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各国政府用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适时调节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依据?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早期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研究(以下称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的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内外均衡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理论的产生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产生于金本位制度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在汇率不变、汇率有限变动及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调节机制有相当大的差异,各种国际收支理论从不同的经济环境、前提出发,提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整方法,至今在多样化的国际社会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1]

一、早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对国际收支进行论述的最初依据体现在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尽管重商主义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学派的观点也很不一致,但他们的理论研究却都涉及到了国际收支。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格雷欣、约翰·海尔斯、奥雷姆斯、博丹、马莱斯特罗特、马林斯等人,他们对国际收支的认识主要隐含在对货币的论述中;米塞尔顿在对贸易收支进行论述时,首次采

用了“贸易平衡”一词;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托马斯·孟在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指出,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不仅仅是贸易收支,还有非贸易收支和转移支付,并对资本项目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进行了论述。晚期重商主义者甚至开始尝试编制对外贸易平衡表,该平衡表的结构和记账方式与现代国际收支平衡表大体一致。

大卫·休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1752年《政治论丛》中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公认为是最早形成的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论述了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和国际收支如何自动达到平衡的机理。但休谟的国

际收支分析只是一种国际收支静态均衡分析。此后,大卫·李嘉图以更为严谨的经济学术语,阐述了与休谟观点相似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思想。而约翰·穆勒。马歇尔则重申了国际收支自动均衡的观点。

19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西斯蒙第通过对社会收入和社会产品进行分析,得出了额外价值不能实现,资本主义必然发生危机,因而必须有国外市场以转嫁危机的结论。由此对国际收支问题进行了阐释。故其关于国际收支问题的论述同他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论述是联系在一起的。

可以看出重商主义者和古典经济学家对国际收支问题的早期研究,虽未能形成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但为其后对国际收支调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对国际收支的研究

如果说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发生经济危机仅是一种偶然现象,且破坏性相对较小的话;则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就是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失灵的一种必然结果,并造成了空前的萧条。在这样的背景下,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很自然地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一个重点。这一时期的代表主要有马歇尔、威克塞尔、俄林、凯恩斯、金德尔伯格等。

马歇尔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他在分析国际收支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对后来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国际收支调节弹性理论最早是由马歇尔提出的。他对贸易差额产生的原因与因素。资本和劳务流动的国际收支效应。信用波动和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收支与微观商业活动等都进行了分析。并在国际收支平衡隐含假设下对贸易差额进行分析,推出国际收支平衡等式。

威克塞尔认为贸易平衡只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部分,一个完整的收支平衡表应包括资本项目。并指出了国际收支平衡的途径,即如果国际收支出现了逆差,使之恢复平衡的方法之一,是将外国的超额债权作短期或长期的延期,这等于同外国定了一个借款契约;方法之二是立即运送相应数额的贵金属;或可以因消费者和生产者所采取的措施而自动改善。

俄林认为国际收支包括在一定时期中必须结清的全部国际交易,它必须同一定时期的国际债务平衡区别开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因素包括:持久的平衡因素(商品交易、无形项目);几乎不起平衡作用的因素(长期资本流动);暂时的平衡因素(短期资本流动、黄金流动)。

凯恩斯从战后现实出发,认为国家必须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才能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哈罗德最先对国际收支动态均衡理论进行了表述。他首先把各种动态因素排除在外,论述了简单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认为此时的国际收支调节途径有两种,一是调节生产要素报酬;二是使生产要素闲置。其次,哈罗德分析了有活期存款情况下的国际收支均衡问题。最后,他又引入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均衡作了进一步分析。

金德尔伯格认为在解释国际收支调节问题时,必须考虑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黄金和国际短期资本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地位是相当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能够完成

对国际长期资本借贷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任务,而根本不需要黄金的输出入和汇率的变动;在浮动汇率制下,黄金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不一定能发挥作用,而汇率的变动成为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手段;除了共同的心理因素外,繁荣与萧条的波动经常通过国际收支的变动而由一国传递到另一国。

可以看出,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西方国际金融研究向现代国际金融研究过渡的时期,经济学家们尽管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某些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但他们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依然是不系统、不完整的。

三、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金本位制的崩溃预示着“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不再能够指导各国对国际收支的分析,这种状况强烈呼吁新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出现。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并不断趋于完善的,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理论。

弹性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着眼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调整,其基本思路是货币贬值通过影响国内外相对价格体系进而对国际收支发生作用。由于这一方法侧重于对外贸市场的分析,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展开,故称为国际收支的弹性论。马歇尔最早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货币贬值和贸易收支差额进行了分析;后经过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发展,形成了马歇尔—勒纳条件。1937年琼·罗宾逊在其《就业理论论文集》外汇篇中发展了弹性理论,着重研究了一国采取本币贬值政策时,进出口供求弹性对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1948年劳埃德·梅茨勒在《国际贸易理论》一书中进一步发展琼·罗宾逊的观点,形成罗宾逊—梅茨勒条件。此后,哈伯勒等人进一步完善,使弹性理论在20世纪50代趋于系统和完整。

吸收理论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国际收支与整个国民经济相关联。该理论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国民收入的产出及支出的关系出发考察了贸易收支失衡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将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支出部分(消费、投资与政府购买之和)称为“吸收”,吸收理论因而得名。后来,经过弗里茨·马柯洛普、约翰逊等人进一步完善,约翰逊还提出了纠正贸易逆差额的“支出转向政策”(即增加产量)和“支出减少政策”。吸收理论约在20世纪60年代趋于系统和完整。

货币理论也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由货币学派创立,是二战后货币主义经济学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延伸。他们认为国际收支的任何失衡都是货币市场失衡的反映。1951年詹姆斯·米德在《国际经济政策理论》第一卷《国际收支》中把一般模型的货币方面与金本位结合起来,被认为是国际收支调节货币理论的复兴,给后来的货币主义者以启发。哈里·约翰逊1972年在《国际收支货币分析论》中强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货币性质,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模型。罗伯特·蒙代尔建立了IS-LM-BP一般均衡理论,把国际收支作为整体来对待,把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作是货币供求存量不均衡的结果,即认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货币现象。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趋于系统和完整。

四、国际收支危机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收支危机开始频频爆发,货币危机理论迅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学家先后建立了三代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或货币危机模型)。

20世纪70年代前,对货币危机研究较少。萨兰特、亨德森和克鲁格曼等人填补了空白,建立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萨兰特、亨德森(Salant & Henderson,1978)在研究黄金价格稳定机制的过程中,从理论上论证了这种价格稳定机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且极易遭受毁灭性的投机冲击。克鲁格曼(Krugman,1979)首创理性投机攻击模型,分析了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基本面的失衡,致使国际储备枯竭而造成固定汇率制崩溃的货币危机。这是一种由实际经济决定的货币危机模型,体现了固定汇率制度与宏观政策的冲突。弗拉德和加伯(Flood & Garber,1984)用简化了的线性模型求出了具体的崩溃时间的解,对此模型进行了完善。后来,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作了进一步扩展:Flood和Garber(1984)。Cumby和Wijbergen(1989)将不确定性引入模型;Obstfeld(1986)建立了一个随机模型,论证了自我实现危机的存在;Dellas和

Stockman(1993)认为当对固定汇率的攻击导致央行进行资本管制时就会产生多重均

衡;Agenor、Bhandari和Flood(1992)从不完全替代和粘性价格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价格具有越高的灵活性,危机发生的时间就越早;Blanco和Garber(1986)。Grilli(1986)和Wyplosz(1986)研究了固定汇率制崩溃后的其他汇率安排;Wyplosz(1986)。Bachetta(1990)。Dellas和Stockman(1993)等人发展了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固定汇率投机攻击模型。

奥伯斯菲尔德(Obstfeld,1994)建立的模型是克鲁格曼模型的进一步发展,通常被认为是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他认为必须存在某种机制来协调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行为,才足以驱动经济从无攻击均衡点向攻击均衡点跳变,但多重均衡点的存在无法提供对协调机制的解释。后来经过Obstfeld(1996)。Drazen和Masson(1994、1995)。Ozkan和Sutherland(1995)。Bensaid和Jeanne(1997)等不断完善,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成功地解释了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即英镑危机。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是与实际经济基础无关的货币多重均衡模型。认为货币危机的发生完全是一种“自我实现”式的危机,即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是随机的,一场本不会发生的货币危机也会因市场预期的作用而发生;货币危机的发生并不是要以经济的基本面状况是否恶化作为充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有三种阐明协调机制的理论对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进行了扩展。Morris 和Shin(1995)用投机性博弈理论说明某些不确定性情况下货币攻击将成为经济系统最终停留的惟一均衡点;1992年Abhijit和Sushil。Hishleifer、Welch等人提出信息重叠理论;1997年Calvo 从全球市场中众多无差异投资者同时形成决策的假定出发,认为当存在信息摩擦时,一则不起眼

的小消息就能诱发群体行为,使经济由无攻击均衡点向攻击均衡点进行跳变。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后续影响,使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产生。但从现有文献来看,第三代模型还不很成熟,实际上包含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一是沿着第一代模型的逻辑,也把货币危机的发生与一国实际经济基本面相联系,但是视角已经由原来的宏观基本面转向微观基本面,较为流行的是道德风险假说。它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着眼于对银行体系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分析,代表人物主要有麦金农、皮尔和克鲁格曼。另一个是沿着第二代模型的逻辑,形成流动性不足假说(Chang& Velasco,1998、1999),认为由于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金融恐慌”心理(Diamond& Dybvig,1983),在羊群效应作用下,普通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可能演变成大规模的货币危机(Radelet & Sachs,1998)。

五、内外平衡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最新进展

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前三者属于经济的对内平衡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属于经济的对外平衡目标。正统的国际收支理论主要讨论了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但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政策配合理论却将国际收支的调整置于一个内外部平衡的综合性分析框架之内。这表明了国际收支调节实际上是一个政策搭配的过程。

1951年米德在分析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时揭示了一种矛盾,即“米德冲突”。他指出,如果一国政府只是运用开支变更政策,而不同时运用开支转换政策,不仅不能同时实现内外部平衡,而且还会导致内外部平衡之间发生冲突。因此,要同时实现内外部平衡,就必须采取两种独立的政策,并进行适当的配合。1952年,丁伯根提出了经济政策理论,即“丁伯根原则”,他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几种经济目标,至少需要相同数目的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所以,为达到内外部平衡,除了开支变更和转换政策外,还必须寻找新的政策工具并进行合理配合。1960年,斯旺分析了浮动汇率下支出增减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搭配。1968年,蒙代尔在米德和丁伯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派原则,即“蒙代尔分派原则”。他指出,分配给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分配给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平衡。进而,蒙代尔和弗莱明根据凯恩斯主义IS-LM框架,纳入外汇市场均衡条件,建立了IS-LM-BP模型,并考察了财政与货币政策实现内外部平衡的有效性。

内外部平衡总是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解决这一问题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除了需求管理政策外,许多经济学家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强调了汇率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体现。其中,以美国为一极的发达国家经常项目逆差急剧膨胀,而以部分新兴市场和能源出口国为另一极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张。我国处于这一失衡的后一极。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遭到了一些国家的批评与指责。然而,这并不是我国一国的问题,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政策的协调。因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不仅会影响到本国经济运行,也会通过多种途径传递到其他国家。

国际收支系统地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全部经济交易及相互联系。目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然不健全,多种机制之间较难协调一致,从而使这种调节机制收效甚微,给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行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解决内外部平衡问题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可以为一国制

定外部平衡调节政策提供基础和依据。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评论[2]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目的足为了及时、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经济思潮的更替,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趋于完善。

一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否对一国货币当局制定调节措施有借鉴意义,关键是取决于该理论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国际经济形势,而不能简单地评价孰好、孰坏。

虽然在金本位制崩溃以后,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理论已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但在当时是一种进步。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理论根据黄金的流入与流出对物价水平的作用,从根本上驳斥了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说,打破了重商主义理论的桎梏。

另外,大卫·休谟提倡自由贸易和政府不干预主义,在当时恰恰迎合了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所要的自由放任的思潮。但是,休谟的理论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他的这种从货币量变动影响国内物价变动,再引致贸易差额变动的推理,需要一个基本的既定条件,就是进出口弹性条件。而且,随着金本位制的崩溃瓦解,该理论也就失去了实质的指导意义。

各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难题。20世纪三十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实践要求经济学家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新的理论解释。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就应运而生了,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这三种理沦试图从不同的侧面来解释国际收支问题,它们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投资各方面变化莫测,随着各种创新的产生,国际收支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原来的一些理论已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国际收支现象。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和结构分析法以及其他一些新理论,均从不同的角度来试图解释当前复杂的困际收支问题,是对国际收支理论的补充和丰富,在各国进行国际收支调节中起了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但是,新理论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见证和经济学者们不断的努力和完善。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在我国国际收支调节中的应用[2]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不仅经常项目大量贸易盈余,而且资本与金融账户也有大量盈余,造成了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现象。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说明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不合理性。我国国际收支鲋…双顺差?觋象还成为了西方国家批评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主要依据,这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巨大的升值压力。汇率政策作为国际收支均衡的主政策。其取向需要以汇率对圜际收支影响的效果为依据,因为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汇率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因此,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能否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进行有效调节,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与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采用弹性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等,虽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为货币当局制定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提供了参考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

作者:韩萍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城5号路501号58# 邮编:250357 电话:150******** email:vhanp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3384084.html,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国 际收支政策搭配理论对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策略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目前国 际收支调节策略中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丁伯根法则 一、我国国际收支及国内经济现状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来一直呈现双顺差的局面. 2007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这给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提出了挑战。同 时,2007年我国国内经济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下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趋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储蓄结构不合理、失业率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引发的局部价格失衡。

2008年上半年延续2007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快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下半年由于美国次债危机,越南金融危机,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经济自然环境的打击,经济逐步从增长期转入衰退期,并且这一状况仍要持续一段时间。08年国际收支预期顺差将有所下降。 二、现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要有三种:需求调节政策(包括支出增减型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即汇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等,供给调节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和资金融通政策(包括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在这三种政策中,使用频率最大,变化最多,同时对国际收支调节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就是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因此,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近年来我国所采用的需求调节政策都有哪些。(一、财政政策: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从扩大国内需求入手,连续七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已经从扩大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加强薄弱环节和调整经济结构。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从2005年起实行稳健财政政策1的决定。因此,2005年开始,财政政策主要立足于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在政府预算方面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在财政支出总量不做过大调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在做好财政自身的改革的同时大力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改革;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要求,政府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货币政策:1998-2003年底,政府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等问题,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目的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从2004年开始,由于局部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第五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学习目标】 1、掌握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2、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的原因及失衡影响 3、理解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理论与措施 4、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学习引导】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不少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也遇到严重困难。……理论界紧密联系当前形势,从各个角度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积极寻找克服经济困难的思路和对策。”(人民日报2009年07月15日“本周话题”)显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化和一体化趋势加速,国际金融的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渗透到国际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每个角落。国际收支全面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债权、债务关系和货币兑换关系。国际收支状况对汇率、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国际收支调节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章介绍了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等基本知识,分析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并通过列举近年我国一些主要涉外经济调整政策来方便读者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准确理解和重点把握。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 一国与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种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引发对外货币收付行为,一国将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对外货币收付加以系统记录即为一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战前,信用不很发达,国际资本流动比较少,国际收支主要反映对外贸易收支。一战后,国际收支的含义有所扩大,主要是指一国对外经济交往所引起的对外收支,即凡是有对外货币收付行为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这就是目前所称的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显然,狭义的国际收支把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其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这一概念以货币收支为基础,即只有现金支付的国际经济交易才能计入国际收支,不包括表面上的没有货币收支发生的交易;第二,外汇的收支必须是立即结清的。二战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迅速发展,出现了贸易方式多样化、国际资本流动多样化的特点,如易货贸易、对销贸易和国际租赁等。这些交易方式有的涉及部分货币收付,有的是延期货币支付,有的表面上没有货币支付。但不管哪种交易都涉及货币的定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只不过是收付形态或形式发生变化而已,因此这一类交易也应属于国际收支范畴。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即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各国政府用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适时调节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依据?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早期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研究(以下称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的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内外均衡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理论的产生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产生于金本位制度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在汇率不变、汇率有限变动及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调节机制有相当大的差异,各种国际收支理论从不同的经济环境、前提出发,提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整方法,至今在多样化的国际社会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1] 一、早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对国际收支进行论述的最初依据体现在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尽管重商主义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学派的观点也很不一致,但他们的理论研究却都涉及到了国际收支。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格雷欣、约翰·海尔斯、奥雷姆斯、博丹、马莱斯特罗特、马林斯等人,他们对国际收支的认识主要隐含在对货币的论述中;米塞尔顿在对贸易收支进行论述时,首次采 用了“贸易平衡”一词;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托马斯·孟在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指出,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不仅仅是贸易收支,还有非贸易收支和转移支付,并对资本项目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进行了论述。晚期重商主义者甚至开始尝试编制对外贸易平衡表,该平衡表的结构和记账方式与现代国际收支平衡表大体一致。 大卫·休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1752年《政治论丛》中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公认为是最早形成的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论述了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和国际收支如何自动达到平衡的机理。但休谟的国

(财务知识)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概述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又称弹性分析法,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m ),其公式为 E m = 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x ),其公式为 E x = 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m ),其公式为 S m = 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 ),其公式为 S x = 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从上述四个公式可见,所谓弹性,实质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就称弹性越高;反之,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就称弹性越低。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前提假设 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2、贸易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即贸易收支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3、不存在劳务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 4、收入水平不变从而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核心观点[1] 货币贬值具有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贬值能否扬“出”抑“进”,取决于供求弹性。为了使贬值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必须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编辑] 马歇尔-勒纳条件 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口单价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现举例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汇价从$1¥7 贬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价和出口数量变化的一组数据。

国际收支理论的比较与评价

国际收支理论的比较与评价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 一、弹性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 弹性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着眼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调整,其基本思路是货币贬值通过影响国内外相对价格体系进而对国际收支发生作用。由于这一方法侧重于对外贸市场的分析,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展开,故称为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汇率变动导致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作用于国际收支。其着重考虑的是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二)评价 弹性分析的理论贡献在于: 1)它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货币贬值才有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从而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会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尤其是这一理论揭示出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的作用不大,因为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大部分是低弹性的商品。 2)它表明,只有改变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转向制成品,并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才是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收支状况的根本途径。

弹性分析论的局限在于: 1)该理论忽视了非贸易收支和资本的国际移动。 2)忽略了收入效应、生产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对 国际收支的影响。 3)未考虑贬值对国内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影响。贬值只能在短期内改善贸易收支,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4)供给并不是有完全弹性 5)忽略了预期的作用 6)实际上弹性值很难计算 二、吸收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 国际收支差额等于总收入减去总吸收。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调节必须通过改变总收入或总吸收来进行,改善国际收支方法最终无非是增加总收入或减少总吸收,或二者兼用。 (二)评价 吸收分析法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而不是从相对价格出发,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的。与弹性分析法相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作者:————————————————————————————————日期: 2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过去两年我国涉外经济运行发生了较大波动,而连续近十年的贸易、金融“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给我国经济增添了危机的外部环境和不确定因素,我国政府在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两难选择下,采用哪些调节手段平衡国际收支力保国家经济稳定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主题词:国际收支财政货币手段人民币汇率 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一)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体现了流量概念。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一般统计的国际收支主要包括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项:经常账户概括了“一国与其外国贸易伙伴之间由当期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和销售所带来的交易”,体现了已过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果某国存在经常账户盈余(顺差),则与向外国人购买的进口商品相比,此国居民向外国人销售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拥有了可向外国人贷出的资金。 金融账户度量了现有的金融或实物资产在国家间的交易。当某国投资者向外国投资者出售了一项资产(例如,地产、债券或

股票份额)时,该交易被作为一项资本流出记入该国国际收支账户,而对另一国则显示为资本流入。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影响 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以外贸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出口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低的人民币汇率,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中国廉价的商品在全球畅销导致了经常项目下的顺差;同时,外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导致货币流入,国内企业又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另一方面我国对资本流出实行了管制措施,因此显现出巨大的金融账户盈余。 自2003年以来的8年时间内,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惯例,尽管连年巨大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但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 持续的、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会对一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持续性顺差会使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金增加,或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抢购本国货币的情况,这就必然产生对本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由于市场法则的作用,本国货币对外国货

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及调节措施

王孟莉会计学 2010310456 当前中国国际收支和汇率状况及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方面: 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贸易顺差增加迅猛,资本顺差居高不下,使得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引发了一系列消极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不仅与自身经济发展有关,而且还与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可以看出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已成为全球性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增长有所放缓,但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根据报告,2009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2009 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4531亿美元。“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 1、解决双顺差需各种政策协调使用 中国的双顺差是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同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和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要使用全面的方法解决双顺差以及高储蓄率的问题,即会使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以及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1.1 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旨在完善社保体系、医疗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的公共支出,以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储蓄。通过财政和其他手段(如法律、法规),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差距。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投融资体系改革,使国内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允许人民币更多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 1.2 对内、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取消鼓励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地方政府为引入外资而进行恶性竞争。制止地方政府把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引入状况作为政绩考核标准。取消中央政府有关规划中的进出口和外资引入量指标。进一步推进价格体制改革,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各级政府制定应急预案,为出口企业的结构调整做好充分准备,把结构调整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 1.3 应当放松资本管制但是坚决不放弃用管制的办法遏制投资资本的流入。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鼓励三资企业利用国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实行与WTO不相冲突的产业政策,限制外资对某些特定产业的进入。增加政府旨在支持企业的公共支出。 1.4 中国经济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为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提高中国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必须对中国的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解决顺差不断扩大要综合采取宏观对策。①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全面放宽各种进口的用汇管理,采取进口用汇自动登记制。取消企业对外FDI的外汇汇出审批管理,真正鼓励企业“走出去”。全面放松对资本项下的外汇支出管理。②调整税收(包括关税)政策。对战略性、资源性商品提前实现进口零关税并改采13%的增值税率。③调整分配政策。扩大内需,刺激出口。④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支出政策。⑤进一步调整产业政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⑥采取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 中国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出现对外净资产,且规模迅速扩大,在国际上罕见。这有利于增强中国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但中国对外大量提供资金,并非国内储蓄真的过剩,而是由于经济中存在深层次问题,即政府职能错位、缺位,主导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不利于国内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提出以下

国际收支及其内容和调节

一、国际收支及其内容和调节 1.国际收支的概念演变为三个阶段。最早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贸易收支;金本位制度崩溃以后,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二战以后,国际收支的含义更为广泛,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收支。 2.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访表反映出来的,它是果统地记录一定 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表。其内容包括经常性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等三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又有若干细目,应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3.国际收支编制的方法是复式记帐法。因此在帐面上应是平访的。但各种实际交易 经常处子不平渐状态。由于受经济危机、国民收入、货币价值和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往往出现顺差或逆差。为了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必须采取政策措施进行调节。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有两种,一种是自动调节机制(金本位制度下);另一种是政策调节机制。这两种调节机制,尤其是后一种调节机制更要深入理解和把握。 二、外汇、汇率和外汇交易及其风险 这是《国际金融》最基本的内容和主线,贯串教材的始终,是学习本课程的重点 1.外汇的概念有两种。即动态意义的外汇和静态意义的外汇。重点要理解静态含义的外汇,即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它包括外国货币(纸币和铸币);长短期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综合货币和其他外汇资产。外汇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两种类型。 2.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其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战后产生的,用于欧洲外汇市场)。外汇汇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①按银行买卖外汇角度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银行还规定现钞汇率(也分买人汇率和卖出汇率。)②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区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③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叫远期差价,分别用升水、贴水和平价表示其差额程度。④按国际货币制度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3.人民币汇率是1949年1月18日首先在天津公布的。当时制订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方法是物价对比法,具体内容包括出口物资理论比价、进口物资理论比价和侨汇购买力比价。迄今人民币汇率经过了多次改革。目前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面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在不周的货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不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是以含金量为基础,以铸币平价为标准,实际的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由于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汇率相对稳定。所以如此,是因为黄金的输出和输入,将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其保持相对均衡。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贬值使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脱离,汇率只能根据货币的购买力或物价对比决定。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二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如上节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象是经常的、绝对的,而平衡却是偶然的、相对的,因此,国际收支的调节是无时不在进行着。为了顺利而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首先必须研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然后才能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来进行调节。 各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繁多而复杂,这些原因中既有一般的原因,又有特殊的原因。 (一)、一般原因 西方经济学家按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原因的不同,将国际收支不平衡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常见的原因。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不同程度地处于周期波动之中,周而复始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而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经济衰退阶段,国民收入减少,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会促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出现顺差;而在经济繁荣阶段,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上升,物价上涨,则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出现逆差。如日本在1974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9.4%,国际收支却出现46.9亿美元的逆差;1976年日本经济萧条,但国际收支却出现顺差36.8亿美元。 2、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货币性不平衡是指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一般直观地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不一致,故又称价格性的不平衡(Price Disequilibrium)。例如,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其出口商品成本必然上升,使用外国货币计价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客观上起着抑制出口的作用。相反,由于国内商品物价普遍上升,相比较而言,进口商品就显得便宜,鼓励了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出现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综述

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  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与评述 何国华 徐正林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不仅综合 地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国与外国贸易和非贸易往来及 资本流动情况,而且还制约着其对外开放的程度与 国内经济增长的速度。因而,如何对国际收支进行 调节,历来为西方经济学家们所重视,在国际收支调 节问题上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论观点:自动调节 论和政策调节论。至于哪一种理论观点占统治地 位,则取决于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1115—16世纪,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重商主义占据了当时经济学的主流地位。重商主义者把货 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国家要致富,就必须增 加货币,而获得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是发展对外贸 易,因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遵守多卖少买,多收入 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得贸易顺差。然而,当时任何一 个国家都难以完全凭借商品的竞争力保证贸易顺 差,所以,为了促进商业资本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从 武力上更好地进行海外扩张,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加 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重商主义者坚决主张建立 统一的封建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对 外贸易上,则主张诉诸保护贸易政策以确保贸易顺 差,从而显示出强烈的政策调节论的倾向。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随着资本原始积 累阶段的逐渐结束,资本主义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已 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资产阶级开始不再需要那种带 有封建残余色彩的国家干预主义,而是需要自由竞 争和自由贸易,所以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 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主流经济学的地位。与此相适 应,在国际收支理论领域,大卫?休谟主张自动调节 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风靡一时。 休谟认为,在金本位制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 差,就意味着本国黄金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物价水平下跌,本国商 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而外国商品在本 国的竞争能力则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同样,国际收支顺差也是不能 长久维持的,因为顺差会造成黄金的净流入,这又会 趋于扩大国内货币供给量,造成物价上涨。物价上 涨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顺差减少乃至 消失。这就是所谓“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基本 思想。按照这一理论,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完全用 不着人为的政策干预,在价格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国 际收支会自动趋于均衡。 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以比 休谟严谨得多的经济学术语,阐述了与休谟观点相 似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论的思想。李嘉图之后,西 方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穆勒和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在用“相互需求说”或“相互供求说”论证国际 价值的过程中,重申了国际收支自动均衡的观点。 特别是马歇尔首创的“需求弹性”概念,为“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锻造了新的重要一环。因为在休谟 那里,进出口需求对于价格是被暗含地假定为有充 分弹性的,而在现实世界中,各类商品的需求弹性是 不同的,从而相同幅度的价格变动对进出口流量会 产生不同的效应,以致即使在古典金本位制下,贸易 平衡问题也比休谟所设想的复杂和困难得多。21休谟的理论是以金本位制的存在和工资、物价的充分伸缩性为前提的。但是,进入本世纪以 后,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各种固有矛盾的不 断激化,金本位制的存在基础日益削弱。随着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 争增加通货的需要,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 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处于 43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主要有: 财政政策采取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和调整税率的方式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当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国际储备较多时,采取增加财政预算、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刺激投资等手段,可以提高消费水平,促使物价上涨,增加国内需求和进口,减少顺差。当国际收支大量逆差时,则可采取削减财政预算、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通货等措施,迫使国内物价下降,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减少逆差。 金融政策采取利率调整、汇率调整和外汇管制等政策来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①利率调整。提高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可以吸引或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可以降低利率,促使资本外流和扩大投资规模,使顺差缩小。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控制投资规模,使逆差缩小。但是,提高利率会使本币汇率上升,容易影响国内投资,抑制商品出口,从而发生贸易收支逆差或使逆差扩大,从根本上影响国际收支的改善。因此,只有在币值严重不稳,国内经济和金融状况不断恶化时才采取调整利率的措施。②汇率调整。通过货币法定升值或贬值,提高或降低本币的汇率,可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升值后,本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会相应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就会下降,在客观上起到鼓励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从而使顺差减少;相反,货币贬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逆差。但运用汇率手段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往往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抵制。③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机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外汇的自由买卖或采取差别汇率。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汇入不敷出时,制定严格的外汇管制条例,对外汇买卖、外汇的收入和支出实行严格管制,控制外汇的支出和使用,防止资本外逃,可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 贸易管制政策贸易管制政策的着眼点是“奖出限入”。在奖出方面,主要是实行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和出口补贴。出口信贷是由进出口银行为扩大出口向本国出口商或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概述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概述 国际收支运动规律表明,国际收支均衡是暂时的,而失衡是常态。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加之市场本身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加以调节,使之恢复均衡。 要正确调节国际收支,必须首先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政策对症下药。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临时性因素、收入性因素、货币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这里只介绍主要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作用机理。 1.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借款抵消超额外汇供求以调节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货币当局减少外汇储备或临时向外借款,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弥补外汇供给缺口;出现顺差时,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外汇,增加外汇储备,消除超额外汇供给。 外汇缓冲政策不仅可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而且还可以稳定汇率,但是外汇储备和举债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这种调节政策只适用于: (1)调节临时性失衡,避免本币汇率因临时性失衡而遭受无谓的波动。 (2)调节长期性失衡时作为其他政策的辅助措施,避免过猛的调整对国内经济造成难以承受的冲击。 2.财政、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税收和政府支出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采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出现顺差时,宜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来影响国际收支,以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逆差为例: (1)收入效应,即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倍数减少,造成国内需求和支出下降,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