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气象学课程复习大纲题型与分值1填空题共10分每小

农业气象学课程复习大纲题型与分值1填空题共10分每小

农业气象学课程复习大纲题型与分值1填空题共10分每小
农业气象学课程复习大纲题型与分值1填空题共10分每小

《农业气象学》课程复习大纲

一、题型与分值

1、填空题(共10 分)每小空1分,且以每小空为计分单位。

2、选择题(共10分)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共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3、名词解释(共20分)共5小题,每题4分。

4、简答题(共30分)共6个小题,每题5分。

5、论述题(共30 分)共2个题,每题15分。

二、参考教材

肖金香主编. 农业气象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三、课程知识点和典型例题

(一)绪论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农业气象学。

(2) 农业气象学的任务。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农业气象学。

选择题:下列现象不属于农业气象学研究的范畴是(C)。

A 今年因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暖冬,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B 荆州地区夏天伏旱会造成中稻减产

C 这次80mm的降雨造成监利农田大面积水淹

D 副热带高压移动是造成我国东部雨带主要成因

(二)第1章大气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干洁大气、温室效应。

(2) 空气的组成:干洁大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等。

(3)臭氧的形成原因: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作用下形成的。

(4)温室气体的类型。

(5)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及其各层的特点。

(6) CO2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干洁大气。

填空题: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选择题:民航飞机一般飞平流层的底部,其原因是(D)

A平流层空气以平流为主,飞机平稳B平流层空气稀薄,省油

C 平流层中没有水分和云雨,减少结冰

D 以上都正确

简答题:简述CO2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

(三)第2章辐射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辐射、太阳常数、光合有效辐射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包括哪三种: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和反射作用。

(3)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4)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的发育速度与光照时间长短的关系。

(5)日照时间与作物引种的关系。

(6)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散射较多的结果。

(7)地面有效辐射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8)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三波谱段对农业生物的生物学意义。

(9)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0)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异同。

(1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可见光占总能量比例最大。

(12)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括在可见光中。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日地平均距离上投射到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填空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主要包括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和反射作用。

选择题: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A)。

A. 延长

B.缩短

C. 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简答题:简述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三波谱段对农业生物的生物学意义。

(四)第3章温度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热容量;三基点温度;活动积温

(2) 地面和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式:辐射热交换、分子传导热交换和潜热交换。

(3) 按流体流动的各方向,空气之间的热传导的分类:对流、平流和乱流。

(4) 地面热量收支差额与地面温度的关系。

(5) 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6) 水体温度的日变化规律。

(7) 农业界限温度的农业生产意义。

(8)空气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9)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0)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11)光温综合作用对作物引种的影响。(以中高纬度夏作物进行说明)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

三基点温度:植物生命活动都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植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

填空题:地面和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式为辐射热交换、分子传导热交换和潜热交换。

选择题:某时刻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下列哪种类型(B)

A.日射型 B.辐射性 C. 清早过渡型 D. 傍晚过渡型

简答题:简述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论述题:论述光温综合作用对作物引种的影响。(以中高纬度夏作物进行说明)

(五)第4章水分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2) 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和水汽压之间的关系式。

(3) 相对湿度与露点、饱和差、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的关系。

(4) 影响蒸散的因素:土壤水分与土壤毛细管的传导特性、辐射差额和植物因子。

(5) 使水汽达到饱和的冷却方式:辐射冷却、接触冷却、绝热冷却和混合冷却。

(6) 蒸散与单纯土面蒸发的区别。

(7) 抑制土壤蒸发的措施。

(8) 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当气温降低到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填空题: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相反。(填相同或相反)

选择题: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A)。

A 6.4hPa

B 4.6hPa

C 8.0hPa D4.0hPa

简答题:简述蒸散与单纯土面蒸发的区别。

(六)第5章气压与大气运动

1、知识点

(1) 作用于空气的力的类型及其作用特征。

(2) 气压系统垂直结构:深厚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浅薄对称的冷高压和暖低压、温压场不对称系统。

(3)地方性风的类型。

(4)海陆风形成的主要因子:热力因素。

(5) 三圈缓流模式中全球的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

(6) 焚风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 风和乱流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2、典型试题

填空题:常见的气压系统垂直结构分为深厚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浅薄对称的冷高压和暖低压、温压场不对称系统。

选择题:在作用于空气的力当中, 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C)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简答题:简述三圈缓流模式中全球的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

论述题:论述风和乱流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七)第6章天气学基础知识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天气系统、气团。

(2)气团的分类(按温度情况和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的分类方式)。

(3) 锋的分类及各类锋的特点(根据锋面所分割的气团和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结构的分类方式)。

(4) 影响我国的气团和反气旋。

(5) 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气团: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和大气稳定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且垂直方向上变化很小的大块空气。

填空题:根据锋面所分割的气团,将锋分为冰洋锋、极锋和热带锋。

选择题: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时,形成的锋面称为(C)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D、锢囚锋

简答题:简述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八)第7章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1、知识点

(1) 霜冻按其成因的分类: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2) 入侵我国的寒潮冷空气的三个源地:新地岛以西的北方冷洋面、新地岛以东的北方冷洋面、冰岛以南洋面。

(3) 对作物而言,低温冷害的类型: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和稻瘟病型。

(4) 冰雹的结构。

(5) 寒潮的危害和防御对策。

(6) 影响霜冻的主要因素和霜冻防御的农业措施。

(7) 我国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防御对策。

2、典型试题

填空题:霜冻按其成因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选择题:冰雹是从强烈积雨云中降下来的水汽凝结物,其结构是(D)

A.一大团小冰粒

B.水和冰粒的混合体

C.球形雪块

D.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冰块

简答题:简述寒潮的危害和防御对策。

论述题:论述我国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防御对策。

(九)第8章气候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厄尔尼诺现象。

(2) 气候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

(3) 气候形成和变化的五个因素:宇宙地球物理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4) 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

(5) 洋流的类型及其特点。

(6)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7) 全球有哪些气候带和气候型。

(8) 世界主要气候带内的农业类型和特点。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南美西海岸的厄瓜多尔和秘鲁附近太平洋沿岸的寒流水温异常升高,并扩展到赤道东太平洋,向西延伸至日界线附近,这种海表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填空题:气候系统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

选择题: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A)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C.夏季温暖干燥、冬季高温多雨

D.夏季温暖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简答题: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论述题:论述世界主要气候带内的农业类型和特点。

(十)第9章中国农业气候

1、知识点

(1) 中国三个农业气候大区及其各自的特点。

(2) 影响我国气候形成的主要环流因素:季风环流。

(3) 光能资源的类型:太阳年总辐射量、光合有效辐射和日照时数。

(4) 表征水资源多少的指标:年降水量。

2、典型试题

填空题:中国三个农业气候大区为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和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

选择题:表征一个地方的水资源多少,常用(D)

A.地下水量

B.水库水量

C.降水变率

D.年降水量

论述题:中国农业气候大区有哪三个?论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十一)第10章林业气候

1、知识点

(1) 森林对近地层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动力效应、荫蔽效应和对空气湿度、温度变化的稳定作用。

(2) 气候生产力估算方法:独立因子法、多因子逐级订正法和气候-植被-生产力指数法。

(3) 果实气候生产力计算方法:光能利用换算法、回归分析法和经济系数法。

(4) 树木引种与驯化的途径和原则。

2、典型试题

填空题:森林对近地层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动力效应、荫蔽效应和对空气湿度、温度变化的稳定作用。

简答题:简述树木引种与驯化的途径和原则分别是什么?

(十二)第11章农业小气候

1、知识点

(1) 概念和术语:活动面。

(2) 小气候的特点。

(3) 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2、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活动面。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小气候的特点(D)

A 范围较小

B 差别较大

C 稳定性强

D 稳定性差

论述题:论述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四、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大气层中的空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等多种物质混合组成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和反射作用。

3、地面和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式为辐射热交换、分子传导热交换和潜热交换。

4、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相反。(填相同或相反)

5、常见的气压系统垂直结构分为深厚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浅薄对称的冷高压和暖低压、温压场不对称系统。

6、按温度情况,可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7、霜冻按其成因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8、气候系统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

9、中国三个农业气候大区为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和青藏高原农

业气候大区。

10、森林对近地层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动力效应、荫蔽效应和对空气湿度、温度变化的稳定作用。

11、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12、冬季,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13、按流体流动的各方向,可将空气之间的热传导分为对流、平流和乱流。

14、影响蒸散的因素有土壤水分与土壤毛细管的传导特性、辐射差额和植物因子。

15、根据锋面所分割的气团,将锋分为冰洋锋、极锋和热带锋。

16、入侵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有三个源地,分别为新地岛以西的北方冷洋面、新地岛以东的北

方冷洋面、冰岛以南洋面。

17、气候形成和变化可归纳为五个因素,分别为宇宙地球物理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

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18、影响我国气候形成的环流因素主要是季风环流。

19、气候生产力估算方法包括独立因子法、多因子逐级订正法和气候-植被-生产力指数法。

20、按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可将气团分为冰洋气团、极低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

21、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2、光照时间延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速度就会减慢。(填加快或减慢)

23、地面温度最高时,地面热量收支差额等于零。(填等于或小于或大于)

24、使水汽达到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辐射冷却、接触冷却、绝热冷却和混合冷却。

25、作用于空气的力包括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球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

26、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结构,将锋划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

锋。

27、对作物而言,低温冷害有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和稻瘟病型四种。

28、光能资源包括太阳年总辐射量、光合有效辐射和日照时数。

29、果实气候生产力计算方法包括光能利用换算法、回归分析法和经济系数法。

30、影响我国的气团有变性极地大陆气团、热带太平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热带南海气团。

(二)选择题

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占总能量比例最大的部分是(B)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长波辐射

2、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A)。

A. 延长

B.缩短

C. 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3、某时刻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下列哪种类型(B)

A.日射型 B.辐射性 C.清早过渡型 D.傍晚过渡型

4、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A)。

A. 6.4hPa

B. 4.6hPa

C. 8.0hPa

D. 4.0hPa

5、下述的几种风中,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C)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季风

D.焚风

6、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时,形成的锋面称为(C)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D.锢囚锋

7、冰雹是从强烈积雨云中降下来的水汽凝结物,其结构是(D)

A.一大团小冰粒

B.水和冰粒的混合体

C.球形雪块

D.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冰块

8、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A)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C.夏季温暖干燥、冬季高温多雨

D.夏季温暖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9、表征一个地方的水资源多少,常用(D)

A.地下水量

B.水库水量

C.降水变率

D.年降水量

10、下列哪项不是小气候的特点(D)

A.范围较小

B.差别较大

C.稳定性强

D.稳定性弱

11、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B)较多的结果。

A. 吸收

B. 散射

C. 反射

D.透射

12、二氧化碳是典型的温室气体,在大气的组成中还有两种温室气体,分别是(A)

A.CH4和H2O B.O2和H2O C.CH4和O2 D.O2和O3

13、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D)。

A.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

B.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

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

D.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

14、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C)。

A. 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等于零

B.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

C. 气温=露点,饱和差等于零

D.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15、在作用于空气的力当中,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C)。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16、常带来晴好天气的天气系统是(C)

A.切变线

B.低压

C.高压

D.锋面

17、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的洋流,一般称为(A)

A. 寒流

B. 暖流

C. 对流

D. 平流

18、下列哪种措施无助于改善气候(A)

A.围海造田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D.种植草坪19、下列现象不属于农业气象学研究的范畴是(C)。

A.今年因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暖冬,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B.荆州地区夏天伏旱会造成中稻减产

C.这次80mm的降雨造成监利农田大面积水淹

D.副热带高压移动是造成我国东部雨带主要成因

20、农业界限温度中稳定通过20℃代表的农业生产意义是(D)

A.喜温作物快速生长时期 B.越冬作物收获期

C.热带作物播种期 D.水稻安全抽穗、开花的指标

21、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A)。

A. 加快

B. 减慢

C. 不变

D. 取决于气温

22、民航飞机一般飞平流层的底部,其原因是(D)

A.平流层空气以平流为主,飞机平稳

B.平流层空气稀薄,省油

C.平流层中没有水分和云雨,减少结冰

D. 以上都正确

23、我国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纬度的降低的变化规律是(D)

A.日较差、年较差均减小

B.日较差、年较差均增大

C.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日较差增大,年较差减小

24、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B)。

A.水汽压增大,饱和水汽压不变

B.饱和水汽压比水汽压更快增大

C. 饱和水汽压减小,水汽压更快减小

D.蒸发量增大,饱和水汽压降低

25、海陆风形成的主要因子是(A)

A.热力因素

B.动力因素

C.动力和热力因素

D.大气环流因素

26、影响我国的反气旋为(A)

A.蒙古高压和副热带高压

B.蒙古高压和江淮气旋

C.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

D.蒙古气旋和东北低压

27、季风气候的特征是(A)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C.夏季温暖干燥、冬季寒冷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28、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C)

A.吸收作用

B. 散射作用

C.发散作用

D.反射作用

29、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括在(C)中。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长波辐射

30、下列哪项是防御干旱的对策(D)。

A.人工降雨

B.防旱轮作布局

C.选育抗旱作物

D.以上都是

(三)名词解释

1、农业气象学:研究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规律,并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应用气象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战胜不利的气象条件,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质、低耗、高效的一门科学。

2、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日地平均距离上投射到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3、热容量:在一定过程中,物体温度变化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5、天气系统:能够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和天气分布特征的独立系统。

6、干洁大气:不含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的混合空气。

7、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8、三基点温度:植物生命活动都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植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

9、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当气温降低到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0、气团: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和大气稳定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且垂直方向上变化很小的大块空气。

11、温室效应: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同时也向宇宙和地面放射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

12、光合有效辐射: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色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生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

13、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14、活动面:凡能借辐射作用吸热和放热,从而调节邻近气层温度和湿度状况的表面。

15、厄尔尼诺现象:南美西海岸的厄瓜多尔和秘鲁附近太平洋沿岸的寒流水温异常升高,并扩展到赤道东太平洋,向西延伸至日界线附近,这种海表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四)简答题

1、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答:(1)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时间里,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0.65℃/100m。在近地气层中,晴天的白天这种温度分布尤为明显;(2)空气具有强烈的上下对流运动,即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一种升降运动;(3)该层集中了大约3/4的大气质量;(4)该层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量;(5)该层高度水平方向上的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6)地面所看到的大气现象,如云、雾、降雨、降雪、雷鸣、闪电、冰雹、台风等,全部发生在这一层内,因此,它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一层。

2、说明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三波谱段对农业生物的生物学意义。

答:(1)紫外辐射:紫外线波长较短部分能抑制作物生长,杀死病菌孢子。其波长较长部分对作物有刺激作用,可促进种子萌发。紫外辐射还能促进果实成熟,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2)可见光辐射:红橙色光谱段的作用下,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肉质直根、鳞茎、球茎等的形成过程、植物开花过程和光周期过程得以最大速度完成;蓝紫光谱波段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和数量的增加。(3)红外辐射:增热地面、大气和植物体,对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热量条件。

3、简述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1)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分析:通过分析一地的积温大小、季节分配及保证率,可以判定该地区热量资源状况,作为规划种植制度、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作物的重要依据。(2)作物引种的科学依据:积温是作物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作物品种所需的积温,对照当地可提供的热量条件,进行引种或推广,可避免盲目性。(3)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作为物候期、收获期、病虫害发生时期预报等的重要依据,也可根据杂交育种、制种工作中父母本花期相遇的要求,或农产品上市、交货期的要求,利用积温来推算适宜播种期。

4、简述蒸散与单纯土面蒸发的区别。

答:(1)蒸散不仅限于土面水分的蒸发,还包括植物根层水分的蒸发;(2)植物通过叶面气孔的张开和关闭,可以调节植物的蒸腾;(3)蒸腾作用主要在白天进行,而蒸发日夜都在进行。(4)蒸散中的蒸发面,不仅是土壤表面,而且还包括植物的叶面。

5、简述三圈缓流模式中全球的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

答:四个气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三个风带:信风带、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6、简述寒潮的危害和防御对策。

答:危害:寒潮侵袭的大风常使果树和庄稼被刮倒、吹折,人畜受伤,尤以北方的沙尘暴和暴风雪危害更为严重。温度骤降可使果树和农作物等遭受严重的冻害,尤其是晚春时节,这时天气已逐渐转暖,一旦有强寒潮爆发南下,常使作物幼苗和果树的幼芽、花蕾遭受冻害。对策:抢收已经成熟的农作物,覆盖育苗地,稻田施肥,灌水,对果树的主干及果实采取各种保暖措施等。

7、简述CO2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

答:(1) CO2浓度增高对不同类型植物的影响:CO2浓度增高,C3类植物光合作用得到促进,故森林底层受荫蔽的植物、群体过密的作物能增加产量;C4类植物仅能略增加一点CO2吸收率。(2)CO2浓度增高对植物光合率与生产率的影响:延迟叶片衰老,使叶片有较长时间维持活跃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增产;(3)CO2浓度增高对植物光合水分利用率的影响:CO2浓度增高能够大大增加单位用水所产生的生物量,故在缺水地区,增加CO2将起到增产的效果。

8、说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答:(1)改革耕作制度,充分利用生长季。(2)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措施,扩大田间群体绿色叶面积,并维持较长功能期,使之利于光合产量的积累。(3)选育高光合效率新品种。(4)科学、合理施肥,改善田间CO2供应,使作物营养充足而协调。(5)改造自然使光、热、水资源配合最佳。(6)及时预测和防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7)果林方面,可采用林粮间作、抚育间伐、合理修剪、小株密植等措施。

9、简述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答:周期性变温对植物有机物质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以气温的日变化周期对植物的影响为例,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只有呼吸作用。如气温的日变幅大,白天气温高,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少,植物有机体积累的营养物质较多。反之,植物有机体的营养物质少。所以,气温变幅大的地区,作物的产量高,品质也较好。

10、简述抑制土壤蒸发的措施。

答:(1)松土:截断土壤中的毛细管,使土壤深层的水分不能上升到土壤表面,从而减少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2)镇压:采用镇压措施,减少干涸层的孔隙度,因而减少了水汽进入大气的机会;(3)深中耕: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区,采用深翻及深中耕等方法,有利于耕层水分的蒸发,同时又抑制了深层土壤水分的蒸发,可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

11、简述焚风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焚风是由于气流遇到高大山脉阻挡被迫爬坡时,在山的迎风坡水汽凝结成云和雨,而在背风坡绝热下沉,温度升高,湿度下降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初春的焚风可使积雪融化,利于灌溉,也可提早春耕,有利作物生长。夏末的焚风可使谷物和水果早熟,提早收获。另一方面,焚风出现时,由于短时间内气温急剧升高,相对湿度迅速下降,使作物蒸腾加快,引起作物脱水枯萎,甚至死亡,造成作物减产或无收。强大的焚风还能引起森林火灾、旱灾、高山雪崩等。

12、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答:(1)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如植物造林、种植草皮、开荒毁林、城市化的发展等;(2)改变了大气成分,如化石燃料燃烧后释放CO2、战争引起气溶胶浓度增加、汽车排放出尾气;(3)人工释放热量,如制冷采暖设备的大量使用等。

13、简述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异同。

答:相同点:二者都是以电磁波方式放射能量。

不同点:二者波长不同,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在0.15~4微米,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能量最大的波长为0.48微米;地面辐射能量主要在3~80微米,为红外线,能量最大的波长在10微米附近。二者温度不同,太阳表面温度为地面的20倍,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为地面的204倍。

14、简述雾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答:(1)雾遮日光,使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作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减少,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2)有雾的日子里,使短波紫外线到达地面的量减少了,造成农作物的徒长;同时空气湿度过大,易引起病虫的危害。(3)雾不仅影响对水果的产量,而且影响水果的色泽和品质;(4)大雾、浓雾造成机场、高速公路关闭,严重影响交通运输。

15、简述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答:每年的4-6月,副热带高压的势力逐渐增强,其脊线位置北移到20O N,雨带位于华南地区。6月下旬,副热带高压脊线第一次北跳,在20O N~25O N之间,这时雨带北移到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大范围降水。7月上旬、中旬,副热带高压再一次北条,脊线在25O N~30O N之间,雨带移至黄河流域。7月底8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线越过30O N,这是华北、东北雨季开始。9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第一次南退到25O N,黄河流域秋雨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10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再一次南退,脊线退到20O N以南的地区。至此,副热带高压基本上结束了一年中季节性的南进北退。

16、全球有哪些气候带和气候型。

答:气候带:赤道气候带,热带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暖温带气候带、冷温带气候带、极地气候带。

气候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季风性气候、地中海性气候、草原气候、荒漠气候、山地气候、高原气候。

17、简述影响霜冻的主要因素和霜冻防御的农业措施。

答:影响霜冻的主要因素:天气条件、下垫面状况、地形的影响。

霜冻防御的农业措施:选用抗冻能力强的新品种;农业措施防御霜冻;选择背风向阳避冻地形;抑制冰核活性细菌。

18、简述树木引种与驯化的途径和原则分别是什么?

答:途径:(1)渐进性气候驯化,指在新气候条件下产生了遗传性变异,该树种重新获得对新条件的适应;(2)潜在性气候驯化,指对新气候的适应只是它们祖先曾具备的潜在遗传性在新条件下的重新表现。

原则:(1)农业气候相似性;(2)生态历史分析原则。

(五)论述题

1、论述光温综合作用对作物引种的影响。(以中高纬度夏作物进行说明)

答:一般温度越高,作物生长发育速率越快,但光照时间的长短对作物的影响取决于作物本身的感光性,不同纬度和不同感光性的作用在引种时要考虑光温的综合作用。就中高纬度夏作物来说,光温综合作用对引种的影响见下表。

引种方向作物特性光温综合作用的影响

南种北引短日照作物

温度降低→生长发育减慢

光温叠加

光照延长→生长发育延迟

长日照作物

温度降低→生长发育减慢

光温抵偿

光照延长→生长发育提前

北种南引短日照作物温度升高→生长发育加快光温叠加

光照缩短→生长发育提前

长日照作物温度升高→生长发育加快

光温抵偿光照缩短→生长发育延迟

2、论述风和乱流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答:(1)风和乱流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有利影响:风速增大使乱流加强,乱流使地面与气层之间以及上下气层间的热量、水汽、CO2、微尘杂质、动量扩散和输送,使之均匀化。风和乱流促进了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调节了植物层间的环境温度、湿度和CO2含量,保证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风和乱流能传播植物花粉,帮助植物授粉,提高作物结实率,还可传播种实扩大繁殖。

(2)风和乱流对生物生命活动的不利影响:风和乱流能传播病原体,造成植物病害蔓延,甚至造成病、虫长距离迁移。大风会加速土表蒸发和植物蒸腾,造成土壤干旱和植物萎蔫;大风可造成植物叶片机械损伤或折断;作物倒伏;林木断枝断梢、翻根;果树落花落果;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高山植物受风影响生长低矮,风可使林木偏冠。至于在受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龙卷风直接影响的地区,这些风对植物生长发育危害极大,是灾害风。3、中国农业气候大区有哪三个?论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和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

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特点:(1)季风活跃,气候湿润多雨;(2)光、温、水资源丰富;(3)水热同季;(4)农业气候类型多样;(5)气候复杂,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特点:(1)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2)降水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3)积温有效性高;(4)风能资源丰富,沙化严重。

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特点:(1)太阳总辐射能多;(2)年平均气温低,暖季温凉,最热月平均气温不高,积温少;(3)基本没有绝对无霜期;(4)降水湿润状况差异悬殊。

(仅列提纲,每条适当展开论述)

4、论述我国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防御对策。

答:(1)形成原因:北方春旱主要由移动性冷高控制,升温快,空气干燥,风速大,蒸发强。南方伏旱主要是由梅雨结束后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蒸发强所引起的。秋旱是由入秋后冷高压迅速南下,长时间无雨,引起秋高气爽。

(2)防御对策:一方面要发展水利,充分挖掘和利用水利;另一方面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农艺,努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①大搞农田基础建设,增加灌溉面积;②防旱的轮作布局和耕作保墒技术;③选育抗旱作物及作物品种;④覆盖法;⑤营造防护林;⑥种子抗旱锻炼;⑦人工降雨;⑧防御干旱的新途径。(仅列出大纲,每条适当展开论述)

5、论述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答:(1)农田活动层的热平衡状况:B=P+LE+Qs,式中B为农田活动层的辐射平衡;P为活动面与大气之间的乱流热交换,LE为农田的总蒸发耗热;Qs为土壤与活动层之间的热交换。农田中由于作物需要大量水分及人工灌溉,形成农田小气候与裸地小气候不同。(2)农田中光的分布。(2)农田中光照强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作物植株高度、密度和叶层分布,叶片倾角与方位等。(3)农田中的温度。农田中的温度分布,取决于农田的辐射差额和农田的乱流情况。(4)农田中的湿度分布。农田中的湿度分布取决于温度、农田蒸散量和乱流水汽交换强度的变化。(5)农田中风的分布。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农田株间的风速分布,与作物密度、高度及栽培措施有关。(7)农田中二氧化碳的日变化和垂直变化。取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农田乱流强度的分布和变化。

6、论述世界主要气候带内的农业类型和特点。

答:(1)热带雨林带与农业:在开发程度较高的雨林地带,当地居民栽培了适用于热带雨林特点的多种作物,如可可、橡胶、油棕、椰子、咖啡、香蕉、甘蔗、木薯、胡椒、山药、玉

米和水稻等。(2)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带与农业:主要作物有优质茶树、柑橘、香蕉、玉米、水稻、菜豆、花生、谷子和山药,次要作物有油棕、椰子、木薯、可可、橡胶、咖啡、向日葵等。(3)热带、亚热带的半荒漠、荒漠气候带与农业:植物缺乏,仅有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有大片赤地裸露的无植被地区,一般不能农耕。(4)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与农业。这两个地带从占优势的农业经营类型看,主要有草地系统的牧场放牧制、大农场经营制和耕作业系统的谷物业经营制、个别地区属耕作业系统的块根作物栽培制。(5)亚热带森林气候带与农业:在地中海地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部沿海和非洲西南端,属多年生作物栽培系统中的栽培园地类型,在澳大利亚西南部为耕作业系统中的草田轮作制,在南美洲智利中部为草地系统的大农场经营制。(6)温带阔叶林气候带与农业:这一气候带中的中国华北、东北、朝鲜北部和日本北部广大地区,主要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构成以谷物经营制和块根作物栽培制为主的耕作业系统。在欧洲西部,种植的作物以甜菜和马铃薯等块根块茎作物和谷类作物为主,占优势的农业经营类型为耕作业系统的谷物经营制、块根作物栽培制和草田轮作制。(7)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与农业:以种植夏谷和饲料为主。

大学农业气象学知识点汇总

农业气象学 第一章地球大气 1、大气圈: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整个空气圈层称为 大气圈。 2、大气组成: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3、水汽的作用:(1)在天气、气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保温效 应 4、气溶胶粒子的作用:(1)保温;(2)削弱太阳辐射;(3)降低大气透明度 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也同时向宇宙和地面发射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 6、气象要素:表征大气状态(温度、体积和压强等)和大气性质(风、云、雾、降水等)的物理量成为气象要素。 7、大气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1)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对流运动。 ③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于此。(天气层) 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4)热成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5)散逸层:温度随高度升高变化缓慢或基本不变。 第二章辐射 1、辐射:通过辐射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也常简称为辐射。 辐射的波粒二相性:波动性,粒子性。 2、辐射的基本度量单位 (1)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单位J/s 或W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J/(s ?^)或W/

m2 o (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3)光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光能,单位为流明(Im)。 (4)光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为(Im/ m2) 亦称为照 o 度,单位勒克斯(lx )。 3、辐射的基本定律: (1)基尔荷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对某波长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对该波长的发射率。 (2)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说明物体温度愈高,其放射能力愈强。 (3)维恩位移定律: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 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表明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随温度增高,最大辐射波长由长波向短波方向位移。 4、太阳常数(S。):当日地距离为平均值,太阳光线垂直入射的天文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 5、太阳高度角(h):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6、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当地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7、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季节的分布规律。 (1)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2)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4)春分、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8可照时数(昼长):从日出至日落的时间长度,称为太阳可照时数。 9、日照百分率: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10、昼长岁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

上海事业单位题型分值

上海事业单位题型分值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农业气象学课程论文

近年来四川盆地暴雨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专业班级:资环(生态)2010-1 姓名:兰艳学号:20107879 摘要四川盆地所处的特殊位置及其特殊地形对其气候降水有明显影响,近年来通过各种研究发现,四川盆地由于受高原地形、高原涡、青藏高原切变线及副高等因素的影响,暴雨时有发生。通过对各研究资料的总结得出其时空分布规律:(1) 对盆地年降水整体分布来说,盆西多于盆东,盆周山区多于盆中丘陵区。(2) 四川盆地突发性暴雨主要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3)暴雨绝大部分从5 月开始结束期大多在9 月。(4) 暴雨日数、强度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情况看,年均暴雨日数从西到东呈“增—减—增”的总体变化趋势。 关键词四川盆地暴雨时空分布规律 正文 1 引言 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与我国东部平原的过渡区,气候复杂,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盆地边缘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川西北高原地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特殊的地形使得盆地气候复杂,降水分布不均,各地旱涝灾害不一,对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总结更显重要。 2 暴雨及其形成

《作物育种学总论》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总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总论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时:32学时 适用对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本科生。 先修课程:遗传学、植物学、生物统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 性质:作物育种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 目的与任务:通过学习,掌握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国内外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作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方法 难点:作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 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涉及到植物学、生物统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等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绪论(1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基本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掌握作物品种的概念。 难点:作物育种学的性质。 第一节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发展 1、概念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 3、作物育种学的性质 4、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5、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6、现代作物育种学的特点 第二节作物品种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1、作物品种的概念 2、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节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1、国内外作物育种工作的成就 2、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第一章育种目标(1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育种目标的概念,制订育种目标的意义。 重点:掌握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 难点: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第一节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第二节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1、高产 2、稳产 3、优质 4、适应性强,熟期适当 5、适合机械化作业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2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主要作物的繁殖方式;对农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作物品种类型和特点。 重点:对农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作物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 难点: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 1、有性繁殖 2、无性繁殖 第二节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20210127022213)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绪论 气象:大气中时刻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如风、云、雨雪、霜等物理现象,俗称气象。 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候:是在一较长时间阶段中大气的统计状态。一般用气象要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云、降水)的统计量来表示。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规律,综合分析、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天气: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天气学:是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 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和;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而其后是长时间的天气状况,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与天气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2、各种农作物每个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量的光照时数、热量和水分条件; 3、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也依赖于气象因子的配合; 4、光热水分条件决定地区气候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决定了作物在地理上的分布界限,种植制度与耕作方法; 5、 各种自然灾害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气象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科学。 气象学常用研究分法

地理播种法;地理移植法或小气候栽种法;分期播种法;地理分期播种法;人工气候实验法;气候分析法;(此外还有卫星遥感和计算分析的一些新方法,如聚类分析;线性规划;模糊数学;系统论;决策论等。) 第一章地球大气干洁大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志后混合气体叫干洁大气。其成分主要是N、O Ar,约占干洁大气总容积的%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臭氧和其他气体。干洁大气中几种气体在气象学上的作用 (1)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其含量的增减能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的变化。温室效应。 (2)臭氧:能对紫外线辐射的吸收比较强,一方面可使得40-50km 高度上的气温显着增加,同时对地面生物起着保护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产生温室作用。 (3)水汽:具有很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与二氧化碳共同对地面温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水汽三种形态的变化,伴随着潜能的吸收和释放,不仅引起大气中湿度的变化,同时,也引起热量的转移。 (4)杂质:能削弱太阳辐射能量;能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促进水汽的凝结。 对流层的意义:集中了大约80%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含量,因此主要天气现象的发生都在这一层。其特点有:(1)气温虽高度增加而减小。(2)

农业气象学知识点要点讲解学习

农业气象学知识点要 点

3.五大气象要素,及其周期性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气象要素:光:辐射、日照 热:温度 水:空气湿度、降水、蒸发 气:气压 风:风向、风速 4.辐射的特点:1、辐射要有温度;2、辐射是一种物质运动,具有能量、质量; 3、辐射可以产生热效应; 4、辐射具有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了性。 5.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Sinh=Sin φSin δ+Cos φCos δCos ω 其中,φ为纬度。 δ为赤纬角,ω为时角。 赤纬角(δ) :太阳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一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组成的夹角,即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所处地理纬度叫赤纬。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化,在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负值,即 –23.5°≤δ≤23.5° 。 时角与时间的关系:ω=(t-12)×15 ° 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ω=0, h=90-φ+ δ 特殊日期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夏至日太阳高度角:h=90-φ+ 23.5° 冬至日太阳高度角:h=90-φ-23.5° 春、秋分太阳高度角:h=90-φ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日变化:日出、日落,h=0;正午,h=90° 年变化:在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小。 计算武汉(30°N)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间和可照时间。 可照时间:从日出到日没的时间间隔,称为可照时数(昼长) 日出日没时角的计算: δ ?ωtg tg -=cos ? =152t ω

全天可照时间(t)为: φ为纬度。δ为赤纬角,ω为时角。ω=(t-12)×15 ° 春秋分日出正东、日没正西(春分、秋分日的赤纬为 0°) 夏至:δ=23.5°冬至:δ=-23.5° 第三章温度 1.土壤的热容量主要由什么决定?为什么? 答:在一定过程中,物体温度变化1°C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容量。它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与温度。分为容积热容量和质量热容量。 2.何谓导热率?它表示什么意义? 定义: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差时,其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单位:J/(m·s·℃) 导热率意义:表示物质内部由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热量的快慢的一种能力。 3.土壤导热率随土壤湿度如何变化? 答;它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潮湿土壤表层昼夜温差变化小 4.何谓导温率?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定义:单位体积的土壤,在垂直方向上流入或流出J焦耳的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数值,也称热扩散率。单位:m2/s K=λ/ Cv 意义:表示土壤因热传导而消除土层间温度差异的能力,直接决定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 5.土壤的热容量、导热率、导温率三种热特性怎么变化 答:导温率语与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在土壤湿度较小情况下,随着土壤湿度增大而增加,当土壤湿度超过一定数值后,导温率反而减小。 9.何谓温度的铅直梯度?它和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有什么不同? 答:气温垂直梯度:指高度每相差100m,两端温差,也称气温垂直递减率,或称气温直减率。单位℃/100m 。与干绝热直减率及湿绝热直减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表示实际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后两者指气块在升降过程中气块本身温度的变化率。 10.温带山区山体的什么部位最易引种亚热带作物?为什么? 答:山腰。因为山腰易出现你逆温现象,能搞保证作物安全过冬。

重庆事业单位题型分值

重庆事业单位题型分值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农业气象学论文

系部名称:_园艺园林_ 专业:___园林___ 年级___09___班级:__1__ 姓名:_章丹_ 学号:_200941737312_ 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论述了气候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针对各地气候因素,提出趋利避害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大棚蔬菜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条件、大棚蔬菜、影响、对策。 正文:20世纪80年代初,一场农业种植革命拉开帷幕,“蔬菜大棚”、“菜篮子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等新名词风靡一时。各色瓜果、反季节蔬菜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无论任何季节,人们总是能享受到新鲜美味的蔬菜。大棚蔬菜生产,可以克服大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不利天气条件造成的蔬菜供应淡季,保证蔬菜均衡上市;可以促进城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变“冬闲”为“冬忙”等,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1]。就气候条件来看,北方地区气候冬春季差异较大,夏秋季差异较小,该文根据这一气候特点,从中找出枣庄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因素,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农业气象技术措施。 1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 大棚蔬菜的生长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大棚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主要是气温和光照条件。 1.1温度 冬至前气温适宜,光照不足,主要表现在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大棚内光照差,见光时间短,影响气温升高和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造成生长缓慢,病害普遍发生,许多大棚出现落花、落果、僵果、沤根等现象。冬至前后几天出现连阴和降雪天气,棚内气温迅速下降,以后的持续低温天气,导致露地地温迅速下降,冻土层加厚,直接影响到大棚地温变化;气温和地温同时降低,导致许多大棚蔬菜严重受冻,甚至绝产。抗寒能力强的叶菜损失较轻,抗寒差的瓜类、茄果类蔬菜损失较重。小寒以来,气温回升,光照充足,对大棚蔬菜和瓜果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1.2光照条件 光照强度对蔬菜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花、结果及品质都有影响。多数蔬菜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造成植株徒长纤弱,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如弱光条件下番茄的花粉机能衰退、不育;茄子出现短花柱花,影响授粉。不同蔬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0 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农学专业、植科专业、种子专业必修课 3.课程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栽培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以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园艺学等学科为基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 (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4)《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张满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5)《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 (6)《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David W. Par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Cereal Diseases,Their Patholog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D. Gareth Jones and Brian C. Clifford ,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New York. Brisbane. Toronto.1983 (8)《Rice Diseases》 Seond Edition, S. H. Ou,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1985 (9)《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York.1986.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 (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1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氮) 、 (氧) 、氩和(二氧化碳)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长波)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低) ,夏天比冬天(低) 。 5. (水汽)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温度)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平流)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升高)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200) 千米。 三、判断题: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x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x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x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

农业气象学-知识点-复习

绪论 1.什么是气象?什么是气象学?答:气象是大气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的总称。 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变化特征和规律的科学,是农业气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农业气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答: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和变化的科学。 研究内容: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小气候与调节;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政策 3.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答a.大气提供了农业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和物质、能量基础b.大气提供农业生产利用的气候资源c.气象条件对农业设施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产生影响d.大气还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宏观生态环境和其他自然资源e.农业生产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反作用 第一章 1.什么是大气圈?答:整个空气圈层成为大气圈(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组成。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 2.大气的成分答:干洁大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 3大气污染的概念、环节.。答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直接或间接地把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一些物质和能量输入大气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大气净化能力,以致造成伤害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的现象。环节:污染源排除污染物;大气的运送扩散;污染对象 4.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和途径答:工业布局和减排;煤烟型污染防治;减少交通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绿色植物和覆盖。 5.什么是气温,气压,风,湿度,云 气温:通常就是指地面气象观测场内处于通风防辐射条件下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m处的干球温度表读数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以百帕(hPa)为单位 风: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 湿度:表示大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云: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其底部不接触地面。 6.大气的垂直结构,对流层的作用 答: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共五层。(P21) 对流层的特点及其作用:气温虽高度增高而降低。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高度,气温见底的情况是不同的。(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高层和低层的空气能够交换和混合。使得近地面的热量、水汽固体杂质等向上运送。对层云致雨有重要作用。(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地流层受地面影响最大,而地表有海陆,地形起伏等性质差异,使对流层中温度、湿度、CO2等水平分布极不均匀。在寒带大陆上空的空气,因受热较少和缺乏水源就显得寒冷而干燥;在热带海洋上空的空气,因受热多,水汽充沛,就比较温暖而潮湿。温度,适度的水平差异,常引起大规模的空气水平运动。 第二章 1、太阳常数、四季形成的原因。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当日地距离处于平均值,垂直于太阳入射光表面的太阳辐射时的辐射度。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的差异是产生一年四季变化的原因。 2、太阳高度角、赤纬、可照时数 太阳高度角: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赤纬: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的位置,以当地地理纬度来表示,称为赤纬。赤纬的变动范围是+23.5o—-23.5o。 可照时数: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长度,称为太阳可照时数。 3、什么是地球辐射?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称为地面辐射,大气发射的长波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总称为地球辐射。

天津事业编考试题型分值

天津事业编考试题型分值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农业气象学论文

课程:气象民俗学 专业:翻译班级:翻译班姓名:范屾学号:20121374018 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论述了气候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针对各地气候因素,提出趋利避害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大棚蔬菜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条件、大棚蔬菜、影响、对策。 正文:20世纪80年代初,一场农业种植革命拉开帷幕,“蔬菜大棚”、“菜篮子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等新名词风靡一时。各色瓜果、反季节蔬菜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无论任何季节,人们总是能享受到新鲜美味的蔬菜。大棚蔬菜生产,可以克服大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不利天气条件造成的蔬菜供应淡季,保证蔬菜均衡上市;可以促进城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变“冬闲”为“冬忙”等,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1]。就气候条件来看,北方地区气候冬春季差异较大,夏秋季差异较小,该文根据这一气候特点,从中找出枣庄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因素,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农业气象技术措施。 1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 大棚蔬菜的生长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大棚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主要是气温和光照条件。 1.1温度 冬至前气温适宜,光照不足,主要表现在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大棚内光照差,见光时间短,影响气温升高和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造成生长缓慢,病害普遍发生,许多大棚出现落花、落果、僵果、沤根等现象。冬至前后几天出现连阴和降雪天气,棚内气温迅速下降,以后的持续低温天气,导致露地地温迅速下降,冻土层加厚,直接影响到大棚地温变化;气温和地温同时降低,导致许多大棚蔬菜严重受冻,甚至绝产。抗寒能力强的叶菜损失较轻,抗寒差的瓜类、茄果类蔬菜损失较重。小寒以来,气温回升,光照充足,对大棚蔬菜和瓜果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1.2光照条件 光照强度对蔬菜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花、结果及品质都有影响。多数蔬菜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造成植株徒长纤弱,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如弱光条件下番茄的花粉机能衰退、不育;茄子出现短花柱花,影响授粉。不同蔬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黄瓜、冬瓜、芹菜、莴苣、菠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植物吸收最多的是橙、红光,其次是蓝、紫光和紫外线,对绿光吸收的最少。橙、红光不仅可以增强叶绿素光合作用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蔬菜生长;蓝、紫光对作物的生长和幼芽形成作用很大;紫外线可促进种子发芽和果实成熟,并能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果树上山能促进早熟、提高品质就是利用山上紫外线较强的原理。按对光照时段的要求,可把蔬菜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间型3类。前2类对光照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短于或长于某一光照界限则造成蔬菜不能开花、结果。目前在大棚中种植的蔬菜大都以中间型为主,如黄瓜、番茄等都不要求严格的光照时间。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长发育。而光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等条件[2]。因此, 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的光照条件,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小环境,也是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目前,大棚内的光照仍以自然光照为主,但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露地环境的40%~60%。因此,要尽可能地提高大棚内的光照,使之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2对策

杂草防治教学大纲

杂草防治教学大纲 (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杂草防治学是研究杂草特性和防治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选修专业课,是以植物分类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农药学、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是草业科学专业不可或缺的主要学科。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草地毒杂草防治的技术,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我国的草原和草坪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杂草的种类和分布; 2.掌握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掌握杂草的危害及其防治途径,杂草的有益方面; 4.了解当前杂草防治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5. 掌握杂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杂草防治的意义;杂草的概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杂草科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杂草科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本章重点:杂草的概念;杂草科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本章难点: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杂草的概念及杂草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杂草防治学的过去和现在,掌握杂草的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了解杂草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我国杂草防治的概况,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杂草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习题与作业: 1.杂草的含义。 2.杂草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章杂草的分类和分布 基本内容:牧草的发生与起源及进化;杂草的形态;杂草的分类,世界杂草的分布与危害;中国杂草的分布与危害;杂草的利用。 本章重点:杂草的形态特征;杂草的分类方法及杂草的利用。 本章难点: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杂草的分类方法。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气象学考试题型:题型一、名词解释 5个,每个2分,题型二、判断 15个,每个1分,题型三、填空题25-27个 1空1分,题型四、完成题(画图) 4个,每个2分,题型五、计算(辐射、积温、压高公式、湿度四选三)、题3个,12分,题型六、问答题6个,25分-29分 老师平时留的作业题也要看。此资料仅供参考,有争议的地方查找课本或向他人咨询。 第一章大气 1.概念:光化学氧化剂、酸雨、可吸入颗粒物、飘尘、降尘、天气、气候 光化学氧化剂:是由天然源和人工源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主要的是O3,PAN) 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小于10μm的粒子。 飘尘:是指粒径小于10μm的微粒。 降尘:是指粒径大于10μm的微粒。 2.简述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组成:a、干洁空气:除去水汽和各种杂质以外的所有混合气体统称干洁空气,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b、大气中水汽: 大气中水汽主要来自地表海洋和江河湖等水体表面蒸发和植物体的蒸腾,大气中水汽含量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水汽水汽是低层大气中的重要成分,含量不多,只占大气总容积的0%~4%。c、气溶胶粒子:指大气中处于悬浮状的植物花粉和孢子、盐粒、火山和宇宙尘埃等固体小颗粒及小水滴、冰晶等。气溶胶粒子来源分为人工源和自然原 垂直分布:从下到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对流层:特点①有强烈的上下对流运动②层内集聚3/4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的水汽③在同一地点的同一时间里,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④该层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⑤⑥地面看到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它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一层 平流层:①随高度的升高,温度也升高②该层空气较稳定③该层温度受地面影响小,水汽含量很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臭氧含量较多 中间层:①随高度的升高温度下降②该层空气较稀薄 热层:①这一层的厚度是从中间层顶到500KM的高度②随高度的升高,温度也升高③该层的厚度和最高温度值都与太阳活动有关④该层空气极其稀薄。 散逸层:(热层顶以上到3000km的高度)①该层内温度不连续,难以确定温度曲线②该层空气分子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极小,因此运动速度极快 3.对流层的主要特征(见题2) 4.大气污染物分哪几大类?并举出具体污染物 A、含硫化合物:SO2、SO3、H2SO4、H2S硫醇、亚硫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硫化物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SO2、H2SO4、H2S B、含氮化合物:NH3、N2O、NO、NO2等,通常以NO,NO2危害最大 C、碳氧化合物:CO、CO2 D、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其中CH4、C20H12是主

《应用气象学》课程复习提纲

知识点准备(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Chap1 绪论 1、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意义 2、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3、科学系统的行业气象指标,应具有的“三性”和“二化”主要是什么? Chap2 农业气象 1、农业气象学概念 2、农业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4、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光强、光质、光周期几个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 5、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三基点温度、五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温 周期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6、水分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作物的需水规律、大气降水的影响、土壤水分类型及 其有效性、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水分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7、CO2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农田上CO2 的日变化和垂直变化 8、农业上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各灾害的分类 9、农业气候指标的表达形式及举例 Chap3 建筑工程气象 1、风与城市规划, 2、如何改善建筑日照条件 3、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4、采暖区划的气象指标 5、全国集中采暖区划标准及我国划分情况 6、采暖室外计算标准 7、冻胀划分及其强弱的表示方法 8、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9、基本雪压、基本风速、基本风压定义 10、外场施工的天气影响 11、风速、风压在非规定高度处的计算 Chap4 交通运输与气象 1、飞行湍流、飞机积冰、海洋气象导航、公路翻浆、温度力、锁定轨温、飞机颠簸等定义 2、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及气温、风、气压对飞行的影响 3、高原机场跑道与一般机场跑道哪个更长?为什么? 4、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要素以及机场关闭的标准 5、低空风切变定义及各类低空风切变对飞机飞行、起飞、降落的影响

2016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试卷题型分配

2016广东事业单位考试试卷题型分配 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之《事业单位考试试卷题型分配》。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在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考试题量都很大,90分钟或者120分钟的时间内根本做不完。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取得高分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每个部分的时间都做什么题型,保证时间使用效率最高。 第一点:考试前确定自己的擅长科目 任何考试都需要复习,事业单位当然也是如此,经过不断的科目和试卷练习,考生们对于自己擅长的科目要非常的熟悉,知道自己最擅长做什么类型的题目,到底是逻辑,还是数学,都要有个侧重点,对于每个小题型能做多久,大概需要的时间都要了解。 第二点:题量大,分数多重点做 考试的时候首先就要处理自己最会,最擅长,拿分最稳妥的题型,处理之后在之后就要对试卷中题目多,分数多的部分集中主要精力进行攻克。 那么当然对于事业单位考试题量多的主要集中在资料分析和言语理解,一文一理,需要考生们多多重视,特别是言语理解,考生们复习的时候对于一些实词辨析,一些结构分析都要好好的进行记忆和练习,保证在言语的这个部分的正确率不要太低,对于考过的一些题目也不要过于放松,要记住考查方式已经对应的结果,往往考试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甚至是一样的题目。 而对于资料分析每年都放在行测考试的最后一个部分,很多考生按照题目顺序做题往往没有时间来做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一般都是三篇资料,题量稳定并且占比很大,每道大题都有一个综合判断题。资料分析材料所给信息量大,整个资料分析部分往往占据几页试卷的版面。因此,它考察的是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快速计算能力。这也决定了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的难度不会太大。事实上,纵观历年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题目难度其实不大,但是时间短,阅读量大,分析脑力消耗多,很难做好,所以我们需要在考前让自己的大脑习惯去快速思考,快速反应,不断的练习,资料分析相信只要练习的多了,正确率自然是很可观的。 第三点:困难题目最后处理 数学运算在行测考试中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了,而且还有数字推理,部分考生认为数学运算的分值较高而热衷于做这类题目,也有部分考生觉得太难就全部放弃。都是不好的想法: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我们既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占用太多时间,也不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