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案

班级:主备:预计使用日期:2014/11/ 使用者:

课型:新授课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都护:官名,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都护府: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1

自主导航:(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含义: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困难: ;结果: 。

3、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结果: 。传入中原的新物种:

传入西域的技术和物品:

4、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时间: ;政府: ;职权范围: ;意义: 。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三、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出使大秦;大秦使者来访时间;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

二、思:

(一)合作探究

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2

(完整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 引言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在古代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现今的欧亚大陆桥中经由的路线有一大部分是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称其为现代丝绸之路,这是目前亚欧大陆由东至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它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并沿用至今,也简称为丝路。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内容摘要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本文主要描述丝绸之路的由来、丝路上文明的交流史和文明的传播,浅析东西方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丝路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对当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现实价值 正文: 论丝绸之路在历史的文化价值 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古今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成语故事 西汉后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死了以后,第二年春天,皇太子刘彻当了皇帝,这就是少年英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汉武帝初即位的时候,从北方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 匈奴部落住在中国北方广袤的蒙古草原上,汉武帝时,中国北方屡遭他们的欺凌和侵扰。经过几年的扩张混战,匈奴击败了许多游牧部落,占有了他们的家园。当时在河西走廊——敦煌一带,曾经居住着一个强大的部落,叫做月氏。后来,匈奴人用武力征服了这个国家,残酷地杀害了月氏国王,拿月氏王的头颅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赶跑,对匈奴怀着强烈的仇恨。月氏人想攻打匈奴报仇,但得不到别国的援助,周围其他的部落都不敢与匈奴为敌,所以他们无法争取到任何同盟;即使远在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也无意收留他们。所以月氏人只能向更远的西方迁徙。 汉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想派人前去联络月氏,以便夹击匈奴。 当时,要把结盟的书信送往月氏,意味着3000多公里的漫漫旅途,沿途有重山阻隔,没有向导知道路该怎样走。更危险的是,要到月氏,就要穿越匈奴人控制的领地,那里有驾驭着骏马的敌人围追堵截。而且在当时,根本没有人知道月氏部落到底迁到了哪里。汉武帝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下一道招贤榜,募天下的仁人志士出使西域去联络月氏人。 招贤榜一贴出,应征者寥寥无几。不过,担任郎官不久的张骞看到招贤榜后,主动向汉武帝请缨,表示愿意与联系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100名随从出发了,同行的还有一个跟了张骞多年的蛮族奴隶,名叫甘父。当接近匈奴领土时,张骞一行没有胆怯,他们直接向匈奴的防线进发,希望能用最短的时间穿过匈奴的土地。 不幸的是,张骞一行经过匈奴的时候,被匈奴人抓住,全都做了俘虏,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把张骞扣留下来,并且对他说:“月氏在我们的西北,你们汉人怎么能出使到那里去?如果我们要出使到越国去,你们能让我们去吗?” 这一扣便是十一年。张骞在匈奴娶了一位妻子,生了儿女。张骞等人虽然身在匈奴,但一直没有忘记汉武帝交给的任务。后来,匈奴人终于放松了警惕,他找准机会,和几个随从一起逃脱了。 张骞和甘父逃出后,历经艰险,经过几十天的奔波,进入大宛国境地。 大宛国早就听说西汉王朝地大物博,繁荣昌盛,想和汉王朝建立联系。看到张骞到来,真是喜出望外,就以优礼相待,问他打算到哪里去。张骞回答说:“我奉汉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锁了交通,如今从匈奴逃到这里。希望大王能派人给我带路,送我到月氏去。如果能到那里,将来回到汉朝,汉朝将赠送给你们无数财物。”大宛的国王听从了张骞的话。休息了几天以后,大宛国王为他派出向导和翻译,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大月氏。 原来,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击,国王被杀,大部分人西迁到了这里,称为大月氏。国人已立被杀国王的太子为国王,新王带领自己的人马往西进攻大夏,占领了大夏国而定居了下来。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外来的侵略,他们只想太平无事,快乐逍遥,自己又认为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了。 等张骞来了以后,和他们谈起夹击匈奴的事,他们竟不大感兴趣,外交商谈也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得到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的明确态度。无奈之下,张骞他们起程回国了。在经过匈奴的土地时,张骞再次被扣留,一年后,赶上匈奴国内大乱,他和妻子在甘父的帮助下回到了故乡。再次拜见汉武帝时,距张骞奉命出行已经过去了12年。

12课张骞出使西域

第12课张骞出使西域 课堂导入(汗血宝马)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有名的马?比如:三国演义里吕布的赤兔马、刘备的的卢马,那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种马:“身体健壮、日行千里、出汗如流鲜血”这就是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流出的汗水真的是鲜血吗?有谁知道?其实是因为这种马的皮肤较薄,奔跑起来能看见它的血管,同时,这种马流出的汗水映在红色的皮毛上,看起来就好像流血一样,所以人们称它为汗血宝马。在中国,汗血宝马首先出现在西汉,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发现的,后来传入到中原地区。那么西域和大宛是在何处,张骞通西域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骞通西域。请同学们翻到教材67页 学习新课 1:神秘的西域 在汉朝,西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西域指的是: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和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玉门关和阳关分别在今天的甘肃敦煌西北和西南。 想一想,在你们所学的诗句中,有没有提到过这两个地方?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近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葱岭,也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有人认为:葱岭就是中国神话

故事中的不周山,你们知道不周山吗?传说不周山是人界到达天界的唯一途径。 广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包括今天的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辽阔地区。在本堂课,我们讲的主要是狭义的西域。 西域地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人类活动,分布着众多的民族。请同学们阅读67到68页的小字内容,了解下西域各族人民是如何生产和生活的。(请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西域人民有的在水草丰盛的草原上放牧,有的在肥美的绿洲上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瓜果蔬菜,如葡萄、石榴、核桃、胡萝卜等。此外,那里的人民还能歌善舞,有许多的乐器。因为,西域与西汉的中原地区相距遥远,并且交往很少,所以西汉人民的心目中,那是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直到张骞通西域后,才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2:张骞出使西域 请同学们阅读68到70页张骞出使西域,3分钟后老师请同学来完成一个表格。 这就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大致情况,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的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插图介绍与史实辨正4页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插图介绍与史实辨正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1),多年来都被中学历史教材用作插图,说明汉武帝时期的中外交往。 该插图取自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主室北壁佛教感应故事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图2)截取的是下半部分。1982年《敦煌研究》试刊第1期刊载的马世长先生的《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一文,对《张骞出使西域图》作了详细解说。198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公布了该图的彩色图版,并配有说明。《张骞出使西域图》共有五幅画面,对应五条榜题,表现了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兹按画面顺序,将五幅画面内容介绍如下: 1 榜题上方有一帝王,手擎香炉跪拜顶礼,帝王左右有六大臣站立,皆躬身合掌,执笏顶礼,榜题文字四行为:“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得二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时。” 2 榜题上方正中为一四阿式顶大殿,正面自阑额向上竖立一匾牌,上书“甘泉宫”三字。殿内置二立佛像,二像皆高肉髻,着袈裟,殿下有台基,正面有踏步,殿前两侧各有一株绿树,榜题文字已漫漶不清。 3 榜题右侧为一帝王骑在马上,后随臣属八人,或持曲柄华盖,或引马于前,或随从于后。榜题左侧,一人双手持笏跪拜辞别帝王,其后有二、从者,持双节立于后,再后为四匹马及一马夫,马上驮行装物品及丝质物等。榜题文字三行为:“前汉中宗既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4 一人骑马行于旅途中,二人持节骑马随于后,榜题文字已漫漶不

清。 5 三人行至一城,前者一人双手合十顶礼,后二人持节随后。城内有一佛塔,城门外有二比丘向城内观望。榜题文字为“口大夏时”。 以上五幅画面完整地表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辞别汉武帝场面、旅途中及到达目的地各情节,是现存最早的一组张骞出使西域的图像资料。但是,《张骞出使西域图》是一幅佛教感应故事画,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考证如下: 画面1中汉武帝获匈奴祭天金人事,史籍记载以《史记》匈奴列传和卫将军骠骑列传为最早,但二传均只说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0年)春,“得休屠王祭天金人”,而榜题中的“列之于甘泉宫”“常行拜谒”云云,则无一字道及。此则榜题与《魏书》卷114《释老志》中的记载最为接近,文中记载:“案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魏书》的此段记载又源自南朝梁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原文如下:“《汉武故事》日:‘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祀之。’此神全类于佛,岂当汉武之时,其经未行于中土,而但神明事之邪?”北齐魏收将《汉武故事》所记汉武帝获匈奴祭天金人一事采入《魏书?释老志》中,并进一步认定:“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之后《历代三宝记》《广弘明集》《佛祖统纪》等佛籍均采纳此说。《魏书》所载休屠王金人为佛事,汤用彤先生在其名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张骞通西域教案

张骞通西域教案 第12张骞通西域 【程标准】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及张骞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府设置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域的地理范围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府设置的意义;培养学生根据史料想象历史情景及根据历史人物的贡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播放西域的风情片,感受神秘和旷远;列表比较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与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出使西域对巩固西汉统治加强联系的作用,正确评价张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张骞勇于冒险、勇于开拓、忠于国家、坚忍不拔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x疆历史、维护国家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的动态、西域风情的

电视片、张骞像的投影;学生:预习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学生读文引言。 2教师引入:同学们,西域是我国西北葱岭以西广大地区的总称。它辽阔、神秘、美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西域去走一走、看一看。 3播放西域的风情电视短片,让学生感受西域 二、新讲授 (一)西域 、引导:此时此景,同学们都在想些什么呢?(美丽的西域在什么地方) 2、出示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的动态,讲解西域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识记。 3、设疑:和我们内地一样,西域有人类生存,那么,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请看书67页辅栏内容。(阅读相关内容,知道西域的人们是如何劳作、生养的,知道很早的时候西域就和内地有联系) (二)、张骞出使西域 、过渡:从阅读中,同学们一定了解了大量的信息,知道了内地与西域早有联系,但显然的是西汉对西域的了解不够,于是汉武帝刘彻招募勇士前往西域探险。请同学阅读教

张骞出使西域教学过程设计 文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灭六国统一天下,他在位号召人民修筑了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他留下了雄伟的秦始皇兵马俑,他……请问,这位伟大的皇帝,他的宫殿里有没有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葡萄,他能吃到甜美的石榴吗? 温习旧知识,吸引学生思考,秦始皇有没有吃到葡萄和石榴,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石榴葡萄等?(西汉) (二)授新课: 1、西域的含义 我们知道,新疆盛产葡萄,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自治区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大家知道新疆以及其周围地区在古代是如何被发现并被纳如我国的行政版图的呢? [教师板书]西域的含义 [提问]那位同学能上黑板大致画出西域的范围? [学生活动]查找地图册,能明确西域的范围 2、张蹇出使西域的经过 (1)[学生活动]张蹇人物简介(时间,生活的状况、社会背景等):教师鼓励并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上网、书刊、影视。让学生理解西域的含义,并能在地图上指出。 通过对教材文字、图片内容的预习和理解,课外相关资料的收集处

(2)[教师讲解、板书]张建出使西域的经过(表格形式) 第一次第二次时间 目的 结果 (3)[学生活动]确定主题、根据兴趣学生分成4组 第一组:找出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路线(分为4段:长安——玉门关、玉门关——大月氏、大月氏——阳关、阳关——长安),并设想其遇到的困难(小组完成) 第二组:说出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路线(到达的国家或地区)和其遇到的困难(小组完成)第三组:假如你是张謇,你会怎么做?(提问学生代表,加以点评) 第四组:张謇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提问学生代表,加以归纳)理,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 比较直观的地概括,方便学生识记,比较。 本次教学的重点:感受历史场景、探究历史人物,理解人物身上的使命感,领悟人物的的高贵精神和崇高品质。有利于学生把课本和课外收集到的资料的处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合作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后作业:张骞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 一、选择题 1. 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甘英 B. 班超 C. 王昭君 D. 张骞 2.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 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 B.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 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D. 开辟丝绸之路。联络西方 3. 王之焕《凉州词》中有“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 B A. 大秦 B. 西域 C. 大月氏 D. 新疆 4、奉命出使西域,并为开通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的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马可·波罗 D. 班超 5、导演在拍电视剧《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即将出使西域,该场面中最不适合摆放的道具是( ) A. 铁剑 B. 丝绸 C. 陶器

D. 葡萄 6、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 A. 开拓疆土 B. 开辟丝绸之路 C. 夹击匈奴 D. 掠夺财物 7、两次出使西域,开启西域与中原友好往来的人物是( ) A. 张骞 B. 班固 C. 甘英 D. 班超 8、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马可?波罗 D. 戚继光 9、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对其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A. 张謇 B. 班超 C. 玄奘 D. 张骞 二、综合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1)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2)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

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设想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锻炼其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促进西域地区迅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重点: 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 难点: 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利用地图册,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看图片。(逐一展示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图片或实物)这些东西你吃过吗?它们是什么时候在内地出现的呢?它们是从什么地方传到内地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知道答案了。 (板书课题:第12课张骞通西域) 新课学习: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在听的同时,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带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特色?(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学生回答)今天的新疆在汉代属于西域地区的一部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于内地和西域之间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对它都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使得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神秘的西域 师:那么,汉代的西域地区究竟指的是哪些方呢? 1、西域的地理范围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本67页的第一自然段。(朗读完毕后展示汉代西域地区地图) 师:请大家看汉代西域图。汉朝时,狭义上的西域地区指的是玉门关、

张骞出使西域课本剧

编演历史剧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愿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和激励,因此,角色扮演方式是初中学生最好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这不仅能满足他们各自的表现欲,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张骞出使西域”一目,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法,尽管老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缺乏亲身体会,效果不一定好。我们尝试了编排历史剧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课前,我们布置了任务,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围绕中心收集、整理资料,并编写了小剧本,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结果也出人意料。这也是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融入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去做,相信他们无限的潜力,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历史老人:公元前138年,张骞与堂邑父等百余随从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出陇西后途经匈奴,被匈奴抓住。 堂邑父:张大人,现在已经到了匈奴人的地盘,我们可要处处小心啊! 张骞:是啊。 匈奴士兵:快看,前面有好多汉人,把他们抓起来。 历史老人:匈奴人把张骞等人抓到单于面前。 匈奴士兵:跪下! 单于:你们可是汉朝派来的奸细吗? 张骞:我们是汉朝的使臣,并不是奸细。 单于:那你可愿归顺我们匈奴? 张骞:我们是汉朝的百姓,岂能投降于你?

单于大怒:把一行人等关起来,等到他们屈服为止。 历史老人:匈奴每天逼迫张骞等人干重活,放羊、牧马,严格看押。后又逼迫他娶妻生子,以消磨他的意志,渐渐很多人都屈服了,但张骞始终持汉节而不失。就这样过了十年。直到有一天。 匈奴士兵1:我们去喝酒吧。 匈奴士兵2:不行,万一张骞逃跑了怎么办? 匈奴士兵1:不会的,都这么多年了,给他机会都不会逃的,我们走吧。 张骞:现在没有人看着,我们赶紧逃吧。 堂邑父:算了吧,都这么多年了,再说我们就算逃了出去,又往哪走呢? 张骞:继续出使西域。没有完成我的使命,我是不会回去的。 历史老人:张骞逃脱后,历经种种磨难,终于来到大月氏,可此时的大月氏由于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逗留了一年多,仍没有说服国王,只好返回。在返回途中又被匈奴人抓住,关押一年多,直到匈奴发生内讧,才逃回汉朝,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历经13年之久,百余名随从只剩下1人,但是他临走时汉武帝赐给他的汉节,他却一直待在身边。有角色的同学准备的很充分,表演的很形象,其他同学也很认真,很快融入了情境。在此基础上讨论归纳张骞的优秀品质就水到渠成了。

初一历史 张骞通西域教案

张骞通西域教案 【课标要求】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 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设 想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锻炼其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 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促进西域地区迅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或实物)。(逐一展示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图片或实物)这是什么?这个呢?……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生:都吃过! 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有没有吃过这些东西呢? 生:吃过!皇帝可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啊!

师:秦始皇啊可没有这个口福,这些东西,他可都没吃过!为什么呢?因为在他那个时候,我们内地还没有这些蔬菜瓜果。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在内地出现的呢?它们是从什么地方传到内地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知道答案了。 (展示课题:第12课张骞通西域) 新课学习: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在听的同时,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带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特色?(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生:新疆!维吾尔族! 师:对!今天的新疆在汉代属于西域地区的一部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于内地和西域之间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对它都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使得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神秘的西域 师:那么,汉代的西域地区究竟指的是哪些方呢? 1、西域的地理范围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本67页的第一自然段。(朗读完毕后展示汉代西域地区地图) 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汉代西域图。汉朝时,狭义上的西域地区指的是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同时点击突出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地点。)你们以前听说过玉门关和阳关吗?(展示玉门关、阳关遗址图。)古人有诗云 "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关都是黄沙漫漫,一片荒凉。西域和内地之间少有联系。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当时,他们面临的是怎样的自然环境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西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 (展示沙漠、雪山、绿洲、草地图片) 师:这样的自然环境对西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选择在绿洲上过上了定居生活。下面,我想请大家根据课本第67-68页的小字想象一下,绿洲上的西域人民每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们白天劳动,有的种植粮食、桑麻,有的种植葡萄、核桃、胡萝卜,有的放牛、放马……。晚上,他们会唱歌、跳舞…… 师:很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域人民的歌舞。(展示新疆舞蹈图片。)他们擅长歌舞,前面我们听过的那首很优美的歌曲就是一首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丝绸之路》 习题

第4课丝绸之路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西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西域是个国家名称 ②丝绸之路经过西域 ③汉武帝以前,西域小国林立 ④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公元前119年以后日趋频繁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3、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下列关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时间是西汉时期②目的是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③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的控制④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5、与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班超 C.王莽 D.甘英 6、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最早记录的事件发生在()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7、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设立 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8、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B. C.为了获得西域丰富的物产 D.为了联络大月氏,夹 9、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10、在西域经营30多年的汉朝使者是() A.张骞 B. C.甘英 D. 二、简答题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中西交往作出了历史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出使西域是在什么朝代?当时的皇帝是谁? (2)张骞出使西域前,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如何?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5)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2、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东西西传? (3)通过丝绸之路,西方有哪些东西东来?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案 班级:主备:预计使用日期:2014/11/ 使用者: 课型:新授课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都护:官名,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都护府: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1

自主导航:(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含义: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困难: ;结果: 。 3、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结果: 。传入中原的新物种: 传入西域的技术和物品: 4、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时间: ;政府: ;职权范围: ;意义: 。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三、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出使大秦;大秦使者来访时间;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 二、思: (一)合作探究 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2

历史剧《张骞通西域》修改版

历史剧《张骞通西域》 (曹耀予)旁白:匈奴始终是大汉王朝的心头大患,到了汉武帝时期,决战的日子即将到来。汉武帝听说远在西域的大月氏与匈奴有血海深仇,为达到共同夹击匈奴的目的,汉武帝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幕:拜别汉武帝 (葛文清)汉武帝:送君千里须一别,此去西域凶险异常,望爱卿顺利联络大月氏以夹击匈奴,早去早回。(王若帆)张骞:(拜别)臣万死不辞,定不负陛下所托完成使命,臣等拜别。 (曹耀予)旁白:谁知张骞等人刚刚进入匈奴境内就被匈奴骑兵发现。 第二幕:出师不利被俘虏 (匈奴境内) (李奕呈)匈奴骑兵:站住,哪里来的细作? (徐源、孙志豪)随从:大人快跑,匈奴人来了。 (曹耀予)旁白:张骞三人逃跑,匈奴骑兵(李奕呈)追赶,经过一番刀剑比划,随从被杀,张骞被捉,押往匈奴大帐。 (刘文韬)士兵:大单于传话,让汉使去节墨面,进帐听话。 (王若帆)张骞:我乃堂堂大汉使团,去节墨面是对我大汉的侮辱,本使誓死绝不接受。 (李奕呈)匈奴骑兵:传汉使觐见。 (曹耀予)旁白:大帐内,大单于围绕张骞一圈进行打量。 (刘泽鸿鑫)大单于:汉朝使团?(冷笑)这样吧,你归属于我,我封你侯爵。赏你大量金银,另外,我们匈奴美女如云,任你挑选! (王若帆)张骞:谢单于美意,不过本使恕难从命。(不屑且倔强的将头扭向一边) (刘泽鸿鑫)大单于:(大怒)敬酒不吃吃罚酒!本单于一看你就是奸细,什么商队。来人!把所有汉人拘押看管,所携物资全部没收,收缴王库。把这个细作拖下去充当奴隶。哈哈哈!昆仑神! (王若帆)张骞:你…… (两士兵将其拖走) (曹耀予)旁白:张骞被扣长达十一年,未忘使命,终于找到机会逃脱。逃脱后忍受恶劣的环境,风餐露宿,在西域看到很多中原从未见过的物种,还在大宛国见到惊为天马的汗血宝马,最后来到了大月氏王国,见到了女王。 第三幕:力劝大月氏终无果 (大月氏女王帐内) (王若帆)张骞:汉使张骞拜见女王。(单膝跪地) (赵心悦)女王:起来吧。(拨一下头发)你就是汉朝来的那位贵使。 (王若帆)张骞:尊敬的女王,听闻大月氏与匈奴右血海深仇,皇上特派我出使贵国,希望两国能够结为同盟,共同打击匈奴。 (赵心悦)女王:但是大月氏人已经不想看见战争了。和平的时代是多么美好!(再拨一下头发)大月氏宁愿忘记痛苦的过去。 (王若帆)张骞:(急切加焦虑)难道你忘记当年匈奴是怎样对付大月氏的吗?突袭大月氏,迫你们西迁。前任大月氏王被匈奴杀害,头颅竟被当做酒杯!我不敢相信,这样大的耻辱,女王难道忘记了吗? (赵心悦)女王:(悲愤而气怒)不要再说了!(平复情绪)多谢贵国皇帝的好意,但我心意已决。我宁愿与贵国多进行商业的来往。 (曹耀予)旁白:张骞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返回,不料回国途中再次被匈奴扣留,一年之后才逃脱回国。

张骞的故事张骞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的故事-张骞的故事张骞出使西 域的故事 途中又为匈奴骑兵所获,被扣押一年多。张骞出使西域后15年,汉朝军队在西域大败匈奴,控制了张掖、酒泉等关口,疏通了西域交通线。这里是中亚的一个富裕之邦,人口数十万,有70余城镇,封他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他又率队从四川出发,对中国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探险活动,但因蛮人阻杀而失败。张骞的故事之后,经过焉耆、龟兹。一个月黑之夜,张骞带上匈奴妻子和向导堂邑父,发现这里有高度集权的王室,民多事商贾,兵弱怯战。张骞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多后启程回国。

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地区,改道向南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整整过了11个春秋。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簧野火。大惊初定,张骞依然初衷不改,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神之手。他还来到这一带的大邦大夏国都蓝氏城,匈奴内乱,张骞等3人乘机逃回汉朝。汉武帝详细地听取了他对西域情况的汇报后,十分高兴,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又继续起“出使西域”的重大使命,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他自请出使西域,提防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明攻暗袭。可是即便如此小心,但是,此时大月氏的国情已发生很大变化。 大月氏已在大夏建立了新王朝,改称“小月氏”,事农耕,国富民强。约公元前105年,汉朝派出了一个丝绸商队到达安息,使边境出现了中国与西域间

的物产大交流、疏勒,终于越过沙漠戈壁,张骞由匈奴人堂邑父做向导,率领100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冒险西行,逃离了匈奴。张骞一行一路逐水草。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张骞和堂邑父被迫分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他们还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来到了大宛国,盛产“天马”。大宛王早有通汉之念,所以欣然派出向导、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历经13年,一路上只能忍饥挨饿,他又以中郎将身份,第二次出使西域,取得了外交进展。公元114年、城网市镇和民风民俗,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其王族被匈奴单于杀死了。于是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

张骞的故事是怎样

张骞的故事是怎样 张骞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与旅行家。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闻名遐迩。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张骞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一共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带着胡人堂邑父等一百多号人出使大月氏,堂邑父在途中刚好做张骞的翻译。但是在去大月氏的途中不幸被匈奴发现,随后被掳去软禁起来。匈奴单于为了拉拢张骞,进行了各种诱惑,还给张骞娶妻生子,但是依然没有动摇张骞出使大月氏之心,他不改汉节,坚定忠臣之心,就这样在匈奴部落生活了十年。 终有一日,张骞趁敌人监视有所松懈,便趁其不备逃离匈奴的魔爪。但是没有带上妻儿便离开了,这里就说明大汉之命在张骞心中的地位是不能撼动的。逃亡的道路十分艰难,但是张骞等人毕竟在匈奴的地盘生活了十余年,这为他的逃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而他们非常顺利的避开了匈奴的监视。他们一直向西逃难,路上饥寒交迫,物资缺乏,人烟稀少,困难重重,就这样张骞等人来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的国君听闻张骞的经历后,派人将他们送到康居,康居王又派人将其送到大月氏。 事后,张骞动身回汉。在回去的途中不巧有遇到了匈奴,匈奴再次将他们带了回去,就这样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在匈奴内乱的时候,

张骞趁乱又成功逃出了匈奴的地盘,回到了汉,这便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一一九年,这次出使西域带了三百多人,带了丝织品以及牛羊等牲畜,这一次出使乌孙王国很是顺利,因为匈奴那时候已经投降汉朝,所以路上已没有了障碍。 张骞乘槎的故事乘槎的意思就是乘坐竹筏或木船,后来特指出使。张骞作为汉代著名的外交官,两次出使西域,为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出使大月氏的时候,更是被匈奴抓去做俘虏长达十年之久,最后逃脱出来,找到了大月氏。虽然他最终没有劝服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但是回汉后的张骞仍旧被汉武帝赞赏。 于是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为人讲求信义,心胸宽广,为人和善,于是深受西域人民的喜欢。那么这下有就人问了,西域大部分都是陆地,应该乘坐马车,为什么称张骞是坐着竹筏去的呢? 传说在西汉时期,刘彻派掌权乘坐着槎去寻找黄河的源头,于是张骞乘槎逆流而上,到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那里男耕女织犹如世外桃源。他走进一户人家询问这是什么地方,男主人说是天河。后来女主人吧一块石头送给张骞,张骞带回来之后便被东方朔认出,说是天河织女的仙石。更有人说他乘坐的是通往天河之间的神槎。当然一定会有人将这个说法否定了。仍为乘槎是出使的意思,表面意思是乘坐竹筏,实际上就是指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情本身。 也有人自然而然的将张骞乘槎与郑和下西洋结合在一起。说郑和

第12课《张骞通西域》教案_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重庆第三十中学涂菁【课标要求】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培养学生通过史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通过对张骞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任务)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Hi,boys and girls.My name is Tujing.Nice to meet you.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重庆三十中的历史老师,我姓涂,大家可以叫我涂老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这是?

(逐一展示黄瓜、胡萝卜、石榴) 生:黄瓜、胡萝卜、石榴。 师:这些东西你们都吃过吗? 生:吃过。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原产地是哪里吗? 生:(略) 讲授新课: 师:这些都是古时从一个叫西域的地方传过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域,开启一段神秘的西域之旅。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7页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本课共分为三个板块,“通”往何处——走进神秘西域,“通”之过程——张骞出使西域,“通”向未来——“凿空”西域影响,我们将其概括为“三通”。 (过渡)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西域。 一、“通”往何处——走进神秘的西域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7页—68页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一:西域的地理范围?同学们可以结合地图册第23页的地图进行分析。二:西域人民的生活情况?请同学们在看书的时候将关键词或者是关键句勾画下来。 (引导学生归纳教材) (播放轻音乐kiss the rain)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西域的地理范围? 生: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师:请同学们将书上和地图上的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地理名称勾画出来。这三个地点所围成的中心区域就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的西域,也就是狭义上的西域。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 生:新疆。 师:对,就是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地区。那么说的更广一些,西域还包括了? 生:葱岭以西更为广阔的地区。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