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注:不能写成北京)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临时:从1949年-1954年]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天安门广场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54门礼炮28响(54门: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1921—1949)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

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除港澳台外)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土地改革

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三.补充:问答题:

1.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知识拓展)

回答:(1)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重要运动。

(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答:(1)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2)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等。

2、列举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了解)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3)经济上: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时间1954年9月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说一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亚非万隆会议:

1)召开:时间:1955年4月, 地点:印尼的万隆, 参与国:亚非29个国家

2)特点: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没有欧洲的国家参与)

3)万隆会议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4)万隆会议出现分歧时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求同存异

三、补充:“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答:“同”指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争取民主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利益出发,加强合作;“异”指各国的处境不同,及社会制度差异.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

(3)内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与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区别开来)

2、失误的表现(1958)

(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一大就是规模大;二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例题(08年中考)1954年,福建汉族农民杨白劳为地主王老五耕种土地。1956年,杨白劳和王老五都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

(1)错误:.1954年,福建汉族农民杨白劳为地主王老五耕种土地

理由: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地主阶级被消灭

(2)错误:1956年,杨白劳和王老五都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

理由:1958年才出现人民公社

三.补充题:材料分析题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

[答案](1)大跃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或1966~1976年

(3)十一届三中全会

(4)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民主与法律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

一、文革的发动

1、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凭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3、炮打司令部: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二、全面内乱

1、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造反派蜂拥而起

2、1967年1月开始夺权,全面内乱

3、两个反革命集团:①林彪反革命集团②四人帮: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

4、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文革结束(1976)

1、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

2、文革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例题(07年中考)1956年,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时期,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1)错误:1956年,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理由:1958年才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2)错误:“文革”时期,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理由:“文革”结束后才实行改革开放,才出现“包产到户”

四、文革中汲取的启示(理解)

1、没有监督的权力导致腐败,必须建立与完善领导监督机制;

2、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一、国防(“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核武器的发展

过程:①1964 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③1967年6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爆炸实验

2、“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过程: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入太空

意义: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两弹一星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精神.

3、解放军的发展:①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②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③1966 年7月1日组建地地导弹部队

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①地地战略导弹部队;②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③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

一、重返联合国(1971)

概况:1971 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

意义:①中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在联合国组织内,我国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二、中美建交(1979)

1、“乒乓外交”:1971 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对访问中国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3、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4、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①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和中国建交的前提)

②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题(06年中考):1954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2年,周恩来总理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错误:1954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理由: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

(2)错误: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理由:1979年才正式建交

三、补充材料1.改变世界的一周指什么?

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这一周。

2.历史性的握手指什么?

答:周恩来总理在机场与美国总统尼克松握手。

3.什么是“小球”?什么是“大球”?“小球转动大球”指什么?

答:“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地球;意味着从“乒乓外交”开始,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并进入正常化阶段,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

铁人:王进喜(大庆油田)两弹元勋:邓稼先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做好事不留名:雷锋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①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工作重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战略决策:行改革开放;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

2、意义: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从此走上改革开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对内改革(注:改革开放的意思就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率先尝试)

2、形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3、特点: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4、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城市国有企业改革(P77)

1、时间: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

2、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对外开放

1、设置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最大);

2、沿海开放城市:14个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4、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四、建设经济特区的好处:(理解)

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五、思考与探究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步。

第一步: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第二步:开国大典——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三步: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四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A科技

一、“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

1、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在国际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二、“八六三计划”的制定

1986 年3 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做出决定,实施《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概况: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B教育

1、战略:科教兴国

2、任务:大量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3、举措: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 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 。

2)、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1977年底,停顿1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得到恢复

C、文艺体育事业主要成就

1 、文化艺术事业:

小说:20世纪50——60 年代著名作品:《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时》《红岩》

文学奖: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2、体育运动事业:

新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陈镜开(举重)

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新中国第一个奥运冠军:许海峰(男子自选手枪射击金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实现中国的统一大业。

2.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注:“一国两制”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指导方针:“一国两制”

2、A香港回归(区花:紫荆花)

1997 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B澳门回归(区花:莲花)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了澳门政权的交接仪式。

三、两岸交流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四、补充

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不一样。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2、中央对台湾和香港、澳门的政策有何异同?

同: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异:台湾可以保留自已的军队。

3、港澳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基础是什么?

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中国的繁荣强盛

4、港澳回归的意义?

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的一步,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范例,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范例。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通过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新宪法是为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中宪法》区别开来) ----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

1、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邯郸钢铁总厂(先进典型)。

2、政府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1、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高举伟大的旗帜

1、“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评价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

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一、我们从哪里来

1、人类始祖:约500万-1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

2、现代意义上的人类:距今约三四万年的晚期智人。

二、人类的种族

1、人种产生: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

2、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

1、母系氏族社会

(1)主要特征: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2)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反映了女人的权力位于男人权力之上的状况。

2、父系氏族社会

(1)主要特征:男子居于支配地位,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

(2)厄瑞斯忒的故事,反映了男人的权力开始超过了女人权力的倾向。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一、古代埃及

1、发源地:尼罗河

2、文明产生: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

3、历史遗产:金字塔(法老的陵墓)。

二、古代巴比伦

1、发源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

(2)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组成: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4)内容:这部法典限制高利贷利率和保护商业贸易;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同态复仇法;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

(5)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三、古代印度

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

(3)、分布:东亚、东南亚传入中国:汉朝

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一、海洋文明的特征

经济上:商品经济为主;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

二、雅典(全希腊的学校)

1、雅典的地位:在希腊一百多个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

2、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3、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

4、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意义:在古代世界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局限性: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例题:女生小红学习了古希腊的历史后,高兴地说:“假如我生活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的雅典,也能充分地享受民主政治。”

错误:女生享受雅典民主政治

理由: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限于男性成年公民

三、追求“伟大”的罗马

1、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

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

2、布匿战争对罗马的影响(理解)

影响之一:使罗马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奴隶和战利品,罗马变得空前强大和繁荣;

影响之二:引起罗马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道德风尚等领域的重大变化。

3、罗马共和国灭亡的原因(理解)

第一,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与暴动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锐;

第二,军事独裁者之间的内战屠杀

4、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第19课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

1、时间:646年人物: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

2、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

3、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

4、性质:是一场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5、启示: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不断改革并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和经验,才能不断进步强大。

例题: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向欧美学习的社会风尚。

错误:日本“大化改新”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向欧美学习的社会风尚

理由:“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而实行的改革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专题十七 第44讲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时期“文化大革 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内容1953年我 国开始实行 “一五”计 划,进行三 大改造 (1956年底 基本完成) 有成功的经验, 如1956年中共 八大和1960年 的八字方针;也 有曲折失误,如 “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 年的十年 “文化大革 命”,使社会 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主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经历曲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考纲要求]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44讲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国营经济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营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 (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世纪代至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历史 含解析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错误!错误!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错误! (2)时间:1953—1957年。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错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错误!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错误!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错误!错误!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错误!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2)时间:1956年。 (4)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错误!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3)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一大二公”,脱离实际,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破坏。 (4)危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错误!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错误!经济领域。 2.表现错误!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间关系

[问题探究1] “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吗? 提示:没有。“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并未实现。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问题探究2] 1960年农村“八字”方针从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吗? 提示:否。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问题探究3]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系统纠正“文革”“左”的错误。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 主题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二“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复习题

共和国史复习题 杨帆、曾杨伟合作编辑 一、名词解释 1.银元之战: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整顿金融打击投机资本的措施。针对当时银元投机猖獗的情况,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在上海封闭金融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银元投机分子予以严惩,同时加强私营金融机构的管理,将其置于国家银行控制之下,经过“银元之战”,基本上制止了金融外币的投机活动,很快稳定了金融市场,保障人民币占领了大陆的全部市场。 2.“一边倒”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之一,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将其正式公诸于世。二战后,已经形成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局面,而在内战中美国实行“扶蒋反共”以及之后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因而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战略。它的实行,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外交孤立,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3.大炼钢铁:大跃进时期掀起的全民炼钢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提出钢产量在年底达到1070万吨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央实行书记挂帅、全党全民办钢铁的方针,全国上下一切为炼钢“停车让路”,以“小、土、群”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开展。虽然在年底达到这一目标,但其中很多不合格,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源,也使得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四马分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第二阶段公私合营形式下企业利润的分配原则。具体来说,企业的利润的分配,按照国家的税收、资本家的红利、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四个部分进行,称为“四马分肥”。这种做法既照顾了资本家的利益,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5.《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该报告系统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头几年的经济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的教训为戒,提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中共八大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做了准备。 6.双百方针: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在科学和文化领域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具体来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它的提出,受到当时的文艺界、学术界的热烈拥护,对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7.“大跃进”:1958—1960年全国范围内试图在农业和工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自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开展,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特征,首先从农业生产开始,北戴河会议后,重点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8.“八字”方针:“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其具体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虽然“八字”方

中国近代史专题

一、填空题 1.()年11月,《上海租地章程》议定,租界制度由此产生。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的主张,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城市管理方面一度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制度。 4.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方式主要有官办、管商合办和()。 5.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以()为第一任巡抚。 6.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最重要的著作是( ),该书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 7.1900年,唐才常等人在华中一带发动了以“勤王”相号召的()。 8.()是近代史中国第一个通行全国的学制。 9.1903年夏发生了震动一时的(),章炳麟、邹容先后入狱。 10.由()担任总理的内阁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 1.()代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等中国最早的一批不平等条约。 2.1853年10月起,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开始实行(),该制度阻碍可商品经济的发展。 3.镇压太平天国后,清军军制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防军和()。 4.()年后,经容闳等人建议,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留美幼童。 5.1894年11月,日军进攻旅顺,守将中只有()一人积极率部抗敌。 6.强学会成立后,传教士李提摩太就中国政治改革想光储皇帝提出了名为()的意见书。 7.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 8.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宣布从()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9.夏曾佑在190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近代史教科书——()。 10.1913年5月,共产党、统一党和民主党在袁世凯的示意下合并组成了()。 二、判断题 1.里金制度分为两种,一种行商的交易税,一是坐商的货物通过税。该制度的实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崇厚是近代史中国第一个正式出使西方的官员。() 3.19世纪60、70年代,赫德先后向清政府呈递了《新议略论》、《局外旁观论》、《条陈海防章程》,对清政府施加政治影响。() 4.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120人赶美留学。() 5.中法战争对晚清政局产生重大影响,慈禧借故前线作战失败,将恭亲王逐出权力中枢,从此军机处的实际权力 掌握在醇亲王及其心腹孙毓汶手中。() 6.租借地制度是由通商口岸制度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制度攫取租借地,其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具有军事意义的港口,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扩张的根据地。() 7.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制造了海蓝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一系列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1 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科目考试范围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专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巩固政权的措施 2、抗美援朝(1950——1953)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为严守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意义: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保卫了中朝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2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专题二、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成就 一国两制:1.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2、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基会和海协会,汪辜会谈。 外交成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好评。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导弹研制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解析:C 《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八二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 解析: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宪法宣誓,表明了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 A.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B.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 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D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蒋介石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 4.(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 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

中国现代史 考试重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P5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而实权则操纵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双方进行明争暗斗。1917年关于是否参加一战的问题,黎和段各有企图,段祺瑞想借参战名义扩充自己实力,消灭异己,所以把持内阁提出对德宣战,黎元洪则害怕段祺瑞势力扩张对自己不利,所以利用人民的反段要求进行抵抗,并下令将段免职,这就是所谓的府院之争。 2、P38合作主义: 合作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提倡,五四时期各地出现了一批研究和宣传合作主义的小团体,他们主张通过组织合作社,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主义,主张用合作的方法,把工人集合起来,就有了资本,就可摆脱资本家的束缚,自营事业。他们宣称合作主义最适宜中国的社会状况,而不是布尔什维主义,但推行结果失败,这些具有改良色彩的小团体也很快瓦解了。 3、P86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之际,直系将领冯玉祥率军回师北京发动政变,监禁了总统曹锟,宣布脱离直系,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这场政变促使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失败而结束。北京政变结束以后,北京政权仍在军阀官僚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举动,它为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提供了有礼条件。 4、P99整理党务案: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以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为幌子,提出整理党务案,对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的任职和活动作出种种限制规定,比如限制共产党担任国民党高级干部的人数,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机关的部长等等,这是蒋介石对共产党发动的新的进攻,蒋介石的权利变得更大,由此打下了他后来实行独裁统治的基础。 5、P162中原大战 1929年,蒋介石为建立独裁统治加紧排除异己,引起各地方军阀强烈不满。1930年3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三派军阀共同反蒋,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参战双方的兵力各有六、七十万人。5月初,两军在商丘、许昌、济南、长沙一带展开大战。因战线地处中原地区,故又称“中原大战”。蒋采取军事打击和金钱收买的办法,削弱和分化了反蒋力量。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派兵入关进取平津。阎、李部队分别败退山西和广西。11月4日,阎、冯通电辞职,所部被收编。这次军阀大战,双方共伤亡三十多万人。 6、P337新县制: 为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国民政府于1939年9月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实行新县制,规定县为地方自治单位,县下为乡,乡内之编制为保甲,县与乡之间设署,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的行政事务,县长乡长保长名义上是选举产生,实际仍由上级委任,具有很大的权利,而人民毫无民主权利,新县制的推行,是假借地方自治之民,强化国民党政府对地方的统治。 7、P359大生产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黄金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选择题: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 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 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 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 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简述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 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 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 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 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 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 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 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 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年何月何日?它的成立有何伟大意义? 答:⑴1949年10月1日。⑵、国内意义: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新时期。国际意义:它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何地召开?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伟大意义?这次会议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哪些重大变化? 答:⑴时间:1978年底;地点:北京。⑵主要内容: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⑶意义: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④变化[略] 3、请回答下列关于建国后党的历届会议上的有关问题: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怎样的总方针? B、党的“十三大”何时召开?它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①1987年在北京召开;②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新,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C、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各是何时召开?各作出了什么决定? 答:①党的“十四大”1992年召开;决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党的“十五大”1997年召开,决定:把邓小 1 / 4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国近代史第一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 (3)结果:《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 (3)结果:《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条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的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签订条约,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5.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 (4)结果:《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者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52、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进攻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的1946年7月和9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先后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指示,制定了打败蒋介石进攻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政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争取和团结一切可能争取、团结的人们,建立一个最广泛的反对美蒋反动派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军事原则: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歼灭敌人之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 12.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实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仍然是代表城市 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的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独裁专制统治;中国仍然没有 实现独立自主。所以,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目标。特点:(1)它与北洋 军阀相比,是以国民党为旗帜控制中央政府,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比旧军阀更有欺骗 性。(2)它又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国家机器,实行残酷的法西斯主义的反动统治,比 旧军阀更具残酷性。(3)对外更依靠帝国主义,比旧军阀更有买办性。 18、试评第三党的政治主张(简答或论述) 大革命失败后,由原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谭平山组织。他们既不满意国民党的政策,也不满意共产党的纲领,主张组建第三党。1930年邓演达考察回国,第三党的名称正式定为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纲领文件《政治主张》,基本主张是对内进行“平民 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对外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在一定前提下恢复与苏联的邦交。 这是试图一小资产阶级为主导建立平民政权,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是行不通 的。 1947年,改党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57、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简答) 1949年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 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 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 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l、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再次得到发展机会。重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轮船航运为主。中国的新式银行是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时期兴起的。大战后期,中国经济领域出现资本集中的现象,形成了一些大的民间 资本集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渗入农村,加速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至 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达200万左右。 影响:(1)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生产技术提高,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产生;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 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推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 命开始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3)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及军事侵略起了一定的抵 制作用。(4)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4、论述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演变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近代文化 1、1905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揭开制碱奥秘。 3.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5、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6、、鲁迅代表作有《孔乙己》,《狂人日记》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7、为适应抗战需要,郭沫若创作《屈原》,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也创作出一批优秀小说,比如有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前夕。 (2)时间:1945年;地点:延安。 (3)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 题。 (4)政治路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5)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 ①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②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家和广大华侨的支持。 (2)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3)意义:①国内: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 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②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国际地位。 (4)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西安事变 1.背景: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新思想的萌发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2)清朝统治下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白银。 (4)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5)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经过 3、《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属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经过(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焚毁圆明园)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伸入内地,整个沿海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上海海关,赫德) 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走私,1865逆差,洋商收购原料) 3、贩卖华工 4、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 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 拜上帝教 洪秀全思想: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基督教教义――平等 1851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 曾国藩,石达开 开京变乱 防御战:陈玉成――安庆,李秀成江浙、上海,洋枪队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864)

14秋福师《中国现代史专题》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中国现代史专题》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公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时期的减租减息向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转变。 A.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B.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日战争 -----------------选择:D 2. 1947年3月至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A. 河北 B. 山东 C. 山西 D. 河南 -----------------选择:B 3.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____ A. 中共二大召开 B. 中共三大召开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国民党二大召开 -----------------选择:C 4. 哪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 A. 洛川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遵义会议 D. 六中六届全会 -----------------选择:C 5.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发此感慨者是受____ A. 武昌起义成功的影响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鼓舞 C.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影响 D.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的鼓舞 -----------------选择:D 6. 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十大政策,其中,()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的环节,对战胜困难、坚持抗战起着巨大的作用。 A. 整风运动 B. 肃反运动

成人高考高起点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

成人高考高起点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统一后任务: 1、消灭******残余军队。 2、抗美援朝1950年“联合国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 员指挥下上甘岭战役是其中的一次战役1953.7。意义:粉碎了美帝国 主义的侵略计划;捍卫了世界和平。 3、镇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了安定的条件。 4、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5、恢复国民经济“三反”“五反”运动。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封建半封建——社会主义 1953——1957以重工业为主对农业(农业合作化运动,走上了社 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把 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和赎买的方式实 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文章二: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年龄达到16岁,均可分到一份土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评价: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平均分配的强烈愿望,绝对分配的办法,仅 仅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天京变乱:1856年九月;人物: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后果:太平天国军事实力下降。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负气出走,太 平天国实力更加衰落。 【文章三:“*”的十年】 (1)“*”的错误发动:“*”的发动,******修正主义分子的开始,标 志是:*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聂元梓等”走资派,*写了“炮 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历史名词:“红卫兵”、“造反派”、“四大”、“踢开党委闹革命”、“黑帮”、“牛鬼蛇神”、“全面夺权”。1967年初“一月革命”“二月逆流”。 (2)*******集团被粉碎。 1969.4*为党中央副主席;9.13凌晨*******集团被彻底粉碎。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5“右倾翻案风”。 (3)*******集团的覆灭 “四五运动”沉痛悼念*,也称“******事件”。 *******集团的覆灭:1976年初,*、*、叶剑英等领导下, *******集团被彻底粉碎。 【文章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1、开国大典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图6)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香港、澳门、台湾及其它海岛外,全部解放。 3、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4、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 5、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化三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7、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9.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两弹无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 10、文化大革命: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起止时间:1966—1976年 结束标志: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性质:是一场内乱。 冤案: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教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损失巨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②、对外开放: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建立。 ③、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⑤、法制建设: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 ⑥、中共十三大:制定党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在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14、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5、1949年,海军和空军先后建立,1966年导弹部队建立。 16、1954年6月,周恩来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以此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表现 17.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6高二上·日喀则期中)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①③② D . ②①③ 2. (2分) (2017高一下·屯溪期中)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 “一五”计划实施 C . 大跃进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3. (2分) (2017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通过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 . 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 B . 民主进程激发妇女维权意识 C . 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 D . 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妇女地位 4. (2分) (2018高一下·宜宾期末)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 .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