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明晨云翼标签:通货膨胀白银货币化海外贸易税收2010-05-22 14:26 星期六晴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所谓明朝后期,一般指嘉靖至明末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是传统封建社会向新型近代社会转型的起点,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研究明朝后期的通货膨胀,须选定一种货币为视角,而明代的法定货币经历了四个阶段:铜钱——纸钞——银钱钞兼用——白银时期。“大明宝钞”因迅速贬值,过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明后期,它只具有一些符号意义,没实际价值。铜钱不仅制式混乱,质地不一,且官铸不足,私铸横行,以致劣币驱逐良币,明代后期贬值迅速。而白银作为货币贯穿着明代始终,明朝后期是中国白银货币化完成的时期。当白银货币化完成的情况下,以白银为视角来研究通货膨胀便具有其实际意义。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所以论及明朝通货膨胀不得不涉及明政府的财政和税收。白银货币化下的中国与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时期的通货膨胀又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1.2 相关研究综述

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中外学术著作、论文可谓多如牛毛,且深入透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中国古代通货膨胀的著作、论文并不多,多是从历朝历代货币问题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如钟义盛的《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和反通货膨胀的思想》、《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然而,各类文献、著作同样给我很大的启发,为我的论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明史》、《明实录》、《明会典》、《续文献通考》以及其他史学著作记载了一些有关明代物价的史料及相关历史背景。叶世昌、李金宝、钟祥财合著的《中国货币理论史?明朝货币理论》列举了明朝有识之士对当时货币问题提出的货币理论,其中有叶子奇关于兑现纸币流通的论述;刘定之对钱币与纸币不同流通规律的分析;丘濬的金属主义货币论。有明中期的斩学颜重钱轻银论及崇祯年间徐光启、宋应星对钱币的看法、陈子龙的行钞主张等等。千家驹、郭彦岗合著的《中国货币史纲要》初步介绍了明代钱制的变化、大明宝钞的贬值,以及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运用。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详细论述了明代的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以及货币的理论和金融业的兴起。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认为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万明在《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指出白银货币化促进中国社会变迁,其过程源自民间社会,经历一个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是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变革趋向,并非国家法令推行的结果。在《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中论述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走向世界,最终指出,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出来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孙良玉的《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认为国内白银的积极开采和海外巨额白银的流入促成了白银的货币化。而论及明代财政和税收政策有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论述了明代的税收结构,以及财政管理过于简化导致了后期财政的崩溃。项怀诚主编的《中国财政通史?明代卷》详细地论及了明代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和财政思想。其中涉及除却农业税,商业税外,比较特殊的海关税相关论文有林枫的《明代中后期的市舶税》,他认为月港开放有限,走私普片存在,政府课税狭隘、税率极低,巨额财富滞留海商手中,政府税源流失严重。晁中辰的《明代海关税制的演变》则把明代海关税制分成三个阶段,论述明代海关税收从无税到有税,从实物税到货币税的演变。

国内外对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硕果尤丰,对中国明朝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虽然分散稀少却非缺乏,且近年来也愈发受到重视,得到不小的成果。本人涉猎有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

资料收集发现,过往关于明朝通货膨胀的研究论述多缺乏选取特殊时期的针对性和固定的视角。另外,论及引发通胀原因也过于片面,多简单的归因于政府腐败、内忧外患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本文综合多方论述,运用仅有的专业知识选取白银为固定视角,力求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述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探究隐藏在明政府财政危机背后的真实原因。最后,从明后期流动性过剩和税收问题中提取对现今有意义的启示,总结明政府货币政策的历史教训。

1.3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根据当代著名钱币历史学家郭彦岗教授统计:从秦汉至清末,中国计有通货紧缩9次,通货膨胀19次。由此可见,与通货紧缩相比,通货膨胀更加频繁的出现,更加强烈地破坏着中国的经济。且“历史总能惊人相似的重复上演”,所以研究史上出现过的通货膨胀显得很有必要。它们为何发生?如何发生?对当时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在财政危机面前,政府如何作为?采取何种政策?财政危机背后又存在着什么问题?对今天的国家政策有什么启发?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今人思考探究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时,明朝晚期白银货币化的确立,还推进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市场经济萌芽以前所未有的趋势极大地扩展,中国从此主动走向世界。当中国经济不再是一个封闭实体,与世界市场融合时,研究他的货币价值便更具有其近代意义。

2 明朝后期的时代特点

2.1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与经济繁荣

明朝中后期,明朝政治衰象显现。其一,帝王腐化。有如嘉靖皇帝吞云吐雾,志在修真成仙。万历皇帝沉迷酒色财气,荒淫怠政。天启皇帝昏庸无能,朝臣中朋党林立,党争不息。其二,首辅柄政。严嵩父子贪贿、揽权。被抄家后,上报金三万二千余两,银二百余万两,另有珠玉宝玩数千件。其三,宦官专权。市井无赖出生的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专擅朝政,残害东林党人士,为所欲为。更有赋役紊乱,财政匮乏,边疆、海疆频频告急。

经济方面,商品性农业,民营手工业,商业空前发展。国家货币实现银本位,白银流通。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高度成熟,并开始起步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新的近代社会转型,晚明恰是转型的起点。这段时期,全国市场网络形成,工商业城镇蓬勃兴起。在江浙一带的部分生产部门(纺织业等)零星的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具体形式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从而使民营手工业更加繁盛,却也进一步使得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但客观上讲,这种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缓慢,困难重重,但却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段期间,政府的生产得到极大发展,社会产品丰富,但或许是心理传导机制、或许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又或许是国际传导因素等等原因最终使得物价持续上涨,构成物资丰富型通货膨胀。

总体上,国内外贸易繁荣,城镇经济发达,商品货币流通扩展,社会行业及其分工扩大,促进手工业发展生产的发展及其经营方式的变化,社会经济走上以往各个历史时期都未出现过的代有某种“近代以前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直到明末,政治愈发腐败,社会阶级矛盾愈发尖锐。外有“后金”南下争雄,内有“闯王”揭竿起义,加上天灾频繁,使明朝中后期形成的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良好势头受到巨大的打击和挫折。

2.2 明朝后期频繁战争与自然灾害对明经济的影响

明朝后期可谓天灾人祸、兵连祸结,使国库消耗巨大,加重政府的财政危机。同时,战争和自然灾害对物资达大量损耗更使得社会出现物资匮乏型通货膨胀。

嘉靖年间,政府就为荡除“倭寇”和边境战事开支大量军费,如嘉靖二十八年,“太仓银库岁入二百万两,以往岁支一百三十三万两,近年加至三百四十七万两。”嘉靖三十年,

北京与当时的北部边境用于财政和兵事的支出共达五百九十五万两白银。到万历中期,进行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耗银数百万两。结果是“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至天启七年 (1627年)前后十年间对后金用兵,也费银约6000多万两,出现“府库匾竭”的局面。而明末期内有李自成起义,外有后金侵袭不断,内忧外患下,使得财政危机更加突出,据黄仁宇研究,明末各项军费概由白银支付,而大部分出自长江以南,每年北运数预计约为2000万两,当时民间所有之银,时人估计,可能为15000万两。可见开支的庞大。

自然灾害频繁主要因为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正处于全球气候的一个“小冰河期”。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据不完全统计,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始至崇祯十三年(1640年),年年有灾,无灾不饥,无饥不大,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影响。连年大灾使得崇祯时期频闹饥荒,持荒之久、波及之广、灾害之重,为历代所仅见。全国大面积的旱灾加上水、蝗、震、雪等自然灾害使得庄家收成差,从而军队粮饷供应不足,灾区赈灾困难。更引起饥民暴动,农民起义不断。其对农业的影响使得粮价飞涨,出现物资匮乏型通货膨胀。

3 明朝后期白银货币化

3.1 明朝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形成背景

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洪武元年(1368年)至洪武七年(1374年)的铜钱时期、洪武八年(1374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的纸钞时期、正统元年(1436年)至嘉靖初为银钱钞兼用时期、嘉靖以后的白银货币化完成时期,经历了从明初“禁银”到后期“皆用银”的发展过程。商品经济发展是白银货币地位确立的重要原因。明朝中期,商品经济有了长足进步,商业兴盛,国内出现一批大城市。商品交换的频繁、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使得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客观上也要求自身价值较高的白银来充当货币。

明初,为了保证铜钱和宝钞的法定流通地位,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严禁使用金银的法令。但尽管禁银法令苛严,从朝廷到民间,白银的依然广泛使用;由于宝钞贬值迅速,民间和官方在衡量货物价值时,“不论货物贵贱,一以金银定价”①。而且尽管明初禁银用宝钞,但仍有大明宝钞对银的比价,随着大明宝钞的日益衰落,银本位的确立已不可避免。“银本位”的最终确立是政府法令推动和民间不可逆转潮流共同作用的结果①。

“明代的白银货币化自民间开始,到成化、弘治以后才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白银从官方非法货币向事实上的合法货币过渡,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展开。而最重要的展开方式为税赋折银,使白银在货币领域极大地扩展,逐渐成为了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同时,明后期也是世界新航路开辟以及新大陆发现后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而此时欧洲发生“价格革命”,物价飞涨,商品匮乏,经济萧条,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他们与中国的贸易,多折合银价,更进一步促进明朝白银的使用。

直到嘉靖年间,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嘉靖八年 (1529年)政府规定解京白银皆铸成锭,并记年月、官吏及工匠姓名。从此,白银有了规定的成色、重量和单位,被定为了国家财政收支的计算单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实行以银代役的制度。官傣和国库开支也用银支付。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民间一切商品都用银计价,即使小额支付也用碎银或铜钱。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己相当普遍。隆庆元年(1567年)令“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

银钱兼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这是明朝第一次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白银,白银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③。

3.2政府财政收支和民间商品贸易的白银化

3.2.1 政府财政收支的白银化

随着“大明宝钞”的贬值,政府出炉一系列政策来防止宝钞进一步贬值,在明仁宗之后,政府大力执行宝钞回笼政策,但其政策多是增加税种,税额等手段“治标不治本”。明英宗后,政府许多朝臣开始调整货币政策,驰用银之禁,折收“金花银”。正统元年,周铨上奏指出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武臣都需要去江南领取禄米,路途遥远花费颇多。朝廷最后决定“遂仿其制,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折收布、绢、白金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其后概行天下”。又有“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驰用银之禁。朝野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唯官俸用钞,钞雍不行”,其中提到的“米麦折银之令”,指的正是“金花银”。“金花银”的征收,是第一次把正赋征收白银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其实际意义在于确定了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此后,白银能够光明正大的通行于商品市场。赋税白银化的终点为“一条鞭法”的实施。万历九年(1581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下令清丈全国土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将丁役、土贡等各项均归并于田赋之中,“计亩征银”。一条鞭法的实施意味着除了在苏、松、嘉、湖地区征本色米以供京师漕粮四百万石外,全国各行省之田赋全部由征粮改为征银。举凡国家税收、军饷官俸、京库岁需,民间贸易借贷无不用银。这就使白银的使用扩大到经济生活的每个领域,同时也表明白银正式确立了它的本位货币地位,白银本位最终确立。开征“金花银”以后,财政收入白银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领域逐渐的展开了。从正统年间“金花银”的征收,到明代“一条鞭法”的实行,明代政府的财政收支完成了由实物向白银的彻底转变。

财政收入的白银化还包括“盐课纳银”、“关税折银”和“以银代役”,盐课纳银始于成化年间,但并没有成为确定的制度,直到弘治五年才使盐课折银制度化;而“关税折银”则始于弘治年间,到嘉靖八年完成制度化;以银代役始于成化年间,到嘉靖四十一年,一律以银代役的政策出台,“行各司府,自本年春季为始,将该年班匠通行折价类解,不许私自赴部投当”,从此,劳役制转变成白银货币税②。而在政府的开支中,白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成化、弘治朝后的“军费折银”和正德朝后的“官俸折银”的形成,政府开支白银化日益加深。发展至晚明嘉靖年间,白银支出已经充斥着政府支出的每个角落。

3.2.2 民间商品贸易的白银化

白银在嘉靖年间充斥着政府支出的每个角落,那么以之相对应的民间商品贸易呢?研究表明,明代的白银货币化是从民间开始的,而民间的广泛使用最终导致明代自上而下的白银货币化改革。

民间白银的货币化与政府的“禁银”政策和推行大明宝钞制度有莫大的关联,随着宝钞日益衰弱,民间的白银货币化日益完善。直到正统至成化时期,大明宝钞完全退出民间交易,绝迹于民间流通。白银交易在正统三年(1438)年后大增,白银大大的活跃于民间交易。在正统以后,由于田赋徭役折银的日益增多,农民也卷入了商品经济的潮流中,许多农民不得不把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换取白银以交纳赋税。导致交纳税赋时期,米粮贱卖,粮价出现较大波动。从契约来看,景泰与天顺年间,民间以白银交易为主体,以白银论价并成交的交易,分别占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只残留了极个别的实物交易。至成化年间,90件契约中,无一例外地使用白银进行交易,从而说明在民间交易中完全实现了货币白银化①。成化、弘治年间,随着政府收支白银化的深入展开,白银已成为商品市场主币,宝钞和制钱成为辅币,明代也成为真正意义的“白银时代”①。

4 明朝后期的海上贸易与白银贬值

4.1 明朝后期繁荣的海上贸易

4.1.1 明朝后期的“银荒”对海上贸易的促进

嘉靖年间,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但白银供给不足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了。由于此时政府仍在法律上施行“海禁”,所以白银主要来自国内的开采。由于国内对白银的需求量巨大,从嘉靖十六年 (1537年)至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的28年间,朝廷积极开采白银,形成了“公私交鹜矿利”的采银高潮。但据《明世宗实录》所载,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 各银矿所入白银数,总共才48271两,可见嘉靖年间的“采银高潮”仍无法满足白银的巨大需求。

实际上,在明世宗即嘉靖皇帝即位后,《明实录》就终止了每年银课额的记载,所以明朝后期银课数额没有完整的记录。但据万明研究,进入明后期,政府每年平均的银课收入实际上已不足10万两,最多时每年也不过10万两或12万两。表明明朝后期国内的银矿开采已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而且从嘉靖七年(1528年)到万历九年(1581年)政府的太仓银库岁入银与太仓银库岁出银的对比可以看出,嘉靖以后,明朝太仓库银一直都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反映出政府的财政已经非常拮据。另一方面,白银货币化使人们更多的重视白银价值,从而还出现大量白银被大官僚商贾作为私人财富集中并窖藏,减少了流通中白银的数量。同时社会上平民对白银周转的巨大需求加上朝廷的日益腐败和封建统治集团的大肆挥霍,终造成白银“求大于供”的局面,形成了“银贵物贱”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银荒”。在国内白银开采供应远远不足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使得人们将目光更多的投放海外。终于在隆庆初年,明政府不仅以法权形势确立了白银的主币地位,同时还打破了两百多年来的“海禁”,实施了著名的“隆庆开放”。到隆庆五年(1571)年“银荒”得到改善,这一年正好是美洲白银大量输入开始的一年。

4.1.2 打破“海禁”的“隆庆开放”和私人海外贸易

明初,为了防御倭寇,维护沿海地区安全,明太祖多次下令施行海禁政策,其后明成祖等数位君王也重申甚至加重海禁的力度,然而“海禁”禁得了私人海上贸易吗?事实上是禁愈严,番货价愈高,犯禁出海的船只愈富多。在嘉靖以前,私人海上贸易的势力仍较小,但嘉靖时,私人海上贸易甚至内外勾结,形成具有海商和海盗双重身份的私人海上武装走私集团,他们资本雄厚,船多势大,有钱有武装,如当时著名的海盗徐海,连抗倭名将胡宗宪也吃过他的亏。随着走私越来越多,实际上已发展到政府无力禁止的地步,而经历了嘉靖年间“倭乱”后的明政府也认识到在福建海禁已经不可能了。于是,隆庆元年(1567年),在福建漳州海登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放”。

“海禁”之所以禁不住,主要由于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嘉靖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有明显增长,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此外,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人发现通往印度及美洲的航路,国际上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更是大大增加。再加上政府的海禁和武力镇压,使得私人海上贸易不得不走上走私这条路,甚至发展到武装走私。是所谓“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海禁开放后,出洋经商的人大大增加。到17世纪初每年从月港扬帆的船舶多达300余

艘。此时由月港为中心的贸易网络北起日本,南至印尼群岛。由于月港是当时唯一允许百姓出海经商的港口,月港随之兴起,海外贸易也迅速发展。私人海上贸易的兴盛,缓解了“银荒”,更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甚至出现一定的通货膨胀。同时也活跃了商品经济,刺激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更带动了港口城镇的繁荣。

当时的海上贸易主要是生丝和纺织品,由于质量上乘,且价格便宜,在国际上深受欢迎,销量巨大,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贸易顺差巨大。自万历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573-1644年)从海外输入中国的白银达一亿银元以上。但出于对私人海外贸易的戒心,政府对海商规定了苛刻的条件,“出海船引(合法出海的凭据)”制度等,从出海船只到贸易路程,从出海时间到贸易货物,都有严格的限制①。使得中国海商在海外贸易与西洋商人的贸易竞争中,就处于相对不利的局面。因此,东南沿海的大部分海商仍是从事非法的走私贸易。

4.2明朝后期与日本、美洲的贸易关系及其引发的通货膨胀

明朝后期,中国社会白银的需求大增,而国内白银产量不足,遂开始向海外寻求,而海外输入的白银则主要来自日本和美洲。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将中国形容为“吸泵”,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吸纳了全球的白银②。

4.2.1 明朝与日本的贸易关系

明初,由于种种政治原因,如一直以来的倭寇侵扰和1387年胡惟庸借日本之力谋权篡国事件,明太祖定下“祖训”,将日本列为“不庭之国”,下令彻底断绝与日本的关系。但明初,政府与日本仍维持着朝贡贸易关系,然朝廷也对朝贡有着种种限制,使得嘉靖三年爆发“争贡之役”,此后政府对日本“闭绝贡路”,实施更严厉的海禁③,中日贸易关系因此终止长达17年。到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拒绝日本颁发新勘合的要求 ,中日勘合贸易至此结束。此后倭寇更加猖獗,成就了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而此后饱受“倭患”的明政府也与日本断绝外交往来。即便“隆庆开放”时期也不允许商民前往日本。万历年间,丰臣秀吉的两次侵朝行动进一步恶化中日关系。明朝被迫于1593年重施海禁。这次海禁虽仅实施了一年,却使原有的秘密潜往日本的明朝走私商船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几近绝迹。使流入中国的白银大大减少,加重明末期政府财政危机。

日本是明代白银的最初和主要来源,日本白银产量丰富而其它物产贫乏,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性很大。而中国则商品丰盛,缺乏白银。故走私去日本的商船屡禁不止。而16、17

世纪的日本,手工业尚不如中国发达,很多生活必需品均需依赖中国供给②。特别对中国的丝货需求巨大,虽然日本也是产丝国,但其丝货质量远不如中国,日本人更愿意用中国的丝货。所以日本对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日本的银矿开采也于十六世纪后期进入鼎盛时期。并大量流入中国,据王裕粪先生估算,自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84年间,由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额中,仅属中国商船运返之一项,己达九千余万两③。而此时正值明朝白银货币化加速时期,对白银需求猛增,也刺激了日本白银的开采。此外,经葡萄牙的“三角贸易”流入中国的日本白银(同时也有葡萄牙本土白银和西班牙白银)亦达很高数量。“在十七世纪初,由日本人、中国人、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的船只从日本载运出口的白银,每年可达150000到187500公斤 (约

406-508万两),这些白银很多先运到澳门、台湾以及琉球、朝鲜、东南亚等,但最终还是

留向中国大陆。”③。

4.2.2 明朝后期与美洲的贸易关系

从西班牙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国际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美洲盛产金银,当时世界白银的80% 来自美洲。西班牙占领美洲大部分土地,其中墨西哥和秘鲁最盛产白银,公元十六、十七世纪,仅秘鲁的白银产量就占世界的60%以上③。而16世纪下半叶,白银被

大量开采有着两种刺激因素。其一,西班牙人对中国的商品(主要为丝织品和棉织品)有广

大的需求,而中国需求的是白银,中国商人在贸易中也只要白银,这种情况下要与中国进行贸易,就需要有大量的白银。其二,金银比价的差价兑换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1956年,欧洲的金银比价1:11,墨西哥1:13,而中国仅1:4。这意味着,墨西哥白银运到中国马上可提价三倍。因此进一步刺激美洲白银的开采,加速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渠道有多条,其中最为著名的为西班牙所开辟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赛尔维(西班牙)—阿卡普尔科(墨西哥)—马尼拉(菲律宾)—月港(中国)⑤。这条海上贸易航线亦被称为“中世纪海上美洲丝绸之路”。由此马尼拉成为亚洲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这时世界贸易变为大三角贸易,即西方把工业品运到美洲,从美洲把白银运到中国(或运到欧洲,再从欧洲运到中国),从中国买了丝绸、茶叶,运到欧洲。结果,世界白银的很大一部分流入中国。据万明统计,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到1644年明朝灭亡,通过马尼拉一线输入中国的白银总计约7620吨。而据王士鹤统计则约5300万比索,约4240万两。总之是数量庞大。

德贡?弗兰克认为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的美洲白银流入了中国,庞大的白银流入中国虽然中国巨大的白银需求消化掉一些,但也不可避免的使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引起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终导致“银贱物贵”。但明中后期的“银贱”不可忽视的诱因还包括由自然灾害、频繁的战乱造成的饥荒和物资匮乏。

5 明朝后期通货膨胀和政府的税收问题

上一章提到明后期海上贸易繁荣,数额庞大的白银流入中国,甚至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尽管明末国际金融动荡使得白银流入量大减,然这一阶段巨大的贸易顺差也该使国家财政处于丰盈的状态,但为何明后期政府财政却困难重重,即无力支持军饷,更无力赈济灾民呢?明后期财政危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是怎样的问题?我们知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正确、适当的税收政策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所以本章从明后期税收入手,以求窥探当时政府的宏观调控。

5.1 明朝后期的海关税收

与海外贸易有最直接关联的就是海关税收。而由于明初实施“海禁”,只允许少量“朝贡贸易”,所以正德以前,明海关是无关税的。随着海外贸易的日益繁盛,到了隆庆开放后海关的进出口关税制才趋于完善。

当时海关的税收有四种,即:引税(许可证税)、水饷(船税,按船大小征收)、陆饷(商品进口税)、加赠饷(针对前往菲律宾贸易船只征收的所得税)。而它们为明政府带来了多少财政收入呢?据林枫考证,明后期月港税额在万历前期一再攀升,并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一度达到29000两,但它占贸易额的比例最高年份也不过0.28%,极为低微。且陆饷没有按规定税率征收,实际税率极低,最高年份亦只为规定的1/3 。而前往白银主要流入地马尼拉的商船所纳之税更不及其所获利润的1%①,其贸易利润基本上全归海商私人所有。所以,尽管海上贸易繁荣昌盛,但海关税收税率极低,巨额财富并没流入政府财政,而是被海商“私吞”了。很多材料都以崇祯时“岁入以千万计”富可敌国的郑芝龙集团为例来

证实明朝海关税收之低。由此可见,海关关税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调控手段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5.2 明朝后期的农业税

耳畔尤闻“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印象中明政府的税收很重,使百姓不勘其负,终由天灾引发农民起义。但当我翻阅相关书籍和材料时却惊讶的发现,明朝税收竟可以用“极低”来形容!并且是历史上税收最低的王朝。史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历史被人为的扭曲了。

到底明代农业税是什么情况?我们知道太祖朱元璋出身农民,对地主等剥削阶级极其痛恨,故其主政后规定的各种税收都不高。据黄仁宇,李隆生研究得知明初的时候税率为3.16%,明代晚期平均税率约1.97%。可见,无论是明代初期,还是明代晚期,平均的农业税率都低于三十分之一,而明代晚期(不包括崇祯时期)甚至低于五十分之一。这样的一个税率不能不说已经低到了极限。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按照地方正常的粮食价格估算,税收不超过产量的10%。在许多地区,征收额是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在晚明时期,国家方面实际征收到的农业赋税,所有摊派零碎全部加起来,总和也低于4%;而就农民方面来说,其实际负担

低于6%,即便是以黄仁宇估计的10%算,其税率也是相当的低。如此低的农业税对抑制通货膨胀便难有成效。

5.2.1 明朝后期的粮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在没有物价指数的明代,从粮价来分析通货膨胀是相对合理的。

然而,明代的粮价有其特殊的历史特点。首先,由于粮食赋税则成银两征收,所以要缴纳税赋就需先卖掉粮食,于是便导致收税期间粮食供过于求,粮价大跌,直到缴税之后,粮价才恢复正常。其次,南方的粮价低,北方粮价高。如,南方粮价低的时候只有每石0.3

两白银,而北方粮价则接近每石1两白银,这里按每石0.9两白银计算的话,一个南方农民缴纳100石的粮食税收,折银为30两,而到北京时,这30两白银只能购买33石左右的粮食,中间损失将近70%。假设一个地主总收入是1000石的粮食,对北京的中央政府来说,

实际上只收取了南方农民1/30的赋税,而对南方的农民来说,他交纳的却是1/10的赋税①。由此,便使得北方政府原本很低的税收在南方农民看来却不低,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政府自以为极低的税收在民间却总是怨声载道。其中的利润都进了商人的口袋,而政府则吃了“暗亏”。最后,还有包括如粮食运费问题、天灾、战争等都造成各地粮价差异。

剔除以上影响因素,从各种文献和当时奏折及国家法令的材料仍可看出明代粮价大致的走势,即洪武初年至正统、天顺年间,米价缓慢的下跌;成化初年至嘉靖末年,米价缓慢爬升;万历初年至崇祯末年,米价快速飙升。可见明后期通货膨胀出现加速恶化的情况。

5.3 明朝后期的商业税

明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已经向工商业转移,商品经济发展迅猛。而当时的商业税又是什么情况?事实上,商业税在明代并没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明代的商业税基本是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有也只能算是点缀。除了运河沿岸及北京南京附近,其他地区商业关税几乎没有①。

除了之前提到的海关税收,盐茶方面的税收亦是极低,而盐茶是唐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见明朝财政失去一块可观的收入。

分析到这可知,明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的茂盛,富的是民间商人,政府的财政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实。

5.4 明朝后期偷税逃税漏税问题严重及增税困难

此前已了解到明朝税收极低的情况,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百姓没足额交纳税款,一拖再拖,更有不法分子偷税漏税。到明后期,偷税漏税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所谓“飞洒者,损人以裕己者;诡寄者,避重以就轻者;至虚冒者,一切欺陷,以负国课耳”。此种种欺瞒手段使原本极低的税收变得更加微薄。而海商也想尽办法偷逃海关税收,同时猖獗的走私

也使国家税源大量流失。

而明朝统治者也不是没有增税的念头和举动,但总是困难重重。首先是来自文官集团的压力。明朝的言官是出了名的“敢骂”,皇帝的一举一动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崇祯时期的加派三饷就遭到了文官集团不休止的抱怨,他们不断上书,攻击增税“罪恶滔天”,是加速局势恶化的原因。事实上当时的文官多和商贾勾结,他们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其次是来自民间基层的反抗。黄仁宇提到,崇祯年间基层拖欠税款现象严重,有的县甚至没向中央政府缴纳税收。

6 从白银货币化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看明后期通货膨胀对现今的启示和教训

6.1 白银货币化下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完成使明朝对白银产生巨大的需求,由此引发的海外贸易繁盛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推动海外矿产的开发,同时也使中国商品流通世界,让市场扩大到世界范围。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世界。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的,当世界逐渐形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之时,明代中国曾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构建。由此产生的世界经济体系雏形正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

中国与世界建立起的互动关系,主要便是中国商品与白银的交换关系。如此便使中国对海外白银产生了极大地依赖,为明朝财政埋下隐患。在1620年到1660年间,欧洲市场爆发贸易危机。美洲日本白银开采量锐减,加上国际政治军事变动,使得世界贸易大为萎缩,流入中国的白银也大减。同时,明朝政府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九年(1636年)为对付农民起义和满族进攻,将税收提高了七倍①。对此,人们预期白银升值,甚至将白银贮藏起来,更一步加剧流通中白银的削减。造成“银贵物贱”的现象。由此,私铸铜钱更加猖獗,市场上铜钱巨增,即“劣币驱逐良币”。遂造成铜钱加速贬值,亦加剧了通货膨胀。商人,实业家趁机发财,农民则进一步遭到剥削,“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现象更加严重,社会亦更加动荡。17世纪三十年代的通货危机也使白银价格大幅跌落,明末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得粮食等实物匮乏,粮价暴涨,需要更多白银来买有限的实物。便造成“银贱物贵”的物质匮乏型通货膨胀。但世界形势却没有足够的白银流入来满足需求,明朝财政陷入“绝境”。

这里提到的1620到1660年间的欧洲贸易危机,使得白银流入大减。实际上在这期间也就是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又出现大量白银流入我国的现象,其中“大量白银被运到马尼拉,日本白银被澳门人运到广州,更多白银则从印度马六甲海峡运入澳门”③。到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白银流入则多次受到严重阻断,而“此刻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度商品化的经济需要更多白银对付通货膨胀”③。如“1634年,中国商人在马尼拉遭到希曼把人和土著人屠杀;1640年日本断绝与澳门所有贸易往来;1641年,马六甲海峡落入荷兰人手中,印度的阿果(印度地名)与澳门联系被切断③等等。使得白银流入再度突然减少。所以,从完整的历史时段上看,“银贵物贱”是这个时段突出的历史现象,而由特殊原因如战争、自然灾害引发的“银贱物贵”则是期间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海外白银流入的突然减少把明王朝推向“悬崖”从反面表明明朝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和对海外白银的依赖,也暴露了明王朝自身财政和政策的问题。但白银货币化下的中国与世界的

融合却使我们研究明代通货膨胀更具有近代意义。

6.2 明朝后期通货膨胀对现今的启示

通货膨胀虽不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主要的问题,而2010年,高通胀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其潜在的可能性仍不可忽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朝后期的通货膨胀将给我们何种启示?

6.2.1 明朝后期流动性过剩对现今外汇储备大增引发流动性问题的启示

明朝后期繁荣的海外贸易使得白银大量流入我国,促使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全球化趋于完善的今日,明朝的历史会否再度重演?07、08年,外汇储备持续巨额增加、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等等现实一次次的刺激着我的神经,随着新一轮通货膨胀潜在威胁以近乎类似的方式一步步显现,不禁令人惊呼“历史总能惊人相似的重复上演”。

曾记得,自07年6月,CPI增速创下33个月以来的新高后,7、8月份CPI同期上涨幅度先后创下十年新高。猪肉粮食的上涨体现在每天的饭菜上即便连我们学生亦深切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相关研究表明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亦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无独有偶,外汇储备同这次通货膨胀有莫大的关联。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1世纪来我国持续多年出现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亦是逐年不断巨增。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0663.44亿,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自此,经济开始升温,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涨。即便到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外汇储备仍有可观的增幅。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引起货币供应量过多,终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很多,但这被看做其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而流动性过剩最主要的影响则在于物价上涨,这与明朝后期白银大量流入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有其惊人的相似性。

“看似巧合的事物之间往往存在其历史的必然性”,17世纪的明王朝由于其特有的历史局限性,统治者没能解决外汇储备大增引发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而处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21世纪,在拥有更完善的金融机制和更健康的国际环境的今日,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有史以来”的难题呢?

首先,需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吸收公众手中多余的流动性;大规模加息,提高投资成本,控制信贷规模以对冲巨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央行需综合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并加大国债和央行票据等多种手段吸收和管理市场过剩的流动性。同时要注重协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财政政策的配合运用。

其次,需促使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央行购汇压力。适当减少贸易顺差,即适当的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取消不必要的非关税壁垒。

再次,需积极扩大内需,改善国民收入分配。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国民消费支出,增加商品进口,支持走出去战略,鼓励民间对外投资。以此来对冲贸易顺差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而缓解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量的压力及通货膨胀压力。

最后,需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①。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合理保持人民币缓慢升值。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降低机会成本,适当控制外债规模。

造成当今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较复杂,在此仅鉴于明朝后期白银问题从外汇储备入手提供粗略的应对方法,而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还很多,由于篇幅和能力有限,在此就不加鳌述。

6.2.2 明朝后期税收问题对现今税收政策的启示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也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是防治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但通过第五章分析得知,明朝税收制度得不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导致政府税收拮据,财政危机四伏。明晃晃的历史,血的教训。历史一次次的为今人敲响警钟,吸取教训,防范未然是今人该努力的。

眼下,虽然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对治理通货膨胀起到很大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也越发严重。首先,我国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的在税法体系中占母法地位的税收基本法,没有税收基本法,税收关系的共性制度、基本制度就无法权威性地确立,单项税收法规的衔接性问题无法解决。

其次,税法体系结构不合理且有些税种仓促出台,不够详细周全。再者,税法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其结果必然导致偷税漏税严重,加大税收成本,税收效率低下。而中央通过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也变得无据可依,地方保护主义更加“理直气壮”。

另外,地方税收体制缺乏规范性,对偷税漏税处罚不够严厉等等都是目前税收制度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像明朝统治者,到了危机严重恶化才采取措施补救,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法制度,通过税种、税目、税率结构的优化组合让它为政府调控经济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时需要要实现税法机制的效益化,一方面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增加有效产品供给,抑制过度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宏观调控和和抑制通货膨胀的财力,同时抑制因漏失税收误导利益分配格局而引发的通货膨胀②。

最后还要求政府在法律范围内对税收行为做适当的调控,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用开征、停征税种,调高、调低税率,减免税以及法律责任等手段,促进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

6.2.3 明朝通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历史教训

明末,对外要抗击后金压境,对内需镇压农民起义,耗尽财力,政府财政陷入极端困境,朝野再度想起“久已不行”的纸币。明思宗特设内宝钞局,日夜督造。最终却草草收场,是何缘故?我们知道,明朝后期,白银货币化完成。而明政府无法掌握白银,即相当于无法掌握货币政策。另一方面,铜钱的私铸盛行,更使国家币制混乱,政府无法对货币进行有效控制和统一管理。因此,政府无法使用货币手段控制经济和税收,货币则掌握到巨商大贾手中。最后,明政府只能放弃货币政策。也使得明政府面对明后期通货膨胀的调控手段显得那般无力。然而,引起这一后果的便是明初滥发纸币的政策。大明宝钞是唯一一个发行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的货币,明政府的货币政策也只有对宝钞能产生效果。那么明政府面对宝钞贬值和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采取的是怎样的货币政策?为何宝钞过早的退出流通领域?这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历史教训?

明末天启时,给事中惠世扬曾建议再次行钞。崇祯初,陈子龙亦写有一篇《钞币论》,提出行钞主张,然而却人为地夸大纸币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避开兑现和发行数量不讲,只讲纸币可用于政府输纳,一但发行过度,纸币仍会贬值①。崇祯八年,给事中何楷再度建议行钞。崇祯十六年六月(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三月攻入北京),户部司务蒋臣受召面见思宗,夸口实行钞法即可在五年内使“天下之金钱尽归内帑”。当时省中条议提出发行纸币的优点多至十条。第十条公然承认发行纸币以搜刮民间藏银为目标①。此时,明朝大势已去,人们深知闯王一但入京,明政府发行的纸币将再度沦为废纸。故眼下即使发行少量的纸币也不可能正常流通,更何况要用来尽易民间藏银。思宗病急乱投医,准备将新造的纸币卖给商人,商人无人肯应。阁臣蒋德璟说:“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①。随着李自成东征北京连战连捷,行钞遂成一场闹剧,不到数月便被迫收场。

可见,明末根本已不具备行钞的条件,当时有志之士的货币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更何况其理论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论及明朝货币政策只有追溯明初的纸币发行才有其历史意义。

明朝三大货币中,只有纸币发行基本控制在政府手中,且有着一整套相对完备的发钞制度,即国家垄断发行、严禁伪造;推行宝钞为主币,铜钱为辅币的制度。所发货币以官员俸禄、军士月盐等财政支付手段发行,以商税等回收②。也有回收旧纸币的“倒钞法”。但宝

钞的发行却存在重大缺陷。在宝钞发行后,政府从法律上否定金银的货币价值,将其定义为货物。使得宝钞的发行成为一种无本位金、不兑现的纸币发行制度。如此,由于没有金银或铜钱作为主币,无法使用其自身价值作用来自发调节纸币的市场流通量。即不可兑现,可以滥发,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大大高于商品价值量,引发通货膨胀。如发行宝钞之初规定宝钞一贯值银一两,而宣德七年(1432年)湖广、广西、浙江商税、鱼课收钞,每银一两折钞100贯,即50年间宝钞已贬值为原来的1% 。

面对宝钞日益贬值,以及随之出现的人们“重钱轻钞”、社会上物价飞涨的情形,明政府如何应对?为了维持宝钞的购买力,实际上明政府也没少花心思,分别从法律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法律上严申用银之禁、经济上采用扩大宝钞使用途径,实施货币回笼的通货紧缩政策等等①。如永乐、宣德年间的户口食盐、税收等。研究表明,明政府已经采取其所能采取的几乎所有措施来维持币值,且多是对症下药,如货币回笼紧缩政策很突出的一项措施便是在原有税收的基础上增加税收,而这项税收则专门收纳宝钞。但纸币贬值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反倒进一步加剧贬值,原因何在?实际上,这些措施也确实可行,坚持下去必将回升纸币购买力。但问题就在明政府坚持不住!首先,这些货币回笼的通货紧缩措施必将会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不小的影响。由于币值不断下降,回收宝钞使政府财政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当回收回来存到政府仓库中的时候,它们已经贬值很多或没有价值,从而使政府手中掌握的实际价值比表面货币面值要少很多。同时,回收措施在施行中也受到明政府财政状况的制约,已经不可能是单纯的货币政策①。如明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郑和数次南下西洋等等都大大的增加的财政支出。相反,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断增发宝钞。如此一边回收一边增发,使得之前的措施变成一种扩大税收的财政政策①。流通中的纸币仍不断增多,并进一步贬值。而由于这些税收措施会使政府财政受到损失,因此明政府很多正确的货币政策一开始就没能真正执行。且政府自身也违禁用银,即前文提到的政府财政收支白银化。最终导致宝钞退出流通领域,白银货币化进一步确立。

明朝历次货币发行都以政府无力控制为结局,这种结果使明朝中央政府不能建立统一有效的货币制度,最终选择白银作为本位货币。这种选择不是明政府主观努力的结果,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明代社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但又因为它是在明代通货失控的历史条件下到来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又是明政府财政和商品经济管理能力软弱无力的体现①。明政府货币政策的失效,使得明朝财政得不到改善,社会金融体制混乱,朝廷腐败加剧,社会矛盾重重,终导致明朝财政崩溃,农民起义不断。明朝的货币管理由于财政原因而失控,表明在传统中国没有实行商品经济管理的条件。而因为没有建立强有力的货币体系而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提高国家财政水平的历史教训则是深刻的①。

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很多问题在今天已经不再是问题,但当时的许多措施尤其是当时有志之士的政策理论仍值得我们借鉴。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今人宝贵的财富,在通胀预期不断升温的现今,展望未来的同时,回望历史的足迹。我们的头脑,将更加清醒;思维,将更加清晰!

结论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赋役紊乱,财政匮乏。然而这期间,却出现过繁荣的国内外贸易,商品性农业,民营手工业,商业都空前发展,并出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力得到发展的同时,社会丰富的商品促成物资丰富型通货膨胀。然统治者的无度挥霍、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不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国库亏空并引发一轮轮的财政危机,进而出现物资匮乏型通货膨胀。

明初,“大明宝钞”为法定货币,政府一再颁布“禁银”法定,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宝钞的迅速贬值,白银一再活跃于政府和民间的经济生活中。到正统年间政府征收“金花银”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到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政府的财政收支完成了由实物向白银

的转变。而民间对白银的广泛使用则最终导致明代自上而下的白银货币化改革。嘉靖年间,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中国步入“白银时代”。

明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银荒”的出现使得国内白银的开采远不足以满足需求,进一步促进海外贸易的繁盛。隆庆初年,“隆庆开放”的实施,打破“海禁”,开放月港。此后,大量的白银由日本、美洲流入我国,吸纳了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的白银。庞大的白银流入量必然引起市场上出现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促使物价上涨,加剧通过膨胀。

明朝后期,中国对白银的需求刺激日本、美洲等海外白银的开发,同时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和巨额利润的驱使都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从此主动走向世界,并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构建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对海外白银的过度依赖使得世界经济动荡时,白银流入的锐减对明朝财政造成巨大冲击。除此之外,隐藏在明朝财政危机背后的问题却是政府的税收拮据。极低的农业税和海关税收以及名存实亡的商业税表明明朝统治者对税收的轻视,同时还存在严重逃税漏税现象。明末,统治者虽意识到税收的重要性并屡次征税,但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明末已不具备发行纸币的条件,明朝货币政策的历史教训源于明初纸币的滥发。面对纸币贬值,通货膨胀,明政府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包括法律上严申用银之禁、经济上货币回笼的通货紧缩政策等,最终由于财政原因而失控,表明在传统中国没有实行商品经济管理的条件。而因为没有建立强有力的货币体系而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提高国家财政水平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历史血与泪的教训不容忽视,流动性过剩和税收制度的不够完善同样是今人面临的一大难题,历史给我们予启示。而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是今人对现今社会的责任,更是作为炎黄子孙对祖宗历史文明最大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陈志鹏.明代银本位下的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EB/OL](2008-05-18)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3100441.html,/s/articlelist_1233043704_0_1.html

[2] 张显清.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

[3] 陈支平.明代后期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J]河北学刊,2008,28(1)

[4] 从“银本位”说起的中国(五):银本位与对外贸易的流变[J]中外企业文化,2008,(7)

[5] 孙良玉.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D]郑州:郑州大学,2006.

[6] 从“银本位”说起的中国(六):白银时代的国际金融危机与明朝的覆亡[J]中外企业文化,2008,(8)

[7] 明朝亡于17世纪的“小冰河期”[EB/OL](2010-01-2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3100441.html,/%C0%ED%D0%D4%CD%B6%D7%CA/blog/item/2b30c91858cc5a71dbb4bd27 .html

[8] 明朝实亡于自然灾害[EB/OL](2008-11-24)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3100441.html,/data/thread/1015/2440/44/79/2_1.html

[9] 万明.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J]河北学刊 2004-05,24(3) 社会经济史研究

[10] 王丰.刍析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8,(5)

[11]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2)

[12] 吴光会向远莉.明朝私人海上贸易邹议[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13] 明朝“隆庆开海”的真相:为了禁海而有限开放.[EB/OL](2009-04-1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3100441.html,/history/zhongguogudaishi/200904/0412_7181_1103145.shtml

[14] 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的发展[J]社科纵横, 2008-02,23(2)

[15] 刘莲.中日关系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2)

[16] 李德霞.日本德川幕府与明朝的贸易关系论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4)

[17] 骆伦良.谈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货币文化特点及启示[J]广西金融研

究,2006,(S1):48

[18] 林枫.明代中后期的市舶税[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2)

[19] 明朝赋税收入过低真实原因的分析.[EB/OL](2009-05-1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3100441.html,/showtopic-86212.aspx

[20] 赵丹.重新审视明代白银的货币化[J]法制与社会,2008,(28)

[21] 从“银本位”说起的中国(六):白银时代的国际金融危机与明朝的覆亡[J]中外企业文化,2008,(8)

[22] 璐梅.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23] 曹瑜.论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4] 张宇润.通货膨胀的防治与税收法制度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

[25] 叶世昌、李金宝、钟祥财.中国货币理论史?明朝货币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73-176

[26] 任均尚.明朝货币政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3)

[27] 梁言.试论明代纸币发行和通货膨胀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8,(28)

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2008年至今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宋亦明 (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12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此次通货膨胀历时较长、影响巨大,对处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有深远影响。研究此次通货膨胀对于吸取宏观调控经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局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搜集诸多文献数据,从较为主流的视角,对2008年以后的通货膨胀情况做简要梳理、对造成此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做简要分析。 一、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变化情况的简单梳理 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保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表明中央已经认识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但2008年初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是联创新高,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投放的力度迅速加强。但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保持在高位。 [附图1:2008年1月到2012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1]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展成为拐点并带来了短暂的通货紧缩,紧缩之后伴随而来的是政府4万亿的扩张性投资和中国人民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短期

之内很好地应对了金融危机,拉动了内需。但是政策还在保持影响力,在物价结构性增长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并且持续了相当的时间。2011年初到2012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后用CPI表示)长期保持在高位,在政府长期宏观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在2012年之后CPI才保持在5%一下,通货膨胀才得到初步遏制。 二、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所体现的特点 [1]此轮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此轮通货膨胀始于2007年,但是在2008年初达到第一个高峰,虽然中间穿插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在2010年年末重归高位。长期的高通货膨胀导致民众购买力持续相对下降、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国民经济总体上呈过热的态势。 [2]此轮通货膨胀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明显。此次通货膨胀中间穿插了经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发展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世界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之下,“使国家间的通货膨胀有了水平互动,既有输入型通货膨胀,也有输出型通货膨胀”[2]。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货水平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并非可以独善其身。受全球经济整体高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应的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也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此轮通货膨胀带有明显的结构性。[3]一方面通过比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统计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食品类价格的增幅要高于非食品类价格的增幅。另一方面通过对比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后用PPI表示)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可以明显看出CPI和PPI基本上保持相同变化趋势,但是PPI的变化幅度要大于CPI(对比附图1和附图2)。PPI的变化对对于CPI的预测有预见性作用。 [附图2:2006年1月到2012年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导致此次通货膨胀的的作用因子有很多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其主要诱因为以下3个方面: [1]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导致经济过热。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政府为了有效缓解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和贸易顺差的大幅缩减,出台用4万亿人民币投资的财政扩张计划以刺激经济复苏和拉动内需。2009年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发行了7500亿和2000亿的债权[4],政府进一步集资进行经济建设。初步估计,将近5万亿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的5年内实现数次的“完全流动”,这就意味着5万亿的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衍生出数十万亿的现金流。虽然

分析近十年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推荐下载

货币银行学作业 分析近十年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卷 试 料 ●院系:经济学院 ●班级:金融31001班 ●姓名:赵玮 ●学号:201004047 ●序号:45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普遍 的、明显的和持续的上涨过程。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 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通货膨胀的是 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近年来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如 下 由上图可知,近几年来,CPI 的持续走高已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事实。2010年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 )同比 上涨4.4%,比2010年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创2008年10月以后25个月新 高,涨幅最大的是食品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为10.1%和4.9%。这一系列的物 价上涨都说明中国发生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原因: 1.总供给 从总供给方面,成本推动导致了总供给曲线的左移。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并带动其下游产品的上涨;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就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来说,主要是粮食,肉禽类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从国 内来看,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几点:粮食耕种的可用土地持续减少,近几年中国

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交通运输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粮食供给成本,以及种粮的机会成本随外出打工人员工资的改善而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减产, 而粮食的需求增大。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 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并带动其下游产品的上涨。农副产品产品是上游产品,其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下游产品的成本提高。就仅仅以生猪价格来讲,生猪价格的不断提高带动了肉食加工,餐饮等行业价格的提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已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物价提高有着持续的内在冲击。 2.总需求 从总需求方面讲,总需求的增加,即总需求曲线的右移,也是导致通货膨胀极其重要的原因。 在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储备地不断增加是促进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形成是源自高额的贸易顺差,而金融项目顺差的原因来则主要有两点。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二是外商投资性资金的大量进入。而在我国结汇的制度下,企业将外汇换为人民币时,银行有义务以固定汇率接受并发出人民币。这就导致了我国货币供给管理的被动性。由于外汇不断增加迫使央行不断地投放货币,对通货膨胀形成直接压力。 而对外贸易的顺差,除了直接使得外汇储备增加外,还间接的加剧了通货膨胀。这主要是因为其产品供给面向国外,对国内市场并不供给,而投入则多取自国内,收益也流向国内,从而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需求。 除此之外,投资需求拉动也是增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投资火热,价格节节攀升。而这除了人们正常增长的住房需求外,市场上对住房价格继续上涨的明显预期,使得投资购房需求更为膨胀。此外,在中国经济近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投资者信心的充足,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整改后盈利能力的增强,都无疑增加了投资需求。 3.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互动影响 通货膨胀的形成和加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以上静态定性的分析,还需从整个动态过程加以认识。 物价上涨,使得在名义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实际货币供应量下降。实际货币量的下降对利率的上升形成了压力,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外热钱不断流入中国。加之我国贸易顺差额巨大,大量流入中国的外汇迫使央行不断投放货币,如果央行不执行任何货币调控,那么增加的货币投入量将对总需求产生了扩张的压力。 通货膨胀的初期,在工资具有粘性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相对下降。同时,公司的盈利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会给公司盈利加速的错觉。具体一点说,就是公司在计算净利润时扣减的利息成本和折旧等都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而收入却是包含了通胀的因素。公司的这种乐观情绪,使得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投资,增加的投

案例九通货膨胀对股的影响

案例九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 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物价指数的节节攀升,有一个观点也逐渐在股票市场流行,并成为很多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思想指南,即:通货膨胀是支持股市(或房市)持续上涨的基本动力。很多人认为,在物价不断上涨时,将钱存在银行不合算,应该投资股市、基金或房地产。 于是,每当统计局公布物价指数创新高的消息时,股市总是大涨。在2007年7月份的CPI公布后,新浪网做了网上调查,“面对CPI的上涨,你的资金投向那里”?58%以上的人选择把钱投向股市,而选择继续存在银行的只有13.9%,其它也是选择了楼市,“通货膨胀造就大牛市”的理论十分有市场。 但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CPI再创新高的消息并没有让股市重新涨起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后不久,美国劳工部也公布了美国的物价指数,美国11月CPI升0.8%远超10月的0.3%,为2005年9月以来最高涨幅。接着公布的欧盟及新兴市场的物价指数同样创1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及亚洲股市跌声一遍,我国股市也未能幸免。 根据案例分析,通货膨胀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案例来源:尹中立.每日经济新闻[N].2007年12月28日。 参考答案(提示性): 答: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和股票价格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过多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的。通货膨胀本身股市是正面的刺激因素,但通货膨胀的恶化所带来的金融紧缩才会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一般来说,通胀对股市的影响有三种表现:第一,货币供给量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第二,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即股票的名义收益)有一定幅度地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第三,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一种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 当产品的出厂价格涨幅加快,涨价范围扩大,多数行业的产品出现涨价行为时,整个社会的物价指数涨幅就将超过中央银行的忍耐范围(一般为3%至5%左右)。物价出现螺旋式上升,尤其是物价上涨超出市场预期时,中央银行便开始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股市便会出现逆转。 总之,当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刺激作用大时,股票市场的趋势与通货膨胀的趋势一致;而其抑制作用大时,股票市场的趋势与通货膨胀的趋势相反。

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1)

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 篇一:通货膨胀典型案例(1859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时,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德国支付最终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例如,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1923年12月,货币供给和物价突然稳定下来。正如财政引起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一样,财政改革也结束了超速通货膨胀。在1923年底,政府雇员的人数裁减了1/3,而且,赔款支付暂时中止并最终减少了。 同时,新的中央银行德意志银行取代了旧的中央银行德国国家银行。政府要求德意志银行不要通过发行货币为其筹资。根据我们对货币需求的理论分析,随着持有货币成本的下降,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增加。随着通货膨胀上升,德国的实际货币余额减少,然后,随着通货膨胀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又增加。但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并不是即刻的。也许实际货币余额对持有货币成本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使德国人民相信通货膨胀已真正结束需要一段时间,从而预期的通货膨胀比实际通货膨胀下降得要慢一点。 1923年,德国马克的价值接连暴跌,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1923年年初,马克币值一度达到2。38美元,但是同年夏季,一个美国人能以7美元兑换到40亿马克。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通货膨胀率每月上升2500%。工人们的工资一天要分两次支付,到了傍晚,一只面包的价格等于早上一幢房屋的价值。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法币的发行

2011年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去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自2010年5月份首次超过官方的控制目标3%之后,便逐月走高,截至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本月CPI同比涨幅4.9%。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进入通货膨胀阶段是不争的事实,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 造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货币超发严重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以及货币的贬值,从而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在较大的外贸顺差及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背景下,我国当前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升值压力。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央行只能买入美元,这同时也就卖出了本国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但是如此大规模注入流动资金的做法将会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奇怪的现状:中国老百姓辛苦的劳动生产产品,然后低价出售给世界人民,其他国家的人民得到了廉价的商品,中国政府收到了外汇,人民得到了贬值的人民币。另外,由于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已形成的低利率环境造成大量资金四处流动,外汇资本在我国大量流入趋势仍然有增无减,而大规模资金流动势必将引发价格上涨。还有,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基础性原材料价格上扬,盯住美元的人民币价格也相应上扬。总体而言,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和经济压力都很大,这就意味着央行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加大基础货币投放的可能性也将继续存在。 2.投资结构问题 中国不管从国家层面看还是从人民层面看,都不缺钱,但是,中国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能够使用这些钱,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主要的投资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当股票市场低迷是,更多的钱会涌入房地产市场,不仅会打乱国家调控的计划,同时房价的高涨也会强化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可能造成事实上的通货膨胀。 3.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2010年以来,蔬菜与猪肉价格连连上涨,虽然最近蔬菜批发价格有所下跌,甚至出现了有农民自杀的惨状,但由于仓储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实惠。而农产品是基础产品,农产品的价格高企也将带来下游产品成本与售价的提高。而且由于农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的上涨更容易强化人们对于通胀的预期。 4. 能源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 进入2011年,煤荒,电荒接踵而至,煤价已经连连高升,各地工业用电也有小幅度的调涨,日本大地震也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环境中对能源需求的恐慌,各种能源价格的提高必然会助推CPI提高 5.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虽然通货膨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通货膨胀的持续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于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所导致的。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各种经济体制约束机制不健全,再加上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热,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没有一个充分的预期。通货膨胀

中国通货膨胀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和持久低通胀的理想组合让世界侧目,但事实上,我国的部分通货膨胀被种种因素压抑着。在2006-2008年的第五轮通货膨胀年结束之后,最近3个月以来,CPI、环比、食品价格等涨幅不断增大。据统计局公布数据,综合考虑基期的因素,预计CPI同比增长4.1%。 伴随着物价的快速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切实地受到了影响。总理温家宝11月17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四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确保供应,把握好储备粮油糖投放力度;完善补贴,对低收入人群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强调控,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加强监管,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抑制过度投机,打击恶意囤积、串通涨价。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如何应对通货膨胀也是各国经济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因为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国际因素如巨额外汇储备、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国际金融危机等对我国本轮的通货膨胀有着重大影响。 笔者认为,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具有积极意义。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下面,隐藏着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受制度本身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困境。不但如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引起的股市低迷使游资的流动及粮油价格上涨引起的全球性通货膨胀也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现状及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力度和方向,加强物价管理和调控,并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一直以来,通货膨胀问题都是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顽石,尤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加剧,主要原因为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取“需求紧缩,共计扩张”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水平;需求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通货膨胀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第二,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第三,美国经济学家莱德勒(lailder)和泊金(parkin)对通货膨胀下了定义: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 简单地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个国家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 容易的事情了。如果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逐渐升高,前三季度,居

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10月份我国的cpi上涨率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4.4%。这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呈现三个特点:首先,物价普遍上涨。2010年1-10月,在8大类消费品中,除了衣着、交通和通讯两大类商品之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而且通货膨胀率有上涨的趋势;而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两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也从年初的低于100逐步上涨到100以上。第二,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10月份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5.7个百分点。而在食品类价格中,蔬菜类价格的涨幅又远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的涨幅,10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31%,鲜果价格上涨达17.7%。总之,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70%以上,涨幅主要源于食品涨价。第三,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飞涨。2010年12月1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指出,2009年,中国房价涨幅为25%左右。所以,目前我国面临着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上涨双重压力,两者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何遏制其上涨,已成为中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从全局来看,目前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需求和成本两方面。

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精品文档14页

甘肃政法学院 《计量经济学》 通 货 膨 胀 的 时 政 分 析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08级国贸一班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中国通货膨胀的时政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 通货膨胀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例如: 例如货币总量100元,实物总量10个苹果那么一个苹果就价值10元,如果第二年苹果产出增加了10,也就是市场上有20个苹果,而货币增加了200也就

是300元总量的货币,那么第二年每个苹果就价值15元,推广到整个经济体,物价水平就上升了,于是就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形式:地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二、理论综述 (1)货币主义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做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下列公式创自此说: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c为消费品总需求量,而sc消费品总供给量。 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 (2)商品与通货膨胀 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

案例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一 1979-1980年 6% 二 1982-1986年 8.8% 三 1986-1990年 18.5% 四 1992-1994年 21.7% 无 2006-2008年 6%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及金融影响 作者/农行战略规划部 【摘要】 ?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经历了从再贷款为主转向外汇占款为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第三阶段:2002-2011年,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 ?内外部环境变化致外汇占款增长放缓。从内部原因看:一是人口红利减弱,出口品成本上升。二是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资本项目顺差减少。三是央行退出常态式干预,主动购汇减少。从外部原因看:一是国际经济弱势复苏。 二是美联储QE退出。三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我国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债规模有限。二是国债市场交易量小。相对来说,再贷款、再贴现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再贷款不受证券抵押限制,投放相对灵活,且没有数量限制。另一方面,再贷款和再贴现可实现定向、定价、定量投放,有利于实现特定领域定向支持。 ?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对金融体系和银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资金价格中枢。二是银行对公存款增长难度可能加大。三是货币领域定向调控将加剧银行分化。

过去十多年,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2012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出现趋势性下降。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846亿元,月增量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70%。未来一段时间,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可能将从外汇占款为主转向更为侧重再贷款、再贴现等途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将对金融生态和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需提前谋划应对。 一、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从再贷款转向外汇占款 1984年我国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承担制定、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职能。基础货币调控成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基础货币投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该时期基础货币投放特点:一是政策性再贷款和财政透支是主要手段。截至1993年末,再贷款总量10580.8亿元,超过70%基础货币来自央行再贷款。再贷款主要出于政策性目的,如农副产品收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财政透支也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重要途径,1993年末财政透支形成预算借款1582.1亿元。二是国有银行为再贷款主要承接者。四大国有银行身兼政策性职能,承接了97%再贷款。三是基础货币投放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人行拥有部分再贷款权限,加之其领导由地方政府任命,再贷款投放受地方干预,甚至出现“倒逼”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现象。基础货币刚性增长造成需求快速扩张,引发严重通胀,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四是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较小。1993年末外汇占款875.5亿元,仅为再贷款的8.3%。 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收回部分再贷款对冲外汇占款增长。该时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阶段,货币政策调控从直接信贷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发生重要变化。主要改革措施及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人行实行垂直管理,收回地方人行再贷款权限。1993年开始人民银行逐渐收回省级人行再贷款权限,抑制了再贷款过度膨胀。二是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剥离,加上后来资产处臵需要,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汇率制度改革推动外汇占款快速增加。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实施经常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具有积极意义。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下面,隐藏着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受制度本身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困境。不但如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引起的股市低迷使游资的流动及粮油价格上涨引起的全球性通货膨胀也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现状及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力度和方向,加强物价管理和调控,并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种类。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或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 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 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四种: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根据凯恩斯理论,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3)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社会结构性而产生的各部门发展不平衡,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 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 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二、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当前的这次通货膨胀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这次通货膨胀的特点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有三个区别于过去的特点:第一,这次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的,不是需求拉动型的。跟1988年、1993年不同。虽然人民币由于双顺差发行过多,但在央行采取了对冲措施之后,市场中实际流通的货币量并不足以形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第二,本轮通货膨胀不仅仅是农产品、食品的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而是全面的通货膨胀。所以,虽然今年前一两个月或两三个月指标上表现出来的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确实主要是食品价格,确实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但是我们面对的压力,我们准备应对的通胀包括了潜在的全面通胀的压力。第三,这次通货膨胀是输入性通胀和内生性通胀共同叠加推动的。这次通货膨胀和1993年、1988年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很大。在1993年和1988年的那两次通胀中,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占的比重很小,主要是内生性因素引起的。输入性通胀是我们控制不了的。美元在贬值,以美元计价的进口成本的提高是中国不能控制的。所以这次通货膨胀中有我们不可控制的输入性通胀因素是第三个特点。三、本轮通货膨胀成因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

宏观经济学知识拓展---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分析

案例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分析 通货膨胀被区分为温和的通胀、严重乃至恶性的通胀。温和指物价上涨没有超过一定幅度,这个幅度是我们能够接受的通胀水平的上限。在中国,这个上限究竟是多少?我们能忍受怎样的非温和通胀水平呢? 有关研究认为,1979-1997年间,中国零售物价增长率的平均值是6%,所以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合理范围可能在0~6%之间。以CPI为指标,按类似的方法测算了1983-2003年中国通货膨胀平均水平,发现这21年中中国年度CPI最高涨幅为24.1%,最低为-1.4%,变动幅度为25.5%。21年CPI的中位数为3.39%,平均数为6.85%,二者的平均数为5.12%。CPI变动幅度超过10%的有5年,在5%~10%之间的有5年,在0~5%之间的有8年,小于0的有3年。从区间分布来看,有38.1%年份的CPI变动水平都在0~5%之间。 由于年度CPI是根据月度CPI计算出来的,有必要分析月度CPI的变动情况。从1983-2003年,共252个月中,CPI最高涨幅为28.4%,最低为-2.2%,变动幅度达30.6%。252个月CPI中位数为4.4%,平均数为6.85%,两者的平均数为5.63%。CPI变动幅度超过20%的有28个月,在10%~20%之间的有35个月,在5%~10%之间的有51个月,在0~5%之间的有99个月,小于0的有39个月。从区间分布来看,有39.3%月份的CPI变动幅度在0~5%之间。 可以看出,在大部分时间里,物价是在0~5%的区间里波动的。从实际来看,CPI涨幅小于1的2000~2001年感觉通货偏紧。这样可以认为,1%~5%是目前中国物价波动的正常区间,5%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温和的通胀的上限。 超过上限后,我们又能忍受多长时间、怎样加速的物价涨幅? 由于物价曲线呈指数变化,在通货膨胀早期,涨幅较慢,而到后期,物价指数明显地加速上升。 1986~1988年的通胀周期里,月度CPI从1987年1月稳定地超过5%,1989年2月达到最高值28.4%,历时26个月。拐点出现在1988年1月,当月CPI 同比增长9.4%。月度CPI从稳定超过5%到拐点历时13个月,平均每月上升的加速度为0.4%;从拐点到最高值历时13个月,平均每月上升的加速度为1.5%,远大于拐点前的0.4%。 1992~1994年的通胀周期里,月度CPI从1992年7月稳定地超过5%,1994年10月达到最高值27.7%,历时28个月。拐点出现在1992年12月,当月CPI 同比增长8.8%。月度CPI从稳定超过5%到拐点历时6个月,平均每月上升的加速度为0.6%;从拐点到最高值历时22个月,平均每月上升的加速度为0.9%,也大于拐点前的0.6%。 平均来看,超过5%的上限后,我们大体上可忍受不超过9个月(取13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值),且平均每月上涨加速度不超过0.5%(取0.4%和0.6%的平均数)的物价涨幅。如果物价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超过5%,或者每月同比上涨加速度超过0.5%,我们可能就不得不等待忍受严重的通货膨胀了。 (资料来源:转引自王根良编.西方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第206-207页。) 思考题:通货膨胀会产生哪些经济效应?为避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

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案例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一1979-1980年6% 二1982-1986年% 三1986-1990年% 四1992-1994年% 无2006-2008年6%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及金融影响 作者/农行战略规划部 【摘要】 ?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经历了从再贷款为主转向外汇占款为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第三阶段:2002-2011年,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 ?内外部环境变化致外汇占款增长放缓。从内部原因看:一是人口红利减弱,出口品成本上升。二是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资本项目顺差减少。三是央行退出常态式干预,主动购汇减少。从外部原因看:一是国际经济弱势复苏。 二是美联储QE退出。三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我国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债规模有限。二是国债市场交易量小。相对来说,再贷款、再贴现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再贷款不受证券抵押限制,投放相对灵活,且没有数量限制。另一方面,再贷款和再贴现可实现定向、定价、定量投放,有利于实现特定领域定向支持。 ?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对金融体系和银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资金价格中枢。二是银行对公存款增长难度可能加大。三是货币领域定向调控将加剧银行分化。

过去十多年,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2012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出现趋势性下降。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846亿元,月增量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70%。未来一段时间,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可能将从外汇占款为主转向更为侧重再贷款、再贴现等途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将对金融生态和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需提前谋划应对。 一、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从再贷款转向外汇占款 1984年我国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承担制定、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职能。基础货币调控成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基础货币投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该时期基础货币投放特点:一是政策性再贷款和财政透支是主要手段。截至1993年末,再贷款总量亿元,超过70%基础货币来自央行再贷款。再贷款主要出于政策性目的,如农副产品收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财政透支也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重要途径,1993年末财政透支形成预算借款亿元。二是国有银行为再贷款主要承接者。四大国有银行身兼政策性职能,承接了97%再贷款。三是基础货币投放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人行拥有部分再贷款权限,加之其领导由地方政府任命,再贷款投放受地方干预,甚至出现“倒逼”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现象。基础货币刚性增长造成需求快速扩张,引发严重通胀,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四是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较小。1993年末外汇占款亿元,仅为再贷款的%。 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收回部分再贷款对冲外汇占款增长。该时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阶段,货币政策调控从直接信贷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发生重要变化。主要改革措施及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人行实行垂直管理,收回地方人行再贷款权限。1993年开始人民银行逐渐收回省级人行再贷款权限,抑制了再贷款过度膨胀。二是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剥离,加上后来资产处置需要,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汇率制度改革推动外汇占款快速增加。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实施经常

预期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预期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中山大学10保险黎兆倡 [摘要] 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为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众所周知,通胀会给债权人、百姓生活、社会稳定等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政府很有必要采取灵活的货币、财政政策、贸易政策来应对预期型通胀,努力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的预期,以有效防止通胀的到来,保证经济的良好稳定发展。 [关键词]预期型通货膨胀原因分析对策 [正文]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对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有高度的关注。但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综合大多数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可归纳为:第一,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供给对总需求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第二,通货膨胀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是经济增长在价格上的一种反映。它通常与经济过热相伴随,表现为过度的需求,与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密切关系;第三,通货膨胀的特征表现在于物价总水平的持续并普遍地上涨,这个物价水平一般是通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CPI)来描述。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率界定在3%,在3%以下就是“温和通胀”,当CPl超过5%就是一个宏观经济过热的信号,它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一旦超过这限度并迅速上涨就值得担忧:一般5%是我国温和通货膨胀上限,居民消费物价控制在5%以内是可以承受的,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持续超过5%,属于中度通货膨胀;若达到两位数,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趋势不可逆转,就可界 1 定为典型的通货膨胀。 而预期型通货膨胀则与上述的通货膨胀的定义有所区别。 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当消费者根据以往经验或者对未来作出一定的预测以后,预计到通货膨胀的到来,基于一种消费者理性的经济人的心理预期,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对自己造成经济上的伤害,于是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这使得物价上升,从而加快真正的通胀的到来。 消费者的预期心理加快通货膨胀到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会加快。当消费者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之后,由于通胀时货币会贬值,而实物资产的价值却不会像现金那样快速贬值,所以消费者倾向于把手上持有的现金拿去购置实物资产。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自然会加快,产生的效应相当于增加了货币的流通数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是名义利率会提高。当储户对通货膨胀有了预期以后,为了防止存在银行里面的现金价值贬值太多,名义利率一般会相应提高,提高的幅度一般跟预期通货膨胀的幅度相近。而由于利率的提高,生产者或者企业经营者从银行贷款时应付利息也增加。生产者往往会将这种成本的提高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上,以填补由于利率上升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和维持原有的利润水平,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概念,摘自谢红——《目前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05

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分析

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分析 作者简介:白倩(1987―),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金融硕士,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理财。 摘要: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发生会引起物价上涨。自2009年以来,我国CPI和PPI指数一路走高,国内一些商品物价上涨速度之快之高,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强,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就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通货膨胀;现状;成因;对策 一、通货膨胀理论综述 通货膨胀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话题,我国北宋期间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到元朝时实行典型的纸币流通,米价在69年间上涨了60多倍,纸币迅速贬值。通货膨胀是货币失衡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各国经济学家所持观点各有不同。例如,萨姆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莱德勒和帕金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也等于说是一个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弗利德里奇?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因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罗宾逊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

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等等。 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各学派有着不同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并普遍被人们接受的货币主义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们总结出通货膨胀有几种成本―“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皮鞋成本”是人们为了减少货币持有量所付出的成本。“菜单成本”是企业调整价格所付出的成本。货币学派还认为: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会造成税收的扭曲,增加人们的纳税负担;会增加企业预测前景的不确定性,企业会因此放慢投资,从而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新凯恩斯主义则把通货膨胀归结为三种主要形式: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及固有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也即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发生于油价突然上涨时;固有型通货膨胀一般与物价薪金有关,工人希望提高薪金,这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二、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现状 自 2010 年以来,我国煤炭、铁矿石、钢材、铜和锌等价格上涨非常明显,电、水、天然气价格也都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发生;我国农用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涨明显,部分国家2010 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分析资料讲解

金融史论文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法分析 班级:金融1302 姓名:邹铃 学号:1609130103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法分析 我国历史上的货币制度得失及其产生的通货膨胀现象,据当代著名钱币史学者郭彦岗教授统计,我国从秦汉至清末,计有通货紧缩9次,通货膨胀19次,其中有13次发生于铸币流通时期(秦汉到五代十国),6次是在纸币流通情况下出现的。本文将以各朝代的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做一些相应的分析,希望从中找出共性,给广大学者做一个参考。 (一)铸币流通时期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铜、银、金、铅等金属铸币,以铜铸币为主,中国古代在发行铜铸币时,出现过多次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不稳定。其中重要的大致有一下几次: (1)自公元七年到十四年,王莽三次改革币制。第一次,下令除五铢钱(汉隋间铸币以重量命名,主要是五铢钱,估算法以24铢为一两)外,更铸“大泉”,重12铢,值五铢钱50;又造“契刀”,值500;“错5刀”,值5000;这种虚价大钱出现后,造成民间盗币,在实际交易中更趋向于使用五铢钱。第二次,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发行“宝货”,计有五物,六名共28品,不仅换算困难,而且比价格不合理。王莽从主观出发,随心所欲的改革币制,滥发大钱,结果“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农商失业,食货俱废”,自身最后也迅速灭亡。 (2)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毁五铢钱,更铸小钱,引起物价飞涨。至此,五铢钱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军费开支浩大,各国为解决其财政困难,都铸造了面额较大的货币。刘备入蜀时,“因军用不足”,听从刘巴建议,铸“直百五铢”,其重量仅8-9.5克,却当五铢钱100,结果“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吴国在公元236年铸“大泉五百”,重7克,238年又铸“大泉当千”,重14.5克,甚至还有“大二千泉”、“大泉五千”。大钱出笼后,导致物价上涨,后被迫停铸。 (4)公元465年,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铸二铢钱,景和元年(465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散,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由是坏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贾不行”,结果引起社会经济停滞。 (5)北魏孝明帝即位后,为解决财政困难,517年用崔亮建议,广开铜矿铸币以收“治利”。此后,,民多私铸,钱更薄小,钱价更低。“时所用钱,人多私铸,销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米斗几值一千”。“今钱徒有五铢之文,而无二铢之实,薄甚榆荚,上贯便破,置之水上,始欲不成”。 (5)隋炀帝时期政治腐败,统一的五铢钱制度遭到破坏。由私币引起货币严重贬值。私铸者除豪门大族,也有为对付日益加重负担的百姓。到最后甚至“剪铁蝶,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唐初李渊入长安是,民间“行线环钱,甚制轻小,凡八九万才满半觥”。 (6)唐玄宗后期,在第五琦的建议下,唐肃宗实行通货贬值政策,铸造大钱,称“乾元通宝”。大钱发行后引起的结果不外有三:一是物价飞涨,人民遭难“谷价腾贵,米斗至七千,有实钱和钱,商人们钱双重价格。当时人称此虚抬作价的钱为“虚钱”,未抬价的钱为“实钱”,由此而产生两种物价。 (7)五代十国时期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十分紊乱,各国政权用铅、铁、泥等铸钱,以现此掠夺人民。南唐后主李煜铸铁钱,民间纷纷虚藏匿铜,商人们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