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80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3.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

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

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

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作用是

A.统一了度量衡

B.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D.统一了货币

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8.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10.右图所示货币最早在市场流通是在

A.唐玄宗开元年间

B.唐太宗贞观年间

C.唐高祖武德年间

D.隋文帝开皇年间

11.明清时期商品流通扩展,国内市场扩大,其原因有①农业手工业发展,投放市场的商品的数量增加②地域分工趋势出现③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增长④赋役征收的货币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2.施复夫妇开设的机房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主要是因为

A.机房生产规模扩大

B.机房中分工比较细

C.机房中使用雇佣工人

D.机房产品投入市场

13.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商人”源于此

B.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C.明初开始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D.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对英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14.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

A大量使用青铜农具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C施用各种肥料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15.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专著是

A.《齐民要术》 B.《营造法式》 C.《考工记》 D.《氾胜之书》

17.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18.北魏推行的均田制①确认了受田农民对国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③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④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9.唐朝时创制的灌溉工具是

A.水排 B.桔槔 C.筒车 D.耧车

20.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34.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B.建州女真进入辽沈地区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5.我国古代发明的既可灌溉,又可排涝的生产工具是

A.水排

B.翻车

C.耧车

D.筒车

36.自秦统一到清朝初年,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是

A.封建大土地所有制

B.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

C.不够发达的商品经济

D.中小地主土地所有制

37.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这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王权的削弱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38.封建国家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④国家财政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9.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透过浙江农村

40.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透过浙江农村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雍正帝)“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摘自《世宗世录》

材料二:“夫商为中国四民主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遗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益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此其理为从前四海之内之所未知,六经之内之所未讲。”——摘自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雍正帝怎样的经济主张?其理由有哪些?

(2)材料二体现了薛福成的什么主张?其中“商”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理由?

(3)比较这两种经济主张的异同,结合时代特征对上述主张作简要评述。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佛山俗善鼓铸,其为镬(锅),……以轻杖敲之如木者良。良以质坚,……以其薄而光滑,消熔炼)既精,工法又熟也。——屈大钧《广东新语》

材料二:(雍正九年十二月)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粤东所产铁锅,每连(五或三口为一连)约重二十肋(同“斤”)。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年),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计算每年出洋之锅约一.二万肋,诚有关系。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违者,船户人等照例治罪,官役通同徇纵,照徇纵废铁例议处。嗣后令海关监督详加稽查。……得旨……杨永斌所奏甚是,嗣后稽查禁止及官员处分.商人船户抬罪之处,悉照所请行。粤东既行查禁,则他省洋船出口之处,亦当一体遵行,永著为例。——《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请回答:综合上述材料,概述清朝佛山铁器生产的特点,并分析、评论清政府对铁器出口的有关政策。

参考答案:

1导析: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这一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而A、B、D三项正是这种转变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反映,既然奴隶制逐渐瓦解,那么周王室的统治也不可能得到强化。答案:C

2导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然后再判断所给选项是否符合材料的含义。答案:B

3导析:夏朝青铜器很少,青铜制造不是夏朝的主要手工业部门,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答案:C

4导析:此题考查考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江堰属于防洪灌溉工程,翻车是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去江都巡游,客观上沟涌了南北经济交流,起不到南水北调的作用。答案:A

5导析:本题是一道情景选择题,考查判断问题的能力。由甘薯可直接确定为明朝。答案:D

6导析:秦始皇灭六国,实现了中国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纷争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A、D两项只涉及某个方面的作用。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

7导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读懂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结合北宋前期的社会背景可得出答案。答案:B

8导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④不符合史实,故可排除C、D 项;③经济重心南移是扬州繁荣发展的原因。答案:B

9导析:本题考查对隋唐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掌握。C项说法错误,应该是柜坊。答案:C 10导析: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和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注意开元通宝不是开元年间开始流通的货币。答案:C

11导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答案:A

12导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和识图的能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答案:C

13导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商业活动的特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时期商业活动的具体情况,不能让知识错位。C项是清朝初年的情形,与明朝的情况不符合。答案:C 14--15AD 16--20CBACA 21--25CAAAC 26--30CCDBA 31--35CCCCB 36--40BDADD

41【导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阅读理解材料以及依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和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从材料中找准有效信息,如材料1中最能说明雍正帝主张的是“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材料2中最能说明薛福成主张的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第三问评述时要用阶级分析法,一分为二的原则,同时也要看到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

(1)重农抑商,限制手工业的发展。认为农业是根本,工商业的发展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

减少,对农业发展不利。

(2)主张以商务为本,以商立国。这里的“商”是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认为商务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富强的国家,全籍于商。这是前所未知的道理。

(3)上述两种主张是在维护清朝统治前提下提出的。雍正帝的重农抑商主张,是基于战乱后恢复生产,安定民心巩固统治而提出的。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但因此而限制工商业发展是错误的。由于统治者认识的局限性,造成闭关自守、茫然不知世界变化的结果。薛福成的以商富国主张,是在放眼看世界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利于使社会生产力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而开拓道路。这一主张符合当时历史潮流,是进步的。

42【参考答案】

特点: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生产技艺高超、产品质量精良.国内外市场需求广泛。

政策:实行闭关自守和限制工商业发展的落后政策。

评论:直接影响了冶铁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制约了采矿、商贸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既阻碍了工商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封建生产方式的分解;造成了中国传统手工业长期与世界市场的隔绝状态,影响了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创新,使之渐趋落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