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

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

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
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要求】

1.高考要求:(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热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以某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来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图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从考核能力上看,注重结合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人类活动等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考情分析】

1.考点分布: 2012上海卷地理(十六);2012上海卷地理(十九)46、47、48。

2.高考命题趋势:当今社会众多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是忽视陆地环境整体性所造成的后果,以此为切入点,考查整体性知识。

【自主学习】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__________、生物循环和________物质循环等过程。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______________的能力,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___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学习探究】

〖互助学习〗

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以气候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为例,说明气候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2.试以水循环为例,说明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3.请以植被破坏为例,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思路点拨〗

点拨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

1.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呼吸作用、光合作

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太阳能――→光合

作用化学能――→分解呼吸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例1.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答案:

点拨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

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

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

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

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

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

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

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

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

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

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

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

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

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例2. 下图为“R 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 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 。R 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 。甲国在R 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 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

答案:

〖变式达标〗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判断方框I 、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3. 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 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4.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5.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含义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分解作用

D.化合作用

7.图示内容可以反映的森林功能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8.图示过程的意义在于…………………………………………………………………………………()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位置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

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

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

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11.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1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

(3)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上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课堂小结〗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来进行的,现将它们的概念、环节、意义等一并总结如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

4.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有机圈层)。生物圈占有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及岩石圈的上部。生物的出现,通过光合作用与生物循环,改造了三大圈层。生物(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光、热、水)条件影响很大。

5.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6.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整体性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

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举例

气候的变化、地貌的变化、岩石的形成和风化、土壤的形成和退化、水土流失等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课后巩固】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4.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如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5~6题。

5.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a

B.b

C.c

D.d

6.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a

B.b

C.c

D.d

7.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8~10题。

8.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沿岸有寒流经过

D.沿岸有暖流经过

9.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大陆性显著

D.气温年较差小

10.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A.迎风坡的影响

B.纬度的影响

C.洋流的影响

D.经度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11~12题。

标绘树木基干可以整体考察树木年轮序列,进而可以确定树木生长期内极端或异常事件。下图示意对三棵树木基干的标绘:第一圈记作○,最后一圈记作 。横轴上方的垂线代表宽年轮,年轮愈宽,所做出的线愈长;下方的垂线代表窄年轮,年轮愈窄,所做出的线愈长。

11.上图所示树木年轮的变化特点是…………………………………()

A.年轮宽度变化是均匀的

B.树木3的年轮宽度变化最大

C.树木1树龄最小,年轮宽度变化最大

D.树木的年轮宽度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12.1970~1988年间是一段干旱期,期间极端干旱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76年

C.1980年

D.1988年

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13~14题。

13.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A.地表温度年变化越来越小

B.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

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降低

14.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

A.土壤肥力提高

B.洪涝灾害加剧

C.三角洲面积减小

D.渔业产量逐年上升

15.多年冻土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持续两年以上处于0℃以下的土层。多年冻土融化…()

①使地表土壤水分含量上升②使地表建筑物倾斜倒塌

③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④使植物根系生长空间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

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读“各要素联系框图”,完成下列

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②气温低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江汉平原宁夏平原自然带类型①________草原、荒漠过渡带主要粮食作物②________小麦

根据当地问题结合自然、社会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③________________ 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中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下图反映了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

系,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框图补充完整。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

下降

【课后反思】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思路点拨〗

例1.(1)B (2)D

例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变式达标〗1.C 2. A 3. C 4. A 5. A 6.A 7.D 8.D 9.C 10.A

11.(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12.(1)①D ②B ③C ④A(2)整体水土地(3)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干流的调节作用占用沿岸河道种田建厂,使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下降

(4)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减小人类开发可能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

?课后作业?

1.B

2.B

3.C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D 12.B 13.B 14.C 15.B 16.(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7.(1)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水稻③荒漠化研究(研究性课题可针对当地气候干旱、荒漠化特征等进行选择,合理即可)

(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能力下降、水体净化能力减弱、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任答三点)。

(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4)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2含解析

选择题专练(二) (时间:20分钟分值:44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 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示意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1~3题。 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为标准。 1.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覆盖是( ) A.稀疏灌丛B.草地 C.农田D.建设用地 2.关于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疏灌丛接受太阳辐射较多,积雪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较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积雪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了积雪的消融 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积雪的保温作用,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径流 1.C 2.B 3.A[第1题,积雪厚度越大,说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对比表中不同地表覆盖下年最大雪深可知,农田年最大雪深数值最大,为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覆盖。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稀疏灌丛积雪结束时间是268日,较晚,说明积雪消融速度较慢,A错;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是266日,较早,说明积雪消融速度较快,积雪紧实度较小,B对;农田积雪结束时间是264日,最早,说明积雪消融速度最快,C错;高大建筑物的遮阳作用,减缓了积雪的消融,D错。第3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了土壤温度,A对;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B、

2020高三文综地理每日练3月25日

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马哈赞加是水冲玛瑙的知名产地。某地理考察队为了探究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按照图示路线从马哈赞加徒步到达甲地。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月份中最适合马哈赞加人工采挖水冲玛瑙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考察线路所经过的四城市中() A.马哈赞加年均温最高 B.甲市年降水量最少 C.乙市海拔高度最高 D.丙市年日照时数最少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杂草等物质覆盖果园,覆盖厚度为15~20 cm。果农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据此完成3~5题。 3.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 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 4.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减少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节土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有专家认为,对于土质黏重的土壤不宜直接在表层覆草,需深翻后再覆草,深翻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水土流失 B.减轻土壤盐碱化 C.减少土壤水分下渗 D.减少土壤含水量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该群岛由110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6~8题。 6.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①断层发育形成岛屿 ②长期受海浪侵蚀 ③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④山顶出露海面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 A.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 C.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 D.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 8.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亚历山大群岛支柱产业的是 A.水产品加工B.服装加工 C.仪表制造D.海滨浴场旅游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9~11题。

新版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 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思维建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1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图11-1 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规范演练

1.[2013·海南卷]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2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图11-2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2.图11-3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3 (1)从图(a)到图(b),同纬度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图(b)所示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指出图(b)中A—B沿线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图(a)所示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简要说明其危害有哪些。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1-4为欧洲某流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材料二图11-5为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图11-5 (1)在下面表格中列出甲、乙两河流干流流向、水量的异同点,并作出合理解释。 不同点 相同点 原因 (2)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类型11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类 1.原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的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 极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关系:(淮河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 加重上游流域的洪涝灾害。 2.(1)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主要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统考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2含解析.doc

选择题专练(二) 阿瓦什国家公园(图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公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b)和路堤通道(图c)。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2.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 A.食草动物安全通过B.食肉动物捕食猎物 C.列车顺利穿行D.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1.D 2.A [第1题,本题需要利用野生动物迁徙规律进行分析。非洲大草原野生动物逐水草而居。读图可知,该公园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草原即将进入干季、南半球草原即将转入湿季时,是野生动物向南迁移的高峰。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6月份到10月份,可推知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10月。第2题,比较两种通道可知,路堤通道上有大量的植被,通道建在铁路之上,可推知有利于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3~4题。 3.推测图中气压分布最可能出现在( )

A.2月B.5月 C.8月D.10月 4.下列四地中,近期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3.A 4.C [第3题,据图可知,同纬度海洋上出现高压中心,陆地上气压较低,应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最可能出现在2月,A对;5月、8月北半球是夏半年,南半球是冬半年,B、C错;澳大利亚10月是春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气压差异并不明显,D错。第4题,丙地靠近低压中心,易形成降水。]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5~7题。 5.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及其形成,推测合理的是( ) A.以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以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以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以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6.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海水入侵强度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稳定入海河道 7.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 ①东移②西移③潮差增大④潮差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A 6.D 7.A [第5题,本题需要利用河床地貌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淤积作用使

精修版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9)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含答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9)河流航运价值 的评价(含答案) 思维建模 河流航运价值的大小与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变化的大小和流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水量越大,水量变化越小,流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河流航运价值越大;水量越小, 图29-1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29-1 指出黄河下游航运能力较差的原因。 型船只无法通航;黄河下游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规范演练 1.读欧洲简图(图29-2),回答问题。

图29-2 (1)图中A地多湖泊,该地所在国有“千湖之国”之称。我国湖北省则有“千湖之省”之称。两地湖泊形成的自然原因分别是什么? (2)图中C是____________河,该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甜菜、亚麻等,请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西跨度更大,分布更广,试分析其原因。 (4)评价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自然条件。 2.云南、贵州两省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煤炭基地,而华南地区是重要的经济区和煤炭资源贫乏区,尤其广东省有着不断增长的煤炭消费需求,煤炭东调是协调两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读西江流域煤炭基地及内河运输示意图(图29-3),回答有关问题。

图29-3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西江流域的航运条件,并说明图示区域内的煤炭东调对广东省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2)贵州省尽管降水丰富,但是大部分地区旱灾多发,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3.读图29-4,回答下列问题。

图29-4 (1)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多注入________洋,可见其地势特点是________高________低。 (2)俄罗斯河流众多,但除伏尔加河外,其他河流的航运价值都不高,其原因是什么? 4.读图29-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29-5 (1)图中河流虽为世界大河,但其航运价值不高,请说明原因。 (2)保护该区域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类型29 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类 1.(1)A地湖泊由古冰川作用而成,湖北省湖泊多是因冲积平原地势低洼积水而成。 (2)伏尔加有利: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沛;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伏尔加河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不利:年均温较低,冬季较长且寒冷;年降水量小。 (3)地中海深入大陆,沿海地区易受海洋影响;山脉呈东西走向,西风更易深入大陆。(夏季地中海比沿岸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冬季地中海海区气温比沿岸高,形成低气压,上升气流明显,其在西风影响下更易形成降水) (4)地形平坦,河流水流平缓;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水量丰富且稳定;冬季

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10 人口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分析

类型10 人口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思维建模 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亚洲东部、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自然环境 地形 平原地区人口分布集中,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分布稀少(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高原地区) 气候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存、居住 水人口分布往往与水源分布相一致 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土壤贫瘠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矿产矿产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社会经济从城市的带动作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政治文化人口大规模的迁移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实例】影响中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 中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东南部人口较稠密,西北部人口较稀疏。其原因是:该线东南部大部分为沿海、沿河、沿湖地区,平原面积较广阔,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较肥沃,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便利,城镇密集,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入;该线西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荒漠面积较大,经济落后,交通闭塞。 典题示范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10-1),回答问题。 图10-1

B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各是什么? 解题分析 (1)自然原因:该线西北地区主要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分析。青藏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这些自然条件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社会经济原因: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原因应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文化落后。这些都影响了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答题要领(1)自然原因必须体现地形、气候等角度 (2)社会经济原因必须体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角度 [答案]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规范演练 1.图10-2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问题。 图10-2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需要永恒关注的问题。读美国本土铁路交通示意图(图10-3)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区域图(图10-4),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练习题精选 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 锦 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2019年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1.A、D两岛附近海水盐度偏低,其原因主要是( ) A.都受陆地径流的影响 B.都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 C.都受寒流的影响 D.A岛附近受海冰融化的影响,D岛附近受暖流的影响 2.A、E两岛屿以东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或区域性渔场,与其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有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3.C、D两岛地表景观( ) A.都被森林覆盖 B.都为荒漠景观 C.C岛为亚寒带针叶林,D岛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C岛被冰川覆盖,D岛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当A岛春分日出时,D岛见到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校园旗杆影长在当日内达到最长 B.夜幕降临,万家灯火

C.曙光初露,旭日东升 D.太阳当空,春暖融融 2019年上海浦东商品住宅一季度均价8596元/m2,二季度9045元/m2。 上海市人口增长分布表 时期人口增长率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19902019年 -12.7 24.3 1.90 20192019年-17.14 27.23 -3.37 根据上述相关资料回答56题。 5.上海近郊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①郊区城市化②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与近郊区新住宅区建设加快 ③近郊区比市区更接近地价最贵的商业中心④近郊区比市区就业机会更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6.近几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商品住宅价格快速超过珠江三角洲商品住宅价格,其主要原因 是( ) ①长三角经济腹地比珠三角更广,国际直接投资比重超过珠三角 ②长三角科技实力比珠三角更强,科技人才流入超过珠三角 ③长三角阳光比珠三角更充足 ④长三角农业比珠三角更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每日一练 高考地理精选 (11)

每日一练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每日一练 下图为一位旅游者于北京时间2018年7月30日13:31在巴厘岛面向大海拍摄的景观。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光影可知该景观拍摄的地点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最能反映该地6月22日旗杆杆影端点移动轨迹的是() 【答案】1.D 2.A 1/ 5

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城市的观察者在6月22日观慕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地理坐标。据此完成3—4题。 3.观察者所在城市可能是() A.杭州 B.石家庄 C.沈阳 D.哈尔滨 4.观察者在12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答案】3.C 4.B 大题精选 1.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 2/ 5

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2.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精题甄选 3/ 5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0)影响渔场形成的因素分析(含答案)

类型20 影响渔场形成的因素分析 湾暖流影响,饵料和养分充足。 典题示范 [2013·上海卷]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图20-1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

(续表) 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 劣:绕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任答一点即可) (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南部、西部沿海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规范演练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湖中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过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20-2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图20-2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因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2.图20-3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0-3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20-4为我国海域洋流分布图。 图20-4 材料二图20-5为我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

高考地理特色讲练 类型3 气候特征描述

类型3 气候特征描述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际变化 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 变温型 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冬冷夏热(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典题示范 [2013·福建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3-1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3-1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描述M城气候特征。 解题 分析 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气温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 值以及气温年、日较差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 方面分析 答题 要领 (1)气温方面必须体现“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2)降水方面必须体现“年降水量小”的特点 [答案]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规范演练 1.读某区域图(图3-2),回答问题。

图3-2 图中加利福尼亚半岛(甲)与佛罗里达半岛(乙)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试比较它们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3-3(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3-3(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a) (b) 图3-3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整理2019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整理人 尼克 地理试题

地理试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1题)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有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关于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 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 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4.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6-7题。 6.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7.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读下图回答8~9题。

高考地理每日一练(3月20日)气候试题

每日一练(3月20日)气候试题 一般来说,凡主要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主要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气候类型区。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2)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A.③地 B.④地 C.⑤地 D.⑥地 涉及的基础知识和答题思路: 一般来说,凡主要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主要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气候类型区。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B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2)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C )

A.③地 B.④地 C.⑤地 D.⑥地 涉及的基础知识或答题思路: 基础知识: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的判断分3个步骤: 型 答题思路: (1)由图中纬度的数值变化可判断此区域为北半球,由材料阴影部分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图中阴影区域的位置(大陆西岸)及知识点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判断:③为地中海气候,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推出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1)题干中强调的是夏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不难得出结论①②④⑥,②④⑥为夏季受海洋影响明显,①为全年受海洋影响明显,所以(1)小题选B。(2)小题也是气候类型的判断,就是图由气候类型分布图变成了气温降水示意图,考察同学们的读图能力。由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15℃以上,属于热带;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少(注意纵坐标的数值大小),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2)小题选C。

2019-2020学年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4)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4)河流水系、水 文特征描述(含答案) 思维建模 (1)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干、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2)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3)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放射(散)状分布,如亚洲总体的水系特征。 (4)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5)格子状水系: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6)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呈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2.河流水文特征

读图4-1,概括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图4-1 较大,航运条件好。 水文特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无结冰期;上游水能资源较丰富,下游河段航运价值高。 规范演练 1.图4-2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甲湖泊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河段的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图4-2 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3中的主要国家甲国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该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我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图4-3 ( 1) 分 别 说 出 A、B 两 地 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3.读图4-4,完成下列问题。

新教材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6)交通区位因素分析(含答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6)交通区位因素 分析(含答案) 思维建模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 高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线路,初 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图 16-1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16-1 (1)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指出 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

用,并分析其原因。 (2)对于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请简述理由。 化水平的提高。原因:高铁建成后,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扩大甲城的经济腹地;有利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2)①线方案。理由:①线与②线比,①线所经地区地形较平坦,施工难度较小,投资较少;①线所经的城市较多,人口较密集,经济效益较高。 或②线方案。理由:②线与①线比,②线占用耕地较少;②线所经的城市较少,人口较稀疏,征地费用较低。 规范演练 1.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上涨,俄罗斯“能源立国”的政策和石油业的繁荣景象,大大提升了它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地位。 材料一 图16-2为俄罗斯石油管道方案示意图。 图16-2 材料二 中国、日本、俄罗斯三国围绕石油管道的走向问题先后提出三套方案,历经两年多的拉锯战,俄罗斯从本国利益考虑,最终选择了“泰纳线”方案而放弃了“安大线”“安纳线”方案。与其他两条线相比,“泰纳线”将从贝加尔湖以北150千米的地方经过,部分线路紧邻贝阿铁路,且最大限度地靠近西西伯利亚油田和有待开发的东西伯利亚油田,以保证“泰纳线”8000万吨的年输油能力。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对俄罗斯最终选择“泰纳线”石油管道方案进行评价。 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见图16-3)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非选择题专练14(含解析)

非选择题专练(十四) (时间:20分钟分值:46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北美部分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其中只有马达加斯加岛还保存有成片的猴面包树林。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300~800 mm。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被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猴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下面图乙为猴面包树分布区示意图,图丙示意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 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为700 mm,年均温约为21 ℃。河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材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6分)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6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观赏“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当地合适的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丙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可判断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根据图乙判断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题,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可以依据猴面包树的特点并结合该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第(3)题,游客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观赏“生命之树”奇观

每日一练 高考地理精选 (9)

每日一练丨半山腰太挤,我们山顶见。 每日一练格拉斯是一座位于海拔325米高山之中的小镇,位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距离地中海20千米。温暖湿润的环境使香水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每年为格拉斯创造6亿多欧元的财富,被誉为“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从基础皮革加工业到以花田加工业为主导的香水生产,产业专业化、集聚化;第二次转向国际化采购原材料的模式,当地则更多地转向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据此完成7—8题。7.格拉斯小镇第一次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A.皮革加工业污染严重 B.皮革的市场需求小 C.香水生产的附加值高 D.香水制作技术成熟 8.格拉斯小镇转向国际化采购原材料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栽培技艺 B.降低生产成本 C.扩大品牌知名度 D.集约利用土地 【答案】7.C 8.B 1/ 7

2019年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自西向东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读图完成9—10题。 9.与传统沟渠输水相比,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优点有() A.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减少对珠江航运的干扰 D.预留浅层地下空间 10.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西江入海口咸潮减轻 B.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 2/ 7

C.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D.导致深圳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9.D 10.C 大题精选 1.格陵兰岛(图10)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3/ 7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地理位置特征描述(含答案)

类型1 地理位置特征描述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 点状:具体的经纬度 面状:某地的经纬度范围、穿过某地的重 要经纬线及其所跨的纬度带和热量带 海陆位置 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洋东西侧, 临海、距海较近、深居内陆 相对位置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与哪些行政区相邻 位于某地(比如山、河、城市等)的什么方 位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且不稳定。2007年该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虽然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粮食仍不能自给。该国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图1-1为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图1-1 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方面,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解题分析 经纬度 位置 纬度:位于赤道和20°N之间,属于热带 经度:40°E穿过该区域 海陆位置位于红海西岸或东临红海 相对位置位于非洲的东北部 答题 要领 (1)题目要求按“温度带位置”回答,必须体现出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要体现出与红海的位置关系 (3)题目要求要体现出“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 [答案] 位于热带,东濒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 规范演练 1.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

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2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纽约(41°N,74°W)的________方向。 (2)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2.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GIS技术研究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绘制了甲区域气温分布模式图。图1-3(a)是甲区域1月份气温分布,图1-3(b)是甲区域7月份气温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图1-3 简述甲区域的地理位置。 3.阅读关于新西兰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有将近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草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高考地理特色讲练类型27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类型27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思维建模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 典题示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27-1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7-1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甲 乙 图27-1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利福尼亚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通水,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济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规范演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其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其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27-2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图27-2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图27-3中斜纹阴影区域示意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7-3 (1)说明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2)图示区域主要能源外运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是________运输,请列举其中一条东西向干线的名称,并在图中画出其大致走向。 (3)近年来,该区域逐步转变能源输出方式,变输煤为输电。试分析该区域转变能源输出方式的原因。 3.图27-4(a)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图27-4(b)示意北京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 (b) 图27-4 (1)结合图27-4(b),描述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分析该气候特征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有何影响。 (2)华北平原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会对于华北地区产生怎样的有利影响?

高考地理百道选择题专练

高考地理百道选择题专练 读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某区域示意图,分析斜线所示地区。回答1—2题。 1. 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 冲积低平原 C. 河谷平原 D.三角洲 2.所示区域不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干旱 B. 洪水 C. 土地盐碱化 D. 沙尘暴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它能源),回答3—5题。 3.甲、乙、丙、丁各能源使用过程中,产 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 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5.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 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3题。 6.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 地区是 A.中国的西宁 B.中国北京中关村 C.美国的华盛顿 D.澳大利亚的珀斯 7.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A.在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B.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C.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D.在上海建钢铁厂 8.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A.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乡村向城市转移D.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2005年8月6日3:40台风麦莎在玉环县(28°12′N,121°48′E)登陆,登陆时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以上。读图回答4题。 9.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10.有人说台风是一种“小面积受灾,大面积受益”的气象灾害。其“益”不.表现在 A.延长休渔期,保护渔业资源 B.解除或缓解旱情 C.增加水库蓄水量,利于水利发电 D.调节气温,降温消暑 11.登陆期间,宁波(29°48′N,121°30′E)处于11级风圈的边缘,其11级风圈半径(箭头)约为 A.228公里 B.178公里 C.308公里 D.128公里 12.登陆期间,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警报。①、②、③、④处海岸,影响较小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每日一练 高考地理精选 (1)

每日一练|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 就不要放弃梦。 每日一练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该群岛由1 10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①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②长期受海浪侵蚀 1/ 8

③风力侵蚀作用明显④山顶出露海面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主要是由于()A.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 C.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 D.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 5.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亚历山大群岛支柱产业的是()A.水产品加工 B.服装加工 C.仪表制造 D.海滨浴场旅游 【答案】3.D 4.B 5.A 【解析】第3题,从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群岛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所成,④对。长期处于海洋之中受海浪侵蚀海岸陡峭,②对;不是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①错误;处于海洋之中,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③错误,选择D。第4题,亚历山大群岛处于40°N~60°N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全年气候温和,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B对;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但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2/ 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