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代码优化

5.1 完成以下选择题:

(1) 优化可生成的目标代码。

a. 运行时间较短

b. 占用存储空间较小

c. 运行时间短但占用内存空间大

d. 运行时间短且占用存储空间小

(2) 下列优化方法不是针对循环优化进行的。

a. 强度削弱

b. 删除归纳变量

c. 删除多余运算

d. 代码外提

(3) 基本块内的优化为。

a. 代码外提,删除归纳变量

b. 删除多余运算,删除无用赋值

c. 强度削弱,代码外提

d. 循环展开,循环合并

(4) 在程序流图中,我们称具有下述性质的结点序列为一个循环。

a. 它们是非连通的且只有一个入口结点

b. 它们是强连通的但有多个入口结点

c. 它们是非连通的但有多个入口结点

d. 它们是强连通的且只有一个入口结点

(5) 关于必经结点的二元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满足自反性

b. 满足传递性

c. 满足反对称性

d. 满足对称性

【解答】

(1) d (2) c (3) b (4) d (5) d

5.2 何谓局部优化、循环优化和全局优化?优化工作在编译的哪个阶段进行?

【解答】优化根据涉及的程序范围可分为三种。

(1) 局部优化是指局限于基本块范围内的一种优化。一个基本块是指程序中一组顺序执行的语句序列(或四元式序列),其中只有一个入口(第一个语句)和一个出口(最后一个语句)。对于一个给定的程序,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一系列的基本块,然后在各个基本块范围内分别进行优化。通常应用DAG方法进行局部优化。

(2) 循环优化是指对循环中的代码进行优化。例如,如果在循环语句中某些运算结果不随循环的重复执行而改变,那么该运算可以提到循环外,其运算结果仍保持不变,但程序运行的效率却提高了。循环优化包括代码外提、强度削弱、删除归纳变量、循环合并和循环展开。

5.3 将下面程序划分为基本块并作出其程序流图。

read(A,B)

F=1

C=A*A

D=B*B

if C

E=A*A

F=F+1

E=E+F

write(E)

halt

L1: E=B*B

F=F+2

E=E+F

write(E)

if E >100 goto L2

halt

L2: F=F-1

goto L1

【解答】先求出四元式程序中各基本块的入口语句,即程序的第一个语句,或者能由条件语句或无条件转移语句转移到的语句,或者条件转移语句的后继语句。然后对求出的每一入口语句构造其所属的基本块,它是由该入口语句至下一入口语句(不包括该入口语句)或转移语句(包括该转移语句)或停语句(包括该停语句)之间的语句序列组成的。凡未被纳入某一基本块的语句都从程序中删除。要注意基本块的核心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入口就是其中第一个语句,出口就是其中最后一个语句。如果发现某基本块有两个以上的入口或两个以上的出口,则划分基本块有误。

程序流图画法是当下述条件(1)和(2)有一个成立时,从结点i有一有向边引到结点j:

(1) 基本块j在程序中的位置紧跟在基本块i之后,并且基本块i的出口语句不是无条件转移语句goto(s)或停语句。

(2) 基本块i的出口语句是goto(s)或if…goto(s),并且(s)是基本块j的入口语句。

应用上述方法求出本题所给程序的基本块及程序流图见图5-1,图中的有向边、实线是按流图画法(1)画出的,虚线是按流图画法(2)画出的。

图5-1 程序流图

5.4 基本块的DAG 如图5-2所示。若: (1) b 在该基本块出口处不活跃; (2) b 在该基本块出口处活跃; 请分别给出下列代码经过优化之后的代码:

(1) a=b+c (2) b=a-d

(3) c=b+c (4) d=a-d

图5-2 习题5.4的DAG 图

【解答】 (1) 当b 在出口处不活跃时,生成优化后的代码为

a=b0+c0

d=a-d0

c=d+c0

(2) 当b 在出口活跃时,生成优化后的代码为

a=b0+c0

b=a-d0

d=b

c=d+c0

5.5 对于基本块P :

S0=2

S1=3/S0

S2=T-C

S3=T+C

R=S0/S3

H=R

S4=3/S1

S5=T+C

S6=S4/S5

H=S6*S2

(1) 应用DAG 对该基本块进行优化;

(2) 假定只有R 、H 在基本块出口是活跃的,试写出优化后的四元式序列。

【解答】 (1) 根据DAG 图得到优化后的四元式序列为

S0=2

S4=2

S1=1.5

S2=T-C

S3=T+C

S5=S3

R=2/S3

S6=R

H=S6*S2

(2) 若只有R 、H 在基本块出口是活跃的,优化后的四元式序列为

S2=T-C

00

S3=T+C

R=2/S3

H=R*S2

5.6 试画出如下中间代码序列的程序流图,并求出:

(1) 各结点的必经结点集合D(n);

(2) 流图中的回边与循环。

J=0

L1:I=0

if I< 8 goto L3

L2:A=B+C

B=D*C

L3:if B =0 goto L4

write B

goto L5

L4:I= I+1

if I<8 goto L2

L5:J= J+1

if J<=3 goto L1

halt

【解答】(1) 各结点的必经结点集分别为

D(n0)={n0}

D(n1)={n0,n1}

D(n2)={n0,n1,n2}

D(n3)={n0,n1,n3}

D(n4)={n0,n1,n3,n4}

D(n5)={n0,n1,n3,n5}

D(n6)={n0,n1,n3,n6}

D(n7)={n0,n1,n3,n6,n7}

程序流图如图5-3所示。

5-3 习题5.6的程序流图

由于有n5→n2和n6→n1,而n2不是n5的必经结点,n1是n6的必经结点,所以n6→n1为回边;即该回边表示的循环为{ n1,n2,n3,n4,n5,n6},入口结点为n1,出口结点为n6。

5.7 证明:如果已知有向边n →d 是一回边,则由结点d 、结点n 以及有通路到达n 而该通路不经过d 的所有结点组成一个循环。

【解答】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5-4所示。

图5-4 具有回边n →d 的流图

证明过程如下:

(1) 令结点d 、结点n 以及有通路到达n 而该通路不经过d 的所有结点构成集合L(即图5-4中的全部结点),则L 必定是强连通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令M=L-{d,n}。由L 的组成成分可知M 中每一结点ni 都可以不经过d 而到达n 。又因d DOM n(已知n →d 为回边,由回边定义知必有d DOM n),所以必有d DOM ni ,如图5-4所示。如不然,则从首结点就可以不经过d 而到达ni ,从而也可以不经过d 到达n ,这与d DOM n 矛盾。因d DOM ni 所以d 必有通路到达M 中任一结点ni ,而M 中任一结点又可以通过n 到达d(n →d 为回边),从而M 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必有一通路,L 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亦必有一通路。此外,由M 中结点性质可知:d 到M 中任一结点ni 的通路上所有结点都应属于M ,ni 到n 的通路上所有结点也都属于M 。因此,L 中任意两结点间通路上所有结点都属于L ,也即,L 是强连通的。

(2) 因为对所有ni ∈L ,都有d DOM ni ,所以d 必为L 的一个入口结点。我们说d 也一定是L 的唯一入口结点。如不然,必有另一入口结点d1∈L 且d1≠d 。d1不可能是首结点,否则d DOM n 不成立(因为有d DOM d1,如果d1是首结点,则d 就是首结点d1的必经结点,则只能是d=d1,与d ≠d1矛盾)。现设d1不是首结点,且设d1在L 之外的前驱是d2,那么,d2和n 之间必有一条通路d2→d1→…→n ,且该通路不经过d ,从而d2应属于M ,这与d2∈L 矛盾。所以不可能存在上述结点d1,也即d 是循环的唯一入口结点。

至此,我们已经满足了循环的定义:循环是程序流图中具有唯一入口结点的强连通子图,也即,L 是包含回边n →d 的循环,d 是循环的唯一入口结点。

5.8 对下面四元式代码序列:

A=0

I=1

L1: B=J+1

C=B+I

A=C+A

if I=100 goto L2

I=I+1

goto L1

L2: write A

1k

n i j

halt

(1) 画出其控制流程图;

(2) 求出循环并进行循环的代码外提和强度削弱优化。

【解答】 (1) 在构造程序的基本块的基础上画出该程序的流图,如图5-5所示。

我们知道,强度削弱不仅可对乘法运算进行,也可对加法运算进行。由于本题中的四元式程序不存在乘法运算,所以只能进行加法运算的强度削弱。从图5-5中可以看到,B2中的C=B+I ,变量B 因代码外提其定值点已在循环之外,故相当于常数。而另一加数I 值由B3中的I=I+1决定,即每循环一次I 值增1;也即每循环一次,B2中的C=B+I 其C 值增量与B3中的I 相同,即常数1。因此,我们可以对C 进行强度削弱,即将B2中的四元式C=B+I 外提到前置结点B2′中,同时在B3中I=I+1之后给C 增加一个常量1。进行强度削弱后的结果如图5-7所示。

图5-7 习题

5.8中强度削弱后的程序流图

B 4B 4

5.9 某程序流图如图5-8所示。

(1) 给出该流图中的循环;

(2) 指出循环不变运算;

(3) 指出哪些循环不变运算可以外提。

图5-8 习题5.9的程序流图

【解答】(1) 流图中的循环为{B2,B3,B4}。

(2) B3中的i=2是循环不变运算。

(3) 循环不变运算外提的条件是:

①该不变运算所在的结点是循环所有出口结点的必经结点;

②当把循环不变运算A=B op C(B或op C可以没有)外提时,要求循环中其他地方不再有A的定值点;

③当把循环不变运算A=B op C外提时,要求循环中A的所有引用点都是而且仅仅是这个定值所能到达的。

由于i=2所在的结点不是循环所有出口结点的必经结点,故不能外提。

5.10

化。

5.10的程序流图

【解答】由图5-9可知,B5→B4与B6→B2为流图的有向边,从而有

D(B5)={B1,B2,B3,B4,B5}

D(B6)={B1,B2,B3,B4,B6}

故有B4 DOM B5和B2 DOM B6,因此B5→B4和B6→B2为回边(其余都不是回边),即分别组成了循环{B4,B5}、{B2,B3,B4,B5,B6}。

对循环{B4,B5}、{B2,B3,B4,B5,B6}进行代码外提、强度削弱和删除归纳变量等优化后,其优化后的程序流图如图5-10所示。

图5-10 习题5.10中优化后的程序流图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精品文档 第二章 P36-6 (1) L G ()1是0~9组成的数字串 (2) 最左推导: N ND NDD NDDD DDDD DDD DD D N ND DD D N ND NDD DDD DD D ??????????????????0010120127334 556568 最右推导: N ND N ND N ND N D N ND N D N ND N ND N D ??????????????????77272712712701274434 886868568 P36-7 G(S) O N O D N S O AO A AD N →→→→→1357924680||||||||||| P36-8 文法: E T E T E T T F T F T F F E i →+-→→|||*|/()| 最左推导: E E T T T F T i T i T F i F F i i F i i i E T T F F F i F i E i E T i T T i F T i i T i i F i i i ?+?+?+?+?+?+?+?+??????+?+?+?+?+?+********()*()*()*()*()*()*() 最右推导: E E T E T F E T i E F i E i i T i i F i i i i i E T F T F F F E F E T F E F F E i F T i F F i F i i i i i ?+?+?+?+?+?+?+?+?????+?+?+?+?+?+?+**********()*()*()*()*()*()*()*() 语法树:/********************************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他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关系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运行时存储空间组织 6.1 完成下列选择题: (1) 过程的DISPLAY表中记录了。 a. 过程的连接数据 b. 过程的嵌套层次 c. 过程的返回地址 d. 过程的入口地址 (2) 过程P1调用P2时,连接数据不包含。 a. 嵌套层次显示表 b. 老SP c. 返回地址 d. 全局DISPLAY地址 (3) 堆式动态分配申请和释放存储空间遵守原则。 a. 先请先放 b. 先请后放 c. 后请先放 d. 任意 (4) 栈式动态分配与管理在过程返回时应做的工作有。 a. 保护SP b. 恢复SP c. 保护TOP d. 恢复TOP (5) 如果活动记录中没有DISPLAY表,则说明。 a. 程序中不允许有递归定义的过程 b. 程序中不允许有嵌套定义的过程 c. 程序中既不允许有嵌套定义的过程,也不允许有递归定义的过程 d. 程序中允许有递归定义的过程,也允许有嵌套定义的过程 【解答】 (1) b (2) a (3) d (4) b (5) b 6.2 何谓嵌套过程语言运行时的DISPLAY表?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当过程定义允许嵌套时,一个过程在运行中应能够引用在静态定义时包围它的任一外层过程所定义的变量或数组。也就是说,在栈式动态存储分配方式下的运行中,一个过程Q可能引用它的任一外层过程P的最新活动记录中的某些数据。因此,过程Q运行时必须知道它的所有(静态)外层过程的最新活动记录的地址。由于允许递归和可变数组,这些外层过程的活动记录的位置也往往是变迁的。因此,必须设法跟踪每个(静态)外层的最新活动记录的位置,而完成这一功能的就是DISPLAY嵌套层次显示表。 也即,每当进入一个过程后,在建立它的活动记录区的同时也建立一张DISPLAY表,它自顶而下每个单元依次存放着现行层、直接外层等,直至最外层(主程序层)等每一层过程的最新活动记录的起始地址。 6.3 (1) 写出实现一般递归过程的活动记录结构以及过程调用、过程进入与过程返回的指令; (2) 对以return(表达式)形式(这个表达式本身是一个递归调用)返回函数值的特殊函数过程,给出不增加时间开销但能节省存储空间的实现方法。假定语言中过程参数只有传值和传地址两种形式,为便于理解,举下例说明这种特殊的函数调用: int gcd (int p,int q) { if (p % q ==0) return q; else return gcd (q, p % q) } 【解答】(1) 一般递归过程的活动记录如图6-1所示。

(完整版)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典型的编译程序在逻辑功能上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编译程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错误处理、表格管理。 2. 实现编译程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转换法、移植法、自展法、自动生成法。 3. 将用户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为可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有哪几种主要的方式? 答:编译法、解释法。 4. 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编译方式:是将源程序经编译得到可执行文件后,就可脱离源程序和编译程序单独执行,所以编译方式的效率高,执行速度快; 解释方式:在执行时,必须源程序和解释程序同时参与才能运行,其不产生可执行程序文件,效率低,执行速度慢。

第二章 1.乔姆斯基文法体系中将文法分为哪几类?文法的分类同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与实现关 系如何? 答:1)0型文法、1型文法、2型文法、3型文法。 2) 2. 写一个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整数的集合,每个偶整数不以0为前导。 答: Z→SME | B S→1|2|3|4|5|6|7|8|9 M→ε | D | MD D→0|S B→2|4|6|8 E→0|B 3. 设文法G为: N→ D|ND D→ 0|1|2|3|4|5|6|7|8|9 请给出句子123、301和75431的最右推导和最左推导。 答:N?ND?N3?ND3?N23?D23?123 N?ND?NDD?DDD?1DD?12D?123 N?ND?N1?ND1?N01?D01?301 N?ND?NDD?DDD?3DD?30D?301 N?ND?N1?ND1?N31?ND31?N431?ND431?N5431?D5431?75431 N?ND?NDD?NDDD?NDDDD?DDDDD?7DDDD?75DDD?754DD?7543D?75431 4. 证明文法S→iSeS|iS| i是二义性文法。 答:对于句型iiSeS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 S?iSeS?iiSes S?iS?iiSeS 所以该文法是二义性文法。 5. 给出描述下面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1)L1={a n b n c i |n>=1,i>=0 } (2)L2={a i b j|j>=i>=1} (3)L3={a n b m c m d n |m,n>=0} 答: (1)S→AB A→aAb | ab B→cB | ε (2)S→ASb |ab

工程数学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数学基础习题解答

习题一 A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填空题 1.;C C A B 2.111(){1,2,3,4},(){,,},(){,,},(){1,4},(){2,3};f f a b e f A a b e f B f b --=====D R 3.满; 4.2sup = E ,3inf -=E ; 5.0; 6.0; 7. n ; 8.Y . B 1.证 ()y f A B ?∈?,x A B ?∈?使得)(x f y =.由x A B ∈?,得x A ∈,且x B ∈故()()y f x f A =∈且()y f B ∈,即()()y f A f B ∈?,因此()()()f A B f A f B ???. 当f 是单射时,只需证明()()()f A f B f A B ???即可: ()()(),y f A f B f ?∈??R f 由是单射知,(). (),(),1X y f x y f A y f B x ?=∈∈∈使得且 ,,()(),x A x B x A B y f x f A B ∴∈∈∈?=∈?且即从而故()()()f A f B f A B ???. 是可能的,例如, 2:,[2, 0],[1, 3],[1, 0].f x x A B A B =-=-?=-取则()([1,0])[0, 1], f A B f ?=-=于是而 [][]()()0, 4[0, 9]0, 4.f A f B ?=?=从而有 . 2. 证(1)n ?∈,有)2 ,2(12 ,12][-?-+-n n ,故 ∞ =-?-+-1)2 ,2(12 12][n n ,n . 另一方面,)2 ,2(-∈?x ,k ?∈ ,使][12 ,12k k x -+-∈,故 ∞ =-+-∈1 ][12 12n n ,n x ,于是 ? -)2 ,2( ∞ =-+-1 ][12 12n n ,n . 因此, ∞ =-+-= -1 ][12 ,12)2 ,2(n n n . (2)n ?∈,有)12 ,12(]2 ,2[n n +--?-,故 ∞ =+--?-1)12 ,12(]2 ,2[n n n . 另一方面,对任意]2 ,2[-?x ,即2>x ,k ?∈ ,使得212>+>k x ,即 )12 ,12(k k x +--?,从而 ∞ =+--?1)12 ,12(n n n x ,故 ∞ =-?+--1 ]2,2[)12 ,12(n n n .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目标代码生成 7.1 对下列四元式序列生成目标代码: T=A-B S=C+D W=E-F U=W/T V=U*S 其中,V是基本块出口的活跃变量,R0和R1是可用寄存器。 【解答】简单代码生成算法依次对四元式进行翻译。我们以四元式T=a+b为例来说明其翻译过程。 汇编语言的加法指令代码形式为 ADD R, X 其中,ADD为加法指令;R为第一操作数,第一操作数必须为寄存器类型;X为第二操作数,它可以是寄存器类型,也可以是内存型的变量。ADD R,X指令的含意是:将第一操作数R与第二操作数相加后,再将累加结果存放到第一操作数所在的寄存器中。要完整地翻译出四元式T=a+b,则可能需要下面三条汇编指令: MOV R, a ADD R, b MOV T, R 第一条指令是将第一操作数a由内存取到寄存器R中;第二条指令完成加法运算;第三条指令将累加后的结果送回内存中的变量T。是否在翻译成目标代码时都必须生成这三条汇编指令呢?从目标代码生成的优化角度考虑,即为了使生成的目标代码更短以及充分利用寄存器,上面的三条指令中,第一条和第三条指令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必要的。这是因为,如果下一个四元式紧接着需要引用操作数T,则第三条指令就不急于生成,可以推迟到以后适当的时机再生成。 此外,如果必须使用第一条指令,即第一操作数不在寄存器而是在内存中,且此时所有可用寄存器都已分配完毕,这时就要根据寄存器中所有变量的待用信息(也即引用点)来决定淘汰哪一个寄存器留给当前的四元式使用。寄存器的淘汰策略如下: (1) 如果某寄存器中的变量已无后续引用点且该变量是非活跃的,则可直接将该寄存器作为空闲寄存器使用。 (2) 如果所有寄存器中的变量在基本块内仍有引用点且都是活跃的,则将引用点最远的变量所占用寄存器中的值存放到内存与该变量对应的单元中,然后再将此寄存器分配给当前的指令使用。 因此,本题所给四元式序列生成的目标代码如下: MOV R0, A SUB R0, C /*R0=T*/ MOV R1, C ADD R1, D /*R1=S*/ MOV S, R1 /*S引用点较T引用点远,故将R1的值送内存单元S*/ MOV R1, E SUB R1, F /*R1=W*/ SUB R1, R0 /*R1=U*/ MUL R1, S /*R1=V*/ 7.2 假设可用的寄存器为R0和R1,且所有临时单元都是非活跃的,试将以下四元式基本

MATLAB基础教程薛山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讲解

《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班级: T1243-7 姓名:柏元强 学号: 20120430724 总评成绩: 汽车工程学院 电测与汽车数字应用中心

目录 实验04051001 语言基础..................... 错误!未指定书签。实验04051002 科学计算及绘图............. 1错误!未指定书签。实验04051003 综合实例编程.. (31)

实验04051001 语言基础 1实验目的 1) 熟悉的运行环境 2) 掌握的矩阵和数组的运算 3) 掌握符号表达式的创建 4) 熟悉符号方程的求解 2实验内容 第二章 1. 创建的变量,并进行计算。 (1) 87,190,计算 、、a*b 。 (87); (190); *b (2) 创建 8 类型的变量,数值与(1)中相同,进行相同的计算。 8(87); 8(190); *b 2.计算: (1) 操作成绩 报告成绩

(2) e3 (3) (60) (3) (3*4) 3.设,,计算: (1) (2) (3) 23; (4*u*v)(v) (((u))^2)/(v^2) ((3*v))/(u*v) 4.计算如下表达式: (1) (2) (3-5*i)*(4+2*i) (2-8*i) 5.判断下面语句的运算结果。 (1) 4 < 20

(2) 4 <= 20 (3) 4 20 (4) 4 20 (5) 'b'<'B' 4 < 20 , 4 <= 20,4 20,4 20,'b'<'B' 6.设,,,,判断下面表达式的值。 (1) (2) (3) (4) (5) (6) 395837; a><>>> 7.编写脚本,计算上面第2题中的表达式。 ('(60)='); ((60)) ('(3)='); ((3)) ('(3*4)='); ((3*4)) 8.编写脚本,输出上面第6题中的表达式的值。395837;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圣才出品】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本章概要】 本章梳理了人类传播的过程及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三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传播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本章的重点包括:“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见表4-1)★★

表4-1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考点二: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 它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5W模式”见表4-2。 表4-2 “5W模式”

图4-1 “5W 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该模式由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一文中提出。香农—韦弗模式见表4-3。 表4-3 香农—韦弗模式 图4-2 香农—韦弗模式

考点三: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 E. 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见表4-4。 表4-4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图4-3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见表4-5) 表4-5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编译原理_第三版_课后答案.docx

编译 原理 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P36-6 (1) L ( G 1 ) 是 0~9 组成的数字串 (2) 最左推导 : N ND NDD NDDD DDDD 0DDD 01DD 012D 0127 N ND DD 3D 34 N ND NDD DDD 5DD 56D 568 最右推导 : N ND N 7 ND 7 N 27 ND 27 N 127 D127 0127 N ND N 4 D 4 34 N ND N 8 ND 8 N 68 D68 568 P36-7 G(S) O 1|3|5|7|9 N 2|4|6|8|O D 0|N S O| AO A AD | N P36-8 文法: E T| E T|E T T F |T * F |T / F F ( E)|i 最左推导 : E E T T T F T i T i T * F i F * F i i * F i i * i E T T * F F * F i * F i *( E ) i *( E T) i *( T T ) i *( F T ) i *( i T ) i *( i F ) i *( i i ) 最右推导 :

E E T E T * F E T * i E F * i E i * i T i * i F i * i i i * i E T F * T F * F F *( E) F *( E T) F *( E F ) F *( E i ) F *( T i ) F *( F i ) F *( i i ) i *( i i ) 语法树: /******************************** E E+T E+T F T F i F i i i+i+i *****************/ P36-9 句子 iiiei有两个语法树: S iSeS iSei iiSei iiiei S iS iiSeS iiSei iiiei E E E+T E-T T T*F E-T F F F i T F i i i F i i i-i-i i+i*i P36-10 /************** S TS | T T( S) | ( ) ***************/ P36-11 /*************** L1: S AC A aAb | ab C cC | L2:

编译原理课后答案

第二章 2.3叙述由下列正规式描述的语言 (a) 0(0|1)*0 在字母表{0, 1}上,以0开头和结尾的长度至少是2的01 串 (b) ((ε|0)1*)* 在字母表{0, 1}上,所有的01串,包括空串 (c) (0|1)*0(0|1)(0|1) 在字母表{0, 1}上,倒数第三位是0的01串 (d) 0*10*10*10* 在字母表{0, 1}上,含有3个1的01串 (e) (00|11)*((01|10)(00|11)*(01|10)(00|11)*)* 在字母表{0, 1}上,含有偶数个0和偶数个1的01串 2.4为下列语言写正规定义 C语言的注释,即以 /* 开始和以 */ 结束的任意字符串,但它的任何前缀(本身除外)不以 */ 结尾。 [解答] other → a | b | … other指除了*以外C语言中的其它字符 other1 → a | b | … other1指除了*和/以外C语言中的其它字符 comment → /* other* (* ** other1 other*)* ** */ (f) 由偶数个0和偶数个1构成的所有0和1的串。 [解答]由题目分析可知,一个符号串由0和1组成,则0和1的个数只能有四种情况: x 偶数个0和偶数个1(用状态0表示); x 偶数个0和奇数个1(用状态1表示); x 奇数个0和偶数个1(用状态2表示); x 奇数个0和奇数个1(用状态3表示);所以, x 状态0(偶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1) x 状态0(偶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2) x 状态1(偶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0) x 状态1(偶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3) x 状态2(奇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3) x 状态2(奇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0) x 状态3(奇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2) x 状态3(奇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1) 因为,所求为由偶数个0和偶数个1构成的所有0和1的串,故状态0既为初始状态又为终结状态,其状态转换图: 由此可以写出其正规文法为: S0 → 1S1 | 0S2 | ε S1 → 1S0 | 0S3 | 1 S2 → 1S3 | 0S0 | 0 S3 → 1S2 | 0S1 在不考虑S0 →ε产生式的情况下,可以将文法变形为: S0 = 1S1 + 0S2 S1 = 1S0 + 0S3 + 1 S2 = 1S3 + 0S0 + 0 S3 = 1S2 + 0S1 所以: S0 = (00|11) S0 + (01|10) S3 + 11 + 00 (1) S3 = (00|11) S3 + (01|10) S0 + 01 + 10 (2) 解(2)式得: S3 = (00|11)* ((01|10) S0 + (01|10)) 代入(1)式得: S0 = (00|11) S0 + (01|10) (00|11)*((01|10) S0 + (01|10)) + (00|11) => S0 = ((00|11) + (01|10) (00| 11)*(01|10))S0 + (01|10) (00|11)*(01|10) + (00|11) => S0 = ((00|11)|(01|10) (00|11)*(01|10))*((00|1

ml基础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X M L基础教程课后习 题解答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XML基础教程课后习题 习题一 1.答:HTML是用来编写Web页的语言、不允许用户自定义标记,HTML体现数据的显示格式。XML描述数据的组织结构、可自定义标记,其标记名称是对标记所包含的数据内容含义的抽象,而不是数据的显示格式。 2.答:使用UTF-8保存 5.答:(1)不可以,(2)可以,(3)不可以 6.答:: time { display:block;font-size:18pt;font-weight:bold } hour { display:line;font-size:16pt;font-style:italic } mimute { display:line;font-size:9pt;font-weight:bold } 习题二1.答:(1)使用ANSI编码。(2)可以。(3)不合理。 2.答:不相同。 3.答:(1)和(2)。 4.答:。

5.答:“root”标记包含的文本内容都是空白字符。“a1”标记包含的文本内容:。“a2”标记包含的文本内容: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习题三1.答:一个规范的XML文件如果和某个DTD文件相关联,并遵守该DTD文件规定的约束条件,就称之为有效的XML文件。 2.答:DTD文件的编码必须和其约束的XML文件的编码相一致。 3.答:无关。 4.答:(1) 使用SYSTEM文档类型声明的格式: (2) 使用PUBLIC文档类型声明的格式: 5.答:一定。 6.答:(1)约束标记“张三”必须有“学号”属性 (2)约束标记“张三”必须有“学号”属性,而且学号的属性值是固定的220123。 (3)约束标记“张三”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学号”属性。 7.答:ID类型的属性的属性值具有互斥性,即所有ID类型的属性的属性值必须互不相同。 8.答:不合理。 9.答:(1)、(3)和(4)。 10.答,不是有效的。将修改为有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编译原理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4.1 完成下列选择题: (1) 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a. 指示器 b. 临时变量 c. 符号表 d. 程序变量 (2) 间接三元式表示法的优点为。 a. 采用间接码表,便于优化处理 b. 节省存储空间,不便于表的修改 c. 便于优化处理,节省存储空间 d. 节省存储空间,不便于优化处理 (3) 表达式(┐A∨B)∧(C∨D)的逆波兰表示为。 a. ┐AB∨∧CD∨ b. A┐B∨CD∨∧ c. AB∨┐CD∨∧ d. A┐B∨∧CD∨ (4) 有一语法制导翻译如下所示: S→bAb {print″1″} A→(B {print″2″} A→a {print″3″} B→Aa) {print″4″} 若输入序列为b(((aa)a)a)b,且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则输出序列为。a. 32224441 b. 34242421 c. 12424243 d. 34442212 【解答】 (1) b (2) a (3) b (4) b 4.2 何谓“语法制导翻译”?试给出用语法制导翻译生成中间代码的要点,并用一简例予以说明。 【解答】语法制导翻译(SDTS)直观上说就是为每个产生式配上一个翻译子程序(称语义动作或语义子程序),并且在语法分析的同时执行这些子程序。也即在语法分析过程中,当一个产生式获得匹配(对于自上而下分析)或用于归约(对于自下而上分析)时,此产生式相应的语义子程序进入工作,完成既定的翻译任务。 用语法制导翻译(SDTS)生成中间代码的要点如下: (1) 按语法成分的实际处理顺序生成,即按语义要求生成中间代码。 (2) 注意地址返填问题。 (3) 不要遗漏必要的处理,如无条件跳转等。 例如下面的程序段: if (i>0) a=i+e-b*d; else a=0; 在生成中间代码时,条件“i>0”为假的转移地址无法确定,而要等到处理“else”时方可确定,这时就存在一个地址返填问题。此外,按语义要求,当处理完(i>0)后的语句(即“i>0”为真时执行的语句)时,则应转出当前的if语句,也即此时应加入一条无条件跳转指令,并且这个转移地址也需要待处理完else之后的语句后方可获得,就是说同样存在着地址返填问题。对于赋值语句a=i+e-b*d,其处理顺序(也即生成中间代码顺序)是先生成i+e的代码,再生成b*d的中间代码,最后才产生“-”运算的中间代码,这种顺序不能颠倒。 4.3 令S.val为文法G[S]生成的二进制数的值,例如对输入串101.101,则S.val= 5.625。按照语法制导翻译方法的思想,给出计算S.val的相应的语义规则,G(S)如下: G[S]: S→L.L|L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 章 1、编译过程包括哪几个主要阶段及每个 阶段的功能。 答案:编译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优化、目标代码生成5 个阶段。词法分析的功能是对输入的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识别其中的单词符号,确定它们的种类,交给语法分析器,即把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分解为单词符号串形式。语法分析的功能是在词法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的语法规则,对程序进行语法分析,识别构成程序的各类语法范畴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并把这种层次关系表达成语法树的形式。词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的功能是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对程序进行语义分析,“理解”其含义,产生出表达程序语义的内部表达形式(中间代码)。优化的功能是按照等价变换的原则,对语义分析器产生的中间代码序列进行等价变换,删除其中多余的操作,对耗时耗空间的代码进行优化,以期最后得到高效的可执行代码。目标代码生成的功能是把优化后的中间代码变换成机器指令代码,得到可在目标机器上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 第2 章 1、写一上下文无关文法G,它能产生配 对的圆括号串(如:(),(()),()(())等,甚至 包括0 对括号) 文法为:S→(L)|LS|L L→S| ε 2 、已知文法G :E→E+T|E-T|T T→T*F|T/F|F F→(E) |i (1)给出i+i*i,i*(i-i)的最左推导,最右推导以及语法树。 (2)i-i+i 哪个算符优先。 【解答】 (1)最左推导:E?E+T?T+T? F+T ? i+T ? i+T*F ? i+F*F ?i+i*F ?i+i*i E?T?T*F? F*F ? i*F ? i*(E) ? i*(E-T) ? i*(T-T) ? i*(F-T) ? i*(i-T) ? i*(i-F) ?i*(i-i) 最右推导:E?E+T?E+T*F? E+T*i ? E+F*i ? E+i*i ? T+i*i ? F+i*i ? i+i*i E?T?T*F? T*(E) ? T*(E-T) ? T*(E-F) ? T*(E-i) ? T*(T-i) ? T*(F-i) ?T*(i-i) ? F*(i-i) ?i*(i-i) i+i*i 以及i*(i-i)的语法树如下所示: (2)i-i+i 的语法树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的语法树可知:“-”的位置位 于“+”的下层,也就是前面两个i 先进 行“-”运算,再与后面的i 进行“+” 运算,所以“-”的优先级高于“+”的 优先级。 3 、文法G: E→ET+|T T→TF*|F F→FP↑|P P→E|i (1)试证明符号串TET+*i↑是G 的一 个句型(要求画出语法树). (2)写出该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解答】(1)采用最右推导: E?T?F? FP↑? Fi↑? Pi↑? Ei↑ ? Ti↑? TF*i↑? TP*i↑? TE*i↑? TET+*i↑ 语法树如下图所示。 从文法G 的起始符号出发,能够推导 出符号串TET+*i↑,所以给定符号串是文法G的句型。 (2) 该句型的短语有: ET+,TET+*,i ,TET+*i↑ 直接短语有:ET+, i 句柄是:ET+ 4、已知文法G:S→iSeS|iS|i ,该文法 是二义文法吗?为什么? 【解答】该文法是二义文法。 因为对于句子iiiei 存在两种不同的最 左推导: 第 1 种推导:S? iSeS? iiSeS? iiieS? iiiei 第2种推导:S?iS?iiSeS?iiieS?iiiei 第3 章 1、用正规式描述下列正规集: (1)C 语言的十六进制整数; (2)以ex 开始或以ex 结束的所有小写字母构成的符号串; (3)十进制的偶数。 【解答】 (1)C 语言十六进制整数以0x 或者0X 开头,所以一般形式应该为(+|-|ε) (0x|0X)AA*,其中前面括号表示符号, 可以有正号、负号,也可以省略(用ε表示)默认是正数,A 表示有资格出现在十六进制整数数位上的数字,AA*表示一位或者多位(一个或者多个数字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 1.1946 2.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辅助教育、操作系统 4.人工智能 5.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6.运算器 7.RAM 8.逻辑 9.字长 10.位、字节 11.位、字节 12.1024、1024、1024*1024 13.1 14.2 15.48H、65H、97H、32 16.288 17.操作系统 18.程序 19.高级语言 20.机器 21.编译、解释 22.应用、系统 23.输入、输出设备 24 .硬盘 25.高速缓冲存储器 26.传染性 27.2 28.R (文科不做) 29.111111 K 7f (文科不做) 30.213、D5 (文科不做) 第二章 1.255 2.隐藏 3.存档 4.内存条、硬盘 5.Alt

6.[cttl+shift]> [shift+o] [ctrl+space] [ctrl+o] 7.[alt+F4] 8.后台 9.[Shift]> [Ctrl] 10.[Shift] 11.[Ctrl] 12.回收站 13.msconfig 14.单击该按钮会弹出对话框、有下级了菜单、当前状态不可用 15.[Ctrl+Esc]或[win ] 16.最大化或还原 17.分辨率 18.刷新频率 19.磁盘清理 20.[Ctrl+Shift+Delete] 第三章 1.doc 2.我的文档 3.拼写错误、语法错误 4.一行、一段、全部 5.页面 6.回车符号 7.[Alt+Tab] 8.[Ctrl+O] 9.[Ctrl+N] 10.页眉页脚 第四章 1.3、255 2.65536、256 3.[Ctrl+; ]> [Ctrl+Shift+;] 4.= 5.40833 6. 3 7.[ Ctrl ] 8.$ 9.地址栏 10.F2 第五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