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句的运用

古诗句的运用

古诗句的运用
古诗句的运用

六年级古诗词运用

一、古诗句填空。

1、小东是个贪玩的孩子,六年级了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会这样用学过的古诗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当小芳浪费粮食时,妈妈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教育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春节到了,可是叔叔还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家过年,我会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数学题。他们用一种方法算,怎么也做不出来,换了一种方法,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明说;"这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相近。

二、读例文。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把古诗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的。

出示例文,自由读一读。

片段一: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为了您的学生,您不停地忙碌,青春走了,白发来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片段二:昨天下午,李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

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看了题目,又看了我苦思冥想的样子,轻轻一笑,他指着题目问了我一个问题。经他这一点拨,我豁然开朗,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读了运用了古诗后的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运用古诗有什么好处?(出示:恰当运用古诗句,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三、在特定的情境中,我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一些熟悉的诗句。

6、春天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天时,我们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时,我们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冬天时,我们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中秋时,我们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离别时,我们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四、选句填空。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下绿丝绦。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湖边,那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到了瀑布脚下,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3、深秋,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当年你取得好成绩时,老师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你没有一个人生的目标时,老师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3.当我们浪费时间时,爷爷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孩子要珍惜啊!”

4.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5.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的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8.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月夜忆舍弟》中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和《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到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来到我身边,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

1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首曲子真是太好听了!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14.“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5.“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

1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怀豪情,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美好未来的经典诗句

美好未来的经典诗句 导读:关于美好未来的经典诗句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暂别紫台自飘摇,何惧风雪总潇潇。不见昨夜雨湿处,聊以新颜待今朝。 3、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5、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6、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8、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9、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出是吾乡。 10、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3、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下何人不识君。 14、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 1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9、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20、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2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3、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5、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26、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8、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2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关于美好未来的经典诗句】 1.关于美好的未来的作文 2.美好的未来的作文 3.美好未来的精彩句子 4.表达美好品质的经典诗句赏析 5.关于美好未来的词语及解释

古诗句2018ok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句默写训练试卷(中考说明范围内古诗文) (一)《关雎》 1.__________,君子好逑。 2.形容因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 (二)曹操《观沧海》 1.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描写诗人的奇特想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 3.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了朋友离别时的凄凉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王湾《次北固山下》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 5.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4.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内心苦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及乐观情怀的诗句是:

与法律有关的古诗名言.doc

与法律有关的古诗名言 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从古代起,就有很多与法律有关的古诗句名言,警醒人们要尊法守法,下面是我为你分享的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1)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2)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3)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4)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5)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6)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7)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8)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9)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0)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1)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12)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3)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14)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5)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6)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7)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8)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9)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20)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有关法律的诗句名言 1)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2)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3) 五权宪法。——孙中山 4)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5)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6)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7)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8)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9)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0)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古诗句、名言运用(1)

古诗句、名言运用(1) 古诗、名言警句的积累运用一、根据情境填写诗句、格言或警句:1、那次,妈妈带我去九鲤湖游玩,看到那壮观的瀑布,我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我抬头看到那满山红艳艳的枫叶时,我又不禁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开学初,我的好友要转学到外地读书,临别时,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心中的留恋,我只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表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当两个同学吵架、闹别扭时,你会劝他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4、当你看到有人浪费时,你会劝他: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导我们。 6、当我们在外

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7、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8、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诫孩子要珍惜时间,好好努力。9、本学期,我从舍己为人的老班长,顾全大局的蔺相如,机智、爱国的晏子等人物身上,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还收集了许多有关做人的名言警句,如:位卑不敢忘忧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0、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你再写出两句这样的“借月抒怀”诗来。,。,。 11、小明搬家,他想用名言警句来布置

古诗词诗句取名法好名字大全

本文来源《好运来宝宝起名网》浏览:15482次 古人起名都有寻经据典的习惯。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我国文学、语言学上的经典。 用古代诗文中的典故起名 中国诗文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加上名人名家极多,名句名诗更不可胜数,这就为我们取名用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以古代诗文中的典故取名的例子很多。如: 1. 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金庸金大侠都 用这为他的小说主人公起名字,《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2. 紫言——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转了个音。 3. 宛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4. 妍姿——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5. 弦思——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6. 南絮——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7. 语晖——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放花无语对斜晖。 8. 芳菲——陈亮《水龙吟》,恨芳菲世界,游人末赏,都付与莺和燕。 9. 嫣然、香飞——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10. 香凝——吴文英《风人松》,香有当时纤手相凝。 11. 丹青、汉青、志丹、留丹——文天祥《过零汀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 12. 虚竹、竹心——白居易《池上竹》,竹解心虚即我师。 13.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14.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5. 荷风、荷香——孟浩然《夏日南享杯辛夫》“荷风送香气”。 16. 双燕、燕南——欧阳修《采桑子》“双燕归来细雨中”。 17. 雨娟——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 18. 香韵——崔道融《梅花》“香中别有韵”。 19. 如梦、梦如——苏轼《也郊寻春》“享如春梦了无痕”。 20. 梅妆——欧阳修《蝶恋花》“呵手试梅妆”。 21. 月人——欧阳修《蝶恋花》“平林新月人归后”。

古典诗词积累运用

中华古典诗词积累与运用初赛试题(一) 注意:本卷分共四道大题,其中第一、二、三大题为师生必答题,满分100分;第四题为附加题,教师必答;学生也可作答,所得分数作为加分计算。 一、默写题 (一)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漏、添字,该题均不得分) 1、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3、,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望庐山瀑布》) 5、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6、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8、野旷天低树,。(孟浩然《宿建德江》) 9、留连戏蝶时时舞,。(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二)根据要求,默写整首古诗。(共24分,错、漏、添字,该句均不得分) 1、默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8分) ,。 ,。 2、默写柳宗元的《江雪》一诗。(8分) ,。 ,。 3、默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8分) ,。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8小题,共24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去二三里,烟川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B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C 远看山有色,春去花还在。近听水无声,人来鸟不惊。 D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疑是地上霜。 B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3、根据课本,与原诗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C 君看一叶舟,触摸风波里。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哀。 4、下面作者、诗题、诗句搭配无误的一项是() A 张俞——《悯农》——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B 李白——《所见》——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袁枚——《夜宿山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D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下面诗句的空缺处应填的诗句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A 乱花渐欲迷人眼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6、下列四句诗的正确排序应是() ①遍绕篱边日渐斜②此花开尽更无花③不是花中偏爱菊④秋丛绕舍似陶家 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③① 7、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古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一、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二、示例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

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

好的古诗句与古诗复习过程

好的古诗句与古诗

好的古诗句与古诗: 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北宋)苏轼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北宋)苏轼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北宋)苏轼 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苏轼 5.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 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 9.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宋)范成大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1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12.胜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 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 1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 1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翁卷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 1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 19.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2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 24.晨起动征峰,客行悲故乡。唐温庭筠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 2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 2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藉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 6.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 8.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王维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1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 1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

比较霸气的古诗句

比较霸气的古诗句 导读:1、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4、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5、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6、天下文章数潇湘,潇湘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 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8、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9、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10、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2、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1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4、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15、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 1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7、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18、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19、马车幽灵影,潇洒一郎君。 20、老天顺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它亡! 2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2、琴声动武林,剑在手中握。 2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5、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26、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27、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8、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 29、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30、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31、相爱不敢愿双飞,想逢到底成落空。 32、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3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34、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35、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3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37、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38、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39、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浅谈古诗鉴赏中“衬托”与“烘托”表现手法

浅谈古诗鉴赏中“衬托”与“烘托”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中关于表现手法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概念艰涩难懂并且有交叉现象使得表现手法成为很多同学高考语文复习的难点。基于此,掌握一些重要的鉴赏术语很有必要。衬托、烘托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很多同学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本文试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作一分析。 衬托又叫映衬,是为使所表现的主体事物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而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表现手法。衬托的运用在古诗词乃至古诗文中都很常见,关于其作用,清代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批语中说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喻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读此可悟文章相衬之法。”衬托的具体形式相当广泛,包括动静相衬、虚实、大小、明暗、抑扬、哀乐、有声无声相衬等。按照主体事物与陪衬事物间的关系可把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的衬体作背景来突出主体。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多么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乐哀相衬中的以乐景衬乐情和以哀景衬哀情都属于正衬。 反衬是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反的衬体作背景来突出主体。比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虽然写的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但却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使整首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动静、虚实、大小、明暗、抑扬、哀乐相衬中的乐景衬哀情和哀景衬乐情都属于反衬。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借用于文学艺术创作,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清代刘熙载《艺概》有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多是作者用来有意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魅力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从侧面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 了解衬托与烘托的基本内涵之后,我们就两者的异同来进行比较。衬托和烘

好诗句大全

好诗句大全 1、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2、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4、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文天祥《除夜》 5、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李白《怨歌行》 6、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8、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储光羲《咏山泉》 9、去年胜赏曾孤倚。——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0、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11、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12、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戎昱《塞下曲·其六》 13、当年目视云霄。——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14、今年花胜去年红。——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1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16、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杜甫《狂夫》 17、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18、平生个里愿杯深。——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9、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20、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1、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晏行》

22、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王建《短歌行》 2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24、楼前芳草年年绿。——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25、岁华销尽客心惊。——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6、十年一梦扬州路。——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7、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28、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29、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3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1、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2、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孟宾于《公子行》 33、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34、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35、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少年行四首》 36、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37、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苏轼《念奴娇·中秋》 38、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3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0、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欧阳修《朝中措·平山

试论诗词中的逻辑运用

试论诗词中的逻辑运用 汉语言文学10级中文(1)班叶淑娴100102022 古典诗词作为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的一些思想,内容和韵味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赏析的。经过多年来的诗词学习,从小学到大学,接触的诗词也不少,豪放诗词的壮阔境界,婉约词中的含蕴意境,都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在这里我想探讨的是关于古诗词中的一些逻辑思维的运用,诗词中逻辑思维的运用是很值得我们去评析的! 古代文学家创作古代诗词主要运用着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又总不免要驰骋艺术想像,“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但是,艺术想像毕竟并非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它需要遵守联想律,也就是形象结合的方式,即需从对象中选取最足以揭示对象本质的形象,用联想律来把握形象的内在联系,形成具本的诗的意境,或构想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所以当我们懂得一下逻辑思维就能更好的理解诗词。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在这里我们可能不免回想,诗人为什么会做出“绿肥红瘦”的结论呢?词的主人公虽知“昨夜雨疏风骤”,然而“浓睡不消残酒”,但当她“试问卷帘人”得到的回答是“海棠依旧”时,她不免有些怀疑,多少带点责备的口吻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此,主人公主要借助于形象间的联想,或者说想像,当海棠花经历了一夜的大风大雨的洗礼后,只能是叶多而花少了,所以谁又能否认“昨夜雨疏风骤”与“应是绿肥红瘦”之间没有一定的推理关系呢? 正是因为这样的推理,主人公很自然的就得出了“绿肥红瘦”的结论来了。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诗词的主要运用着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又总不免要驰骋艺术想像,所以我们在分析诗词中逻辑思维的运用的时候,不能单纯的只去考虑这首诗词是非符合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中的逻辑,更应该考虑到这诗词是一个文化艺术作品,所以在分析其中逻辑思维运用的时候也应当兼顾其艺术特色,这样才不会造成对诗词分析的片面。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这首诗中首诗人首先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

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

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 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解析】 1、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公子家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注释] ①公子:封建贵族家的子弟。②西园指公子家的花园。③青楼:泛指华美的楼房。在此指花园中的道路。④恶草:杂草。 [翻译]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 【析】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的形象。 2、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3、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比如虞世南的《蝉》中赋予“蝉”特定的象征意义,借助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

古代美好的爱情诗句

古代美好的爱情诗句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2、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3、曾把芳心深相许。——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4、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5、长相思,长相思。——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6、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 8、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9、此心与、东君同意。——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10、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11、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2、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

长》 13、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14、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5、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16、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7、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18、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19、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顾况《宫词》 2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21、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2、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古离别》 2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24、相思一夜天涯远。——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古诗句的运用

六年级古诗词运用 一、古诗句填空。 1、小东是个贪玩的孩子,六年级了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会这样用学过的古诗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当小芳浪费粮食时,妈妈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教育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春节到了,可是叔叔还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家过年,我会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数学题。他们用一种方法算,怎么也做不出来,换了一种方法,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明说;"这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相近。 二、读例文。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把古诗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的。 * 出示例文,自由读一读。 片段一: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为了您的学生,您不停地忙碌,青春走了,白发来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片段二:昨天下午,李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

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看了题目,又看了我苦思冥想的样子,轻轻一笑,他指着题目问了我一个问题。经他这一点拨,我豁然开朗,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读了运用了古诗后的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运用古诗有什么好处(出示:恰当运用古诗句,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三、在特定的情境中,我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一些熟悉的诗句。 】 6、春天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天时,我们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时,我们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冬天时,我们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中秋时,我们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离别时,我们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四、选句填空。

好诗句大全

行》 22、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王建《短歌行》 2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24、楼前芳草年年绿。——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25、岁华销尽客心惊。——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6、十年一梦扬州路。——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7、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28、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29、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3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1、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2、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孟宾于《公子行》 33、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34、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35、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少年行四首》 36、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37、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苏轼《念奴娇·中秋》 38、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3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0、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41、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42、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3、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44、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45、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46、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柳永《二郎

古诗句运用(一、二)

古诗句运用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希望你来年会。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代的诗《》中的这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朝诗人在《》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代诗人的《游子吟》“,。,。,。 6、身处异乡,恰逢中秋,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维在《》中的“,。” 7、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不禁想起唐大诗人的《》一诗,那“,”的气势让人难以忘却。 8、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拔,我豁然开朗,真是“”。 9、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爷爷却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的笑了。 10、《江南春》绝句中描绘春景的两句诗是“, 。” 11、通过学习古寺,我们从中领悟到许多道理“,。”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则

感叹如是不珍惜今天的时光,将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12、梅,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称赞,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数不胜数了。朝的《》中“,。”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13、布置教室,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的诗句,也可以在我们的书房挂上“,。”的对联。 14、苏轼有一首著名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画的名字是,诗中描绘道:“,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 15、“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其中“,。”一句最能表现那种凄冷,悲凉的心境。 16、“,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这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词人“不知归路”的原因是“”和“”。 17、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龚自珍振臂疾呼,创作了《已亥杂诗》,诗中“,。”一句抒发了作者渴求天降人才,报效祖国的心愿。 18、“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出自代诗人的《》。 19、《夏日绝句》是李清照为表达对的崇敬之情而写的,诗中“,。”已成为人们抒发豪迈之情的千古佳句。 20、春风又绿江南岸,。 21、接天莲叶无穷碧,。 22、《示儿》一诗中,写明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23、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呢?这使我想起两句诗:“,。” 2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 25、《将相和》一文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

2010高考古诗衬托手法复习指津

2010 高考古诗衬托手法复习指津 知识梳理 1.衬托又叫映衬,为使所表现的主体事物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而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衬体)作为陪衬的表现手法。按主体事物与衬体事物间的关系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是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的衬体作背景来突出主体。以乐景衬乐情和以哀景衬哀情都属于正衬,以哀景衬哀情在古诗中较为常见,如“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诗人借秋夜将晓时星光寥落、归雁避寒、笛声哀婉和人倚危楼的凄清景象抒发了孤寂怅惘情怀。反衬是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反的衬体作背景来突出主体,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哀景衬乐情都属于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在古诗中较为常见,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诗人因“感时”、“恨别”见了鲜花鸟儿之美景却反而落泪惊心。 2.虚实衬托是虚景和实景相辅相成互为渲染烘托。一类是以虚衬实,也叫“对写法” ,是指在思乡诗中诗人以描写家人思念自己的情形来抒发深挚思亲怀人之情。如李商隐《夜雨寄北》首句点明当前滞留巴山思家盼归的苦况,次句实写秋雨连绵之夜池塘涨满了水的情景,最后两句虚写未来同妻子团聚剪烛夜话“巴山夜雨”的幸福憧憬。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形成了时空回环往复的意境美,把深沉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深婉含蓄。一类是以实衬虚,也叫侧面描写,是用与所表现的事物有关的人、事、物、景的描述来从侧面突出其特征的写法,如《蜀道难》借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来烘托、突出蜀道山势之高危险峻。 3.以动衬静是以动态景物(包括声音)描写来衬托出静态景物特征的写法,其中以声衬静能营造出“有闻无声”的清幽静谧意境。“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钱钟书《管锥篇》)。如王维《鸟鸣涧》以桂花飘落、明月高升、鸟鸣深涧之动景衬静,营造出春山月夜幽美静谧的氛围。 4.抑扬是以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态度的反衬来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抑”是贬抑、否定,“扬”是赞扬、肯定。按抑扬目的不同可分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欲抑先扬是指为贬抑、否定某人、事、物、景,先以尽力赞美、肯定它作为铺垫的表现手法。如李商隐《贾生》前三句以“求”、“访”和“虚前席”等行为极力渲染称颂孝文帝求贤若渴的美德,最后一句点明“求贤”的真正目的是“问鬼神”,而不是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先扬后抑,欲抑先扬,辛辣地讽刺了不顾民生的昏聩统治者,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欲扬先抑是为赞扬、肯定某人、事、物、景,先以尽力贬抑、否定它作为铺垫的表现方法。 5.衬托与烘托主要有两点区别:(1)用作烘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关的,而用作衬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似或相反的;(2)用作衬托的事物可以不写,写了可增强表达效果;而用作烘托的事物与主要事物是一个整体,是非写不可的。 6.有些诗常运用明暗、动静、虚实、哀乐等多组衬托写景抒情,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以明亮纵横的星斗反衬夜色黑暗(以明衬暗),以稻田深处的虫鸣反衬环境寂静(以声衬静),这两组反衬有力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飘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感。 解题指导 【例题】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上刘攽 (2005年高考全国卷川)雨后池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