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呼伦贝尔市2004年中考化学试卷成绩统计分析

呼伦贝尔市2004年中考化学试卷成绩统计分析

呼伦贝尔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质量分析

呼伦贝尔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初中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试题基本情况

2008年7月,呼伦贝尔市同全国一样十三个旗市区都实行了新课程中考,这标志着全市中考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在质量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学生的发展与幸福成为教育界的注视焦点之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学生、家长和教师高度重视,新课程中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局领导和中考领导小组的特别重视,专门召开座谈会。考前海、牙和扎等市区的调研就试题难易比例6:3:1与一线教师达成共识,在十三个旗市区征集课改以来教师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试题,海、满、牙、扎、东和西六个旗市区命题教师的大力支持是智慧的奉献。

其改革力度、敏感度与广度不言而喻。

也因此,在探索中沉淀下来的改革经验就显得无比珍贵。反思走过的道路,总结改革的得失,思索未来的方向,就尤其必要。因此,今天的全市中考研讨总结会就显得十分必要及时,具有里程碑意义。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根据我市义务教育的发展总体上是低水平和不均衡的实际,我们将学业考试定位为标准参照的水平考试为主,兼顾选拔,适当增加区分度,并将难度值确定为0、65—0、75左右。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教育的公平,人人受到合适的教育。

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切实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以水平测

试为主,同时兼顾高中招生的需要。考试命题遵循了础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命题程序标准操作规范,命题教师一审两命有首席命题人,依据《课程标准》,落实《考试说明》,建立双向细目表,有命题说明。认真执行了学科的要求,高度重视了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初中课程改革的方向,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初中各学科常见的基本知识,试题突出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立足基础,突出学科特点,强调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立足学生未来的发展。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做到“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我市能够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改变单一纸笔考试方式,理科进一步加强实验操作考查,政治、历史继续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得到师生认可效果良好,基本实现了开卷考试的目的和意义。英语听力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继续得到关注,结果列入总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暂没列入考查科目。采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尽可能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命题与考试方式的变化对初中阶段的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由于没有实测基地和坚实的教育测量学理论支撑,试题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学业考试的命题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呼伦贝尔中考年年都是重点,年年都有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年都是重点,年年都有亮点。

二、成绩质量统计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市参加考试人数汉授27186人,蒙授797人。各学科卷面分值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含听力25分)、政治60分、历史6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总分600分。(成绩统计表及各学科分析附后)

1、各科试题基本达到 6 : 3 : 1 的难易比例要求,全市各科试题及格率均在

50.5%— 86.6%之间,总及格率65%(偏低),比去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各科试题难度值均和预设难度值0.65—0.75之间比较接近。和学生实际相比试题比较适中偏难。

2、全市学科优秀比例比去年有较大提高。化学学科最高为23.8%,语文学科最

低为0.75%。全市540分以上1657人占参加考试总人数的6.10%。(应达到20%)

3、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1)学科平均分。

全市各科平均分除英语外匀及格,但最高最低扔有一定差异。语文平均84.9最高最低相差21.2,数学平均72.6最高最低相差48.2,外语平均68.3最高最低相差34.4,政治平均44.6最高最低相差9.0,历史平均41.2最高最低相差10.4,物理平均46.3相差最高最低14.9,化学平均33.3最高最低相差10.7。

(2)学科及格率

全市总及格率为65%,各科及格率偏低最高最低差异较大。语文及格率86.6最高最低相差31.7,数学及格率59.4最高最低相差48.2,外语及格率50.5最高最低相差47.3,政治及格率83.6最高最低相差23.8,历史及格率73.0最高最低相差27.4,物理及格率62.9最高最低相差33.2,化学及格率64.4最高最低相差30.8。

4、同一地区校际间也有一定差异。(地区分析)

5、调研与成绩统计分析显示旗市区之间、同一地区校际之间和同一学校同学科都有明显差异,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按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七个学科排序:

A、各学科平均分超过全市平均分的单位:

B、各旗市区360分以上人数比率超过65%的单位:海拉尔、满洲里、阿荣旗、牙克石。

C、按参加考试人数综合排序:

第一方阵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阿荣旗、额尔古纳、鄂伦春、根河。

第二方阵莫旗、鄂温克、扎兰屯、陈旗、新右旗、新左旗。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阅卷结束后,我们组织各科教研员、阅卷教师和阅卷组长对试卷进行了随机抽样分析,召开交流研讨会,对学生答题个案与整体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学习习惯养成不力,规范、严谨答题存在较大问题。学生答题粗枝大叶、敷衍潦草、随意性大,该得的分因不良习惯而丢失。另外,解题步骤不规范、证明不严密等都是学生的重要失分处。这些问题反映了教与学两方面的浮躁,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不高。

2、学力基础不牢固。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最具有生命力,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基座。但答题反映出学生学习不扎实,导致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方面有较大缺损。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以能力立意的各科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恰恰在这方面失误较大,反映出教学中活用知识、学以致用的意识淡薄,能力培养没有在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比如政治历史开卷很多题目是运用政治原理解决现实问题,学生仅记教条而不能灵活应用,表述不得要领,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上。外语学科语言活用能力不够,导致完形

填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各科答题均反映学生迁移能力、想象能力、综合能力等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

4、语言理解与表述功夫不实。语言的理解与表述直接关系到审题的准确、答题的质量。政治、语文等科读不懂语言材料,捕捉不住信息要点,语言表述又条理不清、词不达意,通知书或请假条书写不规范;数学、物理等科审题不清,表述不严谨;化学学科对实验现象的叙述条理不清、表意不明,严重影响了答题质量。

5、思维僵化,视野狭窄,创新不够。很多开放性题目,学生答题还是规行矩步,教条主义明显。有些要求显示个性的题目,学生还是喜欢按老师或书本设定的路径答题,没有自己的东西,看不出任何创新的痕迹。学科试题中凡老师反复强调、学生反复操练的“近似题”得分率就高,凡老师没有讲述、学生没有见过或经过适当包装的“新鲜题”答对率就低,显示了学生思维品质不高、变通能力欠缺。

从各学科试卷统计数据分析看,得几分的学生大有人在,两极分化相当严重,能否反映出个别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计划性不强,有一定随意性,学生自然淘汰比较严重,除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外,主观上学校领导教育教学管理是否科学,教师的教学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都是值得思考的。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教初一、看初二、想初三)

1、确保以人为本培养兴趣、规范习惯、抓好基础、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初中教育是启蒙教育,各学科是打基础的教育,培养兴趣、规范习惯、抓好基础尤为重要,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后续学习就没有坚实基础,对未来人才培养将会产生不良影响。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十五年,健康工作一辈子的理念。

2、确保《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深刻领会《考试说明》,

新的《课程标准》从整体来看,知识体系降低了难度,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和原有的认知结构,更注重学科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将科学探究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各学科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基本教育质量,让孩子们完成国家要求的基本学习任务的依据。同时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考试说明》是考试的重要依据。

3、确保《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按教育规律教学,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目前许多学校不能认真执行课程计划、落实课程标准。普遍存在着抢进度,搞“题海”的现象,挤占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不是按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要求进度授课,而是不注意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脱离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和心理水平,随意“加码”,加快进度,大量重复做题。要纠正随意加课、减课、听课行为,制止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给学生集体补课或讲新课的做法,切实加强教学秩序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人的学习水平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是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升华。学生会的知识反复做,就使学生的智力降到最低点。我们要让课程功能展示魅力,开发潜能启迪心灵。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兴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要率先减负,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恰当的将探究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给学生打好基础,不断调动学生参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对教材中的难点要有具体措施,分散难点,由浅入深,讲清规律,防止学生两极分化。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按教育规律教学,让孩子感受童年的快乐,还教师一片蓝天。

4、确保常规教学的有效落实,抓好新理念下的常规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

抓好新理念下的备、讲、批、辅、考和研常规教学,做好三调三化一增一减一鼓一严。

有人对课堂教学水平做过考察,其中约有60%的课堂效益一般化,低效益的课约为30%,效益较高的课仅占5%—10%。这个考察从一个侧面透视出,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要以课程改革理念为先导,以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5、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落实三点,体现三维目标,上好规范课

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引领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落实知识点,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我市教师急需解决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科研的落脚点最终要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

6、确保课堂教学的情感沟通

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

7、确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活动同步进行的。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动力系统学习意志学习积极性

学习信心

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效果

原有知识

操作系统智力水平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有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但作用不同。动力系统对学生活动起着定向、强化、促进、保证作用,是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操作系统是学习的技巧、策略、手段、途径,解决“会学”、“学会”的问题。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没有动力系统参与学习过程、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中的智力活动。而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就要还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心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础教育研究要切忌浮躁,甘于寂寞,潜心研究,掌握教育规律,熟悉课堂实际,加强对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工作的指导,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008年8月26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