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农村社区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社区文化,首先应当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避免出现将农村社区文化狭隘化和被动化的现象,弄清其主体性、参与性、连续性和全方位等特定内涵。

论文首先通过介绍农村社区相关概念,农村社区的主要内容,并叙述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详细的阐述了农村社区文化的现状及成就,然后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论文的最后提出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对推动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2)

引言 (3)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3)

(一)农村社区的含义 (3)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4)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5)

(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 (5)

(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 (6)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6)

(一)现状与成就 (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7)

1.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 (8)

2.反文化现象突出 (9)

3.农村社区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 (10)

四、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 (10)

(一)深化农村社区文化体制改革 (10)

(二)积极开拓、培育农村社区文化市场 (11)

(三)培养合格的农村社区文化工作骨干队伍 (11)

(四)营造良好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 (12)

(五)促进农村社区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目前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主要是从乡村治理、农村社区的范围、社区管理城市化、农村社区模式、国外社区建设的经验这几个方面展开的,但是农村社区的理论研究与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在对于农村社区建设出现的问题研究上缺乏较系统、较完善的分析,大多数是对农村社区个案问题的简单分析。所以本文试图对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做较系统的分析,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本文以我国农村社区的建设为视角,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究,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促进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从农村社区建设主体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以后的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的经验。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一)农村社区的含义

对农村社区,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提出了不同的界定。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不是一个血缘家族,也不是一个社会组织,而是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或者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地域性共同体和区域性社会;抑或是指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①

还有的将其定义为一定范围区域内的农民共同生活、农习、工作①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52~253

和栖息的一个有秩序的空间群落,是由有共同地缘的农村社区文化、习俗、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惯、基本生活设施、经济社会生活所构成的地域空间。①

综合各位学者对农村社区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农村社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农民是农村社区的主体,农民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二,农业生产是农村社区的基本活动方式。尽管农村社区建设引入市场主体,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但是大多数的农民还是从事的是农业生产;三,农村社区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等多重功能,农村社区可以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搞好农业生产、提高农毛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打造坚实基础。农村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农村社区的住房、公共道路、公共交通通、生产生活用电、用水以及广播、电视、电话、通信系统、社区公共活动设施等,生活环境则是指村容村貌、房屋坐落规划、村落公共环境、自然环境等。②

2.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础。主要内容有:加强和改善党组织建设机构,构建以农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加强农村自组织建设,逐步达到农村社区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民间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民间组织在

①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10(4),96~97

②徐勇.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09(5),102~103

基层管理和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

3.公共服务建设,主要包括行政服务、科技服务、商品服务、文娱服务、安全服务、教育服务。不断完善公益性和鼓励营利性的群众文娱、体育、科技、教育投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形成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4.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活,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和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发展农村社区直接民主,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村委会选举推动“四个民主”,协调、均衡发展,理顺两委关系、乡村关系。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我们面临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没有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农业投资同等重要。没有现代化文化科技知识,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因此,在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发展农村经济,特别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农村深层次改革提供精神动力,把农民群众从消极无为的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的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用新的价值观念武装广大农民。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手段,教育农民自觉抵制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克服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从而使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与成就

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虽然发展很快,却表现出更大的小平衡。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相对偏低,尤其是基层。这个时期,国家对文化事业(不含文物、广电、出版)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的比例平均为0.266%。而2009、2010两年比例为0.14%,2011年为0.11%。①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我国城乡设施建设规划基本指导思想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认识上的误区,也反映了我国城乡建设规

①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0(4),38~39

划中公益文化设施得不到应有重视和建筑市场中公共文化设施长期缺位的现实。2011年我国文化事业投入达到113.66亿元,比2010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2011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9年增长了3.04元。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社区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自200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总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22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资助建设200多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1500多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和100多个村宣传文化室。①

近年来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项目,促进了各地不断加大农村社区文化经费投入,带动了农村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一项重要工程。迄今该工程己覆盖4226个基层点,服务覆盖到乡镇、社区、军营、企业、学校。送书下乡工程覆盖全国22个省份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00个(全国592个)、近3000个乡镇,累计安排资金6000万元,配送图书总数为511.6万册。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以上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总体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

①许敏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7),192~193

②张桂芳.试论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212(05),128~129

在着明显不足。

1.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都是重城市轻乡镇的非均衡发展思路,层层向上集中财力,乡镇财政困难,很难保障其职责之内的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同时作为调整财力配置的转移支付也将重点放在了城市,对农村关注不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文化事业保障结构失衡(见表3-1),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经费投入的“硬缺口”仍然存在,并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省级政府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在乡镇的落实,削弱了中央对农村公于七文化事业进行宏观指导的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据文化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调研组报告反映,许多省份存在农村社区文化事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过低、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①

表3-1:农村社区文化财政投入与城市文化投入的比较单

位:%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26.8 26.7 73.3 27.1 28.1

农村投

城市投

73.2 27.3 72.7 72.9 71.9

财政投入的区域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①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

的矛盾。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不仅增量不足,内部结构也存在着严重的资源配置错位,投入结构失衡影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重东部轻西部、重发达地区轻贫困地区的倾向明显,区域间的人均文化事业费支出差距堪忧。如表3-2所示,从2007年开始我国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财政文化保障差距不断拉大,接近1:4。部分西部贫困地区乡镇资金紧张出现的平调、挪用、挤占等文化事业费流失现象的发生。(见表4-3)①

表4-3:文化财政投入的区域比较单位:%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

年西部地区24.9 21.7 22.3 22.7 21.7

75.1 78.3 77.7 77.3 78.3

东中部地

2.反文化现象突出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文化生活的质量也就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一些农村的农民自发组成演出队,从生活出发编演一些老少皆宜的小节目,深受欢迎;还有富裕些的地方请来专业演员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农村社区文化中存在的消极现象同样不容忽视。

现在“搓麻风’,、“迷信风”席卷农村各个角落。有为数不少的①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10(1),72~73

村里最好的建筑当数寺庙。农村出现的“五多”现象值得忧虑。一是赌博的人增多;二是搞封建迷信的人增多;三是信仰宗教的增多:四是寻衅闹事,扰乱治安的人增多;五是中学生辍学的多。上述现象虽发生在个别村,但带有普遍性,如不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制止、纠正和引导,必将对农村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同时对农村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也相当不利。①

3.农村社区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

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由于文化供给比较单一,农民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目前,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消遣,而电视节目的针对性又差,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今后应提倡城市的一些专业演出队编演些反映农民生活的节目下乡服务,组织一些电影放映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观赏性的好片子。另一方面也提倡农民自编自演,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四、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深化农村社区文化体制改革

农村社区文化改革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结合当前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而进行。一是改革宏观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实现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坚持走“部门出谋、政府出面、社会出钱、共同出力”的路子,以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办)、村为抓手,逐步形

①贺雪峰,董磊明.中国乡村治理:结构与类型[J].经济体制社会比较,2009(3),154~155

成党委领导,政府挂帅,文化部门主管,群团组织配合,社会各界努力,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参与的大文化格局。二是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加快推进以“馆(站)长负责制、专业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图书)馆、站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使馆(站)长和业务干部的选聘、考核、奖惩及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重点搞好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内部活力,调动文化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科学高效的运作格局。①

(二)积极开拓、培育农村社区文化市场

一是要坚持产业化原则,在不改变文化设施性质和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阵地设施和人才优势,开展有偿服务和多业助文活动,创造新的服务方式,把文化活动与经销、旅游、科技活动等结合起来,利用本地文化经营项目,提高农村社区文化产业化水平。二是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努力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阵地,清除各种不良文化现象,保证农村社区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三)培养合格的农村社区文化工作骨干队伍

农村有众多的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农村依靠这些人,既发展了民间艺术,又为不少艺术团体输送了大量的文艺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珍惜这些土生土长的优秀人才,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为他们的成长和成材积极创造条件;文化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热情辅导、培训业余创作人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在精神上和物质

①李锋传.日本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9(4),172~173

上给予重奖,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较高艺术质量的文化作品,繁荣本地文化事业。

(四)营造良好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

一是要制定、完善和落实文化管理政策。要认真落实有关文化管理机构、专业文化团体和电影公司的人事政策,尽快完成定编、定职工作,恢复乡镇文化馆(站),设专人负责并落实待遇。二是制定和落实文化投入政策。比如,制定地方性文化事业费财政支出比例并逐年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同步增长;制定鼓励社会办文化、多方位增加文化投入的政策,形成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多元投资体系。三是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如农村社区文化产业化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差别税率和退税政策以及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的政策等,都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扶植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

(五)促进农村社区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是广泛开展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办)、村(居)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实施“精品”战略,繁荣农村文艺创作,创作反映农村和农民群众实际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好的题材要给予重点扶持,多出精品。三是开展家庭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开展“美在农家”以及修新村谱等活动。四是继续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和“手拉手”希望工程,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医药下乡,赶科普大集;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民间文艺调演、灯展、义务送春联字画以及体

育竞赛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发挥当地戏曲文化优势,组织“庄户剧团’夕,唱“地方戏”,让群众自娱自乐。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开展读书活动、学科技用科技活动、争当科技星火带头人和示范户示范村活动、科技文化扶贫活动等。还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借经贸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活动,这样既能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①

结束语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基层民主,实现村民自治的有效载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和谐农村的题中之义。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党中央和政府都对其十分重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许多的社区建设模式并得到民政部的大力推广。但是应该看到农村社区建设并不是一践而就的,再加上农村社区建设是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遇到问题也是正常现象,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社会制度环境还不成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和法律和配套机制保障的欠缺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障碍;社区建设相关利益主体存在问题,如政府职能缺位和越位现象、农民参与意识不强,社区组织发育不成熟,它们之间权力和利益平衡机制未找到,出现农村社区“空壳化”现象、农民“被社区化”现象。这就需要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意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

①蔺雪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3)

参考文献

[1]叶齐茂.欧盟十国乡村社区建设见闻录[J].国外城市规划,2010(4)

[2]王习明,彭晓伟.缩小城乡差别的国际经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李锋传.日本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9(4)

[4]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李芹,马广海.社会学概论[M].济南:山东人学出版社,2009

[6]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0(4)

[9]徐勇.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10]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10(4)

[11]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10(1)

[12]蔺雪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3)

[13]贺雪峰,董磊明.中国乡村治理:结构与类型[J].经济体制社会比较,2009(3)

[14]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

[15]张桂芳.试论转型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212(05)

[16]王瑛.区域特色下的文化构建——广东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探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17]许敏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7)

致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毕业论文写作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从资料的查找到论文的选题、开题,从论文提纲的拟定到内容的写作与修改,这一路走来,点点滴滴铭刻在心,特别是我的导师汤惠琴讲师给与了无私的帮助,她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认真的精神,以及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在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之际,谨向各位给过我老师们表示我最衷心地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时,也向四年来所帮助过我、辅导过我己及给予指导意见的教授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对我的谆谆教诲、耐心指导和无私的帮助。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的同学们,四年的学习生活使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感谢你们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鼓励、关心和无私的帮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