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萜类化合物(综述)

萜类化合物(综述)

萜类化合物(综述)
萜类化合物(综述)

萜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及生理生态功能

姓名:曾鸿雁

班级:生物0802

学号:20083196

萜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及生理生态功能

曾鸿雁西南科技大学

引言一次代谢(primary metabolism)指在植物、昆虫或微生物体内的生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柠檬酸代谢,生成生物体生存繁殖所必须的化合物,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核酸及其局和衍生物、乙酰辅酶A的代谢过程,这些化合物称为一次代谢产物。一次代谢过程对各种生物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而二次代谢是从某些一次代谢产物作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特殊生物化学反应生成表面上看来似乎对生物本身无用的化合物,如萜类、甾体、生物碱、多酚类等,这些二次代谢产物就是人物所熟知的天然产物[1]。

二次代谢产物在生成它们的生物体内有何影响或作用及对环境的作用,随着对这些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始逐步浮出水面。例如,栎树中的鞣酸是幼虫生长的抑制剂,可以保护保护栎树生长。二次代谢产物可以成为非滋养性化学物质,它能控制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生态学。

由于天然产物数量种类繁多,结构迥异,根据研究的需要,人为的依据天然产物骨架和化学性质分成了八类①糖盒糖苷;②生物碱;③黄酮类;④萜类;

⑤甾体类;⑥醌类;⑦香豆素和木脂素;⑧其他类。本文就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生物学特性做一综述。

1 萜类化合物的概述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一类异戊二烯(C10H16)的聚合体及其含氧的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分子式含C数在15~40个)的统称。从结构上可划分为若干个异戊二烯单位,称为异戊二烯规则。但是生物体内萜类并非异戊二烯相互聚合二形成的,在植物体内萜类的真正前提是由乙烯生成的甲戊二羟酸,称为生源的异戊二烯规则[2]。

萜类化合物按照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可分为单萜、二萜、三萜等,见表1。

表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类别异戊二烯单位数(n)含碳数存在

单萜(mono-terpenoid) 2 10 挥发油(精油)倍半萜(sesqui- terpenoid) 3 15 挥发油、树脂二萜(di- terpenoid) 4 20 树脂

三萜(tri- terpenoid) 6 30 皂苷、树脂

四萜(tetra- terpenoid)8 40 色素

萜化合物”[4]。根据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环数,萜类又可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等。

2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5]

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骨架庞杂、数量庞大,同分异构体多,梨花性质差异较大,结构稳定性差,其提取和分离方法也应结构不同呈现多样化。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脂浸润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如表2所示。

表2 萜类化合物常用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

介绍 压榨法

压榨法一般用于柑橘类植物精油的提取,将果皮直接冷榨,就可获得含有细胞及细胞液的粗精油,在经离心或过滤获得精油。此法主要用于单萜及倍半萜的提取分离。 水蒸汽蒸

馏法

将植物的花、叶、皮、茎、根等装入蒸馏釜中,通入水蒸气加热,精油和水蒸气一起蒸出,冷凝后从油水混合物中分出精油。适用对象同压榨法。 溶剂萃取

利用乙醚、石油醚、乙醇等不同极性、不同沸点的溶剂,室温湛漉蒸去溶剂得浸膏再进一步处理及得萜类化合物。此法对于各类萜都比较适用。 脂浸润法

利用脂肪吸收精油,在从脂肪中提取精油。此法适用于各种对热稳定性较差的萜类。

但是其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少数名贵植物香料的萃取。

使用上述方法分离得到的萜类化合物是多种不同种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以萜类为主,杂混有非萜类的无环、脂环、芳香族、含氮或含硫的化合物。因此需做进一步分离提取,常用的方法有:

1)化学法分离利用化学试剂和萜类结合生成易分离的中间物,再从中间物中分离目的萜类。常用的方法有①与卤化氢生成结晶物进行分离②生成亚硝酰氯加成物进行分离③萜醇的分离④醛酮类萜的分离

2)精密分馏法由于萜类结构的差异而造成沸点的差异性,便可利用分馏分离法。一般来说,精密分馏后的某些物质纯度可以达到要求。

3)色谱分离法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在萜类的使用常用的吸附剂有中性氧化铝、硅胶等,洗脱机常有正己烷。石油醚、含5%乙酸乙酯的石油醚等。

实际中,常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使用(见表3)

表3 萜类化合物分离提纯

方法优缺点

精密分馏和柱层析

联合

能较大量的取得各个萜类化合物的单离组分,但待分析的样品量需要太多,不适用资源调查的工作

柱层析和气象色谱

法联合

需要的样品量少;对具有相近沸点和挥发度化合物此法比较好

化学分离法和气象色谱法联合

利用化学分离,按其功能基的性质将混合物进行分组,再利用色谱分析便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3 萜类化合物的合成

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和分离天然产物的量有限,如分离200mg可的松需要2万只牛的肾上腺做原材料,分离1kg紫杉醇需要11t红豆杉树木,远远达不到人们研究和使用的要求,必须进行人工合成。目前常用的合成法分化学全合成和生物合成。

3.1 全合成

其思想是异戊间二烯C5H8是一个半萜类,是形成萜类化合物的基块,将两个异戊间二烯聚合即形成C10H16的萜类。但上述方法难以实现经济化,一种较为实际的方法是将异戊间二烯作为萜类分子的第一部分(C5),再经过(C5+C3+C2)去形成分子的第二部分,中间体C

8

是甲基庚烯酮,可经过与某种C2单位的化合物如乙炔相接合生成C10单萜化合物,如Ruzicka合成芳樟醇即采用此法[6]。

3.2 生物合成

目前比较公认的生物合成方法是Ruzicks提出的生源异戊二烯法则,经Lynen、Folkers等补充完善,形成即MVA途径:由乙酸与辅酶A结合形成甲戊二羟酸,再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IPP),由它及其异构体合成焦磷酸香叶酯,继续衍化或聚合,生成各种类型的萜类化合物。(如图2)

此外,由Rehmer提出的非甲戊二羟酸途径也得到证实,也即DXP途径: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醛,在转酮酶的催化作用下聚合成1-去氧木糖-5-磷酸酯(DXP),经异构化和还原反应,形成2-甲基赤藓糖-4-磷酸酯(MEP)中间体,再经去磷酸化、环化等步骤生成IPP,从而衍生单萜、二萜类化合物。

图3 MVA途径(左)和DXP途径(右)

4 萜类化合物的生理生态功能

4.1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

4.1.1 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Popov对生油松、白桦混交林的研究表明,桦叶的水浸液和挥发性物质在高浓度下能抑制松鼠种子发芽势及幼苗生长,其主要是萜类化合物在起作用[7]。有些萜类化合物,如一些单萜能强烈抑制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已被公认,但是一般认为单独某种化合物的抑制作用较低,而混合物的作用较强。

4.1.2 调节群体密度-自毒作用

植物萜类化合物作为化感物质不仅仅只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有时还抑制自身幼苗的生长发育,称自毒作用。骆世明等对茶树和蟛蜞菊的研究证实,植物本身产生的毒性物质,如倍半萜内酯等,可影响群体密度,并且这种自毒作用有利于自然选择[8]。

4.1.3 影响种群格局和群落演替

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对自身及其周围环境起抑制或促进作用,Muller对加州常绿硬浓度阔叶灌丛群落的研表明由于灌木通过分泌萜类化合物抑制了周围的草本植物生长,造成了其周围1~2m的裸带,而后才是矮小草本。他们对关于鼠尾草及加州蒿抑制周围禾草生长而形成裸地圈的研究表明是由于土壤中的萜类化合物如桉树脑和莰烯酮造成了这种现象[9]。

4.1.4 低浓度的促进作用

4.2 帮助植物抵御天敌

萜类化合物可以作为阻食剂和毒性物质直接对侵害植物的敌害产生阻食和毒害作用,直接保护植物。棉花植株内各组织器官的色素腺内广泛存在着萜类化合物,包括棉酚、半棉酚酮等,这些萜类化合物可以抵抗烟蚜夜蛾和红铃虫的活性[10]。另一方面有些植物也通过产生萜类化合物释放到环境中引诱侵食植物的敌害的天敌前来而解救自身。如Dicke的实验表明,利马豆被螨虫侵袭后,释放出大量的萜类化合物,通过释放(3E)-4,8-二甲基壬烷-1,3,7-三烯和(3E,7E)-4,8,12-三甲基十三烷-1,3,7,11-四烯吸引螨虫的天敌—雌性捕食螨[11]。

4.3维系植物和其他生物类群的互惠关系

萜类物质多具有特殊的香气,植物通过这种香气诱使昆虫前来取食或“交尾”,从而实现授粉,以使自己能够稳定的繁衍下去[12-13]。

4.4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萜类物质有着十分明显的抗病杀菌作用。木本植物心材的萜类有很强的防腐作用;洋葱与豌豆间种,洋葱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可以杀死豌豆的黑斑病菌。此外,楝科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广谱的抗病杀毒作用,如从印度楝种子种分离得到的一系列四环三萜类抗菌化合物[14]。

通过对萜类物质的了解,我们发现其有着巨大潜力的经济价值,而且已知部分经济价值已经向人类生活渗透,因此试图找到能实现工业化生产萜类物质的途径,亟不可待。

参考文献

[1]刘湘等.天然产物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

[2]陈玉坤.萜类天然产物的提取及生产工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

[3]Bohlmann J,Gilbert M G.Plant terpenoid synthases:Mokecular biolog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Proc Nati Acad,1998,95

[4]langenheim J H.Plant resins.Am Sci,1990

[5]尤康侯等.萜类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6]L.Ruzicka & V.Fornasir,Helv.Acta 1919

[7]贾黎民.油松白桦混交林中生化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

[8]骆世明.蟛蜞菊的他感作用及其生化他感作用的分离鉴定.生态学报,1996

[9]Muller CH.Inhibitory terpenses volatilized from Salvia shrubs Bull.Torrey Bot Club,1965

[10]姜永幸.棉花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棉花学报,1997

[11]Dicke M,Sabelis M W.How plant obtain predator mites as bodyguards. Neth J Zool,1998

[12]李绍文.生态生物学:植食性昆虫对食物的选择.生态学杂志,1991

[13]周青.此生代谢的种群生态作用及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农代化研究,1996

[14]Schmutterer H.The Neem Tree,Soure of Unique Natural Products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hement ,Medicine,Industry and other Purposes.In:locke JC.Fungi.Weinheim:VCH Press,1995

萜类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概述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所有异戊二烯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4]。萜类化合物中的烃类常单独称为萜烯。萜类化合物除以萜烯的形式存在外,还以各种含氧衍生物的形式存在,包括醇、醛、羧酸、酮、酯类以及甙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估计有1万种以上,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 萜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是以异戊二烯为基本单位的,因此其分类依据主要是以异戊二烯单位数目的不同为标准来进行。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5H8)n(n≥2),含有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倍半萜,含有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则称为二萜(图1),以此类推[4]。倍半萜约有7 000多种,是萜类化合物中最大的一类[5]。二萜类以上的也称“高萜类化合物”,一般不具挥发性[6]。此外,有的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不同的碳环数,因此又进一步区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等。其中,单萜和倍半萜及其简单含氧衍生物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而二萜是形成树脂的主要成分,三萜则以皂甙的形式广泛存在。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4]。常见含萜类化合物的植物类群有:蔷薇科(Ros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萝科(Asclepi-adaceae)、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柏科(Cu-pressaceae)、杜鹃科(Ericaceae)、木犀科(Ol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胡椒科(Piper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芸香科(Ru-taceae)、唇形科(Labiatae)、菊科(Compositae)、松科(Pin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桃金娘科(Myrtaceae)等[7]。 1陈晓亚,叶和春.植物次生代谢及其调控.见:李承森主编.植物学进展(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93~304 2杜近义,胡国赋,秦际威.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学意义.生学杂志,1999,16(5):9~10 3陈晓亚,刘培.植物次生代谢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生命学,1996,8(2): 8~9 4肖崇厚主编.中药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23~37 5Bohlmann J, Gilbert MG, Rodney C. Plant terpenoid synthas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Proc Nati Acad Sci,1998,95(8):4126~4133 6Langenheim J H. Plant resins. Am Sci,1990(78):16~24 7 谷文祥,段舜山,骆世明.萜类化合物的生态特性及其植物的化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学 报,1998,19(4):108~110 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药物综述-黄酮类化合物

药物综述——黄酮类化合物 关键词:黄酮类;来源;发展史;药理作用;不足之处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黄酮类药物仍有些不足之处。 正文: 1.发展史:黄酮类化合物的发现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二十世30年代初,欧洲一 位药物化学家在研究柠檬皮的乙醇提取物时无意中得到一种白色结晶,将其命名为“维生素P”。动物试验证实:维生素P的抗坏血作用胜过维生素C10倍。2年后,这位科学家进一步发现:维生素 P实际上是一种由黄酮组成的混合物而非单一物质,故后来有人形象化地将维生素P更名为柠檬素。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保健产品首次引起国际医药界的注意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法国一家保健食品厂商率先推出具有市场引导作用的黄酮类保健新品“碧萝芷”。它是从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生长的一种主要树种“滨海松”树皮中提取的一种黄酮混合物。由于碧萝芷能预防和治疗西方国家极为常见的冠心病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故上市后销售情况极为红火。在上市10年以后,临床医学研究人员不断发现碧萝芷有不少令人感兴趣的新用途,其中包括抗哮喘、防止长期抽烟引起的脑动脉硬化与脑血栓形成以及降血压作用等。据科学家研究,法国生产的碧萝芷含有极其复杂的黄酮成分,其中包括:儿茶素、表倍儿茶素、紫杉素、原花青素及其单体、2倍体、3倍体与多倍体混合物。正是这些复杂的黄酮构成碧萝芷多样化药理作用的基础。 2.来源: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多酚类的内信号分子及中间体或代谢物, 包括黄酮、异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醇、黄烷酮、异黄烷酮、查耳酮等,最集中分布于被子植物中。如黄酮类以唇形科、爵麻科、苦苣苔科、玄参科、菊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黄酮醇类较广泛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二氢黄酮类特别在蔷薇科、芸香科、豆科、杜鹃花科、菊科、姜科中分布较多;二氢黄酮醇类较普遍地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异黄酮类以豆科蝶形花亚科和鸢尾科。 植物中存在较多。在裸子植物中也有存在,如双黄酮类多存在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能够改变机体对变能反应原、病毒及致癌物反应的能力,并保护机体组织不受氧化性侵袭的伤害,因此具有"天然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美称。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的可食性果肉中。当把它们从中分离出来后,其味道有些发苦,如桔子、柠檬、葡萄和柚等这些柑桔类植物是黄酮类化合物特别丰富的来源。许多植物如樱桃、葡萄、蔷薇果、青椒、花茎甘蓝、洋葱和番茄等,以及许多草药如越桔、银杏、乳蓟等都含有高质量的黄酮类化合物。此外,多种植物的叶、干和根部也发现了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如山茶花报春黄甙(干燥后用来生产绿茶和黑茶)的叶子,松树皮和成熟和葡萄籽是各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最好来源。 3.药理活性: a.心血管系统活性。不少治疗冠心病有效的中成药均含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不仅有明显的扩冠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心肌缺氧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还有有抗心率失常作用。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的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峰形和吸收强度不同,因此从紫外光谱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乙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试剂能使黄酮的酚羟基离解或形成络合物等,导致光谱发生变化。据此变化可以判断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黄酮和黄酮醇类 黄酮或黄酮醇的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带Ⅱ是由A环的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 黄酮和黄酮醇的UV光谱图形相似,仅带Ⅰ位置不同,黄酮带Ⅰ位于304~350nm,黄酮醇带Ⅰ位于358~385nm。利用带Ⅰ的峰位不同,可以区别这两类化合物。 黄酮、黄酮醇的B环或A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将影响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和形状。例如,7和4'位引入羟基、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可引起相应吸收带向红位移。又如3-或5-位引入羟基,因能与C4=O形成氢键缔合,前者使带Ⅰ向红位移,后者使带Ⅰ、带Ⅱ均向红位移。B环上的含氧取代基逐渐增加时,带Ⅰ向红位移值(nm)也逐渐增加,但不能使带Ⅱ产生位移。有时(例如3',4'-位有2个羟基或2个甲氧基或亚甲二氧基)仅可能影响带Ⅱ的形状,使带Ⅱ歧分为双峰或1个主峰(Ⅱb位于短波处)和1个肩峰(sh)或弯曲(Ⅱa位于长波处)。 A环上的含氧取代基增加时,使带Ⅱ向红位移,而对带Ⅰ无影响,或影响甚微(但5-羟基例外)。 黄酮或黄酮醇的3-,5-或4'-羟基被甲基化或苷化后,可使带Ⅰ向紫位移,3-OH甲基化或 1.甲醇钠(NaOMe),主要是判断是否有4'-OH,3、4'-二OH或3、3'、4'-三OH。

萜类化合物

萜类 1.1.1 概述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类以异戊二烯为结构单元组成的化合物的统称,也称为类异戊二烯(isoprenoids)。该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迄今人们已发现了近3万种萜类化合物,其中有半数以上是在植物中发现的。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按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可分为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两大类。作为初生代谢物的萜类化合物数量较少,但极为重要,包括甾体、胡萝卜素、植物激素、多聚萜醇、醌类等。这些化合物有些是细胞膜组成成分和膜上电子传递的载体,有些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起作用的成分。主要功能有:醌类为膜上电子传递的在载体,载体是细胞膜组成成分,胡萝卜素类和叶绿素的侧链参与光合作用,赤霉素、脱落酸是植物激素。而次生代谢物的萜类数量巨大,根据这些萜类的结构骨架中包含的异戊二烯单元的数量可分为单萜(monoterpenoid C10)、倍半萜(sesquiterpenoid C15))、二萜(diterpeniod C20)和三萜(triterpenoid C30)等。它们通常属于植物的植保素,虽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在调节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植物的芳香油、树脂、松香等便是常见的萜类化合物,许多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是中药和天然植物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有些萜类化合物已经开发出临床广泛应用的有效药物,如青蒿中的倍半萜青蒿素被用于治疗疟疾,红豆杉的二萜紫杉醇被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癌症【1】。

一般来说,含有两个异戊二烯单位骨架的萜类称为单萜;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位骨架的萜类称为倍半萜;含有四个异戊二烯单位骨架的萜称为双萜;依次类推,有三萜、四萜等。此外,按萜类化合物是否含有环状结构又将其再分为无环萜(开链萜)、单环单萜、双环单萜、四环三萜等等。 单萜化合物是由加瓦龙酸(mevalonie acid)经磷酸化,再经脱羧及脱水生成异戊烯基二磷酸酯(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PP),IPP 进一步异构化为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酯(DMAPP),这两种活化的C5单元被称为“活性异戊二烯”,IPP和DMAPP通过反式1,2-加成和反式1,2-消除,以“头-尾”形式相连接构成牛儿键二磷酸酯(GPP),再经生物体内转化形成如下各种单萜化合物基本母核: 无环单帖类:2,6—二甲基辛烷型(9);单环单萜类:薄荷烷型(10),桉树脑型(11),虹彩烷(12),环烯醚萜(13),双环单萜类:蒎烷型(14),樟烷型(15)及异樟烷型(16),葑烷型(17),蓖烷型(18),苎烷型(19)等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_王慧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王 慧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现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发利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 (2010)09-0347-04 收稿日期:2010-05-31 作者简介: 王慧(1974-),女,山东临沭人,主管药师,从事质量控制工作 E-mail : wanghui0602@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471585.html, Progress in Bioactivity of Flavonoids WANG Hui (Shandong Bausch & Lomb Freda Phar. Co., Ltd., Jinan 250101, China ) Abstract: Flavonoids are polyphenols widely found in nature and they have many potential medicinal valu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anti-tumor, anti-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ti-oxidation and anti-aging,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us,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of flavonoids, which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lavonoids. Key Words: flavonoids; bioactivity; review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植物成分,具有C6-C3-C6 基本构型,为植物体多酚类代谢物。主要分为黄酮及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黄烷醇类、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类、双黄酮类,以及查尔酮、花色苷等[1]。黄酮类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对哺乳动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有重要的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性,例如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又有抑制酶活性、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过敏、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药理作用,且无毒无害。黄酮类化合物还是茶及黄芩、银杏、沙棘等众多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进展很快。1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且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余者则无。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系非平面型分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小,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溶解度稍大[2]。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2.1 抗肿瘤活性 黄酮类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信号转导、影响细胞 [11] Denyer S P, Baird R M. Guide to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in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M].2nd ed.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6: 325-326. [12] Mao k, Masafumi U, Takeshi K, et al Evaluation of acute corneal barrier change induced by topically applied preservatives using corneal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 resistance in vivo [J].Cornea , 2010, 29(1): 80-85. [13] Noecker R. Effects of common ophthalmic preservatives on ocular health[J]. Adv Ther , 2001, 18: 205-215. [14] Kostenbauder H B. Phys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Block S S.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M]. 3rd ed. PhiladelpHia: Lea and Febiger, 1983: 811-828. [15] Berry H, Michaels I.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ethylene glycol and some of its monoalkyl ethers against Bacterium coli [J]. J Pharm Pharmacol , 1950, 2: 243-249.

萜类化合物(综述)

萜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及生理生态功能 姓名:曾鸿雁 班级:生物0802 学号:20083196

萜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及生理生态功能 曾鸿雁西南科技大学 引言一次代谢(primary metabolism)指在植物、昆虫或微生物体内的生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柠檬酸代谢,生成生物体生存繁殖所必须的化合物,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核酸及其局和衍生物、乙酰辅酶A的代谢过程,这些化合物称为一次代谢产物。一次代谢过程对各种生物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而二次代谢是从某些一次代谢产物作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特殊生物化学反应生成表面上看来似乎对生物本身无用的化合物,如萜类、甾体、生物碱、多酚类等,这些二次代谢产物就是人物所熟知的天然产物[1]。 二次代谢产物在生成它们的生物体内有何影响或作用及对环境的作用,随着对这些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始逐步浮出水面。例如,栎树中的鞣酸是幼虫生长的抑制剂,可以保护保护栎树生长。二次代谢产物可以成为非滋养性化学物质,它能控制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生态学。 由于天然产物数量种类繁多,结构迥异,根据研究的需要,人为的依据天然产物骨架和化学性质分成了八类①糖盒糖苷;②生物碱;③黄酮类;④萜类; ⑤甾体类;⑥醌类;⑦香豆素和木脂素;⑧其他类。本文就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生物学特性做一综述。 1 萜类化合物的概述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一类异戊二烯(C10H16)的聚合体及其含氧的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分子式含C数在15~40个)的统称。从结构上可划分为若干个异戊二烯单位,称为异戊二烯规则。但是生物体内萜类并非异戊二烯相互聚合二形成的,在植物体内萜类的真正前提是由乙烯生成的甲戊二羟酸,称为生源的异戊二烯规则[2]。 萜类化合物按照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可分为单萜、二萜、三萜等,见表1。 表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类别异戊二烯单位数(n)含碳数存在 单萜(mono-terpenoid) 2 10 挥发油(精油)倍半萜(sesqui- terpenoid) 3 15 挥发油、树脂二萜(di- terpenoid) 4 20 树脂 三萜(tri- terpenoid) 6 30 皂苷、树脂 四萜(tetra- terpenoid)8 40 色素

综述类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综述类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甙,一部分是游离形式,经长期自然选择过程而形成。黄酮家族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功效,另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临床价值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本文就其近年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芳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1]。现已发现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调节免疫、防治血管硬化、降血糖等功能。还有许多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有抗HIV病毒活性[2]。现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1.1 对心脑循环系统的作用 刘崇铭等试验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mg?k gICA,发现家兔心肌收缩力显著抑制,心室张力上升速率尤其明显抑制,显示ICA能降低心肌氧耗。另外还明显缩短心室射血前期,在心室内压下降的条件下,左心室射血期不变而等长收缩期缩短,反映降低总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有助于合并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上述实验结果为临床应用ICA或TFE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实验依据[3]。静注黄酮类化合物于麻醉犬后,全部动物的脑血流量增加且血管阻力相应降低,还能使乙酸胆碱引起的脑内动脉扩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减弱,使处于异常状态下的血管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还可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微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前小动脉管径增加,流速加快。说明黄酮类化合物对脑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 1.2 对血管的作用 1.2.1对外周血管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一方面通过抑制LDL-C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血糖,增强还原性物质的表达等作用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则经过直接扩张血管等非抗氧化作用直接影响心血管功能[4]。Kawaguchi K等试验研究膳食含l%多甲氧基黄酮有助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的32%~40%及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19%-27%显著降低[5],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抗动脉

萜类化合物定义和分类

萜类化合物定义和分类 萜类化合物 1.萜类化合物的定义 从化学结构来看,萜类化合物由异戊二烯单元,C5,为基本结构单元。 从生源来看,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是甲戊二羟酸。 定义,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符合通式(CH)的化合物及5xn 衍生物。 异戊二烯, 甲戊二羟酸, CHOH-CH-COH(CH)-CH-COOH 2232 2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根据异戊二烯结构单元的数目划分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 leading to traffic levels have a greater imbalance. Yibin city, based on the 2008 ~2013 year of external transport of passenger and cargo traffic volume statistics. 2008 ~2013 year, Yibin city, external table 3.1-1 railways roads water transport passenger traffic passenger traffic (million) share (%) Passenger traffic (million) share (%) Passenger traffic (million) share (%) Passenger traffic (million) in 2008 ~2013 year, Yibin city, external transport railways roads water transport traffic statistics 3.1-2 time of air cargo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 摘要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 民以黄酮类化合物也称黄碱素,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大多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 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由于最先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一个酮式羰基 结构, 又呈黄色或淡黄色, 故称黄酮[ 1]。 目前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多,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及半仿生提取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点。用上述方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仍然是一个混合物, 不仅是含有其它杂质的粗品, 而且是几种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 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柱层析法、重结晶法、铅盐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肝脏病毒、抗炎、抗菌、解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糖、镇痛和免疫等生理活性[ 2-5]。这些生理活性已被关注,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课题。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而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多年来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从植物体中分离 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6]。 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多具有基本碳 架的一系列化合物,且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助色取代基团。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固体,多数具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中溶解度稍大。 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多以苷元的形式存在,而在根部坚硬组织中,则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因此,不同来源、部位、种类黄酮提取所采取的方法不同[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很多,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其他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可采用溶剂萃取法,根据黄酮化合物在酸性水中难溶、碱性水中易溶的特点可采用碱提酸沉法等。 2.1溶剂法 2.1.1 热水提取法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学习要求] 掌握1、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显色反应 3、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4、色谱法和紫外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熟悉 1、黄酮类化合物苷中常见的单糖、二糖和三糖 2、一些有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了解1、氢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2、碳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重点内容] 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类型: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 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 酮类、橙酮类、黄烷-3-醇、黄烷-3,4-二醇、花色素类、双苯吡 酮类和高异黄酮类。 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①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 数为无定形粉末,具有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颜色; ②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难溶于水,而二氢黄 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溶解度稍大;③黄酮类 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④ -吡喃环上的1-氧原 子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微弱的碱性。 3、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①还原反应:盐酸-镁粉(或锌粉)反 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四氢硼钠(NaBH4) 反应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②金属盐 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具有3-羟基4-羰基、 5-羟基4-羰基和邻二酚羟基的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 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③硼酸显色反应:黄 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当具有3-羟基4-羰基和5-羟基4-羰基结构时,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_论文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数量之多列天然酚性化合物之首,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双子叶及裸子植物的叶、果、根、皮中;在植物中主要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噢弄、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10多个类别。黄酮类化合物已达5000多种。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调解内分泌系统、调节心血管、抗炎、抗过敏、抑菌、抗病毒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生物活性以及在医药、食品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含量测定生物活性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1.绪论 (1) 2.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与分布 (2) 2.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2) 2.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4) 2.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 (5) 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工艺 (6) 3.1热水提取法 (6)

3.2有机溶剂提取法 (7) 3.3碱性稀醇提取法 (7) 3.4微波提取法 (7) 3.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7) 3.6超声波提取法 (8) 3.7酶解法 (9) 3.8半仿生提取技术 (9) 4.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10) 4.1pH梯度萃取 (10) 4.2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 (10) 4.3柱色谱法 (10) 4.4大孔吸附树脂 (11) 4.5高效液相色谱法 (12) 5.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方法 (13) 5.1平面色谱法 (13) 5.2分光光度法 (13)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 5.4极谱 (14) 5.5气相色谱法 (14) 5.6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 (15) 5.7毛细管电泳法 (15) 6.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6) 6.1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作用 (16) 6.2调节心血管系统作用 (16)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阐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并对其研究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它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中[1],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为苷的形式存在,不仅数量种类繁多,而且结构类型复杂多样,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药理活性。能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具有抗炎抑菌、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癌、抗肿瘤以及增强免疫能力等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随着对其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了部分药理作用的作用机制,为其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快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 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名生物类黄酮化合物(bioflavonoids),以前主要是指基本母核结构为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s)类化合物,目前则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和B)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3](图1)。 依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位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成环等特点,可将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花色素类以及黄烷酮类等[4]。 2 药理作用 2.1 防癌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达到防癌、抗癌的作用,即抗自由基作用、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抗致癌因子等[5].物理化学等致癌因子导致自由基在体内富集,引起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的DNA从而引发癌症.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由

基猝灭剂和抗氧化剂,能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破坏,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6]. 在对槲皮素抗自由基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槲皮素在m mol/L浓度时就具有抗癌作用,是有效的自由基捕获剂和抗氧化剂。槲皮素可通过三种形式起到抗自由基的作用,即与超氧阴离子结合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与Cu2+、Fe3+、Mn2+络合阻止羟自由基的形成;与脂质过氧化(ROO)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反应[7]。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作用于肿瘤细胞的M期或S期,来干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来抑制肿瘤的增殖。如查尔酮可抑制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改变细胞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黄芩苷能强烈抑制3种肝癌细胞株柘扑异构酶活性,且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研究发现芹菜苷配基具有诱导C50和308小鼠皮肤细胞和人白血病HL-60细胞周期停止于G2/M期的作用,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此作用在除去芹菜苷配基24h后可被逆转[8]。Brownson D M 研究发现普通食物大豆中的黄豆苷和染料木黄酮也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此外,黄酮及黄酮衍生物对一些致癌因子有抑制作用或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证明,槲皮素能有效诱导微粒体芳烃羟化酶、环氧化物水解酶,使多环芳烃和苯并芘等致癌物质通过羟基化,水解失去致癌活性,起到抗癌的效果。 2.2 抗肿瘤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已得到医学界的肯定,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促进抗肿瘤细胞增殖、干预细胞信号转导和促进抑癌基因表达等途径来实现。尽管黄酮类化合物发挥抗肿瘤活性时,均有A环与受体的负电荷中心结合、C环与受体的正电荷中心结合、其它部分通过氢键与受体发生作用的共性[9],但因其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活性。如以不同糖基取代时,其抗肿瘤、抗氧化作用效果的差别就会很大。 Silvia等[10,11]如采用CoMFA分析模式[15]设计合成了9个黄酮类衍生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测试,期望研发出一批新颖的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结果表明,化合物4f对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作用略优于市售药物法倔唑(fadrozole)。 2.3 抗心脑血管疾病 黄酮类化合物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的一些疾病,有降血脂、胆固醇的作用,还具有抑制血栓和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最早发现

萜类和挥发油-

第十章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概述 一、萜类的含义和分类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一类骨架庞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结构千变万化、又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从化学结构来看,它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少数也有例外。但是,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甲戊二羟酸才是萜类化和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的前体物,而不是异戊二烯。因此,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常常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如单萜、倍半萜、二萜等(见表10-1)。同时再根据各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四环萜等,例如链状二萜、单环二萜、双环二萜、三环二萜、四环二萜。萜类多数是含氧衍生物,所以萜类化合物又可分为醇、醛、酮、羧酸、酯及苷等萜类。 表10-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名称碳原子数通式(C5H8)n 存在 半萜 单萜 倍半萜二萜 二倍半萜三萜 四萜 多聚萜5 10 15 20 25 30 40 〉40 n=1 n=2 n=3 n=4 n=5 n=6 n=8 n〉8 挥发油 挥发油 挥发油、苦味素、树脂 树脂、苦味素、叶绿素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皂苷、树脂、植物乳胶等 植物胡萝卜素类 橡胶、巴拉达树脂、古塔胶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除主要分布于植物外,近来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大量的萜类化合物。据不完全统计,萜类化合物超过了22000种 [1-3]。其结构复杂、性质各异,生物活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雷公藤甲素、紫杉醇等具有抗癌生物活性;青蒿素、鹰爪甲素具有抗疟活性;芫花酯甲具有抗生育活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新苷具有抗菌痢和抗钩端螺旋体活性;芍药苷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兔疫功能;葫芦素可预防肝硬化;齐墩果酸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银杏内酯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等。总之,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萜类成分的研究一直是较为活跃的领域,亦是寻找和发现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 一、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一)性状 1.形态单萜和倍半萜类多为具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可以挥发,或低熔点的固体。单萜的沸点比倍半萜低,并且单萜和倍半萜随分子量和双键的增加,功能基的增多,化合物的挥发性降低,熔点和沸点相应增高。可利用该规律性,采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二萜和二倍半萜多为结晶性固体。 2.味萜类化合物多具有苦味,有的味极苦,所以萜类化合物又称苦味素。但有的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甜味,如具有对映-贝壳杉烷骨架(ent-kaurane)的二萜多糖苷----甜菊苷的甜味是蔗糖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天然产物化学》大作业 姓名:邱键专业班级:0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学号:20090801310079 学院:食品学院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是色原烷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并可根据中间吡喃环的不同氧化水平和两侧A、B环上连接的各种取代基,而分为不同的黄酮类型[1]。本文广泛查询了相关文献,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潜力、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合成这几个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提取合成研究进展 1、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潜力 黄酮类化合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及防菌防病等方面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黄酮化合物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具有心血管系统活性、抗菌及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抗氧化自由基活性、抗炎镇痛活性及保肝活性和抗疲劳作用,此外还有降压、降血脂、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活性[2]。另外,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天然活性成分的保健食品成为现代人追逐的目标,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以纯天然、高活性、见效快、作用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3]。 2、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4] 2.1抗脑缺血作用[4] 研究表明槲皮素和芸香苷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损伤有显著的保

护作用,能显著延长脑缺血小鼠的存活率,改善缺血致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金丝桃苷对缺血性脑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缺血致脑细胞凋亡、钙拮抗、抗自由基和抑制NO生成有关,其关键环节是阻断脑缺血后脑细胞Ca2+内流;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可增加大脑血流量,显著降低猫脑血管阻力,对金黄地鼠局部脑微血管血流及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灯盏花素能显著增加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区脑组织的局部血流量,降低脑梗塞面积,并对缺血再灌脑组织内的水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即抑制缺血脑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浸润。 2.2抗心肌缺血药[4] 研究表明金丝桃苷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自由基及钙拮抗有关;水飞蓟宾可增加新生鼠心肌细胞对缺氧、缺糖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促进作用,对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木犀草素可显著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并降低冠状动脉血管阻力,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冠脉血流量下降,对心肌缺血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沙棘总黄酮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大鼠心肌损伤区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降低MDA 含量和提高SOD活性,表明TF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自由基有关;银杏叶总黄酮、葛根素、黄豆苷元等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及乳酸的生成,对心肌缺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三七可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提高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心病患者供血、供氧,恢复心肌耗氧和供氧之间的平衡,其有效成分为黄酮苷,从三七中提取的黄酮苷能显著扩张

教学目标了解各萜类化合物.

教学目标:了解各萜类化合物 教学重点:萜的种类 教学安排:Q >Q5;20min 4— 一、开链萜类 柠檬醛是开链萜类中最重要的化合物,天然的柠檬醛有顺反异构体(E-Z异构体) (拢牛儿 (橙花醛) 醛) 柠檬酸在碱的作用下与丙酮缩合,生成假紫罗酮;后者在酸催化下环化,则生成α-和β-紫罗酮的混合物: COOH为催化剂,α,β-紫罗酮的味道很象紫罗兰,可以做为香料。环化一步采用BF 3/CH3 选择地得到β-紫罗酮,后者是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 二、单环单萜 大多数单环单萜是环烷烃"苧烷"的衍生物。苧烷(C )简称萜,不存在于自然,只是把 10H20 它看成各种单环萜的母体

苧烯存在于柠檬油、桔子油和其它许多香精油中,苧烯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l-苧烯存在于松针中,d-苧烯则存在于柠檬油、橙皮油、茴香油及橡树油中。松节油中存在d,l-苧烯。d,l-苧烯可由异戊二烯合成: 单环萜类另一个重要化合物是薄荷醇,它有3个手性碳原子,可以有8个旋光异构体。天然的薄荷醇为左旋体,是薄荷油的主要成分,其构造式和构象式如下: 三个取代基都在e键上。它有强烈的薄荷气味,可做香料,也是医药上的防腐剂及麻醉剂。 薄荷醇氧化得薄荷酮,后者也在薄荷油中: 三、双环单萜 1.双环单萜有四大类、蒈、蒎、莰:

蒈蒎莰其中重要的是α-及β-蒎烯,主要存在于黄柏萝树皮、叶和果实中,蒎烯也是松油的主要成份(80-90%),α-蒎烯含量占松节油的60%。 在工业上蒎烯可聚合成树脂状高分子物,有很多用处。蒎烯是合成樟脑的原料,也是药物合成的原料。 α-蒎烯,沸点155.5°C β-蒎烯,沸点163.5°C 2.樟脑 樟脑是双环单萜类化合物,属莰类化合物。存在于樟脑树中,天然樟脑是无色闪光晶体、易升华,是医药工业的原料。 樟脑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实际上含有一对对映体,这是因为碳桥桥链很短,三条桥链只能在环的一边。从樟脑树中得到樟脑是右旋体: 樟脑电解还原的主要产物是冰片,冰片是一种医药原料,大量存在于樟脑树中。冰片的结构如下: 冰片(内型)熔点208-212°C 异冰片(外型)熔点212°C

黄酮类化合物

题目: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一)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理化性质(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理化性质 内容与时间分配:(2学时) 一、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基本结构、分类和代表化合物 二、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旋光性、溶解度的特性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掌握黄酮类化合物酸碱性,酸性强弱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理化性质 难点: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溶解性、及酸性 §5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5-1 概述(55分钟) 一、名称来源 二、生源途径 三、结构与分类 (一)苷元黄酮、黄酮醇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二氢异黄酮 查耳酮、二氢查耳酮 黄色素、橙酮 黄烷3-醇、黄烷3、4-醇 双苯吡酮类、高异黄酮类 (二)苷类——1、糖的种类2、糖的连接位置3、苷原子 (三)常见黄酮类化合物(见投影胶片)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15分钟)

§5-2 理化性质及显色反应(30分钟) 一、形状1、形态 2、旋光性 3、颜色 二、溶解性1、苷元——共性、水溶度的差异 2、苷——共性、水溶度的差异 三、酸碱性 (一)酸性:7、4’-OH 最强;5-OH 最弱 以黄酮为例酸性强弱顺序: 7、4’-OH > 7或4’-OH >一般酚OH > 5-OH (二)碱性: 因黄酮的1位O原子含未共用电子对,显弱碱性,可溶于浓酸成垟盐 题目: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二)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2)与提取分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提取分离 内容与时间分配:(2学时) 一、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二、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梯度PH分离法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掌握黄酮类化合物聚酰胺柱层析法、硅胶柱层析法和凝胶过滤法的原理 以及它们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分离方法 难点:黄酮类化合物各分离方法尤其是层析法的原理及规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