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正确的生

活态度、良好的道德、科学素质等养成的基础阶段。所以对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运用和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对它进行观察、体验、反思、提升,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以教材为载体,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从儿童的视角,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注重实用性,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德育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品德课教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Abstract:Primary school is the children's character, intelligence, ability to form an important period is the right attitude, good morality and scientific quality, and get into the habit of the foundation stage. So on elementary school character class of teaching content of select using and design became is important, only in actual teaching in the guide students entered himself of life and on it for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and upgrade, from children of actual life in the capture has education meaning of content, to textbook for carrier, reasonable using local of resources, and from children of perspective, creative of using textbook, focused on practicality, to real effective to improve children of mo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Life moral teaching character and life morality and society

引言

现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而追求生活价值,探求生活意义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这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教育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教育贯穿于个人成长的全过程,而儿童时期又是个人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科学素质等养成的基础阶段。所以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培养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和开拓者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而目前试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又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品德课教学是目前小学德育的最主要途径, 那么如何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与小学生品德课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品德课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生活就成为目前小学品德课教学所要面临的问题,下面我就从这一问题对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进行探索。

一、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概念界定

要想对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有正确的理解就得从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开始,进而去探索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及其特征。

(一)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内容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首次提出了“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意义都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和特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这门课程的根基所在。它与其他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的课程有很大的区别。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追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具体包含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品德良好”层面。学会做人的道理,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是本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引导小学生在多元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就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新的“五爱”教育旨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二是“乐于探究”层面。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更新的速率增快。要想在信息时代的潮头上“冲浪”,关键是要学会学习,掌握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真本领。“乐于探究”的价值正好在这方面凸现出来。《品德与生活》把“乐于探究”作为课程总体目标的一个构成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从小就产生创造的兴趣,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情趣,提升了自己的智慧,享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三是“热爱生活”层面。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人在活动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命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儿童,实质上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个性品质,锻炼学生坚强的生活意志,让他们从

小懂得珍爱生命,健康、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上述“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三个层面,整合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它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以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应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应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2,《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与特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将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培养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方面。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融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实践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首先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开放性: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注重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含义及特征

1.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含义

品德课程教学范畴中的“生活化,',是指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注社会注生活。这就是一种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为课程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一种对新课程理念的内化表现。基于这样的理解,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指的就是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置于小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有效的获得知识,真正的提高素质。

2.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特征

(1)直接性与仿造性的统一

“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要求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然后把生活的直接体验通过课堂情景演练,通过模仿和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让小学生“亲历过程——体验情感——自悟道理——规范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促使学生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2)童趣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体现着童趣性与教育性的统一,童趣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儿童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童趣,这就为品德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所以,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寓教育于童趣中,在童趣中教育感化儿童。

(3)自悟性与启发性的统一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很多时候要靠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自悟。自悟,是儿童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而教师的“引导”实质上就是“启发”。不过这个启发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悟性”上,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有了某种“悟性”,教师这时的启发才会生效。启发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语言情境式启发、活动实践式启发、问题式启发、等等。

二、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走向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

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出不同特点。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思

想品德教学内容紧扣学生日常生活。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而这三者只有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低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和自豪感,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这和学生的个性差别是分不开的。

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而自我调节能力又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经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低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2.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他们爱着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他们对集体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和习惯,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有了广泛交友的愿望。他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接触社会比以前多。但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复杂的是非常分辨不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较差。在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

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小学品德课程新标准的目标要求

1981年我国正式颁发了第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大纲》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2001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的精神,2001年6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首次提出了“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新的课程设置已经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理念和新教材的使用最终都要落实在师生教与学的具体行为上,这些因素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自 200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全面铺开以来,作为小学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更加显示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1-2 年级阶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小学 3-6 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为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思想品德教学面临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思想观念纷至沓来,在给青少年提供多样生活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来了,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尤其是视觉文化产品的兴起,吸引了青少年的眼球,对青少年的文化心态和解读各种事物方式的变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美国电影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有94个设在美国境内。种种文化产品的输出,不仅攫取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还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社会政治观念、价值理念,鼓吹西方政治制度,宣扬西方生活方式,疏离人们与本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联系。所以,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应明确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学生的国际素质可包括以下

五方面:一是全球意识,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二是全球知识,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语言、国际经贸等;三是全球技能,诸如国际理解、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四是全球价值观,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五是全球行为,诸如参与一切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使青少年既懂得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既有国际眼光、世界意识,又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就必须从小学生课外生活入手结合课堂学习,全面开展“全球化课程”。2、生活数字化,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分析判断能力。

数字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进入21世纪,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迅速发展的网络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网络世界与虚拟究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话语体系(PK、QQ、因特网等),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庞杂多样的新闻,由于青少年的选择判断能力不强,面对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碰撞与冲突,一些青少年无所适从,不知所向,不知所取,尤其是处在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却又缺乏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判断能力信息,有不少人陷于网络这个弥天大网不能自拔,有的甚至沉溺于这个虚拟的世界。

所以,在新科技、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的复杂社会环境下,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好、引导好、教育好青少年成为品德课教学的一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手机文化等对青少年的影响,在活动方式、活动场所设置、不良倾向的防范上,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进,在变化中不断地探索新路子、新方法、新手段。

3.小学生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要求小学品德课教学走向生活化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呈现普遍性,单亲家庭不断出现,这些变化,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尤其是留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关爱、保护、管理和教育面临“四生缺失”:关爱缺失,使他们孤僻、冷漠,缺少爱心;

保护缺失,使他们身心受到严重创伤;

管理缺失,使他们无所畏惧、野蛮、放纵;

教育缺失,使他们缺失道德、法制观念。

留守儿童在形成价值观过程中普遍缺乏成年人的有力引导和介入,从小自己“学会”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他们判别是非对错的标准,往往得参照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标准,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普遍而特殊的家庭环境,势必对千万的留守儿童成长千万了深远的

影响。

三、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走向生活化过程中的问题

品德课程开设至今经历了多次改革,在对学生行为教育方面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课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说教”“轻实践”现象严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存在再加上一些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道德行为的训练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目前小学品德教育效果不理想。

(一)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

由于受到教室这个特定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所能选择的课堂活动形式十分有限。于是,小学品德课又陷入了“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演一演”的新俗套。在我所实习的南街小学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看起来情绪高涨,参加活动的热情很高,但其实并未真正理解活动的意义,活动的有效性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运用不当,进而导致课堂活动的设计脱离学生生活所造成的。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展开有效的知识学习。“活动型”是表征课程的呈现形态,即课程实施方式方面的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其呈现形态,而非讲授——授受式。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科书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而只作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课程实施之所以采用“活动型”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本课程的性质、儿童的认知特点、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等因素所决定。

(二)实践作业缺少跟进指导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在走向生活化的过程中缺乏对实践作业的跟进指导,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中出现“教育断层”现象,教材内容的学习没有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就仅停留在课堂学习中,所以

教学就随着下课铃声而结束,当然也就无法形成“亲历过程——体验情感——自悟道理——规范行为”,这样高效的教学环节了。我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以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探讨发现,教师由于要给学生减负的原因在品德课上布置很少的作业,甚至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以小学二年级《纸从哪里来》这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树木是造纸主要原料,了解森林被破坏后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纸张的环保意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实践作业这一环节,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与品德养成的关系,虽然布置了作业(收集身边保护或破坏树木的人和事并帮他们改正)但是作业布置流于形式,教师并没有对这堂课的作业进行跟进了解和指导,更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比如为学校周围的树木写写保护标语、逐渐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并在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缺少日常生活品德的评价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是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评价中要坚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学习竞争。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采取观察记录、成长资料袋、访谈、调查问卷和开卷考试等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学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但在实际教学中确忽视了这一点。品德与生活课程一般为考查科目,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了解作一个印象性的评价。由于大多学校在新课程开始实施阶段尚未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现行对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对学生品德评价的公正性。

四、如何有效实现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一)课前走进生活,活化教学内容

品德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人,因此,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快乐地接受,只有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活动,要反应儿童的真实生活,教师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创造性的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从而活化教学内容。课本只是一个蓝本,思想品德教育,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我们的课堂既应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所以一定要在课前走进生活,活化教学内容。

1.活动前要有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的准备

在课前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对所学内容作初步了解。例如:在教学《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一主题活动时,活动前,教师应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或双休日时间,了解校外有哪些活动场所,并不把这些场所进行分类,让学生找出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校外活动场所,或是通过网络以及其它途径,搜集一些与学生校外活动相关的场所资料最后让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到自己居住的周围走走看看,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再比如教学《家人的爱》(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一课,为帮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关爱,教师应提前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说说家人关爱你的故事;②一天中,家人为你做了些什么?让学生在课前动动手,对“家人的关爱”及“家人每天为我做什么”先做一个书面调查和统计,就可以让“静态”的课堂动起来,做到静中有动,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2.活动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或心理的准备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作为人文性学科,品德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对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具体活动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例如,《你是我的好朋友》(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你知道‘朋友’的意思吗?”“你怎样理解‘朋友’这个词?”“你觉得怎样才算好朋友?”对小学生来说,这些问题理性、抽象、玄虚而不好把握,就像让他们做大学生论文答辩那样困难。如果我们把问题稍作调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这样,就将抽象的话题讨论转化成了具体的情感交流,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要。另外,还可以精选课本以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其思想“升华”打下基础。

(二)课中品味生活,优化教学活动

1.教学内容的活动以情境来创设

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拉近“(课)本”“生(活)”距离,理论联系实际。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相关事例也比较典型。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教材中的事例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有的甚至与时代相脱节。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特别注意适当穿插平时搜集来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甚至是个别学生身上的事例。这就消除了学生对课本的距离感,让学生体会到源自生活的道理。如在学习《助人为乐》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举平时观察了解到的班上同学的例子。这些同学在班级一向默默无闻,但在同学遇到困难时,很善于不声不响地去帮助人家。由于这些“小事”不起眼,同学们往往视若无睹,没有什么体会。我教师个结合实例给学生分析其精神实质,让他们认识到,其实班里每个人都可以像事例中的同学一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再因势利导地要求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这样班级很快掀起做“小雷锋”的热潮

2.品德课教学内容要与其他学科融合

小学品德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是以品德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规定,其本身就有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目标,因此品德学科应努力追求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

(1)与语文学科整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包含品德教育的因素,甚至许多语文学科课文与品德学科课文如出一辙,只不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在进行《做事要有始有终》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整合语文学科资源《水滴石穿》的故事,让学生比较做事有始有终与水滴石穿的精神。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做事要一鼓作气,不可半途而废,最后再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创设情境,让学生讲身边事,增加亲身体验,不仅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还使学生情绪高涨,增强了教学效果。

(2)与安全健康等常识学科整合。

安全健康等常识学科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系数,这其实属于品德课教学的范畴。比如在学校走廊里不追跑打闹,出入要做到有秩序,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行走,排队做到快、静、齐,不抢先,不拥挤,这些礼仪常识都与德育有关;我们每天的纪律、卫生管理都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教师应吧学校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知识与品德课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3)与艺术学科整合。

在品德课教学内容中适当穿插艺术内容,可以创设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比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教学时,教师给同学们播放电影《雷锋》,在学雷锋月里,教师课前给学生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学生在电影画面和音乐旋律中更能够感悟到雷锋精神。

(三)课后融入生活,促进知情行全面发展

1.紧扣一言一行,养成“学以致用”习惯。

课堂学习内容要及时的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你遇到困难时,当你和同学们产生矛盾时,当你遇到不良诱惑时……你要首先回忆一下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三思而行!”我经常这样要求学生,促使他们把德育知识转化为“行动力”。每学到新的一课,我总要求学生对照课本审视自身和周围人的行为,坚持良好行为习惯,摒弃不好的行为习惯,使学习真正起到“导行”作用。如在学习《尊敬师长》这一课时,我就组织大家通过一星期的观察准备,在课上当堂点评学校这方面典型的人和事。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写期中、期末思想品德表现小结来帮助他们“长”上明亮的“道德眼”

2.细化班队管理,促进“知”“行”转化。

首先,品德课教师要和所任教班级的班主任密切合作,制定相关制度,将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知识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中去。如在每学期起初制定并公布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细则,明确学生日常行为具体要求并定期进行评议和量化分析,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等时机总结提高。其次,任课教师要和班主任合作,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平时的观察、调查和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现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第三,善于利用小学生在校的各种时机,促进行为养成训练。每学期开学时,同学们乍一来到学校,心中自然充满美好的希望。这时开展诸如“新学期里新的我”的活动,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而每逢重大节日如春节、“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就要抓住时机结合“五爱”教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3.借助班队活动,创设“转化”氛围

集体活动本身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们特别有意义。而相关的活动内容,更能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他们的行为以积极影响。每次班队活动,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都应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有机结合课本知识,使活动更具有教育意义。在学《爱老敬老》这一课时,就可以在班级组织了一次去学校周边敬老院慰问老人的中队活动。组织学生们给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打扫屋子等,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对老人的情感,提高了自身道德修养。另外,要合理利用班级黑板报、学生自制手抄报等宣传阵地,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我学我做手抄报》、《窗外的阳光照进来》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因学校独有,符合学校实际,学生有新鲜感,品德学科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使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学生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审美趣味。

结语

儿童品德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学品德课程面向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小学品德课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也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小学品德课教师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反复实践、及时总

结、灵活运用,经常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品德课教学真正走向生活化,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评课稿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2 拉拉手,交朋友 3 我认识您了 4 上学路上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我们的校园 6 校园里的号令 7 课间十分钟 8 上课了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9 玩得真开心 10 吃饭有讲究 11 别伤着自己 12 早睡早起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3 美丽的冬天 14 健康过冬天 15 快乐过新年 16 新年的礼物

2019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评课稿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 、开开心心上学去评课稿 这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单元的第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初步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2、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 年级学生刚入学,他们对小学生活既充满好奇、渴望,同时又存在很多担心和疑虑。学校生活到底怎么样?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上学有意思吗? 老师、同学会喜欢我吗?带着这些好奇、疑问、孩子们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消除疑虑,引导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上学的快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开始新的生活。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真实感受。“爱新书,爱书包”是学生入学后经历的- -件大事,让学生看图,回想领新书的情景,说出内心的感受,学生不约而同地表达出高兴、激动的情感。再让学生讨论:书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你是怎么和新书交.上朋友的?怎样保护好书?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爱护书本的重要性,知道爱护新书的方法,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一、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经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怎样的特点? 答: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就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来看,学生学业评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是改革开放初期,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进行观察为主的贴标签式的终结性评价阶段 特点:着重体现的是评价的筛选甄别功能。与之相配合的是当时的教材说教意味十足,故事中人物道德形象过于高大,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缺乏现实意义。当时品德课各地基本由班主任担任,教师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来进行本课程的学业评价。 2、是开始将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学科,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导的学业评价阶段 特点:注重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理,学业评价开始重视相关知识的积累。但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这个阶段产生了将品德课等同于一般的自然学科课程的倾向,学业评价过于关注学生测试卷上的成绩。 3、是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阶段

特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看起来似乎又回到第一阶段的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行为来做出评价。但实际上,这一次评价的角度、尺度更灵活,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个性更包容,学生们能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受到激励。评价主体也不再是仅由教师说了算,学生自我、同伴、家长、社会人员等都可以参与评价。 4、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催生下的发展性评价阶段。 特点:综合性、准确性、德育性与发展性。 二、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有哪些新理念?举例说明学业评价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的新理念有: (1)“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 (3)评价要有利于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4)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5)评价要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的学业评价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教师的专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3-14T16:07:10.25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月02期作者:甘粉会 [导读]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生品德与社会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担负着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两项重要任务。 甘粉会(贵州省盘州市第五小学贵州盘州 5616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生品德与社会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担负着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两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当今独生子女大都在家长的保护下成长缺少对社会的认识,也缺乏独立的能力和品德,所以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让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产生真正的作用,去提高学生的认识也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针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进行一下简单的探讨,看看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社会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2-0066-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我想就要突出生活性,注重活动教学。 1.品德课的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生活的才是最亲切的 "再简单的生命筵席,也会因为爱而倍感丰盛。当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照彻寒冷的心房时,我们会发现,爱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颤,一种花香的弥散,持久、热烈,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感动是一种积极、奇妙的心灵体验。在品德教育中,若让学生收获一份感动,就帮助他们体验了一次情感的升华。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从而全面提升童年生活的质量。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 2.品德课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学生才会感到开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家庭生活故事,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便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体验的最佳契机。我们的活动化、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活动课、情景剧的形式引入到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 "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 "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还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头、工厂、社区等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班集体等等情景。在举行"圆桌会议"时,可改变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零距离互动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审判那些不道德、不讲诚信、破坏环境、猎杀动物、审判那些因无钱到网吧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诠释小学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头当一次交警,走到田间第一回农民,走回家庭当一天家庭主妇…我相信这样的课收效一定很大。老师们,"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这是小学生发出肺腑的感叹。 3.品德课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 活动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服务。现代社会本身及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学校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学校规则内化。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们说说平时经常玩哪些游戏?每次都玩得开心吗?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哪些规矩?如果碰到个别人不守规矩,大家会怎么样?请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讨论。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同样,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有规则。如:公共交通的规则,体育比赛的规则,娱乐活动的规则等。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公共交通、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公共财物会怎么样?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出:没有规则,生活就会非常麻烦。我穷追不舍,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如果完全没有规则,同学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们想什么时候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行不行?与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学校规则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守则》的重要性。我又一次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的内容,再小组讨论《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有什么意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刻认识到学校规则必须遵守,这是学习成长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以实践检验真理,让他们在精神上进一步升华,更牢固地树立遵守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品德更规范,更有章可循。

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中》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中》评课稿 听了卢国超老师所上的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中》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卢老师首先从平安出行知识点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整堂课以安全常识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是一节很成功的常规课。纵观整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学习: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教学素材,这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本节课卢老师选取常见的生活安全素材,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安全常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哪些行为是有危险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学生躲避危险的能力。 二、情境材料选用精确。 课程标准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学会把日常生活场景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卢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确”。主要运用图片、事例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自觉躲避危险的意识。 三、教学理念体现明确。 这节课,立足于“安全第一”,卢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卢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方法采用正确。 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本节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

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我xxxx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xx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xx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第三课我家门前新事多 主题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课程,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人格形成 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意识形态的干扰,加强品德与社会教学可以 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具有 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促使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行,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新 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要重视品 德与社会教学对学生的感染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养成良好 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目前,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还存在 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然后采用有效的措 施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改革正在全面推行中,但是大部分的小学教师还是没有转变教学理念,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采取的是知识灌输的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 习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将品德与社会教学变成了说教课,这样很难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会主动思考和探索,导致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对自我思想的认识以及对 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不够深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小 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小学教育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 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实际的教学却并不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 中对教材的依赖性过大,同时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有些甚至和实际情况出 现了脱节的情况,学生学习热情不能被激发出来,这样就会影响到品德与社会教 学效果。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教条化的讲解完成 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比较少,学生不能领悟到品德与 社会教学内涵,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还要鼓励学生大胆 发言,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回馈,要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学生会逐渐 喜欢上这样的教学氛围,也会喜欢上教师,对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学生一旦对这门课程有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自主思考获取知识,理解会更加深刻和透彻,这样就能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起 到教化学生的作用。此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还要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教师 要通过讨论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比如在讲解《诚信是金》这 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诚信是什么?在社会中人们为什么要讲诚信?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有诚信?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效率会提高,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保证教的有效性又要确保 学的有效性。教的有效性就是教师要研究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问题,然后创新教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生活与体验”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生活与体验” 发表时间:2017-02-13T15:58:27.753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4期作者:潘孝光[导读] 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引导小学生主动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中心小学2666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核心内容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性。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要求教师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 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引导小学生主动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立足生活基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觉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生活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 1.根据课堂情节,创设合适的道德情境。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例如,在开展“我爱我家”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不是一味去讲述教材里儿童的家庭生活,而是创建活动情境,引导儿童讲述,交流自己的家庭和家庭生活、家庭文化等,使儿童了解、关心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从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受到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往往在品德与生活课教育教学当中出现学生学不懂、教师不好教的困境。为了显著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跨越社会经验障碍,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动画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做到由抽象到具体、理论联系实践。事实证明,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迅速进入生活。 3.教学环境,贴近生活。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就是以儿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它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所选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儿童生活,来自于他们所喜欢或探究的主题,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是非常自然的。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其中有一个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真实深刻地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在教学时,我选择了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从发生在这位小男孩丁丁身上感人的故事,来想想自己家人曾经为“我”做过什么。这一下大大启发了学生。 三、指导活动实践,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基本环节,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将课本中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将静态的教材内容“激活”,引导学生在亲历中得到体验。教师要有创意、巧妙地将课本里的生活模拟出来,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四、课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它遇到好的条件,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会退到原来的状况。因此,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长期抓、反复抓。可在课后布置特殊的作业,如帮助父母做家务,既能为父母分担繁重的家务,又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充分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对父母的爱和感激。又如饲养小动物和培养植物,这是培育爱心、积累生活经验的有效手段,同时,观察能力和持久的耐心也会逐步被培养起来。还有向家长表示孝敬,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一杯水等。这样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旨在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实现知行统一,使品德教学再次回归生活。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确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教育理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教师要努力引导小学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要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生活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体验生活,进而“学会生活”。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朝阳中学林燕 2011年10月25日上午,朝阳中学到新江中学就行支教活动。我听了一节九年级思想 品德课《中华文化》(田锦蓉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 田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 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 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田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 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 田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 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田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兼顾了复习与新课的关系。 2.田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 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田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 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例如用热点“玉树地震”揭示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田老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以上是我认为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 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评课

听课记录 执教人:杜润好科目:政治 年级:八年级 课题:《国家权力机关》 场景:观看视频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视频,杜润好老师整堂课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情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主动探究知识、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炼、准确,重点突出,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既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双基训练又重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丰富、深刻、流畅。具体表现为: 1.教学理念体现新课改 整堂课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积极创设合理、生动的生活化情境,设计驱动性的活动,营造和谐激情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既给学生搭建开放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彰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意识较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老师目标意识强。这节课学生应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教师心中有数;对难点、重点、关键了如指掌。从课堂上看老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从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认识规律出发,确定科学具体的“三维”目标,以提高自己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 , 自觉热爱国家权力机关。增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崇敬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能够辨别区分人大的职权为能力目标。以知道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 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识记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识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为知识目标。老师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地位,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分别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准确科学。整堂课的教学自始至终围绕目标设计安排,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复习导入,为实现目标铺设了桥梁;新课开始前,提出目标,有的放矢;新课教学中,步步引导达到这个目标,教学评价科学民主,“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并达成。 3.教材处理精心合理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主张教师“用教材教”,反对“教教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第三课我家门前新事多 主题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设计理念: 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尽量避免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与答案。活动设计要具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12T10:51:46.7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3期作者:孙丽梅 [导读] 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执行,更加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就非常有必要。 莱西市马连庄镇中心小学山东青岛266617 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执行,更加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就非常有必要。而创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一、小学品德教学中创新途径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将课堂更多地留给学生,做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小学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包括明善恶、辨是非、懂爱憎、识美丑等。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体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来展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思想品德知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其认识到思想品德知识的深刻内涵与意义价值。不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教学实际,要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我们的校园》教学时,由于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教学,而不是局限于教室之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都比较喜欢的活动,像跳绳、跑步、踢毽子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其中,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可以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是教学。 3.时事阅读与课外延伸。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客观理解问题的能力较为一般,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培养和提升。所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增加一些见闻或知识,包括看新闻、报纸或杂志等,阅读时事,把思想品德教学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所总结的信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热情与动力,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了解解放军战士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从而了解到国防的重要性,让小学生感受到驻守边疆的人民解放军不畏艰苦为国奉献的情怀,体会军队与人民的鱼水之情,热爱解放军。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渐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4.进行多种课堂活动。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地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思想品德相关的视频动画,让学生充满观看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对于很多经典的案例,教师只是使用一张嘴很难表达清楚,不如使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 5.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更是对教师的反应非常敏感。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善于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榜样作用下进行学习。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之后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例如在进行“我的体育活动”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在体育活动的时候遇到的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事迹的描述,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反应能力。 二、总结 小学思想品德是重要的学科,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小学生,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我们不乱扔》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第10课介绍了我们不要乱扔垃圾,要爱护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空间,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特别是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卫生。 在本次活动中,根据统编教材的精神与理念,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秋天到了,家长都会带孩子出去秋游,这样让我们天真可爱的孩子也知道爱护环境,王老师以王勇和他同学的行为做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白在秋游活动应该如何爱护环境,让环保意识深入学生心中。还特意设计了一项垃圾分类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同垃圾的标志和概念,让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垃圾分类。尹老师的课有以下特点: 对比感受,突出“整洁环境”的优势 低年级的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具体可感是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图片观察,发现宁波市的美景离不开环境的整洁保护。通过可可小爱带领大家去的地方的照片对比,让学生体会干净的地方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谈自己的体会,真实的展现普通孩子

对整洁的内心需求。 故事深化,凸显“如何做到不乱扔”的方法 通过讲“王勇”的故事,老师力在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做,才是“我们不乱扔”的正确方式。但是在上课过程中,王老师对这一块的把握又加入了垃圾分类的视频,但是从方法上引导稍微弱势了一些。如果能通过师生互动,提炼一些方法作为板书,可能会学得更有增量。如:主动扔进垃圾箱,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把垃圾扔对垃圾箱等。这样学生就有了可行的方法。对之后“我们不乱扔”有具体的指导意义。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更要重视方法的指导。生活能力的提升才能品德与生活的最终目的。 因为这是一节习惯养成为目的的课,因此,更需要在课后有所习惯养成的延伸。教师若能设计一下课后指导行为,评价策略的话,会更有效。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李方方 听了顾志刚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

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做个快乐鸟优秀课例及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做个快乐鸟》优秀课例及评课稿 将现实生活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观《做个快乐鸟》课例后感 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卫 大家都知道,“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我们《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但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践这一理念呢,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情景进行提炼,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体验,认识和感悟出生活中正确的道德取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们更进一步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紧联系了起来,不再只限于对生活资源的模拟利用,而是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活动融为了一体,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小学的邢智慧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学期《做个快乐鸟》(见人教网视频资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2528083.html,/pdysh/jszx ... XX0602_256019.htm)一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

试,虽然它的深度还可挖掘得更深,但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值得我们探讨的范例。 在这节课中,教师不但通过课前“烦恼袋”收集,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大家帮助同学消除烦恼。而且在揭示为别人解除烦恼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的道理后,还通过读表扬信的形式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别人的影响特别是给别人带去的快乐和幸福。这是本课在设计上的最大的闪光点。 第一封信是一同学写给齐可昕的:“齐可昕,你还记得吗?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手指流血了,你主动给我一张卫生纸和一块手帕,我到今天都非常高兴,我要向你学习,也把快乐送给别人。”我想,这是一件多么小的事呀!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齐可昕同学可能早就忘了。当他得知别人至今还记着自己曾给予的微不足道的帮助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有多大的震动啊。可惜,火花是点着了,教师没能让它升华为耀眼的光焰,如果邢老师再让齐同学谈谈听到这封表扬信后的内心感受,让孩子们体会到也许你对别人只是举手之劳的帮助,却可能换来别人一辈子的感激,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呀!同样,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范文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内容分析 1、第一单元《春天的歌》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2、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抽取学购物、进厨房、对待生病、接待客人四个方面来具体地构建儿童当家的过程。 3、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从“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帮你,你帮我”、“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我们共庆六一节”四个方面来立体地呈现班集体生活的乐趣。 4、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在设计上以学习兴趣为中心,并试图打破将学习仅限于课堂的狭义学习观,侧重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主题教育,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做事用心”,“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高兴地学”,“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等目标。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