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功能与美的角逐

功能与美的角逐

功能与美的角逐
功能与美的角逐

功能与美的角逐

——西方现代设计史之我见

从1851年第一次世界工业博览会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现代设计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就在这短短的100多年里,出现了众多设计流派,各种各样的设计运动、设计理念与设计思潮。它们或是注重功能与技术,如芝加哥学派,包豪斯,德意志制造联盟等;或是注重形式与美,如新艺术运动,美国的商业性设计,后现代主义等;或是在功能与美之间徘徊,如威尔德的折衷主义设计。然而无论如何,他们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反映了他们自己那个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方式,成为西方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功能与美的不平衡发展

沙利文最早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密斯指出“少就是多”“好的功能就是美的形式”“功能绝对第一”,卢斯在《装饰与罪恶》中认为装饰就是罪恶。是的,他们的设计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论是沙利文的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大厦,格罗佩斯与迈耶的法古斯鞋楦厂,贝伦斯的AEG透平机制造车间,赖特的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还是密斯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设计,都无不例外的采用了以钢筋混凝土以及钢架玻璃结构为标志的“新建筑”样式。他们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新技术、材料的运用,抨弃装饰,用几何化的形式来体现自己的风格。

同时,与注重功能形成对比的注重装饰与美的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时期,设计师们就表现出崇尚自然形态,喜爱用植物的弯曲的线条来设计作品。霍尔塔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设计就是其典范,吉马德为巴黎地铁所作的地铁入口处的设计全都采用了美丽的植物纹样……美国的商业性设计,更是把“形式追随功能”改成了“设计追随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兴趣,实行“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极注重商品的外观美感。到了19世纪60~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少就是乏味”,而…装饰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一大特征。

2.以审美为主导的流派及其特征

3.以功能为主导的流派及其特征

4.“功能绝对第一”

作为西方现代设计史的开端的包豪斯设计艺术,不仅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面貌,同时也为设计艺术提出了一条永恒的法则——功能绝对第一。功能绝对第一是指设计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础之上的,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西方现代设计中所出现的各个流派,以审美为主导的流派同样是把装饰建立在可用的基础之上的,高迪的米拉公寓再怎么像一个抽象雕塑,它同样首先是一个房子,可以住人,可以为人提供一个生存环境;美国的商业性设计就更加鲜明的表现出这一点,各种各样“流线型”风格的小汽车,首先是具备了汽车的使用功能,再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以美化,以达到满足消费者心理的功能。

再来看看以功能为主导的流派,他们在把功能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大多数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形式与装饰,反而因为了更好的让产品的功能更优越而具备了自身独具个性的美感。这就是里特维尔德的乌德勒支住宅,阿尔托的“甘蓝叶”花瓶,汉宁森的“洋蓟”灯同样使人流连忘返的原因。

当今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设计流派,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信息时代的非物质设计,都越来越注重设计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设计与人的生产生活的环境的关系,以及关注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量资源的可循环可再生利用,人们的生存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等问题。它们都必须以产品的功能为设计基础和目的,或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人机工程学,或是为满足人的心理的设计心理学研究,或是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因素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利用,这些都表明了设计必须具有更多更完善的科学性,更优良更贴近人的功能性即:功能,绝对第一。

在这个基础之上,未来设计也将越来越具有人性化,个性化,民族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可再生利的意识。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有: 1、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2、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应注意: 3、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 4、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端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和谐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

第二单元:音乐美之悲剧美与喜剧美

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之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彭芳 一、授课时间:2013年9月22日-----9月28日 二、课型:音乐欣赏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五、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第三节《悲剧美与喜剧美》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悲剧美与喜剧美的代表作 教学难点: 分析两种音乐美的特点及歌曲片断的演唱 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的美,结合听赏的作品和课本上的知识,口述两种美的基本概念,内涵及音乐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比较、弄清楚,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听赏《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松花江上》、《跳蚤之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四首作品,能够分辨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 提问:这是一部具有什么色彩的影片?(学生讨论后回答) 2、师简评引出课题 这是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影片,德国法西期残暴地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奥籍犹太裔作曲家勋伯格根据这一题材写出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什么是悲剧?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 二、新课教学: A、音乐的悲剧美 1、播放《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这首作品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朗诵、合唱、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 (2)这首作品使用了什么样的音响,其用意何在?

(不和谐的音响,描写了集中营的紧张、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播放《松花江上》 (1)、学生对照歌谱,欣赏视频《松花江上》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①、这首作品表现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情景? (抗日战争时期) ②、歌曲的情绪与前面欣赏到的作品有何不同? (悲伤,苍凉等) ③、歌曲的哪些音乐要素突出表达了这种情意? (旋律的起伏跌宕,悲伤激奋,下行音阶的运用,以及缓慢的速度……) 师:刚才的歌曲表达了悲伤的情绪,这就是音乐的美之悲剧美!(2)、再次感受《松花江上》 ①、你认为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悲剧美,最能引起你内心共鸣? ②、根据歌词给歌曲分段,并说说每段旋律的特点。 第一段:旋律起伏跌宕、悲伤激愤。 第二段:旋律具有呼号、痛苦、悲愤和呻吟。 尾声部分:旋律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③、演唱《松花江上》第二、三段,老师先范唱,范唱结束后给学生伴奏,学生再亲身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3、通过已欣赏的歌曲找出悲剧美音乐的特点。 节奏——沉缓、滞重 旋律——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浑沉或刚烈悲愤 力度——爆发式 4、小结:

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论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摘要: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功能美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形式美能给人带来美的 精神享受。功能和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美的设计产品应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为人造物; 功能美; 形式美; 配比维度 产品设计是寓美于有用性的 为人造物! 活动, 为人义! 理论的某些真理性因素, 产品设计必然与使用相联系, 造物! 这一理念决定了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功能虽不是产品设计的唯一目标, 但却是造物的首要目的, 为了人。设计的是物, 用物的对象是人。产品设计具有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必须满足人们的某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不可否认的艺术性, 但又与有用性不可分离! ?。产品的功能美与形式美必然是合二为一的, 没有功能、华而不实的产品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缺少形式功能美是产品的最基本、最普通的属性, 是人们审美的物质基础, 也是产品设计的核心。 如果说艺术品是按照人的精神上内在美的需要而创作 美的产品则是粗糙的物品, 也可以说是一种视觉垃圾。因出来的, 与功利性无关, 而产品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的特 此, 我们既要反对华而不实的产品设计, 同样也要反对虽实用却粗糙简陋的产品设计。产品的功能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对立性。如何把握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关系, 使其在产品中得到最佳的合理的体现是设计师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功能美第一性设计原则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的功效和性能, 由产品这种有用性功效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 我们称之为功能美。首先, 我们必须强调产品设计的功能美的第一性原则。性: 一是产品本身的功能; 二是作为产品存在的形态。功 能即其使用的价值, 是产品之所以作为有用物而存在的最 根本的属性, 没有功效的产品是废品, 有用性即功能是第 一位的! 。由于实用价值( 即物的功能价值) 能满足人生 命存在的需要, 合乎人的目的性, 因而使人感觉到满足的 愉悦, 进而体验到一种美, 即功效之美! # 。在产品的设计 与生产过程中, 功效与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是产品设计的 一种本质性的存在。产品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产品, 合 目的功能的有效性是判断产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从古至今, 物的功能都是设计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我国古代青铜器因不同的需要产生了众多的品类, 它们产 产品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的。从石器生的依据主要是各自的功能。如青铜簋, 大多数簋都有开始, 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 为生命的生存为生活而一个与簋身相连的器座, 从现在的眼光看, 这个器座是没 # 功能主有必要的, 但当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生活方式是席地而坐, 收稿日期: 2006 01 18 169 制造一切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 。我们不能怀疑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关于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30T09:24:41.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张娅 [导读] 摘要: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形成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已不再是一个以功能为核心的实体,尤其是当代建筑,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提高建筑美观,这就涉及到建筑的功能美和形式美,如何将这两者都充分体现到建筑中,是当代建筑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13220119851005XXXX 摘要: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形成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已不再是一个以功能为核心的实体,尤其是当代建筑,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提高建筑美观,这就涉及到建筑的功能美和形式美,如何将这两者都充分体现到建筑中,是当代建筑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当代建筑设计;建筑功能美;建筑形式美 引言 建筑设计师应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契合人们体现民族又快速发展的建筑审美需要,并与当地自然环境与气候充分结合,创造具有现代特色,而不失民族意义的建筑,实现对功能美与形式美的高度融合与应用。 1、建筑功能美 产品功能具有的美并不体现在功能本身,而是体现于合乎规律与目的上,所以凡是经过人工设计与加工的产品,其功能都要满足完善,甚至是完美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与满足物质精神需求,最终充分体现出产品具有的功能美。对建筑师而言,功能一般是最为重视的方面,虽然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可以吸引目光,但人们对形式美的欣赏只是一时的,一段时间后会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放到功能上。建筑最根本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提出的居住要求,与纯艺术品有很大的不同,建筑需要具有完备的功能。纵观现代建筑,基本上没有毫无价值和作用的建筑存在。虽然有一些建筑更加重视精神意义,但都隐伏有某种或多种实用功能。另外,对于建筑功能,它并不局限于实用上,还包括审美与认识等方面的功能,而实用则是功能最重要和基本的。对功能的表现实际上是对良好的人、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直接体现。从设计角度讲,人们之所以对建筑进行设计,是为了它更好的满足人们需要,尤其是物质上的需要。人是建筑功能核心因素,若没有考虑人的需要,将使建筑失去存在价值。建筑因为人的生存才会存在,不论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均为人的生命和生存。建筑在建成后一般无法移动,所以它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处就成为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建筑可以成为使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自然环境也会对建筑风貌造成影响。好的建筑都依托于它的环境,需要能被建筑良好适应,变成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建筑都要依靠特殊环境才可以形成独特个性或形象。因此,建筑和它所处环境之间的融合,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关键所在。如果现有的已经形成了独特个性的建筑换了一个环境,将使其艺术价值被严重削弱。由此可见,建筑和环境之间的适应,除了会对建筑个体造成影响,还决定了环境整体。 2、建筑形式分析 随着SHL,KPF,UNstudio之类的设计事务所涌入中国市场,“形式追随功能”这一传统设计法则,也在发生变化以注入更多精神的美学的内涵。对于建筑形式的个性化追求,逐渐开始兴起。建筑形式设计,无论是对于建筑内部空间或是外部体形的形式设计,越来越注意将风格、风貌与各种流派的美学主旨相结合,将建筑整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体形的精密结合成一体,在满足建筑功能前提的同时给予人们流畅的感官表达。新颖的建筑形式主要包括形体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构造等几个部分的创新,对于不同的建筑来说,三组要素在形式构成中的作用不同,需要结合建筑环境以及人居环境来共同确定。 3、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满足人们活动需要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于社会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注重人文社会建设的要求,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其中,在建筑行业当中也同样要做到以人的活动为建筑核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到以人为本,旨在为人服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建筑过程中,始终注重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在建筑的使用要求方面,不仅充分考虑到基本的“使用”,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健康”“心理”“可持续运营”,考虑设计的本质要求及设计的优化条件。建筑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原则,就要结合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分析以及其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来综合考虑,充分借助当前的先进设计理念以及物质技术手段和相应的经济条件,共同打造出既满足人和人际活动要求,又具备功能好与形式美的建筑。 3.2彰显本地民族特色,促进优秀文化传承 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功能美与形式美的传承,且需要将多元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机融合,丰富整体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我国由于受到各个地区地域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在积极学习优秀建筑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也需要不断提升建筑涉及到舒适度,功能性价值。将当地文化特色、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等相互融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予以设计,构建形式美与功能美相互融合的现代化建筑结构。以上海“新天地”建筑为例,则在保存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建筑功能的设计。建筑设计将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为了重现石库门弄堂昔日的风光韵味,设计及工程以保留房子原貌为原则,工程人员按照当年的图纸进行修建,彰显出上海的传统居民住宅特色。不但营造出了浓厚的上海风味,成功将新天地打造为著名旅游景点,彰显出其美观度。在内部功能设计方面,内设中央空调、自动电梯、宽频互联网等,打造具有全新理念的消费场所。石库门为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建筑设计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在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下,彰显出建设的特色。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将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等相互融合,彰显出当代建筑设计的特色,也能够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 3.3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建立建筑有机联系 当代建筑设计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注重建筑设计美观度、功能美的基础上,也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环境的特征,对建筑设计作出持续优化。当代建筑设计需要做好节能环保和持续发展的分析,注重生态平衡的构建。比如可以结合自然元素,以生态、技能等方式,达到优化建筑使用环境的作用,降低建筑对周围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实现建筑的功能性、形式美发展。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大楼为例,则融入了诸多生态理念,例如热缓冲边亭、条形天窗、南向遮阳板、西向防晒墙及无害材料等,

大学美学课 美学论文 悲剧与美的关系浅谈

一种凄凉,十分沉醉 ——浅议悲情之美及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田梦丽2007112160 有一种美,它使人柔肠寸断却又余香满口;有一种美,它也许不能激起我们面对壮美事物油然而生的昂扬情绪,却让我们永远保持对于优美事物微妙韵味的敏锐感知;有一种美,它并不惊天动地却能刻骨铭心;有一种美,它看似黯然然而这黯然中别有一种销魂滋味——是的,这就是悲情,带着忧郁与感伤的悲情之美,它就像一声轻轻的叹息,貌似消极,却润物细无声般深入心扉,带给个体心灵以澄澈的生命感悟,让我们在悲情的洗礼中更接近自我以及生命的本质。悲情之美渗透在每一个生命的每一段历程中,从童年时期隐约的孤独到成年之后莫可名状的伤感与惆怅,这种悲情成为古今中外文人笔下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吟咏对象和审美客体,与中学语文教学同样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本文拟就悲情之美以及悲情之美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略述一二,以期廓清认知,并对中学语文相关内容的教学有所指导。 一、概念的界定:“悲情”与“悲剧” 何谓悲情?正如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代尔在《罗马的废墟》中所写:“那是给痛苦以抚慰的同情,把健康与宁静轻轻唤醒,多么悦耳…忧郁之神啊,你的音乐多么甜蜜!”,本文所探讨的悲情是指人的忧郁、悲伤、痛苦的情怀,是一种柔性的美。人生失意,愿望与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喟叹是悲情,所谓“此事古难全”。从生活中的生离死别、爱情受挫、考试失志到个人人生理想的失落、个体追求的不可得到,凡此种种,均在此列。然而人生中也同样难免这样的时刻:无所追寻,亦无所谓失去,但却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惆怅孤独与空虚萦怀,挥之不去。亦即诗家所谓“闲愁”。正如纳兰性德词中所言“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也如贺铸词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数此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这些对于生命流逝对于美好瞬间流逝的微细感知与哀叹,也让人产生“流水落花春去也”般难以自持的惆怅,也是悲情体验之一。悲情是一种感伤情怀的柔性之美,它蕴含的是人与自然、现实、历史的矛盾,个体有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矛盾,于此相对应的,美学中有另外一种表现冲突与毁灭、抗争与拼搏的刚性之美——悲剧。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一种社会冲突,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正义但是暂时弱小的一方,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发生冲突,正义的要求不可能实现,总是遭到挫折、失败、牺牲与毁灭,这样就构成了悲剧。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还表现抗争与拼搏,其中蕴含着巨大而又动人心魄的力量感,是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悲剧与悲情都表现矛盾和失落及其后产生的“悲”感,但是笔者所探讨的“悲情”更倾向于生命个体内部的失落体验,而悲剧不同于悲情,悲剧不是自我感伤,不是轻轻地喟叹,不是默默流泪,悲剧是带着崇高和悲壮感的抗争,更多表现的是社会冲突,是悲剧主体的受难与挣扎以及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如果说悲情作为一种柔性的美,让审美主体感到心灵的纯净、

关于悲剧美的浅谈

关于悲剧美的浅谈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接近尾声了,美学基本原理这门课也要结束了。在短短的学习美学这门课程的时间里,让我喜欢上了这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对“美”产生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在美的范畴里,悲剧是最触动人心灵和灵魂的。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名单》这部作品,网络上的定义是历史片、战争片。但是我却觉得这实际上是一部悲剧!导演通过光感效果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人的内心产生了共鸣,引人深思,也表现出了在战争时期人性缺失。 《辛德勒名单》讲述的是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党人大肆屠杀犹太人,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在科拉科开了一个生产军需用品的工厂,并且雇佣犹太人做工,从中赚取大量钱财;但是,当他亲眼目睹了犹太人被屠杀的场景后,他感到特别震撼,并且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最后,他用他所赚取的金钱向德国军队开出了一千二百人的名单,用自己的全部财产换取了一千多名犹太人的生命。在那样一个时代,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全世界。 电影是以倒叙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开头首先是以几名存活至今的犹太人,为那些在战乱时期惨遭屠杀的同胞们朗诵经文、哀悼的方式展开的。那是在1939年,德军在两周内击溃了波兰军;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下令犹太人登记全家户口,重新安顿集居各大城市,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每天有一万名犹太人从乡下抵达科拉科。德国的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了科拉科,他出入有那些德国军队们经常去的餐厅,利用自己不错的社交才能和赚取的大量金钱,很快地就与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41年3月20号,是迁入犹太区的最后期限,于维斯图河以南规划犹太人封闭区,强制犹太人迁至该地区,科拉科一带地区的犹太人拥挤的住在十六条街方圆里,若无视管理规定的犹太人,将会以军事法庭审判。在德军对犹太人分配劳役、安排食宿等工作的时候,他开设了一个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雇佣了大量的犹太人到他的工厂做工。但是,那些犹太工人并得不到工资,得到这些钱的是德国党卫军们。1943年,科拉科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把这些看在眼里,于是他贿赂军官,让自己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 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三、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四、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

悲剧性的美学分析

悲剧性的美学分析 一、悲剧的概述 悲剧属于美学范畴,它与一般的文学理论、写作理论、艺术理论所描述的悲剧的含义是不同的,不能把它当做一种文学体裁或喜剧类型来看。“它和壮美、优美一样,是美存在的一种具体形态,是美学的一个专门范畴,而不是指一种文艺体裁或喜剧类型而言的。”①一般我们认为的悲剧只是一种广义上的悲剧,含义很广泛,只要是日常生活中能让人痛苦,或让人内心感到痛苦的人或事,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管是什么形态的人或事,都可以称之为广义上的悲剧。 而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并不局限于此,它包括现实生活中和艺术领域里的一切悲剧现象,并且它不是指生活中一般的悲痛、悲惨、不幸、死亡、悲观等词的同义语。比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不具有悲剧性的冲突,没有现实的意义,都不是美学悲剧的范畴。别林斯基说:“偶然的事件,例如一个人出其不意的死亡,或者其他没预料到的与作品主要思想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都不能在悲剧中占有地位。”②“美学范畴的悲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前进,而不是悲观失望。”③换句话说,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悲剧现象、事件和人物,他的本质的是崇高的,它能给人以哀伤和悲痛,但又使人们化悲伤为力量,振奋精神,激起斗志,净化思想,给人以审美的悲壮感。为了区别于广义上的悲剧与美学范畴的悲剧,有的著作称后者为悲剧美。 二、悲剧的美学特征 从某种意义来说,悲剧是美和丑,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且以丑压倒美,以非正义战胜正义而产生的。所以鲁迅先生在谈到悲剧艺术时,深刻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④正是如此,美和正义所代表的是悲剧人物所拥有的美好的理想、崇高的品行,或是一种社会公德、社会需求,而这些美和正义一旦遭到丑和非正义的攻击以至于毁灭,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悲痛、愤怒、同情,使人们产生精神上的动力,与非正义的邪恶势力斗争,这就是悲剧所带来的美学效应。 鲁迅先生话中的“有价值的东西”指的也就是悲剧人物与非正义势力斗争中所产生的美好的愿望和追求。这些美好的东西一旦“毁灭给人看”,就会体现出真正的悲剧性美学的审美意义。比如说《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表现了他们与封

何谓功能美

何谓功能美?何谓形式美? 设计形态美与功能美 一、功能美的实用价值 现代的设计活动存在着强烈的目的性。从人能通过有目的的制造开始,艺术层面的需求也随之而来。精神的愉悦和思考常常戴着艺术的面纱出现,而这些都同人在与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才能让人有所领悟并获得精神的升华。因此,现代设计是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艺术的元素,而且审美的规律,欣赏的心理思维规律都部分地作用在设计的作品中。有一些美学著作中认为:本来以实用性为目的的产品若是能够在发挥功能的同时体现一定秩序和规律,就完全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可见,物品在本质上是非美的,其根本目的是有用,而非审美,但是,实际上美的范畴已经扩大了,它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它涉及到存在的客体和受众以及发生审美的心理和过程。 现代的高技术功能要通过产品设计来实现,使用功能是产品的特定用途,这些用途是要通过具体的设计来体现;另一种就是心理功能,包括产品样式、造型质感、色彩等,也就是功能美,体现为豪华感、现代感、视觉美感等。功能美是与有用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成的。“水晶宫”和艾菲尔铁塔在建筑史和设计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当时传统的建筑式样,还因为其裸露的钢架的严谨的力学结构,这些都反映了有效的秩序和有韵律感的结构。这些要素符合美的规律而转化成一种“功能美”,表现在合理性和构成的质感。构成主义早期的作品,正是在裸露的结构中寻找动势空间的美,主张一种非量感而重动势的艺术观。功能美并不是与艺术美的标准完全重合的,它常常与纯功能性的愉悦相关。这里,产品使用的便利性已经融入到对“美”感的综合体验当中去了,只有当功能的目的实现以后,作为支撑某种功能实现的结构和系统才可能成为功能美存在的基础。 二、功能与形态的和谐美 人造物的形式不是与功能相脱离的,没有相应的合理而有效的形式是不能很好地满足表达内容的要求的。当今社会的艺术设计,包括产品、包装、书籍装帧、建筑物等,其对形式的多样及完美的应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好的产品设计和包装首先在形式上先征服了受众的心,然后人们通过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形式在发挥功用的层面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好的形式不论是对人的感知或人们对产品综合的判断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人们就是这样通过对形式的认知来判断产品的优良。这里,功能与形式起着共同的作用,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语言系统,而设计的语汇便大多来自于形式的元素了。对于人造物而言,形式指的是视、听、触的感觉实体,是内容存在的方式。而人造物的内容,一般指的是有用性即“功能”,所以形式就是以实现有用性为前提的结构形式。“功能决定形式”或“形式追随功能”就反映了功能的目的性和形式的依赖性。然而形式却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并不以内容为绝对依赖的。 产品的艺术设计重视人的感觉,使功能和形式自然地和谐,由此产生的美感会使功能更加突出。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唤醒人们这种想象意识的媒介,具有能够与观者情感共鸣的媒介。“艺术就是想象生活的主要方式,想象生活通过艺术在我们内心产生动力并得到控制。”艺术的形式便是通过更清晰的感觉和更纯粹自由的感情来虏获受众的心的。因此,在识别一个新的物体前,形式如何抓住人们的视线是非常有趣且值得研究的课题。市场调查的数据表明,哪怕是多吸引百分之一的目光,都意味着产品有更多的销售机会。 三、功能和形态美的设计理念 在功能美中,支持功能的结构和秩序都由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的效用是通过形式

悲剧与美的关系

悲剧与美的关系 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即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悲剧艺术推向高峰。我国古典戏曲中,也曾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悲剧作品,如杂剧《窦娥冤》、《桃花扇》;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屡演不衰的优秀悲剧作品。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 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因而,由行动构成的命运的曲线,连同最终的结局无论是失败或是丧失生命,便是他(或她)完整生命凝聚,亦即完整的人格在行动中自满自足。悲剧的力量正在于主人公有限的生命运动所体现的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然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一一悲剧所展示的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的冲突构成了悲剧的美学艺术。悲情、悲态、悲剧以及悲剧性是悲剧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外化。悲剧所构筑的艺术范畴使得悲剧在崇高中 走向死亡,也在崇高中选择新生。悲剧最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 悲剧的产生,是一切社会矛盾恶化导致的必然和最终结果, 具有阶级 性和强烈的因果关系。在不断积聚的进程中,这种结果,这种斗争和对抗犹为突出。悲剧和美学在其对立的角度中极其和谐且高度的统一,古典悲剧多见于阶级性,由阶级压迫为主,其间穿插着各群种之间冲突所产生的事件。而现代悲剧则突出人性,突出现代社会各种客观的残酷和不稳定性。这两者有本质和起因的不同,然而,两者若从美学的角度比较,他们实际存在的状态及悲剧发生后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冲击都是相同的,具有难以言喻以及无法拯救的深刻感和其他事物难以超越的精神冲击。 那么悲剧的美学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悲剧就像死亡的阴影一样,把人的生存最苦痛,最残酷的一面凸现出来。悲剧就是让人们正视死亡,正视人生痛苦,但是悲剧又不是让人沉沦,它‘把不能复活的个人的死亡看成整个世界不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读朱光潜《谈美》所悟 内容提要: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上是一种关系属性,由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义结合笔者对美的感受以及对朱光潜《谈美》的感悟。《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阐述,结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可以总结出二者本质都是源于认识实践都是在关系中被认识或者是存在着的以及在被需要的时候其属性方才体现出来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可阐释美和人本质的关系。 关键词:认识实践关系被需要 一在实践中感受美和人本身的价值 我的导师在上宋画的时候,为了强调文人风骨,流露出人对美的主观的理解。而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也曾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以物观物则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以如果从主观去看的话,那么美一定是带有个人情感倾向或者是价值观认识的。这使我想到了王阳明的你不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寂的话。虽然是唯心主义,但是我觉得美确实是我们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而我们另一位老师对于美就比较客观,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就像古希腊的先贤们所说的一样。朱先生在谈美中阐释了他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马克思也认为人是可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所以若想将人生艺术化,必然存在对自身或者对世界的改造。谈美第十三章《“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说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人在劳动中获得价值和美需要在实践中认识一样事物在某些方面总是存在着共同性比如书画作品总是从临摹开始然后熟悉然后创作然后创新然后美就产生了所以说美可以是一直存在的也可以被创造出来但都是在实践中被感知的也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所在 人创造了美因为自然的美是通过人的感知而称之为美的所以美是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的而人本身也是由于劳动而有了价值和意义所以说人的价值和美的价值在某些意义上是一样的都是被创造出来的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美那么归结于实践也是有理由的 二在关系中认识美和人类自身 我们人有多种属性,不可能每种属性均与美的形成有关。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公认的美的事物,总是有相应的特性或者是说非常契合人们意念愿望的指向的;事物之所以美,也必有高度吻合人们意念愿望指向的特性。事物的特性,人们的指向性,这久产生了关系,事物就形成了美。可知,美的形成是和人有关的,那么美一定是有联系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人是处于社会中的而美虽然我承认它是客观的存在但是由于人的认识以及在契合了人的愿望之后它就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就像马克思说人的本质离不开“劳动”,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只有透过劳动现象才能把握人的本质一样人的理念中的美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的文化蕴涵和美学意义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的文化蕴涵和美学意义 中西方戏剧中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也是中西戏剧的永恒母题。 爱情剧有喜剧,也有悲剧。喜剧的结局基本相同: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团圆。悲剧结局则大不一样:有情人不成眷属,甚至以男女主人公血淋淋地陈尸舞台作为结局,这往往是西方爱情悲剧的一大特征。而中国的爱情悲剧,即使有情人真不成眷属,剧作者也会设法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幻想的方式让他们“团圆”起来。同是爱情悲剧,为何结局各具特色这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民族欣赏心理和审美追求是否紧密相关?这是本文探讨的中心所在。我国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孟称舜创作的《娇红记》和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爱情悲剧。两剧主题相同—都颂扬了男女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反对封建势力对自由幸福爱情的摧残,但两剧的结局却不一样。 《娇红记》描写申纯和王娇娘为了追求自由婚姻,敢于同封建伦理和豪门贵族作斗争,最后双双殉情的悲剧。但作者并不以此作结,为了歌颂他们“两人皆一而终,至于段身而不悔”的精神,作者让男女主人公“仙圆”,以“合家作结,坟上长满了花草,月儿照着墓顶的棠梨一对鸳鸯向九天展翅飞去”,一对情侣水远相伴相随。不仅《娇红记》如此,其他的爱情悲剧如《长生殿》、《牡丹亭》、《梧桐雨》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以“团圆”结局收场。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人民对善良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了对邪恶势力不甘屈服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一种不敢正视黑暗的、血淋淋的现实,以“团圆”结局来逃避现实,将矛盾冲突和谐化的心理倾向,这一弱点正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 中国先哲们的哲学思想在戏剧艺术创作上,则表现为悲喜相间,不把悲喜绝对化的“中庸”的艺术处理手法。即使是悲剧也有悲孔喜,有哀有乐。我国的一些戏剧理论著作待别强调和谐、适度。李渔的《闲情偶记》在总结剧本创作的“十忌”、“七要”时就特别指出要忌“悲喜失切”,“要安详”。由是中国爱情悲剧的“团圆”结局,在悲之后,加上小喜,使悲剧气氛得以缓和,使尖锐的矛盾冲突得以和解,正是以“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欣赏心理。中国老百姓大体上不欣赏悲剧。 在《红楼梦》评论中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比王国维早三百年的李渔说得更彻底“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阂;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为悲咽,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由此可见,血淋淋的大收煞、过于悲哀的结局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格格不入的。 西方的爱情悲剧则与此不同,更多的是从悲剧角度去表现积极的爱情主题。中国爱情悲剧往往遵循“悲一欢一离一合”的模式,西方则偏重于“悲一欢一离一死”的结构。 《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不顾家族的世仇,生死不移的爱情。莎士比亚精心地塑造了一对热情奔放,为情而生又为情而亡的纯情形象。然而凄惨的悲剧结局——两个热血恋人陈尸舞台,又与狂热而美好的爱情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悲剧更为驱人热泪、动人情肠,引人啼嘘。”莎翁的另两部爱情悲剧《奥瑟罗》和《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也都有着同样的结局。西方其他的爱情悲剧如《欧那尼》中的欧那尼与素儿在新婚之夜双双自杀;《费德尔》中的费德尔服毒自杀…… 为何西方的爱情悲剧有如此众多的死亡结局?这与西方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的商业文化和作为其子体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化为基础的。这种文化的基本属性是以个人或民族或整个西方为中心的向外扩张。它要求人们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他

论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

论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 摘要:设计具有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双重属性。因此在设计实践中如何处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功能与形式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既不可以只强调设计产品的功能美而忽略其形式美,也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美而不考虑功能美的要求。功能美与形式美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设计;功能;功能美;形式;形式美 引言 关于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已经是一个热门问题,现如今虽然对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的问题不如以前那么关注了。但是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依旧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的问题。究竟是形式依随功能,还是功能依随形式以及两者的关系最终要如何处理,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论证。 一、功能与功能美 设计是通过设想、运筹、计划与运算等方法,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行为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设计做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行为,创造适合人类使用的工具,改造人类生活的环境,其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我们人类本身。既然设计出来的物是服务于人类的,那么这个设计物就必然要有它的功能,并且在设计之初功能性应该是设计的第一原则。这里的功能是指物的功效与性能。“从石器开始, 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 为生命的生存为生活而制造一切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1]例如中国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漆器、秦汉时期的铜器、之后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到现如今具有各种功能,材质的产品。每件物品都是在满足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才进一步的去追求形式美。 那么,何为设计产品的功能美?功能美展显的是物质生产中美与善的关系,这就说明对于产品的审美创造总是围绕着社会的目的性进行,从而使产品的形式成为产品功能目的性的体现和人的需要层面及发展水准的表征。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的长信宫灯。它的外貌为一个温顺的宫女跪坐捧灯的形象,其左手执灯盘,右臂上扬袖口下垂成为灯罩,灯盘中心可以插蜡烛,灯盘周围安装可以开合的孤形屏板,可以调节灯光照明的方向和幅度,宫女体内中空,烟炱可以通过右袖收入体内,以保持住室环境的清洁。灯盘及宫女的头部等部件皆可拆卸,以方便擦拭清除灯内的烟尘。此灯原系汉宫之物,通体鎏金,显得分外华贵,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可见古代工匠在设计制做这个灯之前已经对设计成熟于心,因为汉代审美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巧妙使用的基础上将造型做成此状,为了吸油烟仕女的右手衣袖做成虹管。因些这件工艺品便具备了“善”,它的灯罩可以很好的控制灯光的照明方向及光的明暗度,汉代生产力水平提高,对金属工艺品制作工艺的掌握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灯完全解决了灯照明使用的基本功能,更成功的是它做到了“美善相乐”。 李泽厚先生在谈到实用工艺品时指出:“注意功能美便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认为物品的功能就是工艺的美,这是错误的;但不顾物品或远离物品的功能来追求工艺美,也是错误的。现代健康的倾向是,注意尽量服从、适应和利用物品本身的功能、结构来作形式上的审美处理,重视物质材料本身的质料美、结构美、尽量避免作出不必要的雕饰、造作。”[2]这就说明了功能美一定要体现产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