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现代史家乡介绍

近现代史家乡介绍

介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思想在介休迅速传播,1926年秋,介休籍共青团员张宗试、郝庭恩由省城返回介休,在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张兰镇学校秘密建立了共青团介休小组。1927年春,中共山西省委派遣工人共产党员梁露回介休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农革命运动,在县城和陶瓷工业比较发达的洪山等地发展农会会员和工会会员,先后成立了介休县工协会、农协会和妇协会等群众团体组织。掀起了工农群众对资本家、土豪劣绅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同年9月,根据中共山西临时省委的指示,在介休城秘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介休县委员会。梁露任县委书记。从此,介休县开始了在共产党员领导下的工农革命运动。

1928年3月,由于阎锡山当局在山西残酷镇压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派人来介休清党,出动军警抓捕共产党员和骨干分子,介休县委遭到破坏,各处群众团体随之被迫停止活动。在此后的9年中,介休县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一直没有得到恢复。

1936年3月红军东渡,经介休郭壁、义棠一带,撒播了革命种子。12月,山西省牺盟会派村政协助员到介休,进行抗日救亡工作,发展牺盟会员,这些,为后来的中共介休县党组织恢复起了积极作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山西省工委经过牺盟会派共产党员李志敏以牺盟特派员身份到介休开辟工作,8月,中共山西省工委派刘建到介休组建中共介休县委,恢复介休县的中共党组织,李志敏任县委书记,11月6日,日军飞机轰炸介休,因原县长逃跑,改由阎锡山山西省政府委派的共产党员张德含任介休县县长,由此,介休县政府在共产党领导下,逐步改造成为抗日政府,同年11月,

李志敏以介休县牺盟会的名义,创建了第一支抗日游击队--介休县人民武装自卫总队。

1938年2月15日,日军占领介休城,李志敏、张德含率领县政府、自卫总队和军政干部训练班等500余人,有计划地撤往绵山,随之在介休边山一带开辟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到1939年12月,介休县共建立起4个区委、12个村党支部,14个村党小组,共有党员114名,同时,县长张德含带领游击队深入到敌战区、接敌区开展游击活动,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建立区、村牺盟会,组建县、区、村工人、农民、青年、妇女救国会等群众团体,改造旧区政权。

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军队趁机占领了介休县城和原来的日军据点,为了反击阎军的进攻,介休县组成党政军民各组织联合的县区村三级指挥部,介休人民踊跃参军参战。1947年1月结合支援汾孝战役、介休地方武装开展杀敌运动,配合主力部队打击阎军进攻。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为支援太原战役,介休县组织了前线指挥部,率领1个民兵团、2个民工团共计1万余人支援解放太原,介休县独立营在太原战役中编为野战部队。

1948年6月,配合正规军在张兰至平遥之间,歼灭阎军导训师和亲训炮兵团,7月,介休地方武装和民兵包围介休城,7月17日,阎民卫军举行起义,介休城和平解放。从此,介休县结束了长达10年的战争状态。

解放战争期间,介休县先后抽调县、区干部154名,分批随军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开辟工作,动员3000余名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组织5000余名民兵、民工支援解放太原战役,全县506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献出了生命,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三座大山的统治,介休县和全国一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李步光原名赵明政介休中街村人后定居张良村1949年加入中共历任城关区副区长区长介休中学党支部总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对介休的政权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

韩启明又名韩永仁1938 年加入中共历任太岳军区第八纵队538团政治委员浦江县军管会主任县委书记中国人名解放军60军180师539团政治委员1950年赴朝作战1951年7月在战斗中牺牲

张德含民国十六年加入中共1937年12月任介休县抗日政府首任县长抗战期间带领群众在绵山一带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巩固介休政权

马鑫原名马膺桂介休张良村人被介休县抗日政府授予著名爱国人士称号1946年三月出席晋冀鲁豫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陈赓将军曾在会上赠剑他

介休市总面积2744平方公里,辖7镇3乡232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北坛街道、北关街道、西关街道、东南街道、西南街道,全市总人口90万人。

介休是山西省政府确定的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次中心城市之一和全省22个扩权试点县市之一,国家园林城市、山西省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介休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侧,汾河南畔。距省会太原市139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介休素有陕晋通衢之称,是三晋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南同蒲铁路复线及国省主要干线祁临高速公路、大运一级路、东厦公路等6条公路呈网格状贯穿全境,市乡公路四通八达,与国道交错连接。全市现有火车站5座,铁路专用线15条,其中介休火车站为一等站,站内建有大型编组站一个,年客运量39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590万吨,担负着原临汾铁路分局70%的货运任务。

介休市总面积2744平方公里,辖7镇3乡232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北坛街道、北关街道、西关街道、东南街道、西南街道,全市总人口90万人。

介休是山西省政府确定的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次中心城市之一和全省22个扩权试点县市之一,国家园林城市、山西省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介休素有陕晋通衢之称,是三晋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南同蒲铁路复线及国省主要干线祁临高速公路、大运一级路、东厦公路等6条公路呈网格状贯穿全境,正在修建的大同到西安客运专线横穿介休,新建介休东站,设2个站台,6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可以始发立折式动车组。市乡公路四通八达,与国道交错连接。全市现有

介休市区

火车站5座,铁路专用线15条,其中介休火车站为国家一等站,站内建有大型编组站一个,年客运量9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230万吨,担负着原临汾铁路分局70%的货运任务,是南同蒲沿线最大的货运站。电力设施有220千伏和110千伏两条输电干线穿境而过,建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电力总容量达到36万千伏。全市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4.8

万门,百人拥有移动电话部数达到10部,信息网络技术已普遍进入机关单位及大型骨干企业。介休经济发展迅速。在农业上,重点是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开发建设,形成了一大批规模种养大户和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涌现出聚兴、环飞等全省知名的龙头企业和绿梦园

小米、兆兴牌肉制品、环飞乳鸽、介休陈醋等品牌产品。在工业上,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开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市域竞争优势,基本形成了煤焦、钢铁、建材、机械、化工、轻纺六大产业群,成功走出了富有介休物色的发展模式。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6.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6元,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六年排全省十强行列。介休经济以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全市共创办三资企业22户,有12户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出口产品主要有焦煤、生铁、高档面料、铝钒土、高功率石墨电极、日用

介休夜景

陶瓷、电石、核桃仁、紫木节及小杂粮等20余种,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全市2001年出口交贷值达到了24.5亿元,创汇3亿美元。按照新的统计出口径,全市出口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值的70%,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50%。尤其是焦炭作为出口主导产品,从91年开始,销往德国、美国、日本、法国、巴西、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全市出口焦炭437万吨,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2.2%,是全省最大的焦化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古老介休,商机无限。

2012年,是介休市在转型跨越发展道路上取得可喜成果的一年。介休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深入实践转型综改、扩权强县、义安

介休夜空鸟瞰图

经济发达镇试点,加快推动“五个新市”建设,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惠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开拓创新求突破,各项工作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归属感、幸福感得到明显增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篇章。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0.98亿元,财政收入28.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75.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4元。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880亿元,名列山西省第一位。

为了鼓励国内外客商到介休投资创业,介休市人民政府已经出台了鼓励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诚挚期盼海内外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洽谈贸易,兴办实业,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将以优越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与你携手并进,共辟未来。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高粱等。境内煤炭储量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焦煤产地,有汾西矿业公司等重要企业。依托于煤炭,介休炼焦产业也发展迅速,带来不少环境污染,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介休市环境质量正在逐年上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