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同步练习】《节奏与旋律》(人教版)

【同步练习】《节奏与旋律》(人教版)

【同步练习】《节奏与旋律》(人教版)
【同步练习】《节奏与旋律》(人教版)

《节奏与旋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对所在群体的贡献的是( )

A.热爱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建设献言献策

C.关注家庭,爱护每一个家庭成员

D.班上那么多人,少我一个也无妨,不用为班级担心

2.在景区,我们是旅客;在商场,我们是顾客;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我们是儿女……我们只有一个人,却有无数的身份。在不同的角色里,我们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而不是袖手旁观。下列行为中属于“看客行为”,角色和责任相互矛盾的是( )

①缺乏同情,见义不为②公共场所喧哗,对警示标牌视而不见,乱扔瓜皮果壳③对集体事业漠不关心,不愿承担义务④和别人交往时提醒自己讲话文明,要有礼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完成学习任务;子女要孝敬父母;同学之间要互助、互谅;社会的一员应该维护正义等。这些常识告诉我们( )

A.要承担的责任太多、太累

B.人们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C.人们在承担不同的任务

D.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就意味着担当不同的责任

4.据报道,青少年犯罪的特征之一是团伙犯罪。这说明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应该要( ) A.独来独往,不跟人来往

B.胆量小一点才行,这样就没胆子干坏事

C.避免友谊沾染上江湖义气,沦为小团体主义

D.在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个人主义

5.在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小辉同学利用当评委的便利条件,为本班同学打高分。这种

做法( )

①犯了小团体主义的错误②其实质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③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④虽然损害了其他班级和学校的利益,但有利于本班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一天早上,初一学生小铭多年未见的表哥从老家车站打来电话说出差经过老家车站,希望能见小铭一面。小铭虽然很想见表哥,但为了不因自己迟到而影响班集体得到“流动红旗”,便在电话中向表哥讲明了情况后,仍按时赶到教室。这表明( )

A.要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B.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C.要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D.要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

7.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团体的重视、尊重、关心和照顾。人们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这种感觉是( )

A.依赖感 B.归宿感

C.归属感 D.安全感

8.我们生活在学校和班级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这个“家”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是( )

①我们在一起学习,有共同的目标,能够一起进步②我们之间有矛盾,生活有烦恼③我们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志趣相投、个性相似④我们年纪相仿,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交往中互学共进,增长才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6年教师节期间,七年级(1)班打算举办一次以“我爱我师”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规定全体参赛人员必须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集中排练,而这一时间与小力参加的书法培训班冲突。假如你是小力,你的正确做法是( )

A.个人利益要服从并服务于班集体利益

B.从个人利益出发,练好书法,立志成才

C.调整时间,想办法解决多个角色之间的冲突,应在保证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班集体利益D.以自己的爱好为根本出发点

10.有一位作家说过:“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而还有人认为,朋友之间一定要讲“哥们儿义气”,否则就不是朋友。如果你身边有一群合得来的朋友,他们中的做法比较恰当的是( )

①小徐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他经常给赶不上学习进度的莉莉补课②李文和张可每次考试都相互合作,帮助对方作弊,度过分数难关,不拖累集体平均分③小青和同学发生了矛盾,王力挺身而出,帮助她教训了对方④陆康最近心情压抑,闷闷不乐,小巩和杨凡每天都陪在他身边逗他开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11.学校大检查前夕,张明和几位同学偷偷去教学楼后面踢球,意外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老师查问是谁干的,张明和朋友们都默不作声,谁都不想“出卖”哥们儿,破坏朋友之间的“义气”。最终,大检查中,班里没能得到流动红旗,可是张明和小伙伴们还是很高兴。

(1)你赞同张明的做法吗?为什么?

(2)如果你所在的班级也有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5 DADCA

6--10 BCCCC

11.(1)不赞成。小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张明和他的朋友不但不能维护班级的集体荣誉,反而还破坏集体的形象,危害集体利益,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2)积极配合老师,勇敢说出事实真相;或帮助朋友改正错误或者鼓励肇事者主动坦白,向老师承认错误,承担过错,并取得同学们的原谅。

教师资格证考题教育学同步训练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考试大【关注考试大,就是关注自己地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地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地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地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地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地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地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地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地,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地不同,而无本质地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地是某一段时间内地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地和永远如此地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地文化地概念,会随着社会地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地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地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地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地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地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地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地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地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地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地一项是( ). A.专门开设地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地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地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地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地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地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地(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地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 节奏与旋律 课时训练含答案

7.2 节奏与旋律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个人生活节奏与集体旋律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存在差异时,我们就可以顺利融入集体 B.二者存在差异时,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节奏 C.集体中的角色都是一样的 D.角色冲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2.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 ①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②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③自己的兴趣、爱好④任务的紧迫程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人类生活离不开集体,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集体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②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③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④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 ①从整体利益出发②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③首先考虑到个人得失④让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 A.无关紧要,任其自然 B.需要调整集体的旋律 C.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D.应服从个人的节奏 6.生活好比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同时属于多个集体,在这些集体中又有不同的角色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旋律②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③我们应调整自己的节奏,和上集体的旋律④我们应调整集体的节奏,和上自己的旋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在距离村庄直线距离不到300米,距离江西吴家村水源地不到200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处无证垃圾填埋场,直接危及吴家村居民的饮用水源安全。垃圾场建在湖北,受害的却是江西居民。当遇到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

小学教育学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七章练习与答案第七章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C 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D 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A 4.《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A 5.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称(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 D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B 7.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B 8.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课的任务决定的 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B 9.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D 1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B 11.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C 1 2.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第三单元 7.2 节奏与旋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 一、选择题(2*13=26分) 1、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 ①从整体利益出发②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③首先考虑到个人得失④让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关于个人生活节奏与集体旋律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存在差异时,我们就可以顺利融入集体 B.二者存在差异时,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节奏 C.集体中的角色都是一样的 D.角色冲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3、刘健明同学中午迟到,被学生会记名,他为了不让班级被扣量化分,就谎报了其他班级同学的姓名。刘健明同学的行为 ①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②是集体主义的表现③其实质是将局部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④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下列对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②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③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永远是一致的④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张栋在班里有一帮铁哥们儿,经常一起上网、打游戏。他们订立了一个协议,不论谁违反了纪律,都要相互“帮助”,不准出卖朋友。一次,张栋的一个朋友在校外与人打架,当学校进行调查时,张栋为他隐瞒真相,逃避责任。老师知道了真实情况后,严厉批评了张栋,张栋却说他是在维护集体的利益。请问,张栋的做法() ①他维护的是小团体的不正当利益②他非常重视同学友情③他虽然坚持了原则,但是非不分④他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三十年未曾回家,离家正壮年,归来已花甲。他就是“中国核潜艇之父”、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黄旭华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启发我们( ) ①集体荣誉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②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③任何时候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 ④坚持集体主义就不能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小团体主义没有集体的全面性、公益性,它容易产生一些狭隘的和片面的想法,从而可能对集体、他人和小团体内部的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表明小团体主义( ) ①能促进同伴的互学共进②与集体主义宗旨相背离③维护的是少数人的狭隘利益④有利于小团体内部个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 A.承担相同的责任 B.不必承担责任 C.只承担一种责任 D.承担不同的责任 9、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利益出发。() A、个人 B、集体 C、整体 D、他人 10、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 ①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 ②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 ③自己的兴趣、爱好 ④任务的紧迫程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在集体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 A.小团体主义 B.小群体 C.大群体 D.小集体 12、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 ) ①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②不可取的③会产生麻烦,影响学习,没必要④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有的学生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重感情轻理智,如果有同学或老师损害自己或小圈子的利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分析 1.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2008年4月)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评析】答案为B。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 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2.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2007年)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评析】答案为C。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 A.教学测验 B.教学评价 C.教学测量 D.教学鉴定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4.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4)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测试大【关注测试大,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和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5)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5) 典型真题评析: 1.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评析】答案为C。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2.动机有激活、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功能。 【评析】指向强化此题旨在考查动机的三个基本功能。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 )提出的。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斯洛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3.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5.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 ),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6.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 )的理论。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阿特金森 7.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 A.学习动机 B.学业动机 C.成功期待 D.成就需要 8.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0.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和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1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4.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习题(含答案)

《节奏与旋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学生小倩在日记中写到:“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妈妈的唠叨;在家里,妈妈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还是我家庭作业的质检师;在医院里,妈妈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社会里,妈妈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上了她眼角的皱纹。妈妈,我爱您!”由此可以看出() A、一个人只有当母亲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B、关心孩子成长是妈妈对家庭的唯一责任 C、妈妈扮演了多种角色,承担了多种责任 D、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2、小宇是某学校七(1)班学生,他担任了校学生会体育部长,同时还是班上的体育委员,班级足球队的队长,最近他又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团员,本周末他又将参加校团委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这说明() ①我们生活在多个集体中 ②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③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④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相同的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因兴建三峡工程,需要进行移民,为了顾全大局,库区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大量的牺牲。截至工程建成时,共搬迁安置移民一百肆拾万。上述事实说明()A、当遇到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当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但又是可以调和的 C、集体利益应当服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的根本原则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存在矛盾的 4、小芸这段时间很苦恼,她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太最理想,她想多利用课余时间补一补数学,但她又是班上舞蹈队的骨干,马上要举行艺术节了,舞蹈队要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她不知怎么办才好。对此你给她的建议是()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就是脱节就是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得就是(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就是( )。 A、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B、柏拉图得《理想国》 C、斯宾塞得《教育论》 D、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 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昆体良 B、杜威 C、赞科夫 D、赫尔巴特 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7、1632年出版得《大教学论》得作者就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8、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得教育机构就是( )。 A、城市学校 B、堂区学校 C、主教学校 D、教会学校 9、西周得官学已有较完备得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就是国学,一类就是( )。 A、府学 B、内学 C、乡学 D、藩学 10、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得教育代表作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人得教育》 D、《教育过程》 11、教育得质得规定性就是指( )。 A、教育就是一种阶级现象 B、教育就是一种上层建筑 C、教育就是人才培养活动 D、教育属于生产力得范畴 12、教育得最根本职能就是( )。 A、传播文化 B、生产功能 C、培养人才 D、社会服务 13、教育得发展与政治经济得发展并不同步这就是教育得(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5、从教育有史以来,除( )之外教育都就是具有阶级性得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得内容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 )。 A、六艺 B、六学 C、六识 D、六经 17、西方古代以其雄辩与与青年智者得问答法著名得教育家就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里特 1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得教育思想得就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教育学测试答案

教育学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 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 2.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夸美纽斯 3.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4.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5.《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其作者是() A.凯洛夫 B.克鲁普斯卡娅 C.杨贤江 D.恩格斯 6.()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8.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9.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对美学的学习 10.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上课 B.教学 C.智育 D.教育 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12.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教育机智 13.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理论 1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从()开始的。 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B.五四以后 C.京师同文馆的建立 D.废科举,兴学校

(10)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10) 典型真题分析 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2007年)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评析】答案为A。学生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学习中是常见的。“高原现象”是学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他和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定点是不同的。 2.不同的练习者通过练习形成操作技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007年) 【评析】此题旨在考查操作技能的特点。 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3.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5.对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是( )。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C.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思维的结果 6.以下不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 )。 A.了解活动的结构 B.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 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 D.教师示范要正确 7.(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9.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0.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和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和( )型操作技能。 A.连续 B.闭合 C.粗放 D.徒手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E.计算 2.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 A.流畅性 B.迅速性 C.经济性 D.同时性 E.适应性

【同步练习】《节奏与旋律》(人教版)

《节奏与旋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对所在群体的贡献的是( ) A.热爱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建设献言献策 C.关注家庭,爱护每一个家庭成员 D.班上那么多人,少我一个也无妨,不用为班级担心 2.在景区,我们是旅客;在商场,我们是顾客;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我们是儿女……我们只有一个人,却有无数的身份。在不同的角色里,我们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而不是袖手旁观。下列行为中属于“看客行为”,角色和责任相互矛盾的是( ) ①缺乏同情,见义不为②公共场所喧哗,对警示标牌视而不见,乱扔瓜皮果壳③对集体事业漠不关心,不愿承担义务④和别人交往时提醒自己讲话文明,要有礼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完成学习任务;子女要孝敬父母;同学之间要互助、互谅;社会的一员应该维护正义等。这些常识告诉我们( ) A.要承担的责任太多、太累 B.人们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C.人们在承担不同的任务 D.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就意味着担当不同的责任 4.据报道,青少年犯罪的特征之一是团伙犯罪。这说明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应该要( ) A.独来独往,不跟人来往 B.胆量小一点才行,这样就没胆子干坏事 C.避免友谊沾染上江湖义气,沦为小团体主义 D.在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个人主义 5.在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小辉同学利用当评委的便利条件,为本班同学打高分。这种

做法( ) ①犯了小团体主义的错误②其实质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③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④虽然损害了其他班级和学校的利益,但有利于本班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一天早上,初一学生小铭多年未见的表哥从老家车站打来电话说出差经过老家车站,希望能见小铭一面。小铭虽然很想见表哥,但为了不因自己迟到而影响班集体得到“流动红旗”,便在电话中向表哥讲明了情况后,仍按时赶到教室。这表明( ) A.要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B.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C.要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D.要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 7.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团体的重视、尊重、关心和照顾。人们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这种感觉是( ) A.依赖感 B.归宿感 C.归属感 D.安全感 8.我们生活在学校和班级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这个“家”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是( ) ①我们在一起学习,有共同的目标,能够一起进步②我们之间有矛盾,生活有烦恼③我们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志趣相投、个性相似④我们年纪相仿,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交往中互学共进,增长才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6年教师节期间,七年级(1)班打算举办一次以“我爱我师”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规定全体参赛人员必须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集中排练,而这一时间与小力参加的书法培训班冲突。假如你是小力,你的正确做法是( ) A.个人利益要服从并服务于班集体利益 B.从个人利益出发,练好书法,立志成才 C.调整时间,想办法解决多个角色之间的冲突,应在保证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班集体利益D.以自己的爱好为根本出发点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与参考答案(新)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放弃很简单,但你坚持到底的样子一定很酷! 1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________。 ( )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科技 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与________的关系。 ( ) A. 经济 B. 政治 C. 人口 D. 文化 3.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学生文化的________特征。( ) A. 过渡性 B. 非正式性 C. 多样性 D. 互补性 4. 人力资源理论是由____________提出的。 ( ) A. 舒尔茨 B. 亚当斯密 C. 约翰杜威 D. 裴斯泰洛齐 5.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________。 ( ) A. 教育的文化功能 B.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 教育的本质属性 D. 教育的社会属性 6.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_______。 ( ) A. 规范作用 B. 动力作用 C. 引导作用 D. 爆发作用 7. _______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 ) A. 格塞尔 B. 卢梭 C. 霍尔 D. 高尔顿 8. __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 ) A. 华生 B. 格赛尔 C. 洛克 D. 弗洛伊德 9.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__________。 ( ) A. 自学 B. 训练 C. 培训 D. 教育 10.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 则称为___________。 ( ) A. 学生文化 B. 校园文化 C. 学校制度 D. 学校传统 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___________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 A. 社会环境 B. 教育 C. 遗传 D. 学校教育 12. 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_________。 ( ) A. 实践 B. 主观能动性 C. 教育 D. 训练 13.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 ) A. 校园物质文化 B. 校园组织文化 C. 校园精神文化 D. 校园制度文化 14. 人力资源理论说明了__________。 (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5.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 ) A. 主导因素 B. 决定因素 C. 物质前提 D. 无关因素 16.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_________。 ( ) A. 学校精神文化 B. 学校物质文化 C. 学校组织和物质文化 D. 学校亚文化 17.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二个层次是________。 ( )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社会实践活动 D. 思维活动 18. 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 规律。 ( ) A. 个别差异性 B. 不平衡性 C. 互补性 D. 阶段性 19.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 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 ) A. 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 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 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 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20.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 )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21. ________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 ) A. 个体生命发展 B. 个体身心演化 C. 个体身心发展 D. 个体身心变化 2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 育所决定的。”这是___________的观点。 ( )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成熟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 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___的观点。( ) A. 多因素作用论 B. 白板说 C. 内法论 D. 外铄论 2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________。 ( ) A. 相互衔接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教学相长 25. “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是__________的观点。 (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二因素论 D. 教育万能论 2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_________。 ( ) A. 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 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 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7. 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规律。 (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互补性 28.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________趋势。 ( )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倒U 型发展 29.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 ( ) A. 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 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 气质和性格特征 D. 生理和心理特征 30.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下列关于“个别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 ) A. 不同的认知特征 B. 不同的兴趣爱好 C. 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D. 不同的价值取向 31. “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是________提出的,体现了环 境决定论的观点。 ( )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10)

典型真题分析 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2007年)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评析】答案为A。学生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学习中是常见的。“高原现象”是学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他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定点是不同的。 2.不同的练习者通过练习形成操作技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007年) 【评析】此题旨在考查操作技能的特点。 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3.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5.对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是( )。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C.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思维的结果 6.以下不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 )。 A.了解活动的结构 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 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 D.教师示范要正确 7.(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9.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0.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 )型操作技能。 A.连续 B.闭合 C.粗放 D.徒手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E.计算 2.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 A.流畅性

72节奏与旋律课时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2节奏与旋律课时训练1.人类生活离不开集体,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集体中。对 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②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③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④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 A.无关紧要,任其自然B.需要调整集体的旋律 C.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D.应服从个人的节奏 3.生活好比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同时属于多个集体,在这些集体中又有不同的角色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旋律②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③我们应调整自己的节奏,和上集体的旋律④我们应调整集体的节奏,和上自己的旋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在距离村庄直线距离不到300米,距离江西吴家村水源地不到200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处无证垃圾填埋场,直接危及吴家村居民的饮用水源安全。垃圾场建在湖北,受害的却是江西居民。当遇到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 ①应从整体利益出发②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③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④牺牲自己所有的个人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学校后勤部门仍然把三楼男女卫生间的保洁任务分给了七年级(5)班。“凭什么三楼五个班,又把卫生间分给我们保洁啊!”班上很多同学抱怨着。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出现矛盾时,你的正确做法或态度应该是() ①从本班的集体利益出发,学校利益与自己无关②校园是我家,要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③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④自觉地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小群体关系在社会中大量存在。研究表明,规模小的群体比规模大的群体更有凝聚力和稳定性。小群体的积极作用有() ①在小群体中可以相互接纳,相互欣赏②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③不再有矛盾和冲突④我们可以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⑤与同伴互学共进,增长才干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7.日常生活中有些小群体往往以“________”的面目出现。() A.个体B.团结C.集体D.组合体 8.“学霸班级”“学霸宿舍”不断见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此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有利于他们互学共进②小群体的成员间有亲密的友谊,有利于互帮互助③集体中的小群体都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④小群体的节奏与集体旋律一致时,有利于推动集体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在集体生活中,当小群体的节奏与集体的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 A.首先维护小群体成员的利益 B.拉帮结派,建立自己的小团体 C.明辨是非,坚持集体主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