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密乘五条根本戒 达真堪布讲授

密乘五条根本戒 达真堪布讲授

·密乘五条根本戒达真堪布讲授

原文地址:【达真堪布讲授·密乘五条根本戒】作者:拉玛久美仁增多杰

【达真堪布讲授·密乘五条根本戒】

(内密三乘共同的戒律,修无上瑜伽、大圆满法也要遵守这五条戒。)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密乘五条根本戒(一)恭敬上师

今天讲戒律,戒律非常重要。戒就是净——清净,没有受持戒律,没有守护誓言,身口意不会清净。我们学佛修行就是为了解脱成佛,而解脱成佛需要身口意清净。身口意完全清净了,我们就解脱了,也可以成佛了。那么,应该怎样做,身口意才能清净呢?就是受戒、持戒。

现在很多人学佛都不愿意受戒,也不受戒,都好高骛远,认为自己是修禅宗、修密宗的,可以不用受戒。其实就是不愿意受戒,只是纸上谈兵,只会说大空性、大光明、大圆满这些好听的话。这些确实都是清净的境界,都是清净的状态。清净了才是大空性,清净了才是大光明,清净

了才是大圆满。不清净,不会有这些境界。要想清净,就要受戒。戒中生定,定中生慧,戒律是方法。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愿意受戒,不习惯受戒呢?就因为我们是六道众生,是凡夫。

我们要把不清净的身口意变成清净,开始时肯定不太适应。戒律有身的戒律、语的戒律、意的戒律。如果你觉得难,觉得不容易,不喜欢,也不愿意受持这些戒律,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戒律和你的身口意不相应。

六道轮回是不清净的。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不清净——身不清净、语不清净、意不清净。但若是想解脱、想成佛,就要把不清净的身口意变成清净的身口意,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正无始劫以来不清净的习惯,就要受戒持戒;要想开悟,明心见性,也要受戒持戒。你不愿意改也得改,你不愿意受戒也得受持。若是不改、不受戒的话,永远不会有清净的时候。

戒律有很多种,小乘有小乘的戒律,大乘有大乘的戒律,显宗有显宗的戒律,密宗有密宗的戒律。密宗分外密、内密,外密有外密的戒律,内密有内密的戒律。有共同的戒律,也有不共同的戒律。这些我们都要讲、都要学,有难度,那我们就学修一些必要的、重要的戒律。

我们都选择了学修无上密法,都是修密法,修金刚乘的,那么今天就讲密宗的戒律。密宗有很多戒律,有

共同的、不共同的,也有一些特殊的戒律。共同的戒律是小乘的别解脱戒和显宗的菩萨戒。别解脱戒和菩萨戒是密宗的基础,学密的人应该具有这些。

密宗的金刚弟子可分为上等、中等和下等,这三种层次就是根据别解脱戒的基础来划分的。别解脱戒分很多种,如果你是比丘或比丘尼身份,受持了小乘的比丘、比丘尼具足戒,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受持密乘的戒律,修金刚乘,那你就是上等的金刚弟子,上师也是上等的金刚上师;如果你是沙弥或沙弥尼身份,受持了沙弥或沙弥尼的别解脱戒,在这个基础上受持密乘戒,修持密法,你就是中等的金刚弟子,上师也是中等的金刚上师;如果你是小乘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受持了居士五戒的别解脱戒,是居士身份,在这个基础上受持密乘戒,修密法,这是下等的、低层次的金刚弟子,上师也是下等的金刚上师。这种划分是在《时轮金刚》里面讲的。所以修密宗必须要有受别解脱戒的基础。如果没有受持别解脱戒,没有受居士五戒,连居士身份都不是,那根本谈不上是修密法的人。

菩萨戒也有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之分。比如,菩萨戒有根本戒十八条、四条或一条的。如果你受持了十八条戒,那你受持的就是上等的菩萨戒;如果你受持了八条、四条或一条戒律,那你受持的就是中等或下等的菩萨戒。修密法不管是上士道、中士道或下士道,必须要有菩萨戒的

基础,这些也属于显密共同的戒律。

密宗分外密和内密,二者有共同的戒律,也有不共同的戒律。平时讲的密乘十四条根本戒、八条支分戒,属于内外密共同的戒律。内密分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也有共同和不共同的戒律。大圆满是阿底瑜伽,就是无上瑜伽,它有不共同的戒律。我们现在的层次已经很高了,若是真正修密法,真正修大圆满法,层次就是最高的了,已经超越了小乘,超越了显宗,甚至超越了外密。无上瑜伽大圆满法有不共同的戒律,今天暂时不讲。

今天讲内密三乘共同的戒律,就是大幻化网里讲的五条根本戒。大幻化网属于玛哈瑜伽,是旧译宁玛派主要修的一部续。我们的修法里有玛哈瑜伽和阿底瑜伽,就是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法。虽然我们主要修的是无上瑜伽大圆满法,但也需要受持这些戒条,所以今天有必要为大家讲解这些内容。

五条根本戒的第一条:恭敬上师。

在无上瑜伽大圆满法里,在恭敬上师方面要求很高。其实我们学佛的过程,修行的过程,就是把佛和自己之间的距离拉近的过程;你修行的层次越高,和佛之间的距离越近。这里所说的拉近距离,不是说要拉近两个不同形状的物体之间的距离,而是指对佛的一种认识,一种觉悟,一种心态。

在小乘、显宗的见解中,认为佛和上师善知识是两回事,是分开的。阿难曾经跟佛说:“我才知道大部分成就,都来自善知识。”佛说:“不是大部分,而是一切成就都要靠善知识。”显宗里虽然也强调上师善知识,也要求依止上师善知识,但是没有要求,更没有强调把善知识视为佛,把自己观为佛或视为佛。

显宗是忆念佛,然后祈祷佛,密宗就不一样了。外密虽然强调观想佛,要求把上师观为佛,但也不是很强调,也没有要求自观为佛,佛和自己之间还有距离。高一个层次就是内密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里特别要求、强调把自己观为佛,把上师观为佛。但也只是观为佛,而不是视为佛。再高一个层次就是无上瑜伽、大圆满法,不是把上师观为佛,而是把上师视为佛,上师就是佛,必须要有这样的觉性。这时,上师就是一切加持成就的来源。

上师的梵音是“古鲁”,翻译过来是“重”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师的功德大,所以称之为重;还有,如果你诚心诚意,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对你的利益大,所以称之为重;如果对上师不恭敬、有违背,罪业大,对自己的伤害大,所以也称之为重。

密宗,尤其是大圆满法里,特别强调要观察上师,不盲目依止上师。密勒日巴尊者讲:“上师不观察弟子如跳悬崖,弟子不观察上师如喝毒药。”若是你不观察上师,盲

目地依止,然后生起邪见,或者违反誓言,诋毁上师,就要下金刚地狱。金刚是“不坏”的意思,意味着一旦堕入金刚地狱永远无法脱离,永远要深陷其中。显宗里讲,最底层的地狱是无间地狱,但这里讲,一百个无间地狱都比不上一个金刚地狱。

一般在密宗里讲到六种上师。第一种是引导上师,是领你进入佛门,给你传授皈依戒的上师。第二种是酬忏师。你造恶业了,犯了堕罪,尤其是舍弃了誓言,犯了密乘戒,一般要观想佛或本尊,然后在他们面前忏悔,但是很多时候必须要靠一位具徳的上师带你忏悔,忏除罪业,令罪业得以清净,这个上师是就酬忏师。第三种是传承上师。很多偈诵、仪轨里都要求先接受传承才可以修持,特别是密宗里更强调传承。给你传承的上师,就是传承上师。这三位上师都属于显宗的上师。

还有另外三个。第四个是灌顶上师,把你领入坛城,给予你本尊以及坛城主尊的灌顶,让你的相续成熟,给你灌顶的上师。第五个是传讲密宗续部的上师。前面提到了给你传一些属于显密共同的或者属于显宗经典、偈诵的一般传承上师,现在讲的是给你讲解密宗续部的上师。第六个是令解心续师,给你窍诀,令你证悟空性,证悟大圆满的窍诀上师。

如果不恭敬上师,就犯了密宗五条根本戒中的

第一条。

对境:

犯这条根本戒的对境是后三位上师。若是对前三位上师有不恭敬,有违犯,也有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后三位上师也可以说是三大恩德上师。三大恩德上师也许是一位,比如说一位上师既给你灌顶了,也给你讲解密宗续部了,还给你窍诀了,这个上师就是你的三大恩德上师。也可以是三位上师,分别给你灌顶,讲解续部,给你窍诀。若是对三大恩德上师生起邪见或者诋毁,就犯根本戒。

动机:

是指在思想没有错乱、精神正常、神智清醒的情况下做的。恶意、故意地有一些不恭敬的行为,就犯根本戒。如果发心、动机和思想不是恶意、故意的,则不犯根本戒。善意或无意当中做了一些不恭敬上师的事情,说了一些不好的话,有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也有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若是精神不正常,或是思想有错乱的情况下,有一些不恭敬上师的行为,也不犯根本戒。

行为:

在这里,即使没有通过身、语犯戒,只有起心动念也会犯根本戒。虽然你没有诽谤,也没有亲自伤害,但是心里对上师产生了邪见,心里有想伤害或想舍弃上师的念头,也会犯根本戒。如果有行动、有语言更是犯根本戒了。

行为上有不恭敬,尤其是有恼害上师的行为,这里是指恶意、故意想伤害、舍弃上师,就犯根本戒。无论是世间方面还是出世间方面,在语言上有诽谤上师的行为,比如在世间方面说上师挺好,但是人品不好,或者说他学问不高等。若是恶意、故意说这样的话,就属于诽谤上师。在出世间方面说上师没有智慧,境界不高等等这些不恭敬的言语。不管是动机还是行为,只要是恶意、故意这样做,就算犯根本戒。若是无意或者带着善意做,不会犯根本戒。

无论是显宗、密宗,还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犯一个完整的戒条要具备对境、动机、行为、结果四个条件。但这里的结果,没有要求上师知道、看到或者听到。上师是否知道都一样,只要有这样的行为,不论是身体上、语言上,还是意念上的,都会犯戒。

密乘十四根本戒之第一条,诋毁上师;五条根本戒之第一条,不恭敬上师。修密法,尤其是修大圆满法,这是最最根本,最最重要的一条戒律,犯这条戒的罪过和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放在首位。

以前讲密宗十四条根本戒的时候讲过,如果不具备四个条件,不会犯根本戒,只犯一些支分戒。但我们造业、犯戒的时候,所犯的根本戒也有轻重之分。最重的是具足了四个条件所犯的根本戒。在这个基础上,犯的数量越多,罪业就越重。犯一两次,通过忏悔可以清净。但若是经常犯,

罪过就不一样了。比如不恭敬上师或诋毁上师,第二次犯,罪过要比第一次重。次数越多,罪业会越严重。

菩萨戒和别解脱戒,还有一般恶业都一样:第一,犯的次数越多,罪过会越大。第二,造恶业、犯戒了以后,要统统地忏悔,若是不忏悔,罪业会增加,如果过了最佳的忏悔时间,时间越长罪业会越严重。比如刚才犯戒了,没有超过四个小时就忏悔了,以忏悔来摄持犯戒的罪业,这样罪业不是很严重;若是超过了四个小时,过夜、过月、过年了,罪过就更大了;过了三年以后则很难忏悔了。现在我们也许做不到不造业、不犯戒,但是必须要统统忏悔,越快越好。第三,造业犯戒是因为生起了烦恼没有控制住,或是习气上来了没有控制住,但是心里很后悔,有惭愧心,觉得自己不应该造业犯戒,这样罪业也不会太重。但若是没有一点愧疚之心,甚至认为自己很有本事或很了不起,以这样的心态轻视罪业,罪过也会非常严重。

现在有的人把杀盗淫妄、坑蒙拐骗都当做本事了,将来要下地狱,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怎么办啊?因果是不虚的,人间有那么多的众生在受苦,你们没看到吗?除了人,我们能看到的就是畜生。那些畜生为什么要遭受那么多的灾难,为什么要感受那么多的痛苦呢?就是因为造业了,而且堕落了。你们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这就是愚痴。

所以,假如你犯戒了,应该有忏悔心,而且下

决心尽量少犯。现在虽然做不到完全不犯戒律,但是少犯也可以,尽量忏悔,越早忏悔越好。

有些人认为:修密法,把上师视为佛,把上师的一切行为都观为清净,多难哪!其实,对有智慧、有修行的人来说不难。我们不是修大圆满吗?若是你的修行、相续已经达到这个层次了,一点都不难。因为处处都是好处,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嘛!包括上师以及上师的一切行为等,都是清净圆满的!密宗特别强调清净观,处处都要观为清净,观为圆满。这样,把上师观为清净圆满,把上师的行为观为清净圆满,有什么难的?佛是不会难为众生的。你觉得难,觉得不容易,是因为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