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刍论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刍论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刍论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刍论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刍论

作者:王建华

2003 年11 月浙江教育学院学报November 2003

第6 期JOURNAL OF ZHEJ 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No16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刍论

王建华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分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跨文化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分支。文章讨论了其研究的对象范围、兴起原因、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对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对象范围;研究系统;研究方法

20 世纪上半叶是结构主义语言学鼎盛阶段,60 年代以后,两个方面的变化使语言学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一是横向性的拓展。语言学研究不再像乔姆斯基宣称的那样:

“语言学理论所要关心的是一个拟想的说话人、听话人,他所处的社团的言语是纯之又纯的,他对这一社团的语言的了解是熟之又熟的。[ 1 ] (P13) 而是开始关注现实社会中的语言现象、语言功能和语言运用,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话语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分支学科应运而生。二是纵向性的发展。语言学研究不再像布龙菲尔德所主张的:

“语言的描写工作在于对语言形式作出比较严格的分析,同时假定这些语言形式具有稳固

的和可以确定的意义。[ 2 ](P1203) 除了对语言结构的系统研究之外,还开始对其另一个重要属性—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研究,而不再停留在对意义的“假定上。这导致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或者说,从结构到意义再到动态的意义,形成了语言学向纵深推进的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发展脉络。

值得提出的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语言学研究又出现了一门新的分支—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这是在语用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是语言学研究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的新的交汇点。何谓跨文化语用学?英国语用学家尤尔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不同社团对意义构建的方法的不同期盼。”①我国学者何自然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问题。[ 3 ] (P111) 何兆熊认为:“跨文化语用学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进行的研究,其重点是对不同文化的语言活动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 4 ](P1245) 虽有不同的表述重心,但基本的要点是一致的:它研究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种种语用问题,尤其是语用意义的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只说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第二语言的使用,还欠准确。因为跨文化语用可以是使用第二语言,如中国人用英语同美国人交际的情况;也可以是使用母语,如中国人用汉语与来华留学生的交际;还可以是使用同一种语言、且这种语言对双方来说都属于母语, 如美国人和新加坡人用英语进行的交际。这些都属于跨文化语用学的范围。关键在于,交际双方即语用的主体是否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诚然,着眼于语用主体的不同文化背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还需要再做一些分析。首先,从理论上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不限于不同语言、不同人种、不同国家之间,同一语言或同一国家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不同群团甚至是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类似问

题。因为文化是涵盖面很广、可分层级的综合体,社会阶层、地域、群团等都是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或亚群体,对内有一定的共同性,对外有较明显的差异性。这些亚文化或亚群体之间的语用交际势必带上各自的文化特征,具有跨文化的意义。对于个人而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因为不同的背景和经历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世界。从本质上说,人与人的交际,即使是同一民族、使用同一语言的人的语用交际,也属于跨文化的范畴,也应该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只不过,现阶段所指的跨文化语用学主要是进行不同语言、不同国家之间语用研究。其次,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还需廓清跨文化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关系。在我们看来, 这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至少有两方面的差异:

(1)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范围要比跨文化语用学广。“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又译为跨文化传通) 是在国家、民族、人种和文化群体成员之间进行的多层次的交往活动。它也包括主流文化成员与亚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或全球社会中各亚文化之间的交际。[ 5 ] (P144) 它与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角度基本是一致的。但相对于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意识的语用行为而言,跨文化交际学的视野更宽:从交际媒体看,它不仅关注言语交际行为, 也关注非言语行为的交际如手势、身势、体态语、目光表情、空间距离甚至服装发饰等。从交际行为的角度看,不仅是有意识和有意向的行为,无意识的、下意识的行为以及无意向的行为,也都是它所关注的。从言语环境角度看,跨文化交际学也更宽泛,如室内陈设、音响效果、花草植被等物质环境通常也是其分析的对象,而这些并非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范围。(2) 侧重点不同。跨文化语用学的侧重点是语用学,主要研究跨文化语用中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语用意义的构建和理解,以语言应用、语用规则策略及语用意义的跨文化对比等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而跨文化交际学的侧重点是交际中的文化,虽不否认语言在体现文化差异上的

重要性,但更关注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事实上,尽管个人的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也确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重要的障碍,但语言问题没有其他的文化障碍那么严重。[ 6 ](P112)”

二跨文化语用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学术根源和社会背景。首先是学科内部发展的需要。语用学理论的提出及分析,都是由西方语言学家对西方语言的观察、研究而来的,如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原则等莫不如此。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理论、原则对西方语言是有相当解释力的。但随着语用学的发展,人们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跨文化的语用分析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它们是否可以涵盖所有语言的语用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的语用有否相异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 换言之,按西方语言归纳出来的理论和原则对其他不同语言的语用是否

也具有普适性? 1983 年,利奇在讨论礼貌原则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作为人类交际的总的功能规则,这些原则多少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是各不相同的。”他还举出了相关的例证:有的东方文化国家(如中国和日本) 比西方国家更强调“谦虚准则”,英语国家则更强调“得体准则”和“讽刺原则”。[ 7 ](P1150) 据此,利奇提出:交际行为的跨语言比较“是一个非常诱人的领域,许多研究还有待于去做”。的确,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不少语用学家的注意力。其次,社会生活的需求促进了它的发展。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的交往比任何时候都频繁,国与国之间,不同语言、不同人种之间的交往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这种交流中出现过大量的语用失误,小则引起交际障碍,大则引起国际纠纷。美国跨文化交际学者萨姆瓦曾举过一个例子:二次大战临近结束时,在意大利和德国投降后,同盟国也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日本首相宣布他的政府愿意mokusatsu 这份敦促投降的最后通牒。但这个词既可解释

为“考虑”(to consider) ,也可解释为“注意到”(to take notice of) 。虽然在日本首相那里意思是愿意考虑,但其对外通讯社的译员选取了“注意到”一义。让美国断定,日本不愿意投降,于是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5 ](P1185) 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将首次使用原子弹的责任放在一个词上是否有失公正,但由于跨文化语用的失误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这一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由此,人们对跨文化语用的重视便是顺理成章的了。如1983 年英国语用学家托马斯出版了《跨文化语用学失误》的著作,就是主要研究跨文化语用中不合时宜的失误。第三,语言和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可能。世界上存在的语言的面貌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认知工具,这是共同的。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的文化,也是有共性的:它以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各

种行为。正是这些共性,让人们可以相互沟通与交流,也让人们有可能对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形态各异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承载者;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又反映着文化。正如帕默尔所说:“语言忠实反映

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语言不仅仅是思想和感情的反映,它实在还对思想和感情产生种种影响。[ 8 ](P1139)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实际上是文化的显性式样和隐性式样的综合体。其表层的形态、结构、意义等是显性文化的反映,而在表层的背后所蕴含的信仰、习俗、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美学观念等等,则承载着其隐性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语用的动态过程中,语言这种显性形态和隐性内涵的差异性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同文化与不同语言的差异性,给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使之成为一门很有价值、很有潜力的语用学内部的分支学科。跨文化语用学自形成至今,已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西方,跨文化语用学以跨文化语用语言学、跨文化社会语用学和语际语语用学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出现不少成果。如基南1976 年运用会话合作原则对照分析了马尔加什共和国的语用情况,发现那里的人们常常不遵循“数量准则”:

“尽管他们拥有所需的信息,但他们给听话者的信息常常比所需的少”。[ 4 ] (P1257) 据此她提出了一条“搁置准则”。利奇1983 年分析了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的不同。1993 年,卡斯帕和布卢姆-库尔卡也出版了名为《跨文化语用学》的著作。

国内在20 世纪80 —90 年代开始对跨文化语用学予以关注,有一批讨论跨文化语用研究的论文,内容涉及跨文化语用对比、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语用顺应、跨文化语用失误、跨文化语用规约等。也出现了一些与跨文化语用学相关的著作,如邓炎昌、刘润清的《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王得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等,胡文仲、林大津、贾玉新等学者还出版了名为《跨文化交际学》的著作。不过,至今为止,国内学者研究跨文化语用学的专门著作似未发现。

三作为语言学研究新兴的分支,跨文化语用学的时间还不长,其研究内涵和外延还处于逐步明晰的状态。从我们所接触到的文献来看,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构成怎样的系统,在不同学者那里有不同的看法。布卢姆-库尔卡等人认为以下四方面构成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内容: (1) 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2) 社会文化的语用研究,(3) 对比语用研究,(4) 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5 ](P1248 ,249) 何兆熊等则将其分为三个方面: (1)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研究,如对不同文化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语用功能的差异进行的研究、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差异进行的研究等; (2) 跨文化社会语用学研究,如对不同文化对各种语用参数的不同解释、不同文化在遵循会话原则及准则上的差异、不同文化在遵循礼貌原则及其各准则上的差异进行的研究等等; (3)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如对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行为以及习得第二语言时的行为模式进行的研究。[4 ](P1249) 我们认为,以上四分或三分法都还嫌零散,内容上也有交叉,难以形成跨文

化语用学的研究系统。需要寻求另外的分类方式将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有序化。首先要在语用学研究系统的基础上明确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语用学研究涉及的因素众多,我们曾经将这些复杂的因素归纳为话语实体、语用主体和语境条件这三大要素,它们构成了语用学研究的完整系统,而语用意义是贯穿其中的核心。[9 ](P128 -30) 基于这个认识,英国语用学家尤尔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不同社团对意义构建的方法的不同期盼的观点是不错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是语用意义的构建和理解。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从语用学研究系统的相关要素的角度来给跨文化语用学的内容分类,可能是较为合理的办法。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 文化载体语用手段层面,(2) 文化蕴含语用环境层面,(3) 文化策略语用主体层面。这三个层面构成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系统的主要内容,它们相互联系、逐层推进。语用手段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是对语言文字的表层分析,也是对显性文化载体的分析,属于基础层面;文化蕴含是跨文化语用的隐性的深层结构,可以归纳为语用环境的子系统来分析,属于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第二个层面;语用主体则是跨文化语用的能动调控中心,具有强烈的主体色彩和主动功能,涉及的是语用主体的文化结构和认知结构,属于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第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都统一于语用意义这个核心,构成了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完整系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表层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如汉语和英语这两种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语音面貌、文字形式、词语意义、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就拿与动态语用联系密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来说,汉语的意合法与英语的形合法是鲜明的对比;汉语语序遵循时间的自然顺序与英语按结构顺序布置语序也各成特色。萨姆瓦说: “任何语言都是一种观察世界和解释经验的特殊方法—隐蔽在各种不同语言结构之中的,是关于世界及寓于其中的生活的一整套无意识的推想。语言不仅描写感知、思维和经验,也能决定和赋形于它们。[5 ](P1184) 分析表层的语用手段不仅是为了了解手段本身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揭示这手段背后的意义的差异性。这是跨文化语用学的初始研究。.对跨文化语用学来说,语言表层的手段及意义固然重要,而动态的语用意义则是更加关键的。语用意义的产生很复杂,尤其是在跨文化的交际中,需要结合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乃至宗教信仰等等的分析才能得出。如在英美,红玫瑰花作为爱情的象征,早已为世人认同,广为流传。其起因据传是红玫瑰与爱和美之女神维纳斯(Venus) 同年同月同日诞生,红玫瑰花于是成为爱情的化身。苏格兰诗人彭斯的诗《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写道:“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而在中国则有另一种爱情信物——红豆。《古今诗话》载,昔有男从军,戎守边疆,为国捐躯。其妻终日思念之,常在红豆树下唤其夫名,哭泣不止,悲伤过度,竟哭至死。红豆色如泣血,故谓之相思子。唐代王维的《相思》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分别以红豆和玫瑰来表达爱情,是汉英两种语言手段背后所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更应重视的语用意义。在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常发现,在一种文化语境中恰当的语用意义,到另一种文化中有时却成了不得体的,由此而引起语用的障碍;还常有跨文化之间语用意义的缺失现象。如何消除障碍、补充缺失的语用意义,关键就是要分析蕴含在话语表层背后的深层的语用意义是如何产生、如何理解的。更进一步,语用交际是人的行为,是语用主体在一定的语境中,选择恰当的话语手段,完成相应的交际目的的有意识的行为。语用主体的文化结构和认知结构对其语用策略的确定和实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语用行为和语用效果更有直接的影响。在跨文化语用学领域,主体的这种能动性尤为重要,体现得也尤为明显。1993 年北京申办奥运会,当时所提的口号是“给北京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让、谦虚、内敛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从传承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来说,这个口号也不失为佳作。但在参与国际竞争、进入跨文化语用交际的大环境中,这个口号也就难免招来批评—在全球文化空前交融的背景中,在激烈竞争的前提下,不是以一种大气的、积极的、势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参与申办,而是期待别人的开恩和赐予:“请你给我机会吧”,其心态首先就输了一着。当然,那年申办未

成功更主要还是其他的原因,但这句口号的负面性也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正是看到这一点,2001 年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所提的口号为: “新北京,新奥运”,气魄就大不一样了——“我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我愿意为这样的事情做自己的贡献。这个口号的英语表达为:

“A new Beijing for a Great Olympics. ”新奥运不用new 表达,而用Great ,既避免字面上的新、旧(new/old) 之争,不去否认前人和历史,又在这个基础上着眼于发展,还更有气魄: Great 不是单纯的伟大的意思, 它包括了一切美好的东西。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富有创意且十分成功的申奥口号,不仅在话语表层体现了汉语的特色,在深层的文化蕴含上具有中国传统的大气和诚信,而且充分考虑了跨文化语用的语境,融合了西方文化积极竞争的价值观。语用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成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一个成功的适例。综上,跨文化语用学要以语用学理论作为背景,着眼于不同语言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等的比较,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等等,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它的内部需要也能够构建起较为严整的体系,这应该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所追求的重要的理论目标。

如果说跨文化语用学所凭依的理论基础是语用学,那么,其所常用方法的基础则更多来自于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基本方法是‘共时比较”。[ 10 ](P124) 对比和比较的方法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因为涉及跨文化的语用,有必要对异质异态的语言进行对比和比较。对比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展开,如语音、文字、词汇、结构、修辞等,并通过这些表层形式揭示出深层的文化意义。目前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不同语言的词汇有不同文化意义的对比分析。比如对狗的不同看法就鲜明地体现了汉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对汉族人来说,狗不是好东西,虽然其与人类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因而与“狗有关的词语除了“狗不嫌家贫, 儿不嫌母丑这个含有对衬义的俗语外,大多含有贬义。如“走狗、狗腿子、狗屎堆、狗皮膏药、狗尾续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蝇营狗苟、狗咬狗、夹着尾巴的狗等等。因此“落水狗和“丧家之犬都不值得同情,反而应该憎恨,鲁迅就曾经号召人们要“痛打落水狗。而对西方人来说,狗有忠诚的突出优点,他们对狗一般不抱恶感,反倒有哀怜、眷顾的情感。人们如果不好好待他的狗,就等于不把他当作朋友,其谚语有“love me , love my dog”,与汉语的“爱屋及乌类似。英语说一个人幸运也是“you are lucky dog”。据说文革期间,曾有红卫兵批判一英国人,激动之时要这个英国人“低下狗头!”(Lower your dog head) 英国人不理解,答道:“My dog isn’t with me. ”(我的狗不在这儿) 闹出个啼笑皆非的场面。汉语中的“走狗一词如译成running dog ,也是不确切的。因为在英美人看来,这是一个褒义词,决非贬义的。在对比语言学领域,我国学者就对比和比较的方法做过不少探索。如刘宓庆提出语言对比要注重异质性,对比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从表层进入中介层再进入深层的观点;刘重德、潘文国提出要对比语言哲学的观点以及连淑能从英汉语法特征、表现手法和思维习惯等方面所做的对比分析等等,都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在跨文化语用学领域,对比和比较还可以用于分析言语行为、语用规则等方面,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与“礼貌有密切关系的言语行为,如请求、道歉、恭维、拒绝等,顾曰国对汉英礼貌原则的对比分析就有特色和成绩。此外,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对比研究也有所展开,并将渐成趋势。这些大都属于共时比较的方法。应当指出,跨文化语用学是复杂的,其将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的宏观研究视野,将语言置于运用过程中的动态观念,都使得共时比较的方法不能独力胜任。因而具有历时特征的文化投射法也是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文化投射法是将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语用规则等作为分析的表层,文化蕴含和文化背景作为分析的内核,以文化投射方式在二者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通常这种文化投射需要回溯到历史的源头、文化的蕴含、传承的典故之中,因而具有时间纵深感, 与共时比较的空间开阔性正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前举汉语以红豆英

语以玫瑰喻指爱情的语用情况,在共时的平面可指出这种现象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其历时维度上的文化积淀。这显然比单纯的共时比较进了一步,形成了立体式的研究方法。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是理论阐释法,即要对跨文化语用中产生差异的原因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它的基础是描写、对比,目标是阐释、印证,所采用的方法可谓是综合性的(比如需要融合认知的方法等) 。这不仅需要深入到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根子上—文化投射的方法也是寻求一定的解释,而且需要深入到语用主体最隐秘的文化结构和认知结构中。这当然会有相当的困难,因为人的大脑功能如何在语用中起作用还属于“黑箱结构。据说当年俞平伯到北京大学讲诗词,讲到李清照《醉花阴重阳》的名句: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说: “真好,真好! 至于应该怎么讲,说不清楚。[ 11 ](P134) 本民族的语用理解尚且如此,更何况跨文化的语用呢? 然而,解释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正如吕叔湘所说:“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 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②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必须广泛汲取各方面的养料,丰富自己的方法库,并从中概括出能做出合理解释的综合性

方法。在这方面,老一辈学者的分析能给当今新兴学科的研究以很好的启示。比如汉语典籍中的精华《论语》每章寥寥数语,上下章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却包含了博大的思想内涵;《老子》仅5000 字,却可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从跨文化语用研究角度来说,能从中概括出什么方法呢? 冯友兰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12 ](P117) 这可以看作是从文化投射、语用主体的文化结构角度进行的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对于今天的跨文化语用学来说,需要而且也能够寻求到涵盖面大、针对性强、解释力广的综合性阐释方法,尽量缩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范围。这应该成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追求的又一理论目标。

注释:

①转引自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第249 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年。

②转引自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

《世界汉语教学》2002 年第1 期。

参考文献:

[ 1 ]Chomsky 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 . Cambridge :MIT Press , 1965.

[ 2 ] 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3 ]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 4 ]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 5 ] 萨姆瓦,等. 跨文化传通[M] . 北京:三联书店,1988.

[ 6 ] Prosser M. The Cultural Dialogue[M] .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 1978.

[ 7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 Longman , 1983.

[ 8 ] 帕默尔. 语言学概论[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9 ] 王建华.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 10 ] 张会森. 对比语言学问题[A ] . 王福祥. 对比语言学论文集[ C]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 11 ] 张中行. 负暄续话[M]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 12 ]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Opinions on Cross-Culture Pragmatics Research

WANG Jian-hua

(Humanity School ,Zhe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Hangzhou 310012 ,China)

Abstract :Cross-culture pragmatics is a branch of a newly-rising linguistic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are the range of research objects ,causes of rising ,main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2 ods. An exploration is also made into the cross-culture pragmatics research system.

Key words :cross-culture pragmatics ;range of objects ;research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语用学研究现状谈

10 F L C J a n . 2006V o l .3 N o .1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9) 2 语用学研究现状谈 向明友 同济大学 可以在语言的所有层面上展开。 语用学理论发展的第三个方向体现于关注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大脑神经等的关系以及语用研究的方法论。对语用学作各种跨面和不同视角的分析,从而兴起了集中研究语言在社会的使用情况的社会语用学 (societalpragmatics)、研究文化与语言使用关系的文化语用学 (cultural pragmatics)、研究人们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用问题的跨文化语用学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运用民族志方法 (ethnomethodology) 研究语用问题的民族志语用学 (ethnopragmatics)、以神经生理科学为基础探讨言语使用过程中大脑作用的神经语用学 (neuropragmatics)、专注两种及其以上语言的语用差异的对比语用学(contrastive pragmatics) 及将西方经济学成熟的理论用于语用行为分析的经济分析语用学(econopragmatics)。此外,优选论、决策科学等在语用研究中的运用也呈蓬勃之势。语用理论的应用 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语用学理论,尤其是关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译论中的显学;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与赏析,形成了文学语用学 (literary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语言习得及语言教学研究形成了习得语用学(acquisitional pragmatics)、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和教育语用学(pedagogic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法律活动形成了法律语用学 (leg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对语言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形成了历史语用学 (historic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形态学研究形成了形态语用学(morpho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计算机科学,尤其是机器翻译领域形成了计算语用学 (computational pragmatics) 和工程语用学(engineering pragmatics)。此外,语用学理论还广泛运用于话语研究、广告学、文体学等领域,并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 除上述论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外,语用学对礼貌、言语行为、指示语、前提及会话结构等传统议题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从事语用和语义界面及语用和句法界面研究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1 20世纪80年代初,胡壮麟教授首次较系统地将语用学介绍到国内。此后语用学研究逐步为国人所认识、接受和偏爱。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定期会有学者就语用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撰文评述。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一直沿着完善理论体系和拓宽应用领域两条轴线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对当前国际、国内语用学研究状况的描述也将由此入手。 语用理论的完善 传统的语用学研究植根于语言哲学,脱胎于语义研究。Levinson (1983) 所勾勒出的语用学研究的基本轮廓内的几项核心议题,如指示语、会话含义、前提及言语行为理论等也都是对语言使用中的意义的研究。因此,当前语用学理论体系的拓展和完善是在不断深化传统的语言哲学范式下的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沿着以下3个方向朝纵深展开。第一:从认知、心理实验及博弈论等视角出发,尝试为意义研究另辟蹊径;第二:突破英美语用研究传统,将语用学具体化为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坚持认为语用学涉及到的是语言性行为的全部复杂现象,反对将语用学与音位学、形态学、句法、语义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并列,从而形成与英美传统对垒的语用“综观论”;第三:在继承英美语用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语用学研究从传统的有关意义的研究扩展到对整个话语及言语交际过程的多视角研究,并着力尝试语用研究方法论的革新,不再将语用学局限于语言哲学的定势。 在语用意义研究方面,继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研究之后兴起的以关联理论为核心的认知语用学 (cognitive pragmatics)、以心理实验为基础的实验语用学 (experimental pragmatics) 和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的博弈语用学 (gametheoretical pragmatics) 突破传统语用学以语言哲学为基础的意义研究模式,大大拓展了语用意义研究的视角和空间。 比利时学者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认为不可能给语用学指派一个基本的分析单元,也不可能鉴别出一个具体的相关对象,语用学是对语言各层面的功能性综观,语用研究

开题报告 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英语专业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论文 姓名:____王鲁楠_________ 班级:_____英语08-1______ 学号:_____22080409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2011.10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论文题目: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一、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 研究现状 珍妮·托玛斯(Jenny Thomas)于1983年在其“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语用失误这一概念,这位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原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国内,黄次栋于1984年在其“语用学与语用错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语用错误” 这一概念。他详细阐述了十种不同的语用错误并且指出,在语言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非言语语境和背景下的运用。他还建议有关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内容应该增加到大纲中并且教授给学生。自此,有关语用失误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学者对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 继黄次栋之后,何自然、严庄(1986)对语用失误进行了量的研究,他们以托玛斯的理论为基础,在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一文中,对来自几所大学的79名语言教师在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方面的汉英差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语用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的缺乏。由此,他们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授跨文化语用知识。他们的研究对于探索和分析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有极大的实际价值。他们所采用的问卷也为今后语用失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此外,王得杏(1990)将语用失误的研究扩展到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并且解释了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贾玉新(1997)提出,正是文化差异导致了行为举止、问候语、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戈玲玲(2002)认为语用失误主要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说话者与听话者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之间会产生不恰当的言语行为。戴伟栋、张红玲(2002)指出,文化迁移时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文化迁移有两种,即表层结构迁移和深层结构迁移,语言语用失误属于表层结构迁移,而社交语用失误属于深层结构迁移。郝钦海(2000)的“广告语言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中提出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违反了语用规约。在语言教学方面,鲁健冀(1993)提出,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忽略了汉语语言原则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母语的迁移,因此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是产生语言失误的主要原因。 2.水平和发展趋势 内学者对语用失误分别进行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综上所述,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有文化差异、文化迁移、母语迁移和违反语用规约,众多学者研究了言语行为或非言语行为方面的语言失误及其成因,他们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对语用失误成因的分析也非常具体,但是关于语用失误原因的分析仅限于文化方面,这些研究也没有同时对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方面的语言失误进行具体的研究,很多学者只是对语用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跨文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1.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ACD 2.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文化是可以共享的 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A,B,C,D 3.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 A.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B 4.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A.对 B错 A 5.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对 B.错 A 第二章: 1.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物质主义 D.竞争 ACD 2.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中国 D.日本

AB 3.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都是环境的产物。 A.对 B.错 A 4.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对 B.错 B 5.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A 第三章: 1.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吗? A.对 B.错 A 2.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中性文化 B.感性文化 C.高情境文化 D.低情境文化 B 3.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A 4.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B.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毕业的”。 C.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群体内。 D.成就型文化的管理者总是希望别人能够顺从他。 D

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 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 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公共标识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 2 The “Monstrosity” of Science: an analysis of Frankenstein 3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4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5 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中人物与社会的冲突 6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7 (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 8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9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0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11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 12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13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 14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15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6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7 福克纳眼中的美国南方—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 18 浅析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策略 19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2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21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 22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 23 论《围城》的幽默语翻译 24 英汉语言中颜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 25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26 中美时间观念的跨文化研究 27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28 Tragic Elements——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Holden’s growth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29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30 从目的论角度看外宣翻译—以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31 浅析D.H.劳伦斯小说中的平衡原则 32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33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34 对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评析 35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36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37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 38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39 论《推销员之死》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 40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41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语用错误举例

跨文化交际语用错误举例

跨文化交际语用错误举例 【篇一:跨文化交际语用错误举例】 周刊2007年第33期先,人们认为,任何语境中词汇单位的正确意义,一般应当是最符合该语境的那个意义。就某种意义而言,这也就是说,对词语的正确解释即是给整个语境贡献最少的那个解释。换言之,正确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依赖于语境,而不是最大限度地依赖于孤立的词语。我们如果根据词语的运用范围,即根据词汇单位所处语境的种类来研究词汇意义,便能清楚看到上述原则的重要意义。”(谭载喜,p148)我们如果脱离了词语的上下文语境,只根据只字片语而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主观臆念得出结论,恐怕往往会与原文作者本义相悖。 参考文献:〔1〕ApproachestoTranslation〔M〕.PeterNewmark,2001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Cambridge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EnglishWithChi-neseTranslation〔M〕.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3〕Collins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M〕,PatrickHanksEditor,CollinsLondon&Glasgow.〔4〕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NewEdition(English-Chinese)〔M〕.TheCommercialPress&AddisonWesleyLongmanChinaLimited.1998.〔5〕TheNew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M〕.Ed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2、法国学派 3、套话 4、渊源学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 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 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2 一、名词解释 5、美国学派 6、主题学 7、主题(theme) 8、阐发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 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 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3 一、名词解释 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 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 14、比较文学中“形象”的套话特征 15、形象渗透出的基本态度及象征模式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 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6、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没有什么差异,这种说法对吗, 17、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8、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 19、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20、如何理解不同文学比较中的“可比性”问题, 《比较文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2、法国学派 3、套话 4、渊源学 5、美国学派 6、主题学 7、主题(theme) 8、阐发研究 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 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 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 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 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 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 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 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 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 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

跨文化心理学-参考资料

注意:(1)本文件仅供苏州大学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更不要私自上传到网络上。任何人和任何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开本文件内容都属于侵权行为。(2)考试的时候请将手机和书面资料放入书包,并将书包拉链拉好。(拷贝或打印本文件时,不得删除本段内容) 一、名词解释 ratchet effect 棘轮效应 The concept that humans continually improve on improvements, that they do not go backward or revert to a previous state. Progress occurs because improvements move themselves upward, much like a ratchet. 人类在改善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不会倒退或回到原先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发展进程是因为改善驱使人类不断前行,就像棘轮一样。这个现象叫做棘轮效应。 back translation 回译 A technique of translating research protocols that involves taking the protocol as it was developed in one language, translating it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having someone else translate it back to the original. If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they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equivalent. If it is not, the procedure is repeated until the back-translated version is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将文稿由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以后,让另一个人(这个人没有看过第一语言版本)将第二语言版本翻译回到第一语言。第一语言的两个版本如果意思相同,就可以认为翻译是对等的。如果意思不同,还需要重新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技术叫做回译。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文化归因谬误 A mistaken interpretation in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studies. Cultural attribution fallacies occur when researchers infer that something cultural produced the differences they observed in their study,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may not be empirically justified in doing so because they did not actually measure those culture factors.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差异,就认为这些差异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而事实上研究者并没有对文化因素进行测量,没有就心理差异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跨文化研究中的这种错误叫做文化归因谬误。 equivalence 对等性,等价,等值,对等 Equivalence is a state or condition of similarity in conceptual meaning and empirical method between cultures that allows comparison to be meaningful. 为了使跨文化比较有意义,必须使不同文化中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达到基本相同,这个状态叫做对等。 acculturation 跨文化融入(跨文化适应,文化融合)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and in many cases adopting, a different culture from the one in which

语用学参考文献

?1]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 1999 (03)?[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03) ?[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 ?[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 国外语言学. 1980 (01) ]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 1999 (03) ?[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03) ?[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 ?[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 国外语言学. 1980 (01) ? ?[1] . 《语言科学》稿约[J]. 语言科学. 2003 (03) ?[2]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在徐州召开[J]. 语言文字应用. 2012 (04) ?[3] 丁邦新. 祝贺《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J]. 语言科学. 2012 (06) ?[4]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综述[J]. 语言科学. 2012 (06) ?[5] 侯精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6] 李宇明. 面向社会需求,发展语言科学[J]. 语言科学. 2002 (01) ?[7] 孙宏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8] . 《语言科学》2005年(总第14-19期)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 (01) ?[9] . 《语言科学》2006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 (06) ?[10] . 《语言科学》2007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7 (0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说来,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和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 这种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何自然,1997 ;钱冠连,1997 ;张巨文,2000)。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 (1983) 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和分类, 认为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并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 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划分成两类: 一类是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 linguistic failure),指非本族语者赋予某个话语的语用意义不同于本族语者通常赋予该话语的语用意义,或者是非本族语者把母语的言语行为策略不适当地迁移到目的语中来而产生的语用失误。另一类是社交—语用失误(socio pragmatic failure) , 指的是交际中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造成的语言表达失误。出现社会语用失误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什么是得体的语言行为看法不同。一般说来, 语用—语言失误往往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谅解,他们通常被认为是说话人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然而,社交—语用失误却不为人们所接受或者忍受,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消除的,因为它触及到了英语国家人们的个人隐私权和文化禁忌等。以下将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实例阐述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指出原因。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活动的第一关。在各种交际策略中,称呼是最基本的策略。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宗亲关系。因此,中国人习惯将亲属称谓用作社交称谓, 即把亲属之间的称谓用于非亲属之间, 甚至用于称呼陌生人, 从“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到“哥哥”、“姐姐”不一而足。这种称谓可以使交际双方感到亲近,缩小双方的距离,从而收到较好的交际效果。此外,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仍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强调人的独立性、平等性,这种称谓是不能接受的。一般来讲, 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 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 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 双方将会采用对等交流,即双方都用名字称呼对方;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

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以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为例

32 第2卷第5期 数字传播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1932年凭借其创作的小说《大地》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家。作为华裔美国文学小说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大地》以王龙一家的生活为主线,为读者创作了一幅幅旧中国农村广阔、独具特色的民俗画面,为世界读者呈现了鲜明的中国农民形象。赛珍珠创新式地从中国人视角出发,对旧中国城镇及农村生活予以了描绘,并透过中国小说艺术特征及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等视角向西方展现中国,推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传播是发生于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相互间的信息共享,而跨文化传播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相互间的信息传播。换而言之,跨文化传播指的是产生于一种文化中的信息,却要脱离该种文化开展解读。赛珍珠与中国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她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某种意义上而言,她的成长环境中满满都是中西方文化、语言等的交织融汇。与此同时,该种独特的环境又为赛珍珠观察中国社会文化提供了特有的视角及契机,使她可摆脱国家、文化的束缚,秉持一种深远的、认同的姿态去传播中国形象。此外,作为一个跨文化的传播者,赛珍珠的独特经历使她可感同身受地领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思想及情感,并很好地创作出跨越东西方文化的作品,进一步为中国形象传播发挥有效媒介作用。 一、国家形象概述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的认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表现出一定的二元性,换言之即为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与此同时,国家形象还是国家软实力、国家影响力的反映,其可对对外关系产生极大的影响。国家形象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其关乎国家相互间的关系,可左右政策走向,可左右社会公众认识。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改善负面国家形象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近代中国形象历经了翻天覆地的演变,先后经历了衰败中国、新中国革命、改革开放中国等形象演变。当前的中国形象,在自我定位于外部认知上依旧存在一定的反差。现如今,是近代以来中国对自身国家形象认定的最佳时期,然而外部世界对中国看法仍然存在分歧,尤其是对中国作为大国的行为,存在极大认知差异。 二、跨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的中国形象传播 (一)《大地》之前的中国形象 在19世纪很大一部分欧洲及美国人看来,中国的形象是“妖魔化”的。中国作为一个神秘的国度,其总是被冠以万 恶之薮、黑暗、不自治等标签。而这一时期,众多西方国家则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业革命,其社会文明程度显然是中国落后的封建主义所不可比拟的。这一时期的西方人看中国,总是带有一种优越感。而西方的一些作家,在他们对中国进行描述时,通常会带有不同程度的藐视意味及阴暗色调。在一些西方著作中,中国人被描写成懦弱的、奸诈的、卑贱的无耻之徒,并强行编造了中国人诡计多端、暗杀、强奸等情节。连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与他人联手创作了一部有名的闹剧《阿兴》,其中不乏歧视、丑化中国人的情节。那时期有一些西方人,自称是“中国通”,他们从殖民主义的角度出发,着力将中国人描绘成卑贱、愚昧的形象,唯有基督教方可使中国人走向开化、文明。在中国度过童年、少年及青年前后多年时光的赛珍珠对于中国形象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她对中国文化风俗、社会生活尤为了解。在她初回美国时,对这些情况不仅感到震惊还十分愤怒,她对所有将中国形象“妖魔化”的作品都嗤之以鼻。美国人民对于同处在一个世界上并且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不仅冷漠而且愚昧。赛珍珠寄希望于借助自身的小说、译著,以将中国人勤劳善良的形象展现于美国人民面前,将中国劳动者的喜怒哀乐尽可能地描绘在她的著作中。赛珍珠深入观察、如实描绘,透过她的作品可深刻领略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这些作品也反映了她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赛珍珠一生为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奔走,其作品中充满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二)《大地》之后的中国形象《大地》的推出及其广泛传播,使西方读者认识到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大地》打破了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偏见,转变了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流传的反面的中国形象。引领西方读者感受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认识到中国人与西方人所拥有的共同品质,以及中国人所拥有的人类共同特质。《大地》在故事情节方面鞭辟入里地描绘了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密切联系,其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质朴,且具有人性中一系列崇高品质的中国农民形象,通过对这一系列人类共同特质的彰显,相较于其他一味塑造刻板人物形象及异域文化的“套话”作品,更能够赢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大受众的思想共鸣。尤其是《大地》中主人公王龙、阿兰的形象,首先,在主人公王龙心中,他对土地有着深切地渴望,他甚至认为他是被土地所拥有的,有此使得他觉得即便贫穷但(下转第34页)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赛珍珠的贡献对当前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如何认识异域文化,如何与来 自异域文化的人们相处,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国家形象的内涵特征,对跨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的中国形象传播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跨文化下中国形象传播的有序进行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大地》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5-0032-02 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以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为例 陈孝柱 张 芳 李欣月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作者简介:陈孝柱,男,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传播学、政治和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2017年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呈现》(项目编号:201710361184); 2018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亚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呈现》(项目编号:SK2018A0088)。

-跨文化心理学复习提纲

《跨文化心理学》2012年秋季学期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默许反应偏差:对研究者呈现的大多数或所有的陈述和问题,都给予同意而不是反对的倾向。 2.生态谬误:认为在不同的分析层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仍然相同的错误信念。过去通常指从国家层面关系到个人层面关系的不合逻辑的推断。(“生态谬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3.主位法和客位法:主位研究是从研究的直接背景中抽取材料,对其发现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不做假设。而客位研究是做出一个暂时的假设,认为正在研究的现象是可比较的和普遍的。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即报道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将报道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主位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体系、分类系统,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用比较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民族志提供的材料。这样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并能够联系研究对象实际材料进行应用。 4.强加式客位研究: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客位的测量。事先没有评估它的适用性或者它的意义是否等值,就应用与其他的文化背景的研究的。(采取绝对主义的哲学预设,认为西方心理学者所建构出来的理论和研究典范具有一定程度普适性,可以运用到不同文化之中,不必做任何的调整与修改) 5.社会文化适应:通过学习当地社会系统的运转和获得必要的技能和方式,以在不熟悉的文化情境中完成一些事物,从而去适应新的文化背景。 6.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自我知觉的一个维度,既重视自主行动的能力又强调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7.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一种对持续的亲缘关系和后代行动的自主性都给予强调达到代际关系系统。 二、简答题 1.列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三种家庭模型,并举例分析。 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国):一种特别强调持续的亲缘关系和代际依赖的代际关系系统。强调的是顺从和服从,不管是在子女们年幼时还是已经长大成人,原生家庭在生计上均对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每个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都有经济上的贡献。在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倾向于对孩子进行服从性导向的教育,并不会促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独立性不被当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被看成是对家庭完整和生计的威胁。代际之间的依赖性是通过家庭

跨文化语用学

跨文化语用学概述 摘要: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学科,其形成是不同文化下的人类交际的结果,该文对跨文化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功能对等问题等进行梳理和概述。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人际交际;研究;功能对等 一引言 语用学(pragmatics)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人们对其研究的范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语言学家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使用中的意义”,有的语用学家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相互作用中的意义”。大家普遍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说话者的意义,而不是词或者是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语用学研究一般都是以某种文化为背景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开辟了许多新领域。跨文化语言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是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将文化因素引入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研究的一种宽泛的语用学,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语用学着眼于不同语言的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等的比较,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的文化差异,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等,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概括来说,跨文化语用学重点在于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直接交际过程中的语用现象及规律。在英语文献中,跨文化通常用inter-cultural和cross-cultural两个术语来表示。就跨文化交际而言,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不只对言语交际感兴趣, 它还力图对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它研究的重要是在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上, 尽管不否认语言在体现文化差异上的重要性, 但文化问题似乎比语言问题更为重要。而跨文化语用学( cross- cultural pragmatics) 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研究。所以, 跨文化语用学中的跨文化我们用cross-cultural 而不用inter- cultural。 中国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主要是对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翻译和介绍或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如何自然(1997),何兆熊(2000)分别在其专著《语用学与英语学习》、《新编语用学概要》中介绍了跨文化语用学。此外,王建华(2003),曾文雄(2006)也撰文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释。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常会因为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所指不同或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而引起误解。浙江师大的洪岗博士认为引起这种误解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个词或术语在不同文化中所指的范围不同, 另一种是不同文化对同一个词或术语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倾向(interpretive bias )。如:人权。美国人的所指是“政治权”,而中国人

相关文档