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李雪梅

[摘要]: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元化发展。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经济增长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农村地区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或城市地区转移,将极大地推动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

一、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1.影响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告诉我们:整个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是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样社会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顺利地卖出去,各自所需要的产品才能顺利地买进来,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由于城乡发展差

距的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限,致使我们的工业品即使在结构上平衡、在总量上也是不平衡的,有相当部分的工业产品是注定卖不出去的。

在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很少讨论发展中国家农业本身的发展问题,一般都把农业看成是促进工业化的手段,它的作用就是向工业支援剩余劳动,剩余粮食和资本,是从工业品的角度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发展模式上采取了工业支援农业,并最终挤占农业的发展模式,以至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约翰〃刘易斯曾经深刻地指出:“除非农业生产也同时得到增加,否则生产日益增多的工业品是无利的。这也是工业与农业革命总是同时进行的原因,是农业停滞的经济中看不出工业革命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农业不能有一个显著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加,没有相应的购买力,工业品的生产就难以增长,工业部门很难发展,同时也使第三产业发展步履艰难。从经济学上来说,现代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分工和协作极为发达,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需要人口集中、收入提高、生活方式改变、消费多样化。没有这些条件,发展一个现代的第三产业是不可能的。显然,现时的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短期难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它所必须的条件。农村落后于城市、城乡发展的失衡,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

2.影响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体系各组成部门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结构有传统型的和现代型的两种。传统型的社会结构即是顶尖底宽的金字塔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极少数人居于社会的上层,而绝大多数则处于社会下层;现代化的社会结构比较形象的说法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

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臵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社会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社会中间层(中产阶级)占主流的社会,对稳定社会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中产阶级是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对社会高层和底层的冲突会缓和。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二是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和激进的思想和冲突很难有影响力。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三是中产阶级是引导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原来的阶层发生分化,新阶层已经形成和壮大;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

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和企业家阶层,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雏形。概括起来说: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而城乡的非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农民人口占将近70%,加上无业、失业和半失业的庞大的社会边缘化群体,估计,中国现在有80%的人口处于社会下层和边缘状态,庞大的社会底层的存在既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又使中国社会隐藏着极大的不稳定性甚至是颠覆性。

3.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进小康的门槛。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强调的是经济学的指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到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更加注重社会意义上的全面社会进步,追求的是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和谐的发展。

著名的社会学家陆学艺认为,全面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能超过15%,农村人口不能超过50%,大学人数不应低于适龄人数的20%,第三产业占45%以上。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在全部人口中农民所占比例仍然高达将近

70%。城乡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于社会整体水平。显而易见,中国还有一个最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在农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业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提供支持市场支撑,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劳动力就不断地从报酬比较低的地方或行业向报酬比较高的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主要靠从农业生产部门分离出来而未完全脱离农村的劳动力创造的,他们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耕地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增加,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务工者带回的收入,对不同地区起着不同的作用。很多贫困地区,是“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百人,脱贫一村”。对温饱解决的地区,注入了生活消费、盖房建屋、活跃市场、发展经济的资金。多数农民的打工收入成了子女上学、医疗、上交税费等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

2.部分打工者回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是流动就业派生的带规律性的现象。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发展和现代化。就业不仅是人们的收入之源,也是人与物的要素结合,在创造性

劳动中得到发展、提高素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途径。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的流动,更重要的是具有能动性的人的市场经济活动。这种流动,挖掘了各自封闭、分割体制下的就业潜力,不只是提供劳动力,换回工资收入,而且提供劳动力的人,能在劳动、学习和交往中提高自身,融会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差别所蕴藏的势能,获得技能、市场意识、经营能力,甚至改变原来受小农经济影响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目标取向、多方面的增殖人力资本。

这些锻炼成长的农民再返回家乡,带动资金、技术、经营意识、市场信息、市场经济联系等综合因素的流动和扩散,弥补了当地的不足,为不发达地区注入了发展市场经济、非农产业以至城镇建设的新生力量。

3.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了农村的消费市场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收入提高,引致转移者消费模式及宏观消费结构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商品性消费逐渐取代自给性的消费,使农村市场容量得以扩大。

山西省农村消费调查显示,现在农村卖东西,有三个变化:一是上档次的好卖,低档次的不好卖;二是名牌好卖,杂牌难卖;三是过去不卖的现在开始卖了。在食品、日用品等“小件”消费升级的同时,农村家庭设备“大件”开始热销。专家指出,农民消费支出增长首先得益于收入增加。农村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吸引民间资本大量投入,为农村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

了条件。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效应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时,由于新就业部门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具有相对更高的收入水平,这就促使农村劳动力加强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由于城市信息多,可以利用社会化信息集道,了解职业和岗位需求,并可以有目的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培训。另外,在城市管理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产生了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强烈要求。适应这种要求,现在全国各地兴起了政府牵头的专门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形成。

三、结论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循环中,新思想新观念的流入,促使农民价值取向的革新,加速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农村和农民更快地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这必将成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通过发展集约化农业、精细农

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及劳动密集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消化方式。

2.发展乡镇企业也是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向。

3.加快大中小多元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载体是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了的。

4.创新农村教育制度,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或前提性条件。

5.做好政府宣传、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仙娥王春艳: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

[2]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辽宁大学学报》。

[3]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财经研究》。

[4]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