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资料的综合分析两方面。

2.诊法合参: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

3. 病证结合: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五、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年代、医家、医著及其学术价值

1.公元前五世纪的著名医家扁鹊就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2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

3 .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是现存最早的病案记载。

4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在疾病分类上做出了贡献。

5 .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诊法、二十四脉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较早记载了对天花、麻风等传染病的诊断及对黄疽病人的实验观察。

6. 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7 .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专论诊法。

8 .金元时期:

滑寿的《诊家枢要》对三岁以内小儿诊察食指络脉的方法有新进展。

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代敖氏著《点点金》、《金镜录》,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敖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

金元四大家的诊疗特点:刘完素诊病,重视分析病机;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朱震亨诊病,主张从外知内;张子和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

9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脉神章》论述脉神、正脉十六部等;《传忠录》“十问篇”后世编成“十问歌”;《传忠录》中“二纲六变”之论对八纲辨证的形成颇有影响。

10 .脉诊研究: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

明末李中梓《诊家正眼》在此基础上加“疾脉”,形成28 脉体系。

11 .舌诊研究:

清代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一百二十图,

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一百四十九幅。

傅松元的《舌胎统志》,

刘以仁的《活人心法》。

民国刘恒瑞的《察舌辨证新法》,

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

杨云峰的《临症验舌法》等都是研究舌诊的较好资料。

12. 四诊的综合性研究:

清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决》

林之翰的《四诊抉微》

张三锡的《医学六要·四诊法》,

何梦谣的《四诊韵语》,

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

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的《望诊遵经》,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13 .明清时期对诊病、辨证的研究:

14. 八纲辨证:方隅的《医林绳墨》

王执中的《伤寒正脉》都认为阴阳、表里、寒热、

明程国彭的《医学心悟》虚实是诊病辨证的首要。

张景岳的《景岳全书》

15. 杂病辨证: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

清·徐大椿的《兰台轨范》论述精当,切合实用。

清·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

16. 外感病辨证

元末明初王安道的《医经溯洄集》对伤寒、温病作了原则上的区分。清·杨璿的《寒温条辨》从病因证治上辨别温病与伤寒。

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叶天士的《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吴鞠通的《湿病条辨》创三焦辨证之法,

薛生白的《湿热条辨》

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完善了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体系。

余师愚的《疫疹一得》

传染病诊疗专著有:

明·卢之颐的《痎疟论疏》,专论疟疾常症与变症的证治;

《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等为白喉专著;

《麻科活人全书》、《郁谢麻科合壁》、《麻证新书》、《麻证集成》等为麻疹专著;

王孟英的《霍乱论》、罗芝园的《鼠疫约编》较详细地论述了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辨证。一、望神

1.原理和意义

(1) 原理:神以先后天之精及其所化生的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并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精、气生神,神能御精、御气,三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精充气足则体健神旺,抗病力强;精亏气虚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

(2)意义:通过望神可以了解人体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2.内容:神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尤以观察两目、神情、气色和体态为重点。

3.对神气的判断

1)得神

(1)临床表现: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表情丰富自然,两目精彩,面色荣润,呼吸平稳,语言清晰,肌肉不削,动作自如,饮食如常。

(2)意义:提示正气充足,精气未伤,为无病或病轻。

2)少神

(1)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少气懒言。

(2)意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为轻病、疾病恢复期或体弱。

3)失神

(1)精亏神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识不清.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属病重。医学教育网学员更上提供

(2)邪盛神乱:壮热烦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谵语,循衣模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挟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属病重。

4)假神

(1)临床表现:为久病重病本已失神,但突然神识清醒,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然语声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无华,而突然两颧

泛红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

(2)意义:提示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5)神乱

(1)焦虑恐惧:见于卑惵、脏躁等病。多属虚证。

(2)狂躁不安:见于狂病、外感热病等。多属阳证。

(3)淡漠痴呆:见于癫病、痴呆等。多属阴证。

(4)卒然昏倒:病人突然尖叫,随即昏倒,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诞沫,常因咬破舌尖而出现血沫,醒后如常。见于痫病。

二、望色

1.概念: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意义:

1)面部颜色属血、属阴,是血色与肤色相兼的外在表现。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及邪气的部位。

2)面部光泽属气、属阳。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3.常色与病色

1)常色:即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1)特点:

明润:即面色光明润泽,是精气充盈的表现。

含蓄:即面色隐含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是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我国人属黄种人,其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分类:

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差异,一生基本不变。

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

病色: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面色。

特点:晦暗:即面部皮肤枯槁晦暗,是脏腑精气虚衰的表现。

暴露: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

(1)判断病情轻重

善色:即面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与面,属新病、轻病、阳证,称为“气至”。

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荣润于面,属久病、重病、阴证,称为“气不至”。

(2)五色主病

面白: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证或失血证。

面色白光白虚浮--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内盛。

面黄:主脾虚、湿证。

面色萎黄--脾胃气虚。

面黄虚浮--脾虚湿蕴。

面目肌肤一身俱黄者,称为黄疸。

面赤: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属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属阴虚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颧颊泛红游移不定--戴阳证。

面青: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属寒盛、痛剧。

面色、口唇青紫--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间,又称苍黄--属肝郁脾虚。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显现青色--小儿惊风或欲作惊风。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面色黑而暗淡--多属肾阳虚。

面色黑而干焦--多属肾阴虚。

眼眶周围见黑色--多属肾虚水饮内停,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三、望形体

1.概念: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异常表现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内容:

1)形体强弱

体强:即身体强壮。如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说明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

体弱:即身体衰弱。如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燥。说明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

2)形体胖瘦

胖而能食,肌肉结实,神旺有力--为形气有余。多属精气充足,身体健康。

胖而食少,肉松皮缓,神疲乏力--为形盛气虚。多属阳气不足,多痰多湿。

体瘦颧红,皮肤焦干--为形瘦阴虚。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

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为脏腑精气衰竭,气液干枯,属病危。

3)体质形态

阴脏人:体型矮胖,头圆颈粗,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

特点:阳较弱而阴偏旺,患病后易从阴化寒,导致寒湿内停。

阳脏人:体型瘦长,头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

特点:阴较亏而阳偏旺,患病后易从阳化热,导致伤阴伤津。

阴阳和平之人:又称平脏之人。体质介于前两者之间。

特点:阴阳平衡,气血调匀。

四、望姿态

1.概念: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内容:

1)动静姿态:凡动者、强者、仰者、伸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为病在表;凡静者、弱者、俯者、屈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为病在里。

(1)坐而喜仰,喘粗痰多--多属肺实气逆。

(2)坐而喜俯,少气懒言--多属肺虚体弱。

(3)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

(4)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5)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多属实热证。

(6)蜷卧缩足,喜加衣被--多属虚寒证。

(7)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属咳喘,或水饮停于胸腹。

(8)但卧不得坐,坐则昏眩--多属气血大虚,或脱血夺气。

2)衰惫姿态观察衰惫姿态,可以了解脏腑的病变程度和疾病的预后。

3)异常动作

(1)睑、唇、指、趾颤动--为动风先兆,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

(2)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肝风内动。

(3)卒倒神昏,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中风病。

(4)恶寒战栗--疟疾发作,或伤寒欲作战汗。

(5)肢体软弱,行动不灵--多属痿病。

(6)关节拘挛,屈伸不利-- 多属痹病。

一、望头面

1.望头部

1)囟门突起(囟填)--多属实证。但在小儿哭泣时囟门稍有突起为正常。

2)囟门凹陷(囟陷)--多属虚证。但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3)囟门迟闭(解颅)--多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4)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智力低下--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5)头摇不能自主--动风先兆,或老年气血虚衰,脑神失养。

6)发黄稀疏,干枯易落--精血不足。

7)小儿发结如穗,枯黄不泽--疳积病。

2.望面部

1)面部浮肿--多见于水肿病。

2)口眼歪斜--风邪中络,其病较轻。若口角歪斜兼半身不遂,神志不清者,是风中脏腑,其病较重。

3)“苦笑貌”--多见于新生儿脐风、破伤风。

二、望五官

1.望目

1)“五轮”学说:

瞳人-肾-“水轮”;

黑睛-肝-“风轮”;

两眦血络-心-“血轮”;

白睛-肺-“气轮”;

眼睑-脾-“肉轮”。

2)色泽:

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

白睛发黄--为黄疸之征。

目眦淡白--血虚、失血。

3)形态:

目胞浮肿--水肿病。

眼窝凹陷--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

眼球突出--肺胀,瘿病。

4)动态:

瞳孔缩小--肝胆火热,或为中毒。

瞳孔散大--肾精耗竭,属病危。

瞪目直视--脏腑精气将绝,属病危。

戴眼反折--太阳经绝证,病危。

横目斜视--肝风内动。

昏睡露睛--脾气虚衰,胞睑失养。

2.望耳

1)耳廓瘦小而薄--先天亏损,肾气不足。

2)耳廓干枯萎缩--肾精耗竭之危候。

3)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出麻疹的先兆。

4)耳内流脓水(脓耳)--肝胆湿热熏蒸,或肾阴亏虚、虚火上炎。3.望鼻

1)鼻端微黄明润--胃气未衰或胃气来复。

2)鼻端晦暗枯搞--胃气已衰,属病重。

3)鼻翼煽动--肺热或哮喘病。

4)鼻流清涕--外感风寒。

5)鼻流浊涕--外感风热。

6)鼻流腥臭脓涕--鼻渊。

7)鼻腔出血(鼻衄)--多属肺胃蕴热。

4.望口与唇

1)色泽

(1)春色淡白--血虚证、失血证。

(2)唇色深红--多属实证、热证。

(3)口唇呈樱桃红色--煤气中毒。

(4)口唇青紫--血瘀证。

2)形态

(1)口唇干裂--津液耗伤。

(2)口角流涎--见于小儿多属脾虚湿盛,见于成人多为中风口歪,不能收摄。

(3)口唇糜烂--脾胃积热上蒸。

(4)口腔糜烂(口疮、口糜)--心脾积热上蒸。

3)动态

(1)口张:属虚证。

(2)口噤:属实证。见于痉病、惊风、破伤风等。

(3)口撮:见于破伤风。TA

(4)口僻:见于中风。

5.望齿与龈

1)牙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甚,津液大伤。

2)牙齿燥如枯骨--肾阴枯竭,精不上荣。

3)齿龈红肿疼痛或兼出血--胃火上炎。

4)齿龈不痛不红微肿出血--脾虚血失统摄,或肾阴虚虚火上炎。

6.望咽喉

1)咽部深红,肿痛明显--属实热证。

2)咽部红色娇嫩,肿痛不甚--属虚热证,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

3)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溃烂有黄白色脓点(乳蛾)--肺胃热盛、火毒熏蒸。4)咽部有灰白色假膜,拭之不去,重擦出血,很快复生(白喉)--外感疫邪。

三、望躯体

1.望颈项

1)颈前结喉处有肿块突起,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瘿瘤。

2)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瘰疬。

3)颈项强硬--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

4)小儿颈项软弱,抬头无力--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2.望胸胁

1)胸廓扁平--多属肺肾阴虚、气阴两虚或体弱。

2)胸廓膨隆--多属久病咳喘,肺气不宣而壅滞。

3)鸡胸、胁如串珠--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4)乳房红肿热痛,甚则破溃流脓(乳痈)--肝气不舒,胃热壅滞,或外感邪毒。

3.望腹部

1)腹部膨隆--膨胀、水肿等。

2)腹部凹陷--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3)腹壁青筋暴露--膨胀。

4)水肿、膨胀病人脐突--脾肾虚衰,属病重。

4.望腰背部

1)驼背--肾气亏虚,发育不良。

2)脊柱侧弯--坐姿不良,或肾精亏损。

3)腰部拘急疼痛,活动受限--寒湿侵袭,或跌仆闪挫。

四、望四肢

1.形态异常

1)肌肉萎缩--痿证、中风偏瘫。

2)四肢肿胀--水肿病。

3)小腿青筋暴露--寒湿内侵,络脉血瘀。

4)指关节梭状畸形--风湿久蕴,筋脉拘挛。

5)指端膨大如作--心肺气虚,血瘀湿阻。

2.动态异常

1)肢体痿废--痿病、中风。

2)四肢抽搐--肝风内动。

3)手足拘急--寒邪凝滞或血虚筋脉失养。

4)手足颤动--血虚筋脉失养,动风先兆,或饮酒过度。

5)手足蠕动--脾胃气虚,筋脉失养。

五、望二阴

1.望前阴

1)阴囊肿大,因小肠坠入或睾丸肿胀引起(疝气)--肝气郁结、久立劳累或寒湿侵袭。

2)有物突出(阴挺)--脾虚中气下陷,或产后劳伤。

3)阴肿不痛不痒--水肿病。

4)阴囊或**红肿疼痛--肝经湿热下注。

2.望后阴

1)肛门内外生紫红色柔软肿块--痔疮。

2)肛门肛管皮肤粘膜有狭长裂伤--一肛裂。

六、望皮肤

1.皮肤发红,色如涂丹--丹毒。

2.皮肤白斑,界限分明--白驳风。

3.肌肤甲错--血瘀日久。

4.斑--色深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铺于皮肤,抚之不得手,压之不褪色。

阳斑--斑色红紫,形似锦纹云片,兼身热烦躁脉数等实热证表现。

阴斑--斑色青紫,隐隐稀少,兼面白肢凉脉虚等虚寒证表现。

5.疹--色红或白,点小如粟,或如花瓣,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6.麻疹--疹色桃红,形似麻粒,先见于发际颜面,渐及于躯干四肢,后按发出顺序逐渐消退。

7.水痘--椭圆形小水疱,顶满无脐,晶莹明亮,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

8.痈--属阳证,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焮热疼痛。

9.疽--属阴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或晦暗,局部麻木,不热少痛。

七、望排出物:

1.望痰

1)痰白清稀--寒痰。

2)痰黄稠有块--热痰。

3)痰少而粘,难于咯出--燥痰。

4)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湿痰。

5)咯吐腥臭脓血痰--肺痈。

6)痰中带血色鲜红--咯血,多属肺热。

2.望涎

1)口中清涎量多--脾胃虚寒。

2)口中时吐粘诞--脾胃湿热。

3)小儿口角流诞--脾虚湿盛或胃热虫积。

4)睡中流涎--胃热或宿食内停。

3.望呕吐物

1)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寒呕。

2)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热呕。

3)吐血鲜红或紫暗有块,挟食物残渣一肝火犯胃、胃有积热或胃府血瘀。4.望大便

1)大便清稀水样--寒湿泄泻。

2)大便黄褐如糜而臭--湿热泄泻。

3)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脾虚泄泻或肾虚泄泻。

4)大便如粘冻,挟有脓血--痢疾。

5)便血,血色鲜红,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近血。

6)便血,血色暗红或紫黑,与大便均匀混合--远血。

5.望小便

1)小便清长--多属虚寒证。

2)小便短黄--多属实热证。

3)尿中带血--尿血或血淋。

4)尿有砂石--石淋。

5)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尿浊或膏淋。

八、望小儿指纹:

1.正常指纹: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不明显浮露,也不超出风关。2.浮沉辨表里:

1)指纹浮显--外感表证。

2)指纹沉隐--内伤里证。

3.颜色辨病性

1)纹色鲜红--外感表证。

2)纹色紫红--里热证。

3)指纹青色--疼痛、惊风。

4)纹色紫黑--血络郁闭,属病危。

5)纹色淡白--脾虚、疳积。

4.三关辨轻重:DA

1)显于风关--邪气人络,邪浅病轻。

2)达于气关,纹色较深--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3)达于命关,纹色更深--邪入脏腑,病情危重。

4)透关射甲,纹色紫黑--病属凶险,预后不良。

5.形状:

1)增粗、分支明显--多属实证、热证。

2)变细、分支不显-- 多属虚证、寒证。

一、神的含义:

1.狭义的神指心所主之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面色眼神、形体动态、语言呼吸和对外界的反映等各个方面。

二、判断神气以两目、神情、气色、体态为重点:

三、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1.重病好转时,其精神好转是逐渐的,并与整体状况的好转相一致,如饮食渐增,面色渐润,舌上复生薄白苔,身体功能渐复等。

2.假神是垂危病人精神突然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且时间短暂,病情很快恶化。

四、神乱与失神都有精神症状,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1.神乱:多见于癫、狂、痫、脏躁等病人,多为邪气干扰心神所引起,其特点是大多反复发作而缓解期不出现神志失常,其神志失常表现只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而不具有“失神”的临床意义。

2.失神:虽然也有精神失常的表现,但却是由脏腑功能衰败、正气大伤、精气严重亏损所引起,多见于久病、重病患者。

五、“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

1.气指脏腑精气,脏腑精气充足,面部表现为荣润光泽,称为“有气”。脏腑精气虚衰,面部表现为晦暗枯槁,称为“无气”。故面色光泽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2.色指面色,是血色与肤色相兼的外在表现,可反映血液的盛衰和运行情况、病邪的性质及邪气的部位。

3.在判断病情时,气与色相比较,气的盛衰有无比色更为重要。如病人面色荣润光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伤,即使面色异常,但经过治疗容易恢复,预后较好,故曰“有气不患无色”。如病人面色晦暗枯槁,说明脏腑精气已伤,无论何种面色,皆属久病重病,预后不好,故曰“有色不可无气”。

六、望色十法:

清代医家汪宏提出“望色十法”,可作为观察面部色泽动态变化的参考。

如:浮→沉(表邪入里);沉→浮(里邪出表)。

清→浊(阳证转阴);浊→清(阴证转阳)。

微→甚(因虚致实);甚→微(实证转虚)。

散→抟(邪气渐聚);抟→散(邪气将解)。

泽→夭(精气渐衰);夭→泽(精气渐复)。

七、“形胜气者夭”、“气胜形者寿”:

形--形体胖瘦,气--精气盛衰,主要表现机体功能的强弱。

1.“形胜气者夭”:形体肥胖而精气不足,表现为精神不振、纳少乏力、机体功能低下,虽胖亦属不健康表现,多非长寿体质。

2.“气胜形者寿”:形体虽瘦,但精气充足,表现为精神充沛、神旺有力,虽瘦亦属健康表现,多为长寿体质。

一、舌诊的原理

1.中医诊舌的部位主要是舌体。丝状乳头与舌苔的形成有关;蕈状乳头的形态、色泽改变,是舌体变化的主要因素。

2.舌与脏腑经络之间有密切联系。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规律:舌尖反映心肺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病变;舌根反映肾与膀胱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病变。

3.舌象的变化与气血津液有关。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 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 A、红舌 B、绛舌 C、淡白舌 D、紫舌 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 A、热邪壅肺 B、胃热亢盛 C、肝胆火盛 D、阴虚内热 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 A、肺 B、肝胆 C、脾胃 D、肾 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 A、迟脉 B、弱脉 C、濡脉 D、微脉 20、滑数脉多见于( ) A、痰热内蕴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气郁结证 D、阴虚内热证 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 ) A、表热证 B、里实热证 C、里虚热证 D、戴阳证 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 )

小学语文级阅读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知识点汇总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第三部分:段落篇章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复习过程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 得体会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1、对会计和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总体印象: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很高兴终于念完了《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我以前对会计的印象是给企业登记账务的,也听说过这个职业是稳定、可靠、吃香的,即所谓“铁饭碗”,有亲戚从事会计行业,结果在大城市买房安家落户。我在学会计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仅一周一次,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且明白了原来记账报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 2、学习会计学的方法 在刚开始学习这门初级会计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初级会计学重在讲述会计工作的原理,强调基础,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故而我学习会计学的方法主要就是注重会计原理。具体细分为下: 首先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局限在案例和案例所用的方法上上,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而是找到并理解其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次是将课文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中阐述的会计核算所用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充分地理解与感悟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还有要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还要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更重要的是会应用,即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很多,需要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管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3、学到了些什么 一开始老师就说会计的作用在于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从总体上讲,整个《初级会计学》这本书和这门课程其实都是围绕会计要素展开的。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初级会计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

中医诊断学八套试题与答案

中医诊断学八套试题与答案

7.厥阴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阴阳相争、_______________。 8.青色主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小儿惊风。 9.望舌苔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内容。 10.气虚发热的临床特点是长期低热、_______________则甚。 11.滑脉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因_______________。 13.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寒肢凉、舌淡胖、脉微细,此属_____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 1.中医诊断学 2.客色 3.大头瘟 4.阴黄 5.假神 6.外感表虚证 7.并病 8.镜面舌 9.绝脉 10.气分证候 六、问答题 1.试从闻诊上简要区别喘证与哮证、虚喘与实喘。(4分) 2.阳明腑实证和热入营血证,皆可出现神昏谵语,试从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加以区别。(5分) 3.简述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证在病机与表现上的异同。(6分) 七、病案分析 赵某某,男,30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发热,伴微恶寒。咳嗽吐浓痰,鼻塞流浊涕,未及时就医。现症转壮热,口渴,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1.选择最佳辨证方法(2分) 2.辨证诊断(5分) 3.证候分析(8分) 中医诊断学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A、黑而干焦B、鼻柱黑C、眼眶黑 D、口周黑E、青黑 2、瘿瘤多见于: A、气滞血瘀B、阳虚阴盛C、肺肾阴虚 D、感受风火时毒E、肝郁气结痰凝 3、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 A、里热B、表热C、血瘀 D、痛证E、惊风 4、患者自觉口甜,多属: 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 D、肾病E、脾阳虚 5、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共同特征是: A、中取即得B、细小无力C、浮取即得 D、沉取即得E、若有若无 6、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 A、弦B、实C、数 D、缓E、滑 7、下列哪项与弦脉所主病症无关: A、肝病B、痛证C、痰饮 D、宿食E、胆病 8、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 A、瘀血B、肾虚C、阳虚 D、肾绝E、水饮 9、患者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证属: A、上热下寒B、真热假寒C、表热里寒 D、表实里虚E、阳盛阴虚 10、下列哪项不是辨别虚实真假的主要依据? A、腹部的硬满与柔软B、整体状况的强与弱C、舌质的苍老与嫩胖D、脉沉取有力与无力E、面色的苍白与颧红 11、下列除___外,均是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A、面色苍白B、口渴饮冷C、呼吸微弱 D、四肢厥冷E、舌淡而润 12、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 A、表证B、表邪入里C、半表半里 D、表热里寒E、表寒里热 13、按虚里,下列除何项外,均属正常: A、按之应手B、动微不显C、动而不紧 D、缓而不怠E、节律均匀 14、壮热烦燥,面红目赤,腹胀满拒按,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 A、里热证B、里实证C、里实热证 D、表里俱热证E、真寒假热证 15、患者手足疼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舌淡暗,脉沉迟涩,

(完整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分类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类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 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

(完整版)初级会计学(第六版)重点归类

1、会计的基本职能 2、会计要素(资产的特征、收入包括的内容) 3、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基本等式)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与收付实现制 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重要性、可比性、谨慎性) 7、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8、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9、复式记账法的含义 10、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借贷记账法的含义、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12、会计分录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13、试算平衡公式 14、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1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盘存账户、调整账户) 16会计凭证按用途和填制程序分类 17会计账簿的种类 18、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19、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20、期末账项调整 21、对账 22、财产清查的种类 23、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 24、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25、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注:彩色字体为计算题、问答题、业务题范围。 1、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两个: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是: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2.会计核算具有完 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 映。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 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2.会计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3.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 (会计核算与监督联系)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 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 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 的作用。 2、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 的分类或概括。 (资产的特征:1.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拥有是指拥有产权(所有权);控制是指虽然没有产权,但有支配使用权。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的形态各异,但都能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4.它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一)、拼音:字母(大写、小写)、声母(平舌音、翘舌音)、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特殊韵母er)、介音、整体认读音节、拼读方法(二拼法、三拼法)、隔音符号、声调与标调、轻读、变读、儿化音 (二)、汉字: (1)【识字】 字音(读音、同音字、多音字)、 字形(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独体字、合体字、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近字)、字义(字的意思、多义字)、查字典方法(音序、部首、数笔画)}; (2)【写字】(笔画、笔顺、写字姿势、书写规范) (三)、词语: 1、词语的分类: 按构词形式——单纯词、合成词; 按意义关系——近义词、反义词; 按感情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按应用性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按拓展作用——成语、谚语、歇后语; 按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的)、状语(地)、补语(得); 按结构方式——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 按叠串形式——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2、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3、词语的运用: 组词、造句; 词语搭配(实词、虚词之间的搭配;主语与定语、谓语与状语、宾语与补语之间的搭配); 选词填空(填近义词、反义词,根据词语的意义、用法、感情色彩等区别); 词语的仿写(按叠串形式、); 4、词语的积累(学会的词语数量); (四)、句子 1、句子的类型 按语气色彩——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学语文重要知识点汇总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二、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四、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五、作文 (一)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二)大作文。 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①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初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1、对会计和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总体印象: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很高兴终于念完了《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程。我以前对会计的印象是给企业登记账务的,也听说过这个职业是稳定、可靠、吃香的,即所谓“铁饭碗”,有亲戚从事会计行业,结果在大城市买房安家落户。我在学会计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仅一周一次,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且明白了原来记账报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 2、学习会计学的方法 在刚开始学习这门初级会计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初级会计学重在讲述会计工作的原理,强调基础,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故而我学习会计学的方法主要就是注重会计原理。具体细分为下: 首先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局限在案例和案例所用的方法上上,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而是找到并理解其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次是将课文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中阐述的会计核算所用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充分地理解与感悟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还有要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还要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更重要的是会应用,即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很多,需要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管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3、学到了些什么 一开始老师就说会计的作用在于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从总体上讲,整个《初级会计学》这本书和这门课程其实都是围绕会计要素展开的。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初级会计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会计部门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那一项可以确定为表证?(C ) A 脉浮 B 舌红苔薄 C 恶寒发热 D 头身疼痛 E 鼻塞流涕 2、脉象特征具有轻举可得的脉为( C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3、既主疼痛又主食积的脉是(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4、下列除___以外,均属得神表现:( D ) A、肌肉不削B、动作灵敏C、呼吸调匀D、食欲突增 5、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C ) A、萎黄B、黄胖C、阴黄D、阳黄 6、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7、气虚的面色多为:(B ) A、白而无华B、淡白C、苍白D、黄白 8、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C ) A、白B、青紫C、萎黄D、苍白 9、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D )A、津液的存亡B、胃气的有无C、湿浊的消长D、邪气的深浅10、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A )A、舌苔的颜色B、舌苔的有无C、舌苔的润燥D、舌苔的厚薄11、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是:( D ) A、气虚发热B、阴虚发热C、血虚发热D、湿温潮热12、下列除___外,均是里证的临床表现:( C ) A、但热不寒B、但寒不热C、寒热往来D、日晡潮热 13、八纲辨证是:( B )A、各种辨证的综合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14、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C ) A、形体消瘦B、冷汗淋漓C、形寒肢冷D、脉细舌净15、表证的恶寒是由于:( B )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B、外邪束表,卫阳闭郁 C、阳气虚于内D、肺卫气虚 16、哪一项不属实热证表现:( D ) A、壮热烦渴B、神昏谵语C、尿赤便干D、脉细数 17、表热证与里热证的辨证要点是:( A ) A、发热是否伴有恶寒B、咳嗽是否伴有咯痰 C、出汗量之多少D、头身疼痛与否 18、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 )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 19、哪一项不属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的症状:( D ) A、心悸B、失眠C、怔忡D、眩晕 20、精神抑郁,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此属:(D ) A、胆郁痰扰B、痰迷心窍C、肝火上炎D、肝气郁结 21、脉象特征具有重按可得的脉为( D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22、主实寒证的脉是(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23、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D ) A、热入心包B、高热伤津C、痰浊内阻D、寒凝经脉 24、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 25、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B ) A、舌体柔软B、舌色鲜红C、大小适中D、舌苔薄白 26、阴虚内热的舌象为:( C ) A、舌红绛苔薄白B、舌红绛苔黄腻C、舌红绛无苔D、舌红绛积粉苔27、诊察舌的有神无神可辨病情的:( B ) A、属阳属阴B、属善属恶C、属表属里D、属实属虚 28、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A ) A、舌苔的颜色B、舌苔的有无C、舌苔的润燥D、舌苔的厚薄 29、面色苍白,颧红如妆是:( C ) A、湿热B、阴虚火旺C、虚阳浮越D、气随血脱 30、下列除__以外,均属喘证表现:( B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page one)

小学语文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语文基础 语文必备知识点梳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 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 、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 (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 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字词积累 第一单元 1、字词: 审阅陈设一盏蒙眬咨询浏览简朴思索呼啸汹涌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组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语义轻一些。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截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异: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能像往常一样对待(素:平常,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门类。班:次序。就:遵循);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为,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第二组 【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跋山涉水”重在形容旅途艰苦;“风尘仆仆”重在突出奔波忙碌,旅途劳累;“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的意思。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含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势力相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前者偏重在“半”,指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指不深入(辄:就)。 【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异:前者重在包办,不让别人参与;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奴颜媚骨】都有向别人讨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两个成语偏重在奴气;“奴颜媚骨”偏重在奴性。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异: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前者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如:像这种助人为乐的人比比皆是。后者的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前者的“是”后一般不接名词或名词短语,而后者则可以。如:这山里,俯拾皆是高品位矿石。 【鞭长莫及】【望洋兴叹】都表示力量不够的意思。异:前者侧重表示距离远,管辖、干涉的力量达不到;后者侧重表示做某事能力有限,毫无办法。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方面的创造性构思;后者偏重在“生

初级会计学复习资料 很多都是自己整理过的

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概述 一、会计的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和控制,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 ?基本职能:反映、监督 ?拓展职能:控制、分析、预测、参与 ※“六职能”,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定 三、会计目标: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会计对象:由所有者投入的资金 资金筹集 由债券投入的资金 供应过程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生产过程 资金运动销售过程 按法定程序返回投资者的投资 资金的退出偿还各项债务 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五、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①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1.资产是资源,而且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确认:1.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应收款。 ②负债:负债也称债权人权益,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确认: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业务。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可靠地计量。 分类: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利润或股利、应缴税费。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中医诊断学试题

中医诊断学试题 1.确立辨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____)《伤寒杂病论》 2.第一部中医脉诊专著著是(____)《脉经》 3.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成书于(____)。元代 4.首创“诊籍”的作者是(____)。淳于意 5.《脉经》的作者是(____)。王叔和 6.《濒湖脉学》的作者是(____)。李时珍 7.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____)。发热轻而恶风 8.患者素体阳虚,不温肌表,故见(____)。但寒不热 9.若风热内传,正盛邪实,常可见(____)。壮热 10.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____)湿温潮热 11.外感风邪所致中风表虚证,常见(____).有汗出 12.患者蒸蒸汗出,兼壮热口渴者,属(____)大汗 13.患者关节疼痛,沉重不移者,属(____)。着痹 14.消渴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____)大渴引饮 15.食少纳呆,兼消瘦,腹胀,便溏者,属(____)脾胃气虚 16.妇女带下黄臭,多因(____)。湿热下注 17.大便时干时稀,多见于(____)肝郁乘脾 18.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____)。畏寒 19.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____)。半表半里证 20.患者前额部疼痛,属何经头痛(____)。阳明经 21.患者病中兼见口甜,多因(____)。脾胃湿热 22.患者盗汗的原因多为(____)阴虚

23.亡阴患者出汗,多为(____)。热汗 24.自觉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____)。恶寒 25.初病即出现恶寒发热并见,多为(____)。外感表证 26.患者便秘,兼见面色苍白、渴喜热饮者,属(____)。阴寒内结 27.妇女带下清稀,量多色白,多因(____)。脾虚湿注 28.肝阳上亢患者头痛的特点是(____).胀痛 29.下列各项中,与“渴不多饮”无关的是:(____)。阳气虚弱 30.疼痛独见于足跟部,应考虑(____)。肾虚精亏 31.患者大便先干后稀,应属(____)。脾胃虚弱 32.痢疾患者的大便特点是(____)。里急后重,便下脓血 33.胃脘灼痛,饥不欲食,证属(____)。胃阴亏虚 34.患者困倦易睡,头目昏沉者,多属(____)痰湿困阻 35.小便黄赤,伴尿频、尿急、尿痛者,为(____)膀胱湿热 36.胸痛,潮热,咯痰带血,盗汗者,属(____)。肺阴亏虚 37.患者视物不清,模糊不明者,多属(____)。目昏 38.察神,突出地表现于(____)。目光 39.患者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属于(__)。少神 40.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见(____)。满面通红 4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____)。萎黄 42.颜面白光白虚浮,其病因多属(____)。阳虚 43.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是(____)。解颅 44.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者是(____)。疽 45.咯痰清稀量多,色白滑而易咯,属(____)。湿痰 46.正常人舌体瘦而偏红,常见于(____)。消瘦人

大一初级会计学期末复习总结

初级会计学期末复 习 1.会计的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 和报告工作 2.核算属性:货币量,实物量,劳动量。 3.四项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实体),(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v 4.五项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原始价值又称实际成 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终值 公允价值 5.6项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 用,利润 6.8条会计原则:可靠性(实际发生,如实)最重要的 相关性(使用者),可理解性(清晰明了),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融资性租赁),重要性,谨慎性/审慎性/ 稳健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费用),及时性 (不得提前或延后) 7.期间费用: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人员各种薪酬,行政管理 部门领用的材料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用和办公 费 销售费用—保险费,包装费,

广告费,折旧费等。 8.资产类账户:借方增加,贷方减少,本期发生额在借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增加,借方减少,本期发生额在贷方。 费用成本类: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收益类: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9.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反映),监督(控制);核算和监督是对立统一矛盾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和基础,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时点) 收入-费用=利润;(时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11.四个概念: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末=初+增加-减少 12.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损失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率(%25) 13.会计凭证种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来源: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情况,并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凭证,它是填制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