放电时便会在不同的接地端之间形成电位差,使传输线路上屏蔽层形成地电流,从而使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并送入监控设备中。静电对视频传输干扰情况取决于静电电压差的大小,严重时会造成接口芯片的损伤或损坏

双绞线传输的干扰问题

双绞线传输的干扰问题 地电位差在双绞线系统中为什么会频繁出现,我们先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 故障现象:典型地环路干扰的现象是在图像中有黑白横杠上下滚动,严重时可使图像严重扭曲,直至无图像显示。 故障原因:摄像机视频信号地自开始连接后,就与监控室主机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连接回路(即地环路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前后端处于等电位(或电位差极小),这种电位差值大致为20毫伏以内。由于前端摄像机和后端主控设备在传输过程中,两地的工作地过长、接地方法不对、接地不良以及负载不平衡等的影响,在前后端设备的工作地之间就会形成较大的地电流,这个电流通过具有地电阻的大地时就会在两地之间形成电压降,如果电缆两端接地,就会通过信号源内阻在电缆上形成电流(两端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叠加在视频信号上产生干扰。工作地的地电位差迭加在视频信号上,也就是说工作地上的电位差对视频信号产生了交流干扰。随着电位差的增加,图像中会出现黑白横杠上下移动,类似电源功率不够的现象。等电位差大到1伏左右时,图像会严重扭曲,直至DVR显示器上无图像显示。 分析:那么为什么视频线出现电位差的几率会少一些呢?因为视频线负极是作为信号回路中的地线使用的。在连接的同时,也无意间将摄像机和监控室进行了等电位连接,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当两个地系统中电位差较小时,高电位的干扰流经地线流入到另一方低电位的地线(接地体)中去了,残留在设备地线中的干扰流小到不足以影响图像质量(肉眼看不出来),这就是有些视频图像中存在一些隐性晃动的干扰纹的现象。只有在两地电位差达到2伏以上时,才会在视频线上产生一定的干扰纹。 大家也都清楚双绞线传输是一种“虚”地传输系统,因为缺少了地线,是不是就可以将摄像机地和主机地理解为两个地呢,然后才会通过无“地”的双绞线连接这两个地。这种传输方式固然可减少地环路对信号线的传输影响,但由于缺少两个“地”之间的等电位连接,所以电位差可通过双绞信号线的传输,对视频造成干扰,无疑增大了地电位差影响的几率。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1、设法改善地电位不均衡,典型的是用金属体将两地进行等效连接。或用线缆连接设备地与主机设备地,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2、在信号源端将电源地和视频地完全分开,不要人为造成过多的独立的地环路系统。通常采取直流电较好,同时给摄像机提供足够的电能消耗。或用专业的设备将信号线上的正常信号与地环路彻底隔离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隔离器,常用的是隔离变压器、光耦合器等方法。光耦效率好,适用的环境多,缺点是需要供电以及占用的空间稍大。而隔离变压器不需要供电,使用简单,缺点是对高频损耗明显,体积偏大。 通过以上分析与总结,大家应该了解了地环路的干扰是怎么回事,以及出现地环路干扰后如何排查,解决问题。当然,地环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但是工程中也应必须面对的一种问题。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

传感器电路的噪声及其抗干扰技术研究

传感器电路的噪声及其抗干扰技术研究 作者:刘竹琴,白泽生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尽量消除或抑制电子电路的干扰是电路设计和应用始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传感器电路通常用来测量微弱的信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如果不能解决好各类干扰的影响,将给电路及其测量带来较大误差,甚至会因干扰信号淹没正常测量信号而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在此,研究了传感器电路设计时的内部噪声和外部干扰,并得出采取合理有效的抗干扰措施,能确保电路正常工作,提高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传感器电路通常用来测量微弱的信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但也很容易接收到外界或内部一些无规则的噪声或干扰信号,如果这些噪声和干扰的大小可以与有用信号相比较,那么在传感器电路的输出端有用信号将有可能被淹没,或由于有用信号分量和噪声干扰分量难以分辨,则必将妨碍对有用信号的测量。所以在传感器电路的设计中,往往抗干扰设计是传感器电路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

1 传感器电路的内部噪声 1.1 高频热噪声 高频热噪声是由于导电体内部电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温度越高,电子运动就越激烈。导体内部电子的无规则运动会在其内部形成很多微小的电流波动,因其是无序运动,故它的平均总电流为零,但当它作为一个元件(或作为电路的一部分)被接入放大电路后,其内部的电流就会被放大成为噪声源,特别是对工作在高频频段内的电路高频热噪声影响尤甚。 通常在工频内,电路的热噪声与通频带成正比,通频带越宽,电路热噪声的影响就越大。在 通频带△f内,电路热噪声电压的有效值:。以一个1 kΩ的电阻为例,如果电路的通频带为1 MHz,则呈现在电阻两端的开路电压噪声有效值为4μV(设温度为室温T=290 K)。看起来噪声的电动势并不大,但假设将其接入一个增益为106倍的放大电路时,其输出噪声可达4 V,这时对电路的干扰就很大了。 1.2 低频噪声 低频噪声主要是由于内部的导电微粒不连续造成的。特别是碳膜电阻,其碳质材料内部存在许多微小颗粒,颗粒之间是不连续的,在电流流过时,会使电阻的导电率发生变化引起电流的变化,产生类似接触不良的闪爆电弧。另外,晶体管也可能产生相似的爆裂噪声和闪烁噪声,其产生机理与电阻中微粒的不连续性相近,也与晶体管的掺杂程度有关。 1.3 半导体器件产生的散粒噪声 由于半导体PN结两端势垒区电压的变化引起累积在此区域的电荷数量改变,从而显现出电容效应。当外加正向电压升高时,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向耗尽区运动,相当于对电容充电。当正向电压减小时,它又使电子和空穴远离耗尽区,相当于电容放电。当外加反向电

开关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

开关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 开关电源产生EMI的原因较多,其中由基本整流器产生的电流高次谐波干扰和功率转换电路产生的尖峰电压干扰是主要原因. 基本整流器:基本整流器的整流过程是产生EMI最常见的原因.这是因为工频交流正弦波通过整流后不再是单一频率的电流,而变成一直流分量和一系列频率不同的谐波分量,谐波(特别是高次谐波)会沿着输电线路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使前端电流发生畸变,一方面使接在其前端电源线上的电流波形发生畸变,另一方面通过电源线产生射频干扰. 功率转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是开关稳压电源的核心,它产生的尖峰电压是一种有较大幅度的窄脉冲,其频带较宽且谐波比较丰富. 产生这种脉冲干扰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关管:开关管及其散热器与外壳和电源内部的引线间存在分布电容.当开关管流过大的脉冲电流时,大体上形成了矩形波,该波形含有许多高频成份.由于开关电源使用的元件参数如开关功率管的存储时间,输出级的大电流,开关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会造成回路瞬间短路,产生很大短路电流.开关管的负载是高频变压器或储能电感,在开关管导通的瞬间,变压器初级出现很大的涌流,造成尖峰噪声. ②高频变压器:开关电源中的变压器,用作隔离和变压.但由于漏感地原因,会产生电磁感应噪声;同时,在高频状况下变压器层间的分布电容会将一次侧高次谐波噪声传递给次级,变压器对外壳的分布电容形成另一条高频通路,而使变压器周围产生的电磁场更容易在其他引线上耦合形成噪声. ③整流二极管:二次侧整流二极管用作高频整流时,要考虑反向恢复时间的因数.往往正向电流蓄积的电荷在加上反向电压时不能立即消除(因载流子的存在,还有电流流过).一旦这个反向电流恢复时的斜率过大,流过线圈的电感就产生了尖峰电压,在变压器漏感和其他分布参数的影响下将产生较强的高频干扰,其频率可达几十兆赫. ④电容、电感器和导线:开关电源由于工作在较高频率,会使低频的元器件特性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噪声. 开关电源外部干扰:开关电源外部干扰可以以“共模”或“差模”方式存在.干扰类型可以从持续期很短的尖峰干扰到完全失电之间进行变化.其中也包括电压变化、频率变化、波形失真、持续噪声或杂波以及瞬变等,在电源干扰的几种干扰类型中,能够通过电源进行传输并造成设备的破坏或影响其工作的主要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和浪涌冲击波,而静电放电等干扰只要电源设备本身不产生停振、输出电压跌落等现象,就不会造成因电源引起的对用电设备的影响. 开关电源干扰耦合途径:开关电源干扰耦合途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耦合方式,另一种是辐射耦合方式. 1.传导耦合:传导耦合是骚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间的主要耦合途径之一.传导耦合必须在骚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间存在有完整的电路连接,电磁骚扰沿着这一连接电路从骚扰源传输电磁骚扰至敏感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按其耦合方式可分为电路性耦合、电容性耦合和电感性耦合.在开关电源中,这三种耦合方式同时存在,互相联系.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演示教学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1.1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围绕着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所以有效性和可靠性是设计和评价一个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是指通信系统传输信息效率的高低。这个问题是讨论怎样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传输最大数量的信息。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多路复用技术可提高系统的有效性。显然,信道复用程度越高,系统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就越好。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传输的有效性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的。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指通信系统可靠地传输信息。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收到的信息与发出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可靠性就是用来衡量收到信息与发出信息的符合程度。因此,可靠性决定于系统抵抗干扰的性能,也就是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决定于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整个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信息传输的差错率来描述的。 扩展频谱通信由于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在军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扩展频谱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发展非常迅速,在民用通信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的简称。我们知道,频谱是电信号的频域描述。承载各种信息(如语音、图象、数据等)的信号一般都是以时域来表示的,即信息信号可表示为一个时间的函数)(t f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t f 可以用傅立叶变换得到其频域表示式)(f F 。频域和时域的关系由式(1-1)确定: ?∞ ∞--=t e t f f F ft j d )()(π2 ?∞ ∞-=f e f F t f ft j d )()(π2 (1-1) 函数)(t f 的傅立叶变换存在的充分条件是)(t f 满足狄里赫莱(Dirichlet)条件,或在区间(-∞,+∞)内绝对可积,即t t f d )(?∞ ∞-必须为有限值。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是指待传输信息信号的频谱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与待传输的信息信号)(t f 无关)扩展后成为宽频带信号,然后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其扩展了的频谱压缩,恢复为原来待传输信息信号的带宽,从而到达传输信息目的的通信系统。也就是说在传输同样信息信号时所需要的射频带宽,远远超过被传输信息信号所必需的最小的带宽。扩展频谱后射频信号的带宽至少是信息信号带宽的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信息已不再是决定射频信号带宽的一个重要因素,射频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频函数来决定。 由此可见,扩频通信系统有以下两个特点: (1) 传输信号的带宽远远大于被传输的原始信息信号的带宽; (2) 传输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频函数决定,此扩频函数通常是伪随机(伪噪声)编码信号。 以上两个特点有时也称为判断扩频通信系统的准则。

传感器、变送器的抗干扰能力设计

传感器及变送器抗干扰能力的设计 一、前言. 传感器变送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不论是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还是在日常生活、教育事业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处处可见模拟传感器的身影。但在模拟传感器的设计和使用中,都有一个如何使其测量精度达到最高的问题。 而众多的干扰一直影响着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如:现场大耗能设备多,特别是大功率感性负载的启停往往会使电网产生几百伏甚至几千伏的尖脉冲干扰;工业电网欠压或过压(涉县钢铁厂供电电压在160V~310V波动),常常达到额定电压的35%左右,这种恶劣的供电有时长达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各种信号线绑扎在一起或走同一根多芯电缆,信号会受到干扰,特别是信号线与交流动力线同走一个长的管道中干扰尤甚; 多路开关或保持器性能不好,也会引起通道信号的窜扰;空间各种电磁、气象条件、雷电甚至地磁场的变化也会干扰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此外,现场温度、湿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路参数发生变化,腐蚀性气体、酸碱盐的作用,野外的风沙、雨淋,甚至鼠咬虫蛀等都会影响传感器的可靠性。 模拟传感器输出的一般都是小信号,都存在小信号放大、处理、整形以及抗干扰问题,也就是将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精确地放大到所需要的统一标准信号(如1VDC~5VDC或4mADC~20mADC),并达到所需要的技术指标。 这就要求设计制作者必须注意到模拟传感器电路图上未表示出来的某些问题,即抗干扰问题。只有搞清楚模拟传感器的干扰源以及干扰作用方式,设计出消除干扰的电路或预防干扰的措施,才能达到应用模拟传感器的最佳状态。 二、干扰源、干扰种类及干扰现象. 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在现场运行所受到的干扰多种多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干扰采取不同的措施是抗干扰的原则。这种灵活机动的策略与普适性无疑是矛盾的,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模块化的方法,除了基本构件外,针对不同的运行场合,仪器可装配不同的选件以有效地抗干扰、提高可靠性。在进一步讨论电路元件的选择、电路和系统应用之前,有必要分析影响模拟传感器精度的干扰源及干扰种类。 1、主要干扰源 (1)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两条支电路或元件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使一条支路上的电荷通过寄生电容传送到另一条支路上去,因此又称电容性耦合。 (2)电磁感应 当两个电路之间有互感存在时,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就会通过磁场耦合到另一个电路,这一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例如变压器及线圈的漏磁、通电平行导线等。 (3)漏电流感应 由于电子线路内部的元件支架、接线柱、印刷电路板、电容内部介质或外壳等绝缘不良,特别是传感器的应用环境湿度较大,绝缘体的绝缘电阻下降,导致漏电电流增加就会引起干扰。尤其当漏电流流入测量电路的输入级时,其影响就特别严重。 (4)射频干扰 主要是大型动力设备的启动、操作停止的干扰和高次谐波干扰。如可控硅整流系统的干扰等。 (5)其他干扰 现场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除了易受以上干扰外,由于系统工作环境差,还容易受到机械干扰、热干扰及化学干扰等。

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的产生及其抑制

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的产生及其抑制 摘要:电磁干扰对开关电源的效率和安全性及使用的影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路径,并提出了抑制干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开关电源、电磁干扰、耦合通道、电磁屏蔽 1 引言 电磁兼容EMC是英文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的缩写。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必须限制在一定水平内,二是设备本身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它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干扰源、耦合通道、敏感体。给电子线路供电的开关电源对干扰的抑制对保证电子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开关电源中的干扰源和耦合通道,提出了抑制干扰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开关电源中开关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 开关电源中的干扰源和耦合通道 开关电源首先将工频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然后经过开关管的控制变为高频,最后经过整流滤波电路输出,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因此,自身含有大量的谐波干扰。同时,由于变压器的漏感和输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造成的尖峰,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开关电源中的干扰源主要集中在电压、电流变化大(即dV/dt或dI/dt很大)的元器件上,尤其是开关管、输出二极管和高频变压器等。同时,杂散电容会将电网的噪声传导到电子系统的电源而对电子线路的工作产生干扰。 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干扰产生的原因及其耦合的路径。 2.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产生的谐波干扰 开关电源输入端普遍采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由于整流二极管的非线性和滤波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输入电流i成为一个时间很短、峰值很高的周期性尖峰电流,如图1所示。这种畸变的输入电流,它除了基波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

浅谈双绞线

在工控论坛上有网友问:“双绞线用在什么场合?应注意什么?”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分析。 把两根电线绞合在一起就可称为双绞线。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就已使用双绞线了,当时的电子管收音机、还有老的仪表工修理过的电子电位差计、电子平衡电桥等,其电子管的灯丝电路(6.3V.AC);还有用灯丝的指示灯;及一些交流继电器电路;其供电电线用的就是双绞线。原因是这些电路的电流比信号电流大得多,其频率又是供电频率(50HZ),因此极易产生交流噪声的干扰。所以上述的电路除了要远离信号电路外,其供电电线还用双绞线以克服交流噪声的干扰;对于脉冲电路也常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 我们来看看双绞线是怎样消除磁场干扰的。在双绞线中,感应电势的极性取决于磁场与环的关系。从图中可见,双绞线能使相邻两个环跟磁场的关系相互交换一次,以使相邻两个环间感应的电位相抵消。假设各个环是相互独立的,则图中的箭头就表示了电流的流动方向。且绞合的圆环越多,抗磁场干扰的效果越好。双绞线不仅提高了对磁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因回路本身传输的电流在两线中一去一回,两线电流在空间产生的磁场正好相反,因而也就减少了这一回路对其它回路的干扰。 由于双绞线柔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方便、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计算机的局域网中,双绞线充当了网络信号的传输工作,大有取代同轴电缆的趋势。双绞线已经成了网络传输线的代名词,一提到双绞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用的网线,就也很能说明问题;对于网线的使用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再赘述。 近几年双绞线还在视频信号的传输中被应用,如电视监控系统中摄像头的信号传输就有人采用双绞线来传送,它就是利用了双绞线抗电磁干扰的特点。在干扰复杂的环境中传输视频信号具有一定干扰抑制效果。虽然这种传输方式目前还有争论,但仍有不少厂家在探索推广。双绞线视频传输可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传输方式,无源方式只对信号进行了平衡-不平衡变换;有源方式对视频进行了放大和频率均衡处理,需要电源,以上的传输只需要用一对双绞线。还有一种应用是采取5或6类双绞线来传送VGA信号,即采用一套VGA双绞线视频发送、接收器,并采用单根5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VGA-RGBHV信号。其采用标准的

扩频通信及matlab仿真

扩 频 通 信 及Matlab 仿 真 江西师范大学 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2009级通信工程(2)班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目录 一、摘要 (3) 二、数字通信原理 (4) 三、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5) 四、多址通行 (6) 五、扩频通信原理 (6) 六、直接序列扩频通信 (8) 七、基于matlab的直接序列扩频仿真 (10) 八、结束语 (13) 九、参考书目 (14) 十、致谢 (15)

摘要 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扩频通信技术自5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开始研究,一直为军事通信所独占,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直到80年代初才被应用于民用通信领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用通信容量的需求和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各国都纷纷提出在数字峰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未来的个人通信中采用扩频技术,扩频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蜂窝电话、无绳电话、微波通信、无线数据通信、遥测、监控、报警等系统中。本文根据扩频通信的原理,利用MATALB对扩频通信中最常用的直扩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

数字通信原理: 1)所谓数字通信就是利用数字传输技术来进行的通信。它包括对模拟信号的编码和调制,传输媒介以及对数字信号的解调和解码。 2)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1: 图1-1 信源:信息的来源一般是模拟信号。 信源编码: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信号压缩处理;信号的高效率编码。 信道编码:检错、纠错编码,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

信息加密,防止信息被窃取。 调制变换:波形编码,信号调制,使基带信号适合在特定的 道中传输。 传输媒介:有线、无线信道,网络交互设备。 解调、信道译码、信源译码:对信号作上述处理相反对变换。 信宿:信息的最终传输目的地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1)衰落信道的产生:无线通信是基于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来实现信息的传递的。无线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与电波传播的环境密切相关。电波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各种建筑物、气候气象、电磁干扰、移动体的运动速度和工作频段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产生衰落信道。 2)衰落信道主要包括: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 3)抗衰落技术主要包括:①空间分集技术 ②Rake接收方式 ③信道交织技术 ④多载波传输技术 ⑤信道均衡技术 ⑥扩频通信技术等等

(完整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分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 一、填空: 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3.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 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 T B 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4.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2分) 5.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 6.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 7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 8、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9、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10、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1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 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12、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热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热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热组成。 13、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按制造材料可分为① _金属_ 材料和②____半导体__体材料。它们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电阻发生变化,其中①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 _电阻应变效应 形成的,而②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 温度效应造成的。 半导体 材料传感器的灵敏度较大。 14.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导体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而在导体两端 产生感应

传感器干扰问题及抗干扰措施详解

模拟传感器在现代化工农业生产,消防应急,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中有重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传感器最重要的指标是测量精度,现实环境又对传感器测量精度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如果降低干扰是各传感器行业的命脉所在。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传感器的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干扰源、干扰种类及干扰现象 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在现场运行所受到的干扰多种多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干扰采取不同的措施是抗干扰的原则。这种灵活机动的策略与普适性无疑是矛盾的,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模块化的方法,除了基本构件外,针对不同的运行场合,仪器可装配不同的选件以有效地抗干扰、提高可靠性。在进一步讨论电路元件的选择、电路和系统应用之前,有必要分析影响模拟传感器精度的干扰源及干扰种类。 1、主要干扰源 (1)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两条支电路或元件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使一条支路上的电荷通过寄生电容传送到另一条支路上去,因此又称电容性耦合。 (2)电磁感应 当两个电路之间有互感存在时,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就会通过磁场耦合到另一个电路,这一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例如变压器及线圈的漏磁、通电平行导线等。 (3)漏电流感应 由于电子线路内部的元件支架、接线柱、印刷电路板、电容内部介质或外壳等绝缘不良,特别是传感器的应用环境湿度较大,绝缘体的绝缘电阻下降,导致漏电电流增加就会引起干扰。尤其当漏电流流入测量电路的输入级时,其影响就特别严重。 (4)射频干扰 主要是大型动力设备的启动、操作停止的干扰和高次谐波干扰。如可控硅整流系统的干扰等。 (5)其他干扰 现场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除了易受以上干扰外,由于系统工作环境较差,还容易受到机械干扰、热干扰及化学干扰等。 2、干扰的种类

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解决方法

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解决方法 EMI干扰源对开关电源干扰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来自外界辐射,雷击、或电网的抖动、等对电源开关的相关组成器件如整流二极管,高频变压器,功率开关管等外部环境的干扰是开关电源的EMI干扰源的主要体现。首先:介绍辐射干扰的传输通道 (1)在开关电源中,能构成辐射干扰源的元器件和导线均可以被假设为天线,从而利用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理论进行分析;二极管、电容、功率开关管可以假设为电偶极子,电感线圈可以假设为磁偶极子; (2)没有屏蔽体时,电偶极子、磁偶极子,产生的电磁波传输通道为空气(可以假设为自由空间); (3)有屏蔽体时,考虑屏蔽体的缝隙和孔洞,按照泄漏场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其次:是传导干扰的传输通道 (1)容性耦合 (2)感性耦合 (3)电阻耦合 a.公共电源内阻产生的电阻传导耦合 b.公共地线阻抗产生的电阻传导耦合 c.公共线路阻抗产生的电阻传导耦合 以下是EMI干扰源相关的抑制方案: 1.高频变压器的屏蔽 为防止高频变压器的漏磁对周围电路产生干扰,可采用屏蔽带来屏蔽高频变压器的漏磁场。屏蔽带一般由铜箔制作,绕在变压器外部一周,并进行接地,屏蔽带相对于漏磁场来说是一个短路环,从而抑制漏磁场更大范围的泄漏。 高频变压器,磁心之间和绕组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导致高频变压器在工作中产生噪声(啸叫、振动)。涡街流量计为防止该噪声,需要对变压器采取加固措施: (1)用环氧树脂将磁心(例如EE、EI磁心)的三个接触面进行粘接,抑制相对位移的产生; (2)用“玻璃珠”(Glass beads)胶合剂粘结磁心,效果更好。 分开来讲开关电源EMI抑制有9大措施: (1)合理的PCB设计

模拟传感器的抗干扰措施

模拟传感器的抗干扰措施 龚瑞昆 曾秀丽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模拟传感器小信号处理精度的干扰根源、干扰种类以及干扰现象,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抗干扰措施。 关键词:模拟传感器;小信号处理;抗干扰措施 中图分类号: TP212.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模拟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不论是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还是在日常生活、教育事业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处处可见模拟传感器的身影。但在模拟传感器的设计和使用中,都有一个如何使其测量精度达到最高的问题。而众多的干扰一直影响着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如:现场大耗能设备多,特别是大功率感性负载的启停往往会使电网产生几百伏甚至几千伏的尖脉冲干扰;工业电网欠压或过压(涉县钢铁厂供电电压在160V~310V波动),常常达到额定电压的35%左右,这种恶劣的供电有时长达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各种信号线绑扎在一起或走同一根多芯电缆,信号会受到干扰,特别是信号线与交流动力线同走一个长的管道中干扰尤甚;多路开关或保持器性能不好,也会引起通道信号的窜扰;空间各种电磁、气象条件、雷电甚至地磁场的变化也会干扰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此外,现场温度、湿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路参数发生变化,腐蚀性气体、酸碱盐的作用,野外的风沙、雨淋,甚至鼠咬虫蛀等都会影响传感器的可靠性。模拟传感器输出的一般都是小信号,都存在小信号放大、处理、整形以及抗干扰问题,也就是将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精确地放大到所需要的统一标准信号(如1VDC~5VDC或4 mADC~20mADC),并达到所需要的技术指标。这就要求设计制作者必须注意到模拟传感器电路图上未表示出来的某些问题,即抗干扰问题。只有搞清楚模拟传感器的干扰源以及干扰作用方式,设计出消除干扰的电路或预防干扰的措施,才能达到应用模拟传感器的最佳状态。 二、干扰源、干扰种类及干扰现象 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在现场运行所受到的干扰多种多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干扰采取不同的措施是抗干扰的原则。这种灵活机动的策略与普适性无疑是矛盾的,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模块化的方法,除了基本构件外,针对不同的运行场合,仪器可装配不同的选件以有效地抗干扰、提高可靠性。在进一步讨论电路元件的选择、电路和系统应用之前,有必要分析影响模拟传感器精度的干扰源及干扰种类。 1、 主要干扰源 (1)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两条支电路或元件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使一条支路上的电荷通过寄生电容传送到另一条支路上去,因此又称电容性耦合。 (2)电磁感应 当两个电路之间有互感存在时,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就会通过磁场耦合到另一个电路,这一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例如变压器及线圈的漏磁、通电平行导线等。 (3)漏电流感应 由于电子线路内部的元件支架、接线柱、印刷电路板、电容内部介质或外壳等绝缘不良,特别是传感器的应用环境湿度较大,绝缘体的绝缘电阻下降,导致漏电电流增加就会引起干扰。尤其当漏电

开关电源的抗干扰技术

开关电源的抗干扰技术上网时间:2011-07-01 中心议题: 开关电源的干扰源和抗干扰措施 解决方案: 在电路布局上优化布局 合理接地 采用适当的电路隔离方式 单片机的开关电源工作时,其内部电压和电流波形都以非常短的时间上升和下降,所以开关电源本身就是一个射频干扰产生源。开关电源产生的干扰,按噪声干扰源种类来分,可以分为尖锋干扰和谐波干扰;若按耦合通路来分,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开关电路框图如图1。 1开关电源的主要干扰 1.1 一次整流回路的干扰 开关电源中的主要噪声干扰之一是由二极管断开时的反向恢复现象引起的,一次整流回路中的整流二极管正向导通时有较大的正向电流流过,它受反偏电压而转向截止时,由于PN结中有较多的载流子积累,因而在载流子消失前的一段时间,电流会反向流动,从而导致很大的电流变化。即一次整流回路的干扰。 1.2 开关回路的干扰 电源工作时,开关处于高频通断状态,在高频电流环路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空间辐射噪声。 1.3 二次整流回路的干扰 电源工作时,整流二极管处于高频通断状态,由脉冲变压器、整流二极管以及滤波电容构成的高频开关电流环路,可能向空间辐射噪声。 1.4 控制回路的干扰 控制回路中的脉冲控制信号是主要的干扰源。 1.5 分布电容引起的噪声干扰 2抗干扰措施 降低干扰是开关电源稳定工作的前提,其主要方法如下。 2.1 在电路设计上要优化布局 对于开关电路来说,合理的布局可以对电路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加以抑制。

2.1.1 元器件布局时的抗干扰措施 (1)根据印制板的安装方式,将散热元器件如功率开关器件、稳压器、变压器等安装在印制板的上方,以利于散热;热敏元件应尽量远离散热元件。 (2)在高频电路中,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尽量减小由高频脉冲电流所包围的面积。 (3)输入和输出元件应尽量远离。 (4)在双面印制板设计中,适当加入滤波电容,以便减小电源线阻抗,缩小电流环路,使电路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5)尽量减少环路面积。这是减少辐射噪声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求开关电源的元件彼此间紧密排列。 原创文章:"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11844197.html,/public/art/artinfo/id/80011580" 【请保留版权,谢谢!】文章出自电子元件技术网。、 开关电源的抗干扰技术上网时间:2011-07-01 如图2为环路面积较大的开关电路,图3为环路面积较小的开关电路。 2.1.2 印制板(PCB)布线抗干扰的措施 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不仅与布局有关,而且与布线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布线的原则如下:(1)相邻电路之间走线尽量避免平行;若平行走线无法避免,则应在平行信号线之间加一条起屏蔽作用的地线,且尽量加大平行信号线间距,以降低两线之间电磁干扰。 (2)控制回路与输出回路分开,采用单点接地方式。 (3)根据PCB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粗电源线、接地线,减少环路阻抗;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有助于增强抗噪声能力;对于密度很高的PCB板,采用多层板;在双面板设计中,还应该在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安装高频特性好的去耦电容。 (4)印制线不要突然拐角,以免发生反馈耦合。 (5)电容引线不能太长,尤其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有引线。 2.2 合理接地 电源系统的接地包括公共参考接地和安全及抗干扰接地。在电路设计中,要尽量减小接地回路中的公共电阻,且应遵循“一点接地”原则。如果形成多点接地,会出现闭合的接地环路,从而在磁力线穿过回路时将产生磁感应噪声。通常利用一个导电平面作为参考地,将接地的各部分就近接到该参考地上。 2.2.1 接地过程应遵循的规则 (1)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分开。一般情况下交流电源的零线是接地的,且该零线上往往存在很多干扰,如果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不分开,将对直流电源和直流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通常采用“浮地技术”将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分开,这样可以隔离来自交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抗干扰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抗干扰 一、共模干扰 当现场多路信号,如4~20mA、0~10mA、1~5V同时输入多个控制器时,如下图所示。对于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只经PLC和变频器的输入阻抗之和不大于传感器的输出负载阻抗即可,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同时串入PLC和变频器,如只有压力传感器信号,则PLC 和变频器也都可以正常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而当液位传感器的信号也同时接入PLC和变频器时,因PLC接收信号的-端都在变频器的+端,当两传感器的信号电流不一样时,就有可能使PLC两-端的电位有较大的差异,就就形成了共模干扰电压。如PLC输入端又互相不是隔离的,则会造成PLC的模拟信号输入端接收不正常。变频器的两输入信号是在PLC 的后面,其-端电位可保持在变频器内部电路设定的状态,问题不大。 解决的办法如下图所示,在PLC输入信号的一端加装隔离模块,此时PLC的两个-端中,由于一个是处于隔离状态,所以不会出现两个-端一高一低,与PLC内部电路不相适应的现象。 二、变频器干扰 由于变频器输出的正统波中有许多高次谐波,这些谐波分量通过电源线,耦合、感应等方式传播,严重时不但会造成传感器或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还会造成变频器自身出现接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常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项: 变频器按说明书正确可靠接地; 变频器载波频率要尽是设低一此,降低谐波辐射强度,减少位移电流; 变频器输出侧安装输出电抗器,减少电缆的电磁辐射和位移电流; 与变频器连接的输入输出信号用隔离模块或中间继电器隔离开; 变频器电源输入侧安装输入电抗器,减少变频器对电网的谐波污染;

在变频器的中间直流环节串接直流电抗器提高功率因数。 三、电源干扰 很多干扰信号是通过电源线传播的,对于控制线路和控制装置,其电源可采用1:1的隔离变压器供电,并将隔离变压器的屏蔽端可靠抗议地,如下图所示: 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抗干扰 传感器到PLC(或其它控制器)去的弱电信号,可采用阻容滤波的方法减少干扰,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不论是电压还是电流,经过R、C阻容滤波,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被滤掉,输出信号就平滑了。如传感器是电压信号,电阻R可以大一些,1K~几百K均可,电容C从0.1~10uF;如是电流信号,则电阻R及PLC侧的输入电阻之和不能大于传感器的最大电阻值,多数情况下R≤500Ω,电容C的值从0.1~10uF间 五、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 有时PLC或其它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由于受外界干扰影响而瞬间输入错误,导致PLC产生误动作,这时在PLC的输入端并上一个0.1uF的小电容就可以消除这种干扰,如下图所示: 六、屏蔽双绞线和屏蔽线接地 对于弱信号的传输,如能形成一对电流相等方向相反的回路,最好采用双绞线,这样导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因为两个相近的双绞线形成的感应电压正好相反,本身就把外界耦合进来的干扰信号给抵消掉了,如再加上良好的屏蔽,其干扰能力就更强了。多数弱电信号的屏蔽层可以在接收信号侧(如PLC侧)一点集中接地,或是两边都不接地,视现场

双绞线抗干扰及抗串扰原理

双绞线抗干扰及抗串扰原理 一、双绞线传输原理 双绞线传输器的基本原理 单端信号—差分信号—双绞线--差分信号—单端信号。无论是有源传输器还是无源传输器都是这个原理。 同轴电缆属于屏蔽导体,因此可以支持千兆赫以上的频率。正因为信号经由中央导线传送,而外层屏蔽则连接地线,所以同轴电缆被视为“非平衡”的线路系统 视频信号传输可分为非平衡式和平衡式两种传输方式。视频线传输是属于非平衡传输方式,双绞线传输是属于平衡传输方式,所以要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必须在在摄像机输出时将非平衡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平衡视频信号,在接收端再将平衡视频信号转换为非平衡视频信号。一个基本的双绞线视频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图中的A1是差分信号发送放大器,完成非平衡信号到平衡信号的转换,A2是差分信号接收放大器,完成平衡信号到非平衡信号的转换。 图1 二、双绞线消除干扰的原理 在双绞线中,干扰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第一,外部干扰。第二,同一电缆内部对线之间的相互串扰。 1、双绞线对外部干扰的抑制 1.1 干扰信号对平行线的干扰,见图2。Us为干扰信号源,干扰电流Is在双线的两条导线L1、L2上产生的干扰电流分别是I1和I2。由于L1距离干扰源较近,因此,I1>I2,I=I1―I2≠0,有干扰电流存在。

1.2 干扰信号对扭绞双线回路的干扰见图3。 与图2不同的是,双线回路在中点位置进行了一次扭绞。在L1上存在干扰电流I11和I12,在L2上存在干扰电流I21和I22, 干扰电流I=I21+I22-I11-I12,由于两段线路的条件相同,所以,总干扰电流I=0。所以只要设置合理的绞距,就能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图3 2、同一电缆内部各线对之间的串扰 2.1 两个未绞双线回路间的串扰见图4。 其中Ue为主串回路,Us为被串回路。导线L1上的电流I1在被串回路L3和L4中产生感应电流I31和I41 ,I41>I31,在被串回路中形成串扰电流I11=I41-I31,同样,导线L2上的电流I2在被串回路L3和L4中产生感应电流I32和I42,I42>I32,在被串回路中形成串扰电流I12=I32-I42,总干扰电流I=I11+I12,由于L1与L3、L4的距离比L2较近,I=I11+I12>0,在回路Us中形成干扰。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技术背景: 传统的模拟无线通信一般采用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方式,不能适应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进入八十年代后,数字无线数据通信方式成为主流,其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其优势是便于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均衡技术、编码技术等等,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的可靠性。实际的系统如GSM、IS-54等。但是这些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由于无线通信信道的开放性,通信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发干扰,使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同时,信道的时域和频域选择性衰落,使得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随着无线业务的快速增长,要求无线网络具备相当的灵活性,以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这些都是常规的无线数字通信难以解决的。这些因素促成了对采用新技术的需求,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进一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扩频通信就其调制方式而言,与传统的数据通信没有什么差别,也包括ASK、FSK、PSK以及最近得到迅速发展的QAM,不同之处是在调制之前增加了一个扩频处理环节,把待传送符号用特征码进行扩展,扩展后的符号称为码片;在接收端同样增加了一个解扩处理的环节,将N个码片恢复为一个符号。这即是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扩频通信的优势是由扩频操作所使用的特征码-伪随机序列(PN CODE)带来的。伪随机码具有双值自相关特性,它保证了同步相关操作获得的输出远大于非同步相关的输出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当两条传播路径的时差在一个码片以上时彼此之间的干扰。这即是通常所说的扩频抗多径原理。同时,相关解扩处理还能够大大降低窄带脉冲干扰,如一般的工业噪声、环境噪声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解扩处理是对N 个码片的能量进行累加,因此,可以允许接收的信号电平在噪声以下,只要保证累加获得的能量满足信号判决的要求即可。这一性能使得扩频通

双绞线的电磁屏蔽原理

双绞线,Twisted Pair wire,是在安防监控及液晶拼接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也是电磁屏蔽的一种形式,它对屏蔽噪声源导线发出的磁通以及屏蔽信号线使其不受外界磁通的干扰,都是有效果的。 双绞线可以分为屏蔽双绞线(STP)与非屏蔽双绞线(UTP)两大类。其中屏蔽双绞线分别有3类和5类二种,非屏蔽双绞线又分别有3类、4类、5类、超5类甚至6类等多种。3类双绞线的速率为10Mb/S,5类双绞线的速率可达100Mb/S,超5类更可达155Mb/s 以上,只能有五类或超五类才能上100Bas e-TX。屏蔽双绞线因为电缆的外层有一层铝泊包裹用以减小辐射,制作比较麻烦,再加上价线较非屏蔽双绞线贵,所以我们在10Base-T 或100Bas e-TX网络中常用的是非屏蔽5类和超5类双绞线。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1)对作为噪声源的导线实施电磁屏蔽 下图是双绞线对作为噪声源的导线实施电磁屏蔽的原理图。当双绞线中有电流流过时,在各个导线绞合所组成的面积很小的环路内,产生相应的磁通,而在环路外,由于两边导线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而大部分被抵消。这种屏蔽方式常用于供电线路上。 (2)对信号线实施电磁屏蔽 下图是双绞线对信号线实施电磁屏蔽的原理图。双绞线在噪声的磁通中,每根导线均被感应出噪

声电源,其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样,同一根导线在相邻两个环的两段上流过的噪声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被抵消。所以在总的效果上,导线并没有感应噪声电流。 (3)不同双绞线的屏蔽效果 双绞线的屏蔽效果随每单位长度的绞合数的增加而提高。噪声衰减度是指平行导线时的干扰磁场值和采用双绞线后的干扰磁场值之比。但是,每单位长度的绞合数愈大,耗资也愈大,绞距为50mm左右就可以了。 由于双绞线使用方便、价格较低、屏蔽效果也较好,在工程中常用到它。如果双绞线再加金属编织网就可以克服双绞线易受静电感应的缺点,使其屏蔽效果更好。 广州市聚弘历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防液晶监视器,监视器厂家,液晶拼接屏,液晶拼接墙,工业摄像机

模拟传感器的主要干扰源及抗干扰措施

模拟传感器的主要干扰源及抗干扰措施 本文由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11844197.html,提供 主要干扰源: 1)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两条支电路或元件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使一条支路上的电荷通过寄生电容传送到另一条支路上去,因此又称电容性耦合。 (2)电磁感应 当两个电路之间有互感存在时,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就会通过磁场耦合到另一个电路,这一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例如变压器及线圈的漏磁、通电平行导线等。 (3)漏电流感应 由于电子线路内部的元件支架、接线柱、印刷电路板、电容内部介质或外壳等绝缘不良,特别是传感器的应用环境湿度较大,绝缘体的绝缘电阻下降,导致漏电电流增加就会引起干扰。尤其当漏电流流入测量电路的输入级时,其影响就特别严重。 (4)射频干扰 主要是大型动力设备的启动、操作停止的干扰和高次谐波干扰。如可控硅整流系统的干扰等。 (5)其他干扰 现场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除了易受以上干扰外,由于系统工作环境较差,还容易受到机械干扰、热干扰及化学干扰等。 模拟传感器抗干扰的措施: 1、供电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对传感器、仪器仪表正常工作危害最严重的是电网尖峰脉冲干扰,产生尖峰干扰的用电设备有:电焊机、大电机、可控机、继电接触器、带镇流器的充气照明灯,甚至电烙铁等。尖峰干扰可用硬件、软件结合的办法来抑制。 (1)用硬件线路抑制尖峰干扰的影响 常用办法主要有三种: ①在仪器交流电源输入端串入按频谱均衡的原理设计的干扰控制器,将尖峰电压集中的能量分配到不同的频段上,从而减弱其破坏性; ②在仪器交流电源输入端加超级隔离变压器,利用铁磁共振原理抑制尖峰脉冲; ③在仪器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利用尖峰脉冲到来时电阻值减小以降低仪器从电源分得的电压,从而削弱干扰的影响。 (2)利用软件方法抑制尖峰干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