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然性与偶然性_试评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机选择_田猛

必然性与偶然性_试评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机选择_田猛

必然性与偶然性_试评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机选择_田猛
必然性与偶然性_试评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机选择_田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但当战争爆发不可避免时,按照传统观点,人们仍寄希望于推迟战争的爆发,认为推迟战争的爆发无论如何是有益的。

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为前提,通过对希特勒提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偶然性的分析,对这一传统观念提出质疑。

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是现代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帝国主义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这一基本观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但仅以此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显然是不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就德国而言,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其历史必然性:

首先,希特勒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早在他的纳粹党的25点纲领和《我的奋斗》中就制定了征服世界的宏伟蓝图:必须废除凡尔赛和约,所有的日耳曼人必须在一个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这实际上包含着吞并奥地利、苏台德区、但泽和波兰一些主要由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

“德国实际上不过是把灭亡法国当作一种手段而已,其目的是在将来能够为我国人们在其他地方

进行扩张”。[1](P120)

德国“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主要是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1](P121)希特勒从上台的那一

天起,就蓄谋通过武力征服欧洲,称霸世界。为此,希特勒极力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上实行法西斯化和进行战

争准备,尤其是充分利用西方大国的绥靖主义政策大搞军事冒险,积极对外扩张:从1936年德国进占莱茵非军事区到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从1938年德国入侵奥地利到慕尼黑阴谋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再到1939年吞并捷克、入侵波兰……正是由于希特勒的一系列军事冒险及其戏剧般地巨大成功,才使得他敢于将战争较早地提上日程,据霍斯巴赫备忘录的记载,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召开的主要军政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德国的未来最终取决于解决空间之需,而这种解决很自然地只能在一代至三代

人的时期内谋求。”[2](P51)

1939年5月23日,他在德国高级军

事会议上谈到“生存空间”的问题时再次指出,“对我们来说,在十五或二十年内无论如何必须得以解决,没有一个德

国政治家能长期回避这个问题”

,[2](P637)

并决定“军备计划必须在1943或1944年完成”。[2](P644)所有这些都表明,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必定要发动一场战争,战争对于发动者来说已经不可避免。

其次,作为希特勒主要对手和敌人的英法等国却极力推行绥靖主义政策以求避战自保。

1936年3月7日德国公然撕毁《洛迦诺公约》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英国非但不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反而“豁达地”

将德国此举理解为只不过是希特勒要收回“自己的私人宅旁花园而已”。[3](P117)就这样,“阿道夫·希特勒一枪不发

就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仗。”[4](P253)

1938年3月12

日,德国入侵奥地利,并随后将之合并为德国的一个省,而“英、法、美政府装出它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个独立的国家

从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5](P131)希特勒无疑从中得到鼓舞并

必然性与偶然性

———试评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机选择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内容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而纳粹德国选择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直接导致它在尚未充分做好战

争准备的情况下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得不为此付出加速自己走向灭亡的代价,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既然战争的爆发有其必然性,那么希特勒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而招致自己加速败亡表明,一味推迟战争的爆发并非一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福音,从而对传统的“推迟战争爆发有益论”提出挑战。【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必然性偶然性中图分类号:K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1)01-0112-04

*作者简介:田猛(1964-),男,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生,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苏联史研究。

2011年1月社科纵横

Jan ,2011总第26卷第1期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 .26NO .1

112

增强了信心。1938年9月30日,英、法背着捷克、苏联在慕尼黑将捷克出卖给希特勒,慕尼黑阴谋使英法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结果,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后对他的将领们轻蔑地把这些绥靖主义者称之为“小蛆虫”[1](P591)。绥靖主义政策不仅充分暴露了英法等国的软弱无力,而且纵虎为患,进一步膨胀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野心,使其更加有恃无恐,随后捷克为德国所吞并便是明证。希特勒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危机中对他的将领们的表白,更是将绥靖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不无得意地说:“不存在外国对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的危险。……无论如何,我只是在坚信,如同占领非军事区和进驻奥地利一样,法国不会出兵,因而英国也不会干预,我才决定采取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4](P104)既然如此,德国敢于将战争很快扩大到波兰,就不再是什么惊人之举了。

可见,正是英法所推行的绥靖主义政策使纳粹德国本已注定要发动的世界大战变得更加难以避免了!如果说希特勒纳粹德国要为战争的爆发负第一份责任的话,那么第二份责任非英法的绥靖政策莫属了。

最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与苏联集体安全合作的破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未爆发之前,哪怕只一秒钟,都存在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从哲学上讲,有其合理性;但在实践上几乎毫无意义。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希望二战可以避免。如果说英法由于推行绥靖政策而葬送了无数次制止战争的绝好机会的话,那么在战争爆发前的“一秒钟”,制止战争的唯一方法就只剩下也只能是英法与苏联的联合了。如果英法苏三大国能真正实现合作,成功地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历史的发展总是不能尽如人意!英法的绥靖政策,不仅暴露了自己的软弱无力,助长了纳粹德国的野心,更严重的是,它使制止战争的最后一线希望——

—英法与苏联的集体安全合作——

—也破灭了。英法虽于战前迫于国内外压力,勉强同意与苏联进行谈判,但它们骨子里想的是“怂恿德国人东进,让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相互残杀,而英法却坐享和平”[6](P378);它们“还未忘情于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的企图,重蹈25年前的旧梦,所谓牺牲苏联来解决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7](P50)因此,如果要追究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破裂的主要责任,英法定要首当其冲。

谈判的失败,不仅使英法两国在战前失去联苏反德、制止战争的最后机会,而且反过来也帮助苏联政府迅速下定了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决心。苏联虽早在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表示:

“要结成苏英法等国的联盟,用互相支援反对侵略的义务把这一联盟确定下来”[5](P461),并积极呼吁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但联合毕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当所有的努力都毫无结果,而战争的危机感、对英法的不信任感以及自身的孤立感日益迫近的时候,苏联也不得不在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决定:“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们卷入冲突中去。”[8](P246)这样,英法的心怀鬼胎与苏联对它们的失望和不信任,为纳粹德国拉拢苏联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希特勒为了按计划实施入侵波兰的“白色行动计划”,并力求在未来与英法的“生死搏斗”中保持苏联的中立,便不惜“血本”拉拢讨好苏联:“不同的世界观并不妨碍两国之间建立一种通情达理的关系,以及重建一种新的友好合作关系”;“德国绝对没有侵略苏联的企图。德国政府认为,在波罗的海之间不存在任何不能使这两个国家十分满意的解决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不仅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的死敌,而且也是苏维埃俄国的死敌。如今这些国家企图通过缔结军事同盟,唆使俄国对德国发动战争。”[9](P51-52)希特勒所擅长的那套欺骗、利诱、挑拨、威胁的伎俩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欧洲集体安全的破灭。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希特勒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在纳粹德国积极备战之初,若英法能改弦易辙,放弃绥靖政策,它的军事冒险侵略行为还是完全可以制止的话,那么,当希特勒带领德国一路有惊无险直到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而与此同时,英法的绥靖政策登峰造极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真正形成之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此时,正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于1939年9月爆发,从而展示了历史发展偶然性的一面。

然而,当希特勒选择《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也同时不自觉地选择要承担战争提前爆发的“代价”。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直接推动了二战的提前爆发,使得纳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成为“早产儿”,使二战中的反德国法西斯主义正义战争更容易、更迅速地取得胜利。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得纳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提前爆发——

—既比战争发动者计划的要早,也超越了德国充分战备的时间要求。

第一,根据纽伦堡公之于世的“霍斯巴赫备忘录”等有关材料[10](P25-26),希特勒原来预计要到1943年至1944年才能准备好战争,采取行动,但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39年9月就爆发了。如果说是英法的绥靖政策诱发、怂恿了德国纳粹主义侵略野心的急剧膨胀,那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则直接促成了这场战争提前爆发,因为在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发生这一点上,后者表现的更为直接和显著。

第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德国入侵波兰方面看:据战后缴获的纳粹档案材料表明,希特勒在发动侵波战争之初,不过是想故伎重演,按侵捷行事,打一场有限战争,吃掉波兰。1939年5月22日,他在贝尔霍夫召集高级将领参加的秘密军事会议上,曾明确宣布,这次战争“最重要的是在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算总账之前,在一次有限的冲突中试试新德国武装部队这一工具”。[11](P22)而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条约也终于决定了希特勒的进攻方向:波兰将成为德国军队头一个受

113

害者。当然,如果西方民主国家出兵援助波兰,那么最后的决定就必然要针对西方,而希特勒向他周围的亲信说出了真心话:如果那样,就将是‘一场殊死的战争’,而‘要迅速在西线取胜就是难以预料的事了’。”[12](P39)可见,上述材料表明,战前,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只是再次重演“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吞并波兰,而并非是主观有意要与英法决一雌雄,作“最后的清算”;相反,却是极力避免这样做的。甚至在侵波战争爆发,英法对德宣战后,德国也仍未放弃与英法妥协而避免决战的愿望。这在战后(德国入侵波兰之战)德国与苏联瓜分波兰时体现出来:

“德国人倾向于这种意见,在双方获得各自一份土地后,还应该留下一个人口一千两百万到一千五百万的波兰国家——

—这样一个国家有可能提供同英法两国谈判的基础,并且便于恢复和平。”[12](P45)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一心想发动争霸世界战争的希特勒,为何却要在战前(德国入侵波兰之战)极力希望避免与英法决战,甚至战后(德国入侵波兰之战)仍试图借助于一个残留的“小波兰”以便同英法两国谈判?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此时德国尚未充分做好全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准备。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全面爆发了,虽然只是从德波之间这样一个小小的局部战争开始的。诚如尼克松所言:

“超级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最大危险是当它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场小型的战争便可能升级。小型战争总是具有引发世界大战的潜力。”[13](P312)看来战争机器一旦开启,甚至发动战争的人也难以驾驭控制。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将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第三,从战前德国与英法军事实力的对比看,战前德国对英法无论是在地面部队还是在空军方面,都占有相当的优势。法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名声是响亮的,但已经名不符实:武器装备陈旧,到1939年9月1日止,陆军仅配备了1700多辆坦克,而且其中一半以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旧坦克,它同德国装甲师相比较,甚至连六分之一也达不到。英国的陆军更是微不足道,最多只能向大陆派遣三个师。空军方面,德国空军拥有以最现代化的技术为基础的组织和设备,而且从1935年起,德国空军就享有军费不限的好处。截止到1939年9月,它已拥有四千多架飞机,而英法空军加在一起,规模才只及德国空军的一半。海军方面,英法虽略胜一筹,但德国海军在未来海上虽不可能取得胜利,但也不至很快失败。正是德国对于英法的这种军事优势,才使得希特勒敢于提前发动入侵波兰的冒险战争。

值得强调的是,战争推迟爆发只会进一步强化德国已取得的军事优势,尽管希特勒已急不可待。从当时德国与英法的军事实力增长的速度和发展潜力看:由于德国较早扩军备战,特别是从1937年开始推行第一个四年计划,到1939年,德国的工业能力已远远超过英法,其军火产量已超过这两个国家军火产量的总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到1939年,德军年生产能力已达8295架飞机,1700多辆坦克等大量的武装设备,这绝对不是英法所能比拟的,也是英法在短期内无法企及的。因此,战争的推迟只能使德国已有的军事优势继续扩大,而不是相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早在1938年两位德国物理学家就发现了核裂变,此后,一批德国科学家在纳粹的命令下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制核武器。尽管要造出原子弹,希特勒还得走一段很长的路。但如果战争推迟到纳粹军备计划中的“1943或1944年”,也不排除希特勒在战争结束前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性。[14]当然英法也会利用这段“假设的人为推迟的时间”来重新武装自己,但这又岂是一日之功。而希特勒也难以保证其现代装备不会有过时的危险,甚至担心他自己不知哪一天会“被一个罪犯或白痴干掉”,难道能期望希特勒坐等自己优势的消失吗!希特勒的话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

“所有这些有利形势在两三年后就不会存在了。谁都不会知道我还会活多久。因此,最好现在就摊牌。”[9](P169)

最后,正如法国福煦元帅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时所预见的那样:“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15](P21-22)英法等国的一些政治精英们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依据《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准确地预知了另一次大战的必然性。尽管随后英法等国极力奉行绥靖主义政策,但事实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必然性并未因此而改变。

由此可见,纳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显然是提前爆发了。其原因可以直接追溯到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管怎样,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这种必然性的基础上给二战的爆发增添了一剂偶然性因素,其结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9月1日提前爆发。结果作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自觉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保持了历史上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样子,而不是发展成为“人为推迟的世界大战”,不管这种“人为推迟的世界大战”的结局如何,即使单纯考虑到武器研制的发展进步,它无疑比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具破坏力、更残酷,将会是人类文明更大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爆发给予人类的福祉,不仅仅在于使纳粹德国未能充分地做好战争的准备,更在于使希特勒从发动战争直到彻底失败之前尚未能研发出核武器。否则,恐怕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整个人类现代史都要重写,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恰好避免了历史发展踏上这灾难的轨迹……

战争与文明相伴而行直到今天,或许正是由于人们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厌恶战争到极点,所以,每当人们提及战争时,总是希望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即使不可避免,也总是希望将其推迟。如果说前者是和平爱好者的共同心声的话,那么后者则不能不让人怀疑:难道推迟战争的爆发就一定是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好事吗?依上文分析之见,并不尽然。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诱发战争的因素并未因新千年的到来而有所减缓。巴以冲突、朝鲜及伊朗核问题、印巴的克什米尔问题、中国的台湾问题等等都成为传统安全领域的战争诱因;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以“9·11事件”为标志,恐怖主义成为全球的重大安全隐患。在这种动荡不定、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国际形势中,会引发多少未知的战争,而其中哪些(下转第117页)

114

(上接第114页)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一旦人们像福煦将军那样准确预见到某场大战爆发的必然性,那么人们怎样才能避免重蹈英法“绥靖主义”的覆辙,维持好自己的和平与发展呢?在当今这个军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日益迫近核灾难边缘的时代,这个问题更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

[2]李巨廉,王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集[M].(1937、7—1939、8).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张海麟.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未能推迟和制止[J].世界历史,1990(5).

[4]John W·Wheelert-Bennet.M unich Prologue to Tragedy [M].New York,1962.

[5]A·德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6]伊恩·格雷斯.斯大林——

—历史人物[M].北京:新华出版

社,1981.

[7]乔冠华.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8]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德国外交文件[M].D辑第七卷.

[10]汤宗舜等译.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国首要战犯判决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5.

[11]Frederick M·Sallagar.The Road to Total War[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69.

[12][法]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M](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R·M·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14][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12085614.html,/news/funny/2007-2-19/Xi-Le JiHuCaoChuYuanZiDanA-o1an01756.htm.

[15]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1卷)[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

五、信息化建设是文书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趋势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文书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以数字化改变文书档案的存储方式,档案的载体形态从传统的纸质档案扩展到以计算机软盘、磁带、光盘等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以网络化改变文书档案管理、利用的途径,从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转变,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的知识管理转变,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转变。档案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要求档案部门通过现代化技术提供利用档案,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增强档案事业生命力,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5]。以信息化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实现档案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与共享,提高档案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发挥档案最大利用价值。实现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加大投入,配置与档案管理信息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以及软件。西北师大购置了南京大学开发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选派档案专职人员参加培训,管理系统和人员基本适应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分布

在计算机系统、各种网络环境及相互配合的软件系统下,对档案信息资源有序组织的基础工程,其完善程度是衡量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对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主攻方向。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开发通用的高校文书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库,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步伐,完成档案数字化过程,加强对新产生的电子文件的管理,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的平台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6]。参考文献:

[1]周毅.浅谈高校文书档案、学生档案管理和利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02).

[2]汪小琴.关于高校文书档案管理改革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0(01).

[3]李萍.浅议高校文书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情报杂志,2009(06).

[4]韩晓颖.浅析兼职档案员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作用[J].云南档案,2009(01).

[5]郭红.高校文书档案服务工作创新问题探讨[J].机电兵船档案,2008(03).

[6]谷风静.要关注档案信息化建设[J].兰台世界,2005(11).

117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发起的原因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1 —20 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056R37AGP 课程名称:欧洲五百年史改卷教师: 学号:103010015 姓名:侯芳芳得分: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发起的原因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由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法西斯专政?其根源是什么?本文通过从经济危机,德国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来探讨德国法西斯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关键词:德国;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破坏剧烈、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成和爆发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经济危机引起的,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的,经济危机只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导火索。其中,德、意、日法西斯的兴起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导致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0年代经济危机只是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加速了法西斯的兴起。法西斯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危机是德国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地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一次的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使它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由于德国对美国经济的严重依赖,自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到德国后,德国遭到了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要沉重得多的打击,成为了危机的主要受害者。 面对德国历史上最尖锐、最深刻、最持久的危机,资本主义原来的自由放任主义显然已经失去了效力。德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运动的过程中,其影响和威望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德国政府直接通过财政、货币、税收、规划等诸多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间接通过投资、保险、科技、信息、计划等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并以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扩大全球市场贸易范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创新与革新,努力给社会创造一个低税负、低通胀、低利率、保护竞争、增强发展活力、宽松有序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繁荣。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概况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1990年10月东西德统一后,共设立15个州,1个直辖市,国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55万。2001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2.3万亿美元。综观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过程,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定国之初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但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所有制。《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私有土地、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转为公有。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存在着八种形式的所有制:即私人垄断所有制、非垄断性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小私有制、国际私人垄断所有制、国家垄断所有制、合作化所有制、工会所有制和国际国家垄断所有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 在国家垄断所有制结构中,以经济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行政办公大楼等)、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博物馆、艺术厅等)和军事工业及设施为主体,汽车、造船、采矿、钢铁、有色金属、交通、供电、供水、煤气及污水处理等行业采取国家参股、控股等“公”“私”混合经营,其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和保证国家与经济安全。 (二)确立以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竞争秩序由政府负责规范的市场管理体制。 在经济活动中,德国一直信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并实行有序的市场竞争,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同时,在需要时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干预。这个“尽可能+需要时”,可以说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其实质是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德国在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既反对国家操纵主义,也摒弃自由放任主义,力图走出一条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其主要做法是,一方面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由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按照供需状况,通过竞争来自由地进行决策,尽可能地在政府规定的游戏规则下,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一切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鼓励和规范竞争秩序,先后制订和颁布了《反对不正当竞争法》、《折扣法》、《商标法》、《专利法》、《关于附加赠送物品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另外,还成立了联邦卡特尔局及其分支机构专门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这种在规范的游戏规则下,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既经济又民主的高效率的经济制度。 (三)确立独立的金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负责实施的金融管理体制。 德国中央银行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得到法律制度和体制机构上的保证。在法律方面,中央银行应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负责货币发行;中央银行有责任向政府提供货币政策问题的咨询和信息;政府必须邀请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讨论有关货币政策;政府有权参加中央银行委员会会议,只有建议权,但没有表决权;中央银行有权参加政府的财政计划委员会和行情委员会会议,但也没有表决权;在挑选中央银行领导成员时,政府有建议权,从而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此外,政府和中央银行共同通过“联邦信贷业监督局”,对整个银行体系进行监督、控制,保证储户存款安全和银行正常业务,并监督银行活动不损害国民经济利益。在机构方面,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中央银行委员会,中央银行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是联邦银行管理委员会,它负责同政府、信贷机构、外汇和公开市场有关的业务。联邦银行管理委员会所有成员由政府提名,经过中央银行委员会范围内的听证,最后由政府总统委任,任期八年。中央银行委员会所有成员任期均为八年,大大超过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的一届任期,其目的是使中央银行不受政府更迭和党派关系的干扰,保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

二战德军军衔及术语

??ü 德国国防军军衔对照 Generalfeldmarschall 元帅 Generaloberst 大将 General der Infanterie (etc) 上将(兵种将军,例如此为步兵上将)Generalleutnant 中将 Generalmajor 少将 Oberst 上校 Oberstleutnant 中校 Major 少校 Hauptmann 上尉 Oberleutnant 中尉 Leutnant 少尉 Stabsfeldwebel 军士长(Sergeant Major) Oberf?hnrich 候补军官(Sr Officer candidate) Oberfeldwebel 军士长 Feldwebel 技术军士 F?hnrich 候补军士 Unterfeldwebel 上士 Unteroffizier 中士 Obergefreiter 下士 Gefreiter 代理下士 Oberschütze 一等兵 Schütze 二等兵 二战德国陆军作战师种类 炮兵师(Artillerie-Divisionen ) 训练师(Ausbildungs-Division ) 特种师(勃兰登堡师)(Divisionen z.b.V.) 堡垒守备师(Festungs-Divisionen ) 元首警卫师(Führer-Begleit-Division) 山地师(Gebirgs-Divisonen ) 掷弹兵师(Grenadier-Divisionen ) 步兵师(Infanterie-Divisionen ) 摩托化步兵师(Infanterie-Divisionen (motorisierte))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1课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扩张知识点练习第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1课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扩张知识点练习第六篇 第1题【单选题】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日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希特勒说:“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这主要是因为( ) A、西线的英法是德国的主要威胁 B、德国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侵略计划 C、苏联强大,需要认真对付 D、希特勒极力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答案】: 【解析】:

正义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从建立的背景分析,下列集团具有正义性质的是(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轴心国集团 D、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 A、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答案】: 【解析】:

20世纪30年代初,影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有( ) ①经济危机②法西斯势力③中国抗战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指的是( ) A、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 B、协约国和同盟国统治下的世界 C、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 D、二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下的世界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最近南海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菲律宾为了非法窃取中国领土,公然支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这是对日本错误行径的纵容!下列哪一事件或政策可以告诫菲律宾( ) A、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B、绥靖政策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二战后德日两国实现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二战后德日两国实现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摧残,但是他们的经济都奇迹般的崛起,从不同的方面看看他们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崛起政治改革科技新国教育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损。而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社会经济都受到十分严重的摧残,国家几乎处于一片瓦砾废墟之中,尤其是之后的美苏冷战更使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然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和德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越居世纪第三,日本更是在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不是偶然,而是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之下的必然。 首先是在二战后无论日本还是德国政治都进行了十分重大的改革。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比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性弊端,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而农村的土地改革则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农村市场,这日本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与此同时,德国也适时地进行了经济改革,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国有经济,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建立了符合国情并行之有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早在1948年,德国西部地区就实行了一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即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加国家总体调节,再加社会保障,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这些政治改革也为之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 战后的日本和德国都确立了科技兴国的基本路线。德国政府一直有效地引导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方向及发展,从而实现了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德国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导向和资助两种。导向有法律导向、政策导向和规划导向。正是由于德国立足于为

二战后德国和日本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_户可英

2013年第12期总第236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o.12, 2013Serial No.236 收稿日期:2013-09-15 作者简介:户可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胡万钦,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和日本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户可英1,胡万钦 2 (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1731; 2.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摘要:德国和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和两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分不开的。德国和日本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内容和途径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德国;日本;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64-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3)12-0069-04 长期以来,德国和日本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 育。虽然它们并没有使用“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名称,但意识形态教育在这两个国家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对两国高校意 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途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它们的经验和问题,可以获取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有益启示。 一、德国和日本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一)德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德国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从历史上看,德国统治者一向注重对公民进行意识形态灌输。二战以后,虽然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但重视意识形态教育的传统却延续了下来。德国人习惯于用“政治养成”一词,其实质就是意识形 态教育[1] 。 1968年,德国联邦议院规定,德国政治养成教育工作的目标包括:培养人们在政治上了解情况的意识和做出判断的能力;引导人们认定自由民主制度的基本价值。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机构,还有大量从事政治养成教育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在黑林州的宪法中就提到了:高校的任务就是要负责培养青年的 品质, 向他灌输“政治责任感”[2]。政治责任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德国人民以思维严谨、富有尊严和责任感闻名于世。德国高校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高校的伦理课与社会课尤其注重民族精神教育,重视德国历史和德国地理方面的教学,在各科教材中也都强调介绍德国的民族英雄和著名科学家的事 迹,德国大学生都有很强的民族意识。 2.宗教教育 德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但它特别重视宗教教育,德国 一直把宗教视为公民道德提升的根本途径,在“两德”统一多年后的今天,宗教课程依然是学校的必修科目。德国高校的 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是合作关系,宗教课在国家的监督下由教会全权负责,内容以教义为主,不同的教派教育内容不同,校方对宗教课不得干涉。宗教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民主精神等,内容不断注入意识形态的成分。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德国教会对宗教教育内容进行了生活化、世俗化和现代化的改革,使其十分贴近生活,教育非常具有启发性,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3.民主、法制与和平的政治教育 由于二战前德国法西斯对人权的践踏,纳粹党对人民的欺骗,二战失败以后,人们在精神上处于迷茫与危机状态。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政府首先对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思想意识进行了清除,对纳粹党也进行了彻底的历史清算,并伴之以宣传国家新的经济、政治制度。进入21世纪,高校政治教育的内容一直围绕着民主与法制这样的主题进行,灌输资本主义的制度和价值观成为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日本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 日本能在二战结束后短短的三十多年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经济大国,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意识形态教育尤为重要, 起到了兴国安邦的作用。日本学校意识形态教育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家国思想浓厚。由于日本没有自己深厚的固有文化,所以就很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日本在明治维新和二战时期,又深受西方文化、尤其是德国文化的影响,走向了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

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崛起

Der Aufschwung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nach dem 2. Weltkrieg Einleitung Mit der Kapitulation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am 8. Mai. 1945 endet der Zweite Weltkrieg in Europa. Die totale Niederlage des deutschen Reiches führt zu einer i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einmaligen milit?rischen, politischen und moralischen Katastrophe. W?hrend der Krieges kamen nahezu 7 Millionen Deutsche ums Leben. Hinzu kamen noch rund 2.5 Millionen Schwerversehrte. Millionen von Menschen wurden entwurzelt. Die Massen der Bev?lkerung hungerten. Deutschland lag in Trümmern. Millionen von Wohnungen waren zerbombt und v?llig zerst?rt, vor allem in den St?dten. Au?erdem steckte Deutschland bis über den Hals in Schulden. Die totalen Schulden erreichten 700 Milliarden Mark. Als Niederlager wurde der Name Deutschlands noch mit Verachtung ausgesprochen. Die Verluste an Menschenleben überstiegen jede Vorstellungskraft. Viele Deutschen meinten, es gab kaum Hoffnung für Deutschland. Aber heute ist die Bundesrepubblik Deutschland die drittgr??te Industriemacht der Welt . Sie hat erreicht, was damals kein Mensch für m?glich gehalten h?tte. 1.Der überblick über Deutschland nach dem Zweite Weltkrieg Nach dem Krieg wurde Deutschland, wie schon w?hrend des Krieges vereinbarte, von den 4 Siegerm?chten aufgeteilt:die amerikanische Zone umfa?te den Süden Deutschlands, die sowjetische den Osten, die britische den Norden und Westen und die franz?sische den Südwesten. Die Hauptstadt Berlin wurde auch entsprenchend in vier Sektoren aufgeteilt, sollte aber gemeinsam verwaltet werden. Und dann trafen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中考强化复习(六)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一)、课时内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结合中考历史1+n) 1、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成立时间是性质是前身是,成立时间是 成立的原因是 成立后的措施有 成立的意义是 地位是 2、日本战后二十年成为仅次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80年代日本在经济上实行政治上 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是1、 2、 (二)、基础巩固: 1、二战后,美国5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70、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3、7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4、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5、美国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二战后西欧经济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 7、“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欧盟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8、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怎样?主要原因有哪些? 9、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10、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11、当今的世界主题(发展趋势)是什么? 1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3、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三)中考直击 2012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54.下表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安定的国际环境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好55.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60.始干2009年,发展至今的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加探,全球经济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欧洲的债务压力。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 A.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B.中国经济依附于欧洲经济 C.欧亚经济优势消失D.欧洲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 2013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9.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通胀和高失业 B.军事化和城镇化 C.高速度和低失业率 D.信息化和全球化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 【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4)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1分)及促进这种趋势的因素。(3分)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1分)2014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9.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A思想自由化B政治民主化C经济全球化D文化多元化 2015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7、李林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使用统一的货币”等文字,他查到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 38、随着苏联解体、两极解体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地区冲突激烈 39、肯尼迪说:“通过援外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策略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0、“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 (四)、泰安市中考分析与展望 1、二战后的西欧崛起(2009、2010、2011、) ①、2009:“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整体” ②、2010: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③、2011:“欧元”“统一护照”“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等信息,判断与其相关的组织 ④、2012:“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该组织是 ⑤、2013: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备战2016】⑴二战后,西欧崛起原因 ⑵二战后,西欧哪一国家发展最快 ⑶最大的经济体 ⑷欧元 ⑸欧洲共同体-----1993欧盟 ⑹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高一级整体” ⑺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 一战后,德军受到极不公正之《凡尔赛条约》的宰割和束缚。但是德军官兵和德国国防科技与工业界人士励精图治,重整军备。最终以短短二十年时间,使德军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第一流之劲旅,并在二战初期获得辉煌战绩。笔者试图通过对德军重整军备之军事努力方面的分析,以探寻其成功摆脱困境获得主动之经验,从而为我军以劣势而求得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作为同盟国的核心,它受到战胜国严厉残酷的制裁。由于惧怕德国强悍的军事力量和发动战争的雄厚实力,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做了全面具体的限制。德国被野蛮剥夺了基本的国防权力,德军遭到肢解和严重削弱。然而仅隔20年,德军便浴火重生,再次崛起成为欧洲最强之劲旅,并且在二战初期所向披靡取得辉煌战果。从军事角度来讲,德军的确创造了奇迹。虽然一战后在病态的复仇心理和反动的军国主义、纳粹思想驱使下德军逐步走上穷兵黩武的侵略道路,但是德军从严酷逆境中披荆斩棘重新振作的过程却显现了德意志民族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优秀的军事才能,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对于我军推进新军事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沉重的制裁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和复兴情绪 一战的战败和《凡尔赛条约》的制裁,使德国陷入其近代史上经济最困难、政治最混乱、军事最弱小的时期。为了解除德国的武装,《凡尔赛条约》规定:莱茵河右岸50至60公里内地区划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设防;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分区占领5-15年,德国必须拆除赫耳果兰岛的工事,永不恢复。德国军队遭到严格限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其中军官最多为4000名);海军不得超过 1.5万(军官最多1500人),不得保留空军。总参谋部等类似组织均应解散;战争部人数限制在300人以内;废除义务兵役制,代以志愿兵制;士兵和士官要连续服役12年,旧军队军官必须服役到45岁,新任命之军官要至少服役25年;退役军官不得参加预备役训练,不得再次从事军事勤务;地方官员和人员不得参加军训。对德军的教育训练体制,《凡尔赛条约》规定每兵种只得有一所军官学校,关闭包括军事学院在内的其他军校,为杜绝军队以外其他组织的军事训练,禁止一切训练班、高校和各种协会从事与军事有关的活动。[1]除此之外,《凡尔赛条约》更是对德军陆军的体制编制,所用武器数量和海军的舰艇数量、吨位做出了极端细致的规定。可以说德军被削弱到连维持国内稳定和秩序都力所不及的地步。协约国企图通过这种严厉的限制彻底消除未来德国可能带来的军事威胁。然而物极必反,事与愿违。苛刻而沉重的掠夺性制裁严重挫伤德国人民的感情,从而激起了全国各界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遭受打击最重的德国军人、军工企业家和军事科学家更是从条约签订的一刻起便不约而同的朝着反抗条约、重振德军的目标开始奋斗。他们逐步走向联合,密切协同,默契合作。同时复仇之心也驱使他们渐渐走向极端。所以正如协约国军控委员会美国代表团一位成员所言:“《凡尔赛条约》不是和平条约”,“这里面至少孕育了11场战争。”[2] 仗剑而行豪侠气,长歌吴越百丈锋。锐藏千古刺白日,对酒峥嵘铸鱼肠。奔啸辉烟凝铁血,三千强弩射云低。戈东镝南天山靖,可死不败斩楼兰。2007-12-28 11:40:00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二、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秀传统,大胆革新军事思想 一战惨败和《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束缚,迫使德军不得不放弃其几乎全部的,然而却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一方,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揭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8月,中国抗日军民发动全国反攻,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在中国、苏联和美国的全面攻击下,日本被迫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并在同年9月2日投降,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结束。 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共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方向展开大规模进攻。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68万人,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完全解放德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撕毁1938年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出动550万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分兵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而苏联则仓促准备了2000万士兵和4000余辆坦克迎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反击,开始了卫国战争。在战争初期,苏联处于防御阶段,因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加之党内高级军官此前被斯大林以叛党名义迫害,导致苏军前期作战严重失利,损失了60~90个师。至7月中旬,苏军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苏军在1941年9月—1942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德国战后的经济发展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德国战后的经济发展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人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短短的一段话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概括了进去。日本、德国、意大利国家的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波及了整个世界,美国、中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称之为同盟国与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将全世界分为了决战双方进行两军对垒将全世界人民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这场在双方投入兵力、武器、战场范围、作战样式、造成损失、产生的影响的方面创造了历史之最的战争蔓延到了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涉及了40个国家的国土,有56个国家参战可谓是战火连绵、生灵涂炭。 我们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一下这场大战究竟是如何打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大危机使得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美国、英国、法国的经济一直在危机和萧条中苦苦挣扎。而德国和日本则选择了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把本国的经济转向了军事化轨道,使得经济迅速恢复,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在恢复之后又变本加厉地对外扩张与侵略。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应该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争夺。 在这篇论文里,我将根据多方资料重点地对德国在二战前后以及战时的经济状况做一个概述与分析。 首先,我们从战前的德国国民经济与生存状况来看。一战之后协约国施加的凡尔赛合约让德国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但类似于清末的庚子合约,凡尔赛的赔款并没有全部支付(出于好奇查询得知此赔款于2010年10月3日才支付完毕),有一些成为了其他列强对德的债务和经济支援,比如说美国在1923年-1928年期间给了德国约价值200亿马克的贷款,协助战后的德国工业复兴。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尚可维持运行。而从1929年大萧条来临时期,美国经济已经属于自身难保了,就没有精力支援德国了,美国收回了贷款,英法两国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德国自然无法独善其身。1929年到1932年,德国的国民收入减少了将近40%,由760亿马克降低到了460亿马克。德国工人大幅度失业,失业人数从230万增加到了600万,失业率几乎接近于美国。国内的销售市场紧缩,主要工业品在国内的销售总额减少了50%。为了维系经济,德国不得不依靠负债支付订货的方法,结果却造成对外国的依赖程度年复一年地增加。1933年,纳粹党正式获得大权并依据其政治纲领“25点纲领”实施了一切措施。期间亚尔马·沙赫特被希德勒点为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老板,次年又被点为纳粹德国的财政部长,他为希特勒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三帝国经济的复苏,他功不可没。从1933年至1939年间,纳粹努力将德国社会经济生活改造为一种新结构,以达成两项目的:1、为巩固国内统治建立经济基础;2、造成一种足以支持(纳粹认为必不可免的)战争的经济。此举为之后德国的战时资本主义经济打下坚实基础,使经济为战争服务。1933年到1939年,仅仅六年间,德国的军费支出在400亿马克之上,差不多占到同一时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五分之二。 德国为了摆脱1929年的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走上了与罗斯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经济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经济状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中,对于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否已在经济上准备好战争这一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苏联史学家德波林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认为第三帝国以真正德国式的准确性进行了好几年的大战准备, 至1939 年夏末基本上完成了,美国史学家克莱因持相反的观点,事实上, 重整军备的支出额是不多的。德国的战争经济动员的规模相当有限。笔者认为, 这两观点都偏向极端。希特勒一上台就在经济上加紧战争的准备, 到大战爆发时, 军备达到相当规模, 但这时的德国仍然没有为一场世界大战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德国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凡尔赛条约》。条约对德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限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十万人。禁止生产坦克、装甲车、潜艇等重型武器不允许拥有空军等。屈辱性的条约在德国引起普遍不满, 而军方与工业家在条约签订后不久便秘密地着手重整军备了。1924年11月, 在陆军首脑西克特的默许下, 一个为将来经济动员而准备的军事小组形成了。不久, 该小组易名为“经济参谋部” , 隶属于军械局, 最初的任务是集中和协调国防军在军备发展和采购方面的一切活动。 1928年9月, 经济参谋部对战争的工业准备做了一次极端秘密的调查, 发现被协约国军事监督委员会批准生产军备的企业的产量远远超过了允许德国生产的武器和军火的数量。有些工厂甚至与国外进行违法武器贸易。另外, 在军械局的参助下, 未被允许生产军备的公司也开始生产武器。禁止生产的武器也开始生产出来, 克虏伯的工厂1926年就开始生产坦克。 1928年10月, 在格罗纳的推动下, 内阁绕过国会同意国防军的军备计划, 这项计划的军事目标是保证 组建16个师的设备与军火的基本供应, 以及保持有限的储备, 并采取军事动员时所需的增强工业生产能力 的措施。该项目标将在1928年9月和1932年完成, 约需花费3亿5千万帝国马克。随后军方与政府开始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秘密军备。一批隐秘的军火工厂陆续地建立来, 为经济参谋部工作的经济官员巡视全国, 列出的一旦战争爆发可进行动员的工厂竟达5000个之多。 1932年, 第二军备方案又被通过, 其目标是为在1938年达到21个师的陆军提供基本装备和保持六周的 给养。可是, 这一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 魏玛共和国就灭亡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德国以严重的打击。1933年, 希特勒就任总理。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 纳粹党并无良策, 它继承了上届政府的制造就业计划。所不同的是, 希特勒为制造就业计划确立了一个指导思想, 在1933年2月8日的内阁会议上, 他说:“以下5 年要致力于德国人民的重整军备工作, 国家的每一个制造就业计划都必须从这一立足点上来判断”。它是恢复德国人民的军事力量所必须的吗?制造就业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就与战争经济有关, 1934年有21万人从事筑路工作。这项计划后来证明对未来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 希特勒并不满足于这种间接的战争经济准备, 直接的、能快速见效的重整军备对 他更具有吸引力。1933年3月, 他造访了帝国银行行长、保守金融家路德, 向他陈述了自己 的宏伟计划, 要求银行大量拨款。路德告诉他帝国银行这时最多只能给予政1亿帝国马克。希特勒感到失望, 立即撤换了这位行长, 以贾马尔·沙赫特接替他的职务。沙赫特继任帝国银行行长标志着德国重整军备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为了筹措军费, 沙赫特发明了“梅福期票”。从1933年到大战爆发时, 这种期票大约用以支付五分之一的军事开支(约120亿帝国马克)。军费还有另外两个来源, 一是发行公债, 据估计在1934年至1939年六个财政年度内德国大约有80亿帝国马克的中长期债务。另一个来源是纳粹政权敌人的存款和外国人在德意志国家银行的存款。正如沙赫特所说:“我们的军备有一部分是用我们的政敌的钱来支付的” 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 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重整军备的加速, 食品和原料的需要越来越大。经济部长施密特增加消费的措施导致了与军备部门竞争外汇以进口食物, 从而引起了军方的不满1934年6月22日, 国防军办公厅国防经济与军械局局长托马斯将军提议希特勒亲自指导经济, 同时设一副职总揽经济大权。于是6月28日施密特得了“重感冒” , 于8月2日沙赫特代理经济部长, 7月3日通过了赋予经济部长权力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