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时代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探究

信息时代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探究

信息时代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探究
信息时代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探究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探究

两个现象

1、课题总体概括: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以下两种常见现象:

现象1:曾经见过的一个非常好的课件,需要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以前写过的工作或经验总结,现在用时却要绞尽脑汁再写一遍;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反思,以后又一再出现等等。

现象2:为什么有的教师学了一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却没有办法运用,还是不会教书?为什么有的教师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停步不前?为什么有的教师经验丰富却没有办法教给其他教师?

发展停步

课件不见

问题重现

不会

教书 不会交流

总结重写 个人知识管理匮乏

这些都涉及到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是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界的宝贵的资源,如何对教师知识的学习、储存、吸收、分享、运用和创新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成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人文层面和技术层面把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可以有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进而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有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的效能。

知识管理

●如果你认同人应该靠自己,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你应该靠自己什么?

●靠自己是依靠自己的体力,还是要靠自己的脑力,靠知识。

●知识=文凭?

●如果你没有对整个知识过程的管理,必然会丧失你的竞争力,无论你是高中

还是有博士学位。

数据、信息和知识举例

数据:38.5

信息:

姓名:陈浩年龄:1.5岁

性别:男时间:2006年6月8日13点20分

腋下体温:38.5摄氏度

自述:孩子在楼下玩,回来后看到小脸特别红,测量体温为38.5度。

知识: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数据、信息和知识比较

1、PPT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标记,也可以是声音。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

●知识: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有用的结论。

2、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可以变成有用的信息;信息经过审核、分类后,可以变成有价值的知识;知识经过行动、验证后,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价值。

知识的本质

1、PPT知识的解释

A、“知识”一词在《辞源》中有两种解释,分别是相识见知的人和人对事物的认识。

B、管理大师达文波特认为,“知识起源于智者的思想,它是一种流动性的综合体,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符号化的信息等,知识不仅存在于文件(系统)中,也蕴含在日常工作规范中,专家独特的见解、新经验的评估、整合等也都涵盖在知识的范围中”。

2、PPT知识的本质

1.知识来源于人们的客观实践,是以人为主体对客体进行认识。

2.知识的内容既包括经验的积累与归纳,又包括信息的加工、学问或科学。

3.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知识是人对目然与社会的本象和法则的认知,或自然

与社会的本象和法则在人脑中的投射”。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认识工具与手段的改进,人类对自然和社会领域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因而知识也不断地更新和重构。

知识的分类

?事实知识(Know-what)

?原理知识(Know-why)

?技能知识(Know-how)

?人力知识(Know-who)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1、PPT 根据图片判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隐性

显性知识

2、麦当劳和中餐馆的区别

3、PPT显性知识内容

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传播和共享的知识。它可以以书本、数据库、CD-ROM等介质存储,如专利、科学发明等。Know-what、Know-why知识属于此类。

4、PPT隐性知识内容

隐含经验类知识。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不易用语言表达及传播。难以衡量其价值,不被人所理解和掌握。Know-how、Know-who知识属于此类。如厨师和艺术家。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1.由内隐到内隐的社会化

个人通过观察和对话交流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知识。典型形式是师傅带徒弟。

2.由内隐到外显的外在化

通过讨论和文件编辑将知识转化成明确具体的形式。需要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可编码的显性知识。

3.由外显到外显的结合化

将人们尚无组织的知识内容加以总结,实现资源共享。组合各种不同形式(文件、数据库)的显性知识;分类、增加和结合既有的知识,以激发新知识的产生。4.由外显到内隐的内隐化

通过团体工作、工作中学习、工作中培训消化和吸收获得的新的显性知识,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

知识螺旋图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相互转化中形成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知识成长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在对现有知识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学习目的,吸收新知识,然后进行知识交流、共享、扩展,最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创造出新知识。谁能将隐性的知识最先显性化,谁就是知识创新的开拓者。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力成为人与人之间能力差别的重要方面。将自己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应该成为每

个知识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

1、PPT专家观点

A、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教师个人知识是“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知识是依存于一定背景(观念、信仰、价值观)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性知识,与一般研究者运用的“理论性知识”相比,尽管是缺乏严密性和普适性的,是一种多义的、充满柔性,但是它是具有个人效能的功能性知识。

B、张立昌认为,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体验、

沉思、感悟和领会从而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它实质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PPT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

1.教师个人知识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尤其是与教育有关的实践中形成的。

2.在实践中教师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个人知识。

3.教师个人知识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统一,教师的隐性知识是通过自身建

构的、动态的生成性知识,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隐性知识更多的是通过教学实践和同伴互动获得的。

3、教师的隐性知识:

在教师个人知识体系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也存在着大量的甚至比显性知识多得多的隐性知识。形象地说,显性知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之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没在海平面之下的庞大的冰山之体、冰山之基;隐性知识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挖掘存在于教师个体中的隐性知识,以实现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转换,促进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教师个人知识的分类

1、鉴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个人的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对教师知识的内涵理解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大体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2、PPT教师个人知识的分类

1.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2.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3.文化知识

4.实践性知识

3、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个人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既来自教师自己个人经验的积累、领悟(直接经验),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间接经验),也来自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扩展。

高尔夫球童实例

1、实例:

好球童不应该只会背球棒和捡球,当高尔夫球者咨询时,一个好的球童将会给他提供一些建议,准确的建议可能使得球童获得更多的小费。另一方面,从球童建议中获得利益的高尔夫球者更有可能下次再到这里打球。如果一个好球童愿意把他知道的知识同其他球童分享的话,那么最终他们将获得更多的小费。

球者咨询

球童提供建议

球者采纳建议

球童获得更多小费

球者高兴再来打球

2、提问:

如果你是球场经理,你将如何利用这些好球童的聪明才智?

3、总结:

把这些好的建议汇集在笔记本上(对信息的管理),并且进行培训,发给所有的球童(对人的管理)。更多的球童获得更多的小费;高尔夫球者由于他们从球童集体经验中得到技术会打得更好;而球场的主人因为较好的服务带来更多的回头客。一个设计良好的知识管理计划最终结果是使得每个人都赢。

汇集建议到笔记本

(对信息的管理)

对所有球童进行培

知识管理的内涵

1、PPT知识管理的内涵

在信息技术、文化等多种因素支持下,知识通过动态传递,个人和组织对知识进行获取、储存、传播和共享,并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

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所需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知识管理作为一种以知识为载体的全新管理模式,更加突出了人的知识化、专业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1、PPT专家观点

A、台湾学者陈美玉率先提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概念,她是从教师“个人发展”的观点出发,截取知识管理对组织中的个人与组织本身可能发挥的价值,以及作为促进革新力量的来源,强调教师必须强化个人专业实践知识的获取、吸收、组织、管理、创新与活用能力,掌握目前及未来多变且愈发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成为一位具有实践智慧的专业教师。

B、沈俊慧认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教师个体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识别、挖掘、创造、存储、传播、应用以系统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应变能力,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2、PPT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

两个维度:

1、显性知识管理

2、隐性知识管理

重点:

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

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知识管理内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习惯。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应该与日常的教学实践和生活实现紧密的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获取、深化、共享、评价以及创新的全过程的管理,使原本的隐性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显性化,提高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的创新能力、专业化水平,而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否对隐性知识实现有效地管理。

教师个人知识的获取能力

1、PPT你会学习吗?

学习知识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知识的方向:用有限的时间去学无限的知识,你将会被知识“淹没”。

2、教师要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就要知道在教学和工作的何种时机获取知识,以及采用何种技术去获取知识。

3、PPT教师个人知识的获取能力

●我在备课中遇到的问题,首先会求助于网络资源快速地得到解决。

●我经常参加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获取他人的隐性知识。

●我能经常浏览学科专题网站,并下载免费资源为我所用。

●我经常通过博客、Emall 、BBS 、QQ 等网络手段,获取知识。

4、教师知识获取现状:

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己经开始采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并把获取的知识应用到自

己的教学活动中,但是统计结果也表明,利用传统的听课和评课活动依然是重要的隐性知识获取的途径。

教师个人知识的储存能力

1、PPT用时能找到

有的知识你需要掌握,有的知识你需要知道在哪里,有的知识存储在别人的大脑中,你需要知道如何找到这些人。

2、知识存储的重要性:

教师经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如果不能经过整理、归纳分类有系统的被储存下来,则这些知识或者流失,或者成为简单的文件数据,无法对教学和学习活动产生实质的帮助。因为,如果没有将知识明确有系统地整理记录下来,或者就算记录下来写成文件,未能系统化整理,检索阅读十分繁复,造成知识扩散的障碍。为使这些知识成为教师的重要资产,知识储存的工作便显得非常的重要。

3、PPT教师个人知识的储存能力

●我能很好地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分类,有自己的一套分类规则。

●我通过写博客、撰写教学日志等手段进行知识的储存。

●我习惯于利用个人电脑建立文件夹的方式储存所获得的各种资料。

4、教师知识存储现状:

中小学教师能够自觉地在电脑中建立文件夹对资料进行有系统地储存,以便他们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撷取、修正及重复使用,但只限于教师对显性知识的储存,而教师对自我隐性知识未能有效的显性化而进行保存。

教师个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能力

1、PPT让别人知道你知道

你知道也要“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只有让其他人知道你知道,你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2、为了促使教师之间彼此知识的交流、整合以及实行组织创新流程,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参与方式来进行。

3、PPT教师个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能力

●我会利用网络上的博客、论坛、QQ 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其他教师做教学知识和

技能的分享。

●我会从其他教师处分享到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我认为知识共享能展示个人能力,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现状: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知识扩散,不仅需要每个人了解他人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而且也需要教师通过相互适应的方式来增加外显的沟通以促进知识的共享,在目前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大部分教师能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共享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也可能注重利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知识共享,但教师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水平还比较低。

教师个人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能力

1、PPT让知识带来价值、让创新超越竞争

知识保存不是目的。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让知识能够发挥作用,让知识帮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不竞争。“我不怕你山寨我,因为你只能跟随我,却永远不知道我下一步会做成什么。”

2、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本质上是实现知识的合理应用和创新,通过知识创新以塑造、强化教师的竞争优势。

3、PPT教师个人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能力

●我会应用新的教育技术,增强自己的教学效果。

●我能有效地运用所搜集到的信息于教学工作上。

●我和同事经常通过合作的方式从事创新教学。

●我通过和同事搞好人际关系,进行深度交谈,挖掘隐性知识,激发自己的教学灵

感。

4、教师知识应用现状:

教师能清楚地意识到把收集、整理的信息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并且注重把收集的知识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1 .简单实用原则

考虑到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技术基础低的现实问题,实施知识管理的技

术工具越简单、越实用,越容易普及。

2 .循序渐进原则

对一个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比较定型的人来说,改变旧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心态绝非易事。而只能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去影响他们。尤其是知识共享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不可一蹦而就。

3 .功能整合原则

每个人身边的工具多种多样,有手机、PDA 、Mp4 ,办公室有台式和笔记本电脑以及传真等,如何把这些工具的功能整合起来,方便随时调用显得非常重要。

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

不同阶段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和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教育理论知识并不缺乏,缺乏的是个人教学实践知识,如果把知识结构比作一只木桶,年轻教师的个人教学实践知识就是木桶的短板,而对于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个人教学实践知识比较丰富,但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可能不太注重。所以每个年龄段的教师都要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学习的目标,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上图可以看出知识的需求是驱动知识管理之轮的原动力,也是引导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导向标。因此,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知识需求。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知识需求主要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积极地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及时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是明确知识需求的前提。

知识的获取

1、显性知识的获取

如前所述,显性知识是指可用文字、图像、声音、符号或这些形式的组合表达,可用印刷或电子等一定的方式记载,供人们交流和使用的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公共资源,阅读有关书籍,也可以通过卓越网、当当网购买所需的教学专业书籍,因为书籍是知识的宝库,从中可以发掘宝贵的知识财富。也可以通过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等权威网站查找最新的教学期刊论文,但从这些网站下载资料是要收费的,可以考虑通过大学的入口登录,这样可以节省一些费用。如今网络化学习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学习场,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让人们自由地选择学习材料,如新浪的IASK 爱问共享资料、豆丁网就蕴含着丰富的资料。这些材料的挖掘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并不高,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经过简单的操作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大量的显性知识。

2、隐性知识的获取

我们知道隐性知识是难以言述、难以交流的知识,具有与个体难以分离、难以共享等特征,所以获取难度很大。隐性知识包括主观的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见识和直觉,这些隐性知识来源于从事于某项活动的人,它被潜意识的理解和使用,并且往往和特定的情景相关。对于一个有着丰富的课堂管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他(她)知道如何轻松地驾驭课堂,知道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如何灵活地处理和变通教材,这些都是教师的隐性知识在发挥作用。教师的隐性知识不但是教师长期思维活动的产物,更是不断实践的结果。有些隐性知识如独特的教学感受因为知识

垄断心理的原因是教师不愿意说的,有些隐性知识如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教师不容易说的,还有些隐性知识如教师的个人魅力、人格感召力是教师没有办法说的。对于教师分享隐性知识的途径,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师传徒受”结对子,听课、集体备课和观摩优质课。教师与教师之间在建立彼此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深度汇谈,更进一步地说通过思想上的交汇,将深层思想中的某些想法,挖掘出来,这就需要人们抛开所有成见,理智地去认识、聆听别人的想法,并对其进行思考。

知识的储存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翻箱倒柜地去找遍每一个角落以后,却始终见不到它的影子,这是因为你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同样知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分类整理,也将会变得杂乱不堪。

对于图书、期刊杂志、论文等纸质的文献资料,可以通过档案盒贴标签的方式进行管理,并制作各种目录、索引、文摘等供自己以后方便查询利用。对于数字化的资源,基于单机的可以通过分类建立文件夹的方式进行储存,也可以充分利用Blog 、网易网盘、Mybase 、工SpaCe 个人知识王、360DoC 个人图书馆等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对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撷取、捕获,并及时分类、整理和储存。

知识的共享

知识共享的对象是知识,既有显性知识的共享,又有隐性知识的共享,二者又以隐形知识的共享最为重要。知识共享着重于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师可以通过举办

专题讲座、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说课和评课、著书立说等形式来实现。借助Blog 、Wiki 等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个人生活史叙述,开展叙事研究,可以使得教师的内隐的、个人的、实践的知识在传递和分享的过程中逐渐显性化,也可使得个人的叙述逐渐积累并结构化,逐步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个人回顾、反思及与他人交流。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如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工具,则可以方便地让教师将长期积累起来的隐性知识表示出来,清晰地呈现思维的过程,理清思维的脉络,有助于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知识的真正掌握不仅体现在领会知识和巩固知识这两方面,还体现在主动而有效地应用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即体现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教师知识的应用关键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从学生那里体现知识的价值。教师知识的应用还体现在教育科研方面,通过教科研把知识进行综合上升到理论化、系统化的层面,实现教师从“教学型”到“研究型”、“专家型”的转变。知识只有应用,才有可能实现知识的转化与创新,也只有创新,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教师通过师徒传授这样一种典型的隐性知识共享形式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共享,通过听课、说课、公开课及课题研究、举办讲座等形式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在化共享,通过构建教师个人知识库,形成知识地图实现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组合化过程,通过做中学、亲身参加实践、参加课题合作等

知识管理的案例知识管理从个人做起

知识管理的案例知识管理从个人做起 在组织流程不确定及各个业务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知识管理先行很容易使共享知识成为员工的额外负担。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还需在组织中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作为辅助。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论在个体的应用,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包括个人知识的识别、分类、采集、评估、利用和分享传播等环节。实施个人知识管理,最直接的结果是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对组织而言,则能够推动组织的知识管理顺利开展。实践证明,每个人紧密结合自己的岗位需求和个人的发展规划,在为组织作贡献中成就自己,那么,知识共享带来的就是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不再是额外负担。本文将结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环节详细阐述其如何解决知识共享问题。 1. 树立个人知识管理的观念和意识 在组织内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总有不少员工非常乐于参与各项知识共享活动。调查发现,这些员工已经在个人知识管理之路上摸索学习了很多年,他们从个人知识管理理念的应用中获益匪浅。因此,对组织推行知识管理非常欢迎和支持。这部分拥有个人知识管理观念的员工不仅自己愿意共享知识,还能带动周围同事参与。

2. 明确需要管理的知识 首先要认清个人的职业规划。因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管理不同领域的知识。一般来讲,个人会根据岗位的需求及未来发展管理相应知识。而组织的知识库内容也是为了满足员工岗位要求的。这样,个人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就为组织的知识库提供了稳定。员工可以直接将自己平时工作学习中收集的知识发布到知识库,不用仅为了共享而额外花费时间收集资料。 3. 对知识进行分类 建立知识分类的一个原则是不能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文件夹或者标签,要做好规范化工作,同时持之以恒。这样一个好习惯的培养,对于扫除知识共享的障碍大有帮助。阻碍知识共享的一大原因是员工不习惯规范化管理,认为太繁琐,没必要。而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员工通过自我管理,培养了规范化概念,对于组织知识管理中提出的规范标准就不会排斥,共享就会变得简单。 4. 采集知识

教师知识管理

教师知识管理有效策略探讨 学生姓名:邢红莉指导老师:樊香兰 摘要:知识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进行有效地知识管理意义重大,但教师在知识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教师职业认同感低,自我发展动机不强;二、教师缺乏知识管理的意识;三、教师交流和共享知识的需求不足;四、教师缺乏对知识管理方法的掌握。针对这些问题,为了使教师更有效的进行教师知识管理,让教师更好的成长进步,提出了以下可行性的策略:一、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二、使教师树立知识管理的意识;三、鼓励并支持教师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师知识管理方法。 关键词:教师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知识共享 一、概念界定 (一)知识的含义和分类 1.知识的涵义 “知识”在中国西方有不同的表达,在西方语言中,知识可以作名词,表示信息或消息之类的东西;还可以作动词,指知道的过程。在我国很多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知识的界定,如知识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等。 综上所述,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向、价值标准以及社会其他符号化产物。它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知识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一个人的专业技能、人生观、价值观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具有多样的存储形式,如文件、行为规范和网络等等。 2.知识的分类 按照波兰尼等人的观点,从知识是否显在的角度,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其中显性知识是可以外显化的,可以用文字、图像、声音、符号等形式表达,可以通过印刷、电子等媒介记载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内隐的,难以表达的,依附于个体大脑表现在个体行为中的知识,它深植于个人的行动与经验之中,同时也贮藏在一个人所持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当中。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所做出的分类将知识分为4种:(1)know-what即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2)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3)know-how 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4)know-who知道谁有知识的人际知识。报告还将第一类知识和第二类知识归结为显性知识,将第三类和第四类归结为隐性知识。 (二)教师知识管理的涵义 教师知识管理是指藉以运用知识管理与技术,并辅之于学习型组织与信息技术,对有关教师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效能的提升、教师专业与素质的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组织的竞争力。 教师的显性知识是指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内化而成的,可以明确表述的内容知识,主要包括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及教师著作等。教师的显性知识可以组织成文档来进行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如教师教案、教学参考资料、教育杂志、教育讲座、论文集、教材、教学笔记、教育教学专著等都可以作为教师显性知识的承载方式。教师的显性知识还包括电子化的知识,如教学网站、教学光盘、电子文稿、电子化资源库、互联网信息、数字化期刊等 1

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转眼2014年底已到,我于2014年9月1日来我院工作至今,已快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因工作需要,我曾经在个内科住院部、内科门诊、疼痛科、理疗科(综合治疗室)等处工作,现在为医院创二级医院准备相关资料,因为在不同的部门工作期间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这是紧张而又充实的四个月时间,见证了我从无到有。对我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医院所有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克服了医院以前经济低迷的困难。医院领导为我们克服了所有困难,我们经受住了各种考验,现在的医院环境使我感到很欣慰。所以我很感谢医院领导及同事们,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将我放在各个不同的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虽然只是几个月的时间,我的经历和进步都历历在目,每一个进步都值得骄傲。正是因为有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一群可爱的同事,才使我能够快速适应工作,一步步走向成熟。我看到了医院自建院发展至今,一直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达到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模式。并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的知识和方法与西医医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把祖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结合与临床实践中,达到医乃大道,古今贯通,中西汇参,祛病除苦的院训;以病人为中心,以信誉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以质量为基础,以服务为亮点,以管理为保证的宗旨。看到内科住院病人不断增多,为满足患者的需求,还增加了内科住院病区;医院也装上了电梯,也在各

病区和医护办公室进行装修,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公司领导和院领导工作有方所取得的成绩,真是可喜可贺! 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这几个月的工作我受益匪浅。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必躬行”。对我来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就这几个月的工作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汇报我在医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成长方面: 1、心态转变。在工作当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处理与上级领导、同事的关系,还有在工作当中的不尽人意等事情,这些都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及时的转变心态让我们工作更加顺利。 2、计划做事。有了明确的计划,目标才清晰,以至于在工作中不会茫然。在工作的四个月中,我每天都在脑里疏理今天的工作,记录下我要做的事情,然后再总结一下完成状况,看似平常,但在无形中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和工作的有序程度。也改变了我刚开始工作缺乏系统和逻辑性的缺点。 3、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我毕业的时候导师对我讲的一句话,对这句话并没有给我多说什么,但在工作当中我深有体会,处处留心,待人接物,处事处人,这个结果直接归为我的

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注意个人知识管理,意味着经营个人"无形资产",提升个人价值和个人竞争力 很多人之所以对知识管理抱有戒心,主要是认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就如同企业从自己身上榨取知识一样,以致让自己不再重要。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企业、经理人个人之所以不把知识管理作为必须马上解决的要项,不是因为不知道知识管理重要,而是因为知识管理不像ERP等那样,实施成功就会马上产生看得见的、可量化的成效。 知识管理创造的价值主要是间接性的(当然,出售知识库及相关服务也能产生直接价值),难以量化,它的主要意义在于支持企业或个人把事做好,做得更有效率并可规避风险。这让知识管理在企业和个人心目中都变得有点可有可无了。 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迄今为止,各种有关知识管理的理论和专业文章一再强调着机构知识管理对一个机构(尤其是商业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却极少有文章对经理人个人的知识管理进行阐述,而个人知识管理,对经理人个人的工作及成长都有着非常实际的效用,经理人本身对此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下面我们以章经理为例,说明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以及他是如何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 其实,不同层级的经理人都可从知识管理中受益。对个人来说,知识管理有哪些实际作用呢? 章先生是一家国内机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他将其归结为5个方面: 让自己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为个人能力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自己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 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以提升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有效率地提取所需的知识资源用于实际工作以获得良好的个人工作绩效(效率和效果); 更好地展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在所在的机构中成为知识交流的重要元素并获得更好的个人事业发展机遇。 对管理工作来说,因高价值的个人"无形资产",才能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竞争这两个方面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师专业知识学习

教师专业知识学习 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总是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请专家名人作报告,讲授新观念、新思想;请教师教育者系统开课,讲授新科学。新理论;让教师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这一切都有重要价值。然而,在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是促进学校教师隐形专业知识的显性化。 一、专业知识显性化的提出 最早注意“专业知识显性化”问题的是美国、欧洲、日本那些积极倡导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组织和努力建立“知识管理学”的学者。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RonYang)将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的总量和存在方式作了比喻性的说明:“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崇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形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转引自王德禄:1999)。那么。在实际生活中“隐性知识”又隐藏在何处呢?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罗斯(G.ROTH,1997)认为,隐性或未编码的知识隐含在经验中。哈佛学者、《知识管理学》一书的作者布鲁克(Brucker,etc,1998)也同意这样的观点:隐性知识存在于人们的经验和诀窍中,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因此他提醒人们:“知识创新并不仅仅是对客观信息进行的简单加工处理,更重要的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灵感和智慧”。最早研究专业知识显性化问题的日

本一桥大学学者野中郁次郎注意到,许多专业和行业中都有很多“知而不能言众”的、“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野中郁次还告诫说“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的关键就是要从人们的过往经验中发掘隐性知识,以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要求”(Ikujiro,1991)。 野中郁次郎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隐性知识”问题时,曾经受到松下电器公司一位软件专家改进烤面包机过程的启示。一位名叫田中郁子的工程师在1985年接受了一项任务:改进松下公司制造的考面包机,原因是松下的烤面包机总是无法与面包师傅的面包制诀窍抗争,生产出的面包没有特色,烤面包机因此也没有销路。于是。田中郁子开始走访大、东京的各大阪西餐点,面包房,并且大饭店首席面包师为师,详细记录他们叙述的经验,分析他们的制作和烤制过程,仔细研究这些面包大师的技术,编制精致的模拟程序,制造灵巧电控的机械设备。经过一年的努力,田中郁子和她的项目工程师终于研制出了新型的面包生产机。野中郁次郎{Ikujiro,1991}认为田中小姐工作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将面包师傅们自己无法说清的隐性知识显现出来,并且以这些显性知识来改进面吧机。 教学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存贮着大量隐性知识的专业。“教学无定法”这句话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效方法,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规范和显性化了的知识。在欧美各国,学者们也日益认识到,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

个人知识管理论文

浅谈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班级:09教育技术学 学号:2009105026 姓名:于洋 时间:2012年5月

浅谈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摘要: 尽管我们每天面临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过载与信息噪音越来越严重,但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个人知识管理技能,借助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相信战胜海量信息不再是困难。本文在调查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概述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分类,重点介绍了个人知识管理的七项基本技能,及对个人知识管理技能及工具(软件)方面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一、个人知识管理概述 (一)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 个人知识管理(PKM)的宽泛定义由美国的Paul A. 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UCLA大学安德逊工商管理学院的Jason Frand已经在他们的MBA课程中列入了采用PKM概念来说明信息与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Frand 和Hixon (1999)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 从实用的角度来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它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英文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kyrme (1999)也从经验方面对个人知识管理战略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手上的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它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综上,尽管个人知识管理(PKM)有各种版本的定义,其实质却都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实施PKM,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地表达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能力。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分类

浅谈个人知识管理

浅谈个人知识管理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想到和一个很重要的人联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了;曾经解决过一个问题,后来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忘了当时的解决方法只好花费时间再研究一遍;无法得到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的帮助;总是忘记一些约会和想好必须要做的事情;忙碌了一整年,该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这一年到底都干了些 什么?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要解释个人知识管理就必须理解“知识管理”的概念,个人知识管理离不开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从字面上来说,即是将知识管理起来。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个人知识管理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概念的延伸,它强调的是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定义有很多,但是实质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通过收藏、订阅、互动等方式,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和信息转变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 工作、生活。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有互联网帮助我们快速获得各种途径信息。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Pad等等工具帮助我们存储信息,有企业OA、CRM、Outlook等软件帮助我们检索和利用信息,但是为什么还会发生上面的那些情况 有专业研究机构的的研究报告显示,知识工作者做的90%的所谓“创新工作”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存在(存在于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造成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对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个人工作心得体会10篇

个人工作心得体会10篇 作为一名刚进移动公司的新员工,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以往是走进移动公司接受服务,感受移动公司上帝般的服务,而现在我要作为服务者来面对广大的客户群体,来为客户服务,这对我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人生挑战。 我的工作主要是于客户直接面对面沟通。 也就是要帮助客户顺利使用移动业务的服务。移动的客户分布甚广,各行各业的都有,甚至还有国家机关,像国税局、工商局等。 营业员的工作内容重复性较高。很多人都觉得它很隐性,看不到有形的成绩,我却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思,它的喜悦与痛苦都来自于客户。看电视、电影,念书时,好像所有的对错都很清楚,非白即黑,但面对客户的反应,很多时候有理说不清,我得冷静面对他们情绪性的抱怨,甚至是谩骂的字眼。 刚开始我也常想,移动公司又不是我家开的,客户不顺,干嘛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我,我也常被客户无理的反应搞得郁闷不已。但同时我也拥有笔墨难以形容的喜悦。 记得我在做导办的第二个星期,有位客户不太会使用自助终端机,我很有耐心的教他操作,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他教会了,听到客户的感谢声音,我差点兴奋的跃起来了。

一天下午已经下班了,我正准备回家,以为客户来到营业厅试探的问我:“我的手机不能上网了,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立即放下手里的东西,拿过用户的手机帮客户看了其起来,原来是客户不会使用,我就向客户介绍怎样使用以及上网的资费。讲解一遍后,我看客户的神色好像还是不太明白,有不好意思再问的样子,就马上说:“我可能讲的不太明白,我再给您讲一遍好吗?”我又一点一点的向用户讲解起来,边讲边指导客户操作,知道客户完全掌握了使用的方法为止。我不仅在营业厅认真工作,用热情、耐心的服务接待每一位客户,而且在免费分享创新休息时间,甚至有时走在路上还有人拦住我,向我咨询业务,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停下脚步,耐心的向客户讲解,直到客户明白为止。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一次休息,我和同学在街上遇上了一位经常到营业厅办业务的客户,他见到我就着急的说:“我现在有点急事,你能去帮我交50元话费吗?”说完,把钱给我就走了,我二话没说马上到营业厅为客户交了50元话费,从这以后,这位客户每次到营业厅办理业务,都要专门到我所在的柜台,跟我打个招呼。我热爱营业这项工作,在工作中,我品尝了酸甜苦辣的人生。 由于营业员的工作很琐碎,往往挫折感往往大于成就感,但一有成就感就会乐上好几天。做营业员就要有点鸡婆个性,如果你是个比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智慧。零散的知识不能形成智慧,完备的有结构的知识是教师智慧产生的沃土。要将知识转化成一种智慧,的确需要每个教师将公共的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变成教师个人的知识,并加强对个人知识的管理。知识准备与知识管理,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土壤。 智慧产生于知识,特别是产生于个人知识。每个教师都有来自于不同科学领域的公共知识,这些公共知识一旦被教师所掌握,就构成教师个人的知识。从知识的应用来说,知识从来就是个人化的。教师的个人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方面,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则是对两大知识系统的自我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或个人知识工作的生产力,提高组织或个人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所谓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教师个人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对校内外专业知识作持续有效地获取、储存、应用和创新的过程,是将教师个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与创新的过程(生成智慧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基本阶段:(1)知识确认,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从事教育专业工作和具体教育任务个人所需要的知识类型及其结构;(2)知识采集,教师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吸收教育活动内外的知识信息,并有效地进行筛选;(3)知识组织,将所搜集、吸收的知识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适合新的教育情境需要的知识结构; (4)知识分享,教师将知识传递给活动对象;(5)知识应用,教师将知识应用到教育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 (6)知识创造,教师在教育场景中通过知识的应用与更新,产生新的知识。 教师在复杂的教育场景中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管理,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所存在的局限性,从而产生组织更新知识结构的愿望和行动。一方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实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激活不同类型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创造,充分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教育场景中应对复杂问题的作用。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发挥知识的智慧价值。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构不成智慧,陈旧的、残缺不全的知识形不成智慧。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目的在于充实与更新专业背景下的知识结构,促进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转识成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是多样的,如读书、学习、接受专业培训等,但对教育智慧的生成来说,教学反思则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师自我知识管理的有效方式。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专业行为的一种内在深刻思考,是比照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对教育行为方式的一种内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肤浅的知识不可能成为一种智慧,反思是实现知识深刻性意义的重要途径。关于教师的反思,后面将专门予以讨论。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

个人工作心得6篇_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个人工作心得6篇_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个人工作心得一:xxxx年xx月xx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高新生态花园项目部。就在那一天,我的职业生涯真正意义上拉开了帷幕。初到单位,这里的一切让我觉得陌生而新鲜,因此内心不免有些忐忑和激动。当看到前辈们脸上的笑容时,那种亲切感让我揪在一起的心也稍稍地得到了缓解和释然。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尽快适应这个新环境,尽快融入这个大集体。尽快在环境中转换角色,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集体添砖加瓦。 经过一个礼拜的学习和工作,我对于这个团队的认识从最初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初步了解。而且还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人际关系和谐,工作气氛活跃的集体。这里从领导到员工每一个人都并不像那些职场人说的那样“可怕”,相反倒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在工作和生活中,那种来自于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同事细致入微的帮助让我感动不已,在这里我要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谢谢。 以前,我因为经常在外兼职,有一丁点儿所谓的社会经验的缘故,所以信心十足,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可是事实上,我把所有的一切想象得过于简单。首先,对工作内容的陌生是我最大的障碍。我不清楚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部长分担任务,减轻部长的工作压力;其次,没有必备的社会经验。我觉得自己空 白得像一张纸,有些事情不能很好地处理,不能恰当地把握;最

后是态度问题,这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一点。部长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我的身上学生气十足,要想快速成长,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就必须得褪掉这身学生气,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而我最重要的毛病恰恰就在这里,总是感觉自己跳不出那个既定的无形的潜在思维模式,结果达不到部长的要求,让部长失望。 通过部长的教导,我深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出了社会,优胜劣汰是自然生存法则,没有人替你担着扛着,不行就退出,就被淘汰,这个舞台拼的是真正的实力。因此谦逊认真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要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得认真学习,虚心向前辈请教。可是在这一点上我很惭愧,因为我确实做得不够到位。对于一个刚出社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工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业务,如何进行人际交流而且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事实上在这几天的工作学习中,我并没有主动积极地寻找学习工作的机会,而是被动接受,一拨一转,所以没有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环境。 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努力端正工作态度,转变思想,尽快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尽快投身到工作中去。因此我会从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1.对于不懂的问题和事情,虚心地向前辈请教。主动学习单位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2.尽快改变学生的依赖思想,学会独立,勇于承受压力,明确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遇事不推卸责任;3.不怕犯错,勤于反思,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在错误和反思中充实和完善自己。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信息爆炸问题,引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首先,在文中详细解释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并创造性得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参考模型。然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步骤,最后还介绍了一些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和实践过程。 关键字:知识管理 PKM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bstract Keyword:knowledge management PKM 引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当想到和一个很重要的人联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了;曾经解决过一个问题,后来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忘了当时的解决方法只好再研究一遍;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时,无法得到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的帮助;总是忘记一些约会和想好必须要做的事情;忙碌了一整年,该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这一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里我将引入一个概念: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定义范围非常宽泛,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要解释个人知识管理就必须先解释“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概念的变种,它强调的是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Paul Dorsey教授提出的,原文为”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viewed as a set a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at have both a logical or conceptual as well as physical or hands-on component. ”,中文意思就是: 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所以个人知识管理主要讲的是一种方法论。 个人知识管理(PKM)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其实质却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多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浅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

浅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主题词:个人知识知识管理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个人知识整理的方法,教师个人知识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点,个人知识管理则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 个人知识管理是关于个人知识的获取、存储、分享以及利用的管理。知识经济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新时代。“一个人学习过的知识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目前,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如果不继续学习,那么5年后他就面临被淘汰的境地。身为知识工作者的教师,同样面临着知识更新的困境。教师的知识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综合体,其中,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更能深刻的反映一个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成熟度。教师知识管理的核心应当是隐性知识的积累、交流和共享。教师的隐性知识是自身建构的、动态的生成性知识,是“知道怎么做”(know-how)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隐性知识更多的是通过教学实践和同伴互动获得的。 一、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的提出对于教师再教育的改革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教师培训流于形式、实效性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究其原因,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师培训以培训者为中心,不考虑教师的原有经验和水平,因而难以调动教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教师教育形式很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呼唤以教师为主题的教育形式。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点。参与式培训、体验式学习等方法都是教师教育的有效形式。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教师的个人知识进行系统的更新和优化,应是改革教师教育的一条重要思路。理由很简单,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其个人知识的支配,那么优化和丰富教师的个人知识就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教师不断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然而有诸多因素阻碍了教师有效的进行知识管理。 1.缺乏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 在我国,教师缺乏知识管理的意识,不善于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有调查表明,仅有16.7%的教师写教后记,83.3%的教师从不或只是偶尔通过这一形式来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研究还发现,75%的教师认为,从教以来,自己在专业知识上收获不大或没有收获。教师往往不清楚自己所缺乏的知识,无法找出需要创造的新知识。

公司员工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公司员工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公司员工个人工作心得体会1 今年我在财务部从事出纳工作,主要负责现金收付,票据印章管理,开具发票和银行间的结算业务,刚刚开始工作时我简单的认为出纳工作好像很简单,不过是点点钞票,填填支票,跑跑银行等事务性工作,但是当我真正投入工作,我才知道我对出纳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是错误的,出纳工作不仅责任重大,而且有不少学问和技术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掌握。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做到日清月结,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现金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根据会计提供的凭证及时发放工资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单据,不符要求的一律不付款,严格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支票,空白收据,库存现金的完整及安全,及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月末关帐后盘点现金流量及银行存款明细,并认真装订当月原始凭证,每月及时传递银行原始单据和各收付单据,配合会计做好各项帐务处理及各地市资金下拨款,严格控制专款专用和银行帐户的使用。 以上是我今年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也是我在工作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个过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学习和掌握财务各项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财务安全意识,维护个人安全和公司的利益不受到损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和公司全体员工一起共同发展,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回顾一年的工作,自己感到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1、只是满足自身任务的完成,工作开拓不够大胆等; 2、业务素质提高不快,对新的业务知识学的还不够、不透; 3、本职工作与其他同行相比还有差距,创新意识不强。 以上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向全行领导及员工作以汇报。这一年中的所有成绩都只代表过去,所有教训和不足我们每个人都牢记在心,努力改进。工作是日复一日的,看似反复枯燥,但我们相信点点滴滴,造就不凡。有今天的积累,就有明天的辉煌。 公司员工个人工作心得体会2 今天干了一件大事情,昨天爽了一把,嘿嘿!昨天逃跑了,背着包假装去实习了,实际去了朋友家玩了一天,今天中午下午写了一片成本会计实习报告5000以上啊!要不然说有成就感呢,学校要求,实习,实习,头疼,真正实习的有有几个,就算找到企业实习,而实质性东西又能掌握多少呢很难说,一般企业,很少有真正让你去操作的,会计人员还担心你搞砸事情呢,即使有好心人让你干,最多也是帮人家抄写一下表之类的东西,而这些小抄之类的由何必一个大学生去干呢在农村,大型企业还很少,一般企业有的只有一个会计,所有工作都归他一人,企业很少做成本核算,更不用说去那里实习了! 不管怎么说,通过所谓的实习,聊天,帮人抄东西,等等,一篇实习报告出炉了!多么不易啊!

教师知识管理的任务及应用技术探析

教师知识管理的任务及应用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11-06-16T08:39:56.250Z 来源:《学园》2011年3月第5期供稿作者:赛明明 [导读] 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推广产生了教师知识管理这一新兴管理模式和技术。 赛明明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推广产生了教师知识管理这一新兴管理模式和技术。教师只有完成对自己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的任务,才能提升教师个人和学校两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而建立知识交流平台、创建知识库以及开发知识地图则是教师知识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 【关键词】知识管理任务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5-0066-02 一教师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融合了信息科学、网络技术与管理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乃至教育领域。教师作为高校知识的重要载体,必须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及时、高效的管理,这是维持教育生命活力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促使教师不断地获取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由于知识管理主要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通过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知识、技能、智慧来提高组织运营效率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具体到教育领域,教师知识管理的含义便是指教师能够结合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存储和运用教育领域的集体知识和智慧,从而促使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提升学校整体应变及创新能力的系统过程。其本质在于促使学校和教师产生、获取、收集、组织、传播、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奠定教学行为之知识基础,进而提升教师个人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师知识管理的任务 1958年,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发表《个体知识》一书,把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的结构化知识,比较容易获取、理解和交流;隐性知识是知识体系中高度个人化的、难以言传的那一部分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并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的知识。根据这种划分,教师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便是对教师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行管理。 教师显性知识指的是那些能够被清楚地表达、交流和传播的知识,如教师的学科知识、教法知识及教学技术知识等,具体包括学校和教师个人的教学参考、教材等纸质和电子图书、期刊、杂志、论文、专著、教案、教育讲座等文档文件及视频音频资料等。这些大量的显性知识可以进行编码和度量,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如数字化图书馆所存储的电子期刊,将大量的文献进行分类、存储,供使用者共享、学习和研究。 教师的隐性知识指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认知、情感、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等。一个优秀教师最有价值的知识,如独创性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教学理念,往往都是以隐性方式存在的。隐性知识根植于个人行为、经验和知识情景中,深置于教师个体内部,多为主观洞察力、直觉和预感性知识,因而在形式上是无形的,难以编码和度量,也不易通过计算机进行直接处理。 虽然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难于发觉,但它可能比显性知识更加重要,因为隐性知识和人类个体的思维、智慧密不可分,往往反映了人类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真正判断。因此,对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是教师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其中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则是教师知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师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技术 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名誉馆长李华伟博士指出:“为了推动实施知识管理,应建立一个精心设计的操作型知识管理系统,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作为一个有助于知识的收集、整理、传播、共享、应用、创新的知识管理技术集合,在教师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应用到以下几项重要技术: 1.畅通的教师知识交流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收集、挖掘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个交流平台既可以是教师沙龙、教师俱乐部、课题组、研究会等传统组织交流形式,也可以是Blog(博客)这种新型网络交流形式。传统组织交流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专业对话,对教育教学问题共同进行批判、反思、切磋和研究,一方面不断检视、完善个体自身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共同体,共同参与教学情境的对话,促进专业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而博客(Blog)是由简短的、经常更新的文章构成的,这些文章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具有记录、发布、反思、分享、创造等功能。这种新型网络交流形式于1997年在美国首次出现。最初,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在新闻出版业采用较多,后来被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领域。博客之所以能在网上迅速流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零技术、低成本、强共享、快积累、重个性”等显著特点。高校教师可以通过Blog记录自己日常工作的内容,把自己拥有的各种零散资料如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以及搜集到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如网站、论坛或互联网上的文章等进行分类汇总,以便日后查阅、整理,进而深化认识,达到个体显性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良构。此外,利用Blog还可以记录教师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疑问、心得、体会、经验以及创意,通过这种方式把个体的隐形知识显性化,为下一步知识共享创造条件。接下来,我们仍然可以运用群组Blog作为沟通工具,使整个教师团体在网络上拥有专属的空间,共享新闻、链接和想法,增进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建立共同体成员的信任与使命感,促进专业知识的分享、交流与创新。 2.知识仓库 知识仓库(Knowledge Base)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而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这些知识片包括教师的教案、论文集、教材、学习手册、专家讲学、学术报告、期刊、视频和音频教育资料、电子演示文稿、教学经验报告等,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所有可以搜集到的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调查各种知识在教师中的分布情况,提供黄页簿,指明各种知识之所在,经编码后归入一个总的知识仓库,从而使其中的知识在被需要时能够有效地存取和搜索。总之,建设高校教师知识库的目的在于将所

知识管理心得体会

知识管理心得体会 田志刚提到了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工作者的必备能力,这句话很赞同,很多知识或信息平时大家都在说,都了解,或者有些经验完全在自己脑袋里面,经验本身没有喜欢为方法论和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德鲁克说过,没有人为你负责,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在这里我还需要补充一句就是,你唯一的能力就是应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PKM的最终目标仍然是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体现知识创造价值,因此就需要再次强调了不能脱离了某个场景或领域来单独的谈个人知识管理,否则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在我们平时的问题管理,工作,技术研究,学习,时间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无处不体现知识管理的影子。 个人知识管理涉及到个人战略,个人效率和个人资产三个方面的问题。个人战略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导向,个人资产如知识库的积累,知识的转化等是基础;而个人效率则核心是时间管理和生产率,各种工具的使用。在目标导向下,我们注重平时个人资产的积累,利用好各种工具做到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即个人知识管理的初衷。 如果从个人知识管理涉及到的技能谈,应该包括收集分类资料的能力,根据问题快速检索资料能力,分析信息能力,整合信息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知识

分享),归纳和演绎能力,结构化思维能力,工具应用能力,知识融合贯通和显隐性转化能力。如果用一句话说还是应用知识并创造价值的能力。 田志刚提到了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工作者的必备能力,这句话很赞同,很多知识或信息平时大家都在说,都了解,或者有些经验完全在自己脑袋里面,经验本身没有喜欢为方法论和模式。而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文字系统和结构化的整理出来,因为沟通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得这么系统,沟通的时候往往很能说但是一让正式的写出来往往就手足无措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在知识从显性转为你隐性的经验和技能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还得讲其显性化出来,这一方面是结构化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我们知识管理里面谈到的分享创造价值的体现。所以我们平时不仅仅关注阅读,也关注写作,阅读往往是显性到隐性的转化,而写作则是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两者必须要相互融合并贯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我们的学习速度是远远无法跟上知识和信息的指数级产生速度的。每个人必须设置自己的信息过滤器,许多东西就不应该在读完了才知道是垃圾,这样也浪费了你的资源---时间!那究竟应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你需要知识你的领域方向和关注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你需要知道如果从一

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

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 在信息严重超载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为了寻找一个地址、电话号码或电子信箱而翻箱倒柜;收藏的总是远远超过阅读和学习的数量;网站看过很多,却往往在需要某些资料的关键时刻无法找到;被每天的繁重例行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等等。顺应时代要求,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人们必须成为个人知识的管理者,提高创造和应用知识能力。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1、个人知识的分类 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对知识的分类。按照应用的角度,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1]从认知角度出发,知识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文件、形象或其他精确的沟通过程来传授,但隐性知识的获得却只能依赖于自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在OECD对知识的划分中,前两者属于显性知识,后两者属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态循环。[2] 个人可以管理的知识不仅是指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形内容,而且更是指信息,是从原始材料中组织和系统化的数据。个人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隐形

知识的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个人知识管理的含义 个人知识管理的宽泛定义由美国的Paul A. 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UCLA大学安德逊工商管理学院的Jason Frand已经在他们的MBA课程中列入了采用PKM概念来说明信息与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Frand 和Hixon (1999)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 Skyrme (1999)也从经验方面对个人知识管理战略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手上的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它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综上,尽管个人知识管理有各种版本的定义,其实质却都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实施PKM,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地表达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