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用多媒体策略精编

运用多媒体策略精编

运用多媒体策略精编
运用多媒体策略精编

运用多媒体策略精编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运用多媒体策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唐永红

(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实验兴趣是学生对生物实验力求认识趋近的心理倾向。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制定实验教学策略与选择教学媒体时,应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制定,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在生物实验课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标准的示范操作和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策略生物实验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我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在上生物实验课的时候,实验目的不明确,他们是冲着放松、好玩的态度做实验,他们根本不是为了探索什么,验证什么,发现什么而做实验,不是为了巩固生物知识而做实验,不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而做实验,更不是为了升学而做实验(升学考试不考初中生物),因此,实验过程中,他们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随心所欲,课堂上就可能出现一些违纪现象,从而干扰正常的课题秩序,影响实验课堂质量。为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素养,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提高实验技能,本文作者从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为期一年)对我校初2008级1班(实验组)和4班(对照组)分别用多媒体教学策略和非多媒体教学策略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距明显,多媒体教学策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初见成效。

1.多媒体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即为强化。在人类行为的习得过程中,强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使外界刺激与学习者的反应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并通过不断重复使二者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利用强化原则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结构,形成最优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等五种感官进行的,其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两者之和达到94%;人的感官对事物的记忆,学生只用耳朵听可以记住15%,只用眼睛看可以记住25%,而视听的结合可以记住65%。在感受能力、表现事物空间特性、表现事物运动特性、表现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多媒体都能取得最佳效果。多媒体还能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感知觉更灵敏、注意更集中、观察更细致、想象更丰富、思维更灵活、深刻,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乐学情绪。因此,从理论上讲,把多媒体引入生物实验课堂,将对学生接受知识和记忆知识,提高生物实验效果起到巨大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比较研究,不难发现,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生物实验教学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程序化”。课堂引入环节使用多媒体可以引人入胜;课堂中间环节穿插多媒体能波澜起伏;课堂结尾环节运用多媒体可达到余音不绝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主要通过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两种渠道。课堂教学时只有保证这两条渠道的畅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各种媒体的综合使用才可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突出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做一些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时,往往需要我们合理配置多媒体,发挥其优势,以弥补实验的不足。

如在讲“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可以这样来组织教学:

课的开始,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可巧设导语,暴露关键,给学生播下悬念的种子。教学中先用放像机放映大葱和葱黄,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同一品种的葱的叶子一个是绿色,一个是黄色不同颜色的叶子是否都能制造有机物一下子学生的思维发条被拧紧了。课的中间可按学生认识的主线和课堂教学顺序加进“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用放像机把老师课前如何处理叶片的实况放映出来。课的结尾用投影仪将“光合作用”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及意义打在银屏上,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留下一个美妙的回忆。

帮助学生预习,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实验兴趣是学生对生物实验力求认识趋近的心理倾向。研究表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注意力越容易高度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容易吸收丰富的信息。多媒体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多个器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前,对照组的两个班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预习实验的时候,多数同学认为草履虫比较大,如同教材P68插图那样大小(估计草履虫的长度有1厘米),直到临近观察前,他们还嚷嚷:培养液里没有草履虫﹗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不能判断自己观察到的是否就是草履虫,有的还请求老师帮助辨别;实验组的两个班采用多媒体教学,我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放映显微镜视野里草履虫遇到阻碍时的活动实况录像,学生如身临其境,情绪高涨,早早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自己就能判断是否观察到了草履虫的运动情况。

通过对照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生物实验教学,确实能帮助学生预习,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基本程序,让学生学会捕捉观察现象,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时先向学生讲清实验内容,确定观察目标,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程序和观察的目标,对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观察“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鼠妇放入实验装置静置2分钟后,学生看见鼠妇不动以后表现出来的不恰当的举动有以下几种(详见表1-1):举动1、用毛笔敲动装置;举动2、掀开盖子后用毛笔拨动鼠妇;举动3、把盖子的黑暗和透明两种状态调换位置;举动4、每分钟掀开盖子拨动鼠妇。

表1-1:观察“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不恰当的举动

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不恰当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强化实验规范,培养科学态度

操作能力是指一系列实验动作的合理规范、完善协调的活动能力,它在活动中形成,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它是生物实验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验的器材准备、材料收集、药品称取、操作过程以及现象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环节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严格按要求进行,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生物实验课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标准的示范操作和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中,对照组用常规教学示范“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组用多媒体教学示范“显微镜的构造和使

用”,从表1-2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在规范实验操作方面的优势。

表1-2: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第八届显微镜操作比赛获奖统计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的示范效果具有比教师本身示范更优越的方面。它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标准示范,有利于观察和模仿;能够把微观的或动态的过程直观呈现给全体学生;节省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手实践;可以弥补部分学生实验效果不佳的缺陷。

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实验效果

人类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等五种感官进行的,其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多媒体教学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它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动物行为和实验过程,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当常规教学很难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时,若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觉、听觉和思维感官功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散知识难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挖掘实验潜力,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实验的效率和质量。

表1-3: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初一年级半期考试成绩统计

表1-4: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初一年级半期考试分数段统计

(人数)

(说明:本学期我校初一生物试卷中实验题占90%。)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班集体考试成绩好坏的重要指标是班集体的平均分、及格率和高分段,从表1-3和表1-4不难看出,对照组的平均分是、及格率是%、高分段(≧80)有41人,实验组的平均分是、及格率是%、高分段(≧80)有51人。实验组的平均分、及格率和高分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通过多媒体的优化组合,相互补充,发挥了各种媒体的优势,在不同的层次上刺激并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并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能力。

总之,利用多媒体强化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观察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进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2.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选择多媒体的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而制定的教学程序与方法、它既关注老师和学生,又关注媒体的选择与优化组合。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制定的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必须从教材出发,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学习需要,对各种媒体进行比较、筛选,确定最佳媒体。在制定实验教学策略与选择教学媒体时,应重点考

虑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制定,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说,多媒体的选择策略如下:

开头精彩

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研究表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越容易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整个心理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极易吸收丰富的信息。学生对某堂课是否感兴趣,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效果是否良好,课题的导入是关键。因此,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等要求,创设出有启发性、科学性、趣味性等良好的问题情景,通过提问设疑、悬念设置、生物趣闻、日常生活现象等,运用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恰当的教具、教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求知的内驱力,使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境界。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多个器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①。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景,引人入胜,使人身临其境,在新知识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如讲《观察草履虫》一节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履”在古代是指鞋子,“草履”即草鞋(用多媒体展示草鞋的形状),我们将要观察

①王廷彰:《开展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物教学》,97年第1期,P17,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的草履虫是否因其形状像“草履”而得名的呢很多学生满腹疑惑:“草履虫有草鞋那样大吗老师把草履虫放在哪里的呢”这种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能深深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求知欲望,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重点突出

教学的重点内容是每堂课的中心环节,是教师要解决的重要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利用写实、示意、虚构、模拟等表现形式,从多个方面去设计重点内容的教学过程,将抽象的、深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其具有直观感、动感和新鲜感,有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①。多媒体包含多彩的动静画面,具有独特的直观性,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学生能加速感知教学内容,促进对知识重点的理解、掌握。例如,在“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节中,身体内几种液体成分的变化是本节的重点,可利用flash将液体的变化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模拟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难点突破

难点既是关键性的知识点,又是教学中的“瓶颈”。多媒体以生动形象的图像、文字、动画等信息,可以弥补学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从而帮助理解难点,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并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②。多媒体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缩微处理,对瞬变搞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③。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在计算机技术处理下打

①吕春霞:《多媒体技术在备课中的应用》,《中学生物教学》,2004年第3期,P50,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②孙永建:《多媒体技术对生物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年第1期第15卷,P4,武汉: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处。

③黄幼岩:《素质教育与生物CAI》,《中学生物教学》,1999年2期,P11,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脉络清晰

实物、模型和挂图等媒体目标小,展示时缺少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此外,教师口头描述多,造成了教学冗余,减少了引发学生顿悟的教学时机。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大脑皮层功能相互协同作用的基础上的,它通过不同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个器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多媒体传递信息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再现更容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学习积极性高。它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形象,化难为易,并充分发挥学生右脑半球的优势,启发现象思维,挖掘了学习潜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④。例如,在“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节中,通过学生观察猪的肾脏以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很多学生仍然弄不明白肾脏内部的液体成分的变化,教师就可以利用flash来示意肾脏内部的液体成分的变化,然后用power point一步一步地演示图2-1的文字结构图,从而达到梳理知识,理清脉络的目的。

输尿管膀胱

图2-1:尿的形成和排出示意图

3.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选择多媒体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只有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才能有利于强化概念、揭示原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运用不当,不但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还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思维停滞,降低兴趣。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选择多媒体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多媒体的信息量要适度

多媒体只能辅助生物实验教学,它在生物实验课堂上传递的信息量一定要适度,才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盲目增加信息量,教师在课堂上就成了电脑的操作者,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很好的调动,思维将会停滞,学生就会“迷航”,失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有价值。对于教学内容而言,不能要求多媒体面面俱到,贪图大而全,而应该把握好信息量的“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和其他媒体要兼顾

由于全国普及实验教学的工作早已取得成功,多数学校的教学媒体都比较丰富,各种教学媒体各有长短,有的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传统媒体并没有过时,现代媒体也不能全部取代传统媒体,所以,教师在选择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时候,要兼顾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优点,各取所需,只有使多媒体教学的信息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嵌合,多媒体的功能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避免走入误区。在显示生物原貌方面,实物和标本就比多媒体强,多媒体不能代替教学板书、代替黑板,图形、板书都集中在屏幕中显示,变换方式单一,不易引起学生注意,不利于学生进行思维。同时,长时间盯着屏幕,易引起

学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降低教学效果。有些内容用传统手段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再使用多媒体了;而有些内容用传统手段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或会耗费大量教学时间,则应该考虑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不能代替生物实验

实验的教学功能是任何手段代替不了的,学生只有在实验中才能锻炼操作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力;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形成情绪、意志等品质。如果实验内容被多媒体包办,学生将失去动手、动脑、动眼的机会,学生的操作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力将不能得到锻炼,各种品质得不到磨练。

多媒体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只能代替教师的一小部分工作——讲授,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始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进行学习引导和学习监督,要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作为一个为我所用的教学工具及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决不能让计算机取代自己,教师仍要做实验教学的主导者①。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指导者,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应该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不能整节课都播放多媒体,在播放多媒体的时候,一方面应该让信息停留的时间要恰当、合理,让学生有时间领悟、消化和吸收知识,让学生有时间思维,对知识进行“同化”及“顺应”的编码;另一方面,教师要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使知识之间很好的衔接与过渡。

4.对多媒体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分析

作者从2006年2月至2006年6月(七下), 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八上)对我校初2008级1班(为实验组)和4班(为对照组)分别用多媒体教学策略和非多媒体教学策略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比较如下:

表4-1 初2008级1、4班七下成绩对比

①叶永菁:《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P15。

本学期14-1)可以看出,Z检验的结果表明两个班的差异不明显。

4-2)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距变大了,多媒体教学策略对实验组的成绩已经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见,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秋英:《中学生物教学》,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7-2005 (月刊).

2.周素英:《中学生物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周国韬:《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陈旭远等:《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宋专茂等:《心理健康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刘克兰:《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多媒体运用手段

北京/中美交流:当代多媒体互动体验艺术 1-中美艺术博物馆敎育研讨会:为教育的艺术空间ART SPACE FOR EDUCATION S SAKE CHINA-U.S CONFERENCE ON ART MUSEUM EEDCATION 主办单位:北京中国美术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敎育学院 Co-sponsors: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Teachersv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USA)

2-认知世界的基本点,仍然是“体验就是一切。” 3-此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在前广场构置最大的互动协作体, 在音物合成的

巨大洞体中的环境声是城市的躁音混成。这种体验极像纽约、北京、东京、曼谷和巴黎。 4-信息漩涡(2008) 克里斯托夫·希尔德布朗德(德国) VORTEX(2008) Christoph Hildebrand,GERMANY

5- 56升(2004) 亨利克·米尼(丹麦) 56L(2004)Henrik Menne, Denmark

6-飞艇攻击(2005) 知识机器人研究小组(瑞士) 室内飞艇,15个气球,音响系统 Naked Bandit Knowbotic Research Switzerland,2005,lndoor Flying Robot Plus 15 lnfjatable Balloons, Audio System

7-声音绘画(2001-2008) 金起撒(韩国)Sound Drawlng(2001-2008) 8-铁床之路(2006-2008)

中学生物理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

中学生物理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鲜的研究课题,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新挑战。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不单纯是教育技术的引进,而且还是教学 艺术的发挥,它必然会引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生物教学;有效运用、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多媒体”的合理运 用可以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讲到“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时,如果不运用多媒体,单纯的让学生 凭借书上的一些文字和图片,很多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抽象的图像,更有的无 法理解。慢慢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基因这方面的兴趣,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描 述基因。此时利用多媒体放些视频,可以把DNA的全方位形象展露无遗,学生们就能很好的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如果再进一步的利用视频或图片把三者关系串联起来,那么学生就更好理解了。 2、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突出重点、难点的有效手段。如教学“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节时,这节 课的教学重点是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学难点是关注生物的生殖和 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此时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播放一节青蛙从雌雄蛙抱对、产卵、受精、和发育成熟的全动态过程,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 注身边的生命现象,还能就此突破了本节的一个重点。同时也为后面分析生殖发 育与环境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3、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 种媒体的作用。可有的老师误认为是一种“全能媒体”。他们没有从媒体的角度来 看待多媒体电脑,整堂课不任是课题、例题,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等,一 切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上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 观看的“课本”,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 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 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 (2)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 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 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某些历史题材的 影片剪?,人物讲话录音、图片文字资料等。适当地引用是必要的,但如果引用 过多就会冲?教学主题。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 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 夺主。 (3)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无的放矢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摘要:我校进一步完善了赣教云应用的管理制度,强化了教学通2.0的登录与使用,通过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使用所学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水平。怎样才能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呢?本文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1、带着问题和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和练习。 如:讲解鼠标的常见形状以及它的含义时。先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学习了 windows 窗口的很多 知识,在使用鼠标操作时,你们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鼠标的形状有没有变化,……”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表示:“不都一样,有变化!”“这节课就由你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找一找鼠标都有哪些形状,并且想想鼠标在这些形状时的含义!”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上机寻找了,只怕自己比别 人少找一个。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找出了鼠标的几种常见形状:箭头、沙漏、多向箭头型、小手和“I”等等,并且一一说出了他们的含义。 只要这样每节课设计一个主要任务,只作简单的讲解,提示一下相关的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学生操作练习时,教师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能够不作回答,让学生看书或相互讨论解决。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普遍存有的问题,统一讲解,实行指导。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任务设计要具有兼顾性,并有一定的过渡性、阶梯性,递进性,即要学生吃饱还要吃好。我们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水平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一些学生电脑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不满 足于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组织一些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成立信息技术课外小组,设活动课和选修课,有计划地展开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和准确引导学生实行主动自学,发现自身学习的障碍和缺陷。最终使学生从事工作后能对任何新出现的信息技术实行自主学习,适合处理未来信息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需要。在完成相对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能够根据各自的情况,适当加一些深层次的任务。 (3)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尤其突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整合更多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多媒体课件要优化整个教学的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互配合,要使教学的整个过程恰到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借助信息技术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获得扩展,将课上的学习延伸到课下的学习,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促动学生全方位学习环境的形成。引导学生,对于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促动他们积极、自主地学习。 2、因材施教遵循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理解水平上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予他们耐心和关爱,当他 们取得了一点小进步时,教师就应即时表扬,协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比如在教学六年级学生“制作 表格”这个课的内容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表格的制作方法:插入表格、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修改单元格中的错误数据、调整表格大小、行距和列宽等,最终让学生都能制作表格。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信息技能存有较大的差异,如果不注意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3、准确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 当前我们的小学生出生在信息技术时代,他们对信息技术非常熟悉。小学生活泼好动、知识范围狭窄、对电脑世界充满神秘感和好奇心,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电脑基本操作、文字录入与处理、画图、上网与聊天等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因为在家庭当中,学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在学校,教师能够通过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让学生们对电脑的使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升学生对信息 技术综合手段的全面理解,避免他们陷入信息技术仅仅用来娱乐消遣的这样一种狭隘的理解当中去。

多媒体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学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由教具挂图到录音录像,到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室;由中国古代的私塾到班级授课制,到先进的网络远程教育,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教学已在中小学逐步普及。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即com 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有很多,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营造氛围,激发学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而且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2.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向学生提问时,可以制作带有动画图片(如图1)的幻灯片,学生看着大大的“?”一 闪一闪,就象那小虫子也在思考一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回答之后再把正确答案显示出来,回答正确与否都配以相应的音响回应,如:“回答正确,你真棒!”(配上鼓掌声)同时显示一幅动画图片表示“我赢了!”(如图2)或“很遗

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适时、正确、高效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突破难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呈现活力课堂在教学中还要多“体”并存,实现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多媒体就像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一座桥梁,它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适时、正确、高效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1.发挥优势,呈现活力课堂 多媒体以独特的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学习工具,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1.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我们知道,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时机和切入点恰当准确,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并以此教学折线统计图。因为创设了“满洲里旅游”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更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与欲望。 1.2突破难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数学中,有很多运用常规的教学手段不易向学生表述清楚的知识。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3分钟就有了3条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走的路程和。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1.3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一些信息资源编入教材时,只能以静态的画面呈现。特别是有些学习内容,学生观察静态画面,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弄清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利用现

略读课文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汪潮)#优选.

略读课文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汪潮 时间:2011年10月14日 地点:杭州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主讲:汪潮 新文化运动,叶圣陶与朱自清就合著过《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主张把阅读课一分为二,建立精读与略读结合的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共出现了5个“略读”。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对略读提出学习要求,一直到初中阶段达到能够熟练地运用。 一、概念界定 方法:精读、略读、浏览 《语文课程标准》从阅读方法的角度,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习精读、略读、浏览”。 《现代汉语词典》:精读:反复仔细地阅读;略读:大略地读;浏览:大略地看。 (这信息告诉我们,这是方法层面) 1、从阅读策略来看:“精读在于深入,准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和要点;“浏览”

意在较快地搜寻、捕捉、提取有关信息,迅速作出判断,选择阅读方向和阅读材料。 2、从阅读的过程看,“精读”是要仔细研读,品味推敲,制订作者的旨意,阅读速度相对来比较慢些;“略读”是大略地读,只求粗知大意,讲求一定的阅读速度;“浏览”就是大略地看,快速扫读,具有较高的阅读速度。 3、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与“精读”是相对而言的,“精读”“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略读”“略”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绝对的明确的界限。“略读”和“浏览”只有略微差别。 二、课型:精读课文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与精读是从阅读方法的角度分类的。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是从课文的类型划分的。 略读课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半独立地阅读文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从精读课文教学中初步习得阅读方法,要借助略读课文教学进一点熟练掌握,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为课外自读做好准备。(目的、功能是迁移学过的方法)(一)定位比较: 精读课文教学: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基于教师指导的阅读。 略读课文教学:尝试运用阅读方法,基于学生合作的半独立阅读。先读课文教学:运用阅读方法,初步形成阅读能力。基于学生个别的独立阅读。 (二)教学目标比较

如何在科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手段

如何在科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手段 小学科学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中不但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还有许多实物图片以及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图文并茂,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投影、摄像机等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实物投影仪的应用 在科学教学中,实物投影仪是应用最简单、最实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够使模糊的变得更加清晰、枯燥的变得更加生动。 实际教学中,实验也会受到仪器、演示可见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讲解时也会变枯燥、乏味。如苏教版教材中我们在让学生探究关于物体热涨冷缩的内容时,进行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烧瓶口装上一个插着玻璃管的塞子,在管里滴一滴带颜色的水,外面用线做个标记,然后用热毛巾捂住玻璃瓶,瓶内空气逐渐变热,管里的小水滴就会向管口移动,放开热毛巾,瓶里空气变冷,管里的小水滴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个实验可见度小,且移动距离短,弄不好小水滴会窜出玻璃管外。可以把玻璃弯成“W”或“V”形,这样实际距离长了,就避免了小水滴溢出,将它平放在投影器的工作面上,再照上法实验,实物投影仪放大的图像十分清晰,小水滴在玻璃管里的移动,学生一目了然。 二、电视机的应用 据研究表明,听一遍学生只记住25%左右,看一遍学生记住的内容达60%左右,且电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动态的、有趣的电视节目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此,电视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1.课堂播放录像资料 随着教育的发展,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包括录像资料越来越多,这些录像资料一方面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点,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2.课外收看教育节目 鼓励学生课外收看《人与自然》《探索》《走近科学》等教育节目。学生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是,自然地掌握科学课学习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思考、处理方法,学到课本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学习积极性,而远离一些打杀、低俗的节目。教师也可随时录制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播放。 三、摄像机、数码相机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激增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观念己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师教学生怎样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及其创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应运而生,其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动画性,极大的优化了教育过程,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实践过程,又是信息处理、心理变化的过程,更是探究、情境创设和人格形成的过程。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使各种竞技因素处于全面的竞技状态,它能调动情感、坚定意志,使人积极的寻求满足认识需要的途径和方法,而当认识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使兴趣更为丰富和深刻,产生更高水平的认识需要和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色并茂、视听兼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好学、乐学。例如:在《伏尔加河的纤夫》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将《伏尔加河的纤夫》的画面资料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资料有机的整合链接制成课件,在讲解时,通过“幻灯片放映”先播放一段《伏尔加船夫曲》音乐,在乐曲声中画面出现一条伏尔加河,纤夫们在岸边肩背纤绳弓着腰拉着船艰难行进,伴随着纤夫的号子声,画面转换成纤夫的脚、肩、头、面等局部特写镜头,使学生很快的排除外界和内心因素的干扰,融合到画面和音乐中,从而深深体会到纤夫的艰辛,加深了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如:在《开国大典》一文的教学时,链接入开国大典的宏伟壮观场面的录像资料,放映一些中华民族英雄儿女面对压迫、侵略、同仇敌忾的片段影片,结合讲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情景不受时空限制,集画面、声音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再现于学生眼前,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符合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感”,心生疑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直观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直观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一个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 学策略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巧用自读卡,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学段而增大,但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把略读课文上成一课时的精读课文;二是把略读课文当成自读课文。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略读课文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教学策略: 一、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 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读时间,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篇幅长、故事性较强的略读课文,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粗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和运用“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并不难,我们“不必精雕细琢,不必理解全部字词句,应该放手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时只安排一课时,处理得比较成功:我在谈话导入揭题后,让学生读书三分钟,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一些词语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文章写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再次初读,给学生留足五分钟,放手让学生概括。学生巩固迁移了在《夜莺的歌声》中学会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很快捕捉信息,概括小标题,概括能力和略读能力得以培养;第三次教师留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迁移巩固“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自主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而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堂课四十分钟就有十八分钟让学生自读,学生在一次次充分的阅读中,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如课文《卡罗纳》【四(上)下同】前面就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段“阅读提示”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从而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表明,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对感官的作用,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中抽象的、微观的概念或过程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以更加新颖独特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在多媒体教学中更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向导。通过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我们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体会到,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师生之间语言的交互、情感的交互和动作的交互,达到师生互动,从而充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当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以主动方式获取知识,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之外,更应当传授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这是现代教学理念所追求的目标。 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似乎成了一劳永逸的好办法。课件一经设计完成,便可年复一年地使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播放课件,教师全神贯注于显示器,往往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大屏幕上连续滚动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光忙于记笔记,完全没有时间思考。这样的结果彻底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我们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应当走出播放课件的误区。因此我们主张传统教学方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相结合,仍以传统的讲述加板书为主,将多媒体演示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于过多的文字叙述、图表,可以辅以大屏幕显示;对于过于抽象的概念、微观的现象、不可见的过程,可以通过大屏幕形象地演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节省了部分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或启发学生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还倡导将电子教案、网络课堂、网络讨论、网上答疑以及学习资源等作为教学的辅助内容,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课堂之外的学习空间,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件的信息表达应当紧紧围绕知识学习的目的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课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东光县南霞口镇段庄小学田伟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转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随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计算机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为此,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课基本以应用为主,包括基本技能操作(掌握键盘鼠标操作,了解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用法,上网搜索资料等)和一些日常应用很广的应用软件(windows中自带的画图软件,金山画王软件,office系列中的word、PowerPoint和FrontPage软件等)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这门工具课的学习,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初识计算机,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 在学生初识计算机时,让学生们意识到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们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如何让学生们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护理呢?这就需将有关计算机的简单组成及原理,基本性能及操作规程,和其它注意事项向学生认真介绍,并要求作为信息课的基本技能来掌握。以前,我所在学校也曾发生过此类事情。 A、学生乱敲打键盘,造成按键失灵。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堂,成为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在辅助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研究。 ●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不明确 多媒体应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仅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然而,有的学校或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尽管知道使用多媒体并不是最终目的,但真正使用时却刻意把它当作一种装饰,公开课、评优课非用多媒体不可。公开课上完后,在平时教学中则闲置不用,成了摆设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 多媒体是中介而不是主导 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进入课堂后,只需点击计算机,引导学生按课件设计的思路学习就行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可以淡化。这种思想其实是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计算机为中心”,教师变成了计算机操作员,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对象。尽管多媒体被引入课堂后,能代替教师的

部分功能,但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介入淡化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而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间,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导地位,而不能以“机”代之。 ● 多媒体不可滥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改善教学效果,但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甚至有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板书与挂图。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只是实施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如果教师用得过度,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问题 制作课件是一件很烦琐的事,一节课的课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为了使制作出来的课件恰当、适用,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善于利用平时积累的课件素材,这样制作起来才得心应手。另外,选用合适的课件制作软件,并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制作技术也很关键。同时,学校平时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于商品化、程式化的一些课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取其精华,并添加自己的教学思想,选择与教材有联系的内容,重组课件,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巧用多媒体手段_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巧用多媒体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水准上借助于形象思维。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草原》一课,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草原一碧千里,到处翠色欲流,一只只悠闲的羊儿,仿佛朵朵白花的秀美景色,栩栩如生地体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又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很多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不过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即使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能够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开国大典》是一篇对学生实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此场景距今已近六十年了,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其语言文字又十分抽象肃穆,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故此一开课我们便以录像为载体,重现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把学生带入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化远为近,使学生情、文本情、作者情产生共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情感铺垫。又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实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激发入情入境的情感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低沉的音乐,一边观看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走进了熊熊大火的圆明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之情,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又如《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那古老的木桥、潺潺的溪水、绿荫中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指导中的应用总结归纳研究开题报告

精心整理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各位专家、各位教师: 我校主持的课题《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县级课题,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小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引入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总结并形成多媒体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总结出的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3)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多媒体手段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方法; (4)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等。 (5)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优质课选手。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3岁。老中青结合,以 承担研究课题的条件: 我校是八道哨乡中心小学,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一个,都配备了电脑.实物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建有局域网,能实行资源共享;课题组成员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用于课程开发的软硬件设施齐全。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思路: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研究过程中以相关的教学系统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班级教学新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积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优化研究工作。 (2)系统性原则?课题的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作科学规划,有计划、有阶段、有次序地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并适时作有关的调整。既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更要将工作落到实处。 (3)实效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1.) 2、调查阶段(2009年9月—2010年3月)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3.实验阶段(2010年4月—2011年7月) 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规范实验操作程序,收集实验资料和数据,努力实现实验目标。 4总结阶段(2011年8月—2012年7月)

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 崔家桥镇一中常红伟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以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方式的直观性等优点给传统的口授手书的教学法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为课堂引入一渠活水,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气象。不少老师在教学之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用于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恰当地用好多媒体,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种媒体的作用。可有的老师误以为是一种“全能媒体”,整节课不论是课题、情境图、还是练习题,一切由电脑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 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件的好坏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因此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比如:两位老师讲《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位老师用了精美绝伦的课件,色彩艳丽,还不时地配有掌声和鼓励声,学生被这些表面的现象吸引了眼球,但由于教

师不能修改该Flash课件,致使许多不需要的东西也呈现在学生面前,一节课学生似乎很忙碌很投入,实际却对于分数意义的感知和表达都很欠缺;而另一位老教师只用课件引入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利用手工纸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创造出分数,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真正的活跃。可见,多媒体的使用不在多而在于精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从实际出发,找准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如:一位数学老师想让学生计算几道数学题,呈现出迷宫内写着题目的画面,然后问:“你很快能计算这些题吗?”没几个学生回答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被那迷宫吸引住了,根本没看到那几道题。再如有些语文老师在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时,大量调用一些音像图片资料,仿佛学生观看了一部电影,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作者的用意无法顾及,这样必然失去了语文课的意义,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一定要适可而止,在需要多媒体展示的时候,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三、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应付了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