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学难点】

在质疑释疑中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的意境,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4、质疑法——主动质疑问难,发现美

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进入诗人情感世界,突破重难点;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学生问在疑问处,教师讲在关键时,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 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2)陈王昔时宴平乐。

3. 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4. 四个层次的感情脉络:

(1)感伤之情(2)欢乐之情(3)愤激之情(4)狂放之情

5.五处典型夸张

二、为引导学生对以上五个方面做到深层次感知,我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

饮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天就让我们借薄薄的一页纸,倾听李白心灵深处呐出的《将进酒》。

(二) 以读带思,精心设疑

教师要深度备课,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巧设“引路点”,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

根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解决如下问题:突破教学重点——体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问题一】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问题二】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如此失意

(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进而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与诗人做心灵的对话)李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30岁时第一次到长安,但四处碰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当他离开长安时写下了一首诗《行路难》,最后一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2岁时他第二次进长安,这次是“奉诏入朝”,他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但他进京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充当为唐玄宗装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因此,他失望了。最后李白由于受到排挤,被“赐金放还”。第二次离开长安后,他也写了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理想再次破灭,不能施展抱负。而《将进酒》这首诗是他在第二次离京后八年后写的,那时李白大概50岁。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这是安史之乱前四年,朝廷已是一片黑暗。唐玄宗不理政事,朝政先后交由李林甫与杨国忠把持,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朝政腐败到

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李白借酒兴诗情,尽吐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问题三】李白自称“我本楚狂人”,杜甫说他“痛饮狂歌空度日”,如何理解李白的“狂放”

【问题四】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对后世有何影响

(此处结合学生早已掌握的《早发白帝城》,感知李白暮年仍渴望有所作为的自信与豪迈)

利用质疑法,解决如下问题,突破教学难点——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问题五】李白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历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贤”,留名的“饮者”,李白为何单说曹植呢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挤,抑郁不得志的圣贤中曹植记不得意于乃父,又不见用于乃兄,备受猜忌,此其一;陈王与酒联系较多,此其二。陈王诗才出众,七步诗即为明证,与诗人更加相似,此其三。李白与曹植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志难酬而沉溺酒乡。曹植《名都篇》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诗句,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问题六】体会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诗人用怎样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现诗歌的意境,并在此环节中体会李白诗歌中大意象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启迪心智

1.在李白广为传诵的名句中,你最喜欢哪句在这名句的背后,站着怎样的一个李白用一句妙语点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近李白,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及文化熏陶)

2.酒中寄予的心灵苦旅——李白、李贺诗歌《将进酒》对读

(设计意图:在掌握《将进酒》诵读要领的前提下,进行对比鉴赏,提升审美能力)(五)、教师课堂小结

这就是李白,那个醉出一个诗仙,洒出千古诗章的李白。他用手中如椽巨笔奏响了唐代诗歌的最强音,若闻天籁,令人思之,慕之,拜之,神往之,倾倒之。他选择了众星璀璨的“诗唐”,非但没有淹没于群星交会的辉煌,反而成为众星争辉中的焦点。在他身上,浓缩了唐代诗歌的精神特质。

三、自选作业

布置不同角度和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

1.对《将进酒》做到熟读成诵; 2.在李白其他的作品中进一步品情悟境,知人论世。

四、板书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诗中李白情感的变化绘出曲线图,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李白感情的曲折复杂性。进而熟知李白,感知李白,与李白做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五、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两种评价方式。

1.关注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成果,教师给予激励性评语。

2.根据作业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与调整】

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程度,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现出情感的变化,并熟知李白,知人论世。对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师应及时进行点拨,并进一步调整教学的呈现方式及方法手段。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思考和处理,有不当之处,恳请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谢谢!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诗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点: 本课是高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中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诗。本单元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并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方法,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并且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蕴涵其中的开阔与旷达打动人心而又引人思考。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讲,还是从充盈内心力量的角度来说,李白的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领会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由,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学会正确面对人生挫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领会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 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由,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学会正确面对人生挫折。

二、说教法 1、诵读法 本人长期坚持示范性朗读,所以首先利用声情并茂的美读,激发兴趣,继而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 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放在诗人豪纵狂放的外在形象和忧愤郁怒的内在情感的理解上。 3、研究性学习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在授课中我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具体体现在自寻资料上和人物性格分析上,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生通过看电视片段、预习、自主探究。结合老师简介李白经历的基础上,领会其内涵。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老师的点拨下,分析诗歌的内涵。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三、说学法: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节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 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 2、李白其人及其诗歌学生略知一二,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

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 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 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 教学时数:两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讲课之前,我们先来背诵几句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发现,写的都跟酒有关。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喝酒想起吟诗,吟诗想起喝酒,所以由酒产生了很多好诗。喝酒作诗最杰出的要首推李白。他号称“诗仙”,自称“酒中仙”,当时人也称他为“酒圣”。有人评价说,李白诗中有浓浓的酒味,若抽掉他诗中酒的成分,色香味都大大减少。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李白咏酒诗中的代表作〈将进酒〉。 二、解题和作者 《将进酒》原来是汉乐府的曲调,是“劝酒歌”,将,(qiang),请、愿的意思。 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先世因罪徙居西域,武后时才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他的父亲可能是个富商,家境很富裕。他的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四十二岁以前是他的读书与漫游时期。这段生活对他爱好个人自由的性格和豪放诗风的形成都有深远影响。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希望通过拜谒诸侯和以隐求仕的办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从四十二岁到四十四岁,是他在长安过了两年宫廷生活的时期。但当时玄宗只是把他当作点缀升平的宫廷御用文人,任命他为供奉翰林。因无权过问朝政,他的政治抱负无从施展;因蔑视宦官高力士等权贵,遭到谗毁;再加上他地统治集团的腐朽生活极为厌恶,于是上书请求离开朝廷,玄宗即“赐金放还”这一段生活使他对现实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四十四岁到五十五岁这十一年是他再度漫游的时期。他以游山水、饮美酒、寻神仙来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写了不少愤世嫉俗的政治抒情诗在这一时期他结识了高适和杜甫,曾一同畅游梁园、济南等地。与杜甫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五十五岁到六十二岁可以说是他身经战乱的时期。这一时期他的许多诗篇反映了国家、人民和个人的不幸遭遇,表现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既抱负满怀,渴望建功立业,又傲岸不驯,主张功成身退;既关心人民疾苦,希望海内清一,又纵情欢乐,蔑视封建秩序;既纵酒豪饮,又求仙访道。这一切都说明他集儒家道家和任侠思想于一身,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盛唐社会走上坡路的时期,庶族地主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将进酒》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的首篇课文,也是入选的能够代表李白风格与成就的两篇作品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这首诗虽借用了旧题,却又跳出了前人或以饮酒放歌为言或以濡首荒志为戒的窠臼,自创新意,将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该诗题以积极的内容。作者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愤激,再转狂放,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和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 面对的是内容上大胆开拓,感情上跌宕起伏,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匠心的诗篇,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郁怒情绪; (2)鉴赏诗歌中比兴,对比,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如: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开篇即以黄河起兴,既是排比又有夸张。)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诵读能力; (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 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阅读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设计依据:反复诵读文本有助于深入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方便教师教学,所以我把诵读作为一个重点;鉴赏诗歌表达上的技巧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因此,将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作为第二重点。此外,这首诗整体基调是豪放的,但是诗中诗人的情感又是复杂的,诗中一方面表现出蔑视权贵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抱负,还反映出悲叹命运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看待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我将如何看待李白的痛饮狂歌,体味诗歌的主旨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很难有耐心深入文本的现实,教师的指导阅读和问题引导更显得重要,因此我立足于学案导学,让学生首先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生僻字词等基础知识;通过听朗诵,正音,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情感;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设置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1、导入: 余光中曾对李白有这样的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述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述课的题目是《将进酒》现在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说说这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说教材 《将进酒》是编排在职高语文高一下册二十一课《唐诗二首》的,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古体诗,向来被视为李白的巅峰之作。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其中所显示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反应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全诗慷慨潇洒,感情奔放,气势磅礴,读来令人震撼。是张扬个性的一首劝酒诗,学习此诗有助于同学更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风,由于此诗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对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作为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诗歌中比兴、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名句。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并背诵古诗文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 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我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对比法等,使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思考,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学法: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

《将进酒》优秀教案讲课稿

《将进酒》优秀教案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课件) 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 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將进酒》。 二、释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背景简介 跟谁喝酒呢? 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四、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字音: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情感: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揣摩: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3、那么,老师又产生疑惑了: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4、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把全诗朗读一遍,也许能拨云见日。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 《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节奏的把握,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对作者激愤的思想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进入诗人情感世界,突破重难点;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学生问在疑问处,教师讲在关键时,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将进酒》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文是李白的代表作,和学生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了解李白的诗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桥语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 1 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把握李白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诗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高二诗歌单元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很少能深入挖掘,而诗歌本身表达含蓄,跳跃性又大,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态度,这节课就要以《将进 2 酒》为例结合实践渗透学法激发兴趣。 三、说教法 1、诵读法 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 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在于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的感悟上。 3、比较法

将进酒 说课稿(有配套课件)

《将进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将进酒》是人教版中等职业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欣赏》的第一课。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总之,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讲,还是从基础教学的角度来说,李白的这首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 (2)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逐渐产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能够体味出诗中的意蕴美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放在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在诗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和能力上。 二、说学情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计算机09—4班,通过这一学期三个月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而诗歌本身表达含蓄,跳跃性又大,学生难免对诗歌产生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态度,这节课就要以《将进酒》为例,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三、说学法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节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 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 2 、能够朗读诗歌不难,理解诗歌复杂的思想感情就不容易了,通过让学生自己探寻、发现、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学难点】 在质疑释疑中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的意境,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4、质疑法——主动质疑问难,发现美 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进入诗人情感世界,突破重难点;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学生问在疑问处,教师讲在关键时,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响水职中颜玉英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阅读与欣赏的教学,要求能够在诵读涵泳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能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感悟古诗的艺术魅力。 理论依据: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把抒情法归为三类:一是奔迸的表情法,二是回荡的表情法,三是含蓄蕴藉的表情法。李白的《将进酒》是运用奔迸表情法的杰作。对这样的乐府歌行,“读便是一切”,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怀才不遇,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 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2、教学目标分析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讲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 稿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学难点】 在质疑释疑中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的意境,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将进酒》参赛课件及说课稿

《将进酒》参赛课件及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将进酒》是编排在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诗歌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学习了解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李白、杜甫是唐代诗坛上双子星座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杜甫沉郁顿挫、语言极其精练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其中李白的《将进酒》是张扬个性的一首劝酒诗学习此诗有助于同学更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风 由于此诗易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对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三阶段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求要读懂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因此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据此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诗歌中比兴、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名句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并背诵古诗文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 这首诗整体基调是豪放的但是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诗中一方面大喊“钟鼓馔玉不足贵”表现出蔑视权贵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抱负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看待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加深对诗歌的主旨理解 二、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我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对比法等使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思考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手段上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制作七个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学法: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精心整理)将进酒 说课稿

将进酒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将进酒》。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将进酒》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文是李白的代表作,和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了解李白的诗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 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在于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的感悟上。 3、比较法三 比较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通过对李白、杜甫生活年代,个性特点,个人经历,创作风格,代表作品的比较,感悟诗歌史上的两峰对峙的独特风景。增强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的: 诗歌重在诵读,诵读中体味诗人的感情。本课力求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 1.基础知识目标:把握李白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诗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素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宏图伟志,26岁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42岁被朝廷征召时,他激情满怀,踌躇满志,他狂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诗酒无双,文苑第一,他豪迈飘逸,不畏权贵,他蔑视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傲岸独立,痛恨阿谀奉迎,因而备受排挤,郁郁失意,他痛苦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他屡受打击,却能乐观面对。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现在同学们可以大声地告诉我,他就是——李白!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我国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就让我们透过他和朋友们一起喝酒时写的劝酒歌《将进酒》来一睹李白的风采。(多媒体展示诗句及课题) 2、课文导读 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青岛艺术学校 盛洁慧 2012、11

《将进酒》说课稿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就是李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他的代表作——《将进酒》。 【教材分析】 《将进酒》选自高教版中职语文国规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依据我的解读,将本诗定位于:这是一首劝酒诗,李白因饮酒悲歌,欲借酒浇胸中块垒,但悲而不伤,忧而不愁,激愤昂扬。【学情分析】 课前预习进行问卷调查: 1、写出三位唐代诗人的名字。 2、你最喜欢谁? 3、你希望深入地了解他吗? 4、你希望了解他的那些方面? 5、读罢《将进酒》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教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喜欢李白,李白的诗歌伴随他们长大,但缺乏诵读训练,对李白的内心世界缺少了解。基于此,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语言,把握诗人情感脉络; 2.解读、赏析诗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 3.延伸、拓展主题,感受昂扬盛唐精神。 重难点:把握诗人情感脉络,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 因此,我确定教法学法如下: 【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2、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微博式读写法。 【创新手段】 1、体现“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以读带讲,以讲导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体现教与学的交互性: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教学,立体化课堂,延伸教学空间。 【教学手段】学生微机教室、多媒体电脑、校园网络平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并借用余光中《寻李白》诗中的句子,我将本节课授课流程设计如下: 寻李白——“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读李白——“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悟李白——“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一、寻李白——“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1.忆读李白: 本环节,采用“诗歌接龙”的方式从“床前明月光”开始,带领学生回忆李白的诗歌,借以回忆印象中的李白。 教学手段:白诗接龙——《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月下独酌》《望天门山》《春夜洛城闻笛》《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峨眉山月歌》《荆门送别》《赠汪伦》。(课件展示即可)达成目标:从李白的诗入手,让学生走进李白,走进一段精神成长的历程。 2.追思李白: 教师补充李白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大体了解李白一生的追求,是积极入世与归隐山林的矛盾,是“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长安是京城,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酒壶是个性张扬的象征,他的一生,都在这个矛盾中生活,所以他才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二、读李白——“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这部分的授课以“读”为主,设计为: (一)音读:读出意味——初见酒意 要求学生要: 1、读准字音——咬文嚼字读准音:将、散、岑、馔、乐、斗、恣、谑、为。 2、读显重音——需要重读品诗意:天、复;悲、暮;必、还;不足贵,不复醒;恣欢谑;何为,对君酌;换美酒,同消。 3、读清节奏——控制节奏辨疾徐:舒缓:君不见……;紧凑:五花马……。 教学手段: 教师试读,帮助学生领会壮歌的酣畅淋漓;学生齐读,体会悲歌的壮怀激烈。 (二)意读:读出感情——酒兴渐浓 1、读诗知人: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江西省萍乡中学彭群 一、说“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新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准确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经常性的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二、说教材地位 本文安排在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单元要求的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习惯,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语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通过本文的赏析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诗歌音韵、情韵、意蕴,获得审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获得思想的提高。 二、说学情分析 1.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有过听闻,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2.诗词教学中会有一定的诵读,但学生对于诵读的节拍、重读、语调、缓急等方法强化不够,大部分学生的诵读未能达到声情并茂的较好水平。 三、说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四、说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